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旅游管理系统范文

旅游管理系统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旅游管理系统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旅游管理系统

第1篇:旅游管理系统范文

(一)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要求与生态区管理现状的矛盾性

作为一个产品和服务都具有特殊性质的经济产业,旅游产业也不例外,其与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有密切的关联,能够拉动包含通讯、建筑、金融、商贸、信息、住宿等20多个产业经济的增长。按照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旅游产业每提供一个工作岗位,就有可能间接的带动相关产业7个岗位的增加,旅游行业每损失1元的消费,就会间接造成社会财富7元的损失。从我国当前旅游发展模式来看,经过连续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旅游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已经建立起来,但是对于各个产业之间的整合性、互动性、协同性功能的发挥和管理,却缺乏宏观框架和整体实践的思路,从而导致旅游行业法律法规不够健全,旅游市场的不断波动变化,这就包含近些年来以生态区旅游作为发展嘛头的旅游景区,均无法科学合理的保障自身运作,诸如团队建设、中介服务、统筹协调、市场预测等。在缺乏旅游产业链和配套功能整体性运作的局势下,生态旅游区的旅游管理同样无法完成自我宣传、销售、特色旅游精品项目的塑造、生态旅游区产业化经营服务的供应等需要。随着生态区旅游宣传推广的不断加大,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所遇到的黑店、黑车、黑导、黑社也将日渐增多,旅游精品的缩水和旅游产品及服务与宣传的不符等.均会造成生态区旅游管控能力的下降。由于旅游是一个产业关联性极强的服务性经济产业,旅游产业系统发展中所存在各类问题的日益凸显.同样会影响相关产业的健康运作。长此以往,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也必然受到影响。

(二)传统大众型旅游管理模式与生态区系统管理要求的矛盾性

随着09“中国生态旅游年”的提出,生态旅游热为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注人了大量的新鲜血液,也进一步推动了旅游产业对生态旅游的资源开发和管理关注。就我国生态旅游现状而言,立足当地实际景区所提出的生态旅游,与仅以生态旅游为嘛头的非生态旅游区旅游一起,构成了当前我国生态旅游的规模化发展模式。就我国生态旅游区现有的旅游资源而言,还存在着典型脆弱型生态旅游区需要针对性管理的问题。纵观我国当前生态旅游管理整体模式,以传统管理方式为主调的管理运行机制、策略、模式,依然包含典型脆弱生态旅游区在日常实践中进行运用。比如:香格里拉的虎跳峡生态景区被开发出以后,碧塔海和虎跳峡门票收人分配、双线进人所存在的矛盾等。在传统大众旅游管理模式的运行下.包含环保、开发、生态旅游区组织体系等在日常管理中所出现的矛盾,却无法被一一解决。由此可见.传统大众型旅游管理模式.无法适应当前生态区旅游管理的日常需要。鉴于生态区旅游环境和资源管理的特殊性,有必要针对生态旅游区当前的管理失误表现、资源环境的脆弱性和不可修复性等来重新构建具有时效性的、符合生态区旅游管理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体系。

(三)生态区旅游管理经验缺失与实际需要之间的矛盾性

对生态旅游产业进行管理必然以生态区旅游管理为基础,作为一彳、有生命运动规律的系统.其管理体系的构建中必须密切重视生态区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能竭泽而渔。生态区旅游产品的开发尽管要以利润最大化为先导,但这并非是一次性产品生产和推销,需要保障生态区域旅游资源与游客、日常运作中的相关利益对象相互之间的共生共进。在进行旅游生态区管理系统的构建中,不仅需要尊重自然界演化的运动规律,还需要反应社会人文需求在生态区旅游发展中的各类变化。因此必然要包括社会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两个概念。然而就我国生态区旅游现有管理体系而言,管理制度的缺乏、对信用和旅游者满意度认知的缺乏、对生态旅游概念理解的偏颇化、对生态区域自身的彳、性化发展要求理解的不当等,在缺乏专业型管理组织架构体系和专业管理人员团队现状面前,必然无法完成利润和价值在生态区旅游产业链的特殊构建和管理需求。此外在我国生态区旅游发展的过程中,行业领导榜样性经典案例的缺失,也会导致各彳、生态景区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作为生态区旅游管理,本身并不属于行业管理,也不是离散性的单元式管理。在整体性、系统性的管理要求下,各组成部分和环节的独立性管理,与各部分之间有机相结合,均需要被作为生态区旅游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香格里拉碧塔海景区的日常管理为例,管理者仅将生态区作为一彳、产品生产资源的供应处,在组织管理模式上,所使用的行政管理和企业管理模式,显然会给生态景区的旅游管理带来负面的影响。

二、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区构建旅游管理系统的思路

(一)建立健全生态区工程建设规划体系

生态区旅游管理必须将生态区的开发和规划从源头融人到管理体系中。首先,就生态区工程项目经营权的公开拍卖而言,需要在尊重我国旅游行业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对工程项目开发所需的开发权,要就生态区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分类进行竞标和公开发包。在此之前必须对生态区生态工程项目,就是否可以进行经营权和开发前的公开拍卖展开详细调研和论i正,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也不能忽视此环节中的管理需要。在进行生态区工程启动前,必须要进行市场定位、市场配套体系设计、市场预测等的规划.从发端阶段.将生态区工程建设的整体规划,与生态区自然景观的现状、生态旅游产业化的协调统一有效连接起来,将生态区工程建筑的建设作为生态区旅游管理的可持续性发展基础和保障来进行规划。生态区的旅游优势在于,旅游资源较为原始,如具有保存比较完整的自然、人文景观,或者拥有较为独特的宗教文化习俗、民族风情区域。因此,生态区工程建设规划体系的构建和健全,必须建立在生态区整体景区现状的基础上,对于一些风浊严重的峁顶、山头,可考虑使用抗寒、抗旱、抗风的生态型林灌草,科学计算生态区现有的生态群落对各类灾害的抵御能力.尤其是关注生态区五到十年内的变化趋势,从水文资料、气候资料、周边居民等方面进行资料考tiE,以保障生态区工程项目的科学规划以及日常管理的有效落实。

(二)逐步完善生态区由内而外的日常管理和管控

从日常运作的角度出发,按照生态区旅游管理的实际覆盖范围,进行由内而外,由上到下的整体性调整。其中包含对制度、体系、组织架构、专业人员团队、品牌形象、游客、政府支持程度、市场、竞争对手等多方面的现状调研和分析。只有通过对自身现有竞争能力和生态区可持续性发展潜力的明确对比,才能明晰的找出目前管理模式、方法方面存在的缺陷,进而从促进整体发展的角度,提出应对性措施。比如深人产品开发、服务供应、生产销售、宣传等各领域,从整个旅游产业链发展需要的角度,分析生态区现有旅游管理模式和系统中,各环节合作和协同的能力。这同样也是完善生态景区日常旅游管理工作的有效办法。此外,还需要从深化生态景区内外部系统的协调和协同效率方面人手,在考虑使用低成本的日常管理和维护,来迅速满足游客个性化需要的同时,还需要从旅游市场的整体动态人手,进一步提升滋生产品和服务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差异性,以巩固自身的市场地位,并谋求较高的经济利润值。在生态区的旅游管理中,被管理的对象和因素相互之间关系较为复杂,生态区旅游的特殊性也决定了旅游管理必须以资源保护、游客维护、创新发展为中心,这就意味着生态区旅游管理系统的构建.必须从此三彳、方向人手.并合理地调整三、方向之间的相互关系,逐步完成由内而外的管理和管控需要。

(三)强化管理型生态区旅游产业价值链功能

生态区旅游管理体系的调整离不开旅游行业整体价值系统的变化。因此在进行管理体系改革的同时,注重深化管理体制、体系与旅游产业链、产业集群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和联系,积极主动的促进和改善生态区旅游自身价值效率,以及上下游合作企业的运作效率.从整彳、生态区旅游产业系统运作效能的角度,促进其他产业链条优势的发挥。具体可以从构建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角度人手,也可以从生态区旅游产业链的主导环节的主导企业,对整彳、生态区旅游的改革需要角度进行资源、管理手段的系统整合。生态区旅游产业链利润的最大化获取,必须要加强产业链中不同环节企业相互之间的认同和信任。从此点出发进行生态区旅游管理系统的构建就不能单纯的立足在生态区本身产品和服务的供应链条中,而是需要延伸到以生态区为核心的整彳、产业价值链的统一性管理中。把握产业链条的核心价值环节,将生态区资源集中在此环节中,以巩固产业链条的核心竞争优势,且以此核心价值环节的现有竞争优势作为辐射点,不断激发其他环节的主动性协调意识。这就意味着生态区旅游产业链必须有一彳、权力相对集中的管控组织,不但需要密切关注不同环节对生态区旅游管理系统构建的需要和相关信肩的及时反馈.还需要关注现有管理模式、架构对产业链发展和演进的影响及作用。此外,就宏观层面的管理需要来看,生态区旅游产业链主导环节的主导企业,还务必肩负起对整彳、产业链的引导职责,其他企业则必须履行积极配合的职责。

三、生态区旅游管理系统的构建策略

(一)模拟使用生态信用管理系统,尝试推行个性化管理模式

信用管理系统是银行为保障业务的顺利展开,以客户在银行的业务记录情况为依据,而筹划起来的客户信誉管理方案。通过对客户信誉值的了解和对比,尽可能减少日常管理过程中的安全风险隐患,这种管理方式在银行的日常运作中应用极其广泛。由于生态区旅游管理系统本身,需要覆盖到生态区的建筑、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销售、生态区资源的日常维护和重点保护,以及在生态区产业链模式下的上下游相关企业的管理,因此在具体规划和落实的过程中,可以考虑适当引人生态信用管理系统。生态旅游信用管理系统建立,必须由国家旅游管理部来牵头并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生态旅游信用管理系统的工作人员,需要将各彳、生态区工程承揽者、建筑者、游客、上下游产业链的相关企业,以其所在区域的生态旅游区为核心,所出现的行为表现要详尽录人生态旅游信用管理中来,所有的生态景区均可以借助互联网登录到生态旅游信用管理系统对所需信息进行查找。在生态旅游信用管理系统中审核信息,都是可以共享和积累的,管理系统的工作人员务必及时跟进、修改、更新相关信息以保证使用的时效性。

性化管理模式尝试开展主要以生态旅游环境和资源的不同特征为运作基础。比如典型脆弱型生态景区碧塔海可选择管理委员会模式。此类景区主要以自然生态旅游资源或自然保护区作为旅游产品开发的主体,生态化环境比较脆弱,一旦因为日常管理不当造成的损害无法恢复。在生态区的产权关系上,此类生态区主要归国家所有,但是具体管理则由政府职能部门,如旅游部门、社区行政机构、环保部门、林业部门、消防部门来落实。受到各部门之间各自为政、以部门经济利益为主导观念的限制,生态旅游管理体系的存在大多形同虚设。自然景区以现有生态旅游资源作为产品和服务开发主体里,生态环境承受力较强,可开发性较为良好的生态自然景区如虎跳峡,就可考虑使用公司制管理模式。

第2篇:旅游管理系统范文

1对不同时期的旅游信息进行分析

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就有旅游管理信息系统了,在1981年的时候,中国国际旅行社,到美国引进了PRIME550型旅游信息管理系统;在1984年的时候,也去美国引进了关于饭店的计算机管理系统。通过逐步发展,很多行业都是采用了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例如航空公司也是采用了这种订票系统,方便了乘客,订票不用去机场,在家里就可以直接定票了。进入21世纪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旅游业和信息技术之间互相结合,对于旅游行业来说,这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早在10年前,国家旅游局在一次工作会议上,就提出了要建设“金旅工程”通过旅游界人士的不断努力下,有了相当大的进步,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例如酒店、旅行社、景点等,可以很容易查到。尽管这些在国内已经是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就显得非常滞后了。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旅游管理系统系统相当封闭。对于很多旅游信息管理系统,他们之间是无法进行信息的共享,互相之间利用的非常少,显得有点闭关自守。

(2) 旅游管理系统在开发是没有考虑空间信息。开发者在进行开发时,没有考虑周全,对空间信息忽略了,因此,旅游者在查询时,不能很直观地看到空间信息。

(3) 旅游管理系统的内容单一。 旅游管理系统,里面的内容多数是静态的,没有考虑到消费者的需求,缺乏吸引力。

针对当前我国旅游管理系统现状,与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结合,设计出分布式信息管理系统。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把旅游管理系统的功能、数据库、输入界面和输出界面等,进行进一步的设计,设计出适合消费者需求的,本文采用ASP程序,开发出适合的软件,对于一些旅游规划的子系统来说,要考虑到游客的需求,例如旅游时间、费用等这些限制条件,再把这些需求转化为背包,或者不对称的TSP,再运用遗传算法,来进行解释。

2对WebGIS技术进行分析

WebGIS 是一种网络地理信息系统,这种系统必须要在有网络的情况下,才能进行的一系列存储、处理、分析的计算机系统, 这种技术是和Intemet应用的产物,也是一种互相操作的有效途径。要实现地理信息在网上能够直观的浏览,这和图形是离不开的,但是,现在的浏览器不支持这样的图形。因此要实现这种效果,需要另寻方法,一种是利用客户端解决,另一种是直接利用服务器解决。最常用的方法如下:

(1) 采用公共网关方式

这种方式一方面采用的是浏览器和服务器两者之间一个接口;另一方面是采用服务器和服务器软件这两者之间一个接口,这就起到了与客户之间沟通的桥梁作用了。还有种方式是把信息传送到服务器上,再通过服务器把信息传递给程序,程序再传递给服务器,最后服务器再将结果传到客户那里。这种技术有两种,但是因为因为程序相对比较复杂,而且灵活性又非常大,并且这种程序需要单独的运行,这样的网站由于用户都非常多,因此对于服务器来说,负担非常的重,所以运行的效率就很低。

(2) 采用服务器应用程序

这种方法是针对公共网关效率低,才研制出来的,因此他的方法和公共网关的原理有些相似;同时,也有他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公共运用程序可以单独的运行,但是对于服务器应用程序,需要在一种特定的服务器上运行,因此他的运行速度非常的快。这种服务器应用程序也有他的缺点,表现在必须依赖服务器和计算机作为平台。虽然这种服务器增强了与客户的端的交互性,也可以获取到更多的空间数据,但是这种信息仍然是属于静态的。用户在操作的时候,不能随意的进行缩小和放大,原因是这种图像是属于实体,在进行放大或者缩小这些操作时,都需要通过服务器才能完成。当网络快时,用的人多,服务器的负担更重,从而导致系统的反应变慢。

(3) 采用插入法

这种方法采用的是,在浏览器那端安装插件, 这种方法的目的是为了显示图形信息。这种方法是,将部分服务器上的一些功能,转移到客户端上;这种方法克服了系统反应慢,减少了负载。但是,这种方法仍然有他的缺点,要在客户端安装一些控件才能实现。

(4) 采用Java应用程序法

Java是一种编程语言。这种语言有一个非常大的优点,就是能够一次编写 ,什么地方都能够运用,并且和操作平台没有任何关系,这种方法可以直接存取到网络的相关文件,有非常大的灵活性。但是,也有他的缺点就是这种方法在编写程序的时候,工作量非常的大,速度也相对较慢。

(5) 采用Map API

在目前的一些互联网地图服务的相关网站上,有一些应用程序接口,进行技术研发,研发者可以利用其中的资源,供第三方运用。这与一些软件的功能有些相似之处,但是二者运用的范围有所不同。表现在传输方式不同,其次是

但对于地理信息系统开发而言,两者所应用的范围是不同的。首先,传输方式不同。其次是供给专业人士用的。基于这些特点,采用Map API是非常正确的选择。

3对整个信息系统进行分析

需求分析是为了准确的定义为了系统目标,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用户的需求决定了系统的规模。

首先通过了解用户的不同需求,再根据这些需求来设计出系统;同时,在这些系统设计完成之后,这些用户的不同需求,成了最后验收的最主要的依据。

旅客是非常关心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因为这些游客,需要通过这样一个平台来了解旅游信息,为整个旅游做好前期的决策或者规划;因此,在出发前,旅游者需要了解到旅游的目的地的相关信息或者服务信息等等。这些信息包括吃、住、行、娱乐等等。假如旅游信息有变动时,这个系统将会随着变动而更新,所以,通过这个平台可以查询到相对准确的信息;这样做好前期的一些准备工作后,为游客的整个旅行做到心里有数,也能让游客更好的选择目的地,安排好行程的时间、地点等,也能满足一些游客的个性化需求。

增强旅游的

宣传力度,也是为了让旅游信息管理的更好,且更进一步地管理好旅游提供的一些依据。所以说,对于旅游信息能够更科学、准确的管理,还能收集到反馈信息,为旅游分析、预测、决策等,提高科学的可靠性。因此,该系统除了能够更好地满足上述需求外,还应该是一个网络系统,游客通过这些互联网,获取到有用信息。这样也能方便旅游管理人员,他们可以随时通过互联网将准确的信息,进行更新和维护,从而使各种旅游资源的信息能够共同用,因此这个系统的目,依靠网络,为游客或者是旅游管理者,提高。达到旅游资源共享及信息更新的目的。

因此,本系统应达到目标:依托网络和旅游资源,为游客提供信息资源的查询,也是方便旅游管理者能够快速的维护和更新相关信息。

4对功能需求进行分析

从旅游信息系统的总体需求来看,这个系统包含有信息的查询、形成规划还有对旅游资源管理的维护和更新等等。

(1) 对于信息的查询和管理

旅游景点和一些附属设施,这些都属于是旅游资源。这些都是通过旅游资源信息系统,以及文字、地图、照片、音频、图像等等这些多媒体信息,从而对旅游景点的风貌等进行全方面的介绍。同时,设计的系统可以让游客对相应的旅游景点的各种情况进行打分,并且根据最终的打分情况由高到低的顺序来推荐旅游景点。

(2) 确定相应的旅游行程

游客在选择自己预想中的旅游路线的时候,可以依据自己的旅游目的地,自己可以利用的旅游时间,自己预算的游玩费用等等从而预选出相对优秀的旅游行程路线。

(3) 电子地图功能

第3篇:旅游管理系统范文

关键词:STM32;ZigBee

0 引 言

从98年年初开始,户外自助游在中国已经成为一种风尚。我们将这些结伴出行的人称之为“驴友”。“驴友”通常组队出行,具有人数多、集散性差且个人素质参差不齐等特点。考虑到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带领这样一群体在户外活动,怎样高效、准确的管理好这个团队是一个迫切、有价值的研究方向。于是我们针对户外旅行的人群,为他们设计了一个用于方便团队管理的系统。由于“驴友”们涉足的经常是无网络,无信号的偏远地区,为了户外旅行更加便捷,更加安全,我们利用物联网技术解决面临的难题。

以STM32最小系统为主控器,使用ZigBee建立通信网络,解决了远距离通信难题,并在这一基础上实现了一键点到、通知、队员心率监测、GPS搜救四项功能。我们的作品方便领队对成员进行了解并管理,不但解决了清理人数带来的麻烦,还可随时掌握成员的身体状况,防止意外事故发生。产品实物与界面如图1所示。

1 工作原理

通过在网上及图书馆查询相关通信网络系统的资料,并对目前存在的户外自助游管理系统进行分析,我们初步设计了图2所示的(单人)系统功能框图,(单人)系统每个模块的具体功能见表1所列。

1.1 数据流通设计

数据流通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蓝牙模块实现手机与穿戴设备的数据交互,每个队员穿戴设备间的数据交互均通过ZigBee模块实现。以领队发送命令给各队员为例,具体的数据流通过程如图3所示。领队的命令由手机App发出,经蓝牙模块传给STM32芯片,STM32芯片将数据经ZigBee模块发送给每个队员,每个队员通过自己ZigBee模块接收的数据由STM32芯片暂存,并经蓝牙模块传送至队员手机App显示。

1.2 硬件设计

本系统硬件部分主要包括心率测量传感器、蓝牙模块、ZigBee模块、STM32最小系统等。我们设计把硬件集成在一起做成可穿戴设备。为了把硬件的体积和重量做的尽可能小,我们将所有模块与STM32最小系统板的连线都通过Altium Designer软件统一布线,做成双层PCB板。可穿戴设备的PCB图和实物图如图4所示。

1.3 软件系统的实现

1.3.1 下位机软件的实现

部分原代码如图5所示。

1.3.2 手机App软件的实现

利用Java语言编机App,借助Eclipse编程软件与Android插件实现。手机App编程的难点在于与下位机通信协议的编写,手机App首先判断下位机发送的数据由谁发过来,然后判断该数据属于哪个功能模块(点到、心率等)。手机App发送的数据需要表明用户身份及该数据归属哪个模块。手机App编程的另一个难点在于如何把下位机的“比特”数据通过可视化界面展示给用户,使这些“比特”数据变得有价值。手机App部分源代码如图6所示。

进入主界面后,首先注册成员信息,让软件把每个队员和其穿戴设备对应,以准确识别发送数据的队员。注册成功后即可使用其他部分的功能。手机App界面如图7所示。

2 创新点

本项目具有如下创新点:

(1)本项目为喜爱户外运动的“驴友”们提供了一个市场上没有类似产品的团队管理系统,可有效避免在传统人工操作管理模式下出现效率低下、易出错、易遗漏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或避免了户外运动意外事故的发生。

(2)可穿戴设备不仅方便携带,还能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实现团队管理,为我们的户外旅行带来很大的改变。

(3)用户的操作界面采用手机App的形式,这是广大用户最熟悉的操作方式,方便产品推广。

3 市场前景

第4篇:旅游管理系统范文

关键词:旅游系统 档案管理 信息化 建设途径

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为它赋予了更多的功能,现已逐渐应用于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旅游系统档案内容复杂,传统的人工收集和整理工作效率较慢,且信息资料不具有参考和指导价值。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旅游系统档案管理对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提高旅游产业的信息管理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信息化管理旅游系统档案的必要性

首先,从旅游产业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近年来,伴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相关管理部门对我国旅游产业的大力扶持,旅游产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已经逐渐成为第三产业中的佼佼者,对我国的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旅游系统档案中包含着旅游人事、财务、文书、教育培训、导游、旅游等多方面的内容,它既是当前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的一种集中反映,也可以对旅游产业的未来阶段内的发展起到指导和促进性作用。

其次,传统的旅游系统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对旅游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限制。旅游产业想要在短时间获得更大的发展,需要不同部门、单位进行有效的合作与信息资源共享。但是在传统模式下,旅游系统档案的利用率比较低,导致旅游产业的不同组成要素之间很难再同一时间内保持信息资源的一致性。在这种情况下,旅游产业的其中一个因素很可能受到其他信息的影响,出现不同的变化,从而破坏旅游产业发展的稳定性。

二、目前旅游系统档案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旅游信息档案的传统管理模式应用已久,相关工作人员已经逐渐认可了这种工作模式,因此他们尚不能完全意识到信息化管理的优势。从主观的思想层面,相关工作人员和工作单位不愿意进行信息化管理的尝试。在这种状态下,相关单位的管理者也没有将信息化管理档案做为重点的推进项目,因此相应的资金、设备、人才等都无法匹配现代化信息档案管理的要求。

其一,实现旅游系统档案的现代化信息管理,需要相关单位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设备。但是受到认识程度和资金不足等因素的影响。旅游相关单位和部门想要实现现代化管理面对着比较严重的技术水平不足的情况。相对来说,我国的旅游系统档案管理尚处于初始阶段,相关单位没有引进相应的信息管理软件系统,对于很多复杂的技术问题难以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另外,当前国家对于旅游产业的信息化发展尚未形成完善的法律法规,这难以对旅游产业的发展形成有效的约束和规范,不同部门之间使用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甚至存在不兼容的情况,容易出现一些信息滥用、盗用等行为,对旅游公司和消费者的权益构成严重的侵害。

其二,旅游系统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与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工作人员必须熟练相应的软件系统的操作,掌握系统升级、漏洞检修等多方面的知识,具备较高的计算机使用能力和水平。但是在实际情况中,旅游单位缺乏这种技术型人才,现有管理人员计算机能力参差不齐,对现代化信息化档案管理的推进形成了严重的制约,因此,不同旅游部门之间的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经常不匹配,严重降低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旅游系统档案实现信息化管理的有效途径

首先,国家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信息化管理旅游系统档案重要性的宣传,使各旅游单位了解现代化信息管理对于旅游产业长远发展的促进性作用。将促进旅游系统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当成当前工作的重点内容,积极支持相关党委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提供资金、人才、设备等多方面的支持。

其次,相关旅游单位需要注重培养专业的信息化管理人才,提高其对计算机技术的操作和利用水平,提高现代化信息管理的能力。管理者需要组织信息化管理技术培训,让他们积极的学习信息化管理档案的操作和使用方法,掌握不同软件的使用要点,灵活的进行旅游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统计等,提高档案的利用、资料的共享和利用效率。需要注意的是,旅游档案中涉及到大量的保密性内容,因此在利用现代化技术进行档案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确保信息资料的保密性,因此,在必要情况下需要与相关工作人员签订保密协议,避免系统档案资料泄露。另外,相关单位也要积极引进复合型人才,既要具备旅游产业的专业知识,又要熟练的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注意为新型人才开出更加优厚的条件,建设高质量的信息化技术管理团队。

此外,实现旅游系统档案的信息化管理,需要积极引进或者是建立符合当前旅游产业发展态势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这有利于提高各种旅游信息的收集和利用效率,方便不同部门快速的进行旅游档案资源的利用与分析效率。另外,不同部门所使用的档案管理软件需要确保兼容性,提高档案资源的利用效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全新的社会发展时期内,旅游产业系统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目前旅游部门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仍旧存在着认识不足、人才和设备缺失等问题,想要真正实现信息化管理,提高旅游档案信息的利用效率,就要全面的解决这些问题,以确保旅游产业的稳定、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田东江.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困境与出路探究[J].兰台世界,2015,(S5).

[2]刘化雨.旅游系统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14).

[3]韩佳丽.新形势下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探究――以广东华盟路桥工程有限公司档案日常管理工作为例[A].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五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6.

[4]房丽娜.新形势下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O探究[J].办公室业务,2013,(03).

第5篇:旅游管理系统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旅游管理;需求

中国幅员辽阔,山川大地物阜民丰,随着中国的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满足自己的物质文化生活的同时,也愿意去追逐更多的精神文化生活,旅游就是一项重要的精神文化生活。旅游简单来说就是自然风光和人文风光两种,如何在普通大众旅游的时候给予游客最大的人文关怀和美好体验将会是提升旅游品质和传播旅游形象的关键点,是需要更多的学习和探讨的。

一、中国传统文化简单介绍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在五千年的浩瀚历史进程中,通过不断演化汇总而得到的关于中华文明的历史现象,这样的历史现象集中的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民族特质与精神,刻画出中华民族的文化风貌和人文特性。是中国不同时期的思想的精华的汇总,反映出中国的思想意识的不断革新的成果,是居住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生活着的56个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这是一种精神,一种对于文化的不断翻新、总结和传承的结果。同样中国的文化是区别与其他的民族的文化的,只有在中华大地的土地上才会呈现的,这样的中华文化是丰富的、多样的、包容的、精彩的、雅俗共赏的。中华传统文化首先应该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再后是生活富足之后衍生出来的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融入我们生活的,我们享受它而不自知的东西。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古诗、词语、乐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清明节前后的寒食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日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活动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国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其中对中国历史社会变化影响最深的是儒、道、佛三家的学说,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进程以及文化发展,使得中国在文化的创造上是兼容的,即使是近代面对西方的文化侵蚀,也并没有盲目地崇拜,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其中重要的文化精髓巧妙和谐融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中来了,使得中国文化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点以及时代印记。中国的文化精神不仅包括中国土生土长的传统文化,还有不断融合的周边古文明文化,这样不仅丰富了中国传统的文化的内核,又不至于丧失了中国优秀文化的精髓,全盘外来化,这样就形成一种自身传统文化作为文化的根基,将其他的优秀文化精髓作为辅佐而形成的一种丰富、和谐、兼容的文化现象,这也是中国文化最吸引人地方。

二、旅游概况介绍

由于中国的幅员辽阔,国土面积大,旅游资源丰富,加之中国的历史文化丰厚,形成了以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风光两大组成部分的旅游产业线条。随着经济的增长,人民更愿意丰富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从中国的旅游业发展的数据我们不难看出

1)中国旅游业发展迅速,而且可以挖掘的数据增长的潜力依然可观。由于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很快,传统的旅游重点景区具有很大的知名度,游客数量一直居高不下,同时人们的旅游意识加强,旅游热情增加,旅游消费能力加强,使得旅游业在中国经济数据的占比增加,可以深度挖掘的潜力依然很大

2)旅游人数不断增加,平均旅游时间增长。由于中国的人口基数本来就大,普通的居民的收入也得到了很好的增加,由此使得更多的人选择在自己闲暇的时间出去旅游,经济实力的加强,必然让人们更多地去关注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使得人数上出现了不断增加,平均的旅游时间的增多。

3)旅游业带动其他行业的潜力大,将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新的增长点。中国的经济结构的转型,使得第三产业的发展提升到国家层面,同时景区营建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的改造与修建,也带动了工业的发展。同时旅游是需要将游客从一个地方运输到另一个地方,这也加大了交通运输业的压力,从而带动产业的升级发展。

4)景区数量增加,不同的景区形式正在日益丰富。由于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性别、不同地域、不同收入水平的游客可能在对目标旅游项目和旅游地点的选择会出现很多的不同,所以景区的数量不断地增加,开始满足人们更多的旅游消费心理。同时各级政府机关都把旅游业的发展作为新的经济发展的重头戏,不断加大对旅游业的发展的政策帮助以及财政补助,使得更多的旅游公司和地方政府部门愿意不断地增加对于景区的修建。

5)季节性,周期性,假日性明显,深刻影响旅游业发展。旅游是需要游客花费一部分的时间进行的娱乐活动,因此在中国经济社会生活中,人们普遍出游的时间就集中在周末,国家法定节假日,这些事件在每年的时间安排上都是相对稳定的,同时人们也只有在这样的时间阶段是才会有相对闲暇的时间,可以用来安排出游。由于出行的时间相对集中,使得这些时间段的游客数量会明显加大,景区的承载压力也会变大,对于景区的综合管理是一种考验,这就形成了中国旅游独特的季节性、周期性和假日性。

6)农村旅游发展加快,周末游潜力巨大。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使农村的面貌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城市周边的农村地区,这些地区的农村旅游建设加快,已经逐渐成了城市居民周末游的主要目的地。基础设施的基础差,观赏性不强,但是农村旅游的参与性高,也更加的生活化,尤其是对没有农村生活经历的游客吸引较高。

三、传统文化和旅游管理

(1)坚持将游客需求作为发展前提,不断提高游客的满意度。传统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将人的位置,摆放在最为重要的点上,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性关怀。旅游作为服务业中的重要产业链条,更应当在自身的发展中彻底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旅游的过程中,游客会将自身的生活以及消费完全交付在旅游活动中去,是一种参与度较高的活动方式,因此,我们在发展旅游产业的时候,不仅需要将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对旅游景点的建设更加具备可观赏性,同时还要充分地考虑到游客的消费心理和消费需求。需求带动消费,只有将游客的需要摆放在第一的位置,尽可能地满足游客各种基本的需求,就可以不断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加大景区的宣传,实现旅游业的发展。

(2)坚持发展的眼光对待自身的发展,不断吸收新的经营管理先进理念。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不断地学习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的,不仅有中国土生土长的文化,更有很多外来文化的加入,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且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由于旅游产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在旅游管理的不断实践中,会出现很多新的有效的管理经验以及管理理念。景区的管理者要不断用发展的眼光审视自身的发展,不能因为现在发展较好,就墨守成规,不寻求新的发展,这样固步自封,会在面对同行业的竞争中丧失基本的市场竞争能力,同时对于游客再一次旅游消费的吸引将不断下降。因此,为了将旅游业更好地发展下去,管理者应当积极的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不断对景区景点进行升级换代,制造新的消费刺激点,因为吸引更多的新游客以及二次旅游的顾客。同时需要将本地文化作为鲜明的文化符号,融入到景区的建设中去,实现景区对文化的重现和传播,展现出景区浓厚的文化内涵,提高景区的文化沉淀。

(3)坚持服务意识优先,提高服务团队的服务质量。中国文化总是能抓住其他外来文化的精髓,并将其吸收进来,和自身的文化进行融合,形成新的文化内涵,因此抓住主要矛盾解决主要问题将是解决问题关键。旅游业具有强烈的体验性,也是服务业产业链重要的组成部分。游客对于消费的体验更多是表现在对于服务质量的体验上。因此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必须深刻落实服务意识的建立,不断提高团队的服务质量。在旅游管理实务上首先要加大对服务人员业务的培训,使得服务人员具备专业化和职业化,更好地满足游客对于服务的要求,同时坚持对服务意识的培训,必须要坚持一切为了为游客服务做准备,深化对服务意识的认识,提高游客对于旅游服务的满意度。还有就是提高服务从业人员的归属感,定时开展团队活动,培养服务人员的主人翁意识。

结束语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所具备的很多理念,依然深刻的影响人们的生活。在现代旅游的发展中,我们应该不断地学习其中的优秀部分来指导旅游管理的实务,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深化对于游客需求的分析,提高自身管理理念的革新,改善服务质量以及服务环节,剔除破坏旅游环境的毒瘤,实现旅游业发展在不断地变化过程中吸收到新的成长动力,只有这样,才能将旅游业带入到新的发展中去,实现新的产业增长。

参考文献

[1]刘冰.《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以许昌三国文化与许昌旅游业的发展为例》[J].青年文学家,2010(07).

[2]陈佳平,《论中国传统文化对旅游管理的影响》[J].焦作大学学报,2006(20).

第6篇:旅游管理系统范文

旅游景区作为独立的实体单位,是基于自然人文资源,通过对这些资源赋予价值,为客户提供服务实现收益的经营活动。在文化产业大发展,旅游产业大繁荣的市场背景下,旅游行业的重要性越来越强。那么,如何实现高效的景区财务管理?通过何种方式使景区财务管理适应旅游产值季节性变化、波动性的特点呢?本文将以售检票系统视角为切入点,分析旅游景区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实践过程,为旅游景区财务精细化提供一些借鉴。

二、售检票系统的构成

售检票系统的构成主要包括硬件设施以及软件操作两个方面。在硬件设施方面,旅游景区售检票系统作为信息化管理系统,必然需要数据的内部传播,因此,售检票系统的硬件配备主要包括售票系统端口、电网转入交换机、后台系统、检票机端口等构成,通过局域网实现高效的信息传递,是按照旅游景区经营内容设置的信息化硬件构造,在业务发生时能够形成有效地业务回路。在软件操作方面,售检票系统的操作主要分为三个操作步骤。首先,旅游景区工作人员将门票通过扫码等方式录入系统,自动生成相应的门票代码,证明票据有效。第二,在售卖环节景区售票员根据游客需要在系统中查找票据代码,打印门票进行现场售卖。第三,检票人员根据游客已经购买的票据,查验票据真实有效性,完成售检票业务。此外,在管理系统中,售检票系统还包括端口单项分类、后台数据分析两个内容,通过细分票据业务数据,分类各个端口,系统可以得到门票类型、景区各大门等方面数据,从而为分析景区门点、票务类型数据变动趋势,为财务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三、售检票系统在旅游景区财务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

1.统计核对作用

售检票系统从门票的录入到检票完成的过程是信息采集的过程,每个环节的工作都会显示相应的数据记录及数据状态,如总体票款金额、所售门票数量、各门点售票数量等,从而保障门票的核对清算,为财务会计基础核算提供必要信息,会为景区财务管理中的票款核对带来很大帮助。

2.分析作用

售检票系统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售检票过程的还原,在售检票过程中能够精确记录游客类型、时间、金额等信息,捕捉精细化管理细节需要的各种原材料,为精细化管理提供分析支持。旅游行业的稳定性较差,各个时间段中的波动幅度比较大,管理上存在很大难度,现场管理的预见性不强。应用售检票系统后,不仅解决了财务管理中的票款问题,还能通过时间点分析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指导。例如,在分析数据后,旅游景点可以得到景区各个大门的游客数量分布趋势,根据这样的特点,景区可以在不同大门根据游客结构类型进行不同的工作现场布置,在高峰期增强现场工作人员的流动管理,在低谷期则可以安排轮休,对现场管理有着很大帮助,可以促使景区对客流进行量化管理。在得到这些数据之后,可以为财务战略方案决策提供支持,促进精细化管理的实现。

3.决策作用

售检票系统不仅在游客管理及财务管理上发挥着作用,基于售检票系统的后台数据汇总功能,能够为景区经营策略、运营方案提供指导。例如,通过景区门点游客数量的时段分布,景区可以根据淡旺季游客数量特点合理部署景区管理;通过整体市场游客量与景区实际游客量对比,定位自身的发展类型与发展方向,为景区财务战略决策提供导向;通过客源地、客户年龄段统计分析,景区可以有针对性地规划宣传方案,对不同种类游客有针对性地提供不同的服务,提升游客满意程度;通过游客游览到访方式,分析景区散客及团体的数量趋势,划分淡旺季游客服务方案。

四、总结

第7篇:旅游管理系统范文

关键词: 旅游管理 实验课程 考核 改革

1概论

实验教学是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实验教学质量如何,考核方式是否科学,不仅影响到对课程实验效果的准确评价,也关系到是否有利于推动课程实验内容的创新和实验教学方式的改革,这是课程实验教学中必须认真研究和对待的一个重大问题。

旅游管理专业有很多实验课程,像《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导游业务》、《旅游规划》等,其教学目标是积累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意识,使学生熟练掌握服务流程、服务技能、服务活动的组织和督导,尤其是高等院校,由于是培养企业未来的管理者,便对学生基本的督导能力、培训能力和组织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科学的考核方法,将激励学生参与实验的主动性,准确考察学生对技能核心要素的掌握程度,建立学生的初步专业能力。

2普通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验课程考核改革的意义

2.1完善实验课程教学体系的需要

旅游管理专业实验课程包括教学和考核两大基本部分,一方面,实验课程教学内容质量的好坏和教学方式的手段决定考核的内容和手段,另一方面,实验课程考核改革反过来又推动实验课程教学内容的创新和教学方式的改变。另外,还要考虑到旅游管理系列实验课程考核方式之间的关系,使旅游管理系列实验课程考核之间不再是孤立的,而是把各门实验课程考核纳入到实践能力培养的系统中去进行考核。这样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得到完善,整个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也就得到完善了。

2.2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众所周知,旅游业是应用型行业,企业迫切需要既通晓服务知识技能,又能解决工作中所发生实际问题的高级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而这种人才仅仅依靠知识的死记硬背是无法达到的。虽然目前在普通高校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但是考核局限于“教材所述”和“课堂所授”,存在着明显的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考核内容侧重于基本知识的再现水平而忽视了学生应用知识能力的考查,导致学生“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忘笔记”的局面。学生只是成绩达标,而从事旅游行业所应具有的能力则没有。

2.3促进学生能力全面发展的需要

现行的旅游管理专业实验课程教学评价方法,大多采用统一内容、统一形式和统一标准答案的固定化形式进行,而忽略了学生个体在禀赋、兴趣爱好、接受能力和学习要求上的差异,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作为长期从事旅游专业实验课程教学的老师,在与学生的交谈中,发现大部分的学生认为现在的考核模式不能够体现出知识掌握情况和能力水平。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实验课程考核改革势在必行。

3普通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验课程考核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3.1对实验考核重视不够

虽然地方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办学目标,但传统的“精英式”教育的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在教学计划编制中,仍然存在重课堂理论教学、轻实验教学的现象,以乐山师范学院为例,旅游管理专业的理论体系学分数比重为75%,学生大多数时间用在了课堂理论教学上。对实验教学不够重视,那对实验考核同样如此。一般情况下,实验教学环节考核在学生课程综合评定成绩中所占比重较轻,理论笔试成绩一般占综合评定的70%左右。

3.2考核内容不合理

实验考核的内容应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趋势,实现层次化、模块化。但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实验项目简单孤立,一般与理论教学同步,显得过于集中和呆板,这样使得实验考核也就缺乏系统性,不利于培养学生能力。旅游专业很多课程联系比较紧密,而以往的实验课设置较为分散割裂,一般是在某门课程中设置一些课内实验,如旅行社经营管理这门课程,大部分的时间用来安排上理论课,少部分的时间用来操作,而旅行社的导游服务等环节完全没有涉及,将完整的旅行社服务人为分割,不利于学生系统性的学习掌握旅行社管理和服务程序,这无法给学生一个完整的旅行社情境。

第8篇:旅游管理系统范文

关键词:旅游企业 绩效管理 关键成功因素 关键绩效指标

维度是公司战略的基本关注点,绩效管理是将集体和个人的努力与企业战略目标相连接,并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的手段以实现目标的过程。

“实现战略制导”的绩效管理系统,就是运用一种全新的绩效管理工具—平衡记分卡,将企业的战略落实到互为关联、相互支持的绩效计划体系,并将平衡记分卡融入到绩效指导反馈及考核激励中去,以此来推动企业的每一位员工自觉地去实现预定的绩效计划,从而确保企业“战略的制导”。

平衡记分卡主要着眼于财务、顾客、内部运营和学习与成长四个互为关联、相互支持的维度及其内在逻辑关系,其中学习与成长解决组织长远的发展能力问题,是提高企业内部运营能力的基础;内部运营的规范化、科学化为顾客提供更大的价值;顾客获得的价值大小决定顾客对企业的满意度;而顾客的满意度和市场表现良好又是企业获得良好的财务绩效的基础;财务绩效是企业战略实施的目标。近10年的实践应用表明,财务占四大维度的60%绝对比重,是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根本,而顾客满意是驱动企业财务绩效的重要因素,约占四大维度的20%比重,显然,提高顾客获得、顾客保留、顾客忠诚、顾客满意、顾客创利等理应成为企业的关注焦点。顾客维度就是从企业利益相关者—顾客的角度确定实现企业战略制导的目标与指标。

基于顾客维度分析旅游企业战略设定

对旅游企业而言,顾客即“游客”,顾客维度即是以游客的眼光来看待旅游企业的经营活动,使旅游企业对为游客提供什么价值的服务形成清晰的认识。基于顾客维度分析旅游企业战略目标的设定与成功取决于战略实施的关键驱动要素,即稳定的规模化游客流。

(一)目标游客的定位

稳定的规模化游客流首先取决于目标游客的准确定位。因为不同类型的游客旅游动机与价值主张具有差异性,对于旅游产品或服务有着不同的偏好,如旅游高端市场的客户往往关注于旅游吸引物的特色、内涵、创新,关注于旅游过程中的心理体验、游憩环境、游憩服务设施、游憩活动、解说服务与游憩景点等;而旅游低端市场的客户则更加关注于旅游吸引物与旅游服务的价格。显然,目标游客的正确定位将决定旅游企业战略的“精确制导”。

(二)顾客核心成果的度量

顾客核心成果是企业在客户、市场方面要获得的最终成果,对旅游企业而言,一般包括游客满意度、市场份额、老游客保有率、新游客增加率及游客利润率等指标,其中游客满意度是游客流的关键,决定了老游客保有率、新游客增加率和游客利润率,而老游客保有率和新游客增加率则决定市场份额。旅游企业可通过对以上指标的度量,确定基于顾客维度分析的旅游企业战略目标的关键业绩指标(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三)顾客价值主张的确定

顾客价值主张一般取决于产品与服务特征、顾客关系、形象及商誉。对旅游企业而言,产品与服务特征一般包括旅游产品与服务的质量、价格、性能、特色与内涵等多方面的要素;顾客关系要求旅游企业在吃、住、行、游、娱、购等方面严格履行旅游合同,及时察觉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对游程安排、旅游景点、旅游设施、游览内容、旅游购物、旅游餐饮、住宿等方面的感觉,完善旅游售后服务;而形象与商誉除了取决于旅游企业的产品与服务特征之外,还和企业在品牌与形象方面的建设有关。显然,正确认识和了解游客价值主张是实现稳定的规模化游客流的保证。

基于顾客维度分析旅游企业绩效管理系统

(一)鱼刺图战略分解法

鱼刺图是由日本管理大师石川馨提出的,故又名石川图。鱼刺图战略分解法就是在企业绩效管理方案设计过程中应用鱼刺图工具进行企业战略目标分解的一种方法,针对战略目标寻找关键成功因素(KSF),继而确定公司级关键绩效指标(KPI),再由公司级KPI分解到部门级KPI、每个岗位的KPI,使KPI形成一个因果关系网络,共同支持战略目标的实现。在鱼刺图中,鱼头表示为“战略目标重点”,大鱼刺表示为“主关键成功因素”,小鱼刺表示为“次关键成功因素”,次关键成功因素是对主关键成功因素的进一步分解。而关键成功因素是对企业的成功起关键作用的某个战略要素的定性描述,是满足业务重点所需的策略手段,是制定关键绩效指标的依据。

(二)鱼刺图战略分解法下的旅游企业“战略制导”目标

根据鱼刺图分解法,从顾客维度,构建旅游企业绩效管理系统,首先,必须明确定位旅游企业的战略目标,即“鱼头”;在此基础上,找出能保证其战略目标实现的主关键驱动因素,即“大鱼刺”,并进一步分解出次关键成功因素,即“小鱼刺”;最后,提取出反映个体/组织关键业绩贡献的评价依据和指标,即旅游企业关键绩效指标(KPI)。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内容表明,旅游企业“战略制导”的最终成果,即“鱼头”,可定位为实现稳定的规模化游客流,而促成该成果的主关键驱动因素,即“大鱼刺”,主要包括游客满意度、市场份额、获得可盈利顾客能力和旅游企业品牌与商誉,由此进一步分解出的次关键成功因素,即“小鱼刺”,具体表现为,对游客满意度的测度,从游客“期望”和“感知”两个方面取决于六大因素,即可接触性、可靠性、响应性、保证性、移情性和价格与价值认识;市场份额取决于旅游市场竞争者数量、旅游企业经济实力、营销历史和现实的营销努力程度;可盈利顾客能力的获得主要取决于新老客户的数量、潜在客户数量及转化以及顾客忠诚度和创利数额;旅游企业品牌和商誉则关键取决于企业品牌的打造和形象的塑造。在此基础上,围绕公司的战略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关键驱动因素(KSF),提取出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测量性的关键绩效指标(KPI),如旅游景观吸引度、基础设施完善度、实际市场和相对市场容量及价值的占有率、老客户的保有率、新客户的增加率、潜在客户的转化率、旅游企业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旅游企业形象的综合指数等,使企业各部门和员工明白企业的要求以及自己应该做的,最终实现企业组织结构的集成化,提高企业效率。

(三)旅游企业关键绩效指标(KPI)的提取

关键绩效指标(KPI)是管理中“计划—执行—评价”中“评价”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反映个体/组织关键业绩贡献的评价依据和指标,其指标内容最终取决于公司的战略目标。公司战略目标是长期的、指导性的、概括性的,而各岗位的关键绩效指标却是针对岗位而设置,着眼于考核当年的工作绩效,内容丰富,具有可衡量性。当关键绩效指标构成公司战略目标的有效组成部分或支持体系时,它所衡量的岗位便以实现公司战略目标的相关部分作为自身的主要职责;如果关键绩效指标与公司战略目标脱离,则它所衡量的岗位的努力方向也将与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产生分歧。因此,关键绩效指标是对真正驱动公司战略目标实现的具体因素的发掘,是公司战略对每个岗位工作绩效要求的具体体现。

结论

随着旅游市场竞争的加剧,旅游企业寻求生存的唯一利基在于如何提升组织经营绩效以达成战略。游客作为旅游活动的主体和核心要素,从顾客维度分析、构建旅游企业的绩效管理系统,有利于旅游企业战略目标的“精确制导”和旅游企业关键业绩指标的有效建立。

然而,在实施上述指标时,旅游企业还应具备一些主、客观的必要条件,如薪酬等激励回报机制的支持、内部流程的优化、组织架构、岗位职责与任职资格体系的支持以及内部人员的支持与配合等。

参考文献

1.苻全胜.旅游目的地游客满意理论研究综述[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9

第9篇:旅游管理系统范文

 

教学策略是为实际的教学服务的,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目标是教学整个过程的出发点。教学策略的选择行为不是主观随意的,而是指向一定的目标的。业已作出的选择行为在具体的情景中会遇到预测不到的偶然事件,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教师个体需要对选择行为进行反省,继而作出再选择,直到达到目标[1]。

 

第一,任务重,时间紧。

 

对口单招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类型多、容量大、识记比例高。其高考科目分为基础文化课、专业理论课、专业技能课三个类型。基础文化课有语文、数学、英语3个科目共15册教材;专业理论课有《旅游概论》等6个科目共6册教材、专业技能课分为“导游”和“摆台”两项(任选一项)。学科知识点琐碎、庞杂,绝大部分都是识记内容。

 

按照我校和江宁中专校共同制定的对口单招模式特别培养计划,留给我校教师的实际教学时间只有不到1年约250课时,而理论课时需要468课时。

 

第二,教师知识储备差,转型困难。

 

我校教师没有一人有旅游管理专业理论课教学的学习和实际教学经验,知识储备一片空白,对教材、教学标准、高考大纲的学习与研究须从零开始,转型观念的形成有待时日。

 

第三,原有的普高教学策略不能简单应用到专业理论课教学。

 

普高教学策略主要解决学生对现有知识理解和运用能力的逐步提高,以达到知识有效迁移和解决实际问题,而对口单招教学更强调对现有知识识记能力的提高。教学策略更侧重于培养学生对现有知识的识记、归纳、整理,以达到识记的全面性、完整性的目的。

 

为此,必须从教学管理、校本研究和课堂教学三个维度进行对口单招旅游管理专业理论课教学策略的设定。

 

第一,根据教学策略结构性整合功能的特点,进行整体规划,确定相应的教学管理策略。

 

教学过程是一个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其中的任何一个子过程都会牵涉到其他过程。因此,在选择和制订教学策略时,必须统观教学的全过程,综合考虑其中的各要素。

 

首先是对教学课时的设定。根据各学科教学要求和对口单招各专业整合现状,确定旅游管理专业理论课周课时共14节。根据教学策略的调控性和层次性特征,对6门课程进行全年规划,分阶段、有侧重地组织教学。

 

其次是组织有效的校本教研。组建旅游管理专业理论备课组,定期进行校本教研,相互协调,共同提高。

 

再次是实行“师徒结对导师制”,实行有效的课后教学管理。专业理论课知识点量大琐碎,单纯靠任课教师的课堂检测无法达到让学生长期、有效记忆的目的。“导师制”不仅可有效地解决督促学生课后有效学习的目的,更能扩大师生交流渠道,培养师生感情,全面提升学生认知能力,促进情商发展,达到全面提高的目的。

 

第二,精研教材、教学标准、考纲,做到“三合一”。

 

大胆摒弃非考点内容,重新整合教材,形成内容精练、考点准确、少时高效的“精准快”特点,以应对教学任务重、课时少的现状。为此,我们建立了“高二——高三”、“普高——职教”的联动机制,确立了“重点自学、定期研讨、资料互通、考情共享”的原则,为有效教学提供了基础和保障。

 

针对专业课教学的要求和特点,我们认为“替代式”教学策略最适合。比较几种教学策略,“替代式”教学策略更多地倾向于给学生提出教学目标,组织、提炼教学内容,安排教学顺序,指导学生学习,主要是替学生处理教学信息。它的优点一是“效率高”,它能使学生在短期内学习许多内容;二是“门槛低”,知识储备有限和学习策略不佳的学生可以获得成功的学习。其不足之处也很明显:①因为学生智力投入少,信息处理的深度不够,因此学习效果不如“产生式”策略好;②由于教学安排过于周密,学生在学习中被动学习多于主动学习,因而学生学习志趣难以调动,制约了学生的学习能力。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不同课堂、课堂教学的不同时间段灵活运用“产生式”、“独立与小组学习”、“竞争与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策略,充分利用其优点,如“产生式”教学策略强调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安排和控制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处理教学信息,从而建构具有个人特有风格的学习。这样可以提高学习能力,激发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我们在每天的晚自习学习阶段的过程中用“学习整理”的规定和执行来体现“产生式”教学策略;如在课堂教学对当堂课知识点的整理上巧妙运用“独立与小组学习”教学策略,技能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学习优势,又能充分分享团队成员的智慧结晶,从而对个体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帮助学生落实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目标的达成度。

 

教学效率最终落实在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确立简单有效实用的学习策略非常必要。经过探究,我们提出了“思——构——默——练——变”的学习策略,并帮助学生有效落实。

 

“思”是指学生在听讲时能主动思考并理解知识点的含义;

 

“构”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学生在对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归纳时理解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体系结构图;二是指在总结归纳时构想背诵记忆的方法;“默”也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学生在“构”完成后保持安静,高度集中自己的意念,依据知识体系结构图和记忆方法背诵所学知识;二是指教师组织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一定量的默写;

 

“练”是指教师组织学生以高考题型的方式进行一定量的练习;

 

“变”是指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练习题进行创造性的自主命题,从而巩固所学知识。

 

“思——构”主要发生在课堂,“练——变”主要发生在课后自主学习阶段,而“默”是连接课堂和课后的桥梁。

 

第四,灵活运用教学方法,重视对学生记忆方法的指导。

 

如地理教学善用归纳法,前厅和客房的教学善用问题情境法等等。

 

如地理教学中对峨眉山主要景点名称及位置的记忆就可以采用首字归纳联想情境法。

 

“万金洪洗万国”——“峨眉山巅召开万佛大会(万佛顶),每个佛的头顶都放射出金光(金顶),像洪水一样倾泻而下(洪椿坪、洗象池),沐浴了万国众生(万年寺、报国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