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健康教育相关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护理本科生;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健康教育;知识;态度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rvey the influence of health education on AIDS knowledge and attitude among nursing undergraduates. Methods Seventy-five stu-dents were recruited based on cluster sampling for this study. Health education on AIDS for two months was offered. A questionnaire on AIDS knowledge and attitude before and after the education was used for the study. Results The total scores of AIDS knowledge and attitude among the respondents after health education wer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t=12.3,8.7;P
[KEY WORDS] Nursing undergraduates;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Health education; Knowledge; Attitude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病死率极高的恶性传染病,是一种既无有效疫苗预防,又无特效药物治疗的疾病[1]。健康教育是预防艾滋病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国护理本科生(简称护生)在护理行业中所占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必将会成为护理行业的中坚力量,成为艾滋病健康教育的生力军,因此迫切需要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健康教育机会。为了了解护生对HIV/AIDS相关知识、态度等的现状,探讨适合护理本科生的健康教育模式,我们对青岛市某高校护生进行了艾滋病健康教育,对教育前后AIDS知识、态度进行了分析。
1 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按整群抽样法从青岛市某高校抽取护生75名,男3名,女72名,年龄为21~24岁;平均(22.06±0.63)岁。26名护生曾经接受过有关HIV/AIDS的专业培训,49名护生从未接受过相关培训。以往获得有关HIV/AIDS知识的途径依次为学校、报纸和电视。
1.2 健康教育方法
75名护生接受2个月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每周1个单元2个学时,一般安排在周末晚上。教育方法包括知识讲座,角色扮演,小组讨论,观看录像,游戏等。教育内容除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外还包括艾滋病病人的心理、社会问题,艾滋病病人的护理及职业防护,与艾滋病相关的机会性感染,对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的社会支持,与艾滋病相关的咨询技巧等。教育内容突出对艾滋病病人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同情的主题,充分激发护生对艾滋病病人的同情心理,减少和消除护生对艾滋病的恐惧心理。教育前后调查护生关于艾滋病的知识、态度,以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
1.3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参照WHO目前最常用的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表,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设计并请教美国和中国的护理专家及艾滋病专家修订制成中国护士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表。本量表由72个条目组成,分为艾滋病知识方面的问题(由18个条目组成,包括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不会传播艾滋病的安全行为,艾滋病的预防措施及临床症状4个方面的问题)及艾滋病态度方面的问题(由54个条目组成,包括艾滋病病人的权利、隐私权以及对艾滋病病人歧视等方面的问题)。艾滋病知识方面的问题评分采用3级评分法,每个条目的回答按“是”、“不知道”、“否”分别赋值,正性条目的赋值为“2、1、0”,负性条目反向赋值。总分0~36分,分数越高,说明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越好,<12分表明对艾滋病的掌握程度处于低水平,>24分为高水平,12~24分为中等水平。艾滋病态度方面的问题评分采用5级评分法,每个条目的回答从“非常同意”到“非常不同意”分别赋值,正性条目的赋值为“5、4、3、2、1”,负性条目反向赋值。总分54~270分,分数越高,说明护生对艾滋病及病人的态度越趋向于正向,<135分表明护生对艾滋病及病人持负性态度,>190分为正性态度, 135~190分表明态度不明确。对于每一子条目,平均分<2.5分表明护生态度为负性,>3.5分为正性,2.5~3.5分表明态度不明确。
正式测试前选择了25名研究对象进行了信度测试,其信度系数(Cronbach’s α系数)为:总调查表0.80,艾滋病知识调查表0.70,艾滋病态度调查表0.85。
分别在培训前及培训后采用匿名的形式让研究对象单独完成问卷。培训前发放问卷75份,回收有效问卷70份,回收有效率93%;培训后发放问卷75份,回收有效问卷72份,回收有效率96%。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1.5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结果采用x±s表达,数据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
果
与健康教育前比较,护生健康教育后知识总分、态度总分有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t=8.7、12.3,P
3 讨
论
艾滋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的公共健康问题。护生作为未来护理工作中的中坚力量,在将来的临床工作中接触HIV/AIDS病人的机会越来越多。护理HIV/AIDS病人已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的一大挑战。而且护士还承担着教育者的角色,把艾滋病的有关知识传授给病人及一般人群。因此,对护生进行有关艾滋病的健康教育非常必要,以便其在以后的工作中既能为艾滋病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护理,而且还能有效地进行自我防护。
本研究显示,学校是护生获得艾滋病知识的主要途径。这表明学校在对人群,尤其是对护生进行艾滋病宣传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国内对一般人群的调查结果显示,获得艾滋病知识的前3位途径依次为电视、报纸和广播[2]。显然,电视和报纸这类大众媒体不论在哪类人群中都是主要的宣传艾滋病的途径。然而,在对具体人群进行宣传教育的时候,还需考虑这种途径的有效性,对学生而言,学校的宣传教育是最直接的也是最有效的。而对于贫困地区的人来说,广播、墙报也是有效的宣传手段[3]。因此,提醒我们在进行艾滋病宣传教育时要应用多种方式,充分考虑人群获得途径的有效性,人群的接受程度,人群的喜爱方式,经济状况等等。
转贴于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健康教育对护生的艾滋病基本知识有明显的效果,知识总分教育后较教育前有了明显的提高,这与国内外的报道相一致[4]。但仍有部分护生对有关安全套知识的具体细节存在误解。例如,天然皮质安全套预防艾滋病的效果优于橡胶质地的安全套、安全套上使用剂可降低HIV感染机会两题得分较低,分别为1.29±0.71和1.43±0.87。同时,与感染HIV的配偶深接吻,或将舌头放入对方口中时会感染HIV一题教育后得分有所提高,但仍然较低。其余问题得分均在1.75分以上。在进行健康教育之前,护生对艾滋病的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3大途径有较好的认识,但她们对咳嗽、打喷嚏,与艾滋病病人同饮一杯水、同用一个浴盆、共用游泳池等安全行为认识不清,得分较低,这不利于艾滋病的防治,同时也影响他们对待艾滋病病人的态度,容易对艾滋病产生恐惧感,必然影响对艾滋病病人的护理。经过健康教育后护生对这些安全行为有了正确认识,得分均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健康教育工作中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有针对性地加强这方面的教育。
健康教育后护生关于艾滋病的态度总分较教育前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54个子条目中有15个子条目的得分无显著性差异,同时还有3个子条目的得分教育后比教育前有所降低。而UWAKWE[5]的研究表明,艾滋病培训能够显著改变护生对艾滋病的态度,并能提高护生的护理意愿。本文结果与其报道存在一定差异,可能与本次教育时间较短有关,仅仅两个月的时间可能无法改变护生的某些看法。因为态度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包括情感、认知和行为意向三个方面的内容。对艾滋病的态度更多的是倾向于情感方面。知识是改变护生对艾滋病态度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还有很多其他因素能影响态度的改变。同时,由于教育时间较短,护生的知识还不够全面深入,这更加促使了护生对艾滋病态度的不稳定性。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护生的艾滋病知识水平,改善护生对艾滋病的态度。但是由于本次健康教育时间较短,护生对某些有关艾滋病的知识掌握还不够准确深入,态度也不够明确。这都有可能影响护生以后在护理工作中对艾滋病病人的护理。因此,对护生开展有关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应该长期持续地进行,使护生对艾滋病有明确的认识,能够在以后的护理工作中为艾滋病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护理。
【参考文献】
[1]张学军. 皮肤性病学[M]. 第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200. [2]段建华,姜文洁,惠立升,等. 城市社区居民艾滋病知识与态度调查[J]. 齐鲁医学杂志, 2006,21(3):235.
传染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制度
为了普及传染病防控相关知识,
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使广大师生掌握防控传染病的方法,提高师生的自我防范能力,特制定本制度。
一、切实开展好学生的健康教育工作。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必需保质保量,上足课时,了解流行病、传染病的有关知识,增强防患知识。同时要充分利用黑板报、讲座、广播、主题班会活动,升降旗仪式,卫生节日,校会等各种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卫生防病知识和防护技术。
二、学校卫生工作要按照依法治教、依法治卫、依法办事的原则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学校主要把学生健康放在第一位,把学生流行病、传染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学校要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卫生工作制度》、《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实施办法》。形成校长要亲自抓,分管领
导要具体抓、师生员工一齐抓的良好氛围。
三、学校卫生人员要根据季节的变化和相关情况对学生加强传染性疾病、食源性疾病预防知识的教育。
四、采取合理有效措施,帮助学生纠正购零食、吃零食的不良习惯,加强学生良好的行为的养成教育。
五、高度关注学校人群集中、最容易暴发传染病。随时掌握当地流行的传染性疾病、食源性疾病和饮水污染的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杜绝疾病、传染性疾病和中毒事件的发生。
疫情防控和健康教育宣传_防控病毒疫情传染病中心小学健康教育制度
防控病毒疫情传染病
中心小学健康教育制度
为增强学校疾病预防与控制意识,提高师生防病能力,保障师生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有关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特制定我校疾病防控制度。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促进我校的健康教育工作,不断增强广大师生的健康意识,提高师生的健康水平,争创我校市文明卫生学校,结合我校工作,特制定学校健康教育制度。
一、学校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按照教学计划上好、等课程。健康教育开课率达100%,健康知识考核及格率达100%,健康行为形成率达90%以上。
二、成立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校长担任组长,有主管健康教育老师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做好年度工作总结。
三、教育学生认真做好早操。眼保健操。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课外活动,坚持按时作息,注意劳逸结合,保证每日睡眠时间不少于九个小时。
四、搞好健康宣传工作,教育学生用眼卫生,读写时眼要离书本一尺,胸离书桌一拳,指离笔尖一寸,读写四十五分钟要休息十分钟。不要躺着或乘车、走路时看书。不要在暗弱光线下看书,教育和督导学生积极做好眼保健操,降低近视眼患病的发病率。
五、组织好每年学生体检工作,体检率达到95%以上,做好学生健康档案建设工作和体检反馈工作。
六、上好健康课,提高学生自我保健能力,预防各种传染病、胃肠病、蠕虫感染、近视、龋齿和牙周疾病、贫血、沙眼、营养不良的发生。
七、严格执行每天晨检制度,检查学生的个人卫生,班主任要每天检查自己班级学生的个人卫生及健康卫生行为形成情况。
【摘 要】护理健康教育是指护士以病人为中心,针对病人及家属实施的健康教育活动[1]。本文从基层医院护理健康教育落实不到位,健康教育质量得不到保证的现状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基层医院 健康教育 现状 对策
在医学模式向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模式转变的新形势下,人们对健康知识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健康教育也越来越被人们普遍重视。护理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整体护理的重要措施。通过健康教育可以使越来越多的人获得相关知识,帮助病人树立正确的卫生观念,提高病患的生活水平和生命质量。基层医院的服务对象主要是面向广大农村,病患人群基本文化素养不高,长期形成的生活习惯和传统观念难于改变,加之长久以来功能制护理模式的制约,人们对健康教育的认识不足,观念滞后,导致护理健康教育在实际工作中落实不到位,教育质量得不到保证,严重影响了护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本文针对我院护理健康教育现状的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原因分析
1.1 管理因素
1.1.1 缺乏支持体系 医院管理者存在有重医、轻护思想,注重医疗投入,对护理健康教育的支持、开展、投入不够重视。
1.1.2 管理监督制度不健全 近年来随着护理学的发展,护理健康教育也受到了普遍重视,在临床工作中也制定了相关的健康教育制度。但是由于多数护理管理者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工作重心偏向于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对护理健康教育的认识、重视不足,缺少监控的硬性指标,使护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
1.2 护理方面的原因
1.2.1 护士观念滞后,对教育者的角色认知偏差 护理的任务是:减轻病痛、维持健康、恢复健康、促进健康[2],也就明确了护士教育者的角色。但是长期以来功能制护理的制约,许多护士还没有接受新的护理观念,对护理健康教育在疾病防治和康复中的重要作用没有充分的认识,只注重履行护理者的角色,而对教育者的角色认识不足,教育意识淡薄,缺乏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主动性。
1.2.2 知识受限,教育能力缺乏 健康教育是一种增进健康的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教育活动[3]。护士应针对病人开展包括疾病防治及一般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心理卫生教育和健康相关行为干预的教育活动[4],而基层医院护士教育起点较低,缺乏系统的护理健康教育相关理论知识、技能,对护理健康教育实施程序认识不清,因此护理健康教育在临床落实中存在着教育内容泛化,无针对性、实用性,教育方式单一等缺陷,影响护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质量得不到保障。
1.2.3 缺乏教育时间 医院管理制度核定编制床护比为1:0.4,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护士严重缺编,工作负荷较重,难以提供充足的教育时间。
1.3 病患方面的原因
1.3.1 健康知识的需求差异 由于病人自身文化素养不同,导致其对健康知识的需求不同、理解力、意志力不同、接受护理健康教育的能力也不同。
1.3.2 疾病的认识不足 基层医院服务对象主要面向于广大农村,生活、卫生条件较差,自我保健意识薄弱,长期形成的不良生活习惯难以更改,使得多数病人仅限于解除病痛,治疗疾病,而忽视了健康教育在致病防病中的重要作用。
1.3.3 缺乏信任 护理健康教育主要是由护士实施的,但是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多数病人认为护士只是执行发药、打针等简单的护理操作,对护士健康教育能力持怀疑态度,认为医生才能治病,只相信医生的解释。这样的思想严重影响了其对护理健康教育的理解和接受。
2 对策
2.1 健立护理健康教育考评制度 护理部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建立护理健康教育考核制度,对病区健康教育进行监控,考核结果纳入护理质量评价体系,作为对病区护士长管理能力及病区护理质量考评的重要指标之一。
2.2 树立正确的护理观念 护理管理者应自觉学习现代护理理论,更新观念,将现代护理观念纳入继续教育内容,分阶段地对护理人员进行教育、培训。鼓励护士参加短期培训、学术交流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接受新知识、新理论,树立正确的现代护理观念。
2.3 强化角色意识 通过对护士规范化培训及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明确护士职责和义务,增强责任感,强化教育意识,充分认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自觉履行教育者的职责。
2.4 加强对护士健康教育知识的培训 健康教育需要护士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教育、沟通技能,因此,护理部应制定出相应的培训考核计划,强化护士基础理论、护理健康教育知识、教育程序和沟通技巧的学习和掌握,不断促进护士提高专业素质和履行教育的能力,增加病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度。
2.5 合理配制护理人员 根据病区实际护理工作量,对不同职称、年龄的护士进行合理调配,尽力缓解护士缺编的压力,把护士时间还给病人。
参考文献
[1] 张振路.临床护理健康教育指南.广东:科技出版社,2002:1.
[2] 殷磊.护理学基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质量标准;制度建设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3)19-0013-03
我国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有二十多年。心理健康教育事业从无到有,从搭建心理健康教育平台阶段进入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内涵发展的新阶段。在平台建设阶段,人们关注的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由谁来做、从哪些途径去做、工作开展需要具备哪些基本条件等问题。在内涵发展阶段,人们应该更关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是否专业、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活动课及其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的实效性如何、学生的心理困惑是否得到有效疏导、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否得到真正提升等问题。随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普及和深化,制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质量标准日益变得必要和迫切。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质量标准是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及其服务水平的带有导向性和评价性的相关指标的规定。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质量标准,是进一步深化和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质量的客观要求和重要举措,也是衡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质量的依据。目前我国还没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质量标准,事实证明,没有这样一套标准,对心理健康教育质量难以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因此也就难以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教育部于2012年12月印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明确提出了“在学校普遍建立起规范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的要求。本文根据文件精神,结合当前我国一些学校的成功经验,尝试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服务质量标准的主要指标作一论述,希望能对未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标准的建立工作提供参考,并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有所启发。
一、领导与管理
服务标准:学校应有校级领导主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明确责任部门和负责人具体组织与实施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应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时间,课时可在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中安排;应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效果进行定期评估。
现状与经验:一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与管理的好坏,直接反映着学校领导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也从侧面体现出校长的现代化学校治理水平。目前,我国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的由学校校长负责,有的由书记负责,大部分由主管德育的副校长负责。关于责任部门,有的由学校德育处或德育室具体负责,比较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成立了独立于德育处的专门的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作为责任部门。关于具体的执行责任人,有的由德育主任兼任,比较重视此项工作的学校由具有心理学或教育学专业背景的专业人员负责。关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许多学校制定了学年、学期的工作计划,但计划的目标设定还不够明确,内容不够系统,措施不够具体有力。关于课时,部分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得好的学校,安排了专门的课时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如天津实验中学在初一和高一年级隔周开设专门的心理辅导课,在其他年级则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由年级负责实施,安排讲座、咨询会、心理素质拓展训练等心理健康专题教育活动。
建议:在心理健康教育的领导与管理上,今后应注意扩大工作网络,加强与校外专业机构和社区的联系。应在年度或学期计划中,具体规定各项活动的内容与工作分工等。
二、师资队伍建设
服务标准:每所学校至少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职教师至少应具备心理学或相关专业本科学历;落实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务(职称)评聘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参加国家级培训或区域内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轮训,校长、班主任和其他学科教师应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培训;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或活动,帮助教师学会心理调适,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现状与经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整体水平。目前,整体上看,我国中小学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专业水平有待提高,包括校长、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在内的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和能力有待增强。教师队伍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应通过引进专业人员、落实职称评聘、提高待遇、加强培训等措施加强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通过建立分层分类培训体系,提升校长、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和能力;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减轻教师的职业倦怠和心理压力,使他们学会心理调适,增强应对能力,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是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
实践证明,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搞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保障。天津实验中学多年来重视心育师资队伍建设,现有心理学专业毕业的本科以上专职心理教师3名,其中1名为天津市特级心理教师。学校建立了校级、年级和班级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校级以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为阵地,面向全校开展咨询和开设专门课程;以所在年级为阵地,由年级组长负责开展具有年级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活动,并纳入年级组工作计划;每位班主任都是持证上岗的心理辅导员,负责全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下一级辅导站自觉接受上一级辅导工作站的指导,从而保证学校心理辅导工作辐射到每个班级、每位学生。学校还成立了学生心理辅导社团,每个班级至少有一位学生参加。学校全体教师均参加了市教委组织的心理辅导教师持证上岗培训并取得证书。
建议: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今后应在专业化和全员化两个层面上下功夫。要按照教育部统一部署,尽快落实心理辅导专兼职教师的相关待遇,使他们工作起来无后顾之忧。
三、专门途径开展的学生心理辅导工作
服务标准:利用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开设以活动为主的科学、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门课程,课程要有明确具体的目标、时间分配和教材纲要;设有专门的心理辅导室,布置合理、科学,定期面向学生和家长开展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辅导活动有记录,书写科学规范。
现状与经验:按照教育部要求,学校利用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科学系统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心理辅导室建设,发挥心理辅导室在预防和解决学生心理行为问题中的作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科学化、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
目前,我国有些学校开设了心理辅导专门课程,但内容和形式存在随机性和任意性,缺乏系统的教材大纲和活动设计。不少学校建立了心理辅导室,但在心理辅导室资源建设方面,如心理健康教育音像资料、咨询记录图表、学生档案、学生心理素质测评工具及咨询和工作环境布置等方面缺乏统一的标准,有的学校的心理辅导室只有一个简易的房间。据天津市2009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只有21.2%的学校开设了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门活动课程,74.1%的学校建立了心理辅导室;心理咨询室做到固定时间经常开放的学校占32.5%,无固定时间、有问题时预约开放的占56.6%,基本不开放、形同虚设的占10.8%。由此反映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及心理辅导室建设的精细化程度亟待加强。
建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和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的专业性较强,任务比较繁重,应组织相关专家与基层学校协同攻关,开展相关试验,积累经验,然后再大范围推广。
四、基本途径开展的学生心理辅导工作
服务标准: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在学科内容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各科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应注重有意识地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各项教育活动有机结合,特别是在班主任工作、班团队活动、校园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中充分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技术手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现状与经验:许多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不重视利用课堂及各项教育活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这两条基本途径,甚至部分学校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仍有不正确的认识,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学校心理辅导员的工作,与自己无关,致使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大打折扣。
建议:提高全体教师的心育意识和能力是利用好基本途径的前提,今后应加大全员培训,包括班主任和新入职教师的培训力度,以年级组为单位抓好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过程渗透,以学科组为单位挖掘学科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搞好学科内容渗透,以学校和班级为单位搞好各类活动渗透。
五、支持性途径开展的学生心理辅导工作
服务标准:利用家长学校,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和掌握孩子成长的特点、规律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加强亲子沟通,以积极、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影响孩子;利用个别咨询、家访等途径对有需求的家长提供促进孩子发展的指导意见,协助家长共同解决孩子在发展中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
利用校外资源,组织开展各种有益于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文体娱乐活动和心理素质拓展活动。
现状与经验:家庭和社会是影响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力量,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协同开展,建立以学校为主导,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目前我们在这方面的工作还比较薄弱。
建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尤其要注意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提高家长的亲子沟通技能;要注意开发和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加强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共文化机构、街道社区及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等的联系与合作。
心理健康教育同其他教育一样,不能只在教育内部开展,这是我们在推进学校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形成的共识。发达国家的家庭教育和校外教育发展均比较成熟,有许多成功的经验,我们应当积极借鉴。在这一方面我们应进一步提高认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争取有所突破,开拓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实效。
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科学研究
服务标准:学校及教师应有科研意识,有一定的经费投入,承担各级各类心理健康教育科研课题;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有一批课题报告、论文、著作及调研成果等发表或获奖。
现状与经验:当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处在内涵发展的新阶段,许多工作的深化和推进需要科研的引领。如心理辅导课程的建设、心理辅导室的标准化建设、教师队伍的建设、制度建设等各方面的工作均需要组织相关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业人员开展研究,尤其需要科研人员与基层学校开展相关合作研究,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拿出经得住实践检验的典型经验加以推广。基层学校,尤其是学校专兼职心理辅导员,通过开展课题研究,可以逐步提升自身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边干边总结经验教训,逐步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2013年以来,随着校本研究的深入,基层学校普遍重视科研工作,科研意识和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总体来看,水平参次不齐,科研成果的转化效果尚不明显。
建议:应在学校领导、中层干部、一线教师三个层面开展科研,形成教育科研工作的全覆盖,以此加强教育科研的力度;要注意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协同合作,保障科研成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七、制度建设
服务标准:应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教师培训、课程开发、辅导室建设等方面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
现状与经验:在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方面,大部分学校还比较薄弱,开展得好的学校建立了学校心理辅导教师持证上岗制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能力培训制度等,并明确了心理健康教育各类参与人员的职责。我国台湾地区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对心理辅导的课程标准,心理辅导室建设标准,各级辅导人员包括校长、辅导主任、辅导组长、资料组长、教务主任、德育主任、总务主任、年级主任、班主任、科任教师等在辅导工作中的职责作了明确的界定。
关键词:心理委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一、高职院校心理委员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1.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Y本投入较少,没有真正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有的高职院校虽然对心理健康教育很重视,行动却没有落到实处;同时,也缺少投入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设施和资金,并且学校辅导员或班主任对班级心理委员工作的认识水平和重视程度也不够。
2.心理委员的产生与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不少高职院校的心理委员工作常常是只要有人愿意干就行,或者由班主任指定,或者由某班委兼任,没有一个正确的选拔制度,主动担任心理委员的班干并且积极地去完成好这一工作的人很少。此外,也缺少相应的激励机制调动心理委员的工作积极性。
3.心理委员上岗之前培训制度不健全
很多高职院校并没有周期性地组织心理委员培训,更没有发放配套教材,而且有些对心理委员进行培训的老师不具备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班级心理委员的培训效果不佳。
4.学生响应不积极
由于目前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太强,不愿意对别人多加诉说自己的心理问题,再加上心理委员本身缺乏心理学专业知识和实战经历,所以学生更愿意找关系较好的人倾诉感情、化解烦恼,而不是寻求心理委员的帮助。
二、增强高职院校心理委员工作实效的举措与思考
针对以上几方面的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方面应该继续重视班级心理委员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必须结合高职院校各自的实际情况,不断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的探索和创新,逐步将班级心理委员制度推向规范化、正规化的发展道路上来以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
1.加大力度宣传大力度,为心理委员工作创造良好氛围
学校应加大力度宣传大学生心理卫生知识教育,营造积极、健康的氛围。开展有益于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的活动,通过举办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活动,强化学生的自觉参与意识,提高广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兴趣。
2.完善辅导员和班主任考核机制,将心理健康工作开展情况纳入班级考核机制
完善辅导员和班主任的考核机制,把班级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情况从几个指标维度纳入班级考核,在评选优秀班集体和优秀班主任和辅导员时考虑其在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方面的工作,从而使班主任和辅导员从思想上重视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
3.健全心理委员激励机制
高职院校每学期应在全校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评优表彰工作,对大学生心理委员的工作进行考核。在心理委员培训工作和各类活动的开展中,可以采取多种激励措施,激发班级心理委员的工作热情。
4.明确心理委员制度
明确的规章制度是确立班级心理委员地位的基础。学校应该制订相关文件,明确规定心理委员的工作职责、运行程序和相关制度。
心理委员的培训是心理委员队伍建设的重要一环。因此在心理委员培训中必须注意培训形式的多样性,此外培训内容可以按照年级特征分类。大学一、二年级可以选择人际交往、情感、职业生涯规划等主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大三年级可以开展职业指导、就业心理等主题培训。总之培训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能够帮助心理委员切实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张雯谦,马晓云,李瑜琴.班级心理委员制度的实践与探讨[J].思想教育研究,2009(S2).
[关键词] 床尾宣教卡;优质护理;神经内科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10(a)-0125-02
在全国卫生系统开展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是2010年原卫生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1]。其目标要求达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并深化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随着现代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这种以“以患者健康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已逐渐成为护理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在具体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令健康教育达不到满意的效果。本科多为老年患者,具有特殊的生理、心理特点,单纯的口头宣教往往达不到理想的康复转归、缩短病程及减少疾病复发的效果[2],本研究探讨“床尾宣教卡”在神经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科2011年1~6月60例入院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1年7~12月用“床尾宣教卡”来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100例患者列为研究组。其中对照组男性36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62.0±17.3)岁,脑梗死患者32例,脑出血患者19例,其他患者9例;观察组男性61例,女性39例,平均年龄(64.0±15.9)岁,脑梗死患者53例,脑出血患者30例,其他患者17例。两组患者的性别比例、疾病分类、年龄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床尾宣教卡包括的内容
1.2.1 根据患者入院后的心理特点及医院的规章制度将主管医生及责任护士姓名,病房环境及就餐、开水、卫生间位置,安全防范,病房规章制度等内容制订出“入院宣教单”。
1.2.2 根据本科常见检查项目制订出“各项检查前后注意事项单”,并在每一项检查后面注明检查所在科室位置。
1.2.3 将血、尿、便、痰及咽拭子等常规标本的留取制订出“各种标本留取的注意事项单”。
1.2.4 将本科常见操作前后注意事项及置管后维护等相关知识制订出单项的“操作前后的告知及注意事项单”。
1.2.5 将本科专科疾病如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等及常见疾病如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的健康教育资料制订出单项的“疾病健康教育单”。
1.3 方法
1.3.1 新入院患者入科后,对环境比较陌生,安排好床位后,由该病房责任护士进行入院宣教,以消除患者紧张、不安的情绪,拉近护患之间的关系。对患者的现病史,既往史,饮食、睡眠、二便情况及皮肤情况(特别是卧床患者受压部位皮肤)等进行评估,并根据每位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简单的宣教及不良问题干预。医生开好检查及化验单后,责任护士根据医生开具的检查、化验项目到床头,为患者讲解并将“入院宣教单”、 “各项检查前后注意事项单”、“各种标本留取的注意事项单”夹于固定于床尾的“床尾宣教卡”上供患者翻阅。
1.3.2 每天下午为健康教育时间,责任护士会提前翻阅病历,了解患者病情,检查化验结果及治疗用药情况,根据患者的动态病情变化情况进行相关健康教育,并根据患者所患疾病将该疾病的“疾病健康教育单”夹于“床尾宣教卡”上供患者翻阅,并于每天健康教育时间了解患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1.3.3 责任护士为患者进行各项操作及置管时,会为患者详细讲解相关注意事项,并于操作后将该操作的“操作前后的告知及注意事项单”夹于“床尾宣教卡”上供患者翻阅。
1.4 调查程序
利用护理服务满意度问卷对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借鉴明尼苏达工作满意度调查量表(minnesota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MSQ),该量表国际普遍使用且信效度较高;结合本科具体情况自行制订的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表来对本科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满意度调查。
1.5统计学方法
所得有效数据应用SPSS 13.0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四格表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健康教育工作满意度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满意度为98.0%(98/100),对照组为88.3%(5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
2.2 两组本科护理人员对护理健康教育工作满意度的比较
研究组护理人员对护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满意度为100.0%(100/100),对照组为78.3%(4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
3 讨论
健康教育是一个目标、计划、制度、组织、教育活动的评价,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已受到越来越多的护患的关注[3]。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可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并可进一步降低治疗成本。在进行口头健康教育的同时,结合相应的健康教育信息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文字教育材料,并发放给患者,使患者能够随时阅读,更利于理解、接受及掌握。
保证健康教育质量,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通过本科设计的“床尾宣教卡”的实施与应用,可提高优护服务质量,使患者得到全面、优质、人性化的服务。而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的心理及病情变化,有计划、有目的、循序渐进地将相关知识分层次地传递给患者及家属,因人而异,个体化宣教,既预见性、针对性强,又易被患者接受。有效地体现了个性化服务和人文关怀,并确保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有效性[4-5]。
不断增强护患关系。“床尾宣教卡”的应用与实施,使神经内科患者的健康教育措施有效地落实,增加了自我护理知识,有效促进了病情的恢复,减少了疾病的复发,并促进护患之间的沟通交流、增进理解及信任,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患者的医疗依从性,达到了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的目的[6-7]。
提高患者所患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改变不良行为及嗜好,提高生活质量[8]。很多患者对所患疾病及相关检查、化验、各项操作的知识缺乏,住院后有很大的盲目性,通过实施“床尾宣教卡”,可为患者在整个住院期间提供一个系统、全面的宣教,并使患者早日对自己的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积极参加有助于治疗和康复的护理活动措施,主动地改变不良行为,促使身体尽快恢复,减轻痛苦,最终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1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的通知[Z].2010-01-26.
[2] 王蕊,刘艳.医院新型多功能床头卡的设计及使用[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2(11):220.
[3] 马骁.健康教育[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39-247.
[4] 傅营,霍燃,曲贝贝,等.高龄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对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与分析[J].沈阳部队医药,2010,2(6):399-401.
[5] 禹晓琴,王应珍.浅谈神经内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8):991-992.
[6] 黄丽红,何细飞.内科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创建[J].护理学杂志,2010,25(21):17-19.
[7] 王吉霞,代丽,甘雪梅,等.自制健康宣教卡应用于人性化护理中[J].激光杂志,2011,23(3):89.
科室健康教育年度计划一
健康教育是医院重要工作之一,目的是通过健康教育来增强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达到身体、心理与社会的和谐状态,根据上级相关文件精神的要求,结合我科实际情况,制定本年度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如下:
一、目标: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进一步指导来科就诊病人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工作,以达到营造健康的环境,培育健康理念,优化健康的设施、完善健康的服务,拥有健康的人群的目的。使辖区居民群众掌握有关的健康知识和卫生保健常识,增强大卫生意识、创建意识和自我保健意识,形成一定的健康行为规范,倡导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计划安排:
1、完善健康教育网络:成立科室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定期召开健康教育工作会议。
2、借助于患者和患者家属来科室办理免费服药本及报销住院补贴的机会,以及下乡送药及督导的机会,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疾病知识健康教育。
3、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利用各个卫生宣传日,组织相关科室,相关专业的医务人员进行健康咨询活动,利用设点咨询和健康义诊的形式,开展有针对性的、有目标人群的健康教育活动。
4、继续加强社区健康教育管理,定期对社区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考核、检查、评定和提供有效的帮助。协助住地社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及专题讲座保健知识讲座。每月检查一个项目区的健康教育工作,检查结果纳入各项目区的考核中。
5、健康资料整理与归档:做好本科室的健康教育资料的收发登记工作,积累并完善健康教育档案。定期组织对各部门、科室健康档案的检查、辅导工作。
科室健康教育年度计划二
为继续做好我院健康教育工作,切实推进全省健康教育示范基地工作,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根据市卫生局、市健康教育所有关文件的精神和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工作情况,为进一步促进医院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特制定今年的医院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根据人动情况,及时调整健康教育的领导小组,切实落实好各项工作,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医院目标责任考核,把健康教育任务逐一分解落实到责任科室、责任人,做到层层有人抓,环环有人管。保持健康教育工作的连续性。要树立大局意识,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宣传合力。各责任科室要充分认识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强化措施,全力以赴,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履行好职责,确保各项健康教育任务落到实处。对宣传教育工作,实行不定期检查(或抽查)、通报制度,以加强健康教育工作的动态管理。
二、工作目标
通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提高医务人员的卫生知识水平、健康意识以及住院病人相关知识知晓率,推动医院卫生服务,创造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条件,以达到提高医务人员与病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充分发挥医院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的作用,广泛动员全院医务人员参与。
三、具体工作内容及要求
(一)加强医院健康教育阵地建设。门诊和住院部设有固定的健康教育阵地(如宣传栏、黑板报等),每季更换一次,要求体现科室特色,内容通俗易懂,形式多样,图文并茂,每办一期保留影像材料和底稿。
(二)开展健康教育知识培训。对全院医务人员开展健康教育知识培训两次,以提高医务人员的卫生知识水平和健康传播能力,培训率达到90%以上,合格率达到80%以上。
(三)门诊健康教育:各科室门诊医务人员应有针对性开展候诊教育与随诊教育,发放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处方和其他传播材料;门诊电子大屏幕播出传染病、慢性疾病的预防以及健康66条核心信息(要求每天播出不得少于30分钟)。
(四)住院健康教育:①医生在进行医疗活动时利用健康咨询、健康处方等对病人及其亲属开展健康教育。对住院病人可采取疾病小知识口头和书面测试,分发资料、给病人上课等
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住院病人相关知识知晓率达≥85%。②利用宣传阵地进行宣传教育。③结合各科室特点,开展指导病人合理用药,指导病人及其家属相关健康技能。利用医院固定的健康教育阵地。开展经常性的健康教育活动。在抓落实上下功夫,在以点带面上下功夫,加强检查指导,扩大受益面,增强吸引力,提高有效性、针对性。
(五)开展社会健康教育活动,利用结核病防治宣传日、全国计划免疫传宣日、爱眼日、高血压日、爱牙日、糖尿病日等宣传日以及科技三下乡,社区讲座,预防接种,疾病普查等机会深入社会开展咨询和宣传。
(六)加强吸烟有害健康宣教活动。积极开展吸烟危害宣传,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窗等多种形式,经常性地进行吸烟与被动吸烟的危害的宣传。积极参与创建无烟医院,医院有禁烟制度,各办公室、会议室、候诊大厅,病区内场所有禁烟标志,要求各科室负责病房控烟工作,无烟灰、烟蒂,使得医院医生吸烟率逐年下降,今年戒烟门诊仍由呼吸内科门诊医生兼职。
(七)做好检查指导和效果评价。每季度定期组织人员,对各科室的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完善健康教育执行过程中的各种活动记录、资料。通过医务人员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及住院病人相关知识知晓率的测试,对医院健康教育工作进行评价与总结。
(八)做好评估、注重质量。要针对医院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做好教育评价。重点解决影响医院评价的主要问题,提高医务人员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住院病人相关知识知晓率。
科室健康教育年度计划三
健康教育作为科室卫生服务项目之一,是科室卫生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帮助病友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提高健康素养的一项重要手段,也是促进病友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养成、提高病友健康水平,进而推动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卫生服务规范以及相关工作要求,进一步完善我科室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体系,普及病友健康知识,提高病友健康水平,制定了20xx年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内容如下:
一、主要工作任务
依照健康教育服务规范要求,做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各项工作,完成上级相关单位组织安排的各项任务。围绕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结合各种卫生日主题开展相关宣传活动,特别是积极开展“世界卫生日”、“世界无烟日”、“全国高血压日”、“世界糖尿病日”等各种卫生主题日宣传活动。开展健康安全和防范教育,提高病友应对能力。加强健康教育网络平台建设,促进健康教育网络宣传工作。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相关资料和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健全健教组织,完善健教档案资料。
完善的健康教育工作体系是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保证和有效措施,我们将结合本科室实际情况,灵活地调整充实健康教育队伍,加强健康教育管理人员培训,组织相关人员积极参加省、市、县、医院等相关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提高健康教育工作者自身健康教育能力和理论水平。将健康教育工作列入我科室重点工作计划,把健康教育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完善健教档案和资料,进一步规范健康教育档案管理。
(二)争取更大投入。
努力争取相关部门支持,增添影音播放设备,逐步实行健康教育多媒体化。印制健康教育宣传材料,扩大健康教育宣传面,保障健康教育工作开展顺利,成果显著。
(三) 计划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
1、举办健康教育讲座
每月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全年不少于12次。依据需求、季节及多发病等安排本科室常见疾病来进行健康宣教。选择临床经验相对丰富、表达能力较强的医生和护士作为主讲人。每次讲座前认真组织、安排、通知,在讲座后接受咨询、发放相关健康教育材料,尽可能将健康知识传递给更多的病友。
2、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
利用“世界卫生日”、 “世界无烟日”、“全国高血压日”、“ 世界糖尿病日”等各种健康主题日和科室重点健康问题,开展健康咨询活动,并根据主题发放宣传资料。
3、办好健康教育宣传栏
每两个月定期对健康教育宣传栏更换内容。将季节多发病、常见病慢、及病友感兴趣的健康常识列入其中,丰富多彩的宣传健康知识。
4、充分发挥取阅架的作用
科室内设健康教育取阅架,定期整理更新,将病友需要的健康教育材料、书籍等摆放其中,供病友免费取阅。
三、理顺健教工作流程,规范健康教育行为。
①入院宣教工作:责任护士发放健康教育处方,介绍住院环境及主管医师和护士基本情况。
②用药宣教工作:责任护士介绍药品的主要作用,副作用,注意事项等。
③疾病知识宣教工作:责任护士介绍疾病的发病诱因及注意事项。
④饮食指导工作:责任护士对病友住院期间及出院后饮食应注意事项进行指导。
⑤出院指导工作:责任护士对病友出院后的饮食及用药、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进行指导。
⑥电话回访工作:出院病人一周内主管医师进行电话回访,了解病友出院后的病情变化并有针对性的指导病友进行用药等其它注意事项。
关键词 白内障 健康教育 护理
健康教育术指导患者掌握相关疾病知识,提高自我保健和自我护理能力,属于整体护理的组成部分。本文观察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白内障手术患者中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11月~2010年11月收治白内障手术患者100例,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47~81岁,平均57.9±9.8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患者6例,中学及中专24例,大专及以上20例;对照组50例,,男25例,女25例,年龄46~82岁,平均58.1±7.9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患者6例,中学及中专25例,大专及以上19例。两组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白内障手术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①患者入院时,向患者介绍病房环境,让患者了解其住院医师、责任护士、相关住院制度等。让患者及家属了解探视制度,让患者和家属了解健康教育具体实施步骤等。②在术前各种检查实施之前,让患者了解各项检查的目的、意义、时间和检查前后应注意事项等。③从患者入院到手术前,让患者了解白内障相关知识,让患者了解所用到的药物,向患者介绍手术过程、术中配合、如何控制合并的慢性疾病、麻醉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对患者休息、饮食、大小便进行指导,鼓励患者提出疑问,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详细解答。对产生不良情绪的患者进行心理支持,帮助患者舒缓心情,帮助患者树立患者战胜疾病信心【sup】[1,2]【/sup】。④手术当天,让患者了解手术的具体方法和手术前后注意事项,做好伤口的护理,对患者睡眠进行指导。⑤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了解患者感受,做好安慰解释;对患者术后饮食进行教育指导,对用药具体方法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正确的滴眼方法。出院后告知患者可根据自己具体情况随时咨询医院,如有不适及时就诊,定期复查。
观察指标:根据自编问卷调查,了解两组干预后白内障手术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患者对认知态度和行为、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价等;记录两组住院时间。
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4.0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X【sup】2【/sup】检验,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5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干预后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疾病认知和态度、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疾病认知和行为态度良好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住院时间平均5.5±2.4天,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7.9±2.4天。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 论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在院内以患者及其家属为教育对象,采用多种教育形式,让患者了解疾病相关知识,让患者行为向有利于预后方面发展。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知识了解,消除了患者及其家属顾虑,让患者处于最佳状态迎接接受手术【sup】[3]【/sup】。在本文中,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疾病认知和行为态度良好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说明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白内障手术患者疾病认知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护理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徐锦.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的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2010,3(21):133-134.
2 赵春艳,王茜,陈丽萍.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高眼压患者的护理[J].护理杂志,2010,27(11):1713-1714.
【关键词】孕产妇;健康教育;临床路径
临床路径是为确诊为指定的某种疾病的一组病人制定的,以病人为主体的,从入院到出院的一整套整体医疗护理工作计划,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病人在预计住院每天的医疗护理评估方案、干预方式、治疗措施及预期结果等,其特征是以患者为中心,以患者结果为导向,以多种学科合作为基础,适合应用于孕产妇健康教育,这种预后相对明确,病情演变相对单纯的常见性、多发性健康问题。我院于2009年实施孕产妇健康教育路径,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孕产期。有非常明确的教育目标,注重时效性,及时考核教育效果,可明显改善我院护理服务质量和护理服务态度,推动医疗服务从观念转变到工作模式转变,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使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的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出院的孕周在37周~42周无妊娠并发症的产科病例为对照组,将实施健康教育路径的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出院的孕周在37周~42周无妊娠并发症的产科病例为观察组。认真阅读每份病历,将产后并发症填写在调查表中,进行统计学处理,比较两种健康教育方法对产后相关并发症(如下肢血栓性静脉炎、产后尿潴留、奶胀及皲裂等)发生率的影响。采取我院自行设计的,在2002年已开始实施的产科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每月常规随机抽查住院患者,运用问卷调查法进行问卷调查,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比较两种健康教育方法实施后的孕产妇对孕产期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变化。
1.2方法
1.2.1制定健康教育路径表
根据孕产妇在不同阶段可能遇到的共性的健康问题和需求,查阅资料及文献,医护合作,共同制定健康教育路径,在实施过程中还要不断征求参与者的意见,进一步修改、补充与完善。具体内容包括:具体实施的时间、内容、方法、效果评价、施教者签名、护士长签名等几部分组成。产前:①入院时,入院介绍须包括医院布局、病房内各种设施使用及安全注意事项、饮食营养要点、探视陪护制度、管床医生、责任护士;②实施各种产前检查前要向孕产妇说明该项检查目的及注意事项、如何正确留取检验标本;③待产期,注意观察临产先兆包括不规律宫缩、见红指导、要求孕妇自数胎动,每天早、中、晚各数1h,正常胎动3-5次/h,讲解经阴道分娩的流程和可能出现的症状及应对方法,对母婴的好处,鼓励孕妇经阴道分娩的信心,对坚持剖宫产者要介绍术前注意事项,宣传早开奶及母乳喂养的优点,对母婴情感交流的好处,树立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等。个别讲解、发健康教育小册子,指导孕妇及家属阅读相关规章制度。产中:主要由产房助产士一对一讲解产程中如何配合动作,正常产程所需时间,要注意卫生,勤解小便,排空大便,指导产妇如何正确运用腹压,保持体力,顺利生产。剖宫产孕妇由手术室护士讲解手术进展,以消除紧张恐惧心理。个别讲解。产后:①产后当天,产后的卧位及饮食营养指导;早吸吮的好处,正确的喂奶、挤奶姿势,母乳喂养对母亲和婴儿的好处,产后及时排尿的必要性;早期翻身、主动及被动活动肢体下床活动对促进肠嚅动恢复、术后伤口愈合及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意义;新生儿喂奶后的卧位,如何包裹新生儿,如何选择尿布及为新生儿更换尿布;讲解新生儿疾病筛查、听力筛查的意义,使之欣然接受各项检查。并宣传新生儿洗澡、抚触、游泳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好处,使更多的孩子加入到抚触、游泳的队伍中。②产后第一天,疼痛、胀痛的原因及如何减轻症状,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发生原理、进展过程、相应的处理方法、消退时间,新生儿预防接种的目的、时间和国家计划免疫政策;如何判断奶量是否充足,按需哺乳;怎样观察子宫复旧、恶露情况。③产后第二天,产妇要均衡饮食,如何防治奶胀、皲裂。个别讲解。出院:①产后锻炼;②避孕时间;③产后访视时间。个别讲解。
1.2.2实施
孕产妇入院时由责任护士负责填写入院评估表,依据健康教育路径,结合孕产妇每天的病情变化对孕产妇进行连续、动态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孕产妇对围产期的认知程度,加深护患交流沟通,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同时也促进护士自身素质的提高,护理行为得到规范,使护士明确在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并知道怎样说和怎样做,减少护理行为的随意性、盲从性。
1.2.3评价
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评价。护士长每天定时随机提问孕产妇,了解其掌握孕产期相关知识情况,孕产妇对宣教内容理解并能复述、示范规范为掌握,在评估栏签名;孕产妇不能完全准确复述宣教内容、示范不规范者要及时给予纠正,直至完全正确,在评估栏内注明是重复教育方能掌握。护理部不定期抽查,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讲评,纠正不足,完善健康教育路径。
1.2.4统计学方法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产妇产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见表1
讨论
临床路径是一种为患者提供高品质、高效率、低成本的医疗护理服务模式[1]。健康教育能促进人们自觉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以改善、维持和促进人体的健康[2]。应用健康教育路径是为了满足住院孕产妇的教育需求而制定的,并用以指导病区护士对住院孕产妇进行健康教育,让孕产妇了解有关产科知识,对妊娠分娩有一个正确认识,使她们能减轻心理压力,自觉采用有利于顺利分娩的行为,从而提高产科质量。
明确教育目标,强调时效性,增强了健康教育效果。两组产妇因健康教育方式不同,使她们在内容理解、自我护理及对新生儿的护理技巧、产妇及家属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观察组产妇对宣教内容理解更透彻,健康行为发生很大变化,能及时渗透到自我及对新生儿的护理当中,从而提高了满意度,其产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平均住院日缩短,降低医疗费用,母乳喂养成功率提高。
促进了护士自身素质的提高,提高了护理质量。临床路径是行动的指南,保证了健康教育的连续性、动态性和完整性,减少了护理行为的随意性、盲从性[3]。临床路径是整体护理的深入,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对护士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掌握沟通技巧,还要不断地学习,拓展知识领域,才能及时解答、解释和解决孕产妇的问题和实际需要,改良后的健康教育模式不仅能指导护理人员按计划和时间向孕产妇进行健康教育,并知道怎样说和怎样做,根据孕产妇不同阶段的具体情况逐项落实,而不是将教育流于形式,也防止护理人员一次性地将健康教育内容灌输给她们。更主要的是孕产妇满足于在教育过程中得到的实实在在的收获,促进了孕产妇与护理人员的交流和信任,使她们感到倍受重视,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升高。
参考文献
[1]解东,宋丽华.临床路径实施中减少变异发生的研究与进展[J].现代护理,2007,13(1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