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银行员工发言稿范文

银行员工发言稿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银行员工发言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银行员工发言稿

第1篇:银行员工发言稿范文

作为一名农村合作银行员工,我认为除了做好本职工作,服务当前经济建设发展外,还应该层次高一点,作些理论上的探索,今天就要谈谈学习科学发展观的事。我们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目的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标志是什么?我认为应具有以下六个特征:

一、民主法治

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有机统一,物质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而民主法治是政治文明最重要的特征,是构建和谐社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我国现阶段,腐败问题、“三农问题”、社会治安问题、地区和贫富差距问题、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等一些“不和谐”的社会现象依然存在,有些问题还比较严重。我们要用民主法治的手段解决这些问题,达到社会的和谐。

二、公平正义

坚持并实现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之一,公平正义的维护和实现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均贫富,也不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绝对公平观,而是提倡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是鼓励竞争、提倡先富和共富一致的原则,是扶持和帮助弱势群体由弱变强的原则,这才是我们真正提倡的公平正义。

三、诚信友爱

诚信友爱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而且也是全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和普遍价值,也是我们共同的道德标杆。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诚信友爱是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

四、充满活力

社会活力是历史进步与发展的源泉与动力,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增长的保证,离开了社会活力一切便会变得僵化,构造和谐社会便失去支撑。那么社会活力来自于哪里?来自于制度保障,来自于体制创新。我们就是要运用制度,运用体制,给全社会,给每个人创造活力,保持我们国家的勃勃生机。

五,安定有序

安定有序是指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只有安定有序,和谐社会才能指日可待。

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内涵是指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这既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定位,也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社会特征认识的新境界。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要正确认识自然,合理改造自然,充分利用自然,有效保护自然。只有这样,才能在生产发展和生活富裕的同时保持生态良好,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第2篇:银行员工发言稿范文

那么,欲平稳绕过这“四大暗礁”,银行究竟需要练就怎样的一身驾驭风险的真功夫?又需要拥有怎样的一整套识别风险、善用风险进行盈利与创新的真本领?日前,记者为解答上述问题采访了部分业内专家。

规划力:制定风险管理战略迫在眉睫

目前,国内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究竟处在何种阶段上?与国外先进银行相比,国内银行在风险管理的理念与方法上到底存在哪些缺失与不足?真正达成全面风险管理,银行都需要具备哪些充分和必要的条件?如果不认清这些问题,就匆匆上马风险管理系统或进行风险工具的选择,显然是不太明智的做法。为此,国内银行很有必要对自身的风险管理现状进行一次全面的“健康检查”。

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国国际银行会议”上,毕博大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高达飞分析了国内银行在风险管理上所处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满足监管机构日趋严格的合规性要求。第二阶段,以风险管理来控制各类业务风险,加强业务管理。第三阶段,将风险管理从后台拉到前台,利用风险管理来进行业务创新。“目前,国内大部分银行尚处于第一阶段,正围绕着满足监管机构发出的风险控制指引而展开大量基础性工作。真正能将风险管理利用到体系框架上,再推展到金融创新上去的银行少之又少。”高达飞表示,“由于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国内银行在风险管理上也有两种不同的做法。一种是窄而深的风格,对某一项业务条线或品种,进行深入的风险分析与控制;一种是宽而广的风格,就是做一个全面的风险控制体系规划。两种方法各有可取之处,应采取何种方法须视银行的具体情况而定。”

“若想对各类风险进行有条不紊的管理,银行首先必须制定一套完整、全面的风险管理战略规划,在规划的指导下,一步步地开展风险管理工作。”毕博大中国区董事总经理丁嵘峰直接指出了国内部分银行在制定风险管理战略时存在的问题:“风险管理战略普遍依据不甚明确,或者只是几千字的文章,或者是年度会议的发言稿,往往过于宏观而无法执行。这将导致银行的业务经营与发展,在风险管理上缺乏总体的战略指导。因此,建立一套科学的方法来制定适合银行自身情况的、可执行和可跟踪的风险管理战略,就显得非常必要而迫切。”

对于风险管理战略的重要性,国内银行中也不乏有先知先觉者。民生银行风险管理委员会主席赵品璋表示:在经营风险日益复杂化的环境中,要有效地管理具有不同风险特征的各类风险事件,不能仅仅依靠单一的、围绕具体业务操作或业务管理的风控方式,而要从业务导向转向系统管理导向、转向专业化的流程作业,从简单的、自下而上式的风险控制转向高层级的、自上而下式的风险管理,转向专业化的、过程式的全面风险管理,通过清晰的管理层次和明确的专业控制标准提升风险管理体系的总体管理水平,通过流程管理和专业化作业实现对特定风险和个体风险的精细管理。

风险管理对于国内银行来说,无异于一场内部的综合变革,不仅包含管理内容、管理方式和管理技术的变革,而且包含着管理理念、管理文化、管理制度、管理组织和管理人才的变革。因此,综合各种管理变革因素,制定风险管理战略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银行需要认真全面地对内外部环境、竞争对手、自身的优劣势、行业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科学和系统化的分析后,再结合财务预测及风险分析,才有可能制定出完整可行的风险管理战略规划。这种高屋建瓴、统筹规划的能力,是国内银行首先要具备的。

执行力:提升风险管理能力重在细节

“我们和银行交流时,常听他们说,我们做了风险管理战略,也上了风险管理系统,但是,具体实施时为什么还有问题?”高达飞告诉记者,“的确,不少银行已经建立了风险管理体系,领导对风险管理也高度重视,但是,他们却没有细化到部门的风险管理岗位职责,以及跨部门的职责分工,很多有关风险管理组织、人员、责任的细节性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因此,业内专家认为,仅仅制定了风险管理总体策略还不够,银行还需要提供一系列相关的政策予以辅助,才能将全面风险管理落到实处。这些政策包括一系列准则、规章、制度,这些应与各业务部门相关联,覆盖全行各个层面和各类业务流程,从整体上促进风险管理战略的落实。配套政策加强了银行风险管理的执行力,其所应达到的效果有四点:对风险管理流程各环节进行准确定义和描述,如风险的定义、风险报告制度等;对风险管理组织架构的作用和责任进行明确界定,这涉及到董事会/监事会的风险管理职能、风险管理部门的作用、各业务线的职责以及职能部门的功能等;能够规范银行员工的行为准则,促进管理流程的文化内涵的形成;对风险管理的预期效果能够做出描绘和预期。

建行首席风险官朱小黄在介绍其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时表示:这次改革充分体现了垂直化、专业化管理以及联动制衡、权责利匹配的原则和要求。一是在体制上,按照集中管理模式,构建集中、垂直的风险管理体制,形成覆盖各种风险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二是在组织架构上,建立以纵向的“负责报告线”为主、横向的“报告线”为辅的两维报告路线。三是在机制上,进一步建立健全风险条线人力资源管理、业绩考核、授权管理等风险管理机制,细化和完善风险管理相关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四是按照客户导向优化业务流程,实现以促进发展为根本的增值型的风险管理。五是进一步调整充实风险条线人员力量,建立一支合格的专家型风险管理队伍,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由此可见,全面风险管理不仅涉及银行的每一个业务类型、职能层面,同时也是每一个银行员工的职责的一部分。将风险管理的职责落实到人,不断增强各个层面的执行力,银行风险管理才能真正得以保障。

应变力:上马风险管理系统需本土化

“不少人认为,提升银行风险管理水平,就是引进国际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特别是定量分析技术,以为通过计量模型就能够解决风险管理问题。这种认识非常片面。”建行前风险管理部总经理、现任批发业务总监顾京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文化、风险管理体制和机制、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风险管理的技术和方法、风险管理计算机系统等要素。有效的风险管理,必然是上述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忽视任何一个要素,风险管理都不可能有效。因此,国内银行必须重视风险管理体系的系统化建设,以理念文化培育为先导、以加强基础管理和内部控制建设为重点、以技术方法研发为支撑,推进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国内银行风险管理技术方法与国际先进银行相比有较大差距,因此,亟待全面提升风险管理技术方法水平。“既不能因为数据质量相对不好,就裹足不前,放弃风险管理模型的研发;也不能盲从风险计量模型,忽视模型风险,忽略专家主观判断的价值。实际上,建立并逐步应用风险管理模型,会对数据质量提出要求,促进数据质量的改进。”顾京圃强调,国内银行必须坚持“以我为主”的研究开发策略。这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一是我国商业银行内外部环境与发达国家银行相比有显著差异,外国咨询公司只能参与,不能主导;二是风险管理模型需要不断更新换代,必须有一支专业团队持续不断研究和开发,外部咨询机构难以满足这一要求;三是若咨询公司主导研发,银行业务人员难以参与核心过程,不利于自身研发队伍的培养。只有坚持培养自己的专业研发队伍,才能保证风险管理的持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