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药物不良反应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只给绝对必需的药,对不良反应较大的药物,用量应从小量开始。
对有效量与中毒量接近的药物,如氨茶碱、地高辛等进行必要监测,根据测定参数调整给药方案。
服用对肝、肾功能有影响的药物,应注意病情变化,及时检查肝、肾功能。
每次诊治时询问用药史和用药情况。
慢性病治疗应稳步进行,用药简捷,达到效果,防止滥用药与长期用药。
了解每一个药物的问题所在,选择不良反应小的药物或疗法。
理解患者的特殊需要,倾听患者意见。
教育患者遵照医嘱服药。
用药种类要简化。大部分药物不良反应出自处方,并与剂量有关,处方以及监测不当是最常见原因。药物用量越大、疗程越长、每天服药次数越多、服药品种越多,不良反应就越大。所以,对患有多种疾病的老年人,选用药物应反复权衡利弊,根据病情轻重缓急,慎选主要药物,以选用最少药物的最低有效量为上策,一种药可治多种疾病更好。如需同时合用药物时,以不超过3~4种为宜。近年上市的许多控释剂、缓释剂,多数每天只服1次,可供选用。
选择不良反应小的药物尤其是门诊及住院的老年患者,有时一种药物的不良反应用另一种药物去治疗,但这又可能发生新的药物不良反应,导致恶性循环。所以,开始用药时就应合理选择,尽量消除或减少开始时的药物不良反应。
使用计算机处方系统有助于预防笔迹潦草、剂量不当、相互作用、过敏等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药师应该常规询问药物和非药物的症状,使用计算机不良反应检测系统发现处方错误,并鼓励写不良反应报告。
考虑患者对医嘱的依从性药物类型影响老年患者的依从性,据统计,精神药物的依从性只有45%,镇痛药只有21%。影响老年患者对医嘱依从性的因素如下。①病态和失能:如行动不便、视力不良、理解和记忆缺陷、抑郁症或精神病。②用药复杂:用药过多、给药时间过多、给药方法复杂、给药装置难用。③药品性质:味道、价钱、不良反应、胶囊或片剂大小等。
药师
严格处方审查
准确调配
细心指导
药师是患者安全用药的守护神,肩负着维护人类健康的崇高使命,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危。首先要尊重患者;其次,药师的工作要认真负责,为患者用药把关。特别是在患者多,而且只有一位药师时,更要小心谨慎。
1.1一般不良反应
消化系统表现为:口干、恶心,腹痛,腹泻,消化不良,便秘,亦可有流感症状,
1.2肝毒性并有转氨酶升高,发病率≥1%,呈现剂量依赖性,阿托伐他汀。西立伐他汀,洛伐他汀有此报道,停药后均可消失。
1.3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少见某男45岁高胆固醇血症,口服辛伐他汀10mg,2次/d,第二次服用后即出现面部,胸部,肢端有弥漫性瘀斑,血小板数减少,
1.4精神抑郁有报道5例年龄为44~66岁的女性高脂血症患者每晚服用普伐他汀10mg,治疗12周出现精神抑郁症状。其中1例因伴有高血压而服用依那普利治疗。精神抑郁症状严重,产生自杀念头,8周后停用普伐他汀,未用抗抑郁药物,2周后症状改善。
1.5感觉异常和脱发澳大利亚报告22例高脂血症患者服用辛伐他汀引起异常感觉,多发生在面部,头皮,舌头和四肢,表现为麻木感,烧灼感,皮肤过敏,或疼痛,出现的时间各不相同,从用药当天到治疗1年。并报告16例高脂血症患者服用辛伐他汀引起脱发,女性占13例,出现症状时间3d~15个月。
1.6据报道他汀类药物可引起阳痿。英国威尔士医学院研究人员报告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可能引起阳痿,他们查阅美国国会图书馆数据库发现57例阳痿病例与使用他汀类药物有关,另外有163例其他病例报道到英国医药安全委员会,有77例报告阳痿的病例与辛伐他汀有关,其中44例换药后恢复。
1.7肌肉毒性:一般来说肌病的发生率约为0.1%~0.2%,且与剂量相关,若出现肌病后继续用药,则可进展为急性肾衰和横纹肌溶解。临床表现为:肌痛、肌触痛、肌无力、肌病、跛行,严重者引起横纹肌肉溶解症。除肌肉症状外,还表现为:血清肌酸激酶(CK)升高达正常高值10倍以上,血清ALT升高到正常高限3倍以上,肌肉活检为非特异性炎症性改变,肌电图显示肌病表现,肌球蛋白尿,是他汀类药物的严重不良反应。其发生机制可能由于:①他汀类药物作用于线粒体某些环节,使甲-羟戊酸盐缺乏,因而细胞合成辅酶Q10发生障碍,能量受到抑制,导致细胞能量耗竭死亡。②他汀类药物减少法尼醇及异戊二烯合成,而法呢醇及异戊二烯是合成某些蛋白质的必须物质。③他汀类药物引起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导致细胞内钙超载,引起细胞死亡。④他汀类药物使胆固醇的合成减少导致细胞膜的通透性及不稳定性增加。⑤他汀类药物通过细胞色素P450的同工酶3A4所代谢,一些在治疗剂量对此代谢途径有明显抑制的药物能增高他汀类药物的血药水平,增加肌病的发生率;服用西立伐他汀、辛伐他汀、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及辛伐他汀与利托那韦合用、阿托伐他汀与地尔硫卓合用均有引起肌病或横纹肌溶解症病例报告,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肌病、肌触痛、肌无力等症,血清CK升高达10倍以上,出现症状时间在服药24h至6个月不等,在停药,给予对症治疗几天至数周,症状缓解,血清ck恢复基础水平。有报道服用氟伐他汀20mg/d,20d后发生肌病,除肌肉症状外,还同时伴有色素沉着,全身皮肤呈灰黑色,以关节及颈部最深,停药2周后逐渐消失。
2贝特类药物不良反应
2.1胃肠道反应:为贝特类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多为轻微的恶心、腹泻和腹胀等,通常持续时间短暂,不需停药。
2.2偶见皮肤瘙痒、荨麻疹、皮疹、脱发、头痛、失眠和减退等。
这些反应一般也很轻,多见于服药之初的几周之内,不需停药也可自行消失。个别症状明显者应减少剂量或停药。
2.3肝肾功能损害:长期服用贝特类时,应警惕药物引起的肝肾功能损害。原有肝脏和肾脏疾病的患者应当慎用这些药物。
2.4药物性横纹肌溶解症:少见。表现为肌肉疼痛、无力,有时还有肌肉抽搐,血中CK含量往往明显升高。特别是同时服用贝特类与他汀类者两种调脂药物,发生肝肾损害和横纹肌溶解症的危险便会明显增加。因此,服药期间应定期查肝、肾功能和血清中的CK含量。
2.5胆结石的发生率升高,可能与此类药物使胆固醇排入胆汁的量增多,促进胆结石形成有关,故已有胆结石或胆囊炎等胆道疾病的患者应谨慎用药。
2.6胚胎毒性:可使胚胎生长延迟,孕妇、哺乳期妇女慎重服用,育龄期妇女和儿童一般也不宜用此类药物。
2.7个别患者服药后白细胞、红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可能减少,应定期检查血常规。
2.8增强抗凝剂药效及升高血糖,若同时服抗凝药或降糖药时,应注意调整药物的剂量。
3烟酸类不良反应
3.1常见皮肤潮红和皮肤发痒,偶见恶心、呕吐、腹泻、心悸、荨麻疹;严重的可致肝功损害。本品还可使葡萄糖耐量降低,血中尿酸浓度增加,故对消化性溃疡、肝功能减退、隐性糖尿病及痛风患者慎用。
3.2本品与肾上腺素能阻滞剂合用可引起性低血压。
3.3烟酸胺皮下或肌内注射可产生剧痛。
4胆酸隔置剂的不良反应
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视物模糊、头痛、失眠、心悸、出汗、皮疹等。忌用于伴心肌损害、室性心律失常,原发胆汁肝硬化患者。定期检查肝肾功能等。
5不饱和脂肪酸类的不良反应
忌用于有出血性疾病患者。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忌用于活动性肝炎或血清氨基转换酶持续升高者;用药前和用药后应定期查肝功能。出现肝病时应及时停药。严重肾功能不全者忌用本药。
参考文献
[1]周晖,寇文镕.他汀类药物引起横纹肌溶解.中华内科杂志,1999,38(8):567.
[2]罗荧荃,扬宇.西立伐他汀致老年横纹肌溶解1例.中国老年医学杂志,2002,21(3):232.
[3]彭程,罗朝利.氟伐他汀致肌解痛、色素沉着.中国新药杂志,2002,11(3):239.
【关键词】药物不良反应;回顾性总结;系列病例分析
本文对我院2006年上半年168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了解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及临床表现,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资料来源与方法
对我院2006年上半年门诊及病房收集上报的药物不良反应报告168例,按患者性别、年龄、药物类别以及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类型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病人基本情况及ADR发生率168例发生ADR的病人中,男性患儿99例(58.93%),女性患儿69例(41.07%),男性患儿与女性患儿发生ADR的比例约为1.43∶1。各年龄组的ADR发生率不同,其年龄分布及构成比见表1。
2.2不良反应涉及药品种类及例数168例不良反应中,单一用药133例(79.17%),联合用药35例(20.83%),联合用药可增加ADR的发生率。引起ADR的药物共计74个品种,其中中药制剂3种,其余均为西药制剂;口服药品25种;按其药理作用分13类(见表2)。抗菌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占首位,122例(72.62%),涉及39种药物(见表3),其次为抗肿瘤药物所致不良反应为9例(5.36%)。
2.3不良反应分类及临床表现不良反应涉及的系统较多,以皮肤系统的各种皮疹最多,病例127例,占75.60%,提示皮疹是临床最常见的ADR;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系统次之(见表4)。表1年龄分布及构成比表2不良反应涉及药物种类、病例数及构成比表3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品种及例数表4不良反应分类及临床表现
2.4严重不良反应严重不良反应5例,占总数的2.98%。主要表现为过敏性休克、肝功能损害及严重药疹。注射用阿奇霉素(齐宏)、头孢呋辛(达力新)各引起过敏性休克1例,拉莫三嗪片(利必通)引起严重药疹1例,布洛芬口服液(美林)引起肝损害1例,这4例严重不良反应经过抢救治疗均恢复正常。另外1例为外院使用中药注射剂穿琥宁引起过敏性休克来我院抢救,因多器官脏器衰竭抢救无效死亡。提示临床医生,儿童应用中药注射剂应谨慎。
3讨论
3.1本组不良反应报告中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占首位主要是头孢菌素类和大环内酯类药物。抗菌药物的广泛大量应用,使其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多,提示临床医生根据患儿具体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在使用药物前要详细询问患儿的过敏史,用药后认真观察,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
3.2从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来看,以皮肤过敏反应最多这可能与两个原因有关:一是皮肤反应的临床表现易于观察和诊断,且不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二是药疹是变态反应所致,目前临床上的一些常用药物,如抗感染药、解热镇痛药、抗癫痫药等,它们的抗原性较强,最易引起该类反应。尽管皮肤过敏反应发生率较高,但是病情较轻,一般予以停药或治疗症状即消失。其中1例为严重药疹,经住院治疗后痊愈。
3.3联合用药不良反应本次调查中,联合用药占20.83%。多种药物联合使用,可能产生协同作用,也可能产生拮抗作用,甚至引发ADR,对病人造成损害。临床联合用药现象比较普遍,但潜伏巨大安全隐患。ADR的发生率常随着联合用药种类的增加而增高,当联合用药超过4种时,ADR的发生率呈直线上升[1]。提醒临床医师给病人开处方时,要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
3.4中药注射剂所致不良反应唯一1例死亡病例为外院使用中药制剂穿琥宁注射液所致,来我院急救中心抢救无效死亡。由于中药成分比较复杂,其所含蛋白质或生物大分子作为过敏原导致过敏反应发生[2],另外,剂型的改变容易导致成分发生变化,很有可能也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提示临床医生,儿童应用中药注射剂应慎之又慎。
3.5尽管一些ADR具有不可预测性(B型ADR),但是多数的ADR是可以避免的,要求临床医生用药前问清病人的ADR史,家族过敏史,注意药物配伍禁忌等,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把安全用药放在合理用药的第一位。
【参考文献】
随着药品生产品种的增加和用药数量的增长,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率严重性越来越突出,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据统计我国有6万多家医院,400多万医务工作者,年门诊量25亿多人次,其中约24万人死于药物ADR,约占5%。美国统计每年12.5万人死于ADR和用药不当,使之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癌症、中风之后第四杀手。国外已把ADR和药源性疾病(DID)视为一种新的流行病。下面着重介绍几类用药量最大,用药频率过高,发生ADR最多的药物给大家,望高度关注,尽量减少ADR避免医疗纠纷发生。
1 抗菌药物ADR发生率居首位
抗菌药的广泛大量应用使ADR的发生率增加,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全球范围的一项调查发现,住院患者中应用抗生素药物约占30%,而中国住院者中用抗生素占80%,其中使用广谱或联合使用两种以上抗生素约占58%,大大超过了国际水平。总医院[1]2004年对全军收集1534例ADR病例报告分析发现其中抗生素ADR占44.01%居首位。而抗生素中两大类用量最多、频率最高、ADR最多的是头孢类和喹诺酮类。头孢类主要是过敏反应,肝、肾及神经系统损害,如常用的头孢拉啶(先锋6号)国家ADR监测中心收到1450余份ADR报告,表现为血尿病例达210余份,其中注射剂占200余份(占97.63%),而且发生在儿童身上,超过半数。因该药90%经尿液排出,如果用药剂量大,浓度高,静脉滴注速度过快,或用药时间过长,很容易发生血尿现象,所以对该药注射剂使用应提高警惕。其次喹诺酮类也是目前用药频率最高和用药量最大的抗菌药物之一。现已成为广泛应用的抗感染一线药物。其ADR最主要是影响儿童骨骼发育、损害负重关节、使骨生成受阻致矮小,此外还可引起肌腱炎和肌腱断裂,因此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应禁用。该药日本已禁止18岁以下使用。而我院处方中儿童腹泻、肠炎用诺氟沙星,应引起重视。总医院对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一项18个月研究表明:400多例肌腱损伤患者中多数(70%)年龄大于60岁,特别是与糖皮质激素合用发病率更高。在统计161份左氧氟沙星ADR有68例跟腱断裂,老年人居多,发病用药在6~8天内,跟腱断裂10天,个别48小时内发病,所以老年人应慎用此类药品。此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引起耳聋占耳聋人数的1/3,每年以2万~4万人数增长[2],我国儿童使用抗生素致耳聋的多达30万。该类药与利尿剂合用会加重耳中毒性和肾毒性。《健康报》报道庆大霉素用量过大或静滴过快影响神经―肌肉接头的正常功能,表现重症肌无力、严重窒息或呼吸抑制死亡。甲硝唑、替硝唑静滴过快也可引起小脑综合征(站不稳、行走困难等),我院门诊患者也常用庆大霉素、甲硝唑静滴,有时滴速过快,应加强用药监护,防止意外发生。另外红霉素或甲红霉素与息斯敏或特非那丁合用应禁忌(因二者对心脏均有毒性,单用不明显,合用正常量也可发生心律失常)。红霉素与阿司匹林均有一定耳毒性,单用时毒性不显著,合用时则耳毒性增强,会导致听力减弱。有报道红霉素与酮康唑同时服用引起猝死100多例。值得医生高度重视。
2 糖皮激素类ADR
糖皮激素长期大量使用发生ADR比较多,可引起血糖升高、血压升高、精神兴奋(失眠、精神障碍)、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免疫力低下、血钾血钙降低、骨质疏松、脱钙及病理性骨折等。2003年非典(SARS)爆发期间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出现盲目性。有人调查[3]显示在用激素的病人中32%的患者发生血钙降低。用量在≥320mg/d组中则高达47.6%血钙降低。SARS后期许多患者罹患股骨头坏死及膝关节、踝关节和肩关节坏死。根据不完全统计在北京感染SARS的医务人员中1/3~1/2已出现骨坏死,可见比例相当高,而肾病综合征长期大量应用激素引起股骨头坏死也常见。另外,激素引起不可逆青光眼或失明也有报道。特别是酒后服用激素更加重股骨头坏死和胃肠道出血,可见激素类ADR相当严重。因此使用激素应慎重,在保证疗效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剂量、缩短疗程、切记盲目增加剂量。
3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的不良反应
该类药的使用发达国家占处方总量的4%~9%,而我们国家则更高,仅次于抗感染药,位居第二位。这类常用的有阿司匹林、扑热息病、去痛片、布洛芬、安痛定、消炎痛等,其主要作用就是解热镇痛,常用于各种炎性关节炎、头痛、痛经、癌痛等。目前所有感冒药复方制剂都含有NSAIDs。如速效伤风胶囊、白加黑、感康、康必得、感冒清、感冒灵、维C银翘片等其主要成分就是扑热息痛。该类药主要在肝代谢、肾脏排泄,所以ADR主要损害肝、肾。国外统计1799例年龄>65岁的急性肾衰竭患者中18.1%的患者与使用NSAIDs有关。急性肾衰竭多发于用药后12天,也有始于首剂药物后几小时,肾毒性在半衰期短的NSAIDs比半衰期长的发生更快。值得提醒的是我院处方中常见两种感冒药同时使用(如速效+扑热息痛),属于重复给药、剂量加大、毒性增强。另外服感冒药饮酒易醉,危害重大(因二者均在肝代谢相互竞争均受到影响)。不但药物毒性增强,而且乙醇代谢受阻而呈双硫仑样反应加重。此外甲硝唑类,头孢类与乙醇同服也会出现双硫仑样反应。医护人员应提醒患者服该类药时禁止饮酒。此外近年新上市的NSAIDs塞来昔布(西乐葆)和罗非昔布治疗作用虽好,但引起肾毒性报道也越来越多,引起心梗或卒中发生率约3.5%,有些国家已停售,而我们还在应用,提醒医生对老年人患有心血管病使用该药治疗腰腿痛、关节时应慎重。
4 中成药ADR
中成药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使用安全、副作用小的一类制剂,沈阳总院统计1200例ADR报告,中成药ADR排在第三位,占13.30%。中成药ADR近年日渐增多,这是因为中药制剂(尤其静脉注射)大量应用有关。总医院对138例中成药ADR发生率统计排前5位的是:灯盏花、穿琥宁、双黄连、清开灵、葛根素注射液。此外鱼腥草、血检通发生的ADR也比较多。ADR主要表现:过敏性休克、高热、寒颤、心慌、头晕、血压下降、皮肤瘙痒、咽发麻、胸闷等。专家指出:中药注射制剂因为化学成分复杂,生理作用广泛,生产技术和质量控制指示不够完善等原因。所以用药应掌握原则是“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对有过敏史者,老年人、小儿、孕妇、哺乳期妇女等特殊群体应慎重用药。
5 结语
综上所述用药注意事项:①单次用药剂量不宜过大,过大易造成肝、肾损害。②用药品种不宜过多,过多会造成重复用药毒性增加。③长期用药要科学搭配,定期监测肝、肾功能,避免同时使用对肝、肾毒性作用有协同效果的药物。④用药应严密观察,一旦发生ADR立即停药,及时处理。⑤老年人用药发生ADR比较多,因老年人同时患多种疾病用药情况复杂,应特别慎重。
参考文献
1贺密会,周践,周筱青.1534例药物不良反应报表分析.ADR杂志,2004(3):189
2谢斌,戴振国,主编.合理用药问答.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11
【关键词】抗菌药物;不良反应
抗菌药物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预防和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在控制细菌感染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疗效[1]。但临床上使用抗菌药物时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如不及时处理,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我院对2009年1月~2009年12月涉及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报告7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抗菌素药物不良反应与患者性别、年龄、药物品种、给药途径之间的关系及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09年12月78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不良反应报告均由护士、临床药师、门诊或住院医师发现后通过科室呈报的方法直接报告。不良反应报告的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门诊号或住院号、既往病史、临床诊断、用药情况(药品通用名称、规格、生产厂家、用法用量、给药途径、有效期、合并用药等)。
1.2研究方法
对全部患者的不良反应报告按照患者性别、年龄、药物品种、给药途径的关系及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等分别进行统计分析。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8.1对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计数资料采取X2检验,且以P
2结果
2.178例不良反应发生的性别分布比较分析情况见表1。
表178例不良反应发生的性别分布比较分析情况 例(%)
性别 例数 百分比
男性 41 52.56
女性 37 47.44
通过表1可以得出,78例不良反应报告中发生于男性患者41例,占52.56%;女性患者37例,占47.44%。男女所占比例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在性别方面无明显差异。
2.278例不良反应发生的年龄分布特征见表2。
表278例不良反应发生的年龄分布特征例(%)
年龄(岁) 例数 百分比
16 19 24.36
16~60 17 21.80
60 42 53.84
78例不良反应报告中发生于16岁以下儿童19例,占24.36%;16~60岁成年人17例,占21.80%;60岁以上老年人42例,占53.84%。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以老年人最为常见,其次为儿童,再次为成年人。
2.3不良反应发生的药物品种分布
引起的不良反应的药物品种中青霉素药物30例,占38.46%;头孢菌素类药物23例,占29.48%;喹诺酮类类药物18例,占23.08%;β-内酰胺类药物7例,占8.97%。其中引起19例儿童不良反应的药物中,有10例是由青霉素类引起的。
2.4不良反应发生的给药途径分布
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给药途径中最常见的是静脉滴注65例,占83.33%,;其次是口服给药9例,占11.54%;肌肉注射4例,占5.13%。
2.5不良反应发生的临床表现分布
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中皮肤和皮肤附件损害52例,占66.67%,主要表现为皮炎、皮疹、风疹、荨麻疹、红肿、瘙痒等;胃肠道功能失调21例,占26.92%,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泛酸、腹泻、便秘、腹痛、腹胀等;过敏反应5例,占6.41%,主要表现为恶寒、发热、乏力、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等。
2.6不良反应的处理及预后
78例不良反应报告中,发生时间最短者在静脉滴注过程中出现,最长者在用药1周后出现,大多数不良反应在用药3d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后及时停药,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78例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中大多数反应程度较轻,停药后即好转,少数反应严重者需进行相应的对症治疗。78例患者中除1例因过敏性休克死亡外,其余77例患者经过及时处理后均治愈或好转。
3讨论
药物的不良反应是指按正常的用法用量下应用药物预防、诊断或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发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同时排除因药物滥用、过量、误用及质量问题等引起的有害反应[2]。
本研究发现: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性别无关,与年龄有关。老年人最为常见,其次为儿童,再次为成年人。儿童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远远超过同年龄段的人口构成比,这可能与儿童的生理及病理特征有关[3]。儿童的肝、肾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影响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老年人常伴发有一种或多种基础性疾病,临床医生在用药时会注意抗菌药物剂量的控制。
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给药途径中最常见的是静脉滴注,这可能与临床上多采用静脉滴注给药途径有关,静脉给药起效快,血药浓度达峰时间短,生物利用度高,同时存在合并用药、配伍反应、溶解后的稳定性、滴注速度等问题[4]。
引起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是药品中存在少量的杂
质,活性成分在贮藏过程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分解、聚合、降解反应。这些化学反应的产物对人体产生有害作用[5]。此外,患者的个体差异也是引起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必要条件。
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多伴有变态反应性疾病,少数患者为特异性高敏感体质。发生皮炎、皮疹、风疹、荨麻疹、红肿、瘙痒等不良反应多属于Ⅲ型变态反应,多由青霉素类药物引起;恶心、呕吐、泛酸、腹泻、便秘、腹痛、腹胀等胃肠道不适反应主要由抗菌药物的化学性刺激所致,也可能与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后肠道菌群失调有关,多由喹诺酮类药物、头孢菌素类药物引起。过敏性休克属于Ⅰ型变态反应,多由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药物引起。头孢菌素类药物与青霉素类药物之间易发生交叉过敏反应,引起药物热,使用前应先做皮试,谨慎用药。当长期或大量使用抗菌药物后,人体中寄生的正常敏感菌群被破坏,不敏感菌群(即耐药菌群)大量增殖,外来菌也乘虚而入。当这类优势菌为致病菌时,可引起二重感染。临床常见的二重感染症状为消化道功能失调[6]。
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是临床工作中的一大难题。在今后的临床用药时应严格掌握使用抗菌药物的适应症,对既往有过敏史的患者应加强用药监护。同时,应重视对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 刘英,任淑萍,司延斌.401例抗菌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0,19(8):433~434
[2] 魏世强,杨娟.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及不合理用药的危害性[J].中国社区医师.2010,12(238):10~11
[3] 崔亚萍.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及危害分析[J].吉林医学.2010,31(29):5086~5087
[4] 张晔.638 例抗生素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 北京医学.2010,32(8):654~655
关键词:辛伐他汀;降血脂药物;不良反应
辛伐他汀药物是还原酶抑制剂,可以使机体胆固醇的合成减少,清除增加,从而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辛伐他汀目前是临床应用最广的降脂药物,同时还具有多种非降脂用途,如可用作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房颤治疗的上游药物等,且临床应用领域还在不断拓展[1]。由于辛伐他汀在临床应用广泛,其不良反应也日渐增多,已引起临床用药的高度关注。我们对近年临床辛伐他汀药物不良反应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门诊或住院就诊使用辛伐他汀药物,且资料完整的2436例患者,其中男1245例,女1191例;年龄3675岁,其中
1.2 调查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按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和卫生部药物不良反应筛选标准进行调查。
1.3 统计学方法 将2436例他汀类药物使用者相关信息录入设计好的表格中,用EXCEL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P
2 结果
2436例辛伐他汀使用患者,不良反应例数为118例(4.84%),经过减少剂量或停药,对出现的问题给予积极处理,所有病例病情得到控制,无1例患者发生不可逆事件。不良反应发生分布情况:男61例,发生率为4.90%,女57例,发生率为4.79%,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在
3 讨论
药物不良反应(ADR)是指正常剂量的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时出现的有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由于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及生活方式的该变,人群血脂水平正逐渐升高[2],而辛伐他汀药物临床降脂效果肯定,且能减少心脑血管事件风险的发生[3],并以其用药方便、价格能被患者所接受的优势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在临床应用中也出现部分不良反应。从本组调查结果显示:辛伐他汀药物不良反应率为4.84%,≥60岁的患者比
在辛伐他汀用药的过程中要加强用药监管。辛伐他汀对人体的不良反应可以让部分患者出现不适症状,但部分患者可表现无症状损伤,只有通过实验室检查才能发现问题,因此为防止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我们应注意以下问题:掌握用药指针,对使用有禁忌症的患者,严格按照辛伐他汀使用说明书进行用药,以免增加患者用药风险;严格掌握用药剂量,从小剂量开始,在无效或效果不佳,无身体损害情况下,再逐渐增加剂量;用药期间禁酒[4],酒精能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有无不适,监测患者用药效果,并定期监测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心肌酶、肌酸激酶、血清淀粉酶等有无异常;尽量避免联合用药,如大环内酯类、对乙酰氨基酚、胺碘酮、唑内抗真菌药物等都可以增加机体损伤的概率;在用药期间,让患者保证有充足营养及休息,避免影响机体对药物的摄取及代谢作用[5];对患者加强用药依从性的健康教育,让患者遵医用药,按时服用,不能随意加减,本组有3例患者自行加大药物治疗剂量,致系列临床症状出现。辛伐他汀用药一旦出现不良反应,要让患者保持情绪稳定,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采取不同处理措施,轻度反应可以减少用药剂量继续治疗,加强病情监测;出现严重反应就必须停药,同时采取保肝、降酶、利胆降黄、对症,甚至可用糖皮质激素等综合措施治疗。
辛伐他汀药物临床降脂地位肯定,安全性良好,临床副作用较少,但不能忽视用药过程中对患者的监测,尤其是对老年及病情特殊的患者要谨慎用药,以确保药物治疗效果及患者的安全。
参考文献
[1]Komatsu T,Tachibana H,Sato Y,et al.Long-term efficacy of up-stream therapy with lipophilic or hydrophilic statins on antiarrhythmic drugs in patients with paroxysmal atrial fibrllation[J].Int Heart J,2011,52(6):359-365.
[2]赵冬.中国人群的血脂流行病学研究[J].临床荟萃,2006,21(8):533-538.
[3]廖玉华,程翔. 后他汀时代的调脂治疗策略[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2,28(1):4-5.
【关键词】 药物不良反应;回顾性总结;系列病例分析
本文对我院2006年上半年168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了解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及临床表现,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对我院2006年上半年门诊及病房收集上报的药物不良反应报告168例,按患者性别、年龄、药物类别以及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类型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病人基本情况及ADR发生率 168例发生ADR的病人中,男性患儿99例(58.93%),女性患儿69例(41.07%),男性患儿与女性患儿发生ADR的比例约为1.43∶1。各年龄组的ADR发生率不同,其年龄分布及构成比见表1。
2.2 不良反应涉及药品种类及例数 168例不良反应中,单一用药133例(79.17%),联合用药35例(20.83%),联合用药可增加ADR的发生率。引起ADR的药物共计74个品种,其中中药制剂3种,其余均为西药制剂;口服药品25种;按其药理作用分13类(见表2)。抗菌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占首位,122例(72.62%),涉及39种药物(见表3),其次为抗肿瘤药物所致不良反应为9例(5.36%)。
2.3 不良反应分类及临床表现 不良反应涉及的系统较多,以皮肤系统的各种皮疹最多,病例127例,占75.60%,提示皮疹是临床最常见的ADR;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系统次之(见表4)。表1 年龄分布及构成比表2 不良反应涉及药物种类、病例数及构成比表3 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品种及例数 表4 不良反应分类及临床表现
2.4 严重不良反应 严重不良反应5例,占总数的2.98%。主要表现为过敏性休克、肝功能损害及严重药疹。注射用阿奇霉素(齐宏)、头孢呋辛(达力新)各引起过敏性休克1例,拉莫三嗪片(利必通)引起严重药疹1例,布洛芬口服液(美林)引起肝损害1例,这4例严重不良反应经过抢救治疗均恢复正常。另外1例为外院使用中药注射剂穿琥宁引起过敏性休克来我院抢救,因多器官脏器衰竭抢救无效死亡。提示临床医生,儿童应用中药注射剂应谨慎。
转贴于
3 讨论
3.1 本组不良反应报告中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占首位 主要是头孢菌素类和大环内酯类药物。抗菌药物的广泛大量应用,使其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多,提示临床医生根据患儿具体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在使用药物前要详细询问患儿的过敏史,用药后认真观察,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
3.2 从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来看,以皮肤过敏反应最多 这可能与两个原因有关:一是皮肤反应的临床表现易于观察和诊断,且不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二是药疹是变态反应所致,目前临床上的一些常用药物,如抗感染药、解热镇痛药、抗癫痫药等,它们的抗原性较强,最易引起该类反应。尽管皮肤过敏反应发生率较高,但是病情较轻,一般予以停药或治疗症状即消失。其中1例为严重药疹,经住院治疗后痊愈。
3.3 联合用药不良反应 本次调查中,联合用药占20.83%。多种药物联合使用,可能产生协同作用,也可能产生拮抗作用,甚至引发ADR,对病人造成损害。临床联合用药现象比较普遍,但潜伏巨大安全隐患。ADR的发生率常随着联合用药种类的增加而增高,当联合用药超过4种时,ADR的发生率呈直线上升[1]。提醒临床医师给病人开处方时,要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
3.4 中药注射剂所致不良反应 唯一1例死亡病例为外院使用中药制剂穿琥宁注射液所致,来我院急救中心抢救无效死亡。由于中药成分比较复杂,其所含蛋白质或生物大分子作为过敏原导致过敏反应发生[2],另外,剂型的改变容易导致成分发生变化,很有可能也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提示临床医生,儿童应用中药注射剂应慎之又慎。
3.5 尽管一些ADR具有不可预测性(B型ADR),但是多数的ADR是可以避免的,要求临床医生用药前问清病人的ADR史,家族过敏史,注意药物配伍禁忌等,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把安全用药放在合理用药的第一位。
参考文献
【关键词】
药物不良反应;探讨分析
随着药物的更新换代,我们发现临床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复杂、多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康复, 因此,医务人员越来越重视和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通过全面了解药品的相关知识,正确认识及科学对待药品的不良反应,加强对药品不良反应的防范,从而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现就我院2002年1月至2010年5月收入院的100例ADR患者进行回顾性统计和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2002年1月至2010年5月收入院的100例ADR患者,均按国家ADR监测中心的1998年版报告表进行填写[1],依次登记患者的性别、年龄、ADR发生时间,引起ADR的药物及临床表现,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的因素,ADR既往史、家族史、用药情况等。
12 方法 将我院2002年1月~2010年5月收入院的100例ADR患者按性别、年龄、用药情况、ADR的临床表现、致病因素等进行回顾性总结及分析,从而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2 结果
21 年龄与性别 男33例,女67例,年龄3~85岁。通过统计记录:0~20岁占ADR总例数的158%,21~60岁占ADR总例数的65%,61岁以上占ADR总例数的192%
22 ADR的临床表现
221 精神、神经症状 常表现为意识障碍、幻觉、类精神分裂症状态、类抑郁状态、类躁狂态、类神经衰弱症状群(包括癔病发作)等。现在多通过一般治疗法、抗精神症状药物、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治疗,从而增强机体抵抗力、预防感染、治疗精神异常。
222 过敏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多由抗微生物药、中药注射液、抗变态反应药和等引起。它以发病迅速、病情重为主要特点,医务人员应该秉承预防为主的原则,争分夺秒的抢救患者。
223 锥体外系病变 锥体外系病变可发生肌张力改变和不自主运动两大类症状[2]。多种抗精神病药物、抗组胺药物、抗癫药物、中枢性镇吐药物及少数钙离子拮抗剂等可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并通过对各种神经递质功能的影响,使其发生肌张力障碍、震颤及肌阵挛等复杂多样的锥体外系反应症状[3]。主要表现为急性肌张力障碍、肌阵挛、帕金森综合征等。一旦发生,立即停止导致ADR的药物,给予抗乙酰胆碱药物等,从而缓解症状。
224 其他 还表现为胃肠道反应,由变态反应引起的药疹,皮肤瘙痒、心悸、头晕等。
23 ADR的药物种类 包括抗感染药物、循环系统药、血液系统药、中枢系统药、激素类药、抗肿瘤药、中药等。研究表明,抗感染药物是导致不良反应的主要药品。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①临床应用非常广泛;②医护人员对抗感染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没有足够的认识。对临床用药的监测力度不够,不能及时发现问题,从而导致用药的不安全性;③临床上不合理的用药,加大了不良反应。另外,在使用各种药物时,应该注意药物的注意事项,如使用镇静、安定类药物时,需忌酒,酒会严重抑制中枢,甚至导致呼吸困难、血压下降。
24 ADR的诱导因素 ADR的发生多种多样,导致它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如药理作用、药物杂质、药物添加剂、用药的剂量和连续用药时间等药物方面的因素;患者生理改变、病理状态的改变、敏感性、个体特异性及特异质反应等机体因素;饮食或环境因素等均会使药物的吸收受到影响,从而使药物的不良反应加重。如酒与利福平、红霉素和抗血吸虫药等合用,使毒性加大,导致肝脏的损害等。
3 讨论
药物不良反应(ADR)是指正常剂量的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时出现的有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4]。药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导致了药物的不良反应,它由多方面因素调节和支配,以复杂、多变为特点, 随着科学的进步 ,我们将会不断研究,从而揭示药物不良反应更深层次的发生机制。研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多见于女性,在21~60岁多发,老年人的比例也相对较大。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主要脏器功能逐渐减弱,胃肠及肝肾功能衰退,影响药物的吸收、代谢和排泄,使药物在体内的药效学和药动学发生明显变化,使药物半衰期延长,体内大量蓄积和毒性增加,极易产生药物不良反应[5]。医护人员在对待药物不良反应时,应该以科学、严谨态度,认真监测和准确报告、记录药物的不良反应,认识和及时处理ADR的临床症状,找出影响药物不良反应的因素等,为解决药物不良反应提供理论依据。因此,医护人员应广泛、深入的加强ADR的宣传教育,在必要的情况下辅以血药浓度监测,以及心、肝、肾功能的监测,甚至进行药物基因组学研究,以实现个体化给药[6],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和避免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参 考 文 献
[1] 周知实用预防医学,2009,16(2):529
[2] Peter Duus著.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学//刘宗惠,胡威夷,等译.海洋出版社,1995:236247
[3] 安得仲神经系统疾病鉴别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618622
[4] 朱敏,王艳现代医药卫生,2008,24(3):448449
副作用 是药物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产生与治疗无关的对人体不利的反应。如阿司匹林治疗头痛、关节痛,因其对胃肠道黏膜的刺激,可引起上腹不适、恶心、呕吐等副作用。在应用正常药物剂量时即可发生,故选药应尽可能避免副作用。
毒性作用 一般是药物用量过大或者用药时间过长,体内药物储积过多的缘故。毒性反应会引起机体机能或组织结构的改变,其中用药后很快发生的为急性毒性,长期用药后发生的为慢性毒性。如用链霉素过量或时间过久时,可产生不能恢复的耳聋。因此,用药必须掌握用量和时间,不能随便乱用。一旦发生毒性反应,应立即停药,并采用补救措施。
过敏反应 多发生于过敏体质者,临床表现因药、因人而异。其反应性质与药物效应、剂量无关,有时甚至微量就会引起发作。但反应程度相差很大,从轻微的皮疹,到发热、哮喘至血液系统抑制、肝功能损坏,严重过敏性休克甚至危及性命。故应慎用易引起过敏的药物,用前必须做过敏试验。对发生过过敏反应的药物,应不再使用。
治疗矛盾 又称继发反应,是由治疗效应带来的不良后果。如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体内对抗生素敏感的细菌被杀死,而不敏感的细菌大量繁殖,又引起新的疾病,如霉菌性肺炎或霉菌性肠炎。
抗药性 又称耐药性,是指某些细菌或病毒在人体内逐渐产生抗药性,使药物失去原有的效力。故不应无指症滥用药物,尤其是不能滥用抗生素。一旦产生耐药性,应根据细菌对药物的敏感度选择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