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语文教学主张范文

高中语文教学主张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语文教学主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中语文教学主张

第1篇:高中语文教学主张范文

论文摘要: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必将引发现有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新动向,主要表现为一种目标追求上的人文能力式改革动向;一种教学模式上的复合开放式改革动向;一种教学主体上的探究互动式改革动向。这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新时期我国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

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必将引发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新动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着一定的教学规范与模式,可以说,这些教学传统模式曾对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实践起到了某些重要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中承担着某种评判标准的角色,其社会历史性不容忽视。然而,在新的课程标准出台之后,高中语文教学在执行动向上不可避免地要发生一系列重大改革。笔者主要注意到了下面三个方面的改革动向,或者说趋势:

1.一种目标追求上的人文能力式改革动向

语文自身人文性和工具性决定了其在目标追求上的二重性。这种二重性发展到今天,体现在我们的课程标准与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就是一种目标追求上的人文能力式改革动向。

一方面,是一种人文主义方向。新课标指出,语文学习要“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重文化”,“关心当代文化生活,汲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也就是说我们的语文教学应重视“人”、关注“文化”,是一种彰显人文主义的教学活动。这样一来,作为语文教学重要环节的高中语文教学也应该是一种人文主义教学的实现。新课程本身就是人文主义的课程,高中语文教学的目的,不是高考,而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运用语言去表达思想感情并提升其人文情趣、审美情趣以及人生体验,使教学最终走向一种人文主义的机制感悟。因此,人文主义应该是当前我国高中语文教学目标的一个重大改革动向。

另一方面,是一种能力式的目的改革。高中语文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语感能力培养,要使学生掌握语言交际的基本规范,具有应用语言的基本能力。”因而,在其具体方针也就必然要强调,高中语文教学应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一步学好语文知识、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较强的现代文阅读、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具有较强的语感,具有一定的文字鉴赏能力,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具有自学语文的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主张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培养联系实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念和一定的审美能力。由此可见,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以发展学生的智能为出发点,以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为核心,非常注重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人文审美情趣的培养。这样一种目标追求决定了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必须是一种能力式的目的改革。

因此,可以说,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在其目的追求上将不再仅仅局限于高考应试能力的训练,而是把学生智力、创造力开发放在教学改革目标的重要位置,重视学生语文知识传授过程中的审美情趣培养,力图让学生能更好地利用语言文字学会思考,形素养,体会并内化为人文情趣,因而在其教学目标改革动向上必将是一种人文能力式的改革趋势。

2.一种教学模式上的复合开放式改革动向

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现代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教学模式追求上的丰富多样化,表现为一种复合开放式的发展趋势。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由语文课程发展的综合性特点所决定的,是一种新课程标准下的综合语文教学所需要的,其复合开放式主要的教学模式有:

(1)情景体验式教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通过教学情景的创设,将教学内容转化为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情景,把作者刻意追求的意境再现出来,以任务驱动学习,将学生引人情境,从而激发和指导学生体验和感悟学习。这样一种倡导特定情景体验的语文教学模式,是立足于当前特定时代背景下注重实现情景设置与学生语境体验的整合。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新课改理念在教学模式创新上的一种积极尝试。

(2)引导发现式教学。新课标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引导发现式教学改革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具有不言而喻的必要性。这种教学改革模式是以教师的“引导”为手段,以学生的“发现”为目的,强调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经历学习过程,学生“用自己的头脑来亲自获得知识的一种方法”。它侧重于教师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引导中“发掘学生的个体潜能”、“发展学生的整体素质”,最终实现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能力培养目标。

(3)开放协同式教学。新课标指出:“高中语文教学要满足多样化和选择性的需要”,这就决定了其教学方式应该是在一种大语文背景下进行较为开放式的尝试,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个性张扬、思维自由释放以及有效实现师生间的协同进步与发展。这其实就是一种超书本、变开放、重协同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高中语文教学必将从书本世界实现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并在这种回归中更好地沟通师生语文教学同课外活动的联系、沟通语文教学同其他学科和各项教育活动的联系、沟通语文教学同现实社会实践的联系,并最终实现变封闭孤立的语文教学为开放协同的语文教学,以实现语文教学人文化教育的目的。

由此不难发现,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在其教学模式的选择上“要有目的地选择每一课题的主要方法,所选择的教学方法要能很好地完成相应的教学和教育任务。”就必须是一种综合优化,追求一种复合开发式的教学改革,力图把不同的教学方法按高中语文教学的需要和一定的规律排列组合、取长补短,发挥综合效应,以便使我们的教学实践更好地适应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任务的多面性和综合性。

3.一种教学主体上的探究互动式改革动向

新课标指出高中语文教学“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在笔者看来,这样课程资源的利用过程,就是一个师生间探究互动的过程。这是因为在新课程标准那里,有一个理论前提那就是学生是语文教学的主体,教师的教法归根到底要通过学生的主体活动来获得效能。因此,在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中,要坚持的一个重要的改革动向那就是一种教学主体上的探究互动式变革。

第2篇:高中语文教学主张范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创新思路;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8-0084-01

高中对于将来要高考的学生来说是重要阶段,同时也是艰难困苦阶段不管家长还是老师常说,“高中决定着你的将来”,如果不能考上一个好的大学,那么就相当于失去了一块很好的走向社会的“敲门砖”,这些教诲在很大程度上是面对现代社会形式来考量的。只有培育出适合时展的优秀人才,才能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光添彩,而面对今年的高考形式改革,“抛弃”了英语,偏向语文,英语分数缩减,语文分数提高,对于这个大学科来讲,提高学生现有的语文水平是一大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语文教学模式的现状

1.灌输式模式

现代语文教学中,老师为了完成教学计划,套路式地把语文固有的学习方法思路,灌输到学生大脑中,即由教师讲,满堂灌;普遍采用“三大块”教法,机械地划分段落大意,简单地归纳中心思想,抽象地概括写作特点;使得学生一看到此类题就联想到某种方法,而不能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慢慢没有了自己的思路,老师们之所以不愿意花时间去让学生去思考,是因为高三的每一秒都是宝贵的,如果此处浪费时间太多,也不一定能讨论出好结果,不如直接灌输思路来得快效果又突出,同时又能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计划,又能提高升学率,而这种思想严重影响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即使学生考上了重点大学,也不能在独立性强的大学生活中更好的生存下去。

2.师生之间缺少应有的交流与沟通

教学是一种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而现代教学只是针对教师灌输,学生一味地获取,缺乏相互的交流。教师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就要与学生做好沟通,教师不善于根据学生特点,在教材中不能从适当的角度寻找学生学习的兴趣特点,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欠缺造成高中生语文水平不能进步的原因之一。

3.创设情境研究讨论的课程少

高中教学中很少采用研究性课题,一致认为这样太浪费高中宝贵的时间,高中的一些课文讲解,如《雷雨》,如果不进行图片演示、音乐渲染、角色表演、想像描述等实体操作,是很难进入那种真切的情境当中的,而学生的这种形象体察必须上升为理性思想,才能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质的飞跃,因此学生还必须在课堂上进行自主讨论研究。

4.信息技术不能普及

一些高中学校设施设备不齐全,师资力量薄弱,不能很好的利用计算机这个效率快又精确的设备,高中语文授课一般是教师在黑板上讲课,多媒体运用基本上没有,学生适应了这种“嚼碎了喂”的学习方式,很容易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如果使用多媒体教学就会减少这种情况,学生就会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创新型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作用

创新型语文教学是学生走向大学乃至走向社会的基础,高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独立自主能力、自主研究的能力是为走向大学奠定基础的,大学是一个独立性强、自主动手能力强、研究性强的小型社会,因此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加强创新型教学是很有必要的,对教育实施者而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培养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是素质教育最显著最根本的特征,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提供自由广阔的天地,促进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特长,就在于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获得知识、技能的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创新的策略

1.加强高中生想像力的培养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已被提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爱因斯坦曾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则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像力主要体现在阅读理解和诗歌赏析两部分,通过文章的描写,让学生换位思考,引起学生与文章角色的共鸣;借助诗歌或阅读结尾延伸想像。

2.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的创始人反对消极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书本知识、教学过程与学生的经验相脱离的教学模式,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杜威的问题教学法充分地体现了他所主张的“从做中学”的活动原则。问题教学法看重的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兴趣,并认为只有把教学和学生的活动联系起来,学生才会有内在的兴趣。问题教学法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寻求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

科学发展日新月异,计算机辅助教学和因特网对语文教学的影响也日见明显,一定要改传统语文教学信息不足的弊端,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可以避免老师上面讲,下面学生犯困的现象,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来,打破以教师为中心,限制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弊端,教师不再是“讲师”,而是组织者和促进者,学生不再是“奴隶”,而是主动获取知识和能力的主人,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为学生自觉主动参与教学、探究提供技术指导。

五、结论

我国高中语文课程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从十七大之后,科学发展观被正式写入,主张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优秀人才需要创新型人才,培养新一代创新型人才从综合素质出发,具体到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传统教学与创新教学相结合促进语文教学的快速发展,以顺应时代潮流。

参考文献:

[1]赵阶雷.刍议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J].文教资料.2010,(26):67-68.

[2]耿辉.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1,(22):215-216.

第3篇:高中语文教学主张范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改

【中图分类号】G633.26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8-0005-01

语文教学是我国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他教学的基础。随着2003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颁布,许多地区的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已历时九年,一线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有了明显的改观,课堂教学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语文教育也似乎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可是,冷静思考后。我们不得不承认,当下如火如荼的高中语文教育实践仍然存在着许多有悖课改初衷的现象,还需要我们认真反思,笔者将对此进行系统阐述。

一、课改理念比较片面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高中语文课程必须体现高中阶段教育的价值,必须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充满活力的语文新课程。并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将课程目标设计成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尽管参与实验的老师大都认为新课程的理念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但由于受到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思维模式,高考及教学评价等因素的影响,一部分老师认为课程改革只不过是换了一本教材而已。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将新的课程理念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二、课改理论与教学实践脱节

关于语文的讨论从来都是轰轰烈烈。理性主义者主张“作文先做人”,而批判者认为,语文中的理性泛滥,则抑制了生命体“人”的个性和情感:科学主义者主张在语文教育中贯穿理科的教育方法,推崇逻辑思维能力,重视培养记忆、理解、概括、抽象等智力因素,但批判者认为,在这种语文教育理科化的倾向下,榨干和冰释了语言浓烈的人情、人性意向,而成为一堆堆僵死、冰冷的语言代码;人文主义者主张语文教育应确立终极目标,培养学生的一种终极关怀,批判者则认为。人文主义的语文目标专注于人的精神世界,忽视了语言的工具性,从而使语文走向虚无,陷入了另一种封闭与狭隘。在轰轰烈烈的争论面前,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形式主义也开始泛滥。一些“专家”“名师”脱离教育实际,标新立异,纷纷构建起“整套”的“全新”的教学模式,各种研讨会、观摩课纷至沓来,一时,你方唱罢我登场,热闹非凡。

三、课改容易陷入功利化

很多人都把语文教育的失败以及种种积弊归罪于高考指挥棒,这是不公正的,至少是不准确的。现行高考提高了语文的地位,语文在高考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刺激了社会对语文的需求。有学生歌谣为证:学好语数外,考文考理都不败。而以往社会流传的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语文地位的提高可见一斑。所以,从这一层意义上来说,现行高考制度实现了语文的价值,而并非致使语文异化的根源。对于利益的追逐和普遍浮躁的社会心态,才是语文异化的根源。高考是一把双刃剑,是各方利益的结合点。学校创造品牌,获得在教育市场上的生源吸引力,需要它:老师拿奖金,获得在家教市场上的高额收人,也要它;家长少花钱,又能让子女进入名牌重点大学,同样需要它:学生要在未来生存竞争之中抢得先机,也必须靠它。正是多方利益的趋同,以及社会功利心态的日益膨胀,使得语文不由自主地进行着关联交易,它成了学校“打榜”的武器、老师高薪的依据;它既承载了家长和学生的希望与未来,又负荷着他们的痛苦和无奈。

四、课程内容不全面

课改带来了课程内容上顾此失彼,主要表现在:1、以发达地区为中心。在我国目前的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因对地区差异的注意不够,在课程内容中还存在着以经济发达地区和文化发达地区为中心的问题。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城乡差异,东西部地区的差异,经济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差异都一直比较严重。改革开放以来,尽管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有了明显的提高,但生活条件的差别仍然很大,农村的学生所能接触到的大多是当地的风俗习惯,对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情况了解不太多。而我国在教育政策的导向上。总是优先考虑发展城市及经济发达地区的教育事业,造成农村的教育和贫困地区的教育无论是在办学条件、教学水平还是在教育投入和教育机会上都远远落后于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学生在学校所学的内容也多是与现代都市的生活或现代科技发展的新成果有关,他们对课本内容甚至缺乏最起码的感性认识。农村学校所要求的文化准备或文化资本的严重缺乏,是农村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的不利因素之一。这场声势浩大的课程改革如果忽视了这个偌大的群体,要想取得真正的成功恐怕是比较困难的。2、语文教材内容上的无序性。为什么数理化等学科学生学得很起劲呢?其中那些学科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建立了一个科学的教材体系,教材在内容安排上总是具有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下而上的连贯性和递进性的特点,好像链条似的一环套一环地向高深纵向发展。为何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现象长期得不到改变?张志公先生说得好“我们的语文教学,吃亏就在于没有科学性”。为什么至今还未建立起科学的语文教育教学体系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教材的改革步伐跟不上语文教学的需要。多年来,语文学科都没有解决好选文及知识的无序性问题。上篇课文与下篇课文之间,上一个知识点与下一个知识点之间,都无多大联系,学生一两个星期不上语文课,也很难看出有什么影响,难怪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自觉性难以得到有效调动了。就目前的高中新教材来说,在编排上虽然尽可能地体现了基础性、多样性、选择性的特点,但还是不太符合高中生心理发展和认知结构的规律,语文知识仍缺乏明显的阶梯性和纵向性的特点。

对于课改,我们还在不断探索中,许多条件还没有具备,所以出现问题是难免的。对于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客观对待,认真研究问题的原因及相应对策才是正确的方向。只要解决了相相关的问题,相信语文课改会取得让人欣喜的成果,也会有助于我国教育的改革发展。

【参考文献】

第4篇:高中语文教学主张范文

【关键词】生本教育 高中语文教学 学生 教师

时代的发展要求教育要以人为本,在传统教育中讲究师道尊严的理念已经逐步退出历史舞台,生本教育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主张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激励学生通过发挥自我潜能,从而实现教学任务的目的。生本教育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生本教育理念,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兴趣和习惯,以及学生在学习上的独立性、自主性。本文就教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生本教育理念展开研究。

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生本教育理念有五种途径,分别是:对教材的选择要达到学生的满意,在教学中对师生关系要重新定位,要创建和谐健康的课堂氛围,要注重自身人格修养的提高和要重视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一、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喜好选择教材内容

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材的内容一般比较单一古板,虽然这些教材中的内容也是教育者们辛辛苦苦挑选出来的古今优秀的文章,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方式也尽量地生动灵活,但是学生对这样的教学内容还是有一定的抵触心理。这主要是因为很多教材中传统的内容与现阶段学生的思想及接受能力不相符合,也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生本教育理念,首先就要主动去剖析学生心理,了解学生需要,同时根据学生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编入教材。例如诗歌体裁。正处于青春期的高中学生对爱情的概念比较朦胧美好,也比较向往,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选择上就要重视这一点,可选择赞美爱情的诗歌丰富教材内容。好的教材易于学生接受,易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正确地定位角色,在教学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中国古代教育中的师生关系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它把教师的地位提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等同于学生的父亲,借此来让学生尊敬、畏惧,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此时的学生则完全处于被支配的地位。传统教学中虽然对师生关系进行了重新定位,但是依旧注重师道尊严,教师的权威不容侵犯。这种定位对于师生间的良性沟通产生了很大的障碍,既不利于教师教学工作的展开,也不适应现今时代的发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生本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对自我角色要有很好的认识和定位,教师不论是传道还是解惑,在教学活动中都只是作为一个辅的角色。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放到一个主体的地位,从心底承认学生是教学的主角。学生受到尊重,就会慢慢喜欢上学习,并且在学习中勇于展示自我。

三、促进建立和谐健康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课堂氛围的活跃需要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在传统语文教学中,师生间的课堂互动仅局限于教师对课文的提问和学生对问题的回答。高中学生正处在思想极度活跃的时期,迫切希望多多表达自我观点,因而都喜欢交流、乐于交流,而传统语文教学主张“以静制动”,恰恰压抑了学生的思想,非常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展开。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引入生本教育理念,教师就要注意和谐课堂氛围的营造,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多参与对学习内容的讨论,尽情地展现自己。例如对曹操的评价。在传统思想中,很多人把曹操定义为奸臣,随着思想的解放,很多学者转而开始支持曹操,认为曹操忠勇、富有谋略。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就此让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和谐课堂氛围的建立不仅有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坚持和合作。

四、注重自身人格修养的提高

教师的人格修养不仅包括其个人学识的渊博程度,还包括日常生活中做人做事的态度,它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高中学习阶段,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都不是很成熟,亟需人引导,而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接触最多的便是教师,因此,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及学识的渊博程度都深深地影响着学生。在生本教育理念下,教师需要不断地充实、丰富自己,提升自己的学识修养,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引导和激励学生,从而帮助学生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

五、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

第5篇:高中语文教学主张范文

一、通过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推动自主学习

良好的教学环境能够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般是作为整个课堂活动的中心进行教学,学生只是作为旁观者、受教者。这样的教学过于沉闷,不但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有效掌握,甚至还会影响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使其逐渐丧失语文学习的乐趣。对此,笔者认为教师可以通过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进行自主学习,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良好的教学环境包括融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课堂氛围、精益求精的教学设计……要做到这些,教师必须通过与学生沟通交流、观察其平时表现等方式来了解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等个体差异,在课堂教学、作业布置、课业辅导等教学设计上体现差异性,让每个学生在每节课均有收获。具体而言,就是对语文基础较差且学习能力弱的学生,教师需要设计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以保护这些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能够自主学习。而对于语文基础好,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就可以通过深层次的内容及难度系数较大的问题设计来激发其求知欲,使其语文水平能够再提升。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主要参考依据,构建良好的语文教学环境,以此促进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通过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推动自主学习

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一般都会将自己对教材内容的认知强加于学生,完全不顾学生的意愿,就更谈不上质疑精神的培养了,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而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需要的恰恰是质疑精神,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对此,笔者认为教师应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引导、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质疑。当然,刚开始,学生受知识水平的局限,对于一些问题难以提出自己的见解,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明显的破绽,引导学生去发现、质疑,并给予鼓励。如此,随着教学的深入,学生的质疑精神也就培养出来了。但要让学生的质疑能力有所提升,对待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与主张,学生还必须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故而,教师在教学中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不要把学生的阅读范围只局限在课堂上,而是要鼓励学生多阅读具有一定水平的课外读物,如此一来,在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同时,也推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进而推动自主学习。

三、通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推动自主学习

一成不变地教和一成不变地学导致课堂教学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学生就只能一味被动接受而失去了创造性,无自主意识,这并不是教育的初衷。时展需要创新,自主学习在教学模式中的应用也需要创新。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够有效促进自主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创造性的教学设计、创造性的设置问题、创造性的解答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给予学生一个勇于提出自己见解的创新平台,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思想碰撞,实现双赢,达到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目的。学生一旦具备了创新意识,便能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能够自己解决问题,这样,自主学习便真正落到了实处,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亦得到提升,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结语

第6篇:高中语文教学主张范文

摘 要:写作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对参加新疆自治区“2014年新任教师专业技能培训”项目的高中语文老师进行了问卷调查,以高中语文老师的视角对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现状做了调查和研究,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关键词 :中学 写作教学 现状 调查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写作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要求“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而现在中学写作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存在很大的问题,一是和阅读教学相比,写作教学的比重相对较低;二是学生写作上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语言啰嗦,不能做到思路清晰、正确地进行表达。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收效甚微,学生甚至连请假条、书信、报告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文章都表达不清楚,这将会对学生以后的日常生活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对初中写作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就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和目的来探讨初中写作教学的现状、原因以及应对策略。

二、研究理论依据

本次研究以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等语文大家对写作教学方面提出的主张为理论依据。叶圣陶主张写作要做到“准确、鲜明、生动”,做到“不晦涩,不含糊,不呆板,不滞钝”,这样才能够将自己心里的意思说清楚,让别人明白,进而对别人的思想和行动产生一定的影响;吕叔湘主张写作要做到“有条有理,有头有尾,不重复,不脱节,不颠倒,造句连贯,用词恰当”;张志公提出培养学生写的能力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生活的需要,强调了写作教学的目的和重要性。

三、研究设计

本次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参加新疆自治区“2014年新任教师专业技能培训”项目的高中语文新任老师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全部采取开放式题目,关于写作的调查共11道题。这些语文教师来自新疆自治区的各个地州市,包括哈密地区、阿克苏地区、吐鲁番地区、博州、阿勒泰地区、巴州地区、昌吉州地区、和田地区、喀什地区、塔城地区、伊犁州地区和乌鲁木齐本市等。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2份,回收有效问卷25份。下面是调查结果和问题分析。

1.对写作教学经常关注的话题。因为是开放式问题,所以在32份问卷中,只有25份问卷能够提取到有效话题,主要有“学生写作素材积累的途经”“作文怎么教”“学生作文该如何立意”“学生作文假、大、空”“怎样提高学生写作语言水平”等。其中40%的老师关注“学生写作素材积累的途经”这一话题,20%的老师关注“学生作文如何立意”方面的问题,12%的老师关注“怎样提高学生写作语言水平”等问题。由此可见,在写作教学方面,教师存在困惑,学生也很迷茫,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

2.新任教师对写作教学方面的研究关注度不高,写作教学方面的专业素养也不高。关于写作教学,通过对“读过哪些专业书,知道哪些在写作上有影响力的教师以及他们的教学主张”的调查研究发现,共有23位老师(占有效问卷的92%)没有读过写作教学方面的专业书,读过专业书的仅2位。即使读过专业书的老师,对于写作教学方面的主张也没有系统的掌握,只是凭借记忆模糊地写出一部分教学主张。由此可以看出,新任高中语文老师在大学阶段对中学写作教学的关注度不高,乃至从教后也没有对写作教学进行专业的研究。写作教学现状让人堪忧,不甚乐观。

3.写作教学的课时安排较少。经过统计分析,40%的教师将高一的写作教学课时安排为“每两周一节”,28%的教师将写作教学课时安排为“每月一节”。由此可以看出超过60%的新任教师对写作教学的课时安排都集中在“每月一节”或“每月两节”(“每两周一节”),写作教学不受重视。

4.关于“高一新生写作有多少比例的人能够做到思路清晰,并对写作内容有清晰的把握”问题:通过问卷分析发现,高一语文教师对于这个问题的反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比例分段上: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只有4位老师认为一半(50%)以上的学生可以在写作时做到“思路清晰,并对要写作的内容有清晰的把握”,剩下的21位老师都不同程度地认为高一新生的写作存在思路不清、内容不明等问题。其中,认为班里仅有10%-15%左右的学生可以做到思路清晰的老师有9位,可以看出,高一新生的写作存在很大的问题,班里能够达到思路清晰这一写作要求的学生人数不多。这个数据也侧面反映出,初中学生升入高一以后,写作能力的现状不容乐观。

5.关于“高一新生在写作时不能准确、清晰、有条理地说明事物、事件、事理的人数所占比例”的问题调查:

根据调查发现,76%的老师认为有超过一半以上的高一新生在写作时不能准确、清晰、有条理地说明事物、事件、事理,只有3人认为这种比例不大。存在这种问题的学生比例主要占到60%-70%。从这个表格可以看出,高一新生的写作语言还是不够简明、准确;思维也存在混乱现象,不能够条理、清晰地进行表达和说明。这从侧面反映出,他们在初中阶段的写作能力存在一定的不足,以至于升入高一以后,写作能力对高中的写作教学造成制约。

综上,经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和总结,可以发现高一学生的写作能力仍旧存在不足,他们在初中阶段的写作存在的问题,对高中阶段的写作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制约。这项调查报告收集了高中语文老师对初中写作教学的建议,大部分的高中语文老师的建议是让学生多读书、多积累;对学生进行听、说、想的基础训练;进行写提纲的练习等等。这为初中学生的写作提供了一些教学反思和借鉴。

(新疆师范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131113])

参考文献:

[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下)[M].敎育科学出版社,1980.

[2]张志公.张志公自选集[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吕叔湘.吕叔湘论语文教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

第7篇:高中语文教学主张范文

关键词:教学衔接;心理疏导;方法引导;学法指导

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就是在整个初中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根据语文教学的整体性、相关性、层次性和有序性等要素,灵活调节教学各要素、各环节,使之良性、动态运行,同时,让学生在其中实现和谐持续的发展。

基础性和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基础上继续推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其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基础。作为语文教师,做好初高中语文的衔接工作,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也是每一个刚刚踏入高中校门的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让我们的学生迅速进入角色,以最快的速度进入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就成为广大高中语文教师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心理疏导,走出认识误区

对于语文学习,许多人有一种错误的看法。他们认为学习语文不像数理化以及外语那样,平时稍微积累一些就够了。只要坚持多看书,能够写出几篇好文章,语文学习就万事大吉了。语文也不像数理化以及英语学习那样会产生很大的差距,语文学得再好,考试成绩也不会悬殊太大。于是,许多学生会忽视语文学科的学习。以至于到了高中以后,仍然错误地认为自己已经学了那么多年语文,无论什么样的考试都能够应付得了,即便有时候可能会出现一些难度稍大解决不了的问题,别人也不见得比我强。毕竟,大家基本没有太大差距,没有谁很优秀。其实,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认识,也正是因为这种错误的认识导致许多学生到了高中以后,语文成绩悬殊越来越大。所以,对于刚刚入学的高一学生,我们务必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晓之以理,旁征博引,让他们尽快从原有的错误认识误区走出来,切实转变思想认识,了解语文学习的基础性、重要性和必要性,努力学好语文,促进其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方法引导,实现学习方法的转变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有效的做事方法是必要的。高中阶段,学生要获取更多的知识、培养多方面能力、发展潜能等,所有这些不能单纯依靠教师。学生要学课本知识,要进行必要的文本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教师要对他们进行学法指导,要放手给学生,让他们个性地发展。《新课标》也要求学生要能够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

初中生的语文学习,强调的是知识和技能目标,要求能够“了解、理解、应用”相关知识,重在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初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但是,高中语文学习的重点则是侧重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在教学目标、知识点要求、教材的体例和呈现方式以及学习方法等方面都存有差异。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背诵一些基础知识以及名篇是必要的,但是,这只是一个初步阶段,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呢?

语文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课堂很重要,但更需要课外的加工。我们要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引导他们加大课外阅读量,帮助他们养成好读书、读好书、读闲书的习惯。根据新课标要求选取合适的书目,有效阅读,学会如何接受和处理信息。同时,要养成思考的习惯,要能够善于思考,敢于思考,乐于思考,勤于思考,精于思考,在思考中收获,在思考中进取,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主张。这样,才能够让他们在语文学习方面体现出自己的独特性。我们还要引导他们学会观察生活、积淀生活、品味生活和表达生活,让他们亲身感受世界、感受自然、感受人生,让他们发现美、品味美和表现美,进而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当然,要做到这些,不仅是工在课堂,更要重视课外,正所谓“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和指导者,要引导他们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与积极性,自我感悟、消化、掌握和提升,学好语文,提升各自的语文素养。

三、学法指导,重视语文语法教学

《新课标》要求我们要“适应时代的需要,调整课程内容和目标,变革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构建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高中语文课程,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对于淡化语法教学的提法,有人错误理解为不要进行语法教学了。其实,高中语文需要用语法知识的地方很多,而且,其中有许多是初中阶段没有学习的,即使学过老师也没做太多要求的,这也就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一个薄弱环节。体现在实际运用中,他们对语法掌握的是云里雾里,考试时错误连连,笑话连篇。特别是有关文言文的语法知识,学生必须掌握,否则,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上就会大打折扣,很难有太大的突破。高考试卷,文言文的知识考查会占有二十多分,试想一下,假如我们的学生没有必要的语法知识,何谈取得这二十多分。所以,在学生刚入高中校门的时候,我们就要重视对他们进行语文语法知识的教学,师生在思想上都要高度重视,并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落实好语法知识的教学工作,帮助学生对语文的基础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归纳,同时,要求学会使用工具书,参照有关讲解、注释,对字形、词语、标点、句法、修辞、文学常识、写作知识等注意搜集,积极构建起各自的语文知识网络。帮助他们切实学好语法知识,特别要把初中阶段忽略的语法知识学好,顺利地进行语文教学。

高一阶段是学生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时期,也是他们能否迅速进入高中学习状态的关键时期。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帮助学生平稳过渡,实现初高中语文学习的对接。帮助他们树立能够学好高中语文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语文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第8篇:高中语文教学主张范文

关键词:自主学习;策略;高中语文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都是以教师讲述教材为主,信息化时代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课程改革以后,需要以学生为主体来进行教学,这些观点是教学改革的创新。学生是语文教学的主体,教师作为辅助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应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留有时间让学生自由讨论,自主学习,这样不仅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还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自主学习的实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以提高学习效率与效果为目的主动制定多样化的学习方案,自主学习。

近年来,对高中自主教学的要求也有了更高的标准,希望高中语文教师加以重视并且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如何使自主学习策略发挥最大作用,首先,教师要传授学生有关自主学习的理论知识;其次,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最后,教师要让学生亲身感受到自主学习的优势。下面对高中语文课堂中具体落实自主学习策略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实行自主学习策略的可行性

1.符合高中学生的发展规律

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高中语文教学实行自主学习策略势在必行。高中生不仅有着丰富的思维与更高的知识水平,也有着较为丰富的生活经验与自我意识,所以自主学习策略对高中生而言是可行的。

2.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倡学生自主学习与开放式教学模式是新课改的要求。教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仅是学生学习生活的教导者、引导者,同时也是合作伙伴,教师应改变传统的以教材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方式,营造愉快的课堂氛围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真正学到知识,从而对语文学习有新的认识。

二、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利用多媒体的视听效果,实现高中语文自主学习

传统的教学就是教师以黑板为知识传输工具,如今知识的改革创新使得教师有了新的教学方法和途径。多媒体教学是比较常见的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可以展示出教学所需要的视听信息。一般教师使用的比较多的就是视频和音频,让较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形象便于理解,让静态的知识变得丰富多彩具有动态的美,通过多种高科技手段来达到教学的目的,这是提高教学的途径之一。这样的教学方法很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对语文学科更加热爱并且理解上更加简单。所以,作为高中语文教师要结合多媒体来进行教学,让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语文知识。

2.深入剖析语文教材,实现高中语文自主学习

高中语文学科在学习方法上主张采用自主学习策略,通过自主学习策略学生可以知道哪些知识是需要进一步学习的,哪些材料是可以选用需要收集的。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选取适合的教学方式,一般的语文教学要求就是需要学生牢固掌握字词的含义,更进一步的要求就是需要学生掌握篇章等的含义。高中语文学科比较常见的知识就是古诗词,对于古诗词的理解等内容,教师在教学时会采用类比等手法进行辅助教学,让学生理解其内涵。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所讲述的内容,包括文章中的人物形象等。

3.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实现高中语文自主学习

要想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只有让学生真正认识高中语文学科,学生才会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通过自主学习策略可以保证学生学习语文学科所需要的时间。时间是学生学习的前提,也是学习可以正常进行的必要保障。传统的教学方法,高中语文教师限制了学生学习语文学科的时间,而且对语文学科的内容也是有选择、有限制地教学,这样学生就不会主动参与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得不到提高。新课程改革使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在学习中成为主人。虽然有很大一部分教师已经认识到这一点,但并没有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课堂上仍然还是以教师的教学为主,学生仍然是听课。所以,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这样才能让高中语文学科的自主学习策略得以顺利贯彻。

4.对学习进行优化管理,实现高中语文自主学习

对于高中学生而言,要想提高语文学科的知识,除了要有扎实的语文功底之外,还应当付出大量的努力,当然学生的天赋也是学好语文学科的重要因素。要想使学生学好高中语文,作为教师还应当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资源进行管理的能力,这也是语文学科自主学习的重要策略。由于每个学生对资源管理和运用的能力各不相同,所以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也不同。在语文学习时间安排上,教师可以让学生拟定一个学习的时间表,根据语文学科的具体内容来安排具体的学习时间。作为教师也应当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可以心无旁骛、不受影响地投入到学习中。教师也可以成立班级小组,以小组的形式让学生学习,并且培养学生相互帮助、协作的精神。每个学生接触到的资源是不一样的,在合作中可以分享彼此的资源,这也是促进学科教学发展的方法。

5.采用激励性评价,实现高中语文自主学习

作为教师要以欣赏的眼光来对待学生,这也是对学生的一种肯定,是促进学生不断进步的保障。通过教学评价,教师可以对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做一个比较透彻的分析,让学生对自己所学的知识充满自信,这样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才能更加有热情。如果教学评价教师以批评为主的话,肯定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让学生对语文学科产生畏惧心理。所以说,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采取鼓励的策略,让学生在内心对自主学习充满热情,并且愿意付诸实施。在教学评价中教师要细心发现学生学习的亮点,让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充满热情。教学评价也需要因学生而异,不能以同一个标准来衡量全体学生,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是不同的,评判标准也应当不同,要建立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方式,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对于高中语文学科来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很重要的,这也需要高中语文教师为此付出努力并坚持不懈。根据语文学科的重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语文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邸珍玉.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2).

第9篇:高中语文教学主张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实践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6-227-01

所谓自主探究模式,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积极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学生情况分组,引导学生参与教材的学习、理解、讨论,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不断提升高中语文学习能力和水平。自主合作探究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有着自身的特点与优势,运用于课堂教学,特别是在高中语文教学方面,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

一、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的重要性

1、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知识的传递已经不再是教学的唯一目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考能力作为其中的一个重点,其重要作用已经越来越得到体现。在这一过程中,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这种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它主张充分发挥学生的教学主体作用,发挥教师的辅导作用,对教学方式进行全面革新,以适应当前的教育教学形势。在以往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占有主导地位,决定了课堂教学的基本思路以及课堂气氛,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的思路,这对学生独立思考以及创新思考能力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而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则是对传统教学的一大改进,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而是将其转变为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为辅导的模式。在这一过程中,互动模式不再是单一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而变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这种多重互动。这种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上的变革,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2、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最根本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自主合作探究模式运用于这一过程中,可以以其新颖的方式和丰富的内容充分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使善于思考,敢于创新。尤其是在该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在激发其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对于知识的整理和综合运用能力,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最终目的。

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方面的问题

由于自主合作探究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没有现成的教学经验可以借鉴。因此,教师在对该方法进行教学实践的时候,往往找不到一个合理的运用途径。在这种情况之下,部分教师仍旧采用了较为熟悉的传统教学方法。这就影响了自主合作探究这一教学方法真正作用的发挥,难以从根本上转变教学理念,无法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2、学生方面的问题

受到长期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使学生在独立思考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面,缺乏适应性。由于学生受到特殊年龄心理的影响以及自身思维方式的限制,在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中,缺乏教师的有效指导,难以真正做到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同时,在小组合作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让该种合作流于表面,难以真正发挥对学习的促进作用。

三、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实践措施

1、改进教学理念,提高教师责任感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本身的教学理念对于自主合作探究这一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学习,改变理念,不断进行创新。只有教师改变自身理念,对自主合作探究这一新型教学模式不断的进行深入研究,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改进,才能充分发挥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的真正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考能力,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此外,提高教师责任感,对于这一新型教学方法的推行和实践,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提升责任感,才能保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教学热情,才能促进教师对教学方法的不断探索和创新。

2、改进教学方式,促进教学创新

传统教学采用的是灌输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教学需要。自主探究合作模式不同于传统模式,它更加注重学生自学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完全改变以往的讲学模式,让学生进行自主探讨研究学习。甚至可以在此基础上,转换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让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思考、研究和探讨,然后让学生走向讲台进行课文讲解。并鼓励课堂交流,然后教师对此进行点评。这样的方式,可以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对于课文的深入理解。

3、设计教学方案,提高课堂趣味性

先进的教学方案有利于促进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的推广和其作用的发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以教学大纲为根本,立足于学生的实际需要,对教学方案,进行全面改进,让教学方案在贯彻教学大纲思想的基础上,更加符合学生实际,更加符合生活实际。首先,要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以差异化教学法代替讲述性教学法,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和不同能力,进行分层式的教学。这样即能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又体现里尊重学生差异化这一教学理念。其次,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情况进行合理指导,从而保证学习方向的正确性,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比如,《烛之武退秦师》这篇文言文教学的时候,使用自主合作探究这一教学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在对课文进行全面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讨论课文中的精华所在。并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对整个故事进行重新演绎,同时在其中加入学生自身对课文以及对人物的理解。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表演和理解进行点评,对其中理解上存在的误区加以指正。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思考的能力。

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表演和理解进行点评,对好的加以鼓励和进一步引申,对其中理解上存在的误区加以指正。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思考的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