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木兰诗课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自1983年以来,法兰克穆勒Franck Muller的创作让业界同侪、专家及收藏家齐声赞美。秉承向来的卓越成就,它仍将不断追寻机灵敏锐的杰作,精益求精,力臻完美,务求令自己的名字与钟表史上的前辈大师并驾齐驱。
经历成长
于20多年前创办手表珠宝品牌法兰克穆勒Franck Muller的Mr.Franck Muller,本身是一位拥有丰富经验的表匠,曾于多间著名手表品牌工作。在瑞士表坛上短短二十多年光景,无论手表设计美学和精密工艺,都是一个refresh impact,而Franck Muller本人更赢得“钟表大师”的美誉。法兰克穆勒Franck Muller的产品,由最初以酒桶外形及Art—Deco表面设计为主,演变至近年在特色机械功能上,愈来愈疯狂地大胆创新求变。
Franck Muller是一位有着丰富经验的表匠。酒桶型的表体形象以及夸张的数字刻度是法兰克穆勒Franck Muller品牌特色和象征。酒桶型表体在全球掀起的复古情感,使得法兰克穆勒Franck Muller名声鹊起。时至如今,虽然该品牌仅有数十年的历史,但已经成为腕表品牌的经典。
从1983年开始,法兰克穆勒Franck Muller凭借他的干劲及天赋,成为瑞士制表艺术复兴运动背后的一股源动力。在过往的20年,Franck以多项世界第一的名衔和专利发明,加上各项挑战及重大的成就,令大家目不暇接。而这令人赞叹不已的复杂制表技术及审美艺术,深受世界各地的腕表爱好者的热烈追捧!
在1983年,经过数月的研究和micro—mechanical测试,Franck Muller开始了一年一次的世界首演,天才钟表匠揭示了他的发明,它既是一个Tourbillon(1983),一个Tourbillon与跳跃的时间(1986年),用一分钟Tourbillon中继台(1987),倒Tourbillon转发器和万年历用一分钟(1989),等等。Franck Muller呈现了复杂运动的特质,并逐步开始他的手表事业。
而1992年对于法兰克穆勒Tourbillon则是一个里程碑。这位才华横溢的企业家建立自己的公司,即Franck Muller Geneve。坐落在一座城,名叫Genthod,在邻近的农村,日内瓦的妩媚与诗意的环境,将促进了他的创作灵感。极端的宁静与祥和的和谐环境的探索,反映出完美的创造者。
1995年是法兰克穆勒Franck Muller重要的一步。这一年,法兰克穆勒Franck Muller忠实地保留原有工厂,并在原址的基础上进化。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法兰克穆勒Franck Muller这个品牌就拥有了众多神奇性的突飞猛进。
每一年Franck Muller法兰克穆勒都会发表一只世界首创且独一无二之复杂功能腕表,世界各地之收藏家争相预订抢购。1995年,法兰克穆勒Franck Muller推出的精心之作,更是让人眼前一亮。正面(白天专用)—结合了陀飞轮、追秒、万年历、24小时显示、星期显示、月相盈亏、表室温度、逆行月份时差程式等功能。背面(夜晚专用)—镂28d罩透明表盖,独立之时分针,可清晰窥视手工雕花之机械内部构造。四周镶嵌68颗VVS1级之方钻。此表费时两年的研究、设计与打造始完成。
1998年,Franck Muller再次超越收藏家最美妙的梦想。1998年,也标志着巨大的建筑的迅速发展。Watchland,一个不寻常的概念,专注于手表的不同阶段:构思、设计、创作、研究与开发、冲压、装配等等。Watchland,是一种全新并致力于世界手表业发展的形式,它不仅延续了传统工艺,它还会使公众发现这一引人注目的领域,因为它会完全是对所有人开放。
1998年的另外一个里程碑,便是第一次世界Horology奢侈组织。这个展览,是钟表行业中最好的,并且将最好的计时器工艺展现在世人面前,吸引了众多令人瞩目的眼光。
2001年,法兰克穆勒Franck Muller揭开了它神村的私人花园中,法兰克穆勒Franck Muller集合所有手表制作流程:设计、创作、工程、研究与开发、原型、运动、冲压件,以制表业、肠衣、售后服务部门,等等……供法兰克穆勒Franck Muller Watchland的游客自由参观所有过程。神秘的制表业得以呈现出它本来的面貌。这也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允许世人如此亲密地接触手表世界的秘密。
为了巩固酒桶型腕表品牌的领导地位,法兰克穆勒Franck Muller目前共有8个酒桶表盘尺寸。2004年又推出了Casablanca十周年限量表。该款式的巨型表面设计,比一般Casablanca更添皇者气派,由Franck Muller所掀起的复古酒桶型腕表旋风,以及颠覆传统表面的彩色数字,让法兰克穆勒Franck Muller在近一两年大放异彩,再加上专业的制表工艺,使得法兰克穆勒Franck Muller迅速得到众多腕表收藏家的青睐。
制表大师
我们深知,在每一位成功人士的背后,总是蕴藏着对于挚爱的事业的原动力,助他缔造显赫成就之余,更驱动他不断努力闯高峰,对于瑞士天才铸表大师Franck Muller而言,这股原创激情更是自幼萌芽,为他启发无穷无尽的创作灵感。
Franck Mullet作为一名钟表工匠,Franck Muller的职业生涯真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因为他的事业既不能按时间段来划分,也不能按年代顺序描述。Franck Muller的个人历史可追溯至1958年,那年他出生于瑞士的拉夏德芬,母亲是意大利人而父亲是瑞士人。从很小的时候,他开发了一种日益增长的兴趣,为所有的机械装置。不多久,年轻的Franck Muller开始拆卸所有在屋子里面的机器去研究他们的“心”。十岁时,他已对周遭的各种不同艺术作品拥有敏锐的触觉,并引发他经常流连于二手市场及古物店,追寻一切别具创意的独特佳作。热衷于各类艺术之演进发展,这位业余爱好者往往将兴趣灌注于追溯发明品的整段进展历程,从诞生、演进至当代款式的分析,好奇心不断驱使年轻的Franck Muller收藏大量瓷制广告图片,包括日积月累的多幅照片及无数古典宣传品。不单如此,他更将所有空余时间投入任何可供他亲手研究的机械物品,经过小心解剖、分析然后重新组合。正是这股永不满足的好奇心及强烈迷恋,为他日后的成就奠下重要基础。十几岁的时候,Franck Muller开始从跳蚤市场收集古董占星乐器,用它们Franck Muller开始研究时间和力学方程,逐渐揭开关于时间的自然奥秘。起先Franck Muller想成为一名地面砖制作工匠,因此他进入了贸易学院,但很快他发现自己的选择并不适合自己。然而十五岁的一次际遇,竟为Franck Muller带来对其一生影响深远的转捩点:因为当年他发现了多采多姿的钟表技艺,从此踏上不归路,矢志将毕生精力奉献给精密的时计工艺。不久Franck Muller进入了誉满全球的日内瓦Ecolc d''Horlogie de Geneve钟表设计学院攻读,让他的天赋才华得以进一步启发。即使在这段求学时期,Franck Muller已经锋芒毕露,佳作如林经常脱颖而出夺取各项大奖,其中一项奖品为刻上其名字的劳力士蚝式型腕表。荣获这项奖品的优胜者一般多将其珍藏起来,但Franck Muller却将之拆卸分析研究。当他重新将蚝式腕表装配妥时,手表早已脱胎换骨,加注了他的发明:逆行万年历,成为历史上首枚装置逆行机器的劳力士蚝式型万年历表。
一、利用多媒体,巧激趣
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确实,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巧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成功的点燃学生求知欲望的火花。我常用以下几种方式去导入新课。
1、情境导入
多媒体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于一体,具有声情并茂、视听交融、动静交错、感染力强的特点,为学生拓宽视野,提供生动活泼、具体形象的思维材料。因此,我把古诗教学的着眼点放在了化抽象为形象情景创设上,以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真切地去感受诗人的情感。在教《天净沙.秋思》这首散曲前,我先用投影仪把一幅图景显示给同学们看:"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独行。路边是缠满枯藤的老树,即将归巢的乌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农户家前,这时太阳快要下山了,他却连投宿之处都还未找着……" 然后在图景的感染下,学生朗读诗文,逐句体味,感受诗中美的景色,美的语言,从而引感的共鸣,很快就理解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等九种事物,从而为理解文章的主旨、领悟散曲悲凉的意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音乐导入
音乐是流动的画面,悦耳的诗篇。古诗词在很长一段时间是用来演唱的。传统教学所采用的所谓声情并茂的诵读,其实不能真正展现古诗词节奏魅力,而给古诗词的配乐演唱的多媒体课件则在一定程度上还原、再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使诗词欣赏真正成为图、文、声并茂的整体,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在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时,我用多媒体播放邓丽君演唱的歌曲《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学生同我一起一边观看课件为之配置的视频背景,一边随着节奏击打着拍子,一边跟着轻轻地哼唱,这样学生激情一下子高涨起来,迫切地想要学习这首词,理解这首词,并用美妙的歌声唱出来,从而水到渠成地进入课文的学习,把课堂气氛引入。
二、利用多媒体,巧点拨
1、设疑问,启思维
古诗的语言凝练、形象且含蓄,富有思想性和艺术性,处处闪耀着美的情趣。要使学生理解诗的内容和体会诗人的感情,就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还要启发学生思维,展开合理的想象,由表及里,因景析情,开拓诗的意境,从而准确地领会诗的思想内容。如古诗王维的《使至塞上》的教学,为了让学生较容易地理解诗文,我利用了多媒体再现边塞的风光。对于诗文的赏析,我也不按照陈旧的教学方法逐句讲解,而是通过电脑荧屏画面上的一个个场景,设计一些有趣的思考题,引导学生通过观看场景去边思考边品味。
图像中的景色,诗中用哪两句来展现?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红楼梦》里的香菱说:"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象的。若说再找两个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你怎么认为?
学生带着问题,通过电脑荧屏上画面的展现和变换,使他们的感知处在兴奋状态,激发了深入思考的积极性,拓宽了思维的闸门,既抓住了线索,又欣赏了画面,也充分感知了诗所描绘的情景,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然后引导学生以诗句的语言材料为依据,用自己的语言内化诗文,具体描述出诗中的景象,化诗人的思想感情于形象画面的描述之中,进而深刻地领悟诗的意境。
2、扣重点,破难点
在语文的教学中,我们常常觉得教学内容中的一些难点和重点,利用教学常规手段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这是我们可以紧扣教学重点和难点,利用多媒体的形、色、声、动感的优势,对其进行有效的突破。在学《游子吟》一诗时,师说:母亲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位老师,母亲用爱心教会我们吃饭,走路,做人……母亲的爱是伟大崇高的,朴实无私的,你们可知道唐朝诗人孟郊也有这样一位可敬的母亲吗?观看课件,配乐播放图片,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想一想,孟郊要出远门了,母亲会怎样为儿子准备行装呢?学生仔细观察课件中人物的神态、动作等,想象人物的语言、心理等,有了以下一番所得。生1:我仿佛看见在微弱的灯光下,孟郊的母亲一针一线地缝着,不时地用手理了理额前的白发,她想:这次郊儿出远门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我要把衣服缝结实些。生2:母亲密密地缝着,也许是年纪大了,眼睛花了吧,只见她眯起眼睛看那针脚,她心里想:明天郊儿要出远门了,我要把衣服缝牢固些。生3:在微弱的烛光下,孟郊的母亲深情地缝着,也许她缝了很久,太累了,瞧,她不时地放下针线,揉揉眼睛,再用拳头捶捶自己的后背,她对身旁读书的孟郊说:"郊儿呀!出门在外,你要学会照顾自己。"儿行千里母担忧啊?一针一线都凝聚着母亲的深情。
最后再结合古诗的反复朗读,加深理解,较好地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3、化诗篇,为动画
当学生们纷纷议论从各种媒体上得到的有关教改的各种消息,并为自己能脱离应试教育的苦海而欢欣鼓舞的时候,摆在老师面前的却是一道难题:传统的教学理念必须更新,传统的教学方法必须更新,这并不是最大的难点,难就难在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诠释新的教学理念,如何打破现代教育技术纯工具性的局限而使之成为教师教学理念的最佳载体,教师如何成为技术的主宰而不是受制于技术。
在语文课堂上,我一直苦苦思考着这样的问题:我们的语文教学到底是要教给学生们什么东西?到底是要让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该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更易于接受,更乐于接受?诚然,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但是我们的语文教学的目的绝对不是培养工具。但由于某些语文教师对语文工具性的绝对认同,使得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过份的执著于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传授。因而,很多文质兼美的文学性课文被肢解成为考点罗列的考试演练场所。事实上,这种人为的砍斫不仅使这些文学性的课文失去了它们固有的文学美质,而且使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因缺乏必要的训练失去其生成发展的根基。更直接的问题是,我们的传统课堂教学形式“一根粉笔一张嘴,重点难点加要点”的满堂灌不适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常常是老师在讲台上唾沫横飞,学生在课桌上呼呼大睡,这绝对是失败的教育。
那么,如何把一堂语文课上得形象生动、引人入胜,如何把原汁原味的文学美感尽可能直接的传达给学生,如何真正的从素质教育上下工夫,如何结合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打破原有传统的“手写式”教学方法,这些就是我们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下面我就以《木兰诗》的教学为例,谈谈我对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有关问题的一些想法。
《木兰诗》是一首叙事诗,故事性很强,所以图示法尤其利于讲授此类课文。我采取的就是图示法,用一幅幅图画来反映整篇课文的故事情节。简单的讲,就象小时侯我们看的连环画,图画和故事情节联系得十分紧密恰当,色彩丰富,形象直观,符合初中学生的学习规律,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在观赏图片的同时不自觉的掌握了课文内容。高尔基说:“艺术的作品不是用叙述,而是用形象、图画来描写现象。”强烈的感官刺激使学生甚至在尚未完成对课文原文的记忆之前已经牢牢的记住了那几幅图画,而图画又跟课文原文紧密相关,学生在课后回忆的过程中就能根据对画面的记忆追本溯源的回到课文本身上来。多媒体的性质是什么?或许有很多老师都会回答:多媒体是教师讲解演示教学内容的工具。然而,这并不是完全的理解。现代教育理论下教学媒体的性质已经发生的根本的转变。现代教育理论要求要注重对学生认知方法的培养,教育技术的应用应能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探究和意义构建的途径获取知识。也就是说,教学媒体应该是学生进行发现、探究、认识社会、接受新信息并最终完成进行意义建构的工具,是学生学习的帮手,而不再是教师讲解演示的工具。所以在每幅图画展示完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我又加入了对课文内容的总结及理解,并且用配图文字的形式展示出来。这就避免了纯粹用形象思维代替抽象思维,学生在接受具体而直观的信息的同时,也在积极的进行总结概括等抽象思考,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多方面能力的锻炼。
比如课文的开头部分,“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我就用两幅图画来展示课文内容(见图一、图二)从木兰停机叹息引出母女对话,说明木兰代父从军的缘由,从中看出木兰深明大义,既体贴父亲年老、家中无成年男子从军的困难,又考虑到天子征兵是保家卫国的大事,毅然决定代父从军。(心事重重、军情紧急、忠孝两全、)
(图一) (图二)
课文的画面感本身就具有艺术欣赏的价值,何况课文纯粹是运用文字来达到画面的效果的,所以展示范图能够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通过老师的讲解课文字句,学生能够比较快、比较准确的掌握课文内容情节。
如分析课文中“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一段,因为是描述性文字,而且非常凝练却又意蕴丰富,所以学生理解课文必须掺入自己的想象。这段文字虽寥寥数 (图三)
语,却很具画面感,生动形象的描绘出木兰横刀跨马、飞度千山万水的矫健英姿,凛冽北风传送孤寂的打更声,冷森森的月光映照着明晃晃的铠甲,活脱脱一幅塞外战地景致,正如(图三)所示。“一切景语皆情语”,用边地战场的残景来反映战争的冷酷无情、悲壮惨烈,同时又与“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的少女木兰形象构成强烈的对比,从而更加突出战争的残酷性。有了画面
的提示,学生的想象也有了一个大致的依据,
甚至可以引发他们对战争场面更多的想象,
在他们的脑海里诱发更多的生动画面,起到
“抛砖引玉”的作用。
同样的,在课文主题的挖掘上,通过图 (图四)
示法也能起到很好的提示作用。如(图四)所示,我们就能够从画面中木兰的两种不同装束体会到她既有巾帼英雄的豪气干云,又有纤纤少女的儿女情怀;既有对国家的忠,又有对父母的孝。这样的人物形象就显得十分的丰满和富有人情味了。
另外,课文的审美价值不光是体现在画面感上,文字的优美也是审美的一个重要方面。课文文字的音韵十分和谐动人,如“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等,无不铿锵流美,读来使人有珠圆玉润之感。
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象、文字等多种信息于一体,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激发了学生对多媒体课的极大兴趣,于是很多教师便在这一方面大做文章,在课件中集中了大量声音图象信息,并在课堂上充分运用,但课堂上学生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读书声越来越稀小,以前的那种书声朗朗的语文课堂在现在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冲击下似已呈日薄西山之势。有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现代教育手段,还要不要花费课堂时间让学生去读?答案应该是不容置疑的。中学语文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通过教学活动的进行,促使学生的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都能有全面的发展,缺少了任何一方面,都不是完整的中学语文教学。很多非语文学科的老师在听了语文课之后都会说:现在的语文课已越来越不象语文课。这给只注重多媒体课件的多种信息的融合,而忽略了朗读这一最能体现语文教学特点的课堂活动的教师提了一个醒。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应起主导作用,多媒体技术是为收到一定的教学效果而使用的一种手段。如果盲目地依赖于多媒体技术而把所有的教学环节全部使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出来,那么教师就会成为多媒体技术的奴隶,只起到了播音员和解说员的作用而起不到教师应有的主导作用。不能“为用多媒体手段而用多媒体手段”。多媒体技术可以提供声、光、电等多种信号刺激,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如果不顾实际教学需要,盲目使用各种媒体,使课堂中的信息过多过滥,则会造成无效信息的泛滥,同样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仅不能辅助教学,反倒会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恰当运用现代教学媒体,能有效地克服语文教学过程的呆板性,提高教与学的趣味性,节省课堂授课时间,强化师生双边活动,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根据教材的特点,我将初中语文教学与现代教学媒体进行了有机地整合,这样能更切实地实现教学目标,取得较理想的效果。
一、利用视频资料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就是教师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刻意营造的一种课堂氛围,它是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能营造开启学生心扉、增强学生感知能力、拓展学生思维的氛围,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从而使文章内容及其所传达的知、情、意真切生动地印入学生头脑中。钱学森指出:直观教学是学生产生形象思维的源泉,而形象思维带有强烈的感彩。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特有的感染力和表现力,能使学生触“境”生情,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习魏巍的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时,我利用课文录像展示当时的情境,按照文章列举的三个典型事例,制作了三个片断场景:一是松骨峰战斗的壮烈场面,二是志愿军战士火中救朝鲜儿童的生动画面,三是防空洞中志愿军战士那憨朴、可爱的笑脸。当学生亲耳聆听震耳欲聋的炮声,看着硝烟弥漫、血肉横飞的战场,仿佛也身临其境,一下子被拉入到上世纪五十年代那战火纷纷的抗美援朝战争中。丰富翔实的感性材料将课文内容直观而具体化,我利用时机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中的抒情、议论句,并且让学生结合自己所听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东西用表格形式列举出来,然后用自己的语言结合文中语言概括出志愿军战士的性格和品质,真正让学生体会到“纯洁高尚”、“坚韧刚强”、“淳朴谦逊”、“美丽宽广”这些志愿军战士的完美人生,了解志愿军战士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伟怀,从中认识和发现志愿军战士就是最可爱的人。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声像信息,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眼、耳、手、脑并用,情绪激昂,将自己的感受形成文字留诸笔端,真情实感遏止不住,尽情流露。
又如,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理解“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裸的金钱关系”的主题是本文教学的关键。没有口若悬河的讲述,没有十分投入的分析,我只是将本文故事情节“盼于勒”、“赞于勒”、“见于勒”、“躲于勒”做成flas,让学生结合这四个场景反复复述课文,然后根据自己的认识对场景中的人物给予评价,小组结合交流各自评价结果,以“我认为xxx是……人”为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们积极踊跃,畅所欲言,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围绕这些人物的所作所为,同学们归结在两个字“情”与“钱”上,小说主题的归纳自然水到渠成。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教学媒体合理创设情境在诗歌教学中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教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时,我利用powerpoint把庐山之景剪辑到课件中,庐山顶上缭绕的紫烟、挂在前川的巨大瀑布、瀑布飞流直下的巨大声响,绚丽壮美的图景让同学们惊叹不已,他们惊叹于大自然的杰作,惊叹李白的生动描述,迫不及待地将诗中之景用自己的文字或图画淋漓尽致地凸现出来,李白的“爱”触发学生的“爱”,大诗人与孩子们在共同的赏景中达成共识,引起共鸣……诗的意境与作者的情感不言而喻。
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文时,我把王菲那略带忧伤、凄美的歌曲作为背景音乐,在屏幕上播放“一个人在月光下翩翩起舞、陶醉其中”的画面,将作者那天上人间难以抉择的矛盾心理通过情、景展现出来,从听觉、视觉角度刺激学生的感官,引导他们在朗读基础上思考人生的哲理,深刻体会了作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豁达情怀。
由此看来,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创设出符合教学要求的情境,能使学生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主题,体会作者及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效果非常显著。
二、利用PowerPoint幻灯片激发兴趣
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兴趣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也是语文教育走向成功的机遇。在教学中灵活运用有效的电教手段,恰当巧妙地创造一种形象直观的情景导入课文,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为教学的成功打下了基础。
教学《愚公移山》一课,我备课时就花费了很大力气,首先利用多媒体下载了江涛演唱的歌曲《愚公移山》,又设计了愚公挥动镢头、带领子孙叩石垦壤、挑着簸箕长途跋涉、一年往返一次的投影片,课堂上,同学们看到那简陋的工具,看到那蹦跳抓土往筐内放的小孩,兴致勃发,时而为落后的运输工具扼腕叹息,时而为愚公父子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挖山不止的行为感慨不已……学生的兴趣被激发,情感的闸门遏制不住,想说想写的欲望被激发,围绕现代社会是否还需要愚公精神的辩论赛激烈展开。
讲授叙事诗《木兰诗》时,我利用PowerPoint把美国好莱乌卡通片《花木兰》部分精彩内容剪辑到课件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激情。然后就提出问题,“在封建社会,女子一般是不允许抛头露面的,而花木兰为何要去参军,并且为何要替父从军,又为何立下赫赫战功后而不受禄?”学生们带着这些问题,结合背景资料、电影片段,反复研读课文,一个勤劳、智慧、勇敢、坚强、不图功名利禄和爱国爱家的巾帼英雄形象就自然展现在同学们的面前。
摘要:提高语文教学效果最重要的是做好学生学习的引领者,通过老师的精心引导,让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正确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语文,丰富语文知识内涵;恰当应用多媒体课件,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几点看法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要让学生获取更多的语文知识,最重要的是做好学生学习的引领者。通过精心引导,让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语文,丰富语文知识内涵,调动学生进行知识的拓展与延伸;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
一、课堂,让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
教材只是教学的蓝本,是死板的东西。教师如果只把教材上的内容“照本宣科”的传授给学生,是难以达到提高语文知识水平的目的的。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用自身已经拥有的直接经验、生活感悟去理解教材、感悟生活。
如:一位教师执教《木兰诗》的过程中,她让学生不看注释,想想“红妆”是什么,有一位同学不假思索的说:“是胭脂水粉”,顿时,教室里一片哄笑,使这位平时比较顽皮的同学也尴尬的跟着傻笑起来。
老师却鼓励说:“你的观点很有创意,能将你的思考过程告诉同学们吗?”这位同学竟然涨红了脸说:“我觉得木兰的家庭充满着温馨和关爱,当姐姐得知在战场上驰骋多年的爱美的妹妹凯旋而归的时候,自然会想到妹妹回来要化妆,就帮她准备胭脂水粉。”当他说到化妆的时候,还做了一个照镜子的动作,同学们笑得更精彩了。
老师因势利导,又让同学们通过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对“当户理红妆”的情景以及木兰到家时的热闹气氛进行描绘。
“一石击起千层浪”。同学们争着发言:有将自己梳妆打扮的,有为妹妹准备漂亮衣服的,有为妹妹整理房间的,有爸妈热泪盈眶的,姐姐喜笑颜开的,有弟弟兴高采烈的,有佣人庭院穿梭的,直到老师宣告暂停,仍有同学跃跃欲试。
为了“红妆”一词,学生既敢大胆猜测,放飞想象,又能尊重事实。他们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灵感来参与了课堂活动,因此他们能把诗中的每一幅画面描绘的惟妙惟肖,整个课堂闪耀着学生再创造的光辉,我感受到了课堂中学生的成长。
二、正确处理学生课堂上的“节外生枝”,捕捉有价值因素
对于学生而言,其想象力、判断力以及创新力等处于不断的发展中,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案预设的教学过程往往与课堂的真实情境之间经常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偏离。而这样的偏离正是学生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等“学生文化”的外现,其中不乏有价值的成分。从上文的这一教学过程中,我看到了学生的智慧正在绽放,情感正在撞击,视野正在扩展,这是比任何设定的所谓知识的目标更为可贵的资源。
正如上述这一堂课,是一堂 “节外生枝”的课,因为教师没有按照预备教案中设计的进程授课。而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大量的参与和自由表达的机会,使他们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并通过学习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对自己以及对身边的人和事有深刻的感悟,因此,教学效果很好。
由此我想到在许多课堂环境里,如果我们不死板的按法定、权威、强制、统一的要求去限制学生,相反我们不失时机抓住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捕捉住其中有价值的成分,用爱心、耐心、细心去引导学生,让学生获得自主获取知识的成就感。这对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他们的思想感情,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这样他们想象的翅膀就能得以舒展,思想就能得以飞跃。
三、把语文教学引向生活,丰富语文学习内涵
教材是一种逐步规范化的语言材料,其语言根基来源于生活,是生活语言不断发展的结果,社会在不断进步,生活语言也在发展。生活语言的特点就是通俗易懂,很多民间文学、歇后语、谚语得以广泛流传,就是应用了大量的生活语言。
生活是学习语文的沃土,因此语文教学不应该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还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有用的语文知识,这样语文的内涵就能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够打破常规,注意引导学生把书本与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挖掘生活中的语文知识,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样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有很好的效果。
如:在一节活动课前,有位老师要求同学们下去用心收集一些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作品,到活动课时拿来让大家一起品读。
活动课上,一位平时胆小的女同学念出了一首民间流传的劝善民歌《福》:
白果树上白鸽多,养儿养女受奔波。白天衔食喂长大,晚上拉来捂暖和。捂得毛干翅膀硬,又嫌老娘吃得多。
—— 娘啊,今天我有好人好客来,你不要拐去又拐来,拐得鼻涕口水来。
——我偏要起来拐一拐,拐得鼻涕口水来,你那龙的身子也要从我的蛇肚子里钻出来。
这首民歌在同学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时。老师就让同学们对这首不起眼的民歌展开了讨论。
有的说:“真的很押韵哦,读起来朗朗上口”;有的说:“简单明白,容易读懂”;有的说:“人物形象确实鲜明,一个是不孝而又虚伪的儿子,一个是曾经为了儿子日夜奔波劳累,现在是年老体衰而又倔强的母亲”;有的说:“用词也非常的准确,仅用‘白天’‘喂’和‘晚上’‘捂’就将母亲含辛茹苦养育爱子的情景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样是‘拐’字,前者表现儿子对老母的厌恶之情,后者却表现了母亲倔强的性格,同时还表现出了人物行动的特征”;还有的说:“拐得鼻涕口水来也写出了人物的年龄特征和身体状况,通过对比的手法,主题表现得更清楚……”
在这堂课上,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竟然轻而易举地把诗歌教学中的押韵、韵律、诗词欣赏等知识用来分析这么一个不起眼的“福”,同时利用分析这个“福”理解了诗歌教学中的押韵、韵律等知识,解决了诗歌教学的难点。
四、恰当应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随着计算机时代的到来和教学改革的深入,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多媒体课件集文、图、声、画于一体,具备了图文并茂、声情并茂、直观形象的特点,因此为广大教师所青睐。同时多媒体课件作为新兴产物进入课堂,教师在使用时音画并举、动静结合,适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对保护儿童的好奇心,激发其求知欲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 让诵读点亮课堂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话道出了读的作用及其重要意义。而我们的教学偏偏将读这一方法弃置一旁,安排的诵读时间是少之又少,那些有限的朗读也多为机械性的,结结巴巴,破句连连,不见美感。我觉得我们教师应还课堂于学生,还时间于学生。
鉴于文言文字少意深,音单义广,教师很有必要引导、示范,明确停顿、语气、语调、情感,学生在一定的感悟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读准进而领悟。因而第一遍诵读我主张是教师范读学生跟读,继而让学生“入乎其内”,“忘乎所以”。第二遍诵读我主张学生自由诵读。如入无人之境地诵读,能多响亮就多响亮,摇头晃脑地踱着方步尽情地诵读,读出抑扬,读出轻重,读出舒缓,读出情感,读出境界,读出文言文的原汁原味。第三遍我主张配乐诵读。有古香古韵的乐曲背景下,学生自然能领悟其中的感情。这种无拘无束的诵读根本目的就是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动口的同时也在动脑,以读带动理解,调动感官的积极性的同时也在调动思想器官投入到学习中,进而把握课文基本内容,培养文言文语感,陶冶情操。最后以诵读比赛的形式进一步刺激学生诵读的积极性和好胜心。
二让昨天走进今天
现在学生的眼光很开阔,他们接触的信息量也相当大,记得上《公输》这篇课时正值伊拉克战争,课下他们对此十分关注。我开始积极准备课件,找好现代战争与墨子思想的切入点,以拉近文言文学习与现代生活的距离,调动学生的兴趣。我是这样导入的:“战争是文明的挫败,战争是人类的灾难。战争使多少人妻离子散?又使多少家园变成废墟?假如同学们是一名外交家,面对曾箭在弦上一触即发的伊拉克战争,你能扶大厦于将倾,消战争于萌芽之中吗?”同学们大多摇头或者微笑表示不能,“但在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开创者墨子却能够以自己的大智大勇阻止了一场战争的爆发,今天我们学习《公输》。
在这节课的结尾我播放一段时事新闻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美国为什么敢于充当世界警察,世界为什么眼睁睁的看着伊拉克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而无能为力等问题,学生很容易就理解:这一切的一切都与实力紧密相关。再联系我国的历史和现在,学生自然而然地意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并萌生出为国之富强而努力学习的动力。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掌握具体的字词注释、分析人物形象等问题。是现代教育技术改变了古文的枯燥乏味,拉近了古文与现实的距离,我觉得学生是带着兴趣去钻研去赏析的,不仅课堂气氛活跃,而且效果也很好。
这节课让我感触颇深,文言文教学不能只局限于读读记记,不能单纯为应付考试而机械学习。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抓住契机,适当引导,拉近文言文与现代生活的距离,有机架起五彩的桥梁,让学生与我国古贤先哲零距离接触、品味欣赏我国灿烂文化的同时,引导他们去思考、去表达我们现在的生活,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让活动激发兴趣
文言文教学一向费时费力,而在检查学习效果时又往往不尽人意,对此我深感苦恼。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中央电视台《传奇故事》这个栏目,那些形象的小故事让人过目难忘,观后我深受启发:这不正是形象大于理性的体现吗?因而我把它用于教学中,尝试着把抽象的枯燥讲解融于直观的故事演绎中,加深学生的印象,以期达到更好的记忆效果。
《孙权劝学》一文以对话为主,很适合表演,我于是敲定了角色,把全班分四个小组来表演:第一轮:用现代汉语来演绎这个故事,要把对人物的理解(包括他们的表情、心理、动作)都想象出来。(共表演两次。)
第二轮:用文言文句式来表演,注意人物的语气。(共表演两次。)在学生一轮一轮的表演中,可以看到他们对课文的理解,以便及时补充、学习。其中“结友而别”时,他们有的握手,有的作揖,有的鞠躬,引起大家阵阵的笑声,至今犹在耳边。笑声中课就要结束了。我再次请同学们想一想:鲁肃为什么要与吕蒙“结友”?这个故事给我们以怎样的思索?有的同学说:“读书长知识,有见识”;有的说:“读书可找到好朋友”;有的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在同学们畅所欲言之后,我总结道:读书学习在一个人的发展和完善中起重要的作用。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思维精密,哲理使人思想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学使人善辩。”这也是司马光记述这个故事的目的所在。最后,在同学们充满感情的朗朗齐读声中结束了课文。
通过这次教学活动,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活动”或者“游戏”在学习过程中的意义。它不仅可以让他们牢固地记住这个故事,而且还激发了大多数同学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调动了他们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还发现了他们好多除了学习知识以外的能力。我想,这样的教学形式对于故事性较强,较形象的文言叙事短篇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方法。。
四 让学生展开翅膀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为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 国际剑联主席豪克也对想象作过高度的评价:“幻想使具有社会本质的人超越自身,在卡尔・马克思看来,幻想有助于‘人性的丰富发展’”。由此可见想象可以使人的心灵和精神世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在课堂上教师何不多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如《小石潭记》中的“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这句话描绘了一幅青葱的树木和翠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动的画面,组成一个绿色的网,点缀在小石潭的四周。学生展开这样的想像,定然会心旷神怡,其乐无穷,完全比让学生死记硬背翻译更受他们欢迎和有兴趣。让他们去翱翔在想象所开启的另一番天空呢。
《木兰诗》时,学生对花木兰替父从军很感兴趣。当讲到“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为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时”,学生问:“木兰为什么要辞官还故乡?在朝做官,为老百姓着想不是更有意义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论起来。“古代女子足不出户,替父从军本已是万不得已,花木兰又怎能留在朝中做官呢?”又一同学说:“怎么不可以,我就不信皇帝会治女英雄的罪!”“对,如果木兰表明身份留在朝中做官,说不定通过她的努力,在那个时期妇女就会解放,也不用忍受这么多年的屈辱了。”好大胆的一个想象,学生们依然在争论着,我没有去争论结果,但一个想象的开放性的作业却已形成,于是,我写了以“假如花木兰留朝做官”为题的训练题目,同学们进入了更激烈的讨论。
关键词:学习型教师 不断学习 创造性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4.161
任何教育活动,都不是教师的单项作用,而是师生之间的双向作用。学生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影响,在教育活动中,学生也影响着教师,影响着整个教育过程。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适应新的课程理念和新的课程评价观,才能适应时代对于新教师的要求。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加强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学习型教师”。
一、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技能,提高专业知识技能水平,拓宽知识面
在师生的交互作用中,教育情景往往是难以控制的,事先预料不到的情况随时可能发生。因此,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处理和加工,就应该是创造性的劳动。教师备课不只是对教材的复述,而应该在深入研究教材和学生情况的前提下,创造性地加工教材。
要想透彻地理解教材,灵活地处理教材,准确地讲授教材,教师就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只有知识面广了,才能取之左右而逢其源。如果认为只要弄懂教材就足以应付了,这是一种错误的看法。
例如,讲《木兰诗》时,学生对这篇课文很感兴趣,朗读时,感情十分投入,课文讲解完后,大家还议论纷纷,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我正感满足时,一个学生突然说:“文章写得很好,可就是让人感觉是假的,‘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根本不可能。”学生这时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有的说:“十二年的时间,天天在一起生活打仗,怎么可能认不出木兰是女的?”有的说:“古代的妇女不都裹小脚吗?只要一看见她的小脚,不就露馅了?”在一片议论声中,我说了一句:“南北朝时女子还不裹小脚,所以,木兰不是小脚。”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过了一会,一个学生站起来问:“那中国妇女是什么时候开始裹小脚的?”其他学生也都跟着问我:“是啊,木兰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裹小脚的啊?”我顿时傻眼了,我也说不清楚,不知该怎么回答他们。备课怎么会备到裹小脚呢?课堂显得更安静了,突然间,我感觉到自己知道得太少了,为不能解决学生的译文而感到惭愧。
课后,我查阅了很多书籍,在《陔余丛考》中查到“李后主令宫嫔娘以帛绕脚,令纤小作新月状,由是人皆效之。”才知道一般来说,妇女裹小脚是从五代开始的。因为妇女缠过的小脚变成弓开,所以又称为“弓足”,她们穿的小鞋叫“弓鞋”。与“缠足”相对,妇女没有缠足的脚,称为“天足”,甚至被讥称为“大脚”“大脚板”。如果我的知识面比较广,早就知道这个知识点,就不会在课堂上哑口无言,弄得如此尴尬。所以,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及时解答学生的疑惑。
二、 要不断学习教育心理学等理论,做懂教育、懂学生的教师
素质教育非常关注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倡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和敢于超越的个性品质。美国现代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教师引起学生学习的智力、激情和内在动机的自我投入程度,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首要因素。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借鉴前人的经验,学习教育心理学等理论知识,并运用于实践中,积淀教学智慧,激发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及自我教育能力。教师要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主动学习,自我投入,做懂教育、懂学生的教师。
三、要学习语文学科教学理论及教学实践经验,做懂教学的教师
教师应该不断学习新课程标准,在实践中不断思考,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例如,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校本研训活动,虚心向同行学习;积极参加教育部门组织的继续教育学习,向名师学习。 另外,教师也要记录教学感悟,定期进行教学反思,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学会积累和研究。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生的学习被各种学校功课塞得越满,给他留下的供他思考与学习有关东西的时间越少,那么他负担过重,学业落后的可能性越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学法指导,不能采纳“填鸭式”的方法,强行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提高教学效率。
俗话说:“教是为了不教。”只有帮助学生养成独立钻研、独立思考的思维品质,才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也才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赞可夫有句名言:“教会学生思考,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
四、要善于自省和自我教育,逐渐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谦虚谨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人民教师应该具备的优良品格。我们要时常提醒自己是教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带着无限的爱心和责任感做好育人的工作。对于优秀的教师来说,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强化教学反思能力,努力向科研型教师转变,是最大的职业追求。
五、提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现代信息技术渗透于教学过程,因而,我们应该提高自己利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的能力,发掘海量资源,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高效性和实用性。
多媒体自身具有形象性,能通过声音、图画、动画等先进的方式给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造成直观、生动的感受。这一特点如能准确把握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知识更好地作用于学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应根据文本内容,适度地运用多媒体来进行辅助教学。
因此我感觉到,作为一名教师,我再不能像以前说的那样,如果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而是应该像海绵一样不断地汲取知识,要像一条小溪,细水长流。在教学中,自己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只有深入了,才能浅出,要想上好每一堂课,就得懂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道理。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赵翼.陔余丛考[M].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
[3]魏书生.好学生好学法[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5.
[4]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关键词:课堂;多媒体教学;教学艺术;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2-0008-05
如果说在20世纪的课堂中,“板书授课”是主流的话,那么进入21世纪后,“多媒体教学”正朝着后来居上的趋势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等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以其独特的优势,逐渐成为教师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工具和辅助手段。不仅如此,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越来越多地接触并依靠各种电子媒体。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研究多媒体、多媒体教学艺术就显得十分有必要。目前,国内对于多媒体教学艺术的研究多侧重于多媒体课件的设计艺术方面,而本文试图从多媒体教学实践的角度探讨其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艺术。
一、多媒体教学艺术的内涵
多媒体教学艺术是由“多媒体”和“教学艺术”构成的复合词组,因此在界定多媒体教学艺术时,首先应该弄清楚什么是多媒体,什么是教学艺术;在界定多媒体时,我们有必要弄清楚“媒体”“现代教学媒体”和“多媒体”的关系。
“媒体”一词源于拉丁语“medium”“media”。意为“两者之间”的意思,是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从信源到信宿之间一切承载、传递和控制信息的材料和工具。当媒体被运用于教学情境中,承载、传递、控制以教学为目的的信息,并介入教与学过程之中的时候,就成为了教学媒体(instructional media)。教学媒体的发展经历四个阶段:语言媒体阶段、文字媒体阶段、印刷媒体阶段和电子媒体阶段。[1][2]一般认为前三个阶段中的语言、文字、书本、黑板、粉笔、挂图、仪器等属于传统教学媒体;而以电子技术为特征的传播媒体,如广播、录像、幻灯投影、计算机网络等,为现代教学媒体。而多媒体属于现代教学媒体的范畴,是多种媒体的综合。它是将文本、图形、形象、视频图像、动画和声言等运载信息的媒体集成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的一种信息技术。[3]
当提到“艺术”的时候,“技术”这个概念往往是绕不过去的,事实上艺术和技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学者认为教学艺术是教学技能、原则和规律的综合表征。[4]且如果这些教学技能、原则、规律等仅仅停留在教育教学理论形态上的话,也不能构成完整的教学艺术。换句话说,构成教学艺术的要素要具有可操作性。除了具备教学技能技巧的特征外,教学艺术还具有美学特征和创造性特征。因此,教学艺术是教师娴熟地运用综合的教学技能技巧,按照美的规律而进行的独创性教学实践活动。[5]
结合“多媒体”和“教学艺术”的含义,我们可以给多媒体教学艺术下一个初步的定义:多媒体教学艺术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具体情境,遵循教育的规律和美的原则,创造性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而进行的教学实践活动。
二、多媒体教学艺术的影响因素
要想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艺术,那么就不得不弄清楚制约多媒体教学艺术发挥的因素,多媒体教学艺术除了依赖于多媒体设备本身外,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人的因素,而多媒体教学艺术的效果,取决于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一)学生因素
从本质上来讲,多媒体教学艺术是为了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多媒体教学艺术的运用必然受到学生因素的制约。认知主义心理学认为学习本质上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因此学生的认知特点影响着多媒体教学艺术的发挥,或者说多媒体教学艺术要想发挥作用必须以学生的认知特点为依据。除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外,学生的认知负荷也决定了多媒体教学提供信息量的多少。认知负荷是指人类信息加工过程中能够加工的信息总量,主要包括工作记忆对信息进行存储和加工的总量。其基本假设是单位时间内认知的容量是有限的。因此,虽然多媒体的出现可以极大地扩充教学内容,但如果超过了学生的认知负荷,那么增加的内容会因为学生无法吸收而变得毫无意义。此外,学生的年龄、认知发展特点、接受水平、动机、先前的经验背景等也是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艺术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二)教师因素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在多媒体教学艺术中,前期的多媒体课件由教师设计制作,中期多媒体技术多由教师运用,后期对多媒体的总结与完善由教师进行,因此多媒体教学艺术必然烙上教师的印记。这其中教师的教学习惯、个性、风格会对多媒体教学艺术产生较大影响。教师的教学习惯会直接影响教师是否运用多媒体,在多大程度上运用多媒体。例如对于某些老教师而言,他们已经熟练掌握了黑板粉笔等传统教学媒体,那么他在授课时就会考虑用不用多媒体,即使用往往也是“蜻蜓点水式”地运用。就教师个性而言,对于多媒体教学艺术的影响会更多地体现在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上,如教师崇尚简约,那么他的课件则倾向于简单明快;如果教师喜欢繁复,那么他的课件则会显得丰富多彩。教学风格对于教师教学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在运用多媒体时,如果教师属于理智型教学风格,那么学生则会感受到课件逻辑严密、论证严谨的特点;如果教师属于情感型的,那么学生在课堂上则会处于一种被课件感染和陶冶的状态。
(三)教学内容
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艺术时,不能忽视教学内容这一因素。如果教学内容过于抽象和细微,例如基因结构,那么就应当选择多媒体中的图片或影像技术;如果讲授意境优美的诗词,则应当选择文字或声音技术,因为如果此时运用图片或影像,其直观性会扼杀学生的想象力。教学内容对于多媒体教学艺术的影响还体现在与教学内容联系紧密的“学科性质”上,在不同的学科中,多媒体教学艺术的运用也是不同的。此外,因教学内容的需要,所要创设的情感氛围――教学情境也影响着多媒体教学艺术。以《荷塘月色》一课为例,因为文章流露出的是朦胧、诗意、淡淡的忧愁,因此整合了图、文、声、像的多媒体也必须与这种氛围相一致,否则将会因为内容与形式的失调而陷入事倍功半的境地。
(四)设备因素
多媒体设备是多媒体教学艺术的物质基础,其不仅决定了多媒体教学艺术能否发挥作用,而且决定多媒体教学艺术能发挥多大作用。多媒体包括硬件设备和软件设备两个部分,硬件包括课堂演示教室、网络课堂、校园网、电子阅览室等;软件包括文字处理软件、动画制作软件、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等。可以这么说,硬件部分使多媒体教学艺术成为可能,软件则使多媒体教学艺术走向优化。因此,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艺术时,不仅要充分了解有多少种多媒体设备,而且要考虑各种设备的性能、特点、优缺点等。
三、多媒体教学艺术的辩证法则
创造性是多媒体教学艺术的关键特征之一,创造性要求多媒体教学艺术灵活辩证,反对一切教条。辩证法是哲学活的灵魂,而教学艺术的高度复杂和精微之处,就在于其内蕴着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辩证法精神。多媒体教学艺术也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精神,需要遵循基本的辩证法则。
(一)直观与抽象
直观的重要性之于教学是不言而喻的。有研究表明:人的学习83%通过视觉,11%通过听觉,3.5%通过嗅觉,1.5%通过触觉,1%通过味觉。且人一般能记住自己看到的30%,听到的20%,听到加看到的50%。如果将教学内容变得可视、可听,那么对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将有很大的助益。因此,当“直观”被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奉为金科玉律后,人们就开始一直追求教学的直观性,但是在黑板、粉笔的时代,要想做到直观,尤其是对抽象细微的教学内容进行直观讲授,对于一般教师而言存在较大的困难。直到多媒体的出现,教学的直观这一问题才被很好地解决,多媒体综合了图、文、声、像技术,能同时呈示图片、文字、声音、影像,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直观形象。那些平时学生见不到的事物,可以通过图片让学生获得感知;那些学生不曾有过的经历,可以通过影像让学生体验。
但是多媒体教学艺术如果仅仅停留在直观的层面上是远远不够的。在教学中,不只要求学生掌握直接的教学经验,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掌握间接的知识经验。教学需要直观,但直观不是教学的目的。从学生的思维发展来看,教学必须以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高度发展为归宿。作为一种艺术,多媒体教学虽然具有直观性的特点,但不能仅仅停留在直观的层面上,因为直观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抽象,学生学习结果通常是以抽象外化的方式固化在自己的头脑中。因此,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要把握好直观和抽象这一对辩证关系,把抽象的事物转换为直观事物,在直观的基础上又要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
(二)形式和内容
哲学上讲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这一点在多媒体教学艺术中也是一样。在多媒体教学艺术中,所谓内容是指以教材为主要载体的教学内容,以及因教学内容而生发的思想情感;所谓形式是指多媒体课件的外在界面以及内里结构。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要求形式为内容服务,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要能很好地诠释教学内容,多媒体课件的设计要能与教学内容的思想情感相匹配。例如有教师在讲授《荷塘月色》一课时,为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教师出示了一张“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场景。虽然也是荷塘,但是图片反映的时间不对,而且这种“无穷碧”“别样红”破坏了文章因“心里颇不宁静”而带来的淡淡哀愁的意境,如果换成夜色下略带薄雾、朦朦胧胧的荷塘,则更为妥帖。二是避免因多媒体课件形式花哨而产生的喧宾夺主现象。学生天性好奇,容易被有趣新颖的事物吸引,教师利用多媒体授课,既有图像、声音又有视频影像,有时看似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牢牢集中在多媒体课件上,实则学生因为花哨的形式而失去了对教学内容本身的关注。当然,我们也不能为避免“喧宾夺主”现象的产生,而极力简化多媒体的形式,如为了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学内容上,将教材内容以纯文字形式呈现在课件上,这样将会使多媒体教学的作用大打折扣,课堂也会因此了无趣味。此外,是否使用多媒体,使用什么类型的多媒体,应当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把精力放在钻研教材、解读文本上,而不能把过多心思放在如何设计和使用多媒体课件上,否则在处理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上就陷入到本末倒置的泥淖中去了。
(三)效果与效率
效果和效率也是一对辩证关系,单纯讲究效果可能损失效率,过分追求效率一定程度上又会伤害效果。因为多媒体技术的介入,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通过鼠标轻点或按键开关,轻松省去课堂板书的时间;同时通过化抽象为具体、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将过去需要几节课进行讲解的内容通过多媒体呈示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讲授,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但是效率的提升不等于效果的增加,一味追求效率会陷入工具理性的窠臼,将原来的“人灌”变为现在的“机灌”,教师失去主导地位,课堂丧失生命活力,学生不能健康全面地发展。任何教学效果都应该用尽量少的时间和力量达到,但同时又不削弱教育和教学的价值。不重视效率不是多媒体教学艺术,同样,轻视效果也不能称其为多媒体教学艺术。之所以是多媒体教学艺术,是因为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能够在效果和效率之间找到平衡――只有不偏不倚才能成其为艺术。
四、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艺术运用
多媒体教学艺术归根结底需要落实到运用上,因为失去实践性的教学艺术,一定是不完整的教学艺术,所以在此重点探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艺术运用。
(一)契合学生特点,以生为本
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多媒体教学艺术的运用必须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点。通过图、文、声、像的交替、主次、综合,营造出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动嘴、动手、动笔、动脑、动情。课堂教学主要以学生的感知为主,因此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艺术时,要契合学生的感知特点。学生的经验背景会影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知,例如:教师在讲授《故乡的杨梅》时,问学生:“你们见过杨梅吗?”学生纷纷说道:“见过。”“那你们见过杨梅林吗?”学生大都摇头,这时教师呈示了一张杨梅林的图片,同时配上了一段钢琴曲。“现在大家闭上眼睛,在音乐声中走进想象的杨梅林,说说你们看到了什么?”“我看到杨梅树长出了新叶子。”“我听到了小鸟在林子里鸣叫。”“我闻到杨梅的清香。”……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在事先了解学生不知道杨梅林的情况下,通过图片、声音,调动起学生的情绪,使学生不知不觉进入教学情境。
学生的学习动机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当个体碰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时,往往会倾注较多的精力,因此我们在选择多媒体素材时,要关注这个阶段学生的兴趣点是什么,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兴趣点进行巧妙地结合,这样学生的注意力会被不知不觉地吸引。如在《生物起源思想演变》一课的导入中,教师播放了当时热门的好莱坞动画片《疯狂原始人》的部分内容,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就被吸引住了,这时教师说道:“同学们,大家有没有思考过今天的我们和这些‘原始人’有什么关系?他们是怎么变成我们今天的样子的?”巧妙的导入,使学生迫不及待地进入新课的学习。
此外,还要注意学生的观察习惯。不同的个体对于同一事物的感知存在差异,有人习惯按照“整体―部分―整体”的顺序来认知事物,有人则愿意采用“部分―整体―部分”的顺序;有人喜欢“由远及近”,有人偏好“由近及远”;有人喜欢通过视觉来认知,有人则对听觉情有独钟……当然也要考虑学生的观察能力,低年级的学生采用直观往往容易达成教学目标,而高年级的学生则需要采用抽象来引领思维发展。
(二)设计有艺术性,彰显个性
多媒体教学艺术首先体现在多媒体课件上。一个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在创作过程中必然遵循美的原则,其中文字和图片的搭配、色彩的运用、背景的衬托等要具有一致性、整体性。其次,多媒体课件也是教师个人创造的产物,一个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必然融入了教师个人思想、见解和风格,必然是对教材内容的再次创造;在借鉴他人的多媒体课件时,不能是照搬照抄地全盘接受,而是应当消化吸收,作个性化、具体化处理。这就需要教师选择最佳教学方案,精心设计多媒体界面,有效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并通过创设情境、虚实结合、设置悬念等方法,将教学内容富有创意地表现出来。例如,一位教师在讲授《木兰诗》一课时,在结合已有课件时,加入了美国动画片《花木兰》的故事情节,在让学生熟悉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比较两国花木兰形象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以培养学生求同和求异思维的能力。
(三)紧扣教学内容,有的放矢
在课堂上,设计精美、富有创意的多媒体课件有时会产生“喧宾夺主”的后果,即学生的注意力被多媒体课件所吸引,而忽视了教学内容本身。应该说多媒体的运用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是为了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引用多媒体教学艺术时应当目标明确,主次分明,重点突出,有的放矢。首先,多媒体教学艺术要正确反映教学内容,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和使用前提。这里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如实呈现教学内容,不能歪曲;二是避免因媒体素材选择不当,而造成学生理解歧义。如教师在讲授《平行线》一课时,拍摄了公路的照片,问学生:公路的两边是不是平行线?学生根据照片的显示,认为不是,因为如果延长就会相交。这里显然就是引起了学生的理解歧义了。其次,多媒体教学艺术应当侧重于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在运用多媒体时应当有所聚焦,而不是漫无边际,四处开花,或者是平均分配。有的教师发现多媒体的作用后,仿佛找到了教学的“万能钥匙”,一堂课从头到尾都采用多媒体,幻灯片一张接着一张,学生目不暇接,这就使多媒体的作用打了折扣。再次,多媒体教学艺术要与教学目标挂钩。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因此采用多媒体处理教学内容时,要考虑教学目标,如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这要在用多媒体时就要作留白处理,忌直观呈示。
(四)把握节奏和时机,及时呈示
节奏原为音乐术语,指音响运动合规律的周期性变化。后引申为泛指审美对象的构成中有关成分交替出现,作合规律的错综变化,能造成类似音乐所引起的和谐流动的审美效果。[6]多媒体教学艺术中对节奏的把握主要体现在抓住时机,及时呈示。在进行教学环节设计时,首先要设计时机,考虑好多媒体素材在何时呈现比较恰当,如在讲授《将进酒》一诗时,教师应首先让学生想象“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景象,并将脑海里的景象画出来,然后再呈示一张蜿蜒曲折、迤逦云端、波浪滔滔的黄河投影,这样既让学生有了想象的空间,又给了学生现实的场景,虚实结合,不至于禁锢学生的想象。其次要在教学过程中捕捉时机。有时需根据教学特点确定时机,如学生已从语言文字上对文本有了较好的把握,这时教师再呈现相关的视频、音频等多媒体素材,那么多种感官的刺激将使学生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有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确定时机,如学生在“愤”“悱”阶段,通过及时呈示相关内容,从而使学生豁然开朗。
参考文献:
[1]王以宁.教学媒体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6.
[2]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45-246.
[3]张娟妙.教师如何做好多媒体教学[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2,4-5.
[4]罗德红,吴守卫.教学艺术的本质、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论――教育学和心理学关系的视角[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5]李如密.教学艺术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108.
[6]金炳华,等.哲学大辞典[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645.
The Art of Multimedia Classroom Teaching
LYU Xing-xiang & LI Ru-mi
(Institute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7, China)
【关键词】初中语文 创设情境 兴趣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材料的兴趣。”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保持对所学知识的浓厚兴趣,这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根本秘诀。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并保持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呢?
一、精心设计,趣味诱导
在新的课程标准下,教学目标的设置已经发生了变化,变单一知识目标为多元目标。语文教学不应单纯要求学生掌握知识,而应在培养学生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同时,给学生以丰富的内心体验和个人感悟,变统一目标为多层目标,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因此,上课伊始,教师要实施导学,将学生散放的心吸引到课堂学习目标上来。成功的导入,能够使学生尽快进入愉悦的情绪状态,把学生带入思维和兴奋之中,为教学创造最佳的时机。
1.故事导入法。在学习新课之前,先讲述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有趣或新奇的小故事,导入,新课会产生一唱三叹的效果。例如,教《谈骨气》前,讲述朱自清宁肯饿死也不领取美国救济粮的故事。教《滥竽充数》时由南郭先生的故事导入。
2.歌曲导入法。利用影视歌曲导入新课,可以叩击学生的心扉,点燃学生的激情,一下子进入文章的情境。例如,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放唱电视剧《水浒传》的主题曲《风风火火闯九州》。教师引导:“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这句歌词在哪个人物身上体现得最鲜明?依学生的回答导入新课。教《孤独之旅》时由歌词“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导入。教《春》时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导入。
3.诗词导入法。讲授新课之前,朗诵或播放或吟唱与课文有关的诗词,从而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例如,教《有的人》由鲁迅的《自嘲》诗导入。教《菜园小记》由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导入。
4.影视导入法。利用影视、录像、影碟等放映精彩片段,吸引学生,激发兴趣。例如,教《谁是最可爱的人?》时,先放映反映1998年抗洪题材的影视作品《惊涛骇浪》的片段,让学生从视觉上领略战士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伟大的胸怀。教《泰坦尼克号》(节选)时放映《泰坦尼克号》影片中杰克与罗丝在沉船后的生离死别的片段,再学习课文,激发学生与作品中的人物产生共鸣。
5.图示导入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课文内容制做成课件,给学生以直观形象,导入所学内容。例如,教《藤野先生》、《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狼》、《皇帝的新装》等文章时将课文内容以图片的形式投影出来,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形式灵活多样,开拓知识面,激发求知欲
心理学上讲:“兴趣与需要有密切的联系。兴趣的发生以一定的需要为基础。当一个人有某种需要时,他必然会对有的事物优先地给予注意,并且对它有向往的心情。”这就是说,只有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感到所学的知识需要了解,需要掌握,学习起来才会兴趣盎然。因此,教师要挖掘教材,活化教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创新能力,塑造学生创新性人格。教师要设身处地地关心、呵护、尊重学生的感受,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自主学习和探究,给学生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1.教材切入要有独创性。独到的切入点能创造想象环境,激活想象欲望,引导多向思维,鼓励创新见解。学习鲁迅的《社戏》时,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我采用了这样的切入点:假如你要和他们交朋友,你最喜欢(A、鲁迅B、双喜C、阿发D、其他少年),理由。这一切入点有很强的独创性,一经出示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打开了学生的思维,课堂气氛异常活跃。独到的切入点带动了整篇文章的创新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我的老师》(魏巍)一文也可以采用这样的处理方式,其效果更佳。
2.课堂提问要有激活性。教师要善于把握和抓住课堂设疑释难的时机,积极引导学生谈看法、摆见解,给学生充分考虑的时间与遐想的空间,引导学生相互启发,寻求言之有理的见解。教寓言故事《滥竽充数》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议题:你认为南郭先生是怎样一个人?学生结合课文和动画内容深入挖掘。他们认为:南郭先生是一个靠吃“大锅饭”、混日子的人;南郭先生是一个具有自知之明的人;南郭先生是一个能够紧跟时代步伐的人……之所以能够出现这么多合乎情理的中肯的评价,是因为这一问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针对课文的理解,各类学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收获。教《木兰诗》也可以设计这样一个议题:你认为,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