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行政管理汇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按照省、州、县有关推行行政能力提升制度的要求,为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国土资源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能力,强化服务基层意识,提升服务基层水平,推动国土资源系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转变工作作风,把工作关口前移,工作重心下移,提升行政能力,提高工作效能,实现“力量在一线配置、情况在一线了解、问题在一线解决、感情在一线融合、干部在一线考评、形象在一线树立”的要求,打造群众满意的政府机关。我局十分重视推行一线工作方法,充分认识到推行“一线工作法”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的具体要求,也是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措施。为确保“一线工作法”取得实效,加强了对推行一线工作法工作的领导,成立了县国土资源局推行“一线工作法”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并结合《县国土资源局推行行政能力提升制度工作方案》的要求,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为主要内容,认真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真正做到领导在一线指挥、责任在一线共担、难题在一线破解、成绩在一线创造,努力打造公正、廉洁、高效、务实、为民的国土资源部门新形象。制定了《县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局“一线工作法”实施方案》,对推行“一线工作法”进行了周密的安排布置,明确了“一线工作法”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工作要求,不断转变工作作风,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变被动坐等服务为主动上门办公,有力促进了工作质量的提升,服务效能明显提速。
一是工作重心在一线。改变在机关靠会议、靠文件指导工作的方式,削减中间环节,领导干部直接深入基层一线,面对面地在现场调研协调指挥工作,工作重心前移到政务服务中心国土窗口、土地征迁、国土监察一线,重点研究国土一线工作,突出解决国土一线困难,全面增强国土一线力量,为国土一线工作提供强有力保障。注重国土资源难题和“热点”、“难点”问题的破解,注重服务民生工程的推进,在增强服务意识上下功夫,切实做到减负不添负,帮扶不包办,帮民不扰民,树立国土资源部门公正廉洁,为民务实的良好形象。
二是领导服务在一线。坚持主动上门服务县区制度,不断加强与重点工程用地单位的联系沟通,由局领导带队,深入县区、企业,摸真情,想实招,解难题。在广泛听取和收集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针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入手,定期列出重点工作项目,采取领导领衔破解难题、挂牌督办破解难题、现场办公破解难题等方式,集中时间和精力,认真解决事关民生和发展的问题。畅通诉求渠道,加强群众投诉举报办理,做到各种国土资源违法违规案件有举报必查,在一线解决实际问题。
三是作风转变在一线。细化工作规范,实行目标管理,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将办事程序、办事依据等向社会广泛公开,不断提高办事效能,并在增强服务意识上下功夫,要求国土工作人员以“四个一”(一张笑脸、一声你好、一腔热情、一流服务)的标准投入到每天的工作中去。紧紧围绕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维护权益、服务社会的要求,正确处理好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的关系,既要保护好有限的资源,又要保障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深入分局、乡镇、村委会(社区)、企业,与基层干部群众交流感情,共商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争取其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理解与支持,达到共识。在依法依规的原则下,积极为他们想实招,解难题,出主意,实实在在地为他们解决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为群众解决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赢得群众的信任。
一、提高认识,转变作风,把会议精神落实到行动上。联系本单位实际情况,认真学习广播电视大会精神,逐条逐项地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充分发挥工商部门的作用,出台新举措,创造新方法,全力以赴,为发展县域经济保驾护航。项目建设发展到哪里,我们就支持到哪里;招商引资搞到哪里,我们就服务到哪里。
二、实施阳光行政,优化发展环境。为全面落实广播电视大会精神,推行政务公开,实施阳光行政,我局制定了《关于服务项目建设,打造企业登记绿色通道的实施意见》,对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实行“一简一缩四放宽”(“一简”:就是简化审批手续。“一缩”:就是缩短企业登记注册时限。“四放宽”:一是放宽企业冠名条件。二是放宽企业注册资本限制。三是放宽企业经营范围。四是放宽企业集团设立条件。),围绕“五重”搞服务(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产业、重点市场、重点园区),把全县筛选出家重点企业、个重点项目、重点产业、个重点市场、个重点园区作为我们的重点服务对象。我局领导班子对重点企业建立了分包服务责任制,将张印有工商管理职能、姓名、职务、办公电话和手机号码的联系卡分发给企业,确保随联随通,随叫随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
三、打造服务平台,全心全意为县域经济搞好服务。对照广播电视大会精神,我们在全系统开展了“如何为企业搞好服务大讨论”,每位工商人员都要为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献计献策,首先从局机关服务窗口做起,转变工作作风,为企业服务做到:“三到位”(对当事人宣传、解释法律法规到位;给当事人以违法事实讲危害到位;执法服务到位)、“四个一”(一站式服务、一窗口办事、一口清告知、一次性办结)、“五满意”(满意在投资者、满意在生产经营者、满意在消费者、满意在市场、满意在工商窗口);打破登记注册30个工作日的法定期限,手续不全,一次告知;手续齐全,随到随办,一次办结。
现就校行政是如何大力支持工会工作的情况汇报于下:
一、端正认识,进一步明确工会工作的重要性。
教育工会是党领导下的群众性组织,是学校领导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群众的纽带,是行政工作的基础,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基于这种认识,近年来,我们十分重视工会工作,关心工会组织建设,引导工会成员积极参政、议政并参与学校各项管理工作,工会职能得到了充分发挥。
二、创造条件,进一步发挥工会职能作用。
1、提高工会领导成员的政治地位。
为更好的发挥工会参政、议政功能,我们十分注重工会成员的在校行政中的政治地位,工会主席熊宇平同志既是校党支部书记又是副校长,工会委员汪发军是教导主任,冯兵是校团支部书记,三人均是校务会成员,在学校各项管理工作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2、发挥工会参政、议政职能。
学校重大工作或举措均由工会组织召开教工大会予以讨论通过。近年来,我校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如《陈家滩乡中学教职工管理制度》、《教师评优评先条例》及《教职工职称晋升评分条例》等。这些规章制度的制订、完善均经教工大会的讨论通过,然后执行。本学期我校进行的定岗分流工作,在工会的组织领导下,各项方案的制定均经由教工大会讨论、表决通过,正因如此,我校的定岗分流工作得以井然有序,稳妥推进。
一年来,我校在工会的努力下自筹资金十多万元添置了教学设备,修缮了坍塌的危墙,改善了办学条件,为我校的良性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另外,我校在后勤创收方面进行了大胆而卓有成效的改革,大大增强了学校的自身造血功能,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后勤改革之所以能顺利进行,完全是工会的不懈努力的结果,凝聚着工会的艰辛汗水。
3、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工会创收工作。
一年来,我校行政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广辟财源,积极支持工会创收。学校出资添置照相器材,为工会创收提供物质支持;学校商店及食堂工作完全委托工会管理,所得收入完全拨入工会,作为工会活动经费;学校还斥资数千元为教工之家添置了床铺,方便离退休教师来校住宿,同时也为工会创收提供方便。
4、提供物质支持,做好工会工作的坚强后盾。
一、实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必须在党委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进行。推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制度,党委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是关键,党委和政府对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是否重视,形成共识,措施得力,直接关系到开展这项工作是成功还是失败。只有在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优化职能配置,整合执法资源,在组织机构制度和物质给予保证才能正常启动和开展好这项工作,简言之,应做到“七个到位”即机构设置到位、人员到位、授权到位、责任到位、制度到位、工作到位、经费到位。并在初始阶段,直接出面研究、协调、处理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难题,以良好的开头打开局面。
二、应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成立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专门机构。可以采取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办法,在城市管理局挂城市综合执法局的牌子,按职能需要设立内设机构,在管理上做到权力与利益完全脱钩,严格执行罚缴分离制度,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或者没收非法财物拍卖的款项,必须全额上缴财政,健全完善行政处罚机关履行职责所需的物质保证,从机制上保证行政执法合法、公正的必要措施,否则将影响行政执法和公正执法。对此,市一级应对各县区在组建综合执法局方面有统一的要求,防止出现职责权限不一,各自为战。
三、应注重制度建设,规范执法程序,严格依法办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是严格执法的前提条件。因此,必须制定关于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的职责权限、执法程序、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度方面的规章制度,应借鉴试点地区的成熟经验,由市一级出台相应的《综合执法实施方案》、《综合执法实施细则》或《综合执法暂行规定》,以行政命令的形式在本行政区域内施行,并对执法权限、执法主体以及内部管理制度等方面予以明确。
四、严格选用干部和执法人员的标准,组建好综合执法队伍。建设一支作风正,素质高,业务过硬的执法队伍,是开展好相对集中执法的组织保证,既要加强对执法队员的资格、证件和着装管理,又要考虑现在行政编制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要通过组织手段选好用好综合执法领导班子。通过公开选拔,考试录用,优秀毕业生充实等渠道,选拔一些政治理论和业务都过硬的执法人员,经过严格的业务培训,考试合格,取得执法资格后方可上岗,用出色的工作打开工作局面,取得社会的认可。
五、应落实完善与开展这项工作相适应的保障措施。由于城管综合执法是“没头没脑、没晚没早、没完没了”的特殊工作。要使之能够召之即来,来之即战,战之能胜,必须有相应的物质保证。从目前看开展工作所需的全部费用应由财政全额解决,执勤补助参照公安交警待遇,配备执法车辆,通讯工具(或费用)。为预防暴力抗法,还应在公安方面提供保证,可以成立城市管理治安队伍,由公安机关派驻,实行双重领导,人员变动,年度考核,干部任免由公安部门和城管部门参与,日常管理由综合执法局负责,一般人员编制3-5人即可。
2016行政管理社会调查报告
一、调查的原因及目的
百年大计,以人为本。企业的发展说到底是人的发展。企业竞争归根到底也是人才的竞争。当代社会,面对日新月异的发展和进步,学习速度和培训速度也是提升人才速度的重要参数。培训则常常是提供信息、知识及相关技能的重要途径,有时甚至是唯一途径。在当今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的企业必定是那些能够使其员工充分发挥自己全部潜能的企业。这意味着,企业员工必须接受培训作为继续学习的一种手段,员工培训在帮助公司迎接竞争性挑战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员工培训可以有效地帮助公司创造价值或赢得竞争优势,重视员工培训工作的公司会比他们的竞争对手表现出更好的经营业绩,更有信心迎接竞争性挑战。培训不仅通过员工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的提高而增加企业产出的效率和价值使企业受益,而且增强员工本人的素质和能力,使员工受益。故有人说,培训是企业送给员工的最佳礼物。培训是管理的前提、培训是管理的手段。培训不仅为管理创造了条件,其本身就是一种管理的手段,即培训通过满足员工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来激发员工的干劲和热情。企业同时应把培训作为管理的机会和途径,以及完成任务的方法和手段,围绕企业的任务和目标来实施培训,并通过培训沟通上下级的联系,掌握工作进展状况,达成相互理解与支持,共同不断提高工作绩效。
为了充分了解公司员工思想现状,了解公司对员工培训要求和规划,建了解统化、结构化的公司内部培训体系。本人在xx制药有限公司范围内采取问卷的方式进行了一次培训需求调研,共发出问卷36份,回收问卷35份,其中有效问卷34份,中层管理人员问卷4份,主管级及员工级30份,现简要对问卷结果加以统计与分析。
二、调查时间、地点、方法
1.调查时间:2007.08.
2、调查地点:xx制药有限公司
3、调查方法:采取问卷式调查
三、调查内容及分析
xx制药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抗肿瘤药物为主的制剂生产厂家,药品的生产质量和管理直接关系到人民用药的安全问题,对于加强职工的质量意识的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加强员工的培训工作十分必要。
(一)公司发展理念与文化
1、 企业发展方向较为明晰。根据调查资料显示,约有95%左右的员工认为,自己对本公司的发展战略表示了解或十分了解,这主要是与公司目前的业务重点和工作目标有关,但剩余的5%左右员工表示了困惑,这必然会造成实际工作缺乏目标,或者人力资源的较大浪费。
2、 将近九成员工熟知企业的精神和价值取向。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用药安全和身体健康。因而不断进取,永臻完美的管理思想几乎感染了公司的所有员工,可见企业文化对员工的敬业度和忠诚度起到了较大的凝聚作用。
3、 企业在制度建立及文化建设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调查数据显示,认可公司有一个非常健康文化的比例达到85%,而15%左右员工则认为一般,没有员工对此表示反对。 此外,仅有45%的员工认为公司的制度体系非常完备,而认为不完备的人数达15%。
(二)组织结构与岗位设置
1、 近九成员工对公司现行组织结构认同,并表示与部门业绩息息相关。公司现有员工中,九成员工对现有机构设置表示赞同,认为现行设置方式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2、 现行职能职责、业务流程与实际工作衔接较好。依据调查结果,80%员工认为目前的岗位职能配置、工作业务流程有效,而认为其在实际中有指导性、参考性作用的仅占35%左右。
(三) 人才管理与技能
1、 在人才使用上,中高层管理者获得了较高的支持率。部门负责人作为xx制药有限公司的中坚力量,肩负着不断创新、发展企业的重任,从统计数字发现,在工作任务分安排方面,80%左右的员工认为,中高层管理人员做到了用人所长,但仍有20%人员认为存在不公平现象。
2、 部门内部沟通基本顺畅,但部门间急需加强。多数员工普遍反映,在实际工作中,上级对其的工作支持力度较强,并就工作内容进行沟通,但从后续问题的调查显示,部门内沟通并没有达到预期要求;也有一部分员工反映,部门间的工作衔接并不十分理想,很多时候只是员工自己沟通和联系,而部门负责人沟通比例也仅占55%。对于部门内部的员工间沟通,调查者则在三个方面表现较为均衡:自己协调、询问同事、求助领导。
3、 中级管理人员急需提升的方面。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多数员工认为,在以后的工作中,中级管理人员需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升个人素质,依次为:责任心、上下级沟通、领导艺术、团队文化、公平性、业务能力、思想意识、员工激励、成就动机。而据中级管理人员的调查显示,则依次为:责任心、上下级沟通、团队文化、领导艺术、公平性、业务能力,思想意识、员工激励、成就动机。
(四) 团队精神状况和素质
1、 除少数员工外,团队士气良好。在实际调研中,28%的员工认为我们团队的精神非常高昂,60%认为我们团队是一个充满关爱、团结一致的集体,但12%的员工认为团队现处在低迷的时期。针对团队的特定成员进行调查时发现,约有35%员工反映某些员工没有与整个团队融合起来,表现出例外或特例的行为。
2、个人利益与个人绩效没有紧密结合。团队是由个人构成的,个人业绩是团队业绩的基础,只有实现个人利益与个人绩效息息相关,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感,而据相关数据显示,xx制药有限公司仍需要在此方面继续努力。
3、 团队的素质能满足工作要求,但总体提升缓慢。据统计资料显示,60%员工认为公司团队的素质与优秀企业相比,总体水平不差上下,25%认为略差,15%认为较差。在员工与团队合作的信心方面,30%员工认为团队正向有利方向发展,35%认为没有变化,20%保持观望状态。在团队素质的提升方面,40%员工非常认同我们的团队正在进步,35%基本认同这一事实,20%表示沉默,5%表示不认同。
(五) 员工个人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发挥
员工专业技能的自我评价。员工普遍认为,在实际工作中自身的专业技能比较满意,这一比例高达80%,仅有15%左右的员工认为自己的技能相当完备,与此同时,5%员工对自身知识与技能表示了不满,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步提升。但在专业技能转化方面,这一比例有所下降,75%员工认为自身的技能基本发挥,25%员工认为没有完全发挥,可见专业素质在向业绩转化上并不十分理想,员工的潜能和能力有待于进一步开发。
四、今后的对策与建议
根据目前公司的培训现状,为了让公司的培训更有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培训体系:
1、强化员工责任心的培养。针对本公司的工作情况和工作特性,对员工加强质量意识的培养,使员工充分意识到缺乏责任心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及给公司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从而保证生产有序地进行。
2、加强员工之间相互沟通。不定期的和公司员工进行交流,使员工的意见能够及时反馈,发现的问题能够及时解决。便于部门之间以及领导和员工之间的的相互了解和协调。
3、调整人员配置、促进员工技能发挥。针对每个员工的特点对其岗位进行调整和安排,使其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特长,避免人才浪费。
一、主要做法
(一)多方借鉴,充实基础。为了建立行政处罚裁量执行细则、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按照年初工作安排,20*年8月至11月,我们召集各有关科室负责人,先后研究了《辽宁省民政厅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指导标准》、《*市民政局细化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指导标准编制说明》、《*市*区民政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实施意见》等对我局建立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制度、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具有借鉴意义的材料。通过召开座谈会和实地调查等方式进行调研,还通过电话等渠道,了解我市其他县(市、区)对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制度的构建设计及运行情况,为我局建立合理、规范的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制度奠定了一定基础。
(二)深入调查,全面研究。结合民政“走百访千”活动,我们围绕民政行政执法中的自由裁量权这一重点问题,积极开展社会调查,从各个角度,特别是群众的角度对民政行政执法中自由裁量权的环节、范围、存在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对实践中如何正确运用自由裁量权提出了对策和建议。我市其它市县和执法部门尚未开展此项工作。总体看,我局建立行政处罚裁量实施细则、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还是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设计的。
(三)广泛征询,集体讨论。通过召开党组会议研究、征求各科室意见,有人认为:自由裁量权是法律、法规、规章赋予行政执法人员的职权,过细会束缚行政执法人员手脚,不利于行政执法人员执法。通过集思广益,我们仔细斟酌度量,最终结合*特色、*民政现状形成了《*区民政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标准(试行)》。
二、存在问题
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就像一把双刃剑,如果行使得当,则能实现个案正义;如被滥用,则极易侵犯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通过我局调研发现,行政执法机关及其执法人员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处罚不公。一般来说,民政业务涉及范围广,各执法业务之间无交错关联,执行过程中,不可能由一个人决定裁量。而行政处罚的具体作出者是执法人员,执法人员对法律理解的局限性及受不良外部因素的影响,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容易出现畸轻畸重、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显失公平的现象。
(二)裁量权运用不当。在执法办案中,法律规定对同一类案件可以根据自由裁量权作出不同处理,执法人员往往考虑相对人的社会地位、政治背景、经济状况等因素,对类似的事实、情节、后果作出不一致的处罚,导致自由裁量权运用不当。
造成行政处罚处罚自由裁量权不当行使的主要原因:
(一)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运用得如何,和执法人员的素质有着直接的关系。在我局行政执法人员中,包括取得行政执法证的同志,相当一部分没有经过系统的法律专业知识和行政管理知识培训,理解法律条文比较肤浅,对案件性质和情节的认定,常因个人能力、水平的限制而出现偏差。
(二)价值取向和感情因素的影响。执法人员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特别是价值判断标准如果受到地方利益、部门利益乃至个人利益的影响,再加上“人情关系”,自由裁量权就会发生偏差。容易造成轻错重罚,重错轻罚,同案不同罚的情况,最终引起不必要的矛盾。
(三)执法依据与地区实际情况的差异。自由裁量的依据一般是中央、省级单位制定的法律、法规,其实涵盖面广,对基层实际操作的指导相对较为模糊,而地方长期以来管理执行的差异较大,特别是民政执法的几项业务,比如生态墓规格的要求,就可能导致“大家都超标,谁超得多”的情况,最终,使我们的行政处罚裁量工作陷入类似“以五十步笑百步,罚百步不罚五十步”的境地。
三、工作建议
建立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制度不是创设新的处罚标准,而是对处罚标准的阶梯化、细化,使行政处罚更具操作性,其积极意义:
一是建立和完善裁量细则,对授权过于宽泛的法律、法规、规章条文进行细化,以弥补法律不周延的固有缺陷,延伸法律的功能和作用,规范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
二是压缩了自由裁量的空间,使模糊的规定明确化,将宽泛的幅度具体化,减少了自由裁量权被滥用的可能性
三是裁量基准直观,容易操作,对行政执法人员形成约束,有效控制和减少执法过程中的腐败现象。
县财政局、监察局:
根据县财政局、审计局、监察局《关于做好政府采购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县行政服务中心管委办公室组织力量对本单位自2004年以来的政府采购执行情况进行了认真自查。现就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县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于2003年底成立。经过紧张筹建,县行政服务中心、县综合招投标中心、县发展环境投诉中心于2004年9月正式进入行政服务大楼办公。经费来源为财政拨款。暂未购置车辆。
二、2004年情况:
2004年“中心”处于筹建期。年初,按照“中心”建设设计计划,根据《政府采购法》和《县政府采购管理实施办法》的要求,对需采购的货物(办公设备、办公用品)、工程(“中心”内部装修、“中心”网络)、服务(印刷等)编制采购预算3280000元。“中心”建设过程中,对所需货物、工程、服务全部通过政府采购购进。进行招标20次,金额2784870元。招标过程中,严格遵循招投标程序,依法选定中标供应商,按照招标文件要求签定政府采购合同,并按规定进行验收。办公用品均在政府采购定点单位采购,采购资金财政直接支付。在所有采购活动中,无擅自变更合同现象。
三、2005年情况:
2005年“中心”正式运行。与2004年相比,需采购货物大量减少。年初,按照要求和年度安排,编制采购预算50000元,主要是用于办公用品的采购。采购过程中,按照规定实行了定点采购,采购资金财政直接支付。
2004年至2005年,“中心”为节约经费,慎重对待每一次采购活动,实现了以尽量少的资金办更多、更好的事的目的。对每一次采购活动的文件,都按照档案管理的要求,整理归档备查。但是,由于“中心”建设资金暂未全部到位,存在不按时履行合同现象。
[关键词] IPO盈余管理;社会资本;法律保护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07. 010
[中图分类号] F27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07- 0020- 02
1 引 言
2010年,我国A股证券市场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根据2011年1月26日证监会公布的统计数据,A股2010年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s,首次公开募股)融资总额达到4 882.63亿元,相比2009年的1 879亿元,同比增长幅度达到159.9%。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同时将融资规模推至历史新高,新股估值也水涨船高,使得空前繁荣的一级市场一举刷新了9项纪录。
2010年IPO共计349宗,平均几乎每天有一只新股发行,这种频率是前所未有的。巨额的IPO融资规模体现出一级市场扩容的迅猛,创业板、中小板股票的增多有利于加速市场结构的完善,不过随之而来的IPO盈余管理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有不少公司上市后业绩忽然出现180度大转弯,甚至个别公司主营业务还出现亏损。截至2010年8月30日,在298家已披露半年报次新公司中,有59家公司上半年净利润下降或亏损,占比达19.79%,其中中小板公司34家,创业板公司22家。
而值得注意的是,2009年10月才开板的创业板俨然成为新股业绩“变脸”的集中营。截至2010年上半年创业板上市公司共有109家,却有22家出现了“变脸”。IPO公司这种“变脸”现象已经对广大投资者和资本市场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对其追根溯源,盈余管理在这一现象当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由于证监会规定的上市条件中,对成长性要求较为严格。例如企业想在创业板上市,必须满足“最近两年连续盈利,两年累计净利润不少于1 000万元,且持续增长;或最近一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 000万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30%”。一些公司为了圈钱,在招股说明书中对财务报表数据进行了盈余管理,并且在对公司经营状况进行阐述时,强调优势,弱化不利条件。公司上市之后,盈余管理的反向效应开始显现出来。
要实现对IPO盈余管理行为进行有效监管,除必要的法律约束之外,社会资本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2 社会资本的内涵及假设的提出
社会资本是个社会学概念,本文主要探讨其经济学含义。LLSV(1990)在总结了Coleman,Putnam和Fukuyama等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社会资本是指“在一个社会当中人们的合作倾向,也就是说,在社会资本较高的社会里,人们倾向于通过信任与合作来获得社会效率的最大化,而不是相互猜疑、相互算计导致囚徒困境式无效率的结果”。Knack和Keefer(1995)则进一步强调社会诚信、道德规范和团队精神都属于社会资本的经济学范畴。
Putnam(1993)提出诚信、道德规范都属于社会资本的概念范畴。戴亦一 等认为社会资本作为法律制度、经济制度这些正式制度之外的一种非正式制度,利用其所包含的信任、社会规范和社会网络等因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企业经营者的行为。Guiso, Sapienza和Zingales(2004)认为对于经济法律制度不太健全、执法效率不太高的发展中国家而言,社会资本能通过自律和规范,达到更好的约束效果。
LLSV认为,由于受儒家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中国的社会资本水平在国际上名列前茅。虽然中国的整体社会资本水平比较高,但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区间社会资本水平存在很大差异。
这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环境,为本文直接研究社会资本在微观层面如何发挥作用提供了极为理想的样本。本文研究:中国各省区市的社会资本水平差异是否会影响以及如何影响该地区IPO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首先,社会资本作为一种诚信、社会规范,会内在地影响行为人的道德品质,制约行为人的行为规则。在社会资本水平比较高的地区,人们的社会诚信意识比较强,更愿意遵守社会道德规范,更容易接受社会道德规范的制约,因此当地上市公司的管理者进行IPO盈余管理的可能性比较小。
其次,Guiso,Sapienza和Zingales(2004)认为,在社会资本水平比较高的地区,企业守信用的程度也普遍比较高,当上市公司来自较为诚信地区时,投资者比较容易认可和接受这些上市公司,会更倾向于认购社会资本较高地区的公司股票,并且愿意付出较高的价格。因此,该类地区IPO公司通过盈余管理提高发行价格的动机也就不那么强烈。
最后,Allen和Faulhaber(1989)认为,由于IPO公司和投资者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IPO公司的管理层就有可能进行盈余管理,以达到增加报告盈余,从而增加发行收益的目的。Putnam认为,在社会资本水平较高的省份,社团组织和社会网络较为发达,人际间的交流比较广泛,信息沟通相对通畅,投资者和IPO公司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程度相对较轻,因此管理层利用信息不对称操纵利润的可能性也就会大大降低。
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C1:在社会资本水平比较高的省区市,当地IPO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程度较低。
更进一步,Knack和Keefer(1995),Guiso,Sapienza和Zingales(2004)认为,社会资本在法律制度不健全的地区作用比较大。Allen,Qian和Qian(2005)提出“中国之谜”――中国社会的法律保护薄弱,但其经济增长却相当强劲,这似乎与LLSV的法律与经济发展理论相悖。Allen,Qian和Qian(2005)对此的解释是,中国社会存在着相应的法律保护替代机制,其中,信任、声誉和关系是最重要的替代机制。Ang,Cheng和Wu(2009);潘越 等(2009)指出,在中国这样一个法律保护较差的国家,社会资本是一种能够替代法律保护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机制。然而,也有一些学者对Allen,Qian和Qian(2005)的结论提出反对意见,如Ayyagari,Demirguc-Kunt(2008)和Fan,Morck,Xu和Yeung(2007)。基于这一分歧,本文进而研究:在我国法律保护比较薄弱的地区,社会资本对IPO盈余管理的作用是否更加显著。本文尝试从IPO盈余管理这一微观视角,以一国之内各地区的法律环境差异为背景,探讨社会资本与法律保护之间的替代关系,进一步探索“中国之谜”的答案,为这场国际学术界争论提供新的证据支持。
已有研究表明,社会资本在投资者法律保护制度不健全的社会中的作用更加显著。这是因为在法律实施机制较弱的社会中,法律对上市公司的约束力比较小,法律对投资者的保护力较弱,达成交易以及执行商业合同将更多地依赖双方的信任与合作,这时社会资本所起的作用会更加明显。Knack和Keefer 发现,信任对于贫穷国家而言更为重要,原因在于这些国家的法律和金融部门更为脆弱。Guiso,Sapienza和Zingales(2004)对意大利各省的研究表明:在司法效率很低的省份,社会资本在金融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要比司法效率比较高的省份大。Allen,Qian和Qian(2005)对中国在不完善的法律体系下取得骄人经济增长业绩的现象做出的解释是:私营企业可以从丰富的非正式融资渠道中获得大量的资金来支持其经济增长,而非正式融资渠道包括向亲戚、朋友、民间非正式金融机构进行短期借贷,只能凭信任、关系、声誉来维系这种融资关系,因为这种融资渠道难以获得法律体系的有效保护。Ang,Cheng和Wu(2009)通过考察社会资本在吸引外资高科技企业在华投资方面的重要作用发现,在中国,社会资本是一种法律保护的重要替代机制。潘越 等(2009)则通过考察中国各省社会资本水平对上市公司各种投资决策的影响,得到类似的结论。
与之相对应的两个假设:
假设C2:在政府介入经济程度比较高的省区市,当地IPO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程度较高。
假设C3:在法制化水平比较高的省区市,当地IPO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程度较低。
3 社会资本与法律保护相关性实证研究
本文以2002-2006年间沪深股市312家IPO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不同省区市社会资本水平的差异对我国IPO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并考察社会资本与法律保护在影响公司盈余管理决策方面的相互替代作用。
虽然已有学者从不同角度论证IPO公司盈余管理的制约因素,但本文选择一个独特的视角――从社会资本与法律保护的替代关系出发,来探讨这两种盈余管理外部环境约束机制的替代作用,这是一个新的研究思路。
为检验本部分提出的理论假设,构造了如下检验模型:
DAC=δ0+δ1 MARKET_INDEX +δ2 GOVERN_INDEX+
δ3 LEGAL_INDEX
其中,DAC延续采用本文第3部分计算得出的2002-2006年间在我国A股市场上市的312家公司操作性应计利润数据。而MARKET_INDEX是指各省区市市场化指数,GOVERN_INDEX是指各省区市政府干预指数,LEGAL_INDEX指各省区市法制化指数。
本文中地区法律保护水平和金融发展水平数据来源于樊纲、王小鲁和朱恒鹏编制的《中国市场化指数(2005年)》。其余财务数据和市场数据来自CCER首次公开发行数据库。发行前的相关数据如果数据库中缺失,则依据IPO招股说明书整理而得。
研究结果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市场化指数与法制化指数的系数分别为-0.257 768、-0.225 74,与预期的符号相符,表明社会资本水平及法制化水平较高的省区市,IPO盈余管理的程度较低,相比之下,市场化在制约盈余管理方面的作用更好。而政府干预指数的系数为0.066 17,表明在政府过多介入经济生活的省区市,IPO盈余管理程度较高。
主要参考文献
[1]R La Porta,F Lopez-de-Silanes, A Shleifer, and R Vishny. Investor Protection and Corporate Valuation[J]. Journal of Finance,2002,57(3): 1147-1170.
[2]S Knack. and P Keefer. Institutions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Cross-Country Tests Using Alternative Measures[J]. Economics and Politics, 1995,7(3):207-227.
[3]Putnam R,Leonardi R,Nanetti R. Making Democracy Work: Civic Traditions in Modern Italy [M]. Princeton,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3.
[4]Guiso Luigi, Paola Sapienza, Luigi Zingales.Does Local Financial Development Matter?[J].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04,119(3): 929-969.
[5]Franklin Allen and Gerald R Faulhaber. Signaling by Underpricing in the IPO Market[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89,23(2):303-323.
[6]F Allen,J Qian, and M J Qian. Law, Finance,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5,77(1):57-116.
省XX厅:
5月25日全国“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回头看”视频会议召开以来,我市按照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国家、省“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回头看”方案要求,严格落实属地责任、主体责任,迅速行动、多措并举,扎实开展清理排查和问题整改,确保了“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回头看”工作实效。目前已基本完成“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回头看”(以下简称“回头看”)清理排查和整治整改工作。
一、基本情况
截止2021年8月19日,全市共排查各类农业设施情况xxx个、面积xxx亩,排查出“大棚房”问题xxx处,位于xx县xx村,占地面积xx亩,其中违规面积xx亩。目前,该“大棚房”已全部拆除且恢复了种植条件,彻底消除了违法状态。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领导,压紧压实责任。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权责一致”的原则,全面压紧压实党政属地责任、县市区和部门主体责任,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大棚房”清理整治责任体系。一是高位推动。我市把“回头看”工作作为加强耕地保护、遏制耕地“非农化”的政治任务来对待,成立了由分管自然资源、农业农村工作的两位副市长任组长的“回头看”协调推进小组,从市农业农村局、市资规局抽调6人集中办公,专职从事“回头看”工作。全国视频会议后,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副市长当即召集相关人员研究,明确工作班子和思路,要求不等不靠,立即展开排查,主持召开由各县市区分管副县市区长和农业农村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推进会,并在农业农村重点工作会议、遏制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约谈会上进行了强调。分管自然资源工作的副市长在全市乱占耕地建房清理整治工作推进会上作了强调,要求定期调度研判,狠抓工作落实,从整体上、系统上形成加快推进工作的合力。二是合力共抓。市本级召开全市推进会议,统筹推进 “回头看”工作,并同步组织了业务培训。印发了《“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回头看”实施方案》,明确了市直部门单位和县市区的工作任务。各县市区均成立了由政府(管委会)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协调推进小组,全面落实组长负责制,由各县市区组长亲自组织部署推进和现场督查核查。各县市区农业农村、自然资源部门共同牵头,抽调专门力量联合集中办公、联合清查核查,汇编相关政策成册,下发到乡镇和村。所属乡镇均由乡镇长挂帅,全面担负起属地管理的直接责任,共同推动清查核查工作落实。三是健全机制。市县两级完善联动机制,农业农村、自然资源两部门和乡镇(街道)紧密配合,实行信息共享,相互协作,特别是对疑难问题集中会商、认真研究,依法依规处置。健全任务挂号销号制度,强化措施,定点清除,农业农村部门牵头清查认定后,由自然资源部门组织乡镇(街道)落实整治整改,再由县级验收、市级复核。
(二)上下联动,反复排查核查。进一步加大清理排查力度,将清理排查贯穿整个专项行动全过程,坚持“深入查、彻底查、回头查”,边查边报,边改边查,确保辖区内所有“大棚房”问题全面清查到位。一是对原认定的xxx个“大棚房”问题重新建立台账,逐一排查,主要查看是否存在反弹和整改不到位的情况;二是对辖区内设施农业用地备案项目进行汇总,形成台账,针对重点聚焦的三类问题进行排查;三是对省里x月x日下发的xxx个疑似问题图斑进行重点排查清理,并建立清查台账;四是对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占用耕地的构(建)筑物建立台账,采取“面”“线”结合的清查方式,对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经营范围内占用耕地的构(建)筑物进行排查清理,建立台账。
(三)压茬推进,彻底整治整改。对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区分类型同步展开整改。对各类占用耕地或直接在耕地上违法违规建设非农设施的,由自然资源部门牵头,进行立案查处,依法拆除;对生产附属设施占地面积超标和设施用地手续不全的,依法依规予以整改。市级派出督导核查小组,对全市“回头看”工作进行督导核查,下况通报,对督导核查发现的问题进行交办督办,确保“回头看”工作落实落细。对排查发现的xx县xx农庄擅自将xx亩基本农田建设成停车场问题,已责令全部拆除并复耕。
(四)加强监管,推动有效落实。整合设施农业管理和违法违规用地问题台账,通过一村一册、一棚一码,动态管理设施农业监管数据,实现信息资源的汇聚、流转、交换和共享。定期分析平台数据,生成设施农业项目违法违规风险预警,确保找到重点、切入难点、对准关键点。同时严格落实分级巡查制度,做到村每周、乡镇每月、县级职能部门每季度、市级职能部门每半年巡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