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理想信念范文

理想信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理想信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理想信念范文

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

2、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

3、春天不播种,夏天就不生长,秋天就不能收割,冬天就不能品尝。——海涅

4、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5、志不强者智不达。——墨翟

6、知了的吟唱为何使人厌烦?因为它只会重复自己的名字。

7、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苏格拉底

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丘

9、一个人的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保罗

10、人生最困难的事情是认识自己。——特莱斯。

11、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曹植

12、生命的全部的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左拉

13、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况

14、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

15、岁月可以赢去我们的生命,却赢不去我们一路留下的欢声笑语,我们的祝福,无尽的爱意。——杏林子

16、落叶——树叶撒下的泪滴,既已落下,何须再弯腰拾起;与其肩负苦涩的回忆,不如走向明天,淋浴春雨。

17、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18、做人不可有傲态,不可无傲骨。——(清)陆陇其

19、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20、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吕坤

21、无论何时,只要可能,你都应该“模仿”你自己,成为你自己。——(美)莫尔兹

22、悲观的人,先被自己打败,然后才被生活打败;乐观的人,先战胜自己,然后才战胜生活。——汪国真

2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24、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25、人活着总是有趣的,即便是烦恼也是有趣的。——(美)亨利·门肯

2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7、白日莫闲过,青春不再来。——林宽

28、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

29、没有风浪,就不能显示帆的本色;没有曲折,就无法品味人生的乐趣。

30、大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利害;论顺逆,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明)黄宗羲

31、人们似乎每天在接受命运的安排,实际上人们每天在安排着自己的命运。

32、理想如晨星,——我们永不能触到,但我们可像航海者一样,借星光的位置而航行。——史立兹

33、活着的时候,疑虑牵挂着死;死的时候,又眷眷恋栈着生。无怪乎有太多的人一生都活得不安然,活得好累。——杏林子

第2篇:理想信念范文

一、高二学生的特点 

高二学生的个体现状就是既没有高一的雄心壮志,也没有高考的紧迫感,容易出现动荡和迷茫,具体情况是只要有点挫折就会自我怀疑,产生焦虑,考试成绩不理想,就会怀疑人生,长时间缓不过来。所表现的特点是:两极分化日益明显;学科成绩严重不均衡。 

二、高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的挑战 

1.两极分化严重 

对优生来讲,有明确的理想、坚定的信念,这种积极心理会得到更进一步加强。例如,他们把学习兴趣变成乐趣,把求知探索变成日常,生活充满自信,处处有快乐,在测验和考试中得到成功的心理体验,能力越来越强。对后进生来讲,在进入高二后考试成绩总是没有进步,对学习灰心、恐惧等消极心态充斥着,就表现出无心向学,偏科严重的现象,这部分学生给班主任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带来非常大的困难。 

2.校外环境复杂 

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现代通信工具的发展,高二学生受到外界影响很大,对事物的认识和看法容易带有主观性、片面性,因而非常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负面舆论的影响,原有价值观、人生观遭到质疑,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力逐渐减弱。这造成高二学生的价值取向冲突,“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应运而生,即“三观不正”,这对理想信念教育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3.家长心态复杂 

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于学生的影响是终生的,父母的言行举止、教育方式对孩子日后的成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父母的思想品德、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等特征对孩子影响重大,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潜移默化地向家长看齐。而很多家长只注重学生的生活需要,忽视了理想信念教育,忽视了孩子精神层面的东西;还有些家长认为理想信念教育是学校的事,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学生缺少直接的理想信念教育机会。 

三、理想信念教育实施策略 

1.以培养正确“三观”为引领 

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要与社会接轨,目前全社会都在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那么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时也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纲领,丰富和发展班级的理想信念教育体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教育作为核心内容,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班主任带头在学科教学中,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时时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以学校教育为主渠道 

第一,科任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素质,上课要贯穿理想信念教育,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文化知识外,要处处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第一位,不能在课堂上讲一些有悖我国社会制度、“三观”不正的言论,要用身正為范的榜样来培养有理想有信念的一代新人。第二,班主任要结合班会、学校活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让学生互相讨论,在自我学习及互相学习的过程中审视自己。 

3.以家庭教育为辅助 

第3篇:理想信念范文

【关键词】理想;信念;环境;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3-218-03

我们从外界环境的影响切入,探究自然环境,地域环境,家庭环境,生活环境的角度分别切入,以湖北50所高校为调查对象,以2000份调查问卷为数据基础,探究其消极特点的成因。根据其成因提出重视思想教育,增加思想教育方式;加强竞争氛围,增加大学间交流互访活动;发挥学生组织在塑造理想信念过程中的辅助作用并发挥党员带头作用;积极投身广泛的社会实践等几点相关建议。

一、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的分析

(一)思想意识方面呈现多样化,在相信与困惑中不断改变自己的理想信念

“万紫千红总是春”,社会意识多样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尤其在大学中人们的思想观念更是新潮时尚,标新立异,对于理想信念的看法也呈现乱花渐欲迷人眼。各类看法中,“实现个人价值”、“平稳度过一生”、“广积财富”、“组成美满家庭”选项深得人心。由于本问题多选的特性,也表现出62.6%的人会在这四个选项中勾去两个或以上,同时也有56.3%的人勾取“对于社会与国家承担责任”,“对于学问追求进取另辟新章”等着眼他人、社会的理想。与此同时,大学期间对理想存在过困惑的占有72.9%,在大学期间曾经不止一次纠正过自己理想的竟占有64.3%,大学期间理想信念从来没有改变过的仅仅占有6.5%。

数据证明,各种思想与见解充斥大学校园,大学生思想丰富同时也略微混乱,常常对自己的理想与信念产生困惑,体现出容易相信也容易怀疑的特点,而这个特点正是其易受环境影响的重要因素。

从现实生活看,多样化的社会精神生活存在着极为复杂的情况,难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其中正确与错误、进步与落后、积极与消极相互杂陈,在这样的环境中,大学生难以坚信或者说很难具有坚信某种信念的理由。所谓的理想信念更如同水中浮萍,随波逐流。尤其在于大学生还未完全接触社会,对于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并未完全确立,思维活跃,思想丰富,很难保持一种理念不动摇。

(二)理想信念受实用主义影响,容易趋向功利而改变理想

随着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人们对于财富,地位,名望的渴求也日益增强。物质变成了最为直观的诱惑,影响了一代人的价值观,同时,社会也趋向功利化,“什么最赚钱,什么就是最好的”这种思潮充斥人们的神经,也成为选择的第一要义。大学生也不例外。选择相对于先辈,当代大学生更加注重个人实现,而将于国于民之抱负略显淡然。更加注重让自己过得更好,而缺乏燃烧自己,照亮祖国,照亮他人的一种社会责任的担当。在有效问卷中,64.6%的同学希望成为像比尔盖茨一样的世界首富,18.1%的同学渴望成为政治家或公务员,而只有6.3%的同学愿意成为雷锋,郭明义等奉献自己的英模,9.3%的学生渴望成为爱因斯坦一样的大科学家,1.7%的人渴望成为尼采一样的哲学家。对于物质与权利的追求裸的体现在我们面前,直观的表显出当代大学生缺乏奉献精神,将在精神上超越人类或在某一领域苦心孤诣的追求弃之脑后,理想与信念莫种程度上演化为私欲的躯壳。

另一方面我们又看到,大学生选择专业或转专业的原因,其中“专业对口,容易就业”占到77.2%,“有更多发展机遇”占74%,“毕业后收入状况乐观”占到67.7%。这一现象在价值观多元,生活方式多样的社会本无可厚非,然而当决定自身理想信念的因素主要取决于功利与实用主义时,理想也会不断趋向功利而改变。理想信念将不具有坚定与崇高的特质,反而被市场经济原则所取代,从而更容易使大学生失去自我,失去人生方向。

(三)当代大学生缺乏坚韧不拔精神,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易委曲求全

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80、90后被称为在摇篮里长大的一代,又因为独生子女政策,80后90后从小都是一个家庭的核心,大多数生活富足。从小备受关怀,使他们少有在逆境中的生活经验,从而形成了承受能力差,缺乏坚定与坚持的精神,容易退缩,容易改变的群体特征。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大学期间曾经不止一次纠正过自己理想的竟占有64.3%,大学期间理想信念从来没有改变过的仅仅占有6.5%。对于这样一个结果,我们针对不止一次纠正自己的理想的同学进行随机的深入访谈。访谈过程中,大约80%的受访者提到一个因素就是“觉得当初的理想不容易实现,想选择一个更实际的理想”,而不止一次改变理想的同学也提到“随着对于社会的认识的加深,觉得自己的理想很幼稚,人总要适应社会”。对于这样的观点我们本无可厚非,但同时也为青年对于社会现况的恐惧与屈服感到扼腕叹息。殊不知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取法其下,无所得矣。正因为缺乏坚韧不拔精神,受到环境影响时才容易委曲求全。

(四)理想信念易受周围人的影响

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体现矛盾特征,树立理想信念标新立异充满个性的同时有饱含从众特征,缺乏主见,跟随潮流,受周围人的影响,在意他人的看法,与此同时,却不愿意承认这一点。

承认自己理想信念受周围人影响的人只占13%,而对于自己专业的选择尤其是双学位的选择则呈现一个宿舍选修同一门双学位,室友在室友的劝说下修双学位的现象。在转专业考试的参加者更是体现这一特征,在对于转专业的班级我们的调查表明,自己入校就决定转专业的占15.8%,而“拿不定主意,在父母和他人的劝说下转专业”的占有71.5%。这样矛盾的结果正体现出从实质上讲,当代大学生在理想信念的树立上仍旧受到周围人的影响,其实质在于对自己的选择没有充分的认识,容易怀疑且容易相信的矛盾特质。

就这样的心理状态我们采访了湖北经济学院社会与科学系心理学讲师时兰英老师,时兰英老师认为:当代大学生缺乏主见且追求个性的心理在于想要表现出成年人的特质而本身并不具备成年人的特质。缺乏主见,人云亦云,易受影响是大部分大学生的通病,而这一通病也势必决定了其受环境影响。

(五)缺少生存压力的舒适生活使理想淡化并脆弱

众所周知,大学校园是学生时代的天堂,学生有了更多的自由与更少的压力,更多的娱乐与更少的管束,更多的欢乐与更少的竞争,更多的舒适感,更少的危机感。

调查表明,对于理想没有清楚认识的,占有17.0%,对于理想不知道具体实现途径的占有25.8%,对于理想信念没有采取有效行动的占有28.4%,这样的数字可谓触目惊心。我们对平顶山市“教育下一代主任”,革命家97岁的钟飞老将军提出了我们的疑问。钟老表示:“舒适的生活让当代大学生忘却了先辈开国之艰难,忘却了自己肩负建设国家之使命,不懂生于忧患,不懂居安思危,缺乏先烈对于信仰的坚定,缺少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

二、环境对理想信念影响细析

(一)生活环境对理想信念的影响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校园较小,绿化和基础设施较不完善的大学,学生对于理想信念的明确程度和坚韧程度较强,通常目标明确,有危机意识,例如武汉工程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通过随机调查我们发现其在校学生,即使没有舒适的生活环境,绿化程度不高,基础设施不完善,在“你目前是否有明确的理想并有实现理想的计划”这一问中,武汉工程大学生选择“有”的占74.6%,而“基本有”的占到19.8%。

而校园较大,绿化和基础设施完善,自然环境优异的大学,学生却在理想信念的明确程度和危机感却略有欠缺,反而容易贪图安逸享乐,不去过多考虑未来。在对湖北经济学院的调查中,数据表明,在“你目前是否有明确的理想并有实现理想的计划”一问中,其在校学生选择“基本有”的占有67.4%,选择“有”的占有21.2%。

由于两校教育水平旗鼓相当,所录取学生的分数线也十分接近,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环境因素在其中发挥一定作用,对比两校调查问卷,可知舒适的环境与广阔的校园对理想信念的明确与秉持有着负面的效用,而艰苦的环境的狭小的校园对于理想信念的明确与秉持起到了有利效果。

(二)地域环境对理想信念的影响

地域环境指的是学校周围状况。我们把大学分为“大学城中大学”,“远离市区大学”,“地处商业区的大学”。为剥离其他因素影响,我们决定不以问卷调查方式而采取对大学生和其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师进行访谈。我们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作为“大学城中大学”典型,把湖北经济学院作为“远离市区”的大学典型,把武汉大学作为“地处商业区大学”典型。

访谈中我们得出结论,大学城中的大学生由于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其他学校的交流,接触各学校的学生多,而更加具有危机意识,在理想信念上体现出了更加的坚韧与开阔。而由于城市交通的便利,大学距离商业区的远近对于大学生理想信念上的影响,区别显得并不突出。

由此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大学之间的交流与互访对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确立起着重要作用,对于大学生开阔的视野的形成充满的积极意义。高校间,无论是名师在授课交流,抑或学生之间对于学习和见解的交流,都有助于培养危机意识,坚定理想信念。

(三)教育环境对理想信念的影响

教育环境指的是大学中的文化教育氛围与学风。大学生生活在大学校园,行止作息势必一定程度上受整个校园氛围的影响,而影响教育氛围和学风的正大学里的大学生,因此也就包含了周围学生对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影响。因此我们以文化教育氛围与学风的差异为变量,选取理工科三所大学为调研目标。分别选择“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和“武汉工程大学”。调查得知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学生对于理想信念的明确程度略逊与武汉理工大学和武汉工程大学学生。在回答这一问题中,华中科技大学学生勾选“有”只占到47.4%,而武汉理工大学达到67.1%,武汉工程大学为61.2%。

对于这一和预先设想不符的数据,我们访谈了华中科技大学的同学。得到反馈是“大多数同学徘徊于考研,出国或就业,无法明确自己将来的路该怎么走。由于现在考研成风,有就业想法的同学也跟风复习考研,有太多不确定性因素。”

访谈中我们了解到,更多元的教育与更广阔的平台在激发上进的同时也会由于选择种类的增加而干扰理想信念的确立。

(四)家庭环境对理想信念的影响

家庭环境影响主要指父母受教育程度和职业对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影响。家庭受教育程度尤其是父母受教育程度,对于子女在前路上的指导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在设计调查问卷中,我们将父母受教育程度分为“大学以上”,“大学”,“高中”,“初中及一下”。

数据显示,父母受教育程度在“大学以上”的受调查人群中,83.5%的大学生对于自己理想信念有着明确的认识,父母受教育程度为大学的为73.2%,父母受教育程度为“高中”的为71.1%,父母受教育为“初中及以下”的为67.3%。由此明显反映出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对于子女理想信念确立的积极影响越大。当父母受教育程度达到大学以上时,对子女理想信念的影响则尤其明显。

同时我们在对于子女专业选择和父母职业的相关性进行探究,数据表明子女专业选择受父母职业相似或属于同一大类,或者说子女理想信念受到父母职业影响的机率为76.4%。由以上调研结果表明,父母对于子女理想信念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

三、对于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坚定的理想信念的建议

根据以上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和环境对理想信念影响的分析,针对存在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重视思想教育,增加思想教育方式

针对大学生理想信念受环境的不同程度影响,决定了很难通过改变环境来趋利避害。而思想政治教育是最为直接的方式。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呈现模糊,矛盾,功利,扭曲,薄弱,易受周围环境影响的消极特点,状况令人堪忧。思想政治教育就显得尤为意义重大。重视思想教育,不仅仅指学校和老师重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重视思想教育,让学生明白教育的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改进思想教育的方式,才用更容易让学生接受理解,更符合学生兴趣所在的方式,如看英模记录片,讲述分享心中的伟人等。这样让学生耳濡目染,而不是填鸭式管束,往往能够更好的达到更好的效用。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坚定的理想信念。

(二)加强竞争氛围,增加大学间交流互访活动

由地域环境对于大学生理想信念影响的调查研究可知,大学间的学术交流和学生互访对大学生危机意识和坚定理想信念,或者更广阔视野有着不可替代作用。因此尽可能的增进大学间的交流,例如学术讲座,学生论坛等等。并且交流应不仅仅局限于正式交流,非正式,社团组织学生组织间的交流也意义非凡。同时学校应支持非正式的交流互访活动,不同学校同学与同学间交流更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丰富见识,能够有利于找到更多与自己有着相似理想信念的人,更有利于坚定理想信念。

(三)发挥学生组织在塑造理想信念过程中的辅助作用并发挥党员带头作用

校方应支持“自强会”“自律会”等学生组织的发展,通过学生间开展的优秀活动,提升学生的理想信念和竞争力,让学生们体会到理想信念的引导作用。并在相互鼓励相互提醒中促使促使对于理想信念的坚守与不懈的奋斗。

同时严格学生党员遴选制度,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发挥在同学们的学习生活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带领周围同学树立正确的坚定的理想信念。

第4篇:理想信念范文

[关键词]“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补钙

语重心长地说,“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当前,我国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革,需要思想文化随之做出调整,这就要求“90”后大学生要常补理想信念之钙。

一、“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现状分析

“90”后大学生所展现出来的社会理想是健康向上的。他们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充满信心。同时,在“90”后大学生身上也表现出理想信念令人堪忧的种种问题。显然,在理想信念上有些“90”后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软骨病”,因此补充理想信念之钙就成为当务之急。

(一)部分“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呈现脆弱化。“90”后大学生个性张扬,思维活跃,接受力强,富有理想。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普遍较好的家庭环境和社会条件造就了他们成长的顺境。一但遇到困难,他们极易放弃理想。在遇到挫折后,大多数“90”后大学生心表现出心理承受力偏弱,抗压能力明显不足。

(二)部分“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呈现多元化。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大学生都是高智商、创造性高和创新意识强的代表群体,他们往往可以引领某种潮流。“90”后大学生思想观念正处于逐步稳定的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价值标准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也出现多元化的倾向。当问及你的信仰是什么时,少部分学生选择实用主义,仍有一部分学生选择。

(三)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呈现功利化。当问及“90”后大学生是否具有理想时,大多数学生认为当代大学生是有理想的,但是都比较自私和物质。在回答毕业后打算在哪里工作时,一部分学生选择去北上广深等经济发达的地方,三分之一学生选择回到家乡,只有极少数学生选择去支援西部建设,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二、选好理想信念的“钙源”

我们要把理论和中国化的及其最新理论成果作为口感好、钙量足、无副作用的精神钙源,将其确定为理想信念的主体内容。

(一)选择能够揭示客观规律的精神“钙源”。“90”后大学生爱党、爱国,有担当,有强烈的爱国热情。但我们还应清楚地认识到他们的理想信念在树立过程中仍存在着问题。大量数据表明,“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主流是好的,但依然有一部分大学生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失等问题。实践证明,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不仅给苦难深重的劳苦大众实现民族独立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还是指导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因此,理论体系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

(二)选择能够弘扬时代正气的精神“钙源”。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的思想受到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和影响。尤其是“90”后大学生在价值观念上过于注重物质利益和个人价值,一些消极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导了我国的革命和建设。尽管21世纪已经进入了第二个十年,它依然是我们建设的指导思想,弘扬着时代的正气。

(三)选择能够贴近学生实际的精神“钙源”。“90”后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价值观念上他们往往过于注重个人理想的实现,而忽视了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有机结合。社会发展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都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以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并不矛盾。理想信念教育不仅要有很高的着眼点,还要有扎实的落脚点,要结合经济发展过程中个人发展的需求,满足大学生发展的需要,贴近生活,贴近现实。

三、理想信念教育要注重长久,确保“剂量”

要补足理想信念中的精神之钙,需要在长、常二字上下功夫。

(一)把量加在平时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贯穿高等教育始终。理想信念教育与上课应该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理论功底,对马克思理论知识要有一定的积累,上课应该讲出的魅力来。否则,“90”后学生容易对思想政治课容易反感,不愿学也不想学,就更谈不上对的坚定信念了。

(二)把量加在日常生活中。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理想信念的树立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要注重在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中不断进行强化,把思想认识问题解决在平时。在理想信念方面,大学生具备了相关理论知识,但仅仅掌握理论知识还是远不够的,实践体验才是根本。要使理想信念教育树立成为一门必修的社会实践课程,创新社会实践渠道和形式。通过社会实践,可以促进“90”后大学生对社会思潮、国内外环境进行充分的了解,不断增强爱国情感,进而促使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通过亲身实践,在自我探索,自我感悟之中理想信念教育落到了实处,在一定程度上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有利于达到知行合一。

(三)把量加在具体人员上。把理想信念教育同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相结合,做到因时因地因人制宜。“90”后大学生在学习,交友,就业等方面或多或少会遇到具体困难或心理问题。尽管他们标榜自己足够独立,足够自主,在面临一些问题的时候,他们还很难依靠自身现有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进行妥善处理。要采取个别谈话、个别辅导等方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些问题看似琐碎的问题解决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思想理念的形成。需要建立学生管理部门、辅导员老师、理论课老师等协同机制。

参考文献

[1]张永强,丁雯雯.论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协同联动机制.教育与职业,2014年,8期:52~54页

[2]哲祖研.常补理想之“钙”.今日浙江,2013年,21期:38页

[3]马奔驰.“补钙”对加强官兵理想信念教育的启示.政工学刊,2014年,6期:32~33页

第5篇:理想信念范文

关键词:理想信念;高职;教育

对于一个刚成年的学生,建立成熟的理想信念颇为重要,就如一盏灯塔可以指引学生朝正确的方向成长。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没有确立明确的人生信念,比较迷茫,这时候就需要专门的教师关注他们的内心成长世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让学生在步入社会时能够积极地克服挫折和挑战,以充满正能量的心态去学习、工作、生活。

一、高职学生理想信念现状

1.高职学生仅重视个人理想,忽视社会责任

因为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许多高职院校的学生都会有些自私的心理。如今的90后,喜欢张扬个性,以自我为中心,更加重视跟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事情,不愿意参加社会志愿活动,一心只想找一份能赚钱的工作,却不会真正考虑学业有成后,要承担怎样的社会角色,如何能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为社会创造价值。当年,阿里巴巴的马云先生在创业初期并不盈利,但因那份社会责任感,支撑着他去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走向成功之路。

2.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辩证统一关系

有一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团队合作,觉得自己在学校里成绩最好表现最优秀就一定能找到合适的工作,从不关心社会主义理想。殊不知,如果没有社会主义伟大理想的引导,个人的理想是无法真正实现的,有时候只有依靠很多人的共同努力,个人的价值才会得到升华!

3.学业和就业双重压力影响职业理想的追求

高职院校的很多学生在学习上并不合格,有的是不想学,有的是学不好。学习成绩不如人意,学生会苦恼、自卑甚至放弃,这样的心态会导致其在工作面试时,缺乏自信心,很难有好的表现。学业、就业会像两座大山一样压在学生身上,学生会变得不敢有追求、有梦想,只想着能顺利毕业找到一份工作。这样碌碌无为的心态影响学生一生的个人成就,因此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树立职业理想,抛去急于求成的思路,引导学生努力工作,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二、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状况及分析

1.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薄弱

学校的思想政治教学内容只局限于课本理论,虽然课本理论必不可少,但由于教师对课程理解不够深刻,照本宣科,导致教学效果较差,学生无法真正明白其中的深意。只有结合现实,将理论转化为一个个生动的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才能让学生深有体会。

同时,师生还需要走出课堂,参与社会实践,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植入学生心中,让学生体会,这样,学生才会真正明白。

除了思政教师外,其他教师也需要将思想道德教育带进课堂,潜移默化地教导学生要有好的职业道德,远大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价值观。然而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师,没能做到这一点。

2.学生对理想信念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

高职院校的学生都还很年轻,不谙世事的他们对理想信念的认识还很浅薄。认为这些都是“假、大、空”的理论,不喜欢听也不喜欢学。殊不知,没有这样的思想观念约束引导他们,就很容易迷失方向。若只追求物质财富是欲求不满的,最终会无法找到自己的社会价值。只有发现自己能对社会做贡献,才会得到内心精神世界的富足感。

三、加强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1.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强化理论教育功能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需要思政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了解学生真正感兴趣的内容,结合时下热点,以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深刻剖析社会事件,启发学生思考人生。摆脱深奥难懂的书本理论知识点,结合实际情况,研究学生思想,用浅显易懂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深入学习。

2.营造和利用良好环境,发挥环境育人功能

学校校园是学生成长的地方,校园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潜在影响到学生的行为表现,约束学生的不良习惯,使学生自觉遵守校纪校规。因此,学校要时刻关注校园文化建设,使其符合社会主义主旋律。引导教师学生一起创新,将校园文化建设得积极正面、有宣传教育意义。同时,还可以通过建设校园网站,弘扬思政文化;开展社团活动,鼓励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重视对特殊学生的人文关怀,保护弱势群体。

参考文献:

[1]胡鹤玫.关于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2(1).

[2]任芬荣.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实践探讨[J].教育职业,2004(9).

第6篇:理想信念范文

我一直都是记得的。

如此简单,如此坚强的信念。

可是,当我们所有人都把自己的一条生命,奉献出去的时候,我们也根本就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才能够被人喜欢,被人接纳。

我记得,他们曾经炫耀过各种理由,可是如果我们一直都在的话,这些都是一种不被人接纳的幸运。

我记得,那个时候的大家,其实都在一个地方,看得清楚所有的情绪,都如同今日一半,不用说话那么轻易,其实都是可以被表现出来的。

我记得,我们其实都是可以欢天喜地地待在一起,说话,唱歌,说笑,都是那一瞬间的欢喜,都如同我们多日之前,看到的那些悲欢和欣喜。

其实,这些所有多愁善感的幸福和爱好,都未必真的需要一个多余的机会,需要跟他们过多的相处,才能够真的去看的清楚,他们在这里所预定的所有安排,都在这里,还是懂得的道理。

第7篇:理想信念范文

[关键词] 大学生 理想信念教育 社会化 教育氛围 主旋律

21世纪国家的发展需要素质全面的综合性人才,大学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的场所,如何做好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是每一所高校所应该重视和研究的课题。

一、要做好理想信念教育,必须首先认识到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

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开展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是增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素质的核心任务之一。作为培养祖国建设人才摇篮的高校,必须把理想信念教育建设作为首要任务来抓。

当代大学生是拥有现代科学知识的高素质人才群体,在未来经济发展中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正处于理想信念教育成型期,思维活跃,自尊意识突出,具有强烈的成才愿望,在复杂的社会生活环境中,很容易为外界感染和侵蚀,受到市场经济的种种负面影响的冲击。大力强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不断加强基本理论教育,用科学发展观统一学生的思想认识,已是当务之急。

近年来,个别大学生生活缺乏明确的目标,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甚至走上了极端道路。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只因打牌不合锤杀了自己的四名同学;上海某名牌高校学生运用高科技手段窃取国家资金数千万元。出现上述问题与学校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密不可分。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环境,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积极主动帮助学生树牢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理想信念教育要以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为研究依据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新的社会环境使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新的特点,只有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这些新特点,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才能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摆脱空洞的说教方式,增强说服力和吸引力,把大学生的思想统一到社会主义主旋律上来。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更加追求物质利益分配中的公平;(2)要求面对现实;(3)普遍具有程度不同的逆反心理;(4)习惯于独立地进行比较和判断;(5)渴望及时、多样的思想交流。

不能否认,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在新时期得到了加强和改进,逐渐走向科学化、实效化。但由于对新时期急剧变革的现实及其特点缺少深入的研究,也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当前,加强和改进思想教育工作,最紧要的就是研究和适应新变化,探索新方法。

三、明确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内容

新时期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内容和任务就是通过引导和组织学生对科学体系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思想上为国家建设、民族复兴培养合格的高素质人才。

世界观是一个人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它包括自然观、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一个人的世界观是否正确,将直接影响他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人生观被认为是对人生的意义和目的的根本观点,是人生的坐标。价值观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需求所表现出来的评价,它包括对人的生存和生活意义即人生观的看法,它是属于个性倾向性的范畴。价值观的含义很广,包括从人生的基本价值取向到个人对具体事物的态度。

每个人都期盼着自己有一个美好的人生,成为事业的成功者,当代大学生们也不例外,但这仅凭一个努力成才的美好愿望是不够的,还必须建立起科学、乐观、正确的世界观,明确自己的人生责任。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只有积极推动祖国向现代化强国发展的世界观才是科学的。当代大学生要将个人事业的成功与祖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就结合起来,将个人的人生实践与为人民服务结合起来,这样人生目的才具有完整性、高尚性和永恒性。

四、如何做好理想信念教育工作

1.根据大学生思想的新变化和新特点,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原则方法的更新势在必行

要坚持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平等的原则。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需要相互间的尊重;教育者要切忌居高临下的指挥和训导姿态,要尊重学生思想中的合理成分。

要坚持由浅入深的渐进原则。因为学生思想意识形成的过程,往往是从浅层次的心理感受层面,提升到理性层面的过程。思想教育也应该从浅层面的心理感受入手,逐步达到深层思想方面的问题。

要坚持真诚坚定的原则。教育者只有对自己教育的理想信念教育坚信不移,才能产生真诚的力量,使学生年受到震撼和感染。否则是不会取得积极效果的。

要坚持灵活性原则。教育者应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和问题,灵活机动地采用各种方法,解决各种思想教育过程中的问题。

要坚持惩戒管教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从某种意义上说,惩戒也是一种必要的教育,而在惩戒的同时把刚、柔两个方面的力量结合起来,方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2.要重视教育工作者及教育机构在理想信念教育方面的作用

教师是教育者,是学生才能的挖掘者,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在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方面,教师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师必须身体力行,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现想信念教育要求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师在这方面首先要做到。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与学生的交流即教育的过程中,感染学生,取得积极的效果。

教师要进行自我教育。教师必须明确地认识到:教师只有先受教育,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教育别人;教师只有诚心诚意地自我教育,才能诚心诚意地去教育学生。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教育,首先要了解学生内心的理想信念教育,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才能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至于以偏概全、以点盖面。

3.理想信念教育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营造社会氛围上下功夫

当前社会信息时代早已到来,网络对思想活跃的大学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大学生普遍喜欢从网络上捕捉自己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网络上年轻群体的思想脉搏从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趋向。大学生对网络的如此依赖,也给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新的平台和园地。因此,除了通过传统手段开展教育之外,一定要高度重视网络利用,大力加强校园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有针对性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

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是一个需要长期深入研究的课题,需要教育界各位同仁的共同探讨,也需要这个社会各阶层的关心。希望通过不断地探讨和努力,能够切实把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纳入到社会主义主旋律之中,发挥它应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光明日报.

[2]珀金.论教师的作用.

[3]瞿葆奎,著.王英杰,译.教育学文集•教师.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8篇:理想信念范文

一、企业文化与理想信念教育的关联

1.从功能上看,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文化管理模式,对企业生存和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有导向功能、教育功能、凝聚功能、约束功能、激励功能、融合功能、审美功能以及辐射功能等。而高职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则是学校用符合社会、行业和企业需要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企业文化在思想导向、价值导向、行为导向上有很强的理想信念教育内涵,二者在人才培养目标、服务学生可持续发展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2.从培养途径看,企业文化强调对全体员工进行有形或无形的渗透,引起员工主体主动认知和反思,推动员工思想、态度和情感的转变,并最终落实于符合企业目标要求的行为上。高职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过程也是高职学生内在知、情、意、信、行五要素不断成熟、均衡发展的过程。二者都包括知、情、意、信、行的培养。

3.从目标上看,企业文化的着力点在于实现员工的全面发展,注重员工开拓创新精神和团体意识的培养。经济新常态下现代企业只有敏锐把握市场,在产品技术与服务上不断创新才能求得生存之道。团体意识的培养使每个员工都把自己的工作和行为看成是实现企业目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愿意为实现企业的目标而共同奋斗。高职理想信念教育则坚持育人为本,提高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同时关注其内在思想品德修养,以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二者都追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企业文化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1.企业文化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企业选择人才看中的不仅是学生拥有的文凭和技能证书,更看重的是其综合素养。学校通过引入优秀的企业文化,使学生密切接触企业文化,亲身体验企业激烈竞争的现实,切身感受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企业生产实践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可以激发其学习专业知识的内在动力。高尚的企业伦理道德能激发高职学生自觉加强个人思想道德修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认知,正确认识“个人――企业――国家――社会”之间的道德伦理关系,引导学生在创造个人价值的同时实现社会价值。

2.企业文化有利于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企业核心价值观是企业精神文化的主体。通过企业价值观的渗透,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理想、信念和荣誉感。在高职教育中渗透企业精神,加强对高职生的职业态度、纪律、责任教育,增强职业意识,端正个人作风。优秀的企业价值观能够引导高职生将个人价值与社会、行业、企业需要结合起来,从内心深处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三、企业文化与理想信念教育对接的路径

1.在教育教学中积极融入

在高职德育课程内容中包含了《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等多个模块,这为引入企业文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德育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企业,了解企业文化。让学生感悟优秀企业文化的内涵和魅力,感悟优秀企业文化给企业和员工带来的变化,从而有意识地培养自身正确的理想信念,使之落实到日常行为规范中。

2.在校企合作中积极吸纳

全方位开展校企合作,实现学生与企业员工的无缝对接。企业安排培训人员到校上课,企业专家将学生最关心的信息、企业选择人才的态度和标准有效传递给学生,在增强企业认同感的同时也增加了学生日后走向社会的信心。学校安排学生到企业见习和实习,学生以“员工”的身份出现在企业的工作岗位上,在零距离接触的过程中,学生更能够感受企业文化氛围,梳理吸收企业文化精髓。用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影响学生、激励学生,帮助学生从中体验、认知、感知,并最终提升学生的职业品格。

3.在校园文化中积极渗透

在学校内特别是校企联合办学班级内营造企业文化氛围,实现班级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和企业文化的有机结合,能够让学生在学校直观感受企业文化,拉近学生与企业、社会的距离。将学校的各项文化活动有机与企业文化活动结合起来,在活动展开的过程中加深对企业文化的认同。

第9篇:理想信念范文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核心地位已经在“16号文件”中进行了明确规定与说明,国内专家、学者也在“16号文件”之后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和探讨。笔者通过查阅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形成以下几点思考:

一、反思建构理性,加强信念教育

通过阅读文献我们发现,各位专家、学者对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背景除分析的视角以及表述上略有差异外,已基本达成共识。但是如何在大的教育背景下有效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事实上,国家、地方政府和高校都在这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我们不能忽视的是,他们在这一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其探索的思维方式也没有变。这种政治与行政的强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形成了路径依赖,而且隐匿于其中的建构理性思维方式容易忽视受教育对象的多样化需求,使得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大受影响。

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采用了以一统的理想信念形式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这样教育的效果收效不大,其生命力也是不容乐观。有学者指出,理想信念与理想、与信念是不同的[1],这就表明,二者不能简单叠加,也不是同一项内容。我们知道,多年来,高校是以理想为主进行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其实,这些理想层面的内容大学生在高中阶段大多已经非常熟悉,但是它在直面现实生活时,又能发挥多大的效用呢?这个问题一定引起我们的深思。

信念是理想的基础,为了实现理想以及基于理想方面的教育效果,我们认为,应该重视和加强在信念方面的教育,当前要从重理想轻信念的教育中走出来,以信念为抓手,把信念教育提升到其应有的高度,发挥其对理想的重要支撑作用。

同时,我们也要反思这种政治与行政强控制的治理模式。这种模式,势必会削弱一线教育工作者的“话语权”,而只有他们才能直接体会到学生的需要。因此,进行适当的放权,给予一线教育工作者更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二、明确理想信念教育体系的内容

我们通过研究发现,虽然许多专家、学者都在讨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这一话题,但是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或者层次并没有进行系统的分析。因此,我们认为理想信念是由不同层面的内容构成的,它自身也是一个体系。

根据大学生大学生活的需求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把大学生理想信念体系分为四个层面的内容,具体来说包括:大学生活、职业规划、价值追求以及社会政治。根据社会学中功能主义的观点,每一个层面发挥着不同但又具有关联性的作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体系的最高层次是社会政治层面,价值追求、职业规划、大学生活的发展方向和实现程度都受它决定和制约。社会政治的基础是大学生活和职业规划,它们在一定意义上是社会政治的具体体现。而价值追求则渗透在大学生活、职业规划、社会政治这三个层面的理想信念之中。总而言之,这四个层面构成一个体系,并且相互依存并各自具有独立性。同时,也正是由于这四个层面,才使得大学生理想信念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出现。

然而,事物是处于发展变化之中的,这四个层面也不例外。它们不但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并且还相互影响。换句话说,任一层面的变化都有可能会对其他层面的状态产生影响。但我们要清楚,一个具有良好效果的体系,其内部就需要维持一种相对的平衡。所以,要想维持这种平衡,当某一层面发生变化时,就要对其他层面进行调整,以应对变化的需要。如果平衡状态被打破,不仅会使体系的整体性遭到破坏,而且会使之前的教育效果受到极大影响。

三、了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现状

对于这一部分内容,国内许多专家、学者也进行了分析,但是我们思考的是,根据理想信念教育体系的内容,对当代学生的理想信念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不可否认,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也是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

在此,我们要强调的是我们根据理想信念教育体系的内容进行的调查研究不仅能够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而且我们还可以达到以下几个目的:第一,根据内容实施调查,能够更直接地了解到学生的需求与理想信念现状。通过问卷分析,我们能够更直观地看到学生在某些内容上的问题和特点,以及这些问题和特点的共性与个性。第二,根据内容实施调查,更加有利于问题的分析。因为理想信念教育体系的四方面内容是相互关联的,在某一层面上反映出来的问题,会在其他层面上有所表现或者回馈。第三,根据反映出来的问题,我们能够再回归到内容,提出应对性的解决方案,从而提高研究的实效性。

需要强调的是,对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的问卷调查,要注意社会政治层面问题的设置。由于多年来灌输教育的结果,如果直接设置类似于政治选择题类型的题目,会影响到问卷的质量以及分析的结果。因为这种问题的回答是应试的,是原有灌输知识的习惯性作答。所以,我们认为,这一层面问题的设置要注意隐蔽性,通过一些现象的作答来折射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政治理想信念。

四、探索理想信念教育的可行机制

针对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形势,结合我们提出的理想信念教育体系的内容,我们认为,可以探索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可行机制。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专门化,大学内部各个系统的工作职责越来越明确与规范,出现了分管各个条线的部门。这种大学内部分工的明细化以及教育工作的专门化,使得仅靠一个条线是无法完成有着多层次内容的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工作。因此,这就需要多条线的通力配合与协作,需要多方面力量的相互支持与努力。根据前文提到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教育工作专门化的趋势以及从事教育工作人员的专业化,我们认为,专职辅导员、学业导师与两课教师这三方面的力量是必不可少的,应该通力配合,形成联动机制。在此联动机制中,这三方面的力量扮演者不同的角色,肩负着不同的责任。

对于辅导员的工作职责来讲,《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2006(24)]中已经做出了明确说明,在此就不赘述。但是,他们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扮演的角色发生了变化。特别是随着近几年我国辅导员工作专业化的发展,他们由原来的全面负责现在已经开始慢慢转变为重点负责。以前,大学生理想信念体系四个层次的内容都由辅导员来负责,现在辅导员主要负责大学生活、职业规划中的规划部分、价值追求、社会政治中的实践等内容的引导教育工作,帮助大学生确立良好的大学生活习惯,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合理地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并通过实践教育让他们形成正确的“三观”。

过往,两课教师在这方面的责任并不明确。在此机制中,我们明确了两课教师的地位和责任,他们也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两课教师主要负责最高层次理想信念,即社会政治理想信念的引导教育工作。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的是,这项职责的效果也是慢慢彰显的。多年来,我国一直采用“灌输”的形式对大学生进行社会政治理想信念方面的引导教育工作,但是,大学生在入学之初就已经或多或少地接受了此方面的教育,并且很多人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认识,所以此项工作仅靠两课教师的理论灌输教育显然已经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这就需要其他人的协作。这个时候另外两方面的力量就要发挥作用,配合两课教师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同时两课教师还肩负价值追求层面的教育工作,他们所需要做的是用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解析当前的热点问题、热门事件,以此让当代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这些问题和现象,形成正确合理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