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梯子阅读答案范文

梯子阅读答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梯子阅读答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梯子阅读答案

第1篇:梯子阅读答案范文

多数人若肯承认在艺术上分工的事实,那就好多了。不幸得很,中国多数人大都忽略了这种事实。都以为一事精便百事精。尤其是艺术,社会上许多人到某一时都欢喜附庸风雅,从事艺术。惟其倾心艺术,影响所及恰好作成艺术进步的障碍,这个人若在社会又有地位,有势力,且会招致艺术的堕落。最显著的一例就是写字。

写字算不算得是艺术,本来是一个问题。但我们不妨从历史来考察一下,看看写字是不是可称为有艺术价值。就现存最古的甲骨文字看来,可知道当时文字制作者,在点线明朗悦目便于记忆外,已经注重到它个别与群体的装饰美或图案美。到铜器文字,这种努力尤其显然(商器文字如画,周器文字极重组织)。此后大小篆的雄秀,秦权量文字的整肃,汉碑碣的繁复变化,从而节省为章草,整齐成今隶,它那变革原因,虽重在讲求便利,切合实用,然而也就始终有一种造形美的意识存在。因为这种超实用的意识,浸润流注,方促进其发展。我们若有了这点认识,就权且承认写字是一种艺术,似乎算不得如何冒失了。

写字的艺术价值成为问题,倒恰好是文字被人承认为艺术一部门之时。史称熹平时蔡邕写石经成功,立于太学门外,观看的和摹写的车乘日千余辆,填塞街陌。到晋有王羲之作行草书,更奠定了字体在中国的艺术价值,不过同时也就凝固了文字艺术创造的精神。从此写字重摹仿,且渐重作者本人的事功,容易受人为风气所支配,在社会上它的地位与图画、音乐、雕刻比较起来,虽见得更贴近生活,切于应用,令人注意,但与纯艺术也就越远了。

字的艺术价值动摇,浮泛而无固定性,是否艺术成为问题,另外有个原因,不在它的本身,却在大多数人对于字的估价方法先有问题。一部分人把它和图画、音乐、雕刻比较,便见得一切艺术都有所谓创造性,唯独写字拘束性大,无创造性可言。并且单独无道德或情感教化启示力量,故轻视它。这种轻视无补于字的地位,自然也无害于字的艺术真价值。轻视它,不注意它,那就罢了。到记日用账目或给什么密友情人写信时,这轻视它的人总依然不肯十分疏忽它,明白一个文件看来顺眼有助于目的的获得。轻视字的艺术价值的人,其实不过是对于字的艺术效果要求太多而已。糟的倒是另外一种过分重视它而又莫名其妙的欣赏者。这种人对于字的本身美恶照例毫无理解,正因其无理解,便把字附上另外人事的媒介,间接给他一种价值观。把字当成一种人格的象征,一种权力的符咒;换言之,欣赏它只为的是崇拜它。前年中国运故宫古物往伦敦展览时,英国委员选画的标准是见有乾隆皇帝题字的都一例带走。中国委员当时以为十分可笑。

其实中国艺术鉴赏者,何尝不是同样可笑。近年来南北美术展览会里,常常可以发现吴佩孚先生画的竹子,冯玉祥先生写的白话诗,注意的人可真不少。几个比较风雅稍明绘事能涂抹两下的朝野要人,把鬻画作画当成副业收入居然十分可观。山东督办张宗昌,虽不识字,某艺术杂志上还刊载过他一笔写成的虎字!

书画并列,尤其是写字,仿佛更容易玩票,无怪乎游山玩水时,每到一处名胜地方,当眼处总碰到一些名人题壁刻石。若无世俗对于这些名人的盲目崇拜,这些人一定羞于题壁刻石,把上好的一堵墙壁一块石头脏毁,来虐游人的眼目了。

所以说,“分工”应当是挽救这种艺术堕落可能办法之一种。本来人人都有对于业余兴趣选择的自由,艺术玩票实在还值得加以提倡。然而必需认识分工的事实,真的专家行家方有抬头机会,这一门艺术也方有进步希望。

1937年4月

(选自沈从文《龙凤艺术》,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3年,有删节)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对于各时期的字所具有的艺术价值的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甲骨文字点线明朗,初具装饰美或图案美,但不便于记忆。

B、铜器文字更注重装饰美或图案美,或如画,或重结构组织。

C、大小篆书的字型雄奇秀美,秦权量文字则体现为整齐庄重。

D、汉代碑碣上的文字极其繁复但富于变化,以造形美为目的。

E、章草笔划简省,今隶讲究整齐,便利实用,却不重造形美。

1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在艺术上想一事精便百事精是相当困难的,不专心从事一事难以有所成就。

B、即使是轻视写字的艺术价值的人在生活实际中也会意识到写字顺眼的重要性。

C、吴佩孚、冯玉祥等虽是军人出身,但画的竹子、写的白话诗亦有很高艺术价值。

D、人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艺术玩票亦无可厚非,但要正确区分对待。

14、作者为什么要讨论写字算不算得是艺术?(4分)

15、结合文中的观点,谈谈你对下面沈从文先生这个“建议”的理解。(4分)

因此我想附带一个建议,即盼望现代画家再莫题跋。尤其是几位欢喜题跋的画家,题跋常破坏了画的完美!

答案

12、B、C

A、甲骨文字便于记忆;D、汉代碑碣上的文字注意到造形美,但并非以之为目的;E、“虽重在讲求便利,切合实用,然而也就始终有一种造形美的意识存在,因为这种超实用的意识,浸润流注”,此句的意思是章草、今隶在“讲求便利,切合实用”的同时,也注重“造形美”。

13、C

文中举“吴佩孚先生画的竹子,冯玉祥先生写的白话诗”常常出现在“近年来南北美术展览会里”,且“注意的人可真不少。”,并非对其表示赞赏,而是以此论证“中国艺术鉴赏者”也常是只看是否名人,而不真正关注作品的艺术品质。

14、视作一种艺术;但是因为晋代以后,人们写字偏重模仿,(1分)并逐渐将写字者的名声地位看得太重,以致脱离了艺术本身,(1分)这正是作者在本文所要批判的。(1分)

意思答对即可。

第2篇:梯子阅读答案范文

死亡不是童话故事

某一天,宝宝惊慌地跑到妈妈跟前:“妈妈。小兔子不动了,你快去看看它怎么了?”妈妈心知肚明,小兔子死了。可是宝宝这么小。要让他这么早面对死亡吗,编个美丽的谎言对付一下算了。于是妈妈轻描淡写地说:“小兔子去天堂了。”

当宝宝饲养的小动物死亡以后,或身边的亲人逝世之后,很多爸爸妈妈选择了用谎言编织的童话故事来应对宝宝的疑问,认为这样会给宝宝留下~个美好的回忆,不至于见识到死亡冷漠和残酷的一面。虽然那一刻,宝宝会接受这个美好的童话,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生活经验的增加,他会产生疑问:天堂在哪里?为什么我喜欢的人和动物都会去天堂?为什么他们不再回来?久而久之,宝宝会认为是他们遗弃了自己,从而产生怨恨。

爸爸妈妈应该这样做――

不要认为宝宝年纪小,什么都不懂,就可以用虚假的谎言来敷衍一下。其实3岁左右的宝宝,理解能力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提升,对任何事情处于半懂不懂状态。死亡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不要遮遮掩掩,越是掩饰越显得神秘,就越会加深死亡在宝宝心里的印象。所以。真诚地告诉宝宝,生命的开始与结束都是正常的自然现象,就像花儿会枯萎,树叶会飘落一样,都是大自然赋予的不可推却的礼物,平静而自然地接受就可以。

死亡不是恐惧的事情

电视上,面对死亡的镜头,宝宝有些恐惧:“妈妈,死了是不是永远都见不着了?”妈妈说:“是啊,宝宝要是不听话,让妈妈生气,妈妈要是气死了,你就永远都见不到妈妈了。”宝宝一听,赶紧抱着妈妈大哭:“我会听话的,妈妈你不要死。”

有时候,死亡也会变成家长的一种教育手段。当宝宝调皮地面对危险时,家长不得不采用吓唬的方法:“不能爬到窗户上,掉下去会死的,就永远都看不见爸爸妈妈了。”一听到这些,宝宝不是吓得哇哇大哭,就是赶紧离开危险地带。表面上看,家长的死亡教育成功了让宝宝远离了危险,但这也在宝宝的心里留下了阴影,认为死亡是非常恐惧的事情,容易发生情绪不稳、焦虑,并且出现行为退缩、胆小、沉默等现象。

爸爸妈妈应该这样做――

虽然说应该让宝宝认识死亡,但是这决不是父母用来恐吓宝宝的工具。所以爸爸妈妈一定不能夸大死亡的恐惧,也不要经常在宝宝面前提起死亡,至于电视上那些血腥的镜头最好不要让宝宝看见。可以用一些温馨的方法来驱除死亡带来的伤感。比如给小动物做一个泥土窝,让它永远地睡在里面;节日的时候,给家里逝世的亲人做一张贺卡;清明扫墓的时候,不要哭哭啼啼的。可以多给宝宝讲一些亲人之间的故事,给宝宝留下美好的回忆,而不是痛苦悲伤的记忆。

1个小认知

对宝宝语言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念儿歌、听故事、说话和阅读来进行。儿歌方面除了念和唱以外,还可以吟诵一些简单的诗歌。利用录音带听故事时,父母可以事先给宝宝讲一下故事大纲。诱导宝宝进行思考和组织故事。而在跟宝宝进行一般谈的时候,父母要正确发音以及语调的抑扬顿挫,因为宝宝会在你的潜移默化中,学习语言的表达和旋律的节拍。

1首儿歌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一本书

《跳舞吧,小雅》

小雅偷偷跟着学芭蕾舞的姐姐一起跳舞,。但是她年纪太小了,不能上芭蕾舞课,让她感到好沮丧。有一天她自己穿起芭蕾舞衣,幻想自己正像天鹅般跳着舞,小雅跳得好极了,大家都惊讶地鼓掌叫好。看到小雅认真执着的样子。妈妈决定让小雅和姐姐一起去参加舞蹈课,小雅还获得一件合身的舞衣呢!

1个本领

画横线――宝宝画横线的本领比较弱,爸爸妈妈可以从实物出发,让宝宝认识一下家里爬高取物的梯子,让宝宝用手沿着梯子的阶梯横向描画。再拿出一张白纸,在上面竖着画两条平行线,告诉宝宝这是没有阶梯的梯子。让宝宝对照实物梯子,在纸上画上横线,帮梯子添加阶梯。

1个测试

手足口病会出现哪些症状?

A 低热 B 咳嗽 C 食欲不佳

答案:(ABC)

1个玩具

木玩世家大写字母拼图 价格:29.8元

可爱的拼图,让宝宝更好地了解字母,提高学习的兴趣。教宝宝认识一下大小写的26个英文字母,注意对比大小字母的区别,让宝宝认识木块上的图形及对应的单词,可以结合实物练习,让他加深记忆。练习每个单词的发音和拼写,多营造英语环境,让孩子多练、多听、多说。

第3篇:梯子阅读答案范文

全国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试题

课程代码:00656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诞生在

A、美国B、英国

C、德国D、法国

2、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诞生在

A、美国B、英国

C、德国D、法国

3、相对于其他媒介,电视的突出优势在于

A、传播范围广B、声画合一

C、图像清晰D、声音逼真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社会主义广播、电视事业基本标志的是

A、坚持无产阶级党性原则B、坚持实现经济效益第一的原则

C、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方针D、保持旗帜鲜明的风格

5、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栏目主要发挥了评析性专题的

A、舆论监督功能B、纪实功能

C、表意功能D、结构功能

6、音响在新闻报道中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作用是

A、增强报道的现场感B、增强报道的可信性

C、增强报道的感染力D、增强报道的生动性

7、“(出雨声,混压一)凌晨,锦州地区大雨如注。”这段文字中,以出雨标明的音响是

A、主体音响B、环境音响

C、背景音响D、骨干音响

8、录音访问常见的三种类型是因人访问、因事访问和

A、因线索访问B、因问题访问

C、因新闻由头访问D、因话题访问

9、下列选项中,被称为定位镜头的是

A、全景B、中景

C、近景D、特写

10、广播消息的主体,既要求内容充实、具体,又要求便于

A、翻阅B、听知

C、查看D、回忆

11、电视新闻最早运用的播出方式就是

A、口播B、直播

C、插播D、录播

12、实况广播与录音剪辑表现内容的主要符号都是

A、音乐B、实况音响

C、解说词D、同期声

13、广播通讯语言准确性的具体表现是

A、动态感B、新鲜感

C、对象感D、分寸感

14、与电视新闻相比较,新闻专题对表现手段的包容性更为

A、宽泛B、具体

C、严谨D、细致

15、广播评论的选题,其内涵是指

A、选择评论的标题B、选择评论的对象和论述范围

C、确定评论的中心内容D、确定评论的具体文体

16、电视评论的内涵是指

A、主要发挥图像传播功能的评论

B、以图像为主、声音解说的评论

C、同时运用画面、声音和屏幕文字表现内容的评论

D、以声音评述为主、配以图像的评论

17、在新闻节目中,不包含信息却是理解信息不可缺少的内容称之为

A、补充冗余B、必要冗余

C、相对冗余D、绝对冗余

18、决定新闻性专题节目成败的关键因素是

A、结构与逻辑B、形象描写

C、细节描写D、题材与主题

19、新闻性杂志节目的主要结构特点是

A、板块式综合内容编排B、专题式单一内容编排

C、连续报道内容编排D、对比式内容编排

20、节目主持人最早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部制作人唐•休伊特提出的,提出时间为

A.1950年B.1952年

C.1954年D、1956年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下列电视栏目中,属于电视评论栏目的有

A、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B、北京电视台《今日话题》

C、上海电视台《新闻透视》D、中央电视台《幸运52》

E、东方电视台《东视广角》

22、广播、电视语言功能应该

A、口语化、通俗化B、符合语言规范

C、具体形象D、简洁明快

E、讲究哲理

23、录音采访对于音响素质的基本要求是

A、完全真实B、力求自然

C、捕捉特点D、尽量清晰

E、没有任何噪音

24、新闻现场摄像采访的具体要求是

A、内容配套成龙B、客观报道与主观评价相结合

C、景别配套成龙D、拍摄角度要对称和均衡

E、任何情况下保持画面稳定

25、重大电视新闻报道的前期策划包括

A、明确报道思想B、制定报道计划

C、规定节目风格D、现场拍摄录音

E、考虑组织实施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26、简述电视摄像采访和其他媒体采访的异同。

27、写作广播消息主体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28、如何发挥电视新闻多种符号的综合表现效应?

29、组织实况广播的基本环节是什么?

30、广播通讯的语言要求有哪些?

3l、制作电视分析性专题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32、广播评论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3、简述电视评论与报纸评论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34、节目主持人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5、广播新闻编辑工作全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6、在录音采访中,怎样才能掌握采访的主动权?

37、电视摄像的拍摄有哪些基本技术要求?

五、分析与写作(本大题共4小题,第38、39小题各4分,第40、41小题各6分,共20分)

认真阅读下列素材,并根据广播新闻写作要求,完成第38至41小题写作任务。

女子徒手接住从10楼坠落女童被砸晕被誉最美妈妈

2011年7月2日下午1点半,在杭州滨江区的白金海岸小区,一个2岁女童突然从10楼坠落,楼下一名30多岁的女士奋不顾身地冲过去用双手接住了孩子,物业都看傻了!目前小女孩正在抢救,救人女业主并非女童家人,其手臂骨折,受伤较重,被网友称为最美妈妈。

事情发生后,网友“如何’’向记者说,他就住在事发的小区。大概12点多的时候,突然听到外面有人在喊,他探出窗外一看,吓了一跳,一个小孩趴在10楼的窗台上,手抓着栏杆。

网友“如何”说,开始他以为有人要跳楼,没想到,在窗台上看见了小孩的两只小脚。后来小脚慢慢往下滑,渐渐地小孩的整个身体都看到了。有几个人开始朝孩子大喊:孩子,别动啊,别动……两个保安跑了过来,站在楼下,不知道怎么办。

这时,住在9楼的一个住户,搭了个梯子过去,可梯子太短,就在梯子刚伸到小女孩脚下的时候,小女孩突然掉了下去。

接下来发生的一幕,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呆了。楼下一名穿着小格子连衣裙的女子,估摸着小女孩掉落的位置,张开双臂,在小女孩快落地的一刹那,用左手臂硬生生接了小女孩一下。

“砰!’’的一声,小女孩落在了楼下的草地上,那女子也昏倒了,小女孩压在了女子的左手臂上。小女孩仰面躺在草地上,头朝东,脚朝西,两人都没了声响,这时,大家都不说话了,气氛静得可怕。

过了一会儿,女孩“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在场所有人这才松了一口气。随后,保安将其送到医院。

记者了解,小女孩被送到省儿保救治,那名受伤的女子被送到了就近的武警医院,随后转到了富阳一家骨科医疗机构。

记者从富阳的骨科医院了解到,徒手接住坠楼女童的英勇女士,原来也是位妈妈!她叫吴菊萍,31岁,嘉兴人,自己的孩子7个月大。经诊断其左手臂多处骨折,受伤较严重,完全康复可能需要半年时间,但治愈的希望很大。吴女士租住在这个小区,在附近的一家电子商务公司上班。目前,吴女士已经找来了自己的婆婆,在这段时间里,代为照顾儿子,并准备给儿子换奶粉。

“这是本能,是作为一个母亲应该做的事情。”吴菊萍一直这样解释自己的救人动机。

38、指出上述稿件的优缺点。

39、改写上述稿件的导语。

第4篇:梯子阅读答案范文

一次,大明奇才解缙陪明太祖朱元璋在金水河钓鱼,不料一上午一无所获,朱元璋深感失望,即命解缙“以诗记之”。处于两难境地的解缙,略加思索,便吟出了一首小诗:“数尺纶丝入水中,金钩抛去永无踪。凡鱼不敢朝天子,万岁君王只钓龙。”明太祖听了开怀大笑。这首小诗,前两句是“遵旨而行”的实写,后两句则是巧妙的劝慰――钓不到鱼,那是因为皇上至尊至贵,“凡鱼”不敢上钩。“凡鱼不敢朝天子”就是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方法,赋予“凡鱼”人的思想动态“不敢”,生动有趣,耐人寻味。

【基本概念】

比拟就是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的修辞格。其作用是使所写的“人”或“物”感彩鲜明,形象生动,表意更加丰富。

【基本分类】

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种。

一、拟人

拟人是把事物当成人来写,仿拟人的言语、感情、行为、动作、思想变化等。拟人常有三种情况:

1.把植物拟人化。例如:沙果笑得红了脸,西瓜笑得比蜜甜,豌豆笑得鼓鼓圆。这里将“沙果”“西瓜”“豌豆”等拟人化,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丰收的景象。

2.把动物拟人化。例如: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用“低唱”“弹琴”来形容油蛉和蟋蟀的叫声。同样写动物叫声,但用词不同,因为油蛉是用口腔发声,所以是低唱;而蟋蟀是靠摩擦双翅而发声,所以像弹琴。

3.把抽象概念拟人化。例如:这里叫教条主义休息,有些同志却叫它起床。“教条主义”是抽象的概念,看不见,摸不着,将其拟人化,形象直观。

二、拟物

拟物,则是将人当作动物、植物或非生物来描写,赋予人以动物、植物或非生物的某些特征,或将此物仿拟做彼物或将生物仿拟做非生物写等。拟物可分为四种情况:

1.人拟为动物。例如:维吾尔族姑娘插上金色的翅膀,在广阔的天地里飞翔。翅膀是属于鸟类的。作者却赋予维吾尔族姑娘以翅膀,形象生动。

2.人拟为植物。例如:那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几个妇女去前方看望丈夫,在荷花淀,看见荷叶下面的人“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这里将人拟为荷,将隐蔽在荷叶下面的战士物化了,显得清新,美丽,可爱。

3.把抽象概念当作物来写。例如:他总结失败的教训,把失败接起来,焊上去,作为登山用的尼龙绳子和金属梯子。失败一次,前进一步。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由失败堆垒而成。这里把“失败”比拟为“尼龙绳子”可以接起来,比拟为“金属梯子”可以焊上去,比拟为可以“堆垒”的东西,实实在在,如在眼前。

【注意事项】

比喻和比拟都是加强语言形象性的修辞方法,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方法。

1.比喻与比拟的性质不同、作用不同。比喻是用与本体事物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作比;比拟是用乙事物具有的特性(包括称谓、动作、行为等)写甲事物,或者说是把乙事物的特性“强加”给甲事物。

2.比喻与比拟的句式结构不同。比喻句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三部分组成。句型为“主―谓―宾”式,主宾之间是靠比喻词“仿佛”“像”“是”“似”等词连接的。比拟主要是借助想象,将本体模拟为人的或物的某种行为、动作或情态,不论是拟人,还是拟物,始终都无拟体。比拟句型一般为“主―谓”式。

【跟踪训练】

1.仿照下面的示例,另选意象写一首小诗,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字数、句式不限。

示例:风/欢呼着/飞奔在田埂上/一不小心/跌倒了/惹得稻穗低下头/偷偷地笑

2.下列各句中,使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的是(),使用比拟的修辞方法的是( )

A.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C.母爱如山,父爱似海。

D.蛐蛐哼着宁静的古曲,溪流唱着险些失传的民间小调,有些伤感,但情调很美。

E.生活就像爬大山,生活就像大河。

F.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颗颗宝石缀在湖面之上。

G.我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让柔和的晚风轻抚着鬓角,吹去一切郁闷和烦恼。

3.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拟的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A.每天早上,太阳都从千里之外赶到你的窗前,等着你醒来。

B.被暴风雨压弯了的花草儿伸着懒腰,宛如刚从睡梦中苏醒。

C.人生像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有山的阻塞,有旋涡的回旋,但始终要奔涌向前。

D.偎依在花瓣、绿叶上的水珠,金光闪闪,如同珍珠闪烁着光华。

本版参考答案见下期

37期参考答案

《诗歌鉴赏应创设情境》

阅读训练一:

1.B(是陈旧的,而不是真诚,意义指向不对)

2.以小见大,从小点切入,通过“一天”而且是最后一天,表现力更强。

“并蒂莲”比喻两颗相爱的“心”。“爱的青梗”,在意象设置上,也是虚实并置,使意象间充满张力,“秀挺”“欢欣”“鲜妍”三个动词(或动词化的形容词)则生气满溢,动感极强。

阅读训练二:

1.A(是焦躁不安的情绪,而不是“冷静执著”)

2.门为什么会轻轻关闭?神秘感,轻轻关闭暗示着这种关闭只是暂时的、难耐的。写烟囱很有意思,不是写没有烟,而是说没有声音。没有烟是安静,而声音都没有则是一片死寂了。窗子没有颤动就预示着窗子是会颤动的,写成“窗子一动都不动”就没有味道了。尘土很重违背常识,尘土明明是轻的。尘土重就给我们感觉尘土是不动的,这不动不是因为表面上的不动,而是尘土内在的本质因素造成的。三个细节有力地反衬出诗人的焦灼不安。

《知识检测》

1.B(“省”应读“xǐng”)

2.B(“怂恿”指暗中或公开地指使、鼓动别人干坏事;“纵容”指对坏行为放任不管。“垂头丧气”是消沉、沮丧情绪的外露,着重指一时的神态;“灰心丧气”即心灰意冷,非常失望,着重指比较长期的心绪)

3.D(举例不当,《红楼梦》是文人专业创作的)

4.略

5.略

《漫画题的解题技巧》

1.(1)一把锁牢牢地锁着,但钥匙却被串在了它的柄上。因而无法打开这把锁,钥匙也无用了。(2)近在咫尺,远在天涯(3)最危险的错误,往往不在决策上,而在细节上。

2.(1)图中有两个人,他们正在交流意见,其中“我和你的一致”的那个被铅笔画掉了。(2)默契(3)如果两个人的意见始终一致的话,那么其中的一个是属于不必存在的人。

3.(1)一个人正在夕阳下欣赏自己的影子。(2)欣赏(3)当一个人欣赏夕阳下自己高大的身影时,殊不知黑暗将要把他吞噬。

4.(1)保存与删除(2)受惠的人,必须把那恩惠常藏于心,但是施恩的人则无须记住它。

《修辞之借代》

第5篇:梯子阅读答案范文

对于这样一种说法,熟悉近现代政治和文学史的人,我想应该不会予以否认!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取了鲁迅的很多作品,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孔乙己》《社戏》《故乡》等。因为现在的学生对于那段历史要么根本就不了解,或者要么仅仅停留在肤浅的表层,所以对于那个时代的作品——尤其是对于鲁迅先生的作品——在理解上会有一定的难度。

因为鲁迅先生所处的是一个特殊的时代,他的作品很鲜明的打上了那个时期的烙印,又因为鲁迅先生不仅仅属于他所属的那个时代,他站的位置,他的眼光具有少有的超前性。他以他的铮铮铁骨挺起了“民族的脊梁”;他以他的“如匕首、如投枪”一样的犀利的笔当武器,口诛笔伐,直击敌人的心脏。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鲁迅的文章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文化的一部“史诗”,它不但记录了鲁迅一生战斗的业绩,同时也记录了鲁迅那个时代中国的思想史和文化史。对于这样的伟大的人物写就的作品,就是让我们成年人去阅读、去理解恐怕都有难度,更何况是一群天真无邪的少年!

所以,在教授鲁迅先生的作品前,我总是怀着一颗敬畏的心去阅读、去分析、去理解、去思考、去感悟,然后怀着同样敬畏的心去备课、去构思、去讲授。或许会有人认为完全不必如此的谦恭,毕竟鲁迅也是人,而不是神,但面对鲁迅的作品,我却真的无法抛开这样的情结——这不是自命清高,而是切身的感受。

当然,对于十四五岁的初中生而言,要让他们完全充分的解读鲁迅那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因此,向学生传达怎样的信息和信念以及怎样来传达这些信息和信念就成了我备课的重点。既要让学生认识到作品本身所富有的情趣或信念,又要引导他们感悟理解鲁迅之所以被称为“民族魂”的原因。比如在讲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我把重点放在了让学生“从作品找到自己的影子”上,让学生通过诵读课文,体会鲁迅童年的快乐与烦恼,从而有所体悟,有所收获;在讲授《藤野先生》时,其中的一个学习目标是“体会师生之间真挚的感情”,让同学们通过理解“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过程,感悟体会自己身边的师生情谊。这样的目标设计在大家看来或许不能称其为目标,因为它太浅显、太幼稚, 这样的目标设计根本没有达到大纲和教材的要求高度。

第6篇:梯子阅读答案范文

深挖内容,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

“提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问题提得好,好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水面,能激起幼儿思维的浪花。教师有效提问是指教师根据活动的目标和内容,在活动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景,提问有计划性、针对性、启发性,激发幼儿主动参与的欲望,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在阅读过程中,能起到激发幼儿兴趣,促进思维,发展语言等作用。

通过解决“读什么”的问题,促使教师去阅读绘本、多角度地分析绘本,深刻挖掘绘本的教育价值和内涵,做到绘本选择的适宜性。阅读活动不仅仅是将每一页图画中的几个文字内容表达出来,更关注对文字以外的图意进行观察与挖掘,以进一步引导幼儿理解绘本。如绘本《一颗纽扣》,小老鼠找到大象询问这颗纽扣是否是他的时,教师提问:“你觉得这颗纽扣是大象的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中大象衣服上的纽扣对比小老鼠手里的纽扣及大象的身形等,从这些信息中得出结论。

基于儿童,选择难度适宜的问题

(一)考虑幼儿的年龄差异

1.小班:贴近生活

小班幼儿年龄较小,生活经验少,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应以贴近生活,能引起幼儿对以往生活回忆的问题为主,使幼儿调动已有生活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如绘本《谁拉的便便》中,小动物们都美美地饱餐一顿后的情景,教师提问:“小动物们都吃得饱饱的,真舒服。你觉得现在他们会去干什么呢?”幼儿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他们会纷纷表达自己的想法:“拉臭臭”;“散步”;“去睡觉”……虽然幼儿的回答各有不同,但他们将绘本中的人物都当成自己,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讲述了绘本中人物即将要做的事。

2.中班:激发想象

针对中班幼儿,他们各方面的能力相对于小班来说稍强一些,也初显出一定的想象力。教师在设计提问时,要贴近生活,以问题为主,使幼儿发挥想象,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如绘本《月亮的味道》中,小动物们都盯着月亮,教师提问:“你觉得他们能吃到月亮吗?他们会怎么做?”幼儿

答:“找架梯子爬上去”;“坐飞机去”;“重高高(叠罗汉)”;“月亮太高了,他们吃不到”……虽然他们的回答不一,但他们都调动已有经验想办法去帮助绘本中的人物解决问题。

3.大班:拓展思维

大班的幼儿,他们的能力都已经达到了更高的水平,调动已有经验是他们常用的思维模式,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是教师在活动中想要追寻的目标。如绘本《摇摇晃晃的桥》,大灰狼和兔子都处在一个非常危险的桥上面,教师提问:“如果你是大灰狼,你还会去吃兔子吗?你会怎么做?”幼儿回答:“我会先骗小兔下桥再去抓它”;“我不会吃小兔了,我们一起想办法下桥,就变成好朋友了”……幼儿的回答精彩纷呈,有心理活动,有人物对话……他们开始去思考对方的想法,并思考自己的对策。

(二)幼儿的个体差异性

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要想让每位幼儿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教师应在活动中设计难度不一、类型不同的问题,使幼儿都有表达思想及表现自己的机会。难度和灵活性较大的问题,可以交给能力较强的幼儿。基础综合性的问题是为了巩固教学的效果,问题的设计要考虑中等能力的幼儿,这样做可以吸引大部分幼儿的注意,调动其阅读的积极性。对于能力较弱的幼儿,这要适当设计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阅读兴趣。如绘本《小猪变形记》封面讲述,教师提问:“它是谁?你认识的猪长什么样?这只猪呢?他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呢?”这样的问题既面向全体,又注意到了个体差异。

灵活提问,让幼儿在阅读中思考

在活动之前教师都会精心设计,提问也更多地围绕阅读理解进行。预设好的提问可以帮助教师对幼儿进行针对性的引导。但也有幼儿的关注点与教师的预先设计有冲突的时候。这时需要教师能更灵活地进行提问,在预设与生成之间取得平衡,让提问既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同时又能适当兼顾幼儿的兴趣和关注点,在幼儿现有的水平和更高水平之间搭建桥梁,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一)猜想式提问

猜想式提问即通过提问,让幼儿猜想读本的故事情节、人物对话、心理活动等。这样的提问让幼儿通过仔细观察画面内容,运用已有知识经验,积极动脑,通过分析、综合,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有利于幼儿大胆主动地讲述,增强参与的意识和自信心。如绘本《南瓜小房子》中,外面发大水,小老鼠的南瓜小房子已经人满为患,但还有许多的小动物无家可归。教师提问:“面对小动物的求救,小老鼠会怎么做?为什么?”这个问题不仅让幼儿大胆猜想故事情节,同时幼儿也能获得新的情感体验。

(二)开放式提问

绘本阅读中的提问要讲究开放性,这是一种帮助幼儿整体把握所学内容的提问。开放式提问即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在活动中的提问要把握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幼儿开展讨论,让幼儿运用符合他们思维特点的表达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感受、意愿、思想。从而体现提问的开放性,也就是变单一的问题为多样性的问题。“鼠小弟想吃苹果,但苹果树实在是太高了,它要怎么做才能吃到苹果呢?”幼儿开始进行思考:“爬树”;“找长颈鹿帮忙”……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能让幼儿们都说出自己想到的办法,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递进式提问

递进式提问即由浅入深地提问。这是一种循序渐进、逐层深入的提问,它不仅能促进幼儿的思维逻辑性的发展,还有助于提高幼儿对语言的组织能力和连贯表达能力。这种提问方式对幼儿有一定的挑战性。如绘本《独眼猫一世》,在自主阅读环节中,教师提问:“故事中的一世怎么了?他快乐吗?他哭了几次,是在什么情况下哭的?”这一系列问题,能帮助幼儿理清故事线索。

(四)引发式提问

引发式提问即让幼儿对某事或某物自发产生的疑问。提此类的问题不仅能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还能帮助幼儿积累阅读经验。如绘本《我们去探险》,教师念出绘本名后提问:“你想知道些什么?”幼儿回答:“他们到什么地方去探险了”;“他们探险会不会发生什么危险”……幼儿在引发式提问下会逐渐学会思考,寻找新的问题,同时他们的思维也会更加活跃,阅读能力也会进一步提高。

第7篇:梯子阅读答案范文

一、端正教育思想。相信学生的学习潜能

长期以来,教师在教学中总是存在这样一个弊端。即教学中老师“包”的多,“讲”的多,“收”的多。“传授一接受”教学模式经过几代人的总结、提高,已日臻完善化、系统化。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获取知识,确有简捷、快速的优势。但它的明显缺陷是,学生自主学习活动减少,逐渐产生依赖教师的习惯,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处于低下水平。而这种弊端出现的根源在于教师的教育思想不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事实上,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都是巨大的,关键是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能学习,并且能学得好。因此,教学中我经常了解学生的学情,引导学生有目标、有选择地学习。不满足于获得答案和结果,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认真设计学案,做到教为学服务,认真地引导学生怎样自学。

二、耐心训练指导,教会学生自我阅读

现代教学论发展的趋势就是,把教学的重点从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转移到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地获取知识。教学,实质上是教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而自主学习的基础是主动阅读能力的培养。有自学能力的人,一般都有很高的阅读水平。他既能针对自身的知识和智能结构,选择学习内容,培养广泛兴趣点;又能通过自学发展中心兴趣,逐步形成自己的个性特长和专业特长。他还能通过学习钻研、操作实验、修正或超越书本知识,进入创造领域,建立新学说。提出新方法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主要来源。也是回答地理问题的主要依据。地理课的自学是通过学生认真阅读地理课本知识、做自学笔记、回答一些问题等途径实现的。为此,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要耐心训练指导,教会学生自我阅读。

三、要求学生预习,培养独立学习能力

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良好平台,常常是要求学生在独立自主条件下完成学习活动,因此,它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在上课前将教学内容读一遍,想一番,找出重点和难点,以便有的放矢地听课。刚开始时。教师可按每一节课的内容,提出预习要求,要抓住重点、关键点,特别是了解本节课的目的要求,以及包含了什么样的地理思想和方法,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动手理清基本内容,并注意发掘教材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规律及各种逻辑关系。学生按这样进行预习,容易抓住看书的要领,逐步养成看书的习惯和方法。这样做,一方面使易于理解的问题在课前就得到解决,教师可以对重点知识进行精讲;另一方面使学生通过预习,发现疑难问题,从而带着问题听课,减轻听课压力,为上课创造有利的心理状态,注意力集中,提高听课效率,对理论性强、预习理解难度较大、学生一时难以把握的内容,可采取“提纲预习法”进行预习,如学习“大气的水平运动”时可列出以下预习提纲:

1 热力环流-气压差异-气压梯度-水平气压梯度力

2,大气的受力情况分析及其产生的大气运动(填写下表)

大气受力情况分析与大气水平运动方向:a,水平气压梯度力;b,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c,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

3,绘出在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风(北半球)的示意图。

采用“提纲预习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读图,并完成一定的要求,然后让学生摆出各自的见解,进行讲解,最后由老师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结论。这样,大大提高预习效率,也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充分发挥,让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理解得更透彻,掌握得更牢固。

四、创设情境问题,养成带着问题学习的习惯

学生学习中的问题,是指学生迫切希望获得解答的关于教学内容的疑问。这种疑问主要表现为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新知识、新问题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这些矛盾与冲突导致学生的原有认知平衡的失调。从而激发起学生产生新的同化与顺应的欲望,并由此产生新的平衡。教师要通过自己的思考和辛勤的劳动,将那些枯燥、抽象的教学内容设计成若干有趣、诱人且易于接受的问题。激励学生大胆探索,让学生在积极的思考中品尝学习的乐趣,养成思考和自学习惯。创设问题情境,能引导和帮助学生架起思维的“梯子”,促使思维不断上“台阶”。教学实践表明,学生不断解决学习问题的过程正是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和提高的过程。为此,让学生不断思考和解决问题或懂得带着问题去学习是培养自学能力的有效措施。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使学生明白具有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创设良好的“提出问题”的氛围与情境,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大胆怀疑,并能提出问题。对于敢于提出问题的学生,应鼓励其进一步探索和创新。如:在学习“洋流”时,首先讲述这样一个事实:位于北纬40度附近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港冬季封冰,而位于北极圈附近的摩尔曼斯克港却终年不冻,这是什么原因呢?然后结合所讲内容,进一步提出几个具体问题,把学生的兴趣引向深入。如:什么是洋流?洋流的形成原因是什么?洋流的分布有何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有何影响?等等。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应通过设问,教给学生观察、实验、阅读、思考的方法,提高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和提炼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经过长期训练。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再如,教材中讲述了许多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如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城市化问题、粮食问题等。在这些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自由发言,结合生产、生活实际,揭示问题的实质,并根据目前科学技术的发展,探索性地提出人类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高中地理教材,加大了人文地理知识的比重,充实了人文地理内容,特别是人口地理、城市地理、政治地理、旅游地理、交通、商业地理等内容大大增加,在大量人文地理素材面前,要学生把握好当代出现的主要问题,培养学生养成好问、多问、深问的习惯;提出地理问题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培养和自学能力的提高。

五、应用检测总结。发展学生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是否能正确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和科学地总结问题。为此。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就本节的内容有针对性地拟几道检查学生自学能力的小测题,来帮助学生发展自学能力;在学完一个单元知识以后,教师要认真出好一份单元试卷,然后进行细致批改,可以先贴出参考答案,让学生自己动脑(或与同学一起讨论)自我评价答案,这既是对学习效果的检查,又是对自学能力的培养;在试卷评讲中,要善于启发学生发现试卷中普遍错误的原因,归纳解题的规律,

之后再拟题进行必要的练习。此外,本人还强调学生注重错题记录: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错误?是哪个概念不清楚?或是哪种理解不正确?哪个部分不过关?解题方法为什么错了?等等。这不仅训练学生的思维,使知识触类旁通,也促进学生提高自学能力。同时,要求学生不断总结知识和解题规律,让学生相信自己有很强的总结归纳能力,肩发他们把所学的内容分为几条线索。用较为简练的语言或借助图形把它们概括出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链。且只有经过学生自己的探索、概括、归纳、总结的知识,才能真正纳入他们的认知结构,贮存于大脑。教师还应促使学生把每一章知识归纳为几个主要问题,记住它的内容、方法和重要结论,特别要对教学中已经选用过的例题、习题。以整章的知识为背景进行重新审视,总结出知识和能力发展的框架要求。对章节内容有一个完整的把握,把书学得由厚变薄。从而提高自学能力。

六、理论联系实际,努力提升自学能力

第8篇:梯子阅读答案范文

他说:“咦,你为什么不表态?难道不觉得我很勇敢吗?”

我说:“是啊是啊,很勇敢。可世上有些事并不单是勇敢就够用。比如这件事吧,还得有钱。”

他很郑重地说:“这上面写着,举办一个有关宗教博物馆建筑的创意征文比赛。金牌获得者,免费到日本观光旅游。”说着,把一本海外刊物递给我。

我看也不看地说:“关于宗教,你懂得多少?关于建筑,你懂得多少?金牌银牌历来都只有一块,多么激烈的争夺。你还是好好做功课吧。”

他毫不气馁地说:“可是我有创意啊,比如这个博物馆里可以点燃藏香,给人一种浓郁的宗教气氛。比如这个博物馆里可以卖斋饭,让参观的人色香味立体地感受宗教。比如这个博物馆里可以播放佛教音乐,您从少林寺带回的药师菩萨曲,听的时候就让人感到很宁静。比如……”

我打断他说:“别比如了,人家征的是建筑创意,要像悉尼的贝壳壮大歌剧院,有独特的风格。我记得你小时候连积木都搭不好,还侈谈什么建筑!”

十几岁的儿子好脾气,不理睬我的挖苦,自语道:“在地面挖一个巨大的深坑,就要100米吧,然后把这个博物馆盖在底下……”

我说:“噢,那不成了地下宫殿?”

儿子不理我,遐想着说:“博物馆和大地粗糙的岩石泥土间要留有空隙,再用透明的建筑材料砌成外墙,这样参观的人们时时刻刻会感到土地的存在,产生一种神秘感。从底下向阳光明媚的地面攀升,会有人的自豪感。地面部分设计成螺旋状的飞梯,象征着人类将向宇宙探索……”他在空中比划了一个上大下小的图形。

我不客气地打断他:“挖到地下那么深的地方,会有矿泉水涌出来,积成一个火山口样的湖泊。你想过没有?再说什么样的建筑材料,可以长久地保持你所要求的透明度?还有你设计螺旋状的飞梯,多么危险!反正我是不敢上这种喇叭型梯子的。还有……”

儿子摆摆手说:“妈妈,您说的问题都是问题。不过那是工程师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关我的创意。妈妈,您知道什么是创意吗?那就是最富于创造性的意见啊。”

我叹了一口气说:“好了,随你瞎想好了。不过我要提醒你一句,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我以为最好的创意莫过于一个好成绩了。”

儿子在电脑上完成了他的创意。付邮之前,我说:“可以让我看看你的完成稿吗?,,他翻了我一眼说:“您是评委吗?”

我只好一笑了之。

很长时间过去了,在我们几乎将这事淡忘的时候,儿子收到了一个写着他的名字并称他为“先生”的大信封。

他看了一眼地址,是那家征文发起部门寄来的。儿子对我说:“妈妈,猜猜信里有什么?”

我说:“一封感谢信。所有的投稿者都会得到的回答。”

儿子说:“我猜是一张飞往东京的机票。”

我们拆开信,里面是一张请柬,邀请儿子到海外参加发奖仪式。

儿子苦恼地说:“现在赶去也来不及了。再说他们也没说清我是不是获奖者。”

我说:“还不死心啊?邀请你参加发奖,已是天大的面子。我想,这同我们这儿的电视剧友情出演一样,烘托气氛,以壮声威,是助兴之举。”

儿子思忖着说:“妈,您说这发奖会不会像奥斯卡奖一样,给所有可能获奖的人都发请柬,到时候再突然宣布谁是真正的得主?”

我说:“一个建筑奖恐怕不会像电影奖那样张扬。别想那么多了,重要的在于你已参与。”

儿子皱起眉毛说:“参与固然重要,得奖也很重要。”

我说:“对于你现在最重要的是做作业。”

当我们把这件事完全忘记的时候,接到了征文举办部门的第二封信。信中说,我的儿子没能去参加那天隆重的发奖仪式,他们深感遗憾。儿子得了创意银牌奖,奖牌及奖金他们设法转来。

儿子放学回来,还没摘书包,我就把信给他。

他看了一眼,然后淡淡地说:“银牌啊?我想我是该得金牌的。一定是他们觉得我年岁小,一个人到日本去不方便,商量了一下就说,算了。给他个银牌吧。”

我瞠目结舌。停了一会儿才问他:“你为什么这么想到日本去呢?”

他立刻来了精神,兴致勃勃地说:“日本的游戏机最好玩了,我去了就可以买一台回来玩啊。”

(毕淑敏/文选自《儿童文学选萃》2009年第1期)

1 阅读全文,请你说说“创意”的含义以及文中儿子的创意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从“我只好一笑了之”句中的加点词可以看出文中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丰富的创造力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文章用极其朴素的家常对话来推进故事的情节,极富儿童情趣。请你任选文中两处加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文中的母亲认为:“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我以为最好的创意莫过于一个好成绩了。”请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创意”是最富于创造性的意见和最宝贵的创造力。儿子的创意是参加一个宗教博物馆建筑创意的征文比赛。

2 文中的母亲是一位作风民主,对孩子宽容,能够与孩子平等相待的人。

3 一个人要具有丰富的创造力,就要能够异想天开,富有想象力;阅读面要广泛;要有一颗好奇的心;有宽松、民主的家庭环境。

4 示例1:“我准备到日本旅游一次。”表现出孩子的自信。

示例2:“在地面挖一个巨大的深坑,就要100米吧,然后把这个博物馆盖在底下……”表现出孩子思维活跃,富有创造力。

第9篇:梯子阅读答案范文

中秋节晚上,爸爸妈妈总要忙碌着准备一些瓜果、月饼摆出来放在窗前,全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看着月亮一边聆听这个古老的传说。

中秋节又叫团圆节。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十个太阳。它们把土地晒得冒烟,把庄稼烤得枯焦。羿看到百姓太可怜了,就用足力气弯弓搭箭,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只留了一个太阳在天上。后来,羿娶了嫦娥姑娘为妻,他们相亲相爱,过着幸福的生活。一天,羿上山打猎遇到一位道士。道士对羿说:“你为百姓除害,立下了功劳。我送你一包神药,要是吃上半包,就会长生不老;要是全都吃下去,就会成仙升天。”羿把神药拿回家,想和嫦娥一起吃了它。这一年的八月十五,羿带徒弟们出去打猎,他的其中一个徒弟逢蒙偷偷溜回来,逼着嫦娥交出神药。嫦娥情急之中打开药包,把药全部吞进嘴里。突然,嫦娥的身体变得像羽毛一样轻。她不由自主地飞出窗口,向天空中的月亮飞去。从此,嫦娥就住在了月亮的广寒宫里,羿盼望嫦娥回家,每年农历八月十五都会准备好水果和月饼放在窗边,久久地注视着月亮,等嫦娥回来。

这样一个富有神话的故事,一定让孩子们对月亮更加充满了好奇,第一个蹦出来的问题便是——

为什么月亮会变样?

“你们看,”小松鼠问朋友们,“为什么月亮每天晚上都会变样子?你们不觉得奇怪吗?我真想知道那是为什么……”小松鼠、小猫、小猪、孔雀、猴子都想爬上去看看月亮为什么每天都不一样。他们每个人觉得月亮像自己,因为月亮有和自己一样的特点和喜好:小猫觉得月亮像它,有时伸懒腰有时蜷成团;小猪认为月亮最像它了,吃多了的时候就变得圆鼓鼓的……等他们一点点爬上去以后,发现月亮好美啊!于是,每个人都要摘下来带回去。

在《月亮的秘密》书中,作者巧妙地以一页页递增、递减设计出一幅幅小动物和月亮的生动画面,每一幅画中的月亮都在随着小动物的想象变化。这样有趣的月亮的变化,让低龄段的小朋友也很容易明白月亮原来每天都是在变的。

如果孩子在《月亮的秘密》里发现了月亮每一天都在变,那么《晚安,魔力月亮》又可以更进一步地让孩子知道,噢,月亮会一点点变小,还会一点点变大。

夜晚,小老鼠布布在月光下兴致致勃勃地摘黑莓。“今晚的月亮大大的、圆圆的、亮亮的,真美啊!”妈妈仰起头看着月亮感叹着。第二天晚上,布布和妈妈出来找橡果。夜晚,还是那么明亮。但月亮却悄悄地改变了形状。“咦,月亮变了。”布布惊讶地深吸一口气。那晚之后,月亮变得越来越小,而天空也变得越来越暗了。布布只好睁大眼睛,在大半个月亮下寻找葵花子……在半个月亮下寻找玫瑰果……在小半个月亮下寻找榛子……在弯弯的月牙下寻找蘑菇。直到有一天,月亮完全消失了。

“月亮全被吃掉了!”布布差点儿哭出来。“别担心。”妈妈安慰他,“月亮鼠吃月亮的时候总会留下一点儿,只是太小了,我们看不到。他们在剩下的一点点月亮上洒下星光,这样月亮又会慢慢长大。”

故事中的小老鼠布布特别想知道月亮会像金黄的奶酪一样好吃吗?讲到这里,小朋友也想问——

月亮会是什么味道?

答案一:牛奶味

小猫咪生来头一次见到满月。看着圆圆的月亮,她心想:那是一小盆挂在天上的牛奶吧。她好想喝呀。她闭上眼睛伸长脖子,张开嘴巴,用舌头舔了一下,舔到了一只小飞虫!于是,从楼梯顶上向前扑;她穿过花园,跑过田野去追;她爬到树顶上去够……可那一小盆牛奶还好好地挂在天上,静静地等着呢。

当小猫费尽周折也没够到月亮很失望地回到家中时,发现大大的一盆牛奶正等着她呢!《小猫咪追月亮》告诉小朋友,月亮就是牛奶味的吧。

答案二:味道真是好极了!

月亮是什么味道?甜酸咸辣苦?瑞士画家麦克·格雷涅茨笔下的《月亮的味道》充满了童趣和无限的想象空间。封面上一轮皎洁的明月就像是令人垂涎欲滴的食物,让孩子们胃口大开,而且还吊足了小读者的阅读兴趣。

故事中的小动物们,出于对月亮的好奇,为了能吃到月亮,大家同心协力一个叠一个搭成天梯去接近月亮。结果,月亮一疏忽大意,果真让所有的动物尝到了它的味道,那味道真是好极了!

好吃的绘本

读《月亮的味道》这本书的时候,女儿一直叫我猜小动物有没有吃到月亮。我大概是太过理性了吧,对于它们能不能吃到月亮很是怀疑,竟然没一次猜对。没想到小动物们充分发挥团结合作的精神,故事的结局一下子峰回路转,小老鼠真的咬下一小片月亮。当小老鼠摘下一角月亮和参与的动物们一起分享幸福的味道时,无形中让孩子懂得分享是一种快乐和满足。

原本以为故事会在这里结束,没想到疑惑的小鱼提出了新问题,自言自语道:“为什么要辛苦地去天上摘月亮,难道没看见身旁的水中就有个月亮吗?”更是激发了小朋友对月亮是怎么在水里的这个问题做出进一步的思考。

女儿知道天上的月亮是不可能吃到的,她却情愿相信故事中的小动物们的确是吃到了月亮。故事讲完后,再问她月亮的味道,她的心中已有了答案。

妈妈:月亮到底是什么味道呢?甜的?成的?

女儿:当然是甜的啦,像巧克力一样。

妈妈:为什么呢?

女儿:因为月亮和巧克力一样是圆圆的。

妈妈:月亮有时也是弯弯的啊?

女儿:但是圆圆的月亮好看呢。

从此在她的眼里,月亮变得很神奇,知道了月亮有不同的形状。一次她吃橘子,咬下一瓣之后告诉我,瞧!月亮被我吃掉了。细看那橘子瓣还真像是一轮弯月,小孩子的想象力真的是天马行空,这就是童话带给孩子的无限乐趣吧。

美好妈妈

月亮会来找我们吗?

是啊,月亮天天都挂在天上,无论是细如月芽还是满如圆盘。要是能和月亮玩一会儿,该有多好啊!答案一:不!

《爸爸,我要月亮》,书中的小主人公莉莉特别特别想和月亮玩一会儿,莉莉的爸爸要帮女儿去把月亮拿下来。

莉莉的爸爸找来好长好长的梯子,搭在好高好高的山顶上想请月亮下来和她玩儿一会儿。可月亮太大了爸爸带不下去,于是,月亮鼓励爸爸说:“我每天晚上都会变小一点,等变到差不多大小时,你就可以带我走了。”爸爸终于把月亮带下来了,莉莉好开心地跳起舞来。

答案二:会!

月亮化身为一位先生,曾经来到过地球上,只是因为最后逃回了夜空,所以回到天上的月亮从此就再不愿来了。

《月亮先生》对地球上的人类特别好奇,一次他抓着彗星的尾巴来到了地球上。他新奇地闻着开在大地上的花,还和正在举办舞会的人们跳舞,可由于跳舞的音乐声太大了,惹恼了休息的邻居,警察来了,还把月亮先生抓到了监狱里。后来,他遇到了一位科学博士,这位博士救了月亮先生,让他坐着火箭回到了夜空。

好玩的绘本

和女儿一起读《月亮,你好吗》一书时,书的开端就把她带入一个温暖又纯真的梦幻世界,让女儿的情绪时起时伏。书中讲了一个划着船的小男孩对着月亮说话,想引起月亮的注意。于是,月亮也想和小男孩一起玩,结果月亮一不小心掉进水里,小男孩好担心。念到这里,女儿一直为月亮捏了一把汗,不停地问:“月亮会不会受伤呢?小男孩会不会来救它?”后来惊喜出现,粉红色的月亮虽然没有回答,浮出水面后却吐出彩色的小鱼,用这样的动作来回应,冲淡了溺水的紧张气氛。女儿为此长长吸了口气,为月亮脱离危险而开心。

接下去讲到小男孩邀请月亮到他家做客。小男孩和月亮一起唱歌、跳舞,一起吃巧克力布丁……女儿正听得津津有味时,我故意戛然而止,告诉她好东西要留一些给明天,讲故事时大人要留点悬念,这样会激发孩子自主阅读的兴趣。

最后的故事情节极具戏剧性,天亮了,月亮开始睡觉,小男孩又划着船去找太阳,月亮睡醒时发现太阳也睡在屋里,他们三个一起吃早餐,小男孩美梦成真了。故事讲完后,女儿一直没能接受故事真的结束了。

她很认真地说:“他们把星星给忘了。”

“好主意,是要有星星,他们聚在一起做什么呢?”我乘机表扬她接着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