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七年级上册历史总结范文

七年级上册历史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七年级上册历史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七年级上册历史总结

第1篇:七年级上册历史总结范文

冀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大变革的时代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我国战国时期铁农具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2.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理论,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归纳整理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广泛使用的情况,了解生产力的发展。

2.运用理论解释现象: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制度之所以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是因为当时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改变旧的生产关系,引起一系列重大的改革变法,从而进一步分析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商鞅变法,使学生认识到,改革是时展的需要。适应时代需要,勇于投身改革的人,定会得到后世的尊敬。

2.应该从顺应历史潮流、推动社会进步的角度去认识人生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铁农具的广泛使用。

2.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二)教学难点

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教学方法

讲述法、问题讨论法。

教学媒体

(一)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仪、挂图。

(二)素材准备

图片,地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结构与过程

(课堂导入)复习导入

(板书)第9课 大变革的时代

(讲授新课)

“大变革的时代”,时间是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前221年)。

春秋中期,我国出现了铁制农具,战国时期,我国的铁制农具的使用已经非常广泛,我国进入了铁器时代。

(板书)一、铁农具和牛耕

阅读课本46页第一部分内容,了解战国时期铁矿山的分布,和战国时期冶铁中心。

展示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图片,和战国时期铁农具分布图,指出铁农具的出现是我生产工具的重大的变革.

生产工具 优点 缺点 石器时代 取材容易 成型困难,不坚固 青铜器时代 青铜生产工具很少见,锋利,硬度大 自然界蕴藏量少 铁器时代 自然界蕴藏量大,开采方便,质地坚硬 易氧化生锈 铁农具和牛耕技术的使用和推广,新兴的地主阶级变法运动,如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等。

(板书)二、改革的潮流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47页相关内容,了解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的过程,讨论比较这两次变法的不同和相同点,以及变法的作用。

(板书)1.李悝变法和吴起变法

过渡:在各国的变法中,尤以秦国商鞅的变法最为显著。

(板书)三、商鞅变法

教师介绍商鞅生平,讲述“立木为信”的故事.

总结归纳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1.承认土地私有。

2.奖励耕战。

3.建立县制。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每一项改革的历史作用,学生讨论回答课本49页“说一说”。

(板书)

商鞅变法,为日后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组织学生讨论回答课后练习“问题探究”:吴起、商鞅通过变法使国家变得富强起来,但他们都为变法付出了生命的代价。那么,他们的变法是不是值得呢?为什么?与同学交流一下彼此的看法。

(课堂总结)

一场变革的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守旧贵族的反对,商鞅和吴起虽被处死,说明了守旧势力的猖狂和统治者的昏庸。但商鞅虽死,变法还是获得了成功。因为经过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的战斗力不断提高,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地主阶级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从此我国进入了封建社会时期。

板书设计

第9课 大变革的时代

一、铁农具和牛耕

二、改革的潮流

1.李悝变法和吴起变法

三、商鞅变法

看了七年级上册历史大变革的时代教案的人还看:

1.人教版初一上册历史《大变革的时代》试题及答案

2.七年级历史教学设计与反思

3.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最新版

4.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教案下载

第2篇:七年级上册历史总结范文

历史活动课的出现也对我们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怎样设计组织历史活动课的教学,怎样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怎样能让学生从活动中获取更多的知识信息,怎样能让每一堂活动课达到最佳效果。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对于历史活动课的开展我做了一些思考,现以七年级中学历史教材(北师大版)为例进行说明。

第一,我们要考虑历史活动课的可行性原则。无论是课堂讨论,还是社会调查,历史活动课强调活动,所以必须要做到切实可行。在实践过程中,指导教师要注意随时观察活动课的进展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方案,协调实施步骤。活动课的教学设计需要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当然,历史课本中安排的活动课并不是每一课在所有地区都可以进行。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本地的实际情况,有的可以直接开展,有的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然后才能开展。七年级上册第四课是制作彩陶的活动课,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陶器,然后思考课本上的问题,体会我国远古人类的劳动和智慧。制作陶器需要特定的泥土和工具,最主要的是泥土。我们这一地区的土质是沙土,不适合制作使用。这一节课要让每个学生能够亲手制作陶器是不可行的,所以,我们在教学设计时就要改变方式,把原来的学生亲手制作陶器改为小型陶器展览会。现代城市生活中流行陶吧,很多人在陶吧中体验亲手制陶的乐趣。这样,我们在课堂上可以让一部分有制陶体验的学生进行介绍,并在课堂上展示一些现在我们身边看到的陶器,在每件陶器的旁边作简单的文字说明。这样学生既可以了解陶器的制作过程,又锻炼了查阅资料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第二,历史活动课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要给学生以发挥更多的“自主”“自理”的作用。历史活动课强调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积极性,培养和形成学生的健全个性,使学生健康活泼地成长,这是历史活动课的所追求的目标。所以,学生是活动课的主角,可以自己讨论决定活动的方式,自行组合小组成员,分配任务,从中体会到互相尊重、团结协作的重要,体验到挫折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在活动课中,每个学生都有较大的自,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可以参与活动的设计、策划,参与活动的准备,在活动中施展才华,并积极对活动的经验或教训作总结,能全员全程参与。而贯穿于活动课全过程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则是引导、示范,点拨、升华、拓展等。七年级上册第十九课《走遍 “丝绸之路”》,活动要求学生画出“丝绸之路”的路线,并介绍沿途的历史和风土人情,思考“丝绸之路”开通以后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情况。以上要求学生通过分组合作、分段进行、查阅资料、画图说明、文字介绍等清楚地表现西汉时期的“丝绸之路”的线路以及沿途风光,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有每个人的参与,同时又兼顾到各组的合作,共同完成。在完成以上要求的基础上学生还对其中的某些部分内容作新的思考。比如学生会想火焰山是不是就是《西游记》中的火焰山,古楼兰遗址到底是怎么回事,它为什么会消失等问题。这些问题我们会鼓励学生自己进一步地去找答案,同时提出新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古代的“丝绸之路”经过我们现在的哪些地方,现在我们能不能在此开发出一条新的“丝绸之路”,这对我们今天的西部开发是否会有作用。这样这堂历史活动课不仅让学生加深了对这段历史的了解,也让他们有对现在的思考,史实结合,一举两得。

第三,历史活动课要充分结合各学科知识,做到将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开阔学生的思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整合运用能力。历史活动课是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的实践能力,单纯地利用历史课本中的知识无法解决所有的问题,也不能真正达到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目的,也就更谈不上学生的全面发展了。七年级上册安排的历史活动课也能充分说明这一点。如第四课《制作彩陶》中小口尖底瓶,我们的祖先为什么要把一个用来汲水的瓶子制造成这种形状,原因是小口肚大尖底在汲水时瓶身可以利用重力作用自动倾斜注水,尖底的原因则要考虑到黄土沙地,瓶子放在地上时可以直接将瓶底插入土中,瓶子直立。思考这一问题时学生就需要有丰富的物理、地理知识和空间想象能力。第二十五课《历史成语故事》比赛,学生既要弄明白这些成语的来历,还要明白它们隐含的意义,同时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比赛结束后,教师可将部分优秀的作品汇编成一张历史小报,使学生的写作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都在其中充分体现。另外,这也可以是语文知识的间接学习。历史活动课的开展也就进一步将学生所学各科知识结合起来,学生的学习也变得更生动活泼、丰富多彩。

第3篇:七年级上册历史总结范文

一、穿插相关的历史故事。增强史趣

历史课集政治、经济、文化于一体,内容丰富,每一个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都包含有一个动人的小故事,都能给人以启迪。因为教材篇幅有限,所以课文中介绍这些生动有趣的故事是少之又少。初中生天性好奇、好问,富于想象力,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真挚饱满的情感讲述历史长河中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动人故事,一定能激起学生的共鸣,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如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一课,教材中的内容很少,而那段历史又离我们很遥远,学生一点也不熟悉,如果不借助于一些辅助手段,恐怕一堂课下来,学生对这一课的内容还是一头雾水。于是我在带领学生学习时穿插讲述了三个故事,学夏朝历史时我给学生讲了桀的故事,学商朝历史时我给学生讲了商纣王的故事,学西周历史时我又给学生讲了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通过这些故事,学生总结出这些人身上的一个共同特点――骄奢逸,最终导致国家灭亡。同时学生从中得到了历史启示,纷纷建言献策,而且对奴隶社会经过了夏商周三个朝代的更替也记忆得更加深刻。

二、形象地打比方,突破重难点

中学生社会阅历浅,而历史教材的语言过于严肃,编写又侧重于理性的分析,因此许多学生觉得历史这门学科晦涩难懂、索然无味。通过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与总结,我发现采用打比方的教学方法,能够拉近历史与现实、历史课堂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能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枯燥的知识形象化、深奥的知识浅显化,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牢固,学习起来事半功倍。特别是对于后进生的学习,采用打比方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克服他们思维上的障碍,使他们形象地理解问题,而且能帮助他们克服思维的瓶颈,明确问题的本质,并学会如何灵活地处理问题,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彰显历史学科的教育教学功能。如在教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一课时,我就把春秋五霸之间的兼并比作“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诸侯争霸的实质。在教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改变世界面貌的蒸汽革命》一课时,我以学生较为熟悉的搅面机为例进行讲述。将搅面机比作珍妮机的工作机,需要用手摇带动机器运转,不过这比机器产生之前用手擀面轻松而且快多了,而带动搅面机快速运转的马达就相当于蒸汽机的动力机,当动力机与工作机连接后,生产的效率就更高了。通过这样的讲述,学生对工作机与动力机的区别以及机器大生产的意义理解得更加深刻了。

三、巧用诙谐幽默的语言,调节气氛

课堂教学离不开语言,历史教师对幽默、趣味性语言的巧妙运用,是使历史教学具有艺术魅力的重要手段。恰当地运用幽默,可以将枯燥的历史知识讲解变得妙趣横生,激起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在开心中学到知识、受到启迪、得到教育。教师通过机智俏皮的语言,可以让学生觉得站在他们面前的不仅是一位令人敬畏的教师,更是一位风趣幽默的朋友,这种气氛有利于情感交流,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因此,用好幽默这一课堂教学的“剂”,一定可以使你成为倍受学生喜爱的教师,一定会使你的课堂快乐而高效。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一次燃遍全球的战火》一课,在分析原同盟国一员意大利开战后背信弃义参加到协约国一方背后目的时,我从国名人手分析――“意大利”,意在为自己获得最大利益,它在看到协约国实力强于同盟国后背叛了盟友。运用如此幽默的方式,让学生轻松地认识了帝国主义的实质。

第4篇:七年级上册历史总结范文

关键词:学习能力 自学 合作 归纳

作为中学历史教师,我们不单单对学生有传授历史知识的任务,更重要的是通过历史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这会让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工作当中,受益无穷。下面笔者就结合教材谈谈自己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几点体会。

一、注重自学,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自学能力是指在没有老师讲解指导的情况下,一个人借助工具书、报刊杂志、互联网等独立阅读教材,解决疑难问题,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学生的自学能力是通过长期坚持自学锻炼出来的。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由此可见,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多么重要。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我特别注重传授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每学期开学初,我都会利用几节课的时间,教给学生阅读历史教材的方法,通过指导他们阅读思考,将教材内容问题化,答案内容要点化,要点内容条理化,慢慢地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就提高了,自学能力就增强了。具体做法:导入新课后,先用多媒体课件或者小黑板等教具出示本课时提纲式自学目标,给学生10分钟左右的时间,根据自学目标自学教材内容。提纲式自学目标一般包括简要提示、教材基本线索和具体要求。如讲授七年级上册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时,(1)以主要内容作为提示:A.我国最早的人类;B.北京人;C.山顶洞人。(2)基本线索:元谋人,约170万年,打制石器,会使用火,采集、狩猎;北京人,约70―20万年,打制石器,会使用火保存火,群居,采集、狩猎;山顶洞人,一万八千年,打制石器磨光、钻孔,人工取火,审美、氏族、采集、狩猎、捕鱼。(3)具体要求:阅读教材、划出重点知识,说一说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哪里?分析一下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对于不明白的问题用笔标记出来,在听课过程中有目的和目标地去注意听。通过精心设计自学提纲,使学生在阅读和讲述的自我学习中,既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也培养和提高了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注重问题讨论(包括辩论),培养学生的思辨合作能力

课堂讨论或辩论,就是教师或学生提出有争议或探讨性的问题,然后由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各抒己见。在学生开展课堂讨论时,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也是合作者,要及时对学生的观点进行点拨、启发、诱导、纠偏、归纳总结。课堂讨论或辩论如果组织的好,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对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非常有利。在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或辩论时,需要注意的是:问题的设计要立足教材,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加强学科渗透,强化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和思考,拓展思维空间。

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时,我设计了一道讨论题让学生辩论:“《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旧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请大家议一议,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这道问题具有一定的争议性和时代性,学生非常感兴趣,进行了积极参与。下面是学生发言的摘录:

学生1:失败了,变法者商鞅被处死,反对变法的守旧贵族重新上台。

学生2:成功了,因为商鞅虽然被处死了,但是他的变法内容却还在执行。

学生3:成功了。商鞅被处死不假,可是他制定的新法在秦国得以推行。通过变法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并为最终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三、注重比较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

分析思维能力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一个人智力的核心。在历史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呢?教师要指导学生将历史事件、人物、现象等分成几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然后去对比、分析、思考解决问题。

历史教学中注重比较学习,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从众多的历史现象中找出共同的特征,也可以帮助学生在共同本质的现象中找出它们各自的特征,培养他们的分析思维能力。一是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或历史人物进行分析比较,区别异同。如讲七年级下册贞观之治时,可以指导学生将唐太宗和汉文帝作一比较。通过比较让学生认识到两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1)都是开国皇帝的皇子、非常强盛帝国的君主、守成的成功君主;(2)面临的都是前一个短暂王朝覆灭后留下的经济凋敝的局面;(3)都励精图治,提倡节俭,轻徭薄赋,在位期间国力上升。不同点:(1)汉文帝开创了“文景之治”,唐太宗开创了“贞观之治”;(2)汉文帝偏于守成,唐太宗则偏于创新,以天可汗迎四方来客;(3)汉文帝仁孝天下,唐太宗雄才大略;(4)汉文帝在对外关系方面一般向外敌民族纳贡,派公主和亲,唐太宗则直接派将军队扫平。通过对人物的比较学习,加深了学生对这些内容的理解,有助于学生综合分析思维能力的提高。二是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进行分析比较还可以找出一些历史规律。如通过对历史上两个短命的王朝秦朝和隋朝的灭亡原因的分析,我们可以找出一个朝代灭亡的共性:严刑峻法,滥用民力,赋税沉重等。

四、注重作业设计,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第5篇:七年级上册历史总结范文

多媒体导入法是指运用各种多媒体技术,将课堂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给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常用的多媒体导入方式有视频播放、音乐播放、图片展示等。在课前,教师应充分收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可以选择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音乐、视频、图片、幻灯片等,根据学生的爱好特点,选择最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内容,在上课的前几分钟作为课堂导入展示给学生。

例如,在教学《第二次期间列强侵华罪行》(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这一课时,笔者课前在网上搜集了圆明园烧毁前的图片和现状,以及电影《》中英法联军疯狂掠夺圆明园的片段。在正式上课时,笔者先给学生展示了各国著名的建筑图片,让学生猜猜各个建筑分别来自哪个国家,最后给学生展示了未烧毁前的圆明园图片,学生纷纷猜测这是哪个国家的建筑。随后,笔者给学生播放了事先准备好的电影片段,学生看到清兵在拼死抵抗贪婪的英法联军,圆明园最终被残忍掠夺,不禁发出了可惜又愤恨的叹气声。最后,笔者一边给学生展示圆明园的现状图片,一边进行新课的导入。

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在课堂开始时就快速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起学生的兴趣,成功地导入新课。多媒体导入法最重要的是找准学生们感兴趣的内容,初中生相较于小学生好奇心更重,挑选符合初中生思维模式的导入方式,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悬念导入法

历史课堂如果按教材内容照本宣科,势必会枯燥无味,让学生失去兴趣。悬念导入法是指在引用节日、故事、诗歌、时事新闻等具有象征性的材料作为课前导入时,适当地设置具有探索性、启发性和趣味性的问题,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具体做法是在正式上课前,根据教材内容和相关的材料设置问题,然后根据选定的材料设置一系列具有引导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预先设置的问题在讲述的材料中找答案,最后再围绕问题和引用的材料开始正式授课。

例如,在教授《秦朝的统一》(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这一课时,笔者采用了故事悬念导入法。在上课时,笔者首先向学生们简略地介绍了战国时期的混乱局面,然后以战国七雄故事开始进入课堂,结合相关的电视剧和一些故事名著,向学生讲述战国时期的故事。在学生听得津津有味的时候,笔者突然停住,抛出了事先准备好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当时战国七雄各是什么情况?各自处于什么境地?秦国是如何在这艰难的环境中灭了六国一统天下?在统一了六国后,秦始皇为何又派人修建了长城?最后秦始皇的结局是什么样的?学生零零散散地回答,从中可知学生对战国时期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对具体的细节并不熟悉。于是,笔者顺着问题对秦朝统一六国的历史开始详细的讲述,学生也因为问题而更加用心投入课堂中。

以上导入方式让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又能学习新的知识,又避免了对照课本“读课”的枯燥乏味。悬念导入法的问题设置一定要放在适当的时间节点,问题的设置要具有代表性,能够与课堂内容紧密联系,才能在课堂中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三、情境导入法

初中生具有活跃大胆的思维和较强的表现欲,在课堂中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不仅能够活跃课堂,还能让学生对历史产生共鸣,从能使教学效果大大地提高。情境导入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通过角色表演、生活情境融入等方式,再结合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在课堂上营造能够切身体验的教学情境。具体做法为先运用多媒体播放音乐和视频、朗诵诗歌或者讲述故事等方式营造氛围,然后由教师对情境的背景、人物、时间等进行详细的解说,引导学生对情境内容进行想象和代入,最后让学生参与到设定好的情境中。

例如,在讲授《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一课时,笔者选用了生活情境融入的方式进行课堂导入。

师:大家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了,我想让大家一起分享每一天自己的衣食住行,用一句话来总结。

生A:我住在小区的高楼里,每天爸爸都会开车送我上学。

生B:我妈妈每天下班都会煮我最爱吃的酸甜排骨。

生C:我周末最喜欢上网打游戏了,只要我完成作业就能够尽情地玩游戏了。

师:很好,听到大家的生活都这么多姿多彩,老师真羡慕,要知道以前人们的生活可没这么舒适,大家想象一下,如果没有交通工具,我们怎么上学呢?

生A:只能走路了,那要是住得很远,上学就要迟到啦。

师:是的,以前的人们连马车都没有,只能靠走路出行呢,那么大家再想象一下,没有网络,也没有火可以煮食物的日子,要怎么生活下去呢?

生B:那太难了,没有火把食物煮熟,可怎么活下去啊。

师:现在大家知道我们今天的生活是多么幸福了吧。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回到远古时代,去探究我们的祖先是如何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下生存下来的。

课前导入结束后,笔者向学生介绍了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生活,并让学生一起参与讨论,假设自己如果生活在远古时代会怎么生活。

第6篇:七年级上册历史总结范文

【关键字】历史学科素养;阅读能力;初中历史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8-0053-02

【作者简介】周道贵,江苏省句容市教育局(江苏句容,212400)教师发展中心历史教研员,高级教师,镇江市历史学科带头人;2.,江苏省句容市春城中学(江苏句容,212400)校长,高级教师,镇江市中 年骨干教师。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吴伟认为,历史学科素养是通过日常教化和自我积累而获得的历史知识、能力、意识以及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其所表现出来的,是能够从历史和历史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富有个性的心理品质。同时又认为知识是基础,特别是历史学科,任何认识和结论的得出都要在建立在坚实的史实基础之上。知识是基础,基础知识具有永恒的“生命力”,从历史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社会和人生,若没有历史知识作为思考的原料和进行比对的参照,则不可能真实、准确和有实效。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笔者认为学生通过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夯实历史基础知识,是提高有效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必经之路。

江苏省历史课题组“基于史学素养培养的农村初中历史拓展性自主阅读的实践探究”对此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本文就镇江市使用的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的阅读进行了思考与实践。

一、把握内容,激发阅读兴趣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的排版以宋、楷字体相结合的形式呈现,课本中插入的图画都有注解、说明,还有古籍中的资料。其中,宋体字的内容主要是对课本主要内容的提炼与总结,这样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就容易抓住重点,但不足之处是由于结论性的词语较多,总结性较强,所以学生在理解上可能会比较吃力;而楷体字的内容则是对历史实事进行详细、生动的叙述,是对宋体字内容的一个补充,易于学生对历史事件过程的了解,也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中的材料,让学生通过研读教材来掌握历史知识,同时,不能让学生只阅读一种字体的内容,而是让学将两种字体内容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阅读,更避免学生为应付作业,不通过自己思考就随意抄写课本段落的不良习惯。例如,七年级下册的15课《推到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一课中,在介绍活字印刷术时,宋体字部分只是对活体印刷术、指南针、火药、棉纺技术出现的时间、相关人物、价值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学生并不能通过阅读有进一步的了解。所以,为了让学生有深刻的理解,教师就要引导学生阅读楷体字部分的过程内容。同时,教师还要要求学生一边阅读一边理解各种发明产生的历程、沿革、发明者的精神等等。

二、以问激疑,增加阅读深度

历史知识既是具体的,也是整体的,既是独立的,也需要前后贯通、上下相连、左右相逢,既要保证知识的完整和独特,也要对它进行消化、加工、提炼,把“死”知识变成“动、变、活”的知识。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学会思考,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思考。同时,在阅读过程中要让学生针对自己的疑惑大胆质疑。例如,七年级上册“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一课教学时,学生进行相应的课文阅读后,教师可提出对应的问题:西汉初年,实行“和亲政策”的目的是什么?这与“昭君出塞”的和亲行动有什么不同之处?引导学生质疑,让学生根据课文知识进行讨论并回答问题,教师则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总结。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和对内容的质疑,教学效率和学生的阅读能力都得到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无论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好是坏,教师都要鼓励学生,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动笔归纳,保证阅读质量

读书不动笔墨等于白读书。读书动笔的目的在于多种感官的参与能够提高阅读效果,加深学生的记忆,也对学生的写作有好处。在阅读中教师可指导学生对易混淆的地方进行注释,如,“蔡伦改进造纸术”而不是“蔡伦发明造纸术”;“太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是在汉武帝时期创办的”,是“太学”并非“大学”……这样不断练习下去,学生就会养成动笔阅读的学习习惯。同时也让学生习惯在阅读中思考,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梳理,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拥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在阅读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对历史实事进行归纳、概括,从而拥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并能够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表达。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南方经济的发展”一课时,课文详细地叙述了开发江南地区的原因。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时,就要点出文中重、难点的地方,并要求学生在重要的文字下面进行批注、作重点符号等,指导学生归纳总结。这样,学生就能够很快的找出发展江南地区的重要原因。

四、多种形式,升华阅读效果

1.比较阅读。在初中历史教材中,有很多历史事件具有相似的知识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混淆,通过比较阅读能帮助学生区别这些知识点,同时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有利于学生进行归纳总结。例如,在学习“文景之治”时,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归纳出“文景之治”时期有哪些“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同时让学生通过对文帝、景帝勤俭节约、体恤百姓的做法与秦始皇奢侈无度、奴役百姓的做法进行比较,让学生归纳总结哪种做法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得出“成由简,败由奢”的道理。

2.图表阅读。许多历史信息是存在于教材的图表中的。这种具体的形象的表现能让学生更直观更深刻地掌握历史概念。在学习“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这一历史内容时,学生需要掌握很多路线图,如果强记强背的话会很枯燥且效率不高,教师如果能在此时提醒学生掌握“丝绸之路”的空间概念,从而把长安、河西走廊、新疆地区以及之后的中亚、西亚、大秦联系起来,学生的思路就会产生连续性,思考也就更清晰明了。在学生了解并掌握相关地区的联系之后,将相关的“丝绸之路”的图像资料提供给学生,结合若干图片让学生进行学习探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他们的认知度,让他们形成正确的时空观,更加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提高史学素养。

3.补充材料阅读。教材仅是课程资源的一部分,为了阐释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教师适当补充一些内容,展示给学生阅读,有利于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理解与升华。如学习八年级上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课中“不怕远征难”一目时,一位教师补充了一段细节材料让学生阅读:“年龄:指挥员年龄不足25岁,战斗员年龄不足20岁;路线:跨越15个省,2.5万千米,转战面积的总和大于许多欧洲更加的国土;……”阅读后教师设问:“伟大”之处在哪里?你认为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这样细节性情境描述,学生阅读后讨论活跃,争相发言,加深对艰难、精神的理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良好的阅读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发现学生的智能。这句话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学生想要正确地认识历史事实并且分析、综合、归纳比较历史事实,良好的阅读能力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第7篇:七年级上册历史总结范文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征

1、学际性,即把语文与其他学科相沟通。例如《语文七年级下册》中综合性学习活动“黄河,母亲河”的设计,以文学为基础,融入了历史学、地理学、生态学等学科知识,在学习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实践性。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如“背起行囊走四方”、“到民间采风去”等活动的开展,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生活,加强课堂内外的联系,密切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可以在实践中获得独特的个人感受,从而不断地认识自我、发现自我,获得成功,增强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搜集、整理、分析、交流、合作、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二、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关键

1、既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综合性学习必须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教师切忌越俎代疱。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任不管,让学生自由活动。课前对活动的设计,活动中的组织、引导、点拨,活动结束后的总结、点评等环节,都需要教师的引导。

2、重视课前的准备工作。

有些教师只关注综合性学习的结果,而对课前的准备不够重视。如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感受自然”和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寻觅春天的足迹”,教师往往出于安全考虑,而让学生闭门造车。这只能做做表面文章,却使整个活动失去了意义。因此,必须充分重视课前的准备工作。

3、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活动。

语文综合性学习要促使每一个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必须确保每一个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加语文活动。因此,应注意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广泛适应性,在组织活动时,应按照分类要求、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活动内容构成和学生的情况,适当分工,适当轮换,既发挥个体学生的特长,又能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4、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语文综合性学习既生动活泼,又真实有效。

综合性学习必须根据教学的目的、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设计具体可行、易于操作的方案,特别要根据教学内容采用适宜的活动形式,并在活动中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内容,认真检查学习效果,使活动有声有色。

5、重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反馈与评价。

在教学中,不少老师往往把评价重点放在知识的掌握上,这是片面的。对学生的评价应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评价与学习效果评价相结合;应以肯定性、激励性评价为主;应注意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及评价的全面性;应注重个体的差异和个体的进步;应评价学生知识掌握及各种能力的情况。

三、发挥农村优势,创造性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1、利用优势资源,针对性地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农村初中学生,正因其见识相对狭窄,语文活动相对较少,因而对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有着天然的愿想与兴趣,这种愿想与兴趣往往比城市学生来得更强烈。我们应好好组织学生参与活动,最大程度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使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逐渐成为学生的向往。其次,农村学生长期生活在农村,他们经常与大自然中的各种动植物打交道,然而他们又无法说出这些动植物的名称与特点,常常处于好奇与懵懂状态。

语文教师应把生物学习与语文学习很好地结合起来。如在七年级上第三单元“感受大自然”的活动中,应把学生带到田间地头、山丘河岸,去感受并认识自然,引导他们把这种感受与认识表达出来。

再者,绝大多数农村初中学生都参加过农事劳动,他们对农事的过程与感受是城市学生无法比拟的。如七年级“我爱我家”的活动,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开展活动,让学生说说农家的温馨与快乐。

2、挖掘校本资源,开展有特色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农村学校,无论是校舍、设施还是文化信息,都与城市学校无法相比,但却是具有其特色语文资源。如农村用语、农事诗、俗言俚语、农谚、《百家姓》、《三字经》等。我们完全可以充分挖掘利用这些资源,特色化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如在九年级“关注我们的社区”活动中,可以让学生通过走访的形式,去调查本村爷爷奶奶辈的文化生活和当今农村青壮年的文化情况,尤其调查记录他们在不同年代的不同习惯用语,如问候语、流行语等,让学生感受历史的脚步,增强对农村的认同感,丰富自己的语言,提高语言的适应能力。

3、发挥文化资源,创造性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第8篇:七年级上册历史总结范文

关键词:课堂效率 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世界各国为了进一步加强本国的综合国力,提升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竞争力,纷纷推出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我国也积极推进新一轮的基础课程改革,以新的理念指导教育教学活动,重建学校课程。为培养适应新世纪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保证新世纪教育质量,教育工作者就必须根据社会变革和新的课程理念去探索、研究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中遇到诸多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优化教学,即打造新课堂,赋予课堂教学与学习新的文化内涵,探索课堂教学新的时代功能,积极实施素质教育,重视对中学生素质教育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历史学是反映过去的客观事实,而这种客观事实既不能重演也不能通过实践去感知,因此,在教学中往往是教师教的枯燥单调,学生学的乏味无趣,达不到预期效果,提高不了课堂教学效率。主客观因素,导致课堂教学难以进行,如何改进和提高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效率迫在眉睫。就如何提高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效率,我想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塑造良好的教师人格魅力

魅力,就是对人的吸引力。文章有魅力,读者就愿意多读,人有魅力,他人就愿意与之交往。教师的魅力就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能力,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的动力。教师有魅力,学生就喜欢多亲近,聆听其教诲,所谓“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学记》)是也。教师的学识水平、知识能力、个性情趣、品德修养等综合素质融铸成的教师人格魅力,是教师吸引学生的主要源泉。

教师人格的魅力体现于渊博的知识和过硬的教育能力,因此教师能在教育教学中游刃有余,能在课堂中巧妙地穿插一些故事,以及和事件相关的一些内容,这样就使枯燥无味的课堂,变成生动有趣,此外还能机智地处理课堂中的一些突发事件。

教师人格的魅力还体现于善良和慈爱 在教师心里,教好每位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所以教师必须要博怀,容得下性格脾气各不相同、兴趣爱好有差异的所有学生。教师不仅是学生的良师,而且是慈爱的长者,更是学生的知心朋友,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重要去关心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把学生的喜怒哀乐、寒暑冷暖常放心间。

教师人格魅力也体现于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和永不满足的执着追求。教师不是仅仅把教师这个职业看成谋生的手段,而且是毫无私心杂念的投入其中,以育人为崇高理想,并能从中享受到人生的乐趣。教师始终用胜不骄、败不馁的形象去感召学生,追求卓越;在挫折和失败面前,教师要做当之无愧的强者,不陶醉于成功之中而不思进取,更不会沉溺于暂时失败的痛苦中不能自拔;教师能学会反思,从反思中获得宝贵的经验教训,确立新的奋斗方向和人生目标,用勤奋和智慧浇灌出更丰硕的成果。实践告诉我们,要想成为一名成功的教师,必须先做一名阳光、自信、真诚、豁达和不懈努力的人。

二、精心设计,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将书本知识有效地转化为能力的内在过程,而这种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探索、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我深深体会到,要提高课堂效率,只有教师准确把握教材,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收到良好效果。备好课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备课,教师才能深刻理解教材,掌握其知识体系,熟知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及考点,才能设计出一系列启发性、有针对性的问题。初中学生正处在思维活跃的心理发展阶段,作为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精心设计,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通过外在的信息刺激,通过小组或同桌的合作探讨,获得知识、培养学生的勤于思考、形成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如,我在讲解七年级下册《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一课,用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做引言,结合课文和现实提问。比如:这是谁写的?他是什么时候的人物?他是什么情况下写的这首诗?当时的社会状况如何?反映诗人怎样的品格?元朝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建立起来而统一全国,是如何有效管理全国?这首诗句用在现在,有什么值得借鉴等等。小组讨论得非常激烈,同学们就此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充分发挥了同学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让学生在快乐地气氛中获得知识。

三、强化内在素质,拓宽知识面,提高效率

人们常说:“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学生肯定会觉得乏味,难以听懂,甚至不想学,也就要求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面,才能在课堂上发挥。上课时多穿插一些内容、故事,以及和事件相关的一些内容,才能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所以教师应多学习,多看一些参考资料和跟本学科相关的科目,以增长知识面,开阔视野。教师一定不能只满足现有的知识,因时代在发展,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要经常的给自己充“电”,才能更好的胜任这项工作。

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益

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特意归纳巧记速记历史知识的方法。准确记忆基础知识是学好历史的第一步,但对于没有入门的同学来说,历史知识纷繁复杂,千头万绪,有的知识点容易混淆,简直无从下手。其实这里边是有很多巧法的,用后可以既记得准、又记得牢固。我总结了几种方法,如果学生学会用活,做到举一反三,就可以自己编辑记住历史知识的方法。

(一)联想法 例1.七年级上册历史书中出现的战役名,编成顺口溜:涿牧(鸟),城(里)桂,马长鹿巨,官渡赤壁淝水 ,每一或二个字就是一个战役名,因此学生能快速的牢记住战役名。 例2.1842年签定的中英《》中开放的中国第一批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由北向南),记为“上(尚)宁福厦(下)广”。如同编成人的名字,学生能牢记。

(二)、分类归纳法,七年级上册历史内容,用“三”字来分类,三种社会(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个方面(农业、手工业、商业),三个时期的艺术成就(先秦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三位改革家(秦始皇、汉武帝、孝文帝), 书中的内容几乎都涵盖在里面了,学生能快速记住本册知识。

(三)歌谣法,即以“核心词”为基础,使之成为对仗形式,合则押韵的顺口溜。例:七年级下册历史《君主集权的强化》,小结为:清朝采用满洲制,内阁六部都设置。但留满洲议政王,议政决策军国事。雍正始设军机处,大臣跪地做记录。思想文化搞禁锢,康雍乾时最残酷。文字狱案搞恐怖,阻碍发展和进步。学生轻松记住本课知识点。

五、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质量

多谋体教学具有信息量大、简洁灵活、动态感强、传递迅速、形象直观、声画皆备等特点。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处理历史教学中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历史教学中创设的情景,提供丰富的历史学习材料,可以立即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通过学生的动手、动脑来解决问题,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第9篇:七年级上册历史总结范文

“医者刳腹,实别开岐圣门庭,谁知狱吏庸才,致使遗书归一炬;

士贵洁身,岂屑侍奸雄左右,独憾史臣曲笔,反将厌事谤千秋。”

华佗被害至今已1 700多年了,但人民永远怀念他。华佗之所以被后人称颂,不仅是因为他的高超医术,更重要的是他一心为劳苦大众祛除病痛的精神。

华佗的高超医术也不是与生俱来的,主要是精研前代医学典籍,在实践中不断钻研、进取的结果。华佗高明之处,就是能批判地继承前人的学术成果,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创立新的学说。中国的医学到了春秋时代已经有辉煌的成就,而扁鹊对于生理病理的阐发可谓集其大成。华佗的学问有可能从扁鹊的学说发展而来。同时,华佗对同时代的张仲景学说也有深入的研究。他读到张仲景著的《伤寒论》第十卷时,高兴地说:“此真活人书也”,可见张仲景学说对华佗的影响很大。华佗循着前人开辟的途径,脚踏实地开创新的天地。例如,当时他就发现了体外挤压心脏法和口对口人工呼吸法。这类例子还有很多,最突出的,应数麻醉术──酒服麻沸散的发明和体育疗法“五禽之戏”的创造。“五禽之戏”,就是模仿五种动物的形态、动作和神态,来舒展筋骨,畅通经脉。五禽,分别为虎、鹿、熊、猿、鸟,常做五禽戏可以使手足灵活,血脉通畅,还能防病祛病。他的学生吴普常用这种方法强身,活到了90岁还是耳聪目明,齿发坚固。

华佗作为一代名医,他不仅系统地接受古代的医疗经验,还重视和应用民间的医疗经验。他一生游历了不少地方,到处采集草药,向群众学习医药知识。在向民间找药的同时,华佗还从民间搜集了不少单方,经常用这些单方来治病。有一次,华佗在路上遇见一位患咽喉阻塞的病人,吃不下东西,正乘车去医治。病人着十分痛苦。华佗走上前去仔细诊视了病人,对他说:“你向路旁卖饼人家要3两萍齑,加半碗酸醋,调好后吃下去病自然会好。”病人按他的话,吃了萍齑和醋,立即吐出一条象蛇那样的寄生虫,病也就真的好了。华佗用这个民间单方,治好了不少病人。

华佗不求名利,不慕富贵,这在那样的社会是很难得的。华佗非常痛恨作恶多端的封建豪强,十分同情受压迫、受剥削的劳动人民。为此,他不愿做官,宁愿摇着金箍铃到处奔跑,为人民解脱疾苦。据《三国志》记载,当时魏国丞相曹操患有“头风眩”病,发病时头部剧烈疼痛,每次都是华佗用针灸治好的,往往是针到病除。曹操想把华佗留在身边当侍医,华佗不愿成为他一个人的御医,从而放弃为人民防病治病的机会,便借口“待在许昌时间长了,思念故乡”“求还取方”而告假回家了。后来,华佗又借口“妻子有病”,拒绝回许昌为曹操治病,当曹操探知其妻并未生病时,非常生气,一怒之下,把华佗押回许昌处决了。临死,华佗把在狱中整理好的医著交给牢头说:“此可以活人”。没想到,这个牢头害怕,不敢接受。华佗只好忍痛“索火烧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