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创设问题情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启发性原则
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求其能引起学生认知结构上的不平衡,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悬念,从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把学生带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去,使他们产生积极思考的欲望。
如:在铜与浓硝酸反应教学中,我们先设置了以下几个问题:(1)浓硝酸分解时生成什么物质?(2)硝酸分解的哪一种产物能与铜反应?(3)氧化铜能否在硝酸中稳定存在?(4)在铜与硝酸的反应中,硝酸可能起到了哪些作用?对学生做了这些引导后,又引导学生做了铜与浓硝酸的演示实验,让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进而分析铜与浓硝酸反应的产物,并书写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在教学中,我明显地感受到这种问题的呈现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二、展示性原则
学生是在思维活动过程中学会思维的,由于教学内容、教材知识蕴含的思维方法都有丰富的背景材料,而思维活动本身又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向学生充分展示内在的思维过程,揭示化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发现过程,把凝结在教材中知识背后的材料及科学活动过程充分展开,暴露思维的发生、发展过程。
比如,在讲“盐类水解”时,学生通过实验知道:盐溶液并非都显中性。为帮助学生释疑,我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链”:(1)实验中所用的盐其组成中既无H+,又无OH-,为什么溶于水后却呈现一定的酸碱性?(2)盐溶液呈现的酸碱性与组成的离子之间有何关系?(3)在上述的各种盐溶液中,存在哪些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离子?它们对水的电离平衡有何影响?通过对以上一系列问题的解决,学生既能更好地理解、掌握了知识,又能促进思维发展和能力的提高。
三、适度性原则
教师有意识地设置悬念,使学生产生疑问,引导学生思考,是一种有目的、有方向的思维导向。但要求教师在提出问题时,做到精心设计,问题提得不能太浅,也不能提得太深,深浅度最好把握在“跳一跳,摘个桃”的程度,使学生的思维提高到“最近发展区”的水平,也就是要让学生经过努力,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和成功的喜悦。这样既巩固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促进“最近发展区”上升到“未知区”,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他们的自信,获得了成功的。
例如,我在讲电解池原理时,先让学生做电解水的实验,同时提出了几个问题:①纯水几乎不导电,为什么溶液中产生电流?②溶液中硫酸的作用是什么?③硫酸能导电发生电解,那么其它电解质溶液是否也能导电并发生电解呢?然后指导学生再做电解氯化铜溶液的实验。这样下来,学生兴趣高涨,很想知道结果。这样的问题设计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结构考虑的,从初中知识引入,又在原来的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为后面的学习提供了知识储备,效果很不错。而如果直接提问:电解硫酸铜的产物是什么?学生显然无法回答。
四、层次性原则
人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总是喜欢先从简单、较基本的做起,然后再去突破难点,完成关键步骤。没有人喜欢在一开始就直接去攻克难关而不经历任何铺垫。因为在从易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人们可以逐步总结规律、积累经验、增强信心,而这些对问题最终得以解决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如此。所以,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应根据学生认知心理的特点,尽可能设计科学的、有梯度的、有层次的问题链,要建立解决问题的“台阶”,帮助学生拾阶而上。
如:进行“计算强酸中水电离出来的C(H+)或强碱中水电离出来的C(OH-)”的内容教学时,我设计了下列有梯度的问题:(1)0.1mol/lHCl中C(H+)等于多少?是什么物质电离出来的?(2)0.1mol/lHCl中C(OH-)等于多少?是什么物质产生的?(3)0.1mol/lHCl中水电离出来的C(H+)等于多少?你是怎样考虑的?通过问题的递进性设计,降低了教学难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使学生的思维随着问题设置的递进而显得更为活跃。
五、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的问题强调答案的多样性,能够调动学生对各种自主学习策略的运用,对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迁移,促进学生的讨论和师生的交流,使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不同范围得出各种结论,这是给学生提供了多角度考虑问题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再者,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体验成功的乐趣。
如,在学习了电离平衡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醋酸是一种弱酸。经过学生思考、讨论,设计了如下比较可行的方案:①测定0.1mol/LCH3COONa的pH,发现pH>7;②测定0.1mol/LCH3COOH的pH,发现pH>1;③用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CH3COOH与HCl分别与相同大小的锌粒反应,比较放出氢气速率的快慢;④取pH=1的CH3COOH和HCl分别稀释100倍,再测pH;⑤向0.1mol/LCH3COOH溶液中滴加石蕊变红,再加CH3COONa固体,发现红色变浅……
关键词:问题情境;创新;整合;教育
一、创设问题情境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意义
1.良好的问题情境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的东西能引起大家的关注,对于一堂课来说,好的开端自然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只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了与学生内在知识结构和求知需求相符的有效的问题情境便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好奇心,从而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开端。
2.良好的问题情境能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概念
生物教材中有许多概念,对于中学生来说,一些复杂抽象的概念,他们是很难理解的。比如讲到DNA时,老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做DNA模型,让学生从实践操作中理解DNA的平行的双螺旋状的结构,四种脱氧核苷酸分别是由什么组成的,怎样进行碱基配对……这样通过情境把抽象化为具体,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3.良好的问题情境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生物教学过程
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来吸引学生的眼球,使之集中精力上课。同时,根据情境设置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良好的问题情境可以培养学生研究探索的能力,也能强化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
4.良好的问题情境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能力
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内容是求异思维,而求异思维正是一种朝着多方向,寻求多种解决问题方式和答案的思维。教师创设一些刺激学生进行求异思维的情境,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扩展,掌握思维变通的方法,加强思维的变通能力。
二、创新问题情境的途径
1.问题情境整合的优越性
问题情境整合的优点主要表现在:首先,这个问题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对于自己的东西,学生往往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因此对于将要进行的课学生定会抱着浓厚的兴趣,这为课堂顺利有效地进行奠定了一个基础。其次,这个问题是学生满足自身知识渴望的起点。有了疑惑才会有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渴望解决问题,中学生爱好探索,好奇心强烈,凡事都希望有一个圆满的结果,对于自己提出来的问题更是希望在老师的指引下得以解决。一旦问题解决了,他们便有热情寻找下一个问题。再则每个学生的价值观不同,对于同一个知识点会有不同的疑惑,因此他们的疑问将会把课堂点缀得多姿多彩、富有生机。第三,老师做了充分的准备。老师须在设计问题情境之前就收集大量信息,可根据学生提出来的问题、建议、需要进行筛选,做出正确的判断,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对于学校有的设备可以提前借用,若没有,则可根据自己的能力找其他用品代替;对于学生提出来的疑惑,可上网查询资料或询问他人;对于学生提出的建议,上课时可做出改正。总之老师要在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走进教室,与学生的问题融合为一体。第四,发展的空间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分析知识点、思考问题、查询资料、动手实践、分析研究总结或需求帮助,他们学会了如何去思考问题,采用何种途径去解决问题,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与社会协调相处,使知识生活化,从而使自己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与时俱进的合格的当代中学生。最后,途径的选择性和多样性。每种问题情境的创设途径都有它的优点和缺点,教师可根据具体的情况来选择创设途径,这样就能使其优点最大化、缺点最小化,而多样创设途径的综合运用,就使得创设途径有了多样性,能满足学生的要求。
2.问题情境整合与教学相结合的实例
生物不仅以实验为基础而且与生活紧密相关,《生物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根据问题情境的整合性可以这样设置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的教学过程:
情境创设
课室(或多媒体课室)屏幕显示:问题探讨
人们曾经认为两个亲本杂交后,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体内发生混合,使子代表现出介于双亲之间的性状……这种观点也作做融合遗传。
讨论:你同意上述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师生互动
以上问题的呈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很快能把学生引入新课,进入学习状态。
屏幕显示课题:第一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3.问题情境整合与教育发展
21世纪的落脚点在创新,这决定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着眼点也在创新。新世纪呼唤新教育,新教育呼唤新课程。最好的教育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日本政府早在1982年就提出来:“创造力开发是通向21世纪的保证。”美国哈佛大学校长普西认为:“一个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培养创新人才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教育的社会职能就是要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培养一代又一代的接班人。而培养人的核心问题就是培养,提高和发展人的素质。而这一问题情境的创设理念就是创新,完完全全地打破应试教育理念,使学生完全自由,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成为有思想、有文化、有追求的人,真正实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的天性,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和人道援助。
总而言之,这种问题情境的创设理念与教育发展协调一致,因此与此类似的理念应该越来越多,不管是教育还是经济都要有创新思想,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走在世界的前端。
参考文献:
1.刘儒德.《探究学习与课堂教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89~95.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数学的教学更是如此。一节课的第一句话说什么,第一件应该解决的事是什么,如何恰当地引出本节的内容,抓住学生的思绪,使学生尽快地进入学习状态,达到思路的最活跃点呢?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在备课时可以考虑以下几点:第一,引言或事例是否合理,能否达到延续旧知识,引出新知识的目的。第二,能否迅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第三,能否使学生初步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及教学任务,积极投入学习状态,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第四,能否让学生处于一种似曾相识的环境,形成一种欲罢不能的心理状态。因此,优秀的教学设计,充分的备课对于上好一堂生动的课是十分重要的。下面就几个具体的实例加以分析说明:
(1)伟大的思想家卢梭说过:“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的方法。”因此,教师应想法让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中体味数学的乐趣。在学习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时,课本引例中给出了一个关于国际象棋的传说:国王要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者,问他有什么要求,发明者说,“请在棋盘的第一个格子里放上一颗麦粒,第二个格子里放2颗麦粒,第三个格子里放4颗麦粒,依次类推,每个格子里放的麦粒都是前一个格子里麦粒数的2倍直到第64个格子,请给我足够的麦粒来实现上述要求。”国王觉得这并不是难办到的事就欣然同意了他的要求。下面让我们替国王考虑一下他能否满足发明者的要求呢?教师如果只泛泛地一说国王不能满足发明者的要求,学生很难意识到什么。因此我带领学生进一步分析,学会用数学知识去看问题。这就要用到数列求和的知识,从而得到一个具体的数字。我们可以把格子里所放的麦粒数看成以1为首项,以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只要求出其前64项的和,即S=1+2+4+8+……+2+2(1),这就是我们所要的结果。我们该如何求得这些数字的和呢?这就需要引进数列求和的一种方法:错位相减法。到这,学生问什么是错位相减呢?首先上式两边同时乘以2,可得2S=2+4+8+16+……+2+2(2),然后用(2)-(1)即可得到S=2-1=18,446,744,073,709,551,615。如果按百粒麦粒为1克计算,则共需粮食1844亿吨之多。多么庞大的数字,到此学生才能意识到等比数列的神奇,不懂数学的国王怎么也想不到恐怕他得拿出全国的粮食来满足这位聪明的发明者了。而学生对下面即将讲解的等比数列求和公式一定会兴趣盎然。教师就可以轻松地引导学生尝试自己用错位相减法推导数列求和公式了。这节课就是以生动的故事为前提,以具体的数字让学生得到直观的体会,以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更让学生意识到数列求和公式的重要性,在这种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下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并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数学教学是一种活动,在课堂上既应引导学生动脑,也应想方设法让其动手。更好的体会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以理解知识和加深印象。在学习椭圆时,正值“神州七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之际,我以此为契机,让学生说出“神七”的轨道是什么样子的。学生提出是椭圆形的,然后我让学生再举出生活中还有哪些椭圆。有学生说:“地球的轨道,月亮及一些天体的轨道”,有学生说:“我家餐桌是椭圆形的”,也有学生想到:“咱们班的板擦是椭圆形的”,还有学生说:“我的水杯的横截面是圆的,但我一倾斜,里面的水面就是椭圆的”。在学生已充分认识到现实生活中的椭圆时,我就给学生提出一个思考题:你能不能很规范地画出椭圆来呢?我让学生自己去书上寻求答案。10分钟后,我拿出提前准备好的教具:一个小黑板,一根细绳,粉笔和两个图钉,请两名学生在讲台前给其他同学板演椭圆是如何画出来的。这样学生自己寻求答案,自己动手做出椭圆,不仅激发了兴趣,更加深了印象,对于下面将要研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及其性质就不会感觉太枯燥。
(3)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在学习线性规划时,因为学生对“规划”这个字眼可能不是很熟悉,教师可以举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例如:大家非常熟悉的红绿灯会自动变换红黄绿三种颜色去指挥交通,但大家知不知道红绿灯的设计需考虑哪些因素呢?红绿灯亮的时间和黄灯亮的时间是随意设置的吗?当然不是,这里面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像两条道路的车流量决定着红灯与绿灯亮的时间,司机的反应速度和汽车刹车后停止所需要的时间,这些都决定着黄灯亮的时间。而这些东西都需要我们实地去考察,然后再根据我们规划的知识去计算红黄绿灯分别亮的时间。如果学生对规划还不是很了解的话,可以让他们自己去利用规划的思想去解决一个问题。例如:做家务,需要烧开水,扫地,倒垃圾,其中烧开水需要5分钟,扫地需要2分钟,倒垃圾需要2分钟,你怎样安排才能最节省时间呢?这是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大部分学生很快就能够说出可以先把开水烧上,然后扫地,倒垃圾,结果只需要5分钟就可以把家务做完。教师这时候就可以告诉学生这就是一个简单的规划问题,而线性规划问题是规划中一类最简单的问题。到现在学生对规划的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已经意识到规划问题在现实生活中非常的普遍,进而对将要学习的线性规划充满期待,这样的教学一定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以上表明,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应用心去创造一种最佳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处于一种亢奋状态,让学生在自身的体验和思考中,去主动的发现、构建新的知识,在这种体验和学习中,逐渐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身边的事,用数学的头脑去分析周围的世界。
创新教育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学校教育的主旋律,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就要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来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欲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新问题是引发创造性思维的起点。因此,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具有启发性、敏感性、主动性、发散性和创新性等特点,以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探索、思考习惯。
1.引导学生问
创设问题情境首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只有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才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良好途径。其基本方式有:一是“假如”式发问,激发学生分析生活中的事实或现象,对问题的情境进行假设。二是“比较”式发问,对容易混淆的概念和原理等进行比较,分别找出它们的异同点,可以帮助学生清晰掌握各自的特征和本质。三是“质疑”式发问,鼓励学生进行质疑,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创造性。四是“矛盾”式发问,利用日常观念与科学概念之间的矛盾等进行提问,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此外,还可采用“可能”式发问,对问题的成因或发展作出回顾性分析或前瞻性预测;或者“组合”式发问,在事件发生中寻找可能的不同组合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事物的形象与本质。
2.问题设计原则
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使学生产生“疑而未解,又欲解之”的强烈愿望,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首先,创设问题情境要注意抓住知识的重点、难点和疑点,以便设计出具有主导作用的启发性问题,增强问题的导向性、启发性。
其次,要做到密切联系实际,增强知识的价值性、趣味性和启发性,激发求知欲望,促进学生产生探究的强烈意向,确定学生思考的主体方向和基本途径。
再次,还要做到难易适度,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问题的设计必须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调动其一连串的心理活动,最终以获得新知识为目标。
二
利用高中数学新教材创设问题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原来的教材相比可以说是信手拈来、得心应手。例如,在讲解三角函数中《函数的图像》这节课时,就是利用创设问题的情境,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把学生的学置于问题之中,使整个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能力培养过程。现将该节教学设计摘录部分内容展示如下:
【教材分析】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因此,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合作交流和创新等过程,获得知识、能力、情感的全面发展。本节课将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实现课程理念、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教学方法】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本节课总体上以问题串的形式,设计为七问三练,着重抓四个探究点,突出学生的探究、教师的引导,并通过多媒体直接展示函数图像的变化过程。以问题为载体,通过猜想、验证、证明的探究过程,使学生掌握思考、讨论、交流的学习方法,并体验探究、发现和创造的乐趣。
【教学过程】
1.设置情景
学生在物理中熟知的简谐振动(演示课件1)其位移s关于时间t的函数图像是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那么,这个图像与y=sinx的图像有什么关系?这就是本节课将研究的内容。
问题一:在上节课的学习中,用五点作图法绘制函数y=sinx的图像时,列表中最关键的步骤是什么?
问题二:如何由函数y=sinx的图像通过变换得到y=3sinx、y=sin2x和y=sin(x+)的图像?
问题一提问“五点作图法”列表中的最关键的步骤,为学生准确使用本节课将要用到的工具提供必要的保障。问题二以三个具体例子复习巩固已学三种变换,在此基础上追问一般情况,即函数的作用和物理意义。
2.探求研究
问题三:本节课要探索函数y=sinx到y=Asin(ωx+φ)的图象变换规律,它采取怎样的方法和步骤去研究?
问题四:如何由函数y=sin2x的图像通过变换得到y=sin(2x+)的图像?
问题三是本节课的重点,问题四是难点。
练习1:把函数y=sin2x的图像向 平移 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y=sin(2x-)的图像。
问题五:如何由函数y=sin(x+)的图像通过变换得到函数y=sin(2x+)的图像?
学贵有疑,问题是学习的心脏。因此,在教学中要善于把学生引入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并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并趋于揭题,使学生产生急于提出问题的心理趋向,增强创新欲望。现结合我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际,谈一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一、激发兴趣,提出问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在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形成不是自发的,而是教师为把学生引入积极的思维状态而有目的的设置的。富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能够引发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发现问题,全身心投入数学活动中去。
二、观察信息,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也要从身边的问题入手,从常见的现象开展探究。在观察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根据现象发现问题,这样学生获得的第一手资料既精确又客观,发现的问题也更具有研究的价值。
如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时,教师创设“实物招领”画面:我们六(4)班的张×同学在操场拾得钱包一个,内有人民币100元,没有其他证件。他写了实物招领启事:“实物招领,今拾得钱包一个,内有人民币100元,请速与我联系。实验小学六(4)班张航,2011年3月25日。”让学生观察提供的信息进行分组讨论实物招领启事怎样写更好些。学生发现这样的写法不正确,学生讨论可以用字母来表示钱数,这里的x元表示多少呢?为什么不写有多少钱呢?用x表示钱数的目的是什么呢?等等有价值的问题纷纷闪现在孩子们的脑海里,发现问题轻而易举,提出问题就水到渠成了。教学中注重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互联系,体现了从具体问题情境抽象概括出用字母表示数。由于把“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在学生生活经验基础上建构知识,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数学的真谛。
三、紧扣课题,构建问题
数学课堂是艺术,数学充满思维,充满抽象,这让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学习数学的枯燥和乏味。在小学数学课中,让学生紧扣课题,提出问题,让学生亲近数学,激起学生对新知学习的热情,拉近学生与新知的距离,为学生的学习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如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揭示课题后,让学生说说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纷纷提出;分数是怎么产生的?分数的意义是什么?分数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教师顺势引导,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究的问题。这样的教学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为学习分数打下了坚实的情感基础。在课堂上多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机会,多关注“学生会怎么想”,才能使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他们的创新能力才能得以充分挖掘。
四、比较判断,产生问题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感知中,主动建构知识,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观察、综合、抽象和概括能力。
如: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引入(厘米)
1.出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纸片,仔细观察,你能说出它们的面积哪个大?(学生可能回答长方形大、平行四边形大或者一样大。)
2.你有哪几种比较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出三种比较方法:一是把图形放在方格纸上看一看;二是把两个图形重叠起来比;三是学生合作把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与左边长方形比较。学生发现左边的长方形与右边的长方形一样大。
3.学生提出问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大小跟什么有关?它们有怎样的关系?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是不是底与高的乘积?
平行四边形的计算公式应如何推导?
以上问题也正是本节课要研究解决的,从而确立了下一步探究的方向(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五、分析矛盾,引发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创设分析矛盾,引发问题的情境。正是满足了学生这一需求。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思考,敢于提出问题和自己的看法,展开讨论,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发表不同的学习感受和见解的机会。
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让学生摆算珠,用2、3、4、6、9颗算珠分别在计数器上摆出一个一位数,一个两位数,一个三位数,让学生算一算,所摆的数是否能被3整除,学生摆算珠后,提出疑问:为什么有的数能被3整除,有的数不能被3整除。学生在认知矛盾冲突的情境中引发了探究问题的欲望,学生很想知道:能被3整除的数跟什么有关系?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教师让学生讨论: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发现:(1)用2、4颗算珠摆的数不能被3整除,用3、6、9颗算珠摆的数,能被3整除。(2)算珠的颗数正好等于所摆的数各位上数的和正好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从而发现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六、尝试质疑,发现问题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以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创造发明的源泉之一,更是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基础和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质疑”是开启创新的大门。从心理学角度说,好问和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求知欲的表现。教师要善于利用儿童这种天性,教给质疑的方法。
例如:在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0.988÷0.38时,教师先让学生试算;学生质疑:“为什么一定要把除数转化成整数,而不是把被除数转化为整数?”这个案例是让学生直接用旧知识去解决新问题,在尝试、操作中来发现问题和困难,再提交全班或学习小组来讨论解决。当学生有了实践的基础后,往往能一针见血地提出关键性的问题,触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在教学中,有时学生质疑的涉及面广,显得多而“杂”。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由“多而杂”变为“少而精”,让学生逐渐学会质疑。
七、类比猜测,提出假设
孔子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能有思,无思则不能释疑。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给学生揭示规律。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如从联想中作类比和对比的方法;从分析中作试探的方法;从归纳中进行猜想的方法;从一般到特殊演绎论证的方法等,能够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如学习“比例的基本性质”时,教师说,我们已经知道比与分数、除法有着密切的联系,分数有分数的基本性质,除法有商不变的性质,那么,比例是否也有一个类似的性质?如果有,那么应该怎样叙述?让学生自己提出假设。
关键词:化学教学 改革 问题创设 思维 发展
根据认知理论,化学教学过程应该是以不断发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获取知识的过程。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提出启发性的有效发问,更重要的是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问,激发起学生的内驱力,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自觉进入探索者的角色,参与学习过程,促进学生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我们化学教师应该努力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以诱发学生发现和提出更多的问题。什么是问题情境?在化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以优化教学,适应素质教育形式?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及化学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问题情境的涵义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个体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又不知如何达到这一目的的心理困境。也就是说,学生现在接触的内容用原有的知识不能解决时的一种心理状态。正是学生以现有知识和经验难以去理解和认识新知识和内容,从而使学生内心产生冲突。创设问题情境,实质是引起主体内心的冲突,动摇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平衡状态,以激起学生急于获取新知识的愿望和探索新事物的兴趣。有了对学习新知识的渴望和兴趣,才能促使他们积极思维。
二、创设问题情境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注意方法和手段生动直观。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用实验探索、用趣味实验等手段把抽象问题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热情。这既体现了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也反映了学生掌握化学知识的规律,展示学生内在的思维过程。
第二,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该注意所设情境具有启发性;学生有效的学习应该是在能激起他们的兴趣的情境中进行的。学生的学习是积极思维,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因此,创设问题情境时,要能引起学生认知“失衡”,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悬念,唤起学生获取新知识的强烈愿望。问题情境创设时,要求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掌握化学学科的特点和教材的内容,让问题和学生的已有知识相联系,建立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上。
第三,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注意问题难易适度。问题的设计要有足够的思维量,要使的学生能够“跳一跳,摸得着”。即设计的问题首先有一定的思维强度,太简单的问题,学生不用思索,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但是太难的问题会导致学生思维目的不明确,这样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问题的设计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的水平进行科学的调整,使之难易适度,有助于学生产生“心求通而未解”的认知冲突。
第四,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该注意所设问题情境有坡度。人们认识事物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人们的思维同样按这一规律进行。因此,在教学中对于那些具有一定难度和深度的内容,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把问题设计得有一定的过度性、衔接性和梯度。引导学生层层深入进行思考,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第五,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该注意问题要有开放性。在教学中,教师通过问题情境既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又不能只顺着教师的思路进行思维,不能将学生限制在老师思维框架中。这就要求设计问题不能全是唯一答案的,尽量让学生通过多条途径找到不同的答案,同时,引导和鼓励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让学生认识到“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提出的问题越多,说明他们的思维越活跃,学习积极性就越高。
三、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
1.运用实验现象创设问题情境。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教育最本质的特征。化学实验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问题教学情境,千变万化的实验现象让学生惊奇、诧异和不解。它会使学生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渴望对新知识的获得和探究。
2.用有“趣”语言创设问题情境。例如在讲《水》时,就可以用下面一段话来创设问题情境。在我国古往今来浩如烟海的美文中,“水”作喻体的比喻句层出不穷,千姿百态,丰富多彩。例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举杯浇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君子之交淡如水”、“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倾泻在这片叶子和花上”,为什么人们喜欢用水作喻体?水的组成是怎样的?那水又有哪些特点和性质呢?这样就给学生造成一种悬念,使学生急于去探索有关水的知识。
3.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创设问题情境。学习的本身是为了应用,能把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与化学知识相联系,也是创设问题情境的一种方法。例如,讲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时,教师问:“新买来的铁锅是什么颜色的?使用一段时间后的铁锅又是什么颜色的?你知道为什么吗?学完这一知识后,你会自己找到答案的……”这种由实际应用创设的问题情境最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会感到化学是有用的,化学就在身边,接下来学生的学习一定是兴趣盎然。
关键词:创设 问题情境 联系 探索引导
如何有效的创设问题情境,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
1、 利用和现实生活中的现象类比的方法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认知最牢靠和最根深蒂固的部分就是生活中经常接触和经常用的知识,有些已经进入了他们的潜意识。而现代的教学手段很容易让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再现或模拟于课堂之上。例如,在讲《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时,为了回答问题“方程在区间(2,3)内有根吗?若有,试求根;若没有,请说明理由”,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引导学生先玩下面一个游戏。先在(0,100)内任意写一个整数, 请同学们试着猜一下。这时学生们热情高涨,纷纷说出一些数字,然后我再引导他们如何更快的猜出这个数。此时,有的学生会说找这两个数的中点,从而引出二分法。通过玩这个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这样不仅降低了问题的难度而且加深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记忆。
2、对老问题进行延伸来创设问题情境
解决问题和一个人的知识水平、认知结构等有关。教师如果能贴切的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结构,并适当的发展,不仅能够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能够深化这种结构,使学生学会大胆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例1 如图所示,四棱锥的底面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
(1) 求证:
(2) 求平面ASD与平面ABCD所成二面角的大小。
这是一道基础题,考察了线线垂直和二面角的求法。如果仅仅让学生解决这道问题,教学就有些平淡了,如果在解决了这道问题之后,再向深处挖掘,进一步深化学生认知结构,将是非常有益的。我进一步提出了如下的问题:如何求面ASC与面BSC所成二面角的大小。表示看上去仍然是求二面角,没什么变化,实际上却是一大步,它巩固了前面二面角的求法,并且通过此题向学生介绍求二面角的一般方法。首先找两个平面的交线还可用到割补的解题技巧。这就充分利用了前面的问题情境。不仅巩固知识,也发展了知识。
3、通过对问题的变式和延伸来创设问题情境
例2、(2014年山东理科第15题)已知函数.对于函数,定义关于的“对称函数”为函数,满足:对任意,两个点关于点对称。若是关于的“对称函数”,且恒成立,则实数b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师:函数的定义域为,所以
恒成立,即恒成立,令,则只要直线在半圆上方即可,由由解得,故实数的取值范围为高考题我们不可能做到原题,但在平时多注意对题目的延伸和变式,我们备考的针对性就会很强。如以下问题的延伸就和高考题考查的知识和方法完全一致。
例3:函数与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则实数b的取值范 围是_________;
变式1:若方程有两个不等实根,则实数b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变式2:若函数有两个不同零点,则实数b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变式3:若对恒成立,则实数b的取值范围是_____
通过变式型的问题情境,学生理解了问题的延伸和本质,加强了对数学本质的理解,有助于其深刻地认识数学中的某一知识。
4.利用数学实验的方法来创设问题的情境
在传统授课方式中,对于有的教材的重点、难点教学,由于受到教师的表达能力的高低,或学生接受能力的强弱,或过程中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的局限,一直难以突破。根据多媒体技术的集成性和交互性的特点,以Basic语言、几何画板等作为中介,在动点的轨迹及立体几何教学中,改用动画模拟,或过程演示,或局部放大,或内容重放等动态模拟形象,能将教师心中所想直观形象、变化有序地展现在每个学生的眼前,可缩小由于学生知识基础、智力水平的差异对掌握知识的影响,有利于师生对等交流。
5、挖掘探索引导追问来创设问题情境
例4:在长方体AC'中,AB=2,BC=3,BB'=4,位于点A处的蜘蛛沿长方体的表面爬行去攻击点C'处的苍蝇,问蜘蛛的最短行程是多少?
实验演示,启发联想:用一根橡皮筋拉长后将两端分别固定于点A、C'处,橡皮筋的弹性恢复力指出A、C'两点的表面最短距离A1PC';
追问⑴:圆柱、圆锥、圆台侧面上的两点的最短距离呢?
练习:在底面半径为r,母线长为l的圆锥SO中,母线SA上有一点B,SB=a,求点A沿侧面绕一周到点B的最短距离?追问⑵:若Q≥1800呢?实验演示:将硬纸板圆沿半径剪开,任意卷成圆锥筒,橡皮筋指引方向――折线ASB即为所求,如图⑵。
关键词:高中化学;创设问题情境;自主学习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它要求学生由原来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探究式学习”总是围绕具体问题展开的,即所谓的问题情境式教学。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建树较强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勤于思索、积极探究,逐步形成独立的创新思维能力,下面谈谈个人认识与做法。
一、问题情境在探究式学习中的必要性
学生的主动探究欲望来自良好的思维习惯,而思维又起源于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探究学习的前提条件,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问题意识不强,很难独立的从生活、自然想象中发现问题,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积极营造问题情境,让学生直面新、奇、趣,感受矛盾,大胆质疑,提出问题。每一个有价值的问题,都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因此,如何预设情景和创设问题,对引导学生开展有效探究性学习十分重要。
根据认知理论,教学过程应是以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获取新知识的问题性思维过程。问题情境教学就是一种注重学生参与的课堂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真正让学生愉悦的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因此,教师要深入地研究教材,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大胆质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积极探究解决问题,扮演好引领、设疑、解疑的角色。
二、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
(一)利用生活经验、社会实践创设问题情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只有当学习内容与学习者的经验、社会环境或自然情境相结合时,所学的知识才容易发生迁移。比如社会现象、化学成就、涉及化学新闻报道等,如在学习甲烷时,结合某地矿井发生瓦斯爆炸从而导致矿难的新闻报道,创设问题情境:煤矿为何会发生瓦斯爆炸?瓦斯是什么物质?是从哪里来的?怎样才能避免类似的事故发生?等这些问题都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欲和责任感。
(二)通过实验现象创设问题情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精心设计的化学实验在带给学生惊奇、不解和矛盾的同时,更能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例如:在进行“次氯酸漂白性”的教学时,先演示氯气分别和干燥的有色布条、潮湿的有色布条作用的实验,然后引出问题:“为什么氯气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而能使潮湿的有色布条褪色?”这样,通过实验设置问题,能自然激起学生对新课的兴趣。
(三)通过精心设计的启发性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在进行有关“分子运动论”的教学时,教师举例提出问题“将一勺白糖放到水中,搅拌后为什么看不见了?”“我们为什么在离花很远的地方就能够闻到花香?”这虽然是学生们熟知的事实,但学生在学习这一课题知识之前却难以做出正确的解释,于是很容易产生为了解答问题的内在需要,进入问题情境。
(四)由旧知识的拓展引出新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通过引导学生旧知识理解加深,积极地进行思维、探究、讨论,不但可以使他们达到新的认知水平,而且可以促进他们在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发展。如在氢气在氯气中的燃烧反应时,先引导学生回忆燃烧的概念,然后提出“燃烧一定有氧气参加吗?”这种情境下,学生可能得出“燃烧一定有氧气参加”的错误结论,但在观察了氢气在氯气中的燃烧实验后,学生自然会得出正确的认识,并且这种认识会终生难忘。
(五)提出知识实际应用的相关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例如:“乙醛的还原性”的教学时,教师讲述:“在遥远的古代,能拥有一面铜镜多么让人羡慕,可今天用的平面镜要比铜镜好的多。你知道平面镜上的银是怎样镀上去的吗?学完这节课,也许你会亲手制做。下面让我们来观察一个能在玻璃表面镀上一层银的实验。”这种由知识的实际应用创设的问题情境,最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六)利用提出假说、验证假说的方法创设问题情境。
例如:乙醇分子结构的教学,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比较乙醇与乙烷分子组成的不同,让学生联系学过的乙烷的分子结构,推断乙醇可能具有的结构式。
乙醇的分子结构究竟是前者还是后者?二者有什么区别?怎样用实验方法来证明?这时学生的思维便处于“问题情境”中,在这种内在动力的驱动下,就会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经过探索,获得正确的结论。
三、问题情境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一)问题情境的设计应多从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的经历中寻找问题,问题的难度要恰当,太简单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太难会挫败学生探究的信心,两者都是无效教学设计。
(二)问题情境要设计好合适的“路径”。由于知识和技能的迁移总是受到个人能力以及情境因素的影响。所以,教师提供的情境,要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使之能适合于学生,才能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一、故事法创设问题情境,增强课堂趣味
一年级的小学生对童话故事接触比较多,通常对童话故事、小动物很感兴趣,若是将教材中生硬古板的数学问题设计成小故事或是小童话,用童话故事中的主角或小动物作为问题的主人翁,使学生仿佛进入到美妙的童话世界,就能瞬间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全身心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例如,在讲《准备课》(一年级上册第1单元)时,讲到“比多少”时有一个问题是“还可以比什么”,针对这个问题,我提前准备了一张海报,上面印着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做游戏的图案。我把海报展示给学生们看并问道:
“同学们,你们认识海报上的人吗?”
“认识――”同学们的注意力马上集中了。
“他们都是谁?”
“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同学们异口同声答道。
“那你们都听说过白雪公主的童话故事吗?”
“听说过――”同学们显得更兴奋了。
“我们看看这张图,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正在做游戏,对不对?谁能告诉老师,白雪公主和小矮人,谁更高?谁更矮?”
许多学生抢着举手,有几个甚至手都来不及举,就大声喊了出来:“白雪公主高,小矮人矮!”
“对了!”我因势利导说,“其实可以比较的不只是多少和大小,还可以是长短、高矮,对不对?”
同学们都作出了肯定的回答,对于比较,他们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二、游戏法创设问题情境,激励主动学习
除了童话故事,小学生的另一大爱好就是做游戏。将问题情境设计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小学生不仅能参与其中,获得游戏的乐趣,同时还能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悬念,激发他们的强烈求知欲和学习动力,促使他们主动探索并寻求解决疑问的知识、方法和途径,实现主动学习。这就是教学常常提倡的“寓教于乐”。
例如,我在讲授“认识钟表”(一年级上册第7单元)时,许多学生觉得我讲的知识枯燥、难懂。即使我拿着一架模拟的时钟不断调拨时间,让学生辨认这是几点,学生们还是不领我的情,有的在开小差,有的东张西望,回答问题也不积极。见此状况,我马上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我将全班分成四个小组,然后规定游戏规则如下:其中一个小组上台用自己的两个手臂来当时钟指针显示时刻,另一组的同学依次回答时钟显示的时间点(一个负责说,一个负责写),读或写正确各加一分,读或写错误各减一分,第一组为第二组调时间,第二组为第三组调时间,第三组为第四组调时间,第四组为第一组调时间,我做裁判。得分最高的小组有奖励,最低小组则要接受小惩罚。同学们的积极性马上调动起来,进入全神戒备状态。经过一轮紧张的游戏,学生们不仅将这节课的知识都很好地掌握了,甚至超额完成了学习任务,不仅会读写整时半时,更由于负责调拨时钟的同学为了难住其他组的同学,迫使同学们学会了读写其它的时刻。
三、悬念法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习欲望
小学生具有求知欲强、好奇心切的特点,教师在课堂上善于利用这一点,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制造一点“悬念”,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身为教师,我们就要顺应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尽可能多地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例如,在讲《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一年级上册第8单元)时,在认识了11-20这十个数字之后,我们要讲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加法。这节课所讲的知识比较难,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我说: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10以内的加法,大家还记得我们是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吗?”
“数手指。”有个学生答道。
“对了。今天我们要学20以内的加法,大家开动脑筋想一想,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帮助我们计算?”
“数小棒。”有个学生脱口而出。
“加上脚趾。”又有个学生答道。同学们都笑了。
“嗯,这些都是好办法。但是老师还有更好的办法。你们想知道吗?”我一脸神秘地说道。
“想――”全班同时答道。于是在学生们的期待中,我很顺利地把这堂课的内容讲完了。
四、生活化创设问题情境,实现学以致用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数学。将问题情境生活化,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题目意思,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在讲《6-10的认识和加法减法》(一年级上册第5单元)时,由于这是一个难点和重点,为了不使课堂气氛过于严肃和枯燥,在开始上课之前,我先跟同学们“寒暄”了一下。
“同学们今天都吃早餐了吗?”我问。
“吃了――”同学们回答得很齐。
“张三同学,能告诉大家你今天早上吃的是什么吗?”我点了一个同学问道。
“面包、牛奶和鸡蛋。”张三不假思索地答道。
“很好。假如一个面包3块钱,老师给你10块钱,请问你应该给老师找回几块钱呢?”
张三想了一会儿,没找到答案。于是我又问全班,
“有同学知道答案的吗?”
“老师,是7块。”有预习过的同学回答道。
“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个答案对吗?”
全班都沉默了。于是我微笑这示意这两位同学坐下,说道:
“既然大家都不知道,那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节课的内容,看看到底是不是应该找回7块。学会了这节课的内容,以后我们就可以帮妈妈买早餐了,大家说,好不好?”
“好――”在一片响应声中,我们很愉快地开始了这次教学旅程。
五、结语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的自律性比较差,同时理解能力也较为有限,许多教师都把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学的重点,而创设问题情境则是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之一。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有很多,本文所列举的四种方法是最常用的几种。以往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富有创造性地创设问题情境,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熊觅.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2]王健.小学数学创设有效情境教学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