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融资调查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根据州人大常委会20__年监督工作计划安排,州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将听取和审议州人民政府《关于全州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工作情况的报告》,为了审议好这个报告,州人大常委会组织以副主任侯强为组长,部分州人大常委会委员、州人大代表和州“三权三证”办相关领导为成员的调查组,于8月上旬对__、__两县进行了调查,调查组采取随机抽查、实地查看、走访座谈,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等方式进行,先后深入到__县__乡、__乡,__县__镇、__镇、__乡5个乡(镇)5个村民委、9个村小组、5个专业合作社、1个专业合作社联社、县、乡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县信用联社进行调查,在县、乡(镇)、村、县信用联社召开座谈会5次,走访了部分基层干部和农户以及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广泛听取了他们的意见建议,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20__年以来,两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工作,切实加强领导,采取措施积极推进。__县已在全县12个乡(镇)61个村民委员会712个村小组开展农村房屋所有权和101个村民委员会1268个村民小组开展宅基地使用权确权颁证工作,目前分别累计完成30100户、33901户,发证到户率分别是41%、35%。新一轮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已在2个乡(镇)5个村民委员会86个村民小组开展,已测绘12.4万亩,完成确权登记5474户。林权确权颁证到户率100%;__县已在6个乡(镇)71个村民委员会907个村民小组开展农村房屋所有权和在全县18个乡(镇)77个村民委911个村小组开展宅基地使用权确权颁证工作,目前分别累计完成53844户、74561户,发证到户率分别是33%、47%。新一轮土地承包经营权在10个乡(镇)5个村民委员会69个村民小组开展工作,完成82__户的测绘登记。林权确权颁证已完成99%。
20__年以来,__县“三权三证”抵押贷款余额为9526.5万元,其中:林权抵押贷款余额3079万元,农村房屋和宅基地抵押贷款余额为6373万元,土地承包经营权贷款余额为74.5万元。20__年州下达“三权三证”抵押贷款任务4.1亿元,截至6月30日完成 1809万元,占任务的 4%;__县“三权三证”抵押贷款余额为9773万元,其中:林权抵押贷款余额为4516万元,农村房屋和宅基地抵押贷款余额为4957万元。土地承包经营权贷款余额为300万元。20__年州下达“三权三证”抵押贷款任务6.5亿,截至6月30日完成2172万元,占任务数的3%。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成功办理3笔林权交易,流转林地面积__272.2亩,转让金额1__.2万元。
两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推进工作,切实加强领导,建立机构,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县、乡两级均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从相关部门和乡(镇)站(所)抽调专人集中办公,负责计划的制定、落实、监督、考核、业务指导、信息收集等各项工作,为以“三权三证”为主的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两县政府把“三权三证”确权颁证工作作为解决农村融资难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来抓,认真贯彻落实省、州关于“三权三证”确权颁证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并结合实际,分別制定“三权三证”确权颁证登记工作方案,工作中按照突出重点,摸清底数,先易后难,分类确权,联动推进的要求,把重点放在有条件、有基础、有产业、有信贷需求的村寨和农户,优先对合法合规的产权进行确权颁证,对违法违规的产权进行清理备案。在确权颁证过程中,统一委托中介机构,组织人员进村入户,进行调查、测绘、登记、建档、确权;加大农村产权纠纷调处力度,有效化解权属争议,推进了农村产权确权颁证工作。
为了解决“三农”资金短缺,两县政府采取措施,创新服务方式,多渠道解决“三农”融资难问题。一是组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中心,为产权流转和抵押融资牵线搭桥,畅通融资路径。两县相继成立了县级服务中心,并积极筹建乡(镇)服务中心,其中__县成立了18个乡(镇)服务中心,__县成立了1个乡级服务中心,其它乡(镇)服务中心正在筹建中。二是创建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农村信用体系。__县充分利用“三农”大规划到户信息采集成果,建立农村信用体系信息网络系统,已完成农户信用体系信息采集__.6万户,并制定了《__县农村农户信息系统数据管理使用办法》。在此基础上,全面推进乡(镇)、行政村、自然村、农户授信评级工作,严格考核兑现奖惩,20__年兑现授信评级奖补金额达110.08万元,有力地推动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三是创新金融服务便民方式。__县建立“三权三证”抵押融资贷款“直通车”服务平台,全县18个乡(镇)需要贷款的农户,直接到所在村民委员会申请,经村民委员会审核出具意见后,转乡(镇)政府审核后将符合贷款条件的申请资料通过系统传送到各金融机构,金融机构进行贷前考察并将符合贷款条件的转到各职能部门,职能部门调查核实后,出具他项权利证书,转各乡(镇)政府通知贷款申请人到贷款银行办理贷款手续。截止7月31日,全县通过直通车申请贷款4258笔24893万元,成功放贷3738笔16165万元。四是建立农村产权抵押融资风险机制。__县出台了《“三权三证”抵押融资风险补偿金管理办法》、《损失代偿管理办法》和《担保管理办法》。今年5月由县财政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设立农村产权抵押贷款风险补偿金,专项用于发放农村“三权三证”抵押贷款风险补偿。农村产权抵押贷款发生不良贷款时,由金融机构和县财政按30%和70%的比例共同承担贷款本息损失。风
险金发生代偿后,不足1000万元部分于次年元月份补足,确保每年有1000万元风险补偿金,降低了金融机构对贷款风险的顾虑,增强了金融机构参与农村产权抵押贷款的信心。同时积极探索建立形式多样的担保方式,“三权三证”抵押贷款可以单独设定抵押担保,也可以作为其他担保方式的有效补充,还可以通过“三权”打包,统一评估贷款。如__县组建的__泛爱农业开发农民合作社联社,实行捆绑打包,抱团经营。目前已有8家专业合作社、2个自然人加社,有58个专业合作社意向性加社,部分专业合作社社员将“三权三证”抵押贷款作为股金入股联社,目前联社入股资金达266万元,不仅壮大了联社实力,而且解决了一家一户发展产业散、小、弱的状况。为了推进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工作,两县政府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将“三权三证”确权颁证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积极筹措风险抵押担保资金,为推进农村产权抵押工作提供经费保障。__县筹资1000万元作为抵押担保风险金,今年安排农村房屋、宅基地、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经费预算2948万元,确保工作的正常开展。
两县政府采取动员会、培训会、广播电视、宣传标语、宣传栏、印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广泛宣传“三权三证”抵押融资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相关政策,统一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工作的积极性,为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工作创造了良好氛围。
主要表现在:一是宅基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存在着非法买卖、违规、违法建房、一户多宅等现象,尤其是城镇周边、公路主干道沿线、风景旅游区尤为突出,难以进行登记确权。二是新一轮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省级未出台指导性意见,到目前为止全省新一轮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还无统一的样本模式,且由谁印制也未明确,给确权颁证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三是林权确权颁证仍然存在着少数林地面积与现实面积不相符的现象,难以确权颁证。四是确权测绘投资大、经费困难。如__县要完成宅基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和新一轮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预计总需经费9924.5万元。五是产权信息资料收集困难,由于外出务工人员较多,难以现场指界,所提供的信息资料不全,信息资料录入系统工作进度缓慢。六是确权过程中的产权矛盾纠纷也不同程度的影响确权颁证进度。
县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中心虽已挂牌成立,开展服务,但由于人员少,功能和各项管理制度不完善,还不适应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工作的需要。__县18个乡(镇)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平台虽已全部挂牌成立,但大多数都还未正常运行。
(一)要加快确权颁证进度。一是要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方式,健全机构,充实力量,强化部门联动协调配合机制,加强工作指导,采取有力措施,加大督促落实力度,加快确权颁证步伐。二是要突出重点,全面推进。把确权颁证重点放在经济发展、有产业、有项目、有条件的县、乡集镇和公路沿线周边地区村寨。三是要加大矛盾排查调查纠纷力度,对违规违法乱占乱建房屋的要研究处理办法和措施,逐步依法依规处理,妥善解决各类历史遗留问题。四是要积极筹措资金,为确权颁证工作提供经费保障。五是要积极反映存在的困难问题,如新一轮土地承包证书的样本、印制等要积极反映,争取上级有明确的意见。六是要加大力度,督促各中标单位按技术要求,加快测绘进度,力求测绘面积、登记信息全面、准确、真实。规范完善登记资料和相关文件档案,建立健全电子信息系统,以便档案的更新和利用。
(二)要积极探索建立完善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服务机制。一是要建立健全县、乡两级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突出农村产权抵押登记、交易流转、价值评估、交易签证、产权处置五大功能,切实解决县、乡服务中心人员、经费、业务能力等问题,确保正常运转。积极研究农村产权价值低、变现难问题,整合盘活农村资产,引导农村资产包团经营。同时要加大培育产业力度,逐步解决农村贷款难、无产业、无项目发展的问题,确保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和流转有序、持续推进。二是积极探索创新投资抵押担保机制。设立农村产权抵押融资风险补偿专项资金,不断完善贷款风险抵押担保补偿机制;引进社会资本建立投资担保公司;引导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合作社联社组建担保机构;积极争取商业保险,加大对农业产业、农村产权的保险力度,逐步形成多渠道、多形式的农村产权抵押担保机制,调动金融机构参与农村产权抵押融资的积极性,提高农户获取信贷资金的能力。三是扎实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农村信息共享平台。
(三)要进一步加强银政合作,调动金融机构参与的积极性。政府要不断完善金融支持政策,激发金融机构内生动力,引导支持金融机构积极争取信贷规模,创新信贷产品,扩大涉农贷款规模,支持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工作顺利推进,为突破“三农”发展融资难瓶颈,促进我州“三农”发展作贡献。
(四)要规范完善农村产权抵押融资的贷款统计口径。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贷款与涉农贷款要单独分开统计,以便总结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工作取得的成效,分析研究存在的困难问题,科学研究布置下步工作,有力推进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工作。
利润最大化是资本逐利的颠簸不破的真理。据统计,金融业是我国近年来获利最丰的行业。所以,在房地产市场赚得满盆满钵的温州民资向这一领域渗透和进军成为必然。然而金融业准入的高门槛又使温州民资或望洋兴叹,或举步维艰,或曲线救国。也正因为它的准入之难,引起了温州民资更大的兴趣与欲望。在实地考察和实证调查的基础之上,本文拟对近年来温州民资进军金融业的路径、优势作一合理分析,并对温州民资进军金融业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抛砖引玉。
一、温州民资进军金融业的创新模式
三十年来,温州民营资本渗透进入金融业的路径不断创新,由此带来,民间金融的形式亦在不断变迁。上80年代以来,主要有民间互助资金会(有“合会”、“排会”等种种称呼)、私人钱庄、典当行、调剂行、融资租赁公司以及农村合作基金会、农村金融服务社等等,形式多样。由于当时国家对金融安全的担忧,使得这些民间金融机构的发展受到限制。直到本世纪出,在国家政策的指导和保障下,温州民间金融活动更趋于活跃,规模逐渐扩大,规范化程度逐渐增强,金融产品也逐渐丰富,催生了信用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非正式金融机构和中介形式(参见图1)。
近年来,民资进军金融业的力度更大,进军的方式也更加多样化,甚至悄然向银行业渗透。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信用担保公司是民间资金互助的新形态
温州的担保公司是在民间互助资金会、农村合作基金会等民间金融形式和机构消失后,市场自发产生的一种更为隐蔽的实际从事放款活动的类似机构。2005年开始,一些从楼市、煤市撤出的温州民间资本急需寻找增殖的机会,大量资金注入担保行业。据温州市担保行业协会统计资料,2007年底,全市在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各类担保机构已达到239家(其中分公司22家),总注册资金31亿元。其中2006年、2007年新注册的担保机构就达186家,约占现有总数的70%。据《温州日报》报道,截至2010年底,列入市经贸委监测的担保机构累计担保总额214亿元,累计担保企业1.3万户,其中2010年度担保机构贷款担保总额78.5亿元,同比增长64.7%,担保企业户数2559户。
担保机构的发展,一方面将富余的民间资金以入股的形式吸引到担保机构,减少了民间借贷资金供给;另一方面促进了银行业机构向主要依赖于民间借贷取得资金的借款人的信贷投放,减少了民间借贷的资金需求。专家指出,担保公司的活跃表明市场存在微小金融机构服务缺失的效率损失,担保公司可以看做是民间资本互助的新形态。
2.小额贷款公司是产业资本转化的新探索
近日,瑞安华峰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二期增资扩股”获批,使用该公司的注册资本由4亿提高到8亿元。一年前,瑞安华峰第一次增资扩股,注册资本从2亿元提高到4亿元。根据小额贷款公司可以注册资本50%的比例向合作银行融资的规定,增资后的“瑞安华峰”可贷资金达12亿元。随着“瑞安华峰”的开闸,小额贷款公司新一轮的“增资扩股”即将到来。
其实,在金融业超额赢利的诱惑下,温州民间资本对银行业的觊觎由来已久,但国家作为整个经济体系制度变迁的主导者,对于民间资本一直抱有警戒和谨慎心理。随着经济体系中民营部门的比重逐渐增大,随着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逐步由国有企业转向民营企业,国家更加重视对庞大民间资本的专业梳理和对民间金融的理性扶持。开办小额贷款公司就是政府试图以此来动员民间资本,促使民间资本和民间金融阳光化。在传统制造业利润日趋微薄的时候,小额贷款公司的资质刚好成为奥康、正泰、华峰等本地大型民企进军金融行业的敲门砖,以便过渡到存贷兼备的村镇银行,是产业资本到金融资本的渗透。
3.PE成为温州民间投资的新方向
PE即“私募股权投资”,是指投资于非上市股权,或者上市公司非公开交易股权的一种投资方式。PE从2008年瞬间“蹿红”至今,高额的利润率、动辄上千万元的门槛,使其成为独特的投资领域。根据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调查,温州区域PE机构其资金来源主要是已初具规模的民营实业企业,如温州神力集团、正泰集团、佑利集团、环宇集团等温州的从事传统产业发展的大型企业,都以合伙或股份制公司的形式成立了创业投资公司。目前在温州以及温州民企从事PE投资的企业有20家左右,包括环亚、温商创投、国瑞创投、云杉创投、东海创投等,这些机构所掌握的资金从数千万元到10多亿元不等。而温州的那些只有资金、没有投资团队的资产投资管理公司,他们有的参与私募股权投资,也有委托深圳创司管理的,但其规模、数量、方式并不透明。可以肯定的是,在刚刚过去的几年里,温州民间资本试水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已经得到飞速发展,PE已经成为温州民间资本寻找出路的一种新尝试。
近年以来,温州还有民营资本直接进军金融业获得成功的例子。以温州银行为例,2010年公布的报表分析,以民资为主的其他法人股和自然人股占了70%。前十大持股股东中,有经营内容涉及电力工程、能源、房地产等多个领域的温州著名民营企业昌泰控股集团公司(占比6.99%)、有著名制鞋民营企业红蜻蜒集团(占比4.53%),有房地产开发企业:温州嘉鸿房产(占5.17%)、大自然房开(占4.31%),有城市基础设施业和房地产关联企业:三虎混凝土集团有限公司(占4.31%)、树德集团有限公司(占4.31%)。十大股东中,民营股东占比为52.42%。
二、温州民资进军金融业的动力源泉
1.民资进军地方资本市场具有良好机遇
国际金融危机后,以金融稳定增长为主旨的金融监管、治理结构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共识。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不断采取各种措施大力支持构建和发展现代金融体系。根据浙江省“十二五”规划,浙江省将进一步加强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推动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完善和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省委、省政府对温州发展的区域定位,有利于温州地方资本市场的发展。与此同时,温州作为金融改革试点城市和民间金融活跃地区,地方政府着眼在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精神指导下,利用民间资本充裕的条件,大力发展地方金融业。
2.温州民营经济的发展对民间金融具有客观需求
众所周知,民营经济已发展成为温州区域经济的主体,兵对全国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和独特的示范效应。然而,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贷款难、融资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地表现出来,并逐渐成为温州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正规金融机构的信贷供给不足,使民营经济率先发展的温州个体和民营企业融资只能独辟蹊径――求助于
民间金融。据温州有关部门曾对190家民营企业进行调查,发现有176家进行过民间融资活动,占92.6%。目前,温州民营中小企业资金来源的60%靠民间金融。
3.富余的资金积累推动了民资向金融业扩张
《2010――201 1年温州金融形势分析及展望》一文指出,2010年全市银行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5517亿元,同比增长23%;实现账面利润164亿元,同比增长39%,由此可见正规金融机构的利润空间。该文还指出,2010年,温州民间金融活动异常活跃,呈现规模明显扩张,参与主体更加广泛,一些融资性中介机构利用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背景,通过组织个人贷款资金或储蓄存款从事高利垫资活动牟取暴利,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正常的金融市场秩序。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私人财富不断累积,迫切需要为私人资本寻找出路。而我国目前个人投资的渠道和资产增值途径仍然狭窄,国债、存款等低风险投资渠道收益较低,甚至不能覆盖经济运行中可能存在的通货膨胀风险,证券市场还不成熟。此时,大量的民间资金很自然地就涌到了金融业的投资途径上来。
三、温州民资进军金融业的发展建议
1.加强金融市场创新的环境建设
政府要积极向国家层面争取政策,出台操作性很强的实施细则,营造良好的金融创新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同时,结合温州本地的实际情况,通过市场手段对金融创新行为进行合理引导,对新产品和新服务采取灵活鼓励的方针。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允许民间资本兴办金融机构,参与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城市信用社改制。鼓励民间资本发起或参与设立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并支持民间资本发起设立信用担保公司和其它金融中介服务机构。
2.拓展民间资本投融资渠道
政府可尝试进行民间金融机构的直接融资试点,打通民间金融机构直接的融资渠道,改变民间金融机构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局面,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导民间资本流向实体经济。可以考虑以小额贷款公司为试点,在风险可控的范围内以一定比例吸收居民存款,提高资本贷款比重到200%。同时,积极扶持投资性金融机构。投资性金融机构符合温州民间资本承担高风险追逐高收益特点。大力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投资性信托产品,为民间资本提供符合产业发展导向的投资渠道。可以考虑建立政府产业引导基金、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再担保基金等三大基金,以一定的比例参与符合产业发展政策的相关基金,并制定相应的规范和鼓励政策,以引导投资性金融机构的资金投向,达到民间资本健康有序流动的目的。
3.构建民资投资指数体系
2016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
中国首份《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近日引来广泛争论和质疑。报告称:中国家庭净总资产高出美国家庭21%,城市户口家庭的平均资产已达247万元,全国的自有住房拥有率高达89.68%。
这些数据是如何出炉的,为何中国家庭资产会超出美国?中国之声近日专访了《报告》团队领军人、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甘犁。
采访中甘犁说,不曾想到一份《报告》的会引起如此广泛的争论和质疑。他首先表示,可以肯定的是,数据结果来自全国性的抽样调查。
甘犁:抽样方式和美国美联储抽样方式是一样的。第一,我们在全国随机抽了8438户进行入户调查,在很多宏观数据上,我们都进行了比较。第二是数据的资产,包括了所有资产,有房产、家庭的金融资产,就是银行存款、股票市场、各种债券甚至黄金等。还包括了家庭的汽车、家庭的工商业、土地。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完整的资产总量的描述。我们的资产描述跟美国的资产描述也是具有可比性的。
在质疑者看来,尽管中国的发展有目共睹,但要说中国家庭净资产比美国高出两成以上,他们并不认同了。对此,甘犁的解释,中国家庭总资产超越美国,很大程度上来自房产的估值。
甘犁:中国家庭的房产占总资产比例的70%,美国只有30%。我们爱买房子,房产又涨的比较快,而美国在金融危机以后房产缩水比例很高。所以美国的资产在缩水,我们的资产因为房产的原因在增加。然后我们的家庭人口越多,人口基数比较大,所以全国所有家庭资产加起来超过了美国全国所有家庭加起来的资产的总额,但是人均只有美国的四分之一。
中国家庭总资产中金融资产只有5%,而美国是38%;反过来,中国家庭总资产70%都是房产,而美国却只有30%左右。这样一种家庭资产结构在甘犁看来,风险很大。
甘犁:20年前的日本因为房产泡沫,导致了日本全国总资产远远超过了美国。但是泡沫破灭了以后,日本到现在为止的全国总资产只有美国的60%,比我们低更多了。
谈到为什么中国住房拥有率会近90%时,甘犁说,这与计算方式有关,更与家庭定义有关。
甘犁:城市是全国平均,农村现在90%多的家庭是有房子的,所以这样平均下来,城市就只有85%-86%拥有住房。我们根据了国际上调查机构拥有的家庭定义,有几种情况是觉得自己没有住房,但我们把他算进住房。一是人屋分离的情况;二是啃老族。
>> 2012年二季度企业用工情况调查报告 2007年第二季度中国私募股基金投资调查报告 二季度企业景气指数稳步提高 二季度工业企业库存或将回调 二季度经济学家对宏观调控与经济走势之信心调查报告 信心继续攀升――2009年二季度中国百名经济学家信心调查报告 中国航运企业景气状况分析与预测(2013年第二季度) 二季度工业增速减缓将延续 上市直销公司二季度业绩报告 季度明星流行调查报告 肖汉平 焦炭业:二季度将景气回升 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纺织企业运行总体景气 泰兴市企业用工情况调查报告 扬州经济发展中的企业人才需求调查报告 二季度东北米情 二季度是拐点 二季度迎来加息时点? 二季度降息空间较小 二季度投资策略 2010年第二季度家电行业报告(二)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 and expected to sentiment, so as to accurately and timely reflect the macro economic operation and enterprise management status, to predict the tendency of the change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 > a statistical survey method.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statistical investigation, business climate survey not only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more important is the expected economic trends in the future.
Based on the second quarter of yangzhou city industrial business sentiment survey, on the basis of analyses the relevant data, explores the yangzhou industry there are still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probes into the next quarter of yangzhou industrial economic operation anticipation, for the relevant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nd related enterprise of scientific decision-making advice assistant.
Key words: yangzhou; Industry; Sentiment survey
中图分类号:[F28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扬州市统计部门对全市59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景气调查结果显示,二季度,全市工业经济呈现平稳运行态势,但受国内外经济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企业经营者对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和本企业综合生产经营状况的判断持谨慎乐观态度,两大景气指数均小幅回落。其中,反映企业综合生产经营状况的企业景气指数为123.36,比一季度回落6.81点,仍处于较为景气区间;反映企业家对宏观经济环境的信心和预期的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19.49,比一季度回落6.70点,处于相对景气区间。而企业劳动力指数、库存指数和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指数变化幅度不大,运行相对稳定,分别为110.02、107.13和85.57。
表1 企业景气相关指数对比表
一、企业家对宏观经济走势依然看好
企业家信心指数比一季度有所回落但同比回升明显,在调查的59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对二季度本行业总体运行状况表示“乐观”和“一般”的占89.3%,其中表示“乐观”的占29.9%,比一季度回落2.8个百分点;认为“一般”的占59.4%,比一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表示“不乐观”的占10.7%,比一季度上升3.2个百分点。全市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19.49点,总体较一季度回落6.70点,但同比去年同期上升6.36点,企业家信心指数已有明显提高。这表明,企业家对总体经济状况依旧看好,宏观经济走势依然良好。
在调查的33个行业中,有26个行业的企业家信心指数处于景气区间,其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等4个行业处于非常景气区间,汽车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食品制造业等12个行业处于较为景气区间,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等4个行业处于相对景气区间,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等3个行业处于景气指数的临界值,船舶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等7个行业的企业家信心指数则处于不景气区间。
二、企业景气指数稍有回落
今年以来,受宏观经济运行环境偏紧、市场需求减弱和企业生产成本刚性上涨等多种因素影响,全市工业生产增速比上年有所减缓,但仍保持了总体平稳的发展态势,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15.8%。企业景气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本企业综合生产经营状况“良好”的占34.0%,较一季度上升0.6个百分点;认为“一般”的占54.8%,较一季度下降3.2个百分点;认为“不佳”的占11.2%,较一季度上升2.5个百分点。
在调查的33个行业中,有29个行业的企业景气指数处于景气区间,其中:食品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等9个行业处于非常景气区间,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和纺织服装、服饰业等8个行业处于较为景气区间,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等5个行业处于相对景气区间,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4个行业处于微弱景气区间,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等4个行业处于景气指数的临界值,而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等4个行业的企业景气指数则处于不景气区间。
三、企业生产增速及产品订货预期下降
据问卷调查显示,预计下季度企业生产增速与本季度相比“加快”的企业占27.2%,比一季度下降8.6个百分点;认为“持平”的企业占57.2%,比一季度上升1.6个百分点。从主要行业看,纺织服装、服饰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预计下季度企业生产增速与本季度相比“加快”的企业占同行业比重分别为46.0%、34.6%、32.4%。
从产品订货量来看,本季度接到的产品订货量与一季度相比“持平”的占70.1%,比一季度下降1.2个百分点;“减少”的占19.9%,比一季度上升2.0个百分点;“增加”的占10.0%,比一季度下降0.9个百分点;从主要行业看,造纸和纸制品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产品订货量比一季度“增加”的企业占同行业比重分别为40.0%、27.3%、22.2%。
从产品出口订货量看,本季度与一季度相比“上升”和“持平”的企业共占46.9%,比一季度上升0.1个百分点。从主要行业看,仪器仪表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的产品订货量与一季度相比“持平”和“上升”的企业占同行业比重分别为64.0%、43.2%、32.5%。
四、企业生产能力状况稳中趋升
从产能发挥情况来看,企业生产能力状况总体优于一季度,八成以上企业认为产能发挥基本稳定。19.4%的企业认为本季度企业生产能力与一季度相比“增加”,比一季度上升5.2个百分点;70.0%的企业认为本季度生产能力与一季度相比“不变”,比一季度上升1.0个百分点;14.4%的企业认为本季度生产能力与一季度相比“下降”,比一季度下降6.3个百分点。调查显示:“高于正常水平”的企业占比16.8%,“处于正常水平”的企业占比66.4%,两者合计占比较一季度提高0.4个百分点。
影响企业产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产品需求减少、订单不足,占全部调查企业的54.3%,比一季度上升5.9个百分点;二是劳动力供应不足,技能欠缺,占比20.4%,比一季度上升1.2个百分点;三是产成品存货充足,占比12.2%,比一季度下降1.6个百分点。
五、企业盈利好转但融资困难加大
从二季度企业盈利状况来看,“高于正常水平”的企业占7.0%,“正常水平”的企业占70.0%,两者合计比一季度上升2.2个百分点,盈利状况总体好于一季度。
认为企业流动资金情况表现为“资金紧张”的占31.2%,比一季度上升2.8点;认为“资金基本正常” 的占66.2%,比一季度下降2.7点。
认为本季度企业应收账款情况“高于正常水平”的占13.1%,比一季度上升1.0个百分点;认为“处于正常水平” 的占82.0%,比一季度下降0.7个百分点。
在调查的企业中,除了有16.3%的企业认为本季度企业“无融资需求”外,认为融资“容易”的企业仅占5.9%,认为“一般” 的占60.6%;认为“困难”的占17.2%,比一季度上升3.9个百分点,融资困难状况有所加剧。
六、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问题仍较集中
调查结果显示,在回答“本季度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主要问题”时,有15.5%的企业认为生产经营“基本无问题”,其他企业则不同程度地面临成本上升、订单不足、资金紧张和用工短缺等问题。其中,54.3%的企业认为“用工成本上升”是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主要问题,比重较一季度继续上升0.9个百分点。此外,对“资金紧张”和“产品需求减少、订单不足”认同度也较高,占比分别为36.7%和36.0%。详见下表:
表2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主要问题
七、对下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的预期
留学热门国家有哪些?都选择什么专业?
图1留学国家分布
海归留学的国家,排名前四名的分别是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法国,占比分别为18.6%、14.4%、9.1%、9.1%。从日本、新加坡、韩国等留学的热门国家回国的占比分别为9.1%、6.9%、5.9%。
图2海归在国外所获学位的主修科目
海归在国外所获学位的主修科目以商科、工学、自然科学为主,分别占46.4%、14.7%、10.7%。此外,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占比也较高,均为8.8%。农学和法学的比例较小,均为0.6%。
日前,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与智联招聘联合《2015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
留学到底划不划算?
随着近年来留学人员的快速增长,海归也日益增多,加上国内高校毕业生数量巨大,全球经济放缓,海归群体面临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相比较高的留学成本,留学效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围绕留学“划算”还是“不划算”的讨论成为社会话题。
调查显示,海归群体中,认为留学划算的占50.0%,不划算的占20.2%,说不清和不方便回答的分别占22.1%、7.7%。需要注意的是,评价留学的价值不能简单的看经济回报,也需要考虑人的综合素质的提升。
在调查对象中,超过65%的海归认为可在5年内收回留学经济成本,认为3-5年收回经济成本的人数最多,占比为35.9%,5-10年和1-3年的分别占24.1%、22.5%,10年以上的占比10.3%,一年以内的仅占7.2%。出国成本的收回时间与海归人员的个人能力、就业单位性质、个人所在的岗位、工作经验等因素密切相关。
日前,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与智联招聘联合《2015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
海归最爱在哪里就业?从事哪些行业?
就业成为海归回国发展的主流选择,87%的海归在回国后选择就业。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天津等一线城市和省会。值得注意的是,中部和西部城市,尤如成都、南京、西安、武汉等地对海归的吸引有所增加。
图3海归就业的企业类型
海归就业主要集中在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在海归就业的前十大产业中,金融业最多,为14.3%,贸易/批发/零售业、房地产/建筑业、互联网分别占7.2%、6.9%、5.5%,新一代信息技术、文化创意产业等产业占比较小。
图4海归就业行业分布(含服务业就业的海归细分行业分布)
图5海归就业行业分布(含制造业就业的海归细分行业分布)
海归认为其留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语言、沟通能力,分别有64.3%和51.7%的海归认为自己在这两方面具有优势。分别有50.1%和48.8%的海归认为自己在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优势。另有38.6%认为在自我推介能力占优势。仅有15%的海归认为自己在人脉网络占优势。海归面临着归国再融入的问题。
在就业劣势方面,海归在社会关系网络、求职时间、专业技能等方面存在短板。调查显示,海归的就业劣势主要体现在“国内的关系网络因在国外上学而断裂”,有47%的学生认为自身存在这一劣势。29.7%认为海归“专业技能与国内名校学生相比优势不明显”。有27.7%的海归认为自身丧失‘“挂职锻炼机会,难以到政府部门工作”。认为“回国时间晚,赶不上国内招聘会”、“所学专业国内没有需求,国外实习经历不被认可”,占比分别为26.7%和24.8%。还有12.4%的海归认为自己“语言能力与国内名校学生相比优势不明显”。
76.5%的海归回国后有跳槽的经历,在跳槽的频率方面,2年内跳槽的占主流,高达39.5%。3-5年跳槽的海归占28.8%,5年以上再跳槽的仅占8.2%。
日前,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与智联招聘联合《2015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
海归创业遇到哪些困难?需要哪些帮助?
图6海归创业的行业分布
报告指出,海归创业领域主要集中在新生物工程/新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贸易/批发/零售业、高端装备制造、文化创意产业、其他服务业、节能环保这几个领域,占比分别为18.6%、13.6%、13.6%、10.2%、8.5%和8.5%。
图7海归创业过程中遇到的主困难
调查发现,新一代海归在创业中,主要遇到融资困难、经营运行成本高、政府相关政策配套不齐、难以引进和留住适用人才等问题。融资难、经营运行成本高等问题一直是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由于海归的特殊性导致对国内市场不够了解,也是海归创业过程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此外,政府相关政策配套不齐、相关创业服务不到位、难以引进和留住适用人才、技术成果产业化难也是目前创业人士面临的主要困难,这也反映政府在做引才工作过程中,更应该做到产学研相结合,以产业需求为主导,以企业为主要载体来发展引才项目。
图8海归创业最需要的服务
在创业阶段,海归创业者最需要获得关于市场开拓、金融服务、创业场所提供等方面的帮助。海归创业政策需求方面,海归创业者更希望政府能够解决科研资金申请过程限制较多、加大科研资金支持力度、政策落实等问题。也有创业者表示政府应该在购买时优先选择海归创业企业的高新技术及产品。约41.7%的人则表示国家的政策很好,在执行过程中需要贯彻落实。
日前,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与智联招聘联合《2015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
海归回国再融入难不难?
报告指出,超过八成的海归回国后都能实现再融入。渐渐地融入是主要类型,占54.4%,较快地融入的占32.7%,一直很难融入的占12.9%,与2013年的调查结果“半数以上的海归一直难以融入国内环境”相比,海归的社会融入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在融入的方式上,以自然融入、生活方式的本土化、自我心理调适、结交国内朋友为主,分别占比为58.7%、49.8%、46.7%、35.7%。参与国内社交型/学术型/商务型活动、个人资本的跨国经营和转化也是融入国内环境的重要途径,分别占比20.2%、7.3%。
而零点调查公司为“品质生活――2005中产人群在中国巡演沙龙”进行的研究报告则给出了十条标准,包括:个人或家庭金融资产总水平在人民币50万以上;个人总体年收入水平20万以上;自己有一辆轿车、同时拥有高尔夫卡和健身卡等等……
万事达卡的标准是年收入超过5000美元,折合人民币不到5万;而零点调查公司的标准是年收入水平20万以上。不到5万与20万以上,这也太悬殊了吧?我们应该信谁的?
再看看中国社会科学院倪鹏飞博士主编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2004年的“综合竞争力”排在前四位的城市依次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而2005年的“综合竞争力”排在前四位的城市依次又是:上海、深圳、广州、北京。仅仅一年时间,北京的“综合竞争力”就倒退到深圳、广州之后,请问倪鹏飞博士,您这是怎么看出来的?2006年的排序会不会是上海、深圳、北京、广州?2007年会不会是上海、北京、广州、深圳?2008年会不会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
1.加强认知与认同
由于缺乏引导,我国报业产业创新的观念和氛围还不够浓郁。据《中国传媒创新能力调查报告》显示,报业产业创新系统的建设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甚至在相当多的领导干部中也未形成共识。40%的问卷提到,阻碍创新活动的外部因素是缺乏鼓励报业产业创新的社会氛围。因此,要实现报业产业创新能力提升,首先需要的是加强民众对报业产业的认知与认同程度。
报业产业不仅可转化为资本,产生可观经济效益,还会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报业产业的认知对于个人来说可以帮助人们加深对现实社会生活的认识,激发民族感、家园感、自豪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对于国家和政党来说,决策要依据国情,符合民心、民意、民情。同志曾讲过:“人心向背,决定着一个政党和政权的兴衰。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报业产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建立在受众对报业产业态度正确认知和认同的基础上的。提升对报业产业的认知是前提,在充分认知的基础上,认同本地域有特色的、有潜质的报业产业,认同报业产业是文化产业的基础和核心,是文化兴省、文化强省的重要生力军的理念,增强弘扬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进而实现加深报业产业创新的认识。只有通过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环境的熏陶,加深对报业产业的统一认识工作,才能促进报业产业创新能力的提升。
同样,报业产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也离不开各级政府部门的高效服务与有力支持。据《中国传媒创新能力调查报告》显示:在回答国内传媒开展创新活动最希望得到政府的哪些支持时,排在第一位的问题(62%的被调查者)是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第二位(61%)是建立完善有利于传媒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第三位(53%)税收减免等财政支持以及保护知识产权,第四位(41%)专项贷款支持(担保贷款、贴息贷款、低息贷款等),第五位(38%)建立完善的多层次中介服务体系(如信息咨询、人才培训、技术指导、贷款担保等),第六位(33%)政府财政资金支持。
2.加强导控与塑造
目前,我国报业产业进入激烈竞争阶段,从低成本阶段进入高成本阶段,从高利润阶段进入微利化阶段,发展模式也必须由外延型向内涵型转变,由经营媒体向经营品牌转变。导控就是完善报业产业创新的法律法规体系;塑造就是建立创新体系、提供融资支持,提升报业产业创新能力,塑造报业产业市场主体形象、培育品牌。
品牌,是报业产业走向成熟的象征,是报业产业产品走进国际市场的重要途径,是我们参与国际文化产业领域竞争的上上之策。可以说品牌决定了消费,也决定了企业的扩张力。品牌是报业产业创新能力提升的一个实在的目标,既要形成精神品牌,也要形成经济品牌。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知音、特别关注、今古传奇等报刊品牌,湖北广电、湖北卫视、垄上行等广电品牌,长江出版传媒集团、武汉出版社等出版品牌,以及现有的各类文化品牌,都要充分发挥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整合效应、聚集效应、增值效应、辐射效应和放大效应,最大限度地凝聚文化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有效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大幅度提高产业增值能力,并带动形成产业链条,拓展市场发展空间,扩大湖北文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推动湖北文化产业和文化经济的全面跃升。以经济效益促社会效益,把品牌做精、做大、做强、做活,对于报业产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很好的促进。
当前,报业产业创新能力提升导控与塑造的首要任务就是建立创新体系,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正如《中国传媒创新能力调查报告》所说:“创新离不开研发,研发对于保证创新成果的有效性和长效性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步骤。”我国报业产业创新一开始走的就是克隆之路,落后省份克隆先进省份,先进省份克隆港台,港台克隆美、日、韩。在新产品开发方面,严重落后于实践。许多报业产业没有专门的研发经费,实际研发时所发生的费用也是从其他经费中“挤占”来的。研发需要费用,没有较大的投入,很难进行创新。世界发达国家研究与开发经费占销售的比重平均在5%左右,而我国企业平均为0.5 %,与发达国家相差近十倍。日本的一位企业家曾说过:企业的研究开发投资占销售额的1%企业难以生存,占2%可能勉强维持,占5%才有竞争力。由此可见,我国报业产业增加研究开发经费势在必行。现在各报业产业应强化系统内各要素投入,建立多层次的、有利于企业创新活动和创新能力培育的创新体系,不断提升报业产业单位创新能力。另外,国内传媒企事业单位仅依靠自身的研究开发能力是远不够的,还应大力加强与企业外部研究机构的联系,不断开拓并强化企业研究成果商业化途径和渠道,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和利润空间。
3.加强保障与支持
在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报业产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持续的生命力。以利益为导向,将政府的导控意愿和专家意愿转变为民众自己的意愿,从而形成合力,是报业产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前提条件。健全制度、加大投入、广揽英才、营造氛围,是将提升报业产业创新能力落实到位的有效保证。
(1)政策保障。
要加强政策导向,把政策用够,将制度落到实处;制定促进报业产业创新能力提升的一系列政策,通过政策制度明确各个层面的责、权、义;保护好报业产业创新的创造者、投资者、经营者、管理者的利益。
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完善有利于报业产业创新能力提升的法律法规体系。长期以来,我国的报业产业管理靠方针政策和行政手段进行。有关报业产业的法律法规数量较少,法规包含的面也很窄,法律效力等级较低,而且不完善、不配套、不协调,甚至还有不少法律法规的空白点。因此,建立完备的报业产业法律法规体系及依法管理的制度,对报业产业创新发展十分重要。创新具有很大的风险,只有从制度上(主要是知识产权制度)确保创新的收益,才能调动起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前报业产业知识产权纠纷的突出特点是:报业产业内容和表现形式被剽窃、非法使用、被改头换面“克隆”的现象非常严重;报业产业机构间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日渐凸显;原创性的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市场份额被逐渐挤占、侵蚀,原创的积极性受到挫伤。40%的问卷提到,阻碍报业产业企事业单位开展创新活动的外部因素之一是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或不当。从整体上讲,报业产业属于版权产业。既然是版权产业,报业产业知识产权的价值就不言而喻。政府应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为报业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做好服务工作。
(2)财政支持。
创新是将新的思想、新的工艺和新的产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因此,成功的创新除了需要富于创造力的头脑外,还必须有充足的资金。目前,我国报业产业企事业单位主要的融资渠道风险投资和股票债券等还没有建立或完善起来,报业产业企事业单位特别是报业产业媒体企业创新融资非常困难。据《中国传媒创新能力调查报告》显示,40家传统媒体的创新资金92.5%依靠企业自身筹集,7.5%靠银行贷款;35家新媒体资金来源则比较丰富,38%靠自有资金,25%靠国外风险投资,22%靠国内风险投资,15%靠股市筹资。资金缺乏导致许多有创新愿望的企业难以从资本市场或金融机构获得创新所需要的资金,无法很快进入创新领域,成为制约报业产业创新的突出问题。报业产业创新要真正落到实处,创新的资金形成机制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因此,政府应广泛借鉴市场经济成熟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多层次报业产业融资体系,为报业产业企事业单位快速成长提供必要的融资支持。
要加强对报业产业创新能力提升的财政支持力度,明确每年财政拨款预算的固定额度。政府的财政支持应呈逐年递增趋势。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实现政府投入和社会投入的有机结合,鼓励外资企业参与报业产业开发,鼓励社会力量捐赠。同时增强报业产业企业的自主创新和市场竞争能力,以报业产业养报业产业,增强报业产业自身的“造血”功能。
(3)人才支撑。
整个调查在去年5个城市1500个样本企业的基础上,增加了18个中小城市,2000多个新样本。这一次调查覆盖了具有活力的沿海地区和落后的内陆地区。样本企业取自一系列的部门,包括:出口产业如制衣、纺织、电子等,内向型制造业如汽车部件等,服务业如IT业等。根据调查结果,世行对中国的23个城市的投资环境划分了A+至B-的6个等级。
负责这次调查的世界银行宏观增长局局长大卫。道勒接受本刊专访,详细解读中国的地区投资环境竞争力。
《财经界》:中国各区域的投资环境相比较而言,比如东北地区、京津唐地区、长三角地区、西南地区,哪些地区投资环境更有吸引力?
大卫:投资环境最好的是长三角地区,珠三角也有一部分地区投资环境不错,比如江门。这些城市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基础设施很完善,法规环境也很好,使得企业能够方便注册、很快的发展起来。
当我们的调查往西部推进时,发现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也还不错,但是相对有所下降。同时体制环境存在一些缺陷。像南宁、昆明、贵阳这样一些更靠近内陆的城市,其基础设施薄弱的地方就更多。
《财经界》:您能列出中国投资环境最好的3个城市和最需要改善的3个城市吗?
大卫:最好的3个城市杭州、上海、江门,最需要改善的是昆明、贵阳和兰州。
《财经界》:这次调查中,江门的得分是A,而北京的得分是B+,江门的投资环境比北京还要好?
大卫:这可能与调查针对的行业有关,我们更多的调查选择的是劳动密集型行业,比如纺织、成衣,而这些企业很少被吸引到北京。实际上,这也是联合国公布投资环境好坏的一个趋势,它公布的全球10大投资环境最好的城市通常都是中小城市。这些中小城市正在成功的改善自己的投资环境,也在大量吸引外资的投入。
《财经界》:地区的投资环境是应该完全靠政府来解决吗?
大卫:在投资环境方面讨论的许多问题实际上都和政府出台的政策、法规有关,这首先是和政府直接相关的,像交通基础设施、企业注册所需的时间。但从企业层面来说,确实也有许多问题值得考虑,比如中国某些城市,企业为提高员工素质而进行的培训就蔚然成风,事实上这使整个经济都受益,所以我想需要一些企业或者一些类似的行业协会来做这些事情。
《财经界》: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投资环境如何?
这次世行选择了25个国家进行调查,在25个国家中,中国所处的地位是相当之高的,我们认为只有马来西亚、泰国的投资环境优于中国。但投资环境是个综合的领域,中国在某些方面特别强,在某些方面则还不足。对中国而言,最强的是基础设施,尤其是很多地区已经为企业起步奠定了很好的机制。最弱的还是融资渠道。在一些经济比较成功的地区和国家,银行的贷款体系更多的是支持成功的企业,在中国情况却很特殊,很多国有企业业绩不佳,但他们却得到了很好的贷款,而很多民营企业业绩很好,却得不到贷款的渠道。
我有一个建议,能不能将国有银行的一部分分解成很多小部分,这些小部分能够引进外资成为合资的或者股份制的公司,由他们来增进竞争机制。
《财经界》:中国这样发展中国家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达到美国这样发达国家的投资环境水平?
大卫: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但也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因为美国内部也存在很大差别。美国也关注如何改善城市的投资环境,如何使城市之间的差别得到进一步缩小。
实际上,美国和中国存在的问题非常类似,比如美国有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质量下降很快,而有的城市却在这方面迎头赶上。有些城市腐败的程度非常高,这使企业注册的成本更大,难度更高。
《财经界》:在投资环境方面,中国最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改善?
—、财务审慎调查的概念及其与审计的区别
(一)什么是财务审慎调查。财务审博调查,是委托方委托独立的中介机构或者由其自身的专业部门,对某一拟进行并购或其它交易事项的对象的财务、经营活动所进行的调查、分析。
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常见的财务审慎调查有以下几种:
1、为融资目的而进行的财务审慎调查,企业举债往往采取担保、抵押或信用等方式,在信用方式下,金融机构一般要对企业的财务现状、财务前景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论证,以确保款项的收回。在担保方式下,担保方则要求被担保方提供诸多背景资料,以对其投资前景作出理性的判断。
2、收购、兼并中的财务审慎调查。在并购正式实施之前,往往要求对被并购方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这种调查往往分为三个方面进行:(1)商业调查。即对收购对象的市场现状、市场前景的调查。商业谍查经常涉及到收购价的确定方式,一般由专业的咨询公司来做。(2)法律事务调查。法津事务调查涉及到被并购对象一切可能涉及到法律纠纷的方面,如并购对象的组织结构、正在进行的诉讼事项、潜在的法律隐患等,该项工作一般由律师事务所来进行,(3)财务方面的调查即财务审慎调查。财务审慎调查往往不会涉及到收购价的确定,但是,只要是并购方委托的事项,如了解被并购方的内部控制、或有负债、或有损失、关联交易、财务前景等,都可以成为财务审慎调查的范围。这些调查结果会对并购的进行与否有直接的影响。
3、由于出售目的而对自身进行的财务审慎调查。对于一家拟出售的企业,若买主尚不得而知,则为了让潜在的买方感兴趣,卖方一般会请专业机构进行财务审慎调查,以便在对方需要时提供调查结果。
(二)财务审慎调查与审计的区别。对受托进行财务审慎调查的会计师事务所来说,虽然可能担负着并购对象的常年会计报表审计任务,或者可能在并购交易完成后对并购对象实施审计,但是这种审计很难满足委托人在进行并购交易时对财务信息及其他相关信息的需要,审计与财务审慎调查的主要区别在于:
1、目标不同。审计是一种鉴证服务,是注册会计师按照独立审计准则,对被审计对象会计报表的编制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和国家其他有关财务、会计的规定,会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反映了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变动情况,以及会计处理方法的选用是否符合一贯性原则发表意见。而财务审慎调查则属非鉴证服务,是对委托人所指定的对象的财务及经营活动进行调查、分析。其工作的性质和程度取决于委托人的要求,调查的结果是出具一个财务审慎调查报告(在特殊情况下,财务审慎调查进行当中,如果委托人认为已经达到了目的,也可能不要求出具正式的报告),在该报告中,注册会计师需要从专业角度对调查的情况进行分析,但是不需要也不宜对交易的应否进行提出建议。
2、委托人的出发点不同,企业之所以进行审计,主要由于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是一种强制性行为。而之所以进行财务审慎调查,是自愿的,是出于了解交易中可能涉及到的事项,以减少变易风险、最大限度地从交易中获得利益的需要。
3、工作结果导致的后果不同。审计因其具有鉴证作用,故审计报告一发出,注册会计师便要对审计报告的真实件、合法性负责,对所有可能的报告使用者负责。而财务审慎调查报告只对委托人负责,并且,只对委托人指定的事项的调查、分析结果负责,如果由于调查结果严重失实,则要对由此导致的后果负责。但是,由于财务审慎调查并不对委托人所拟进行的交易应否进行提出明确的建议,故只是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做好所委托的事项,一般情况下很少会引起法律纠纷。
4、报告结果运用的范围不同,审计报告呈送给委托者后,后者要提供给投资者、债权入、税务机关等,公开上市的公司的审计报告还要公之与社会公众,而财务审慎调查报告则严格按照委托人指定的对象范围、只提供那些委托人认为应该了解调查结果的人士阅读。
二、委托方如何做好财务审慎调查
目前,在我国大陆的并购实践中,收购方很少在实施并购前对收购对象进行财务审慎调查。失败的并购案例中很多是因为收购方对收购对象的财务情况知之甚少,对其复杂性预计不足。本文以为,拟实施并购的企业(即委托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财务审慎调查:
(一)选择有实力的中介结构,并购方往往并无专门的部门或人员去调有所需了解的财务事项。即使有,也很难保证独立、客观而带有某种倾向性。而会计师事务所(或者其他中介机构)属第三方,独立于交易双方,可最大限度地保证客观、公正,提供不带有倾向性的调查、分析结果。
在选择会计师事务所时,应注意其专业胜任能力,财务审慎调查必竟不同于审计,它需要有专业经验的、高素质的人员,若受托人不能及时地完成,则有可能使交易贻误有利时机,而如果调查、分析结果与事实有较大的出入,则由此而作出的决策可能会给委托人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二)明确进行调查的范围、完成时间。在签订委托协议书时,必须明确调查的范围、完成时间,所委托的调查、分析事项,应是委托人尚不明确、但有可能对并购交易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有时,并购方可向其财务顾问或进行财务审慎调查的会计师事务所咨询拟调查的范围。不明确调查范围,受托的会计师事务所无法开展工作;调查范围过小,则可能不足以达到预定的目的,而调查范围过大,则必然意味着调查的工作量和成本的上升,并且可能会导致交易决策不能及时进行。事实上,会计师事务所在调查过程中,可能会不断发现委托人事先未考虑到的事项,根据其反馈意见随时调整财务审慎调查的重点,可能会对正确作出交易决策起到更有效的作用。
(三)正确运用财务审慎调查的结果,并购方必须将对并购对象财务审慎调查的结果与商业调查、法律审慎调查的结果综合起来考虑,以决定是否进行该项交易,不做调查或仅仅从其中某项调查的结果就作出决定难免有轻率之嫌,难以对股东作出负责任的交代。
三、会计师事务所如何做好财务审馆调查
就接受委托的会计师事务所而言,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委托的条款。在开始工作前,受托的会计师事务所必须与委托方就双方的职责范围达成一致,签订委托协议书。协议书应包括调查范围及委托目的、委托双方的责任与义务、受托方的工作时间和人员安排、收费、财务审慎调查报告的使用责任,协议书的有效期间、约定事项的变更、违约责任等。
应该说明的是,受托方如一开始就确知己方并无足够的人力或专业能力、或者无法在委托方限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委托事项,则不应冒然签署委托协议书。
(二)选派有专业胜任能力的工作人员。与审计相比,财务审慎调查是一项高收入的业务,这是因为其报告与委托人所拟进行的交易有关。该交易可能导致收购或兼并的对象的所有权或资本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而给收购或兼并的一方或双方带来巨大的收益。按照西方惯例,从事财务审慎调查的会计师事务所,除正常收费外,还可收取一定比例的“成功费”。没有相当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是决不能胜任调查、分析任务的,所以应注意选择熟悉交易对象的行业特征、专业能力强、业务素质高的工作人员从事这项工作,并应确定至少有一位事务所的高层领导负责该项业务,以保证工作的质量。
(三)及时、高效地完成委托事项。财务审慎调查一般分为计划、调查与分析,报告阶段。
1、计划阶段。在计划阶段,财务审慎调查的项目负责人应根据与调查对象的有关负责人的交谈、查阅有关介绍性的资料来制订书面的工作计划,并获得事务所相关负责人的批准。在此阶段,应特别注意要进行项目风险评估。对项目风险的评估一般会影响到工作人员的选派。项目风险越高,则越应派经验丰富的人员。通过项目风险的评估,还可能会建议委托人扩大或修订财务审慎调查的内容,从而涉及到委托协议书的有关条款的变更。
2、调查、分析阶段。此阶段实际上可细分为如下几个步骤:
第一、事实调查。是指运用观察、查询等取证方法,来搜集充分、适当的资料。应尽量避免搜集的资料过多或者不完整、不准确,避免遗漏重要的资料。
第二、分析。会计师事务所在搜集了足够、相关的资料后,应运用专业手段、方法,将其整理成为委托人易于理解的形式。因为财务审慎调查报告的使用者往往并无足够的时间、精力去看会计师所搜集的所有资料。分析的重点应是财务数据、非财务数据,以突出数据之间的关系。如财务数据的分析,应让委托人了解到近期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资金变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