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步学习计划范文

初步学习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步学习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初步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西部地区;基础化学;课程教改

吉首市位于湘鄂渝黔四省边界,其交通十分不便,医疗水平较低。为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需大力培养高水平复合型医学人才。《基础化学》是医学大类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吉首大学临床医学等专业基础课程。选用的教材《基础化学(第8版)》属于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也是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并在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得到推广,该教材在全国主要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

《基础化学》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学科基础课程,主要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初步掌握基础化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医学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基础化学》这门课中的一些基础知识,如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溶液及其浓度计算、原子结构、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等,以及分析化学的方法。为后续课程生物化学、药理学等打好基础。并在实验技能训练中通过化学实验,让学生掌握物质的分离、缓冲溶液的配制等一些基本操作技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1 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基础化学》是吉首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但就目前基础化学教学来看,存在很多问题。

1.1 课时少内容多的矛盾

《基础化学》教材的编者要求开设理论课的参考学时为52-68学时,很多学校培养方案都是64学时,但目前临床医学培养方案中仅仅给予44学时,教师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大纲的要求,导致课堂出现满堂灌的现象,知识点众多,学时抓不住重点,学生的积极性不高。

1.2 文理兼收,学生化学基本功参差不齐

《基础化学》包含较多抽象的理论内容,学生难以理解,限制了其学习的主动性。例如电池的电动势与电极电位,Gibbs自由能等概念。临床医学专业的大一新生来自五湖四海,很多学生在高中阶段属于文科生;或者有不少学生所在的省份在高中阶段实行大综合,化学根本没入门;或者从预科上来的学生化学基本功差,但吉首大学预科分流后选择了临床医学专业。因此,这三种学生的化学基础都十分薄弱,整个班级学生的化学基本功参差不齐。

1.3 学生对该课程理论课及实验课不重视,做实验按部就班,印象不深刻,教学效果差

大一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对该课程投入的精力较少,他们缺乏医学的基本知识,不了解化学与医学的关系,加上大多数学生受到重专业轻基础的影响,对学习化学不感兴趣,对该课程不够重视。经常会有学生问“为什么学医的人要开设基础化学这门课程?在高中阶段最讨厌的是化学”,由于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多数学生没有投入太多精力,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因此,除上课外,学生从不查资料,不复习,不做练习,不及时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致使遗留问题越来越多,甚至对学习《基础化学》产生抵制情绪。

学生刚进入大学适应能力偏低,但医学院临床专业的新生走进大学的第一堂理论课确是《基础化学》。多数学生很不适应大学的教学方式,更不理解化学在医学中的重要性,但往往跟上节奏、思想觉醒的时候该课程已接近尾声。

2 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2.1 合理取舍教材,优化教学内容

本教材属全国统编教材,内容较多,且又有一定的深度。针对我校的学生基础较差,将前13章的小字部分、方框中的知识和第6章,第14章,第15章供优秀学生选修。重点讲授与医学关系十分密切的第1章,第2章,第3章,第4章,第5章,第11章;对理论性较强的第7章,第8章,第9章,第10章,第13章只作一般要求。最终达到合理取舍教材,优化教学内容的目的。

2.2 采用案例教学法及问题讨论法

在教学过程中把实际的案例引入课堂,结合教学主题,给予学生启发性的点拨,通过讨论问答等互动教学过程,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分析,让学生了解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概念或理论。在医学化学教学过程中,突出化学知识而忽略医学知识是这门课程教学的大忌。在授课过程中能否将化学知识与医学知识相互融合是决定学生能否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

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授课时我们尽可能将所讲授的化学知识与医学紧密结合。例如在讲授电解质溶液时, 结合人体通过各种生理调节机制保持体液容量、渗透压、pH及各种溶质浓度等内环境的相对稳定。这种讲授方法使化学更加贴近医学,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更加认识化学与医学之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对化学的求知欲和学习动力, 也使单调、死板、枯燥的物质性质、分子结构等化学理论知识变得生动、丰富多彩。

比如,在讲述2015年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之一的中国人屠呦呦时,可以引入青蒿素及其分子结构,介绍其理化性能,强调化学结构与药物性能的关系。在讲述感冒药阿司匹林时,可以介绍有机合成化学的魅力,引入药物合成化学的概念,突出化学在医学中的重要性。

2.3 采用比较式教学法

比较式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目前已用到多门课程的教学中。实践证明,运用比较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思维能力。例如通过实验比较得出缓冲溶液的概念:能够抵抗外来少量强酸、强碱,或稍加稀释时可保持其pH基本不变的溶液。这样讲解可以加深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印象深刻,达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本课程教改重点讲述与医学密切相关的知识点,采用多种教学法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和引导。将人体与生命、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具备科学的素养,打好化学专业基本功。

3 结束语

《基础化学》是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为医学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起着关键作用。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可以加深对《药物化学》、《有机化学》、《营养与健康》以及很多病情中病理、机理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基本功,促进西部地区的医疗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徐昌彪,鲜永菊,刘玲.高校理工科非实践性课程灌输式教学模式剖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5,43:145-147.

第2篇:初步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 脑出血;脑梗死;差别化降血压

[中图分类号] R74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6(a)-0054-03

脑出血,又称为脑溢血,属于“脑卒中”的一种。脑出血是指非外力损伤脑实质内血管壁引起的出血,其主要病因是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颅内血管畸形等,常因用力、情绪激动等因素诱发,故大多在活动中突然发病[1]。脑出血属于高血压病最严重也是危害性最大的并发症之一。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肢体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的损害,是目前中老年人致死性疾病之一。本研究探究差别化降血压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60例,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58~83岁,平均(72.5±5.63)岁。治疗组60例,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56~82岁,平均(70.8±4.97)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降压药硝苯地平(黄石黄抗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2021861)口服10~20 mg/次,3次/d;实验组则通过降压药物在开始治疗后的1 h内使收缩压达到140~160 mm Hg(1 mm Hg=0.133 kPa),首选静脉降压药物。观察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出血情况。

1.3 观察指标和疗效评定标准

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的血肿体积,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6、12个月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若患者无神经功能缺损,病残程度为0级,即为治愈;若神经功能缺损为轻型,病残程度为0级,即为好转;若神经功能缺损为重型,病残程度为1~3级,即为无效,总显效=治愈+好转。神经缺损情况诊断标准为轻型0~15分,中型16~30分,重型31~45分[2]。患者好转则为轻型,无效则为重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5.0对数据进行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独立样本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血肿体积大小比较

治疗前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血肿体积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肿体积增加的差值大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16.83,P <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血肿体积大小比较情况(mL,x±s)

注:与对照组比较,t = 16.83,*P < 0.05

2.2 两组治疗1个月后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治疗1个月后治愈率和总显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临床疗效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P < 0.05

2.3 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6、12个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

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3、6、12个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6、12个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分,x±s)

3 讨论

脑出血是中老年患者容易导致死亡的疾病之一,脑出血属于高血压病最严重也是危害性最大的并发症之一,患者在短时间内就会出现极为严重的临床症状,甚至短时间内影响患者呼吸、心跳等基本生理活动,造成患者的死亡[3]。患者对高血压要有一定的预防措施,才能够的避免高血压患者出现脑出血的状况[4]。引起高血压的诱因有很多,例如环境因素,在各个季节交替时,外界的气候变化可以抑制脑血流量的变化,短时间不能有效的得到稳定[5];情绪变化也是脑出血的主要诱因,患者的大喜大悲都会带动患者本身的血压变化,使得原本脆弱的血管破裂,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也可以影响血压的变化,长期吸烟可以使患者本身的血管壁变薄,血管内皮的损失,回心血流量下降,都可以引发脑出血[6-7]。本次研究分别采用基础降低血压和积极降低血压方式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并进行临床疗效的比较,基础降压就是对患者采用基础降压药物治疗,让患者服用硝苯地平等基本降压药,实验组采用积极降压治疗,使患者收缩压在开始治疗后1 h内使达到140~160 mm Hg,首选静脉降压药物进行治疗[8-13]。本组实验在脑出血量以及脑神经功能上具有显著的提高,使患者的病情得到一定的控制,并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本研究中,治疗前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血肿体积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肿体积增大差值大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16.83,P < 0.05)。实验组治疗1个月后治愈率[40.0%(24/60)]和总显效率[90.0%(54/60)]均高于对照组[28.3%(14/60)、65.0%(39/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3、6、12个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实验组[(17.82±2.09)、(7.29±2.06)、(3.44±1.27)分]均低于对照组[(19.34±2.51)、(10.29±2.06)、(5.29±1.3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因此,实验组对于对照组有明显的优势。对照组采用的基础降压法治疗,不能使患者的血压得到理想的控制,而积极降压法可以有效减少患者脑出血量,从而使患者血压得到一定的控制,对于患者的治疗起到不可忽略的作用。积极降压治疗是一种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有效方法,积极降压治疗可使患者收缩压在开始治疗后1 h内使达到140~160 mm Hg,与基础降压治疗比较,可以在短时间内有效降低患者血压,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在预防上面,平时应注意控制血压,改善不良生活习惯,保持心情舒畅[8]。

[参考文献]

[1] 邵锦根,张旭.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早期差别化降血压治疗的疗效观察[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2,31(4):302-304.

[2] 白玉芝,茹静,王晶,等.6426例高血压住院患者的增龄忤变化和并存疾病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0,29(5):355-358.

[3] 文娇.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的护理[J].中国美容医学,2010,19(5):121.

[4] 王梅,李宁,乔着意,等.救治老年人高血压危象患者83例临床体会[J].重庆医学,2010,39(8):976-977.

[5] 季曙明,唐政.高血压危象的诊断和治疗现状[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7,16(2):162.

[6] 谢才兰,漆松涛,潘军,等.高血压脑出血降血压治疗效果分析(附61例报道)[J].医学综述,2009,15(1):150-152.

[7] 朱丽莉,冯波,贺玲,等.不同血压状况对脑梗死发病及预后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7,3(6):32-33.

[8] 王志利,侯林生,陈庆宏.急性进展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附28例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7,12(9):562-563.

[9] Ji Y,Ding X,Wang ZG. Analysis of relevant factors of cerebr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 with hemorrhage [J]. Zhonghua Yi Xue Za Zhi,2012,92(35):2488-2490.

[10] Bai J,Dou CW,Wang YJ,et al. Correlations of angio-architectural factors with cerebr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 hemorrhage [J]. Zhonghua Yi Xue Za Zhi,2012,92(31):2202-2204.

[11] Wolf S,Wartenberg KE. Delayed cerebral ischemia after 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Prevention,diagnostics and therapy [J]. Nervenarzt,2012,83(12):1542-1550.

[12] Tarumoto N,Sujino K,Yamaguchi T,et al. A first report of Rothia aeria endocarditis complicated by cerebral hemorrhage [J]. Intern Med,2012,51(23):3295-3299.

第3篇:初步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西王母;文学形象;汉代;定型;文化成因

中图分类号:I20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2)06-0079-06

汉字中的东西南北等方位词,随着汉文化的渐趋成熟,其承载的内涵也逐渐超越了表方位的本义而演进为复杂民族文化心理的载体。诚如卡西尔所说:“东、西、南、北不是用来在经验知觉世界内取向的、本质相同的区域。它们每一个都有自己特殊的实在的意义,都有一种内在的神话生命。”① 以他的这段话来验证中国东汉时期的西向崇拜与西王母形象的演进问题,是完全适合的。

在东汉以前,中国人对于空间方位有着独特的偏好,约略言之,黄河流域的周文化圈及其后来的衍生文化体,在南北的方向上更推崇南,在东西的方向上更推崇东②。但是到了东汉,文学中很少突出南北这一对纵向方位,而在说到东西这两个对应的横向方位时,东汉人明显地表现出西向崇拜的趋势。虽然有以班固《两都赋》为代表的辞赋重点探讨东西方位,但却是就定都问题而有意发挥,这种服务于一时政治而提出的崇东抑西观,不能作为东汉时期人普遍的方位意见的代表。考察这一时期的文献、画像石会发现,东汉人对于西向有着特别的偏好。这一令人惊讶的现象,反映了东汉文化与文学的一些特质。东汉人方位意识的这一转向,是与自西汉以来就存在而在东汉时期盛行的对西王母的崇拜密切相关的。在东汉人的想象里,西方是仙界,西王母则是居于西方仙界的长生之神,是可以给予人以福佑的神灵。对西王母的崇拜,强化了对西向的崇拜。对西王母形象的梳理、分析,不仅仅是个文学研究的问题,也是个文化研究的问题。对西王母形象的文化研究,有丛书《西王母文化研究集成》;从艺术发展史的角度对西王母形象做深入的研究,有李凇、巫鸿两位学者做出了很大实绩③。西王母形象有着漫长的演进过程,约略言之,东汉是一个重要阶段,道教兴起之后的改造是另一个重要阶段。

在东汉之前的文学中,西王母的形象早已出现,并始终处于与时俱进的演进状态。

文献中最早出现西王母,陈梦家先生认为始于甲骨卜辞。出土于安阳的甲骨中,确实有一版上刻“西母”二字,陈先生据此考论认为这二字所指的就是最早的西王母④。但陈先生的意见并未被广泛

*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察举制度与两汉文学关系之研究”(项目编号:08JA751014)的成果之一。

接受,因为“西母”是否就是指后世的西王母很难确定;另外,甲骨上刻“西母”的仅见于此版,孤证难成定说。

如果舍弃模棱两可的甲骨文献,则西王母形象的最早出现,是在先秦神话中。最早记载西王母的当属《山海经》。在这部性质迄今尚存争议的先秦古籍中,西王母被描绘成统领众鬼的可怕的山神形象。《山海经》中三处言及西王母,较为详细些的是如下两处:《西次三经》:“又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大荒西经第十六》:“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⑤《山海经》描写西王母的这两处文献,都言及西王母衣裳原始,穴居独处,是一位有着人的形状同时兼有猛兽特征的山神,她执掌刑罚与瘟疫,说明她又有冥神的性质。总之,这是一位凶残暴戾的女神,她带给人的,更多的是畏惧,而绝没有一丝的温情与亲近感。与《山海经》中的叙写类似的,是《鸿苞轩辕黄帝纪》,该书这样描写西王母:“于时有神人西王母者,太阴之精,天帝之女也。人身虎首,豹尾蓬头,戴胜颢然,白首善啸。石城金台而穴居,坐于少广之山。”⑥

但是,在《山海经》之后的同为战国时期著作的《穆天子传》一书中,西王母的形象开始产生了变化:

乙丑,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

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

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天子答

之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

见汝。比及三年,将后而野。”西王母……又为

天子吟曰:“比徂西土,爰居其野。虎豹为群,

於鹊与处。嘉命不迁,我惟帝女。彼何世民?又

将去子。吹笙鼓簧,中心翔翔。世民之子,唯天

之望。”⑦

《穆天子传》中的西王母,形象已经与《山海经》中狞厉凶恶的山神形象大不相同。她具有深厚的文化素养,能够随口赋出饱含深情的诗歌,表达她不愿独自在旷野上过着“虎豹为群,於鹊与处”的生活,而愿意托身穆王的情意。对于穆王的离去,她忧心忡忡,并两次作歌,一再致意,要求穆王“复来”相会。

第4篇:初步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血液净化;血液透析;蛋白结合类尿毒症毒素

临床研究发现蛋白结合类毒素很难被一般性的血液透析清除,最终使得维持性的血液透析即HDM患者体内的毒素水平能够有效提升,马尿酸、硫酸吲哚酚以及硫酸对甲酚作为此种毒素的典型代表,不但对肾脏有一定的毒性,其还会损害别的器官与组织,比如脑组织、心脏以及血管内皮等,是尿毒症心血管在治疗之前出现并发症的重要诱发因素。怎样科学合理的清除MHD患者血清蛋白结合类尿毒症毒素成了现阶段血液净化人员关注的重点。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的血液透析患者96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患者的年龄各不相同,其中年龄患者19~86岁,透析的时间都大于6个月;另外自体动静瘘功能相对较好的患者;另外96例患者中男性患者60例,女性患者36例。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有慢性消耗性疾病、营养不良、肠内或者肠外营养人员、肝脏功能不全的患者不纳入研究人群中。

1.2方法 血液透析组使用低通量聚砜膜透析器,4h/次,血流的速度为220~280ml/min,血液透析滤过组同样4h/次,血流的速度控制在220~280ml/min,使用之后置换,置换液量依据超滤血流比30%进行计算。血液灌流结合血液透析组灌流器串联于透析器之前,结合治疗2h之后将灌流器移开,之后再次单独的实施血液透析的治疗,血流的速度在180~250ml/min,上面的治疗方法全部使用碳酸氢盐透析液,透析液的流动速度需要控制在500ml/min。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差异、组内差异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IS以及PCS清除效果分析 血清IS清除的效果是:血液透析组从治疗之前的(30.95±12.5)ug/ml有效降到治疗之后的(21.01±10.40)ug/ml,P

2.2血清PCS清除效果 血液透析组从治疗之前的(24.86±13.63)ug/ml有效降到治疗之后的(16.79±8.47)ugml,P

3 讨论

实际上IS以及PCS是饮食中蛋白质于肠道和肝脏中的代谢产物,而HA则是食品内的苯甲酸通过相关作用转化而来的,此类毒素主要通过肾脏过肾小管有机阴离子的转运系统从人体内的血液中摄取同时随着尿液有效排除,血清的PCS以及IS浓度也会随之升高[1]。而通过相关机理而不断循环的PCS以及IS均有着非常高的蛋白结合率,使得一般HD很难把它有效的实施清除,蓄积而出现的毒性作用也相对较为显著,尿毒症的水平PCS以及IS能够利用介导氧化应激一直抗衰老基因的表达等机制诱发严重的心血管或者肾脏等损害[2]。

HP利用吸附效果对体内的内源性以及外源性毒物实施清理,不过对小分子的物质其清除的作用不明显,和血液透析结合则能够起到优势互补的效果[3]。此次研究对于高蛋白的结合率PCS以及IS清除效果相对较为明显,血液灌流结合血液透析治疗方法的最终治疗效果更优。现阶段国内外使用吸附技术对蛋白结合类的毒素实施清除的研究还非常少,目前还没有血液灌流结合血液透析对多种蛋白联合类毒素实施清除的相关研究。研究显示血液灌流结合血液透析的清除效果要比血液透析以及血液透析滤过的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缪立英,何小舟,邢昌赢,等.不同血液净化方法清除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的效果比较[J].中华肾脏病杂志,2013,29(2):150-151.

第5篇:初步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机械制图;导学实践;学习计划;课程实训;网上互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2-0217-03

一、引言

开放教育起源于英国,我国从1978年开始筹办面向全国的广播电视大学。到目前为止,远程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已经经历了三代:第一代是函授教育。函授教育由函授学校给予辅导与考核,并在一定时间进行短期集中学习和就地委托辅导,是运用通讯方式进行的教育,学员利用业余时间,以自学函授教材为主。第二代是广播电视教育。广播电视教育是学员通过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传媒技术实施高等教育的一种教学。第三代是现代远程教育阶段。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形式由原来的以教为主变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育机构有较为丰富的教学资源供学习者选用,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受教育者可以扩展到全社会。因此,如何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发挥教师的导学作用进行探索,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机械制图》作为机电工程方面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常被称为工程界的语言,被设置为机电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经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并掌握机械制图的基础知识、基本识图的分析方法和基本绘图的技能,为了进一步学习机电工程专业后续课程以及从事机电工程技术方面的实际工作打下初步基础。然而,经过对云南开放大学中高衔接机电工程不同专业类型学生的课程考试成绩的统计,学生们的考试合格率不够理想;在开放教育中高衔接专科学生中,学生的基础差距尤为明显。由于宽松的入学方式是开放教育专科学生采用的招生特点,这种招生方式自然出现了学生的文化素质基础比较差,特别是专业基础薄弱。这种方式为有志于学习的学生提供了继续学习的机会。据调查,学员不是为了继续深造选择机械工程专业,目的更多是为了选择工作的需要。学生中大部分的弱势科目是他们的数学、英语、物理,因为中国普遍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模式,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这样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强。自学能力差、基础薄弱等因素造成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得不到提高。

在开放教育模式下,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和基础知识薄弱的情况,如何结合课程特点,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探究新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导学作用,已经成为辅导教师急需寻求的答案。

二、学生要制定自己的个人学习计划

个人学习计划是学生学习的好的起点,开放教育强调自主学习,所以要求每位学生根据自己学习基础和学习条件在入学时制定好个人学习计划。如果辅导教师在这方面不够重视,很少有学生能主动制定个人学习计划的。而且并不明确针对课程制定学习计划的要求,个人学习计划主要是针对总体学习规划的整个学习计划。事实上,在开放教育模式下,自学能力比较差、基础薄弱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的要求制定课程学习计划是很有必要的。首先,学生可以有针对性、有计划地补充基础知识,例如学习《机械制图》这门课程,就需要相应的数学逻辑思维和空间思维能力;其次,学生可以适时参加相关的教学辅导、网上互动、课程实训,学生可以在教师督促下根据课程的教学进程合理安排学习进程、学习时间。另外,合理的个人学习计划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最好方法。课程实训的要求、多媒体教材的使用、教学进程的安排、课程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等都是课程教学设计方案的内容。根据课程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辅导教师应该首先编制好课程教学设计方案,然后指导学生制定个人的课程学习计划。辅导教师协助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课程学习计划,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应提出相应的具体意见,让每位学生有好的开端。

三、完善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

在安排教学内容上,适当注意课程内容的理论分析、完整性和系统性的基础上,应本着实用、能用、够用的原则,在突出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分析图样和绘制图样及识读图样方法,避免在识图分析和空间模型想象上的不准确或过多纠缠。例如“在基本体表面上取点”,这个内容决定学生的思维方向,学生常不重视“表面”这两个字,一定要让学生紧抓住“表面”不用去想模型空间内部,这样学生就很容易领悟。在讲解时,要用最容易理解的方法讲解积聚性、素线法和截面法,让学生彻底理解;再如,对于“轴测图”这一章,现在处于计算机时代,无论二维图形或三维图形都用相应的软件绘制,不再用手工绘制,并且现在的三维软件可以把三维图形转化为二维图形和轴测图,所以轴测图这一章可以直接不学。适当调整教学内容有利于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减少学生的畏难情绪,并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重点。在教学方法上,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辅导教师应善于总结和归纳,把基础知识内容口诀化、规律化。例如:对基准的选择、绘图方法和步骤、图样尺寸标注可以采用口诀化教学;对切割体中求截交线、相贯体中求相贯线可以采用规律化教学,以便使复杂的图形变得简单。辅导教师还应针对各章节内容和相应题型进行题型分析、讲解解题思路,明确解题方法,让学生掌握同类题型的解题方法。在相贯体中,以两平面立体相贯为例,可以建立如下的求解过程(参见图1)。

第一步:抓住俯视图中三角形对照主视图和左视图想象三梭柱,抓住左视图中三角形对照主视图和俯视图想象三梭柱,判断为两平面立体相贯。

第二步:连接两条虚线和两条细实线,虚线为被挡梭线的投影,细实线为小三梭柱的梭线。

第三步:俯视图中外侧四个交点对应的主视图中的投影在下边梭线上。

第四步:俯视图中内侧两个交点对应的主视图中的投影在上边梭线上。

第6篇:初步学习计划范文

1、首先制定学习计划,认真查漏补缺,狠抓薄弱学科

通过制定学习计划,努力将学生复习状态调整到最佳,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自己的寒假学习!

比如:每天学习时间最少保持在7-8小时(上课时间包括在内);学习时间最好固定在:上午8:30-11:30,下午14:30-17:30;晚上19:30-21:30。

既不要睡懒觉,也不要开夜车;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但主要是以保证每科的学习时间为主。例如:你数学定的是2个小时,但2小时过后任务还没有完成,建议你赶快根据计划更换到其他的复习科目。千万不要出现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的局面。

晚上学习的最后一个小时建议把安排设置为机动,目的是把白天没有解决的问题或没有完成的任务再找补一下。

每天至少进行三科的复习,文理分开,擅长/喜欢和厌恶的科目交叉进行。不要前赶或后补作业。记住,完成作业不是目的,根据作业查缺补漏,或翻书再复习一下薄弱环节才是根本。

有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千万不要钻“牛角尖”或置之不理,可以打电话请教一下老师或同学吧!

寒假中,要认真、客观地对期末考试进行分析。看看哪些题失了分,弄清失分原因。比如,是基本知识没掌握好,还是学习态度不端正,或者是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不好。要进行全方位的剖析。同学们在分析“过去”、总结经验教训后,为自己制定一套寒假学习计划,并坚持实施。

因为寒假时间有限,要坚持“把时间用在刀刃上”,所以,寒假学习中要多补习“瘸腿科目”,对薄弱环节进行加强分析看看哪科没考好,冷静分析丢分原因,判断该科是不是弱科。如果是,则要抓紧寒假时间,多补弱科基础知识,避免中考时“瘸腿科目”拉分。

2、有计划的梳理学科要点,形成知识体系与纲要结构

成绩落后生要静下心来,加强概念、单词和公式的记忆,将初二初三教材上的概念、规律、公式等知识梳理一遍。首先可初步整理出各章节中的重点、难点、考 点,找到基本概念之间的联系,使每块知识形成体系。其次要将易混淆的概念、规律加强对比、区分,配以适当的练习进行巩固。再次,把握重点难点以及课本中的 知识点融汇在一起,理出线索,留在中考后期复习用。

对于语文学科,文科目中文言文有欠缺的同学,可以把初中三年的文言文通读一遍,掌握相关词语的用法,并在练习中巩固。

数学:平面几何比较重要,在寒假消化老师课堂上讲的基本知识。要多看公式及相关题型,多做证明题,培养解题思路。

英语:听英语广播、看阅读、记单词、朗诵课文,复习必须掌握的语法。每天坚持用半个小时背单词,把不能背诵的单词整理成小卡片,便于随时复习。

物理:掌握电学、力学重要的原理和公式。力学中,分析题比较多,要多做练习,课堂上老师讲解的知识点,要好好复习,并掌握解题方法。

化学:由于初三才学,接触比较晚,感觉生疏,主要就是看课本,夯实基础。

3、收集和整理做过的错题,选择中考真题及时训练

寒假期间,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复习,尽量多做历年中考真题。在做完一套真题试卷后,要及时核对答案,看看哪些题目丢分,弄清丢分原因。通过做真题可了解中考命题范围、题目深浅以及相关题型。

同时,还要把做错的题记录在错题集里,或用红笔作上记号,便于下一次复习。比如,英语若是客观题丢分,要认真研究该题失分的原因,数学或其它科目也可以 用此方法进行复习,在复习的过程中,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汇总在一起,记在事先准备的小册子上,开学后请教老师。通过有选择性的做中考真题,可以体会 和熟悉中考题型,同时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使训练更有效。

4、有序安排寒假作业,有选择的让孩子进行“家教”或学科辅导

寒假里,完成寒假作业往往会呈现两个极端:一个是放假前两天拼命把所有的作业都写完,以后的时间光顾着玩,到了开学把知识忘得一干二净;另一种是先尽情 玩,直到快开学的前几天才慌忙写作业,保量不保质。因此,寒假要有计划性的安排每天应完成的书面作业,不要作业量要求起伏变化太大。

在找出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后,要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和学习需求,选择适合的“家教”或学科补习。应注意到,过多的假期补课会使学生厌学,并容易发生重复训练。好的课外辅导班和家教,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但是不要过分依赖家教或辅导班。

第7篇:初步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 元认知 元认知策略 策略培训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自主学习的概念最早由Holec(1981)正式提出,他认为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自主学习负责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靠后天的培养形成的。近几十年,人们发现,由于课堂教学内容的有限性和教师个人知识、能力和精力的局限性,传统的单纯课堂教学已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和信息量的激增要求人们不断学习和发展自我。因此,自主学习成为国内教学改革的热点,其内涵随着教学观点的发展也日渐丰富,成为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由“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

1 元认知策略与自主学习之间的关系

元认知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Flavell于1976年提出,他指出元认知是任何调节认知过程的认知活动。外语学习中对元认知的研究始于80年代,其中O’Malley & Chamot的研究广为人知。他们认为元认知策略用于管理和监控学习者的学习,是区分成功的语言学习和不成功的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变量(O’Malley and Chamot, 1990)。具体而言,元认知策略包括自我计划策略、自我监控策略和自我评估策略。

自主学习强调的是独立个体、主动、自我负责、自觉的学习,对外语学习过程要自我定向、自我调节、自我评价、自我监控(付岳梅,2011),与元认知关系密切。事实上,目前国内外已有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元认知在语言学习、问题解决以及各种自我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杨鸿雁,2010)。

据此可知,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关键因素即提高学生元认知策略的运用,而对学生元认知策略的培训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2 培训前: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现状调查分析

为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因材施教,笔者在学期初对130名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结果表明,学生的自主学习状况不尽如人意。

首先,尽管不少学生已经认识到自主学习的必要性,但是能合理有效拟定自主学习计划的人数却并不多,更不用谈调整学习计划了。根据统计,仅30%左右的学生能合理安排课外学习,使自己有充裕的时间完成既定的任务或计划;而为自己制定比较详细的日程表(学期计划或周计划)的同学仅占总人数的17%。访谈中,多数学生提到,计划赶不上变化,使用日程表没有多大意义,不如“走一步,看一步”。其次,学生的自我监控意识薄弱。尽管多数学生认为学习方法十分重要,但能根据学习任务和内容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并检查自己的学习是否得当的学生却是寥寥无几。再则,学生缺少自我评价,能坚持自我评价的学生可谓凤毛麟角。很少有学生能做到定期反思学习中的不足和总结学习中的经验,定期自测和复习。

3 培训的实施方案

该元认知策略培训的主要目标就是让学生逐步学会制订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安排学习任务,监控学习进程,评估学习效果,以最终实现自主学习。为尽可能保证培训的效果,培训之初要求学生尽可能写学习反思日记,并且每周上交一次,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另一方面可以便于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给予相应的指导。

培训之初,首先组织了一次关于元认知的知识讲座,让学生了解有关元认知的基本理论以及通过文秋芳在《英语学习的成功之路》中列举的实例说明元认知策略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建立初步的元认知意识,调动学生参与元认知策略培训的积极性。

然后,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做了反思和自我评估之后,明确学习目标,并拟订出课内课外学习计划(包括学期计划、月计划和周计划)。对学习目标和计划调整之后,结合课堂教学中的各项教学任务,指导全体学生执行计划过程中如何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包括监控自己是否预先预习,是否领会了学习的内容,是否选择了合适的学习方法,学习计划是否如期完成,学习计划是否需要进一步调整等。最后,通过教师评估示范,教会学生如何评估自己的学习过程。

培训中充分发挥学习反思日记的作用,通过老师批阅和点评学习反思日记的方式,加强对学生的培训力度。

4 培训的结果与反思

配对样本结果T检验结果显示,与培训前相比,学生在元认知策略使用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自我计划策略的使用差异显著(t=2.925, df=77, P

经过培训之后,学生独立学习、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策略,对学习效果进行监控和反思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换言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这再次验证了元认知策略的培训对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至此,笔者认为,外语教师应尽可能将元认知教学融入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获得语言技能的同时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为他们今后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这需要教师首先完善自己的元认知能力,调整教学理念和思路,并能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将元认知策略训练与教学任务有效结合。

参考文献

第8篇:初步学习计划范文

通过制定学习计划,努力将学生复习状态调整到最佳,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自己的寒假学习!

比如:每天学习时间最少保持在7-8小时(上课时间包括在内);学习时间最好固定在:上午8:30-11:30,下午14:30-17:30;晚上19:30-21:30。

既不要睡懒觉,也不要开夜车;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但主要是以保证每科的学习时间为主。例如:你数学定的是2个小时,但2小时过后任务还没有完成,建议你赶快根据计划更换到其他的复习科目。千万不要出现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的局面。

晚上学习的最后一个小时建议把安排设置为机动,目的是把白天没有解决的问题或没有完成的任务再找补一下。

每天至少进行三科的复习,文理分开,擅长/喜欢和厌恶的科目交叉进行。不要前赶或后补作业。记住,完成作业不是目的,根据作业查缺补漏,或翻书再复习一下薄弱环节才是根本。

有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千万不要钻“牛角尖”或置之不理,可以打电话请教一下老师或同学吧!

寒假中,要认真、客观地对期末考试进行分析。看看哪些题失了分,弄清失分原因。比如,是基本知识没掌握好,还是学习态度不端正,或者是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不好。要进行全方位的剖析。同学们在分析“过去”、总结经验教训后,为自己制定一套寒假学习计划,并坚持实施。

因为寒假时间有限,要坚持“把时间用在刀刃上”,所以,寒假学习中要多补习“瘸腿科目”,对薄弱环节进行加强分析看看哪科没考好,冷静分析丢分原因,判断该科是不是弱科。如果是,则要抓紧寒假时间,多补弱科基础知识,避免中考时“瘸腿科目”拉分。

2、有计划的梳理学科要点,形成知识体系与纲要结构

成绩落后生要静下心来,加强概念、单词和公式的记忆,将初二初三教材上的概念、规律、公式等知识梳理一遍。首先可初步整理出各章节中的重点、难点、考 点,找到基本概念之间的联系,使每块知识形成体系。其次要将易混淆的概念、规律加强对比、区分,配以适当的练习进行巩固。再次,把握重点难点以及课本中的 知识点融汇在一起,理出线索,留在中考后期复习用。

对于语文学科,文科目中文言文有欠缺的同学,可以把初中三年的文言文通读一遍,掌握相关词语的用法,并在练习中巩固。

数学:平面几何比较重要,在寒假消化老师课堂上讲的基本知识。要多看公式及相关题型,多做证明题,培养解题思路。

英语:听英语广播、看阅读、记单词、朗诵课文,复习必须掌握的语法。每天坚持用半个小时背单词,把不能背诵的单词整理成小卡片,便于随时复习。

物理:掌握电学、力学重要的原理和公式。力学中,分析题比较多,要多做练习,课堂上老师讲解的知识点,要好好复习,并掌握解题方法。

化学:由于初三才学,接触比较晚,感觉生疏,主要就是看课本,夯实基础。

3、收集和整理做过的错题,选择中考真题及时训练

寒假期间,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复习,尽量多做历年中考真题。在做完一套真题试卷后,要及时核对答案,看看哪些题目丢分,弄清丢分原因。通过做真题可了解中考命题范围、题目深浅以及相关题型。

同时,还要把做错的题记录在错题集里,或用红笔作上记号,便于下一次复习。比如,英语若是客观题丢分,要认真研究该题失分的原因,数学或其它科目也可以 用此方法进行复习,在复习的过程中,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汇总在一起,记在事先准备的小册子上,开学后请教老师。通过有选择性的做中考真题,可以体会 和熟悉中考题型,同时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使训练更有效。

4、有序安排寒假作业,有选择的让孩子进行“家教”或学科辅导

寒假里,完成寒假作业往往会呈现两个极端:一个是放假前两天拼命把所有的作业都写完,以后的时间光顾着玩,到了开学把知识忘得一干二净;另一种是先尽情 玩,直到快开学的前几天才慌忙写作业,保量不保质。因此,寒假要有计划性的安排每天应完成的书面作业,不要作业量要求起伏变化太大。

在找出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后,要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和学习需求,选择适合的“家教”或学科补习。应注意到,过多的假期补课会使学生厌学,并容易发生重复训练。好的课外辅导班和家教,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但是不要过分依赖家教或辅导班。

第9篇:初步学习计划范文

1、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可以指导自己的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2、学会主动学习,自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学习中的大量问题,需要自己解决;

3、做到课堂高效,通过预习,可以对教材有初步的了解,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记忆;

4、需要及时复习,温故而知新,将学过的知识更加系统化,条理化,纳入到整个知识体系之中;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