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学影像毕业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医学影像技术教学改革
我院作为首批招收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学校,自1999年开办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大专班。根据全军院校教学改革工作会议精神。从教学实际出发,经过六年多来的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供同仁参考和指正。
一、确立教学目标。强化实践性教学
(一)把握规律,强调实践性教学目标
强化实践性操作,全面改革讲习比例不合理的现状,打破理论与实践教学分段实施的界限。充分体现该专业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医学影像专业人才为根本任务,适应基层军地卫生工作需要为目标,突出“应用”为特征,围绕动手能力强化实践性操作。以现代化教育技术为手段,彰显影像学科形象化的特点,提高教学时效比。将影像诊断学全部进入实验室授课。电子幻灯授课与学生同步阅读实片过程结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零距离接触的事例教学的目的;将X线摄影中基本理论、X线照片冲洗化学集中讲授,X线摄影位置学部分全部进入实验室在教师实体示范操作的基础上,主要由学生分组进行操作训练,达到集中学习基本理论、分组强化规范具体操作的目的。在实习环节中,实施“导师制”,倡导学生主动实践与带教主动指导相结合并全程分段进行考核,确保实践教学的质量。
(二)抓住核心,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以培养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核心, 适应目前随医学影像学的快速发展,影像学科架构的变化,对原有教学内容以突出影像诊断、注重实践教学、加强技能训练、适应基层发展需要为原则。基础课以必须、够用为度,专业基础课以专业需要为主。专业课以宽基础重实用为本。基础课:取消高等数学、物理学改为医学影像物理学,增设一门人文学科;专业基础课:将电工学、电子学合为医学电子学基础,将原有医学微生物学与人体寄生虫学合并为医学病原学,减少生物化学、药理学、医学病原学学时数,将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合并为人体解剖组织胚胎学,增设人体断层解剖学;专业课:将原来的x线投照学和x线机原理构造与维修分别增加CT、MPd、CR和DR相关内容,重组为医学影像设备学和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将原有的x线诊断学、CT诊断学、MR/诊断学融合为医学影像诊断学。同时采取大专业平台与小方向模块课程自主选择的方式将原有的部分课程列入选修课,如介入放射学、影像核医学、放射治疗学等
(三)拓视野,增强针对性教学.
1、强化第二课堂的专业知识拓展和提高专业素养和发展潜于的功能,弱化围绕专业教学以外的作用。首先设立讲座课.如医学统计学、医学科研基础、医学文献检索、医学论文撰写、医学信息管理、专业英语等。其次通过开放实验室,学生自行设计内容进行强化。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设立课题小组,老师围绕设计课题进行引导,通过查阅资料、实际操作,拓展专业知识面。
2、以外引内联方式,加强师资建设。聘请院外有实践经验的专家为兼职教授,定期来院讲课或指导工作,丰富临床实践知识;根据专业教学需要,有针对性安排教师进行专项进修、交流,根据教学实际,与医院联合进行教学、学术研究,共同促进、共同发展。
二、构建学生专业综合评价的考评体制
(一)实行理论与技能测评分离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改革原有一纸定乾坤的模式,采取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分离,对于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测评,其中任何一项不合格,均认定为专业不合格,通过考核方式改变,强化专业技能要求。其中理论考核由题库生成,技能考核分口试、操作二部分,请院外专家进行测评。
(二)建立技能目标考核标准
1、医学影像诊断学分为平时考核、课终考核、毕业考核。平时考核以各系统完成阅片诊断数量及诊断报告质量打分。课终、毕业进行双盲片考核,抽取各系统一张影像片,书写诊断报告。对报告结果分格式、描述内容、名词应用、诊断顺序、诊断结论等五部分,进行计分。
2、x线摄影学以具体操作内容双盲抽取。分暗室装片、机器准备、摆放、工具应用、条件设备、暗室洗片等六部分目标进行考评。
3、医学影像设备学以随机抽题。分原理说明、部件指定、线路分析、仪器使用等四部分测评。
(三)完善实习考核办法
在实习手册中增加实习目标考核标准,完善实习双向(学与教)督促机制。 按专业课分医学影像诊断、医学影像检《现代医用影像学》2006年12月第15卷第6期查技术学二大部分,然后再各自分为普放、CT、Mill三个小部分,分别设立考核内容及量化标准。对考核过程要求每一小部分由带教医生(技师)考核鉴字、每一大部分由科室会考、学校抽考的方式进行,实习结束前由学校与医院科室共同检查考核。
三、加强教学方法及手段的变革,开展教学质量评估
在教学方法上遵循四个“有利于”原则:有利于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地位的发挥,有利于体现学科特点与培训目标的实施,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思考分析能力,有利于发挥教与学双方的个性潜质与创新精神。注重启发、讨论、演示、操作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采用现代化教育技术,鼓励应用网络课程、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解决教学重点难点,提高授课时效。
关键词:影像新技术;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0-0242-02
现如今,如何使学生在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同时,提高对影像的独立分析与判断能力,为今后更好地胜任临床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医学影像学是一门以影像为主的实践性很强的医学学科,是介于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从形态学到功能、分子影像学,从静态到动态,从二维到三维,从定性诊断到定量诊断,从单纯诊断到诊断治疗并重,现代医学影像与传统医学影像学相比,有许多新特点、新领域。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医学影像学成为临床医学中发展较快的一门学科,在临床工作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近20年来,从传统X线诊断学到现代医学影像诊断学经历了巨大的发展和变化,该课程的教学不再是一本教材一支笔就可以完成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21世纪教学的需要。因此,医学影像学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如何高质量地完成现代医学影像学的教学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的任务。
一、教学内容与教学重点
学习现代医学影像学不仅要掌握丰富的专业内容,而且要具备一定的物理、数学、计算机知识,有扎实的解剖、病理、生理、生化甚至分子生物学基础,同时也要了解和掌握内、外、妇、儿等临床相关学科知识与技能。现代医学影像学借助普通放射、CT、MRI、DSA、USG和ECT等不同的成像原理与方法,使人体内部解剖和器官成像,以了解人体解剖、生理功能状况及病理变化,在影像监视下采集标本或对某些疾病进行治疗,达到活体诊断和介入治疗的目的。其获取影像、处理影像、分析与利用影像的深度和广度都是传统放射学科无法比较的。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医学影像学中的广泛应用,医学影像诊断已从显示宏观结构发展到反应分子、生化水平的变化;从显示形态改变到反映功能变化;从单纯诊断向治疗方面发展。尤其超声医学在现代医学四大影像诊断技术(CT、MRI、同位素扫描和超声医学)中发展更为迅速,在各种影像诊断学中,以其仪器体积小、便于移动、价格相对便宜、对人体无创伤以及可以重复检查等优点,受到医学界的高度重视。仅靠四五年系统学习与实习很难系统掌握全部内容。在现有学制的情况下,强调专业知识的培养,必然影响基础理论和相关临床知识的学习,使学生知识面过窄,影响学生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反之,会造成学生专业知识少,一时难以适应影像科工作,又会影响学校和学生的声誉,甚至影响学生就业。因此,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临床相关学科知识,及专业本身各内容如何合理安排和突出重点,需要组织医学影像学专家、老师、有相当工作经验的影像毕业生及在校学生进行深入讨论,改变医学影像学专业学生的学制与培养方法。随着影像诊断技术不断提高,目前医学影像学在临床应用日趋广泛,且临床地位日趋重要,专职从事医学影像学诊断的医务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队伍也日益壮大。
二、医学影像学发展与教学内容更新
自伦琴1895年发现X线,放射学形成到现在,影像专业虽然只有百年历史,但其发展着实令人惊叹。不仅CT、MRI软硬件的更新令人目不暇接,数字影像给普放、介入崭新的发展机遇,现在几乎人体每个系统都与影像有着密切的关系;DSA、CT、MRI、USG等导向下的治疗更使介入治疗“无孔不如、无孔也入”,各种微创治疗在国内外开展得如火如荼;现代影像学已不再单纯是反映人体解剖和病理改变的经验学科。它不单可提供质的诊断,还可区分量的差别,已深入到活体功能研究(脑、心、肝、肾等功能成像)、反映活体生化代谢及分子生物学改变等领域,分子影像学已经悄然兴起。现在世界上每年都会涌现许多新的影像成果和专著。而我们的影像学教材,尽管不断改版与更新内容,仍然明显落后于医学影像学的发展。一些内容没掌握已经过时,一些内容学了临床已不再应用,一些临床常用的内容反而没学的现象经常遇到。因此,医学影像学教师加强学习与交流十分重要,这样既利于及时补充学术界公认的重要内容、删除过时内容,也利于启发学生探索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三、基础理论学习与学习能力培养
现代医学影像学横跨诸多学科,在知识时代不仅本身随影像设备和检查技术不断发展,相关学科的进步也在有力地推动着影像学学科的发展。学生时代再长、学生再用功,掌握的内容仍然是有限的。这就使得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尤为重要;这就使解剖、病理、生理、生化等专业基础学科显得尤为重要,它们不仅是影像的基石,而且知识更新相对较慢。只有医学基础扎实,自学与终生学习能力较强者,才能最终成为医学影像学科的佼佼者。
四、讲授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已逐渐为各大院校采纳。教学模式概括起来可分为讲授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两种,前者教师先讲授基本原理、概念、定义,如龛影、充盈缺损的定义及影像征象,附以图像、文字说明加深基本知识的理解,以使学生有效地学习。后者教师先提出问题,由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的影像教学系统及手头资料,进行检索、学习,教师可及时回答个别问题,也可通过投影仪呈现共同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讲授式教学教师主动、学生被动,学时易控制,适合基本原理、概念和定义等内容的学习。启发式教学应学生主动、教师引导,注重学习过程,利于提高学生对影像知识的分析能力、自学能力及运用能力。实际教学过程中哪些内容适合讲授式教学,哪些内容适合启发式教学,两种方法如何相互结合,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尚需在影像多媒体教学中不断探索提高。
五、知识考核与能力考核
传统的考核多注重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而不是学习知识能力的大小;注重考核学生技能掌握的多少,而不是学习技能能力的高低。学校以此判定教师工作的好坏,医院以此评价学生的优劣。这种考核只能反映一定时期的教、学结果,不能反映学生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本领,难以适应医学影像快速发展的需要,这不仅使教师的教学方法陷于陈旧古板,而且使一些再学习能力、发展潜力大、动手能力强的学生长期得不到有效的锻炼和培养。因此,如何将传统的考核知识与技能与考核学生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的本领相结合,也已成为学校和医院教学中关注的问题之一。总之,现代医学影像学涵盖学科领域广、知识更新速度快、学生学习任务重,目前确实有必要站在发展的角度,从学校培养学生的近期和远期效果综合审视现代医学影像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目的与考核机制。
六、加强医学影像学学科建设与课程体系的改革,促使优化课程群的形成
21世纪医学影像学专业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修订必然涉及到教学内容的更新。为了适应我国目前各影像学科或从事这些学科的技术人员专业独立性的特点,应该加强医学影像学科建设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以满足培养新世纪高级医学影像学专业人才的需要。通过整合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在放射诊断学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形成医学影像学课程群,并形成以放射诊断学为核心、以多媒体教学为主要教学手段的医学影像学课程体系。
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是一种顺应现代教学发展潮流的有效的教学模式。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教学经验的进一步的积累,多媒体教学必将更好地促进医学各学科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加速医学教育现代化进程。
总之,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日新月异,医学影像学教育也面临更大的挑战,旧的教学内容和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要求,面对21世纪医学影像的发展,我们要顺应时代,推陈出新,总结经验,不断地探索一些好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用新的内容与知识充实学生,以培养更多的医学影像学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吕发金,谢鹏,罗天友.分子影像学及其对医学影像学的影响[J].重庆医学,2005,34(5):775.
[2]刘璐,刘扬,王宇,等.多媒体教学促进核医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3,17(2):92?鄄94.
[关键词]医学影像学 学科发展 学科设置 人才培养 信息化
医学影像专业正成为医学领域发展最为迅速的专业之一。医学影像学由单纯的解剖形态学成像跨入功能成像的第二次发展飞跃。为此,为适应医学和医学影像学快速发展的形势变化,对福建省医学影像学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回顾和总结,探讨福建省医学影像学科未来发展趋势,制定本学科未来发展规划,将有助于指导和促进本学科的快速健康发展。
1 医学影像学的现状
广义的医学影像学应涵盖核医学、超声医学等,但鉴于国情和本学会的目前专业范围,本文仅涉及传统放射、CT、DSA、MRI和相关的PACS等内容。
1.1建立和完善学术组织
福建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目前已历经七届,2004年9月福建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五届委员会成立后,结合国内外影像发展趋势,审时度势,着手组建各专业组,2005年起相继成立中枢神经及头颈组、胸组、腹组、骨肌组、介入组、妇儿组、乳腺组,磁共振组,分子影像等学组;同时,健全和完善了各学组的人员组成。随后各学组开展了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各种学术活动,为把学术活动延伸扩展到基层,各学组的学术活动与地区的学术年会合办,使学术活动受益面更加广泛,效果更好,极大地推动了我省影像学的发展。近7年来.共举办了50多场省级学术会议。
1.2制定放射学诊疗规范
早在10年前,省级医院放射专业的多位专家就集体承担了卫生厅组织的专科诊疗规范编写工作,为规范福建省影像科临床诊疗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近年来,福建省依托放射质控中心邀请省内外专家,也举办了多期以质量控制为主题的学习班,学习有关放射质量控制的有关法律法规,推广新的技术规范,每年都举办相关质量控制学习班,全省200多位放射骨干技术人员参加了会议,使得放射技术人员更加重视技术规范,并将诊疗常规普及落实到基层医院工作中。
通过不断将国内所制定的各种诊断指南及时推广应用到临床工作中,使临床检查工作不断得以规范,诊断水平获得长足进步。
1.3出色完成省卫生厅委托的全国大型医用设备上岗培训等工作
自从国家出台大型医用设备上岗必须有专业上岗证以来,福州市各省级医院的影像科专家40多人次参与了上岗证的培训授课及考前辅导工作,为学员们答疑、解难,增长了学员知识面,提高了参考人员的通过率,每次考试都取得好成绩。截止到2008年12月31日,共有3335人次参加并通过国家要求的上岗培训考试,获得全国大型医用设备上岗合格证。
加强防护意识,配合相关部门完成每年的防护培训考试获证工作,增强了工作安全。积极参加省卫生厅科教处组织的规范化培训考试出卷和改卷工作,每年也都取得比较好的考试成绩和比较高的通过率。许多放射专业管理人员,参加省卫生厅组织的等级医院评审工作,通过参加各等级医院的评比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管理和质量问题,对福建省放射专业不断提升学科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4大型仪器的引进和临床应用的进展
福建省立医院于1984年初最早引进省内第一台日本岛津头部CT机,次年福州总医院安装了西德全身CT机,之后CT机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家省市级医院落户。目前CT机已普及至县级和部分乡镇卫生院,部分县医院也配置MR机器,大大缩短临床就医时间。DSA机作为硬件要求在三级医院获得普及和应用。
仪器设备的临床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影像科医生需要不断更新知识,不仅要学习操作新机器的新技术,而且需要学习更多的诊断新知识,使新设备发挥最大的临床效能,服务于广大患者。
放射学分会参加省卫生厅计财处组织的大型设备准入文件的制定工作,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意见,供省级医疗卫生行政部门决策参考。由省内和各市级医院高级职称医生组成的设备招标专家组,对各种大型仪器设备的招标工作进行了把关,确保各医疗单位购买到最优质和最适用的医疗设备,发挥大型仪器的最大效能和作用。可以预见的是,医学影像专业将越来越成为临床疾病诊断中最重要的、最客观的和可靠的,甚至具有依赖性的临床诊断专业。
1.5福建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组织和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提高整体学术水平
放射学分会坚持每年召开一次全省学术会议,至今已举办了16次全省放射学学术会议,每次都邀请2~3位国内知名专家进行专题学术报告,使会议的学术水平逐渐接近国内水平。随着我省省级医院仪器设备接近或达到国际水平,省内专家报告的学术水平也大幅提高,有力推动了我省影像学的发展。福州市和全省各地区积极开展至少一年一次的学术年会,近年来又增加与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各学组学术会议合办的模式,提高了地区年会的含金量和层次。学组学术会议专业性强,通过在各地区多年的轮流办会,促使我省影像专业培养更为专业化、精细化的人才。
1.6学科队伍建设
为适应影像专业的迅猛发展,我省采取了多层次办学,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基本适应了市场的人才需求。为解决影像专业历史遗留的学历层次低的情况,福建医科大学还专门为影像专业设置了放射中专升大专、大专升本科的成人办,目前已经具有多层次医学影像专业培养设置,已经从过去只有中专,发展到影像大专,医学影像本科(医师),医学影像本科(技术)专业相继设立,解决了专业人才的瓶颈。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学科队伍也得到不断状大和发展。在省级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影像(放射)科人员基本上都已超过50人,甚至少数医院接近100人。据初步统计,目前全省影像从业人员达到超过3000人,其中技术员近千人,卫生院影像(放射)学工作人员为超过200人,但相当多的科室仍处于缺编状态,尤其需要本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因此,学科队伍的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7科研课题和成果展示
近10年来。影像学的硬件设备得到了极大改善,科研课题的申报数量也有明显提升,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科研成果,获得福建省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超过10项,福建医学科技奖三等奖超过10项,市级科技成果奖10多项。发表了10多篇SCI收录的论文,现在有超过10篇论文被北美放射年会和欧州放射年会录用为大会发言和展板,共发表了数百篇的学术论文,其中在国家一级刊物发表100多篇。
1.8影像信息化建设
省放射学会创建了福建省医学影像网,这在全国是少有的,为我省影像学专业人员提供了信息化的交流平台,也是一个很好的继续医学教育的现代化手段,通过不断的更新和探索,设置了信息、继续教育、病例讨论、微博平台等栏目。设立资料库,将每年学术会议的文稿及福州市等地市读片会资料上传到网站,供同行们浏览和学习,扩大新知识的受益面,南专家提供讲座稿,免费供大家浏览和下载。让基层医院的医生免费接受远程网上继续医学教育。该网站每天的点击次数达到90多人次,有力推动了我省网上继续医学教育的开展和普及,也促使基层医院的影像工作者参与影像信息化的平台建设,推动本学科向更高层次发展。
1.9专业人才培养
由省卫生厅实施的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为影像专业人才培养又增加了一条非常重要的渠道,为医学影像学后继人才培养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甜:多年来大医院为基层医生每年培养了大量的进修医生,提高了影像专业队伍的业务素质,为医疗事业做出贡献。但对在职队伍人才的培养缺乏常态机制,福建省应尽快成立医师协会,将许多医师定期培训和提高的工作由医师协会来完成,提高福建医师行业队伍素质。
1.10创建福建省远程医疗网
为了配合福建省政府开展数字福建的计划,放射学分会与福建省卫生厅共同创建了福建省远程医疗网。这在全国属于开拓性的一项工作,对促进全国远程医疗信息化建设有着一定影响和借鉴作用。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影像远程会诊或影像诊断中心将为基层医院的影像诊断带来全新的模式,极大提升我省医疗诊断水平,让全省人民共享先进的医疗资源。
一个世纪的医学实践已经证明,医学影像专业是当之无愧的临床一级学科。目前被称为“辅助科室”和“医技学科”是不科学的,因为当今的医学影像专业医师不但需要将全部的医学知识应用于临床工作,同时还要学习和掌握最新、最先进的科学设备的应用和开发。需要不停顿地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担负着临床医疗实践中最重要的诊疗环节之一――诊断疾病的重任,同样存在和承担着重大的医疗责任和风险。
2 医学影像学学科发展趋势
2.1学科设置
医学影像学是一级学科,但目前实际上被人为地分解为几个二级科室,从学科发展趋势看,分为二级学科不是方向。
我省现有的行政科室设置多数不合理,近期(3~5年)的发展目标首先是需要解决学科设置。要促进医院层面用行政决定一个医院只设一个影像科,这需要院长的决心。
业务层面整合,这是科行政主任必须要去推动的工作。学会层面加强学术的引导和推动。实现这一目标,是医学影像专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专业人才最终培养目标应该是一专多能,既全面掌握各大型设备的性能和业务特点,又能在某种设备上或者在某系统上有专门的训练,以期获得专门的经历,经验和专长,既全面又专业。这是今后本专业培养人才最根本的路径和终极目标。实现这个目标才能实现医学影像对医学发挥最大的贡献,这是中长期目标,需要几代专业人士的共同努力和有关部门给予的支持。
根据目前医学影像发展的趋势预测,医学影像专业在学科设置和行政建制上需要有新理念和新突破。大影像的概念可以从目前的放射专业、超声专业和核医学专业的三分局面提升到医学影像中心概念,形成一个新的整合,实现真正的一级学科模式。还可以涵盖已有的PETCT以及更新的如PEMR等医学影像设备的整合,实现跨越式发展。走向国内甚至国际领先的结构体系,促进影像事业飞速发展。
2.2人员结构和人才培养规划
由于历史的原因,现有影像学专业人员的学历结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尤其目前大型现代化设备的快速引进,迫切需要加大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跟上医疗业务发展的步伐。需要加强现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如定期举办培训班等,让在职人员能定期、规范地接受再教育,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
多吸纳高学历和高职称人才,加大本省硕士研究生培养数量,5年内全省需要超过百名硕士研究生,目前大量缺额。三甲医院也至少需要50名博士学历人才。但收入待遇等政策缺乏足够吸引力,尚需更多政策扶持。
影像科室编制目前处于严重缺编,医院对影像科编制也缺乏规范设置。建议在编制上,应规定影像科员工数量占全院人员的5%.7%。
规范化培训基地的建立为影像专业新生代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从目前情况看,基地的实力还参差不齐,建议能依托大学附属医院影像科为龙头,组织师资培训,以期尽快提升培训基地的教师力量。福建医科大学目前具有培养影像专业的硕士点,但无博士点,希望加强这方面的建设和培养力度,尽快填补博士点的空白。希望通过3~5年的努力,使我省影像学科队伍整体水平有一个质的飞跃,使得医学影像专业队伍在人才结构上既具有尖端人才,还有一支适应快速发展需要的医学影像人才。
多渠道培养人才,立足本省资源,师资培训,进修,专科培养专门人才,大力举办各种学习班,集中培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向省外、国外输送人才,都是需要的。
2.3如何合理配备议器
根据卫生部有关规定,影像大型设备全省总量控制,包括CT,MR和DSA三种设备。目前全省县级医院都已经配备CT,部分县中医医院也配置CT,预计在今后3年内一部分中心卫生院也将配置CT,总量有250―300台,部分三级医院可能由于业务的需求,CT机器可达3~4台,以满足逐渐增长的就医需求。MR目前全省配备已超过70台,预计在今后3年可以超过100台;我省DSA目前主要集中在省级大医院,随着临床需求和地区等级医院硬件的刚性需求,也将较快增加,但更迫切的是目前市级医院介入人才缺乏,预计3年内将超过30台,需要在人才引进机制上予以考虑解决。
DSA属于比较特殊的地位,既需要具备医学影像专业诊断知识,又需要特殊的治疗技术,需要特殊的培养渠道。全国都在制定该行业的准入和规划,我省也应该予以重视。
2.4在临床医学中地位和作用的转变
由于现代科技在医学影像学设备上的应用日新月异,突飞猛进,使得医学影像能为病人在诊断疾病中不但提供快速便捷的诊断方法,还能提供客观、可靠的诊断依据,使得医学影像在临床中的需求明显增加,其重要性、依赖性也显著增强。从过去进行影像解剖诊断,到现在已经具备许多功能影像检查,分子影像学已显示出巨大的医学潜力,甚至可能是未来医学的重大突破之所在。
2.5科研模式
影像科已由过去简单的辅助科室成为目前独立的一门临床学科,不仅其工作模式已发生了转变,即由简单的诊断任务转化为参与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选择的全过程。因此,科研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其先进性,而且要重点考虑其成果的临床价值。同时,由于影像科硬件的发展,除注重临床科研的深入研究外,还要利用现有的功能成像等高级成像技术开展科学研究,并与临床各科室或各高校联合申报更高层次的科研项目,如联合攻关国家级课题项目等,提升科研的层次和水平。要争取在3―5年内,获得3―5项国家自然基金科研项目的资助。
3 展望
影像专科的特殊性是设备依赖型专业,只有设备的提升和人才建设同步发展,才能带动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3.1设备的提升
结合当前国家医疗体制改革思路上考虑,设备要分三个层次:
3.1.1服务于社区的影像医疗设备
主要由政府出资采购(政府部门已经在实施),属于基本医疗需要的设备,如用于常规透视、摄片的普通x光机,可以带来低成本,广覆盖就诊效果。这是近三年内需要和可以实现的目标。
设备更新和数字化建设:逐步将普通x光机更新换代为间接或直接数字化影像设备设备,由于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大概需要至少5年时间;
解决基层有设备、无人诊断的问题,是医学影像专业非常突出的工作。建议逐步建立能覆盖全省的远程会诊功能的影像网络系统工程,技术上已经能实现,只要政府部门重视,在今后5年内可以基本建成。这样可以有效地利用这些设备,解决基层影像诊断最核心的难题。
建立以某一层次为中心的影像诊断中心来解决和提升基层影像诊断,是一个非常现实可行和重要的模式,只要政府部门给予政策支持,实现数字影像的远程诊断,让全省人民共享医疗成就,共享高水平的诊疗服务是指日可待的。医学影像界的医务人员愿意为此做出具有历史意义的贡献,
当然也需要对基层医院影像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培训,这部分工作可以由专科分会或医师协会来实施。考虑到现在交通情况都比较顺畅,可以设计以地区为单位的周末两天短期培训,政府出资,解决每次培训费用。专科分会可以协助组织讲课专家,组织编写一个适合社区医疗实际工作需要的规划教材,采取巡回讲课方式,每半年一期,为期5年,可以很好地解决社区工作人员的诊疗水平问题。甚至可以考虑政府出少量资金组织专家定期录制继续教育讲座,由公司负责录制,分发给基层医院医务人员学习提高。也可以利用网络视频,进行异地讲学,视频讲学,形式多样,不断推进。
3.1.2地区级医院
这类医院目前由于在早期等级医院评审和医院规范化管理等要求下,影像设备已有很大发展,预计在近两三年内经过医院自身的更新换代,基本上满足地区医疗诊疗的需求。但由于历史原因,人才结构不平衡,合理的人才梯队尚未形成,或人员总体诊疗水平与医疗需求还存在不相适应,需要进一步提高。这需要从各方面来逐步解决:(1)医院需要对不适合影像专业发展的科室结构进行整合。比如现在不少地区医院还存在将大影像科室分割成多个行政建制的科室,不利于人才梯队建设,而没有形成大影像科的地方,人才结构越不合理。技术力量也越弱,甚至人才不稳定,也吸引不了好人才到那里去工作。(2)现有自身人才业务水平的提高,要加大医生进修力度,到主治医生这阶段,建议以政策规定至少有一次半年以上在三级甲等医院进修的机会,以便于他们对三甲医院的业务有所了解,也能达到提高自身业务能力。(3)加强科室业务学习机制,不论进修或外出参加学术会议,都需要向科室做学术性汇报,让科室共同收获。(4)PACS(图像和数据传输系统)是实现医学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环节,5年内全省必须按照等级医院要求完成三级医院的全院PACS建设,以适应临床诊疗工作的需求。(5)加强地区专科分会学术活动,促进地区诊疗水平整体提高。
3.1.3三级甲等医院影像科的发展
全三级甲等医院应该成为全省学科发展的领头羊和风向标,代表着全省与国内外比较的窗口,也应成为培养福建专业人才的基地。学科水平突破关键要看几家省级三级甲等医院,他们承担着医疗、教学、科研任务,人才多、设备先进。学科的发展需要他们的支持,是学会关注的重点。学会将通过多种方式鼓励大协作,联合攻关,申报课题,共同分享科研成果,争取多出成果。专科分会将结合不同时期设备和人才情况,适时推动学术活动,适应形势发展,促进我省影像专业科研的发展和学术水平的提高。
3.2人才建设展望
1.医教结合,提高医学影像技术学教师团队的技能。医学影像技术课是最具显著特征的培养动手能力的实践性课程,教师要有过硬的技能才能实实在在地上好本门课,该团队教师注重医教结合,切实提高操作技能。
1.1先期、分散实行院外医教结合。学习与进修是提高教师技能的常规手段,在此基础上,该团队教师首先采取先期、分散、较长期地实行院外医教结合。一位担任超声技术课的老师一直在附属医院连续上班11年,一位担任放射技术课的老师多年来一直在本市中医院上班,数名老师多次利用寒署假到市医院上班。
1.2整体实行院内医教结合。2007年下半年以后,医学影像教研室全体教师到附属医院放射科和超声科统一排班值班,整体实行院内医教结合,通过临床“大练兵”,提高了处理临床病人的能力,丰富了临床案例,为突出技能教学打下了基础,教师们讲课生动,设计实验、实训更切合实际,达到教学与实际的“零距离”,打造出一支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团队。
2.教研活动,针对临床需求剖析教材实践性知识点,明确教学重点
该团队教师融入临床工作后,对现阶段专业岗位现状及科室用人需求有深刻的把握,在教研业务活动中紧紧结合临床实际,逐一剖析出教材各章各节的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实践性知识点。此时,在制定教案、书写讲稿、制作课件及实时授课等教学各环节活动中以此为中心来进行,明确教学重点。这样,彻底改革旧时课前准备模式,保证了课前准备突出技能,有效设计各环节的教学文件,做到所讲的每一个理论都要联系所指导的实践,理论知识与实践紧紧相扣,保证了所授知识点对临床应用的指导价值。该课程每章末均布置了突出技能训练特征的课后练习题,形式多样且与国家上岗证统一考试接轨,内容切合目前医院发展实际需要。
3.突出临床实训,提高学生技能。
3.1多手段设计训练方案。医学影像技术课特别注重实践技能训练,根据大纲要求,设计多手段训练方案。大体分为基础性实验和操作性实训,分别采取教师示教、学生训练、小组配对(医生与病人)训练等方式,实验实训时间分为课堂训练、课间训练和周末节假日训练,实验实训场所分为校内实验室和附属医院临床实训场所。在执行大纲的基础上对重点章节增设了实践技能训练与考核。如“普通摄影”一章,设计了一百多个摄影位置,印制了书面的操作考核标准、考核评分标准、补训练计划,学生单人进行、人人合格,做到一章一节地过关,切实保障每位学生达到百分之百的合格后进入后续章节的学习。
3.2拓展实训场所。为进一步提高学生技能,医学影像技术课的实验实训由原来的校内实验室扩展到附属医院放射科及超声科进行,校内实验室主要用于安排基础性实验,附属医院放射科及超声科主要用于安排临床操作性的实训。医学影像教研室整体实施医教结合以后,为安排学生到本院附属医院放射科和超声科提供了条件和保障,在协调安排好临床工作和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安排学生到医院实训,现场病人真实,身临其境,实时操作,效果好。
4.岗前培训,与毕业实习接轨
数年来,在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离院实习前安排了岗前操作培训与考核,针对实习操作科目进行实训指导与检测,人人过关。对检测不过关者须补操作训练,合格后方可安排实习。此举有助于学生到实习单位后很快进入岗位角色,受到实习单位的肯定。
5.利用外部医院资源,提高学生技能
医学影像技术课长期、系统聘用市内三家医院影像科中级以上的医技师担任部分专业技能课教学和见实习带教工作。外聘教师富含实践成分的授课内容与方式促进了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弥补了如MRI、DSA和核医学等我院目前无校内实验、实训条件的科目的实践性教学;外聘教师结合岗位工作实际,创造“身临其境”的教学意境,体现了教学与岗位的“零距离”,学生专业热情高;同进加强了师生感情,方便学生利用周末、节假日自行到外聘教师所在医院见实习。
二、创新点:该成果的创新点:凸显实践技能特征,教学活动过程各具特色。
1.教师提高技能的医教结合手段有特色:整体医教结合,大面积提高教师技能。学习与进修是提高教师技能的常规手段,而该团队教师则重点采取医教结合“大练兵”手段。部分教师先期、分散到市医院及市中医院进行院外医教结合,从2007年下半年起全体教研室整体实行院内医教结合,系统排班值班,充分利用教学之余参与临床实践,打造出一支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团队。
2.紧扣临床剖析教材知识点有特色:保证每个知识点的临床指导作用。该团队教师融入临床工作后,对专业岗位需求及科室用人设置有深刻的把握,因此紧紧结合临床实际,逐一剖析教材各章各节知识点,保证了解析出的知识点对临床应用的指导价值。深层次知识点的剖析,保证了课前准备的突出技能,为授课、实验实训提供了重点。作为设计教案、制定讲稿、制作多媒体课件等结合临床实际有效调整理论与实训的关系。多方法授课,突出技能知识的讲授与操作训练。
3.设计技能考核及岗前训练有特色:促进学生进入临床尽快上岗。数年来,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课对重点章节都增设了课间的实践技能考核,单独制表,有技能操作标准,有考核评分标准,有补训练计划,切实保障每位学生达到百分之百的合格后进入后续章节的学习。数年来,在该专业学生离院实习前安排了岗前操作培训与考核,针对实习操作科目进行实训指导与检测,人人过关,有助于学生到实习单位后很快进入角色,受到实习单位的肯定。
4.拓展实训场所有特色:突破性地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为进一步提高学生技能,医学影像技术课的实验实训由原来的校内实验室扩展到附属医院放射科及超声科进行,前者主要用于安排基础性实验,后者主要用于安排临床操作性的实训,到医院实训,现场病人真实,身临其境,效果好。5.利用外部资源提高学生技能有特色:常年外聘医院医技师任教,实践生教学效果显著。医学影像技术课长期、系统聘用医院影像科中级以上的医技师担任部分专业技能课教学和见实习带教工作。外聘教师实践性强,教学身临其境,实现了教学与岗位的“零距离”,学生专业热情高;对如MRI、DSA和核医学等我院目前无校内实验、实训条件的科目教学提供了弥补措施;加强了师生感情,方便学生利用周末、节假日自行到外聘教师所在医院见实习。
三、应用情况:该成果的应用与推广正在不断深化之中
1.已应用情况
该成果已用于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四个年级八个班级434人的《医学影像技术学》教学中,经突出技能的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强,实习后进入角色快,处理病人能力强。去年以来省级实习医院留院工作5人,地市州级实习医院留院工作18人,成都市区县医院工作近30人,该专业连年就业率均接近100%。通过医教结合,教师们提高了临床操作技能,丰富了实践性知识,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一名教师主持进行了“整体结合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成效研究”的研究,并获我院教学成果二等奖。一名教师通过将临床实践的体会与教学联系,撰写的《大型医疗设备MRI、CT、DSA、DR等检查影像技师诊断意识的培养》一文在全国医学影像技术教研学术会上大会发言交流。多年来常年外聘教师,利用外部医院资源参与教学,教学实践性强,学生热情高;弥补了我院目前无校内实训条件科目(如MRI、DSA)的实践性教学;提供了学生到外院实验实训的条件,拓展学生实训的时间和空间。数年来利用外院资源教学,取得了经验,一名教师撰写的经验总结论文《常年外聘医院影像科人员任教的管理体会》于2008年8月在贵州遵义召开的全国医学影像技术教研学术会大会发言,并获一等奖。医学影像技术教学团队汇集实践教学成果,建成《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省级精品课程,并已将该成果运用于本专业各班的教学中。从网站上阅读比较及同行专家评价,与国内同课精品课程相比,我院该精品课程在教案设计、课后练习、多媒体授课等方面均突出技能,从内容到形式显现特色。医学影像技术教学团队于2008年10月评为“院级优秀教学团队”。
关键词: 项目教学 医学影像电子学基础 教学模式 实施研究
1.问题的提出
教育部在2006年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医学影像电子学基础是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其教学目的是使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学生掌握电工、模拟电路及数字电路的基础知识,为后续课程《影像设备学》的学习打好基础。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学习医学影像电子学基础时存在许多问题:(1)在专科阶段短时间内学生很难改变以往的学习方式,很难从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中摆脱出来,习惯于纸上谈兵,习惯于死记硬背公式及方程等。(2)按照传统教学模式先理论后实践,专业课的教学效果不明显。有些理论知识较抽象,电路原理难懂,由于许多学生在高中阶段对电学部分的知识掌握不扎实,而在现阶段又没有足够的课时让学生三步一回头复习巩固,更没有时间通过检测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因此,学生对教材中各种单元电路,在实际中有何用途,如何应用所学的电路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感到茫然。(3)现行课程体系中实践课程与理论知识及后续课程衔接不明显,专业特色不突出,系统性和实用性不强,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课后许多实验都是验证性实验,激发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通过学生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在学习医学影像电子学基础时存在的困难和需求,并与后续课程的老师交流,了解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根据学科特点有选择地进行项目教学。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开展的教学活动,即以项目带动教学。项目教学法来源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其相适应的项目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组织和指导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建构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中,教学关注的重点是学生达到的程度,指导教师的任务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水平和兴趣选取适合他们的项目,使学生置身于探索知识的情境之中,从根本上将传统课堂中的满堂灌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2.项目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具体实施过程
项目教学法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下面结合我校医学影像电子学基础项目“简易半导体收音机的制作”阐述整个过程。
2.1项目选取。本学期开设的专业课程是《医学影像电子学基础》,选取“简易半导体收音机的制作”作为教学项目考虑到了三点:第一,从专业理论看,基本覆盖了模拟电子线路中几乎所有的知识点;从专业能力看,这里涉及了各种测量仪表和工具的使用,电路的设计与焊接技术等更广泛的专业能力;第二,收音机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学生比较熟悉,完成安装和调试后,就能感觉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的兴趣;第三,收音机所需要的电器元件在市场上可以买到或从废旧家电中拆卸,成本不高。
2.2项目分解。“简易半导体收音机的制作”项目由两个层次模块组成,第一层次模块是按照收音机工作过程的时序和电路组成而形成的电路功能模块(也称为子项目),分别是调谐回路模块、混频电路模块、中放电路模块、检波电路模块、功放电路模块和安装与调试模块;将电路功能模块再分解成学习任务模块,它们分别与教材章节的知识点相对应,即学习任务层次模块。考虑到学生毕业后从事简单影像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的需要,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必要的知识,例如电路的安装与调试等模块。
2.3项目组组成。项目组成员通过学生自由组合和老师指派两种方式进行,每组人数在3~5人。但是,无论以哪种形式组成的项目组,分组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性别差异等因素,营造有利于学生相互交流探讨的良好学习氛围。在项目分解时,还要考虑让具有某方面能力优势的学生负责该方面任务,这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完成任务的积极性,以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2.4制订项目计划。项目组成立后每组学生就是一个小的整体。他们可以相互讨论,制订工作计划,确定各自承担的任务及工作步骤和程序。在制订项目计划前,先由教师将学习任务模块分解成相对应的课程教学内容,形成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点,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各组成员制定每个成员在项目组中的分工及成员合作的形式。由每个项目组选派一名成员讲解完成项目的思路,其他项目组学生提问、质疑,该组学生解答。学生解答有困难时,指导教师给予点拨和指导。在最终得到认可时,完成《项目实施进度表》,以便有计划地实施项目。
2.5项目方案的实施。项目的实施与各组成员的有效分工与协作密不可分。各组成员在小组中彼此相互合作,互相激励,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从而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在提高个人各种技能的同时实现整个小组的共同目标。其间,学生可以不依赖教师,依据学习目标,独立寻找相关资料,自己阅读与分析后,小组成员之间互动、分析讨论。这种既有分工又有协作的学习方式,有利于调动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
2.6项目成果展示与评价。项目完成后,组织成果展示与评价是项目教学的关键。合理的评价可以使学生了解自己在课程学习中的收获和不足之处,也可以帮助教师调整和改善教学行为,进而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小组自评主要以演讲报告的形式,每个小组中的小组成员都有自己的任务,但在做报告的时候不可以报告自己的任务内容,只可以报告小组其他成员的任务内容。报告时要求除了演示成果并对演示成果进行理论分析。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只关注自己的一小部分任务,要求他参与到完整的项目活动中。而教师可以通过他们的演示和演讲考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教师应当在学生做完报告后能及时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3.项目实施的总结与反思
3.1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提高。开课之初,我们主要采用传统的讲授法进行教学,电路部分抽象难懂,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有限,许多学生对《医学影像电子学基础》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为此,引入项目教学法,在项目的引领下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活动,积极参与活动,在开放的、互动的、自由的课堂氛围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收效明显。
3.2有效克服教学课时数少的问题。医学高专学生的课程结构使得大部分院校面临教学课时数少的问题,我校《医学影像电子学基础》仅48学时,教学课时数如此之少,要把书中涉及的内容全部讲完比较困难。我们利用项目支撑教学,让学生经历完整的电路设计、制作和评价活动过程,在完成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任务的同时,有效解决课时不足的问题。
3.3体现“教、学、做”为一体的理念。学生在参与项目活动的过程中,边做边学,边学边做,学会了面对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习过程成为小组合作共同完成项目的体验过程,教学注重的是培养学生参与并完成项目的态度,以及在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生物医学工程 应用型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2-0019-03
生物医学工程(Biomedical Engineering,简称BME)是运用现代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原理和方法,从工程学的角度,在多层次上研究人体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揭示其生命现象,为防病、治病提供新的技术手段的一门综合性、高技术的学科。BME的研究方向较多,如生物信息学、医疗仪器、医学图像、图像处理、生理信号处理、生物力学、生物材料、系统分析、三维建模等。在每个方向上又有着非常宽广的内容。因此,BME领域将是今后的研究热门之一,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广东药学院医药信息工程学院2005年开始招收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生,并成立了生物医学工程系。为了使BME专业更好地融入医药信息工程学院的医药信息背景平台,我们先后三次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改和完善。目前本专业有两个方向――生物医学电子仪器方向和医学影像技术方向。
在8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我们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社会需求,从明确培养目标、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强调实践环节教学和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四个方面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研究。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从社会需求和毕业生就业的角度考虑,我院BME本科教育培养方向定位于应用型人才,专业领域为医疗仪器,即培养大型医疗设备的操作、维修及管理人员。
根据这个专业定位,我院BME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为:培养面向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及医学仪器领域从事科学研究、系统设计、质量管理、维修销售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具备生命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信息科学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本学科及跨学科技术开发与应用的基本能力,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为了实现上述培养目标,拓宽就业渠道,我们要求本专业的学生要具备以下的知识和能力:首先,精通本专业领域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尤其是电子技术、医学信号的获取、处理的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具有BME应用研究和产品设计、维护和管理的基本能力;其次,了解本专业所需要的医学知识和生命科学知识;再次,了解医疗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法规、医疗设备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最后,熟悉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了解BME理论前沿,具有研究与开发新系统及新技术的初步能力。
二、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其合理与否直接影响毕业生的质量。课程设置的知识模块不应是封闭的“金字塔”形状,而应该是开放的“知识树”状态。合理的课程体系应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紧密结合生产和科技发展变化的需要,并坚持技术知识本位、知识能力本位和做人本位的有机统一,及时调整课程设置,不断更新课程内容使学生能够尽快地接受新技术与信息。
根据广东药学院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目标,针对BME专业在数字信号处理、医学影像设备、电子学等方面的学科优势,重视医学课程与工程技术课程知识的相互渗透,实现医、工的有机结合。据此,我们在深入分析BME学科性质和特点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国内外同类专业的办学经验,经过3次修订教学计划,逐步建立完善了BME专业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做到既重视基础知识课程,包括专业基础知识课程和医学知识课程,又突出专业特色,开设了医学电子仪器原理与设计、医学仪器故障诊断与维修、生物医学仪器与医疗器械、医用X线机与CT成像技术、MRI与医学超声技术、核医学与放射治疗技术、医疗器械营销、医疗器械质量体系与法规等课程。围绕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技术重点来设置各课程在整个专业教学计划中的比重。在突出主干课程的同时,尽可能多地开设前沿选修课,让学生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具体需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在专业课程设置中注意突出应用型本科课程设计要求和特点,加大实践课的比重。以学分制为例,目前本专业开设的实践课学分21分(含课外实践学分),占课程总学分160分的13.13%,应当进一步加大实践课的比重。
第二,重视医学、理工两大学科基础知识的加强。在构建课程体系时,重点加强生理学、人体解剖学、临床医学概论、电子技术、计算机基础课程,以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作为支柱,形成宽口径学科教育平台。
第三,重视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学要求强化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通过适当增加课程设计、综合实验、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及竞技活动、建立创新实验室等多途径给学生创设动手训练的机会,提高专业技能,使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目前,我院实验课、实训课开出率达到100%,建立了生物医学工程创新实验室,多次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级和省级等各类级别的电子设计竞赛等。
第四,把国内外知名的网络教育品牌引入学院的教学中。在美国纽交所上市的安博教育集团已经与我院签约合作培养医药软件及服务外包人才,使同学们有机会接触到最前沿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
三、强调实践环节教学,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第一,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目前虽建有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验室,但仅能开展信号与系统实验和医用传感器实验,像医学影像设备原理、医学电子仪器原理与设计、医学仪器故障诊断与维修、生物医学仪器与医疗器械、医用X线机与CT成像技术、MRI与医学超声技术、核医学与放射治疗技术等课程所需的实验仪器和设备因所需资金较大,所以目前只能开展模拟实验,效果不是很好,这是我们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二,开设第二课堂。全院所有教学实验室和大部分科研实验室向学生开放,接受高年级学生进行科研训练和创新性实践,并要求承担了省厅级科研项目的教师积极吸收学生进实验室,参与课题研究。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型的科技创新竞赛活动,并屡创佳绩,有数十人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项,其中,我系学生分获2008、2009年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广东省二等奖、三等奖;2010年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广东赛区二等奖; 2010、2011年全国文科类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二等奖; 2011年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广东省二等奖、三等奖等。
第三,在医疗设备生产企业和医院之间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在企业实习过程中,要求学生下到车间参与生产过程,并对医疗设备的技术发展动向和市场状况有明确的认知;在医院实习过程中,要求学生轮换到各个相关科室工作,了解常用医疗仪器的使用、操作和维修方法,掌握其原理和关键技术,并熟悉医疗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方法。如广东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和广东药学院附属中山医院(中山市人民医院)均可作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为本专业的相关课程(如医学影像设备原理、医用X线机与CT成像技术、MRI与医学超声技术、核医学与放射治疗技术、医学电子仪器原理与设计、医学仪器故障诊断与维修、生物医学仪器与医疗器械等)提供见习、实验条件。
第四,学院多次举办学生与医药企事业的交流活动,请政府官员、企业老总到学校给学生做学术报告,带领学生参观医疗设备企业、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举办模拟招聘会,给学生提供广泛接触企业的机会。让学生在交流活动中展现自己的学识、能力与才华,了解医疗设备行业的发展趋势和珠三角地区医疗设备行业的发展布局,了解自己学习的专业方向与今后就业的联系,了解企业的经营范围、产品开发流程、运作模式、感受企业文化。
四、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落实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是提高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我院的教育理念是“重实践,强能力”,力争培养“上手快、善沟通、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因此要求我们建立一支敬业爱岗,教风严谨,既有理论又能实践,既能从事学院教学,又能从事在职员工培训,既肯刻苦学习专业前沿技术,又富于改革创新精神,既搞教学又搞科研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我院生物医学工程系现有专任教师15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4名,占专任教师的26.7%;具有博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6名,占专任教师的40.0%;从附属第一医院、安博教育集团、广东凯通软件开发有限公司、广州中星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等聘请10余位兼职教师。基本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高、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当然,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接下来将在以下方面进一步加强“双师型”队伍的建设:
第一,组织教师深入医药和医疗设备企业一线了解人才需求情况,制订培养目标。积极鼓励教师开展经常性的下厂实践活动,让每一位教师都与一个或几个与本专业相关的企业建立长期的联系,不断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思想,并将其应用到教学与培训中来,同时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我们鼓励教师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情况下在相关企业中兼职,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活动,通过这项活动,教师积累了大量来自医药和医疗设备企业的教学案例,使理论教学更加结合实际,受到学生的欢迎。另外,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打破了理论课教师与实践课教师的界限,积极鼓励理论课教师参与到实践课教学指导中来,目前,BME专业中不但实验课、实训课开出率达到100%,而且实验、实训课的指导全部由任课教师担任。
第二,指导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大赛等。积极参加每年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与电子设计大赛,学院各级领导与多名教师参与各类竞赛的组织、辅导、参赛等工作,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从中既锻炼了学生的理论实际应用能力,又使参赛教师的业务水平得到了提高。
第三,教研室内形成良好的学习、教学氛围。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及时总结推广教研室或教师的先进经验,按照计划、实施、检查、总结这四个阶段,使教研室工作计划保证落实,固定教研活动时间,明确科研课题,教改目标到位,对教师能力、素质培养体现充分,并将常规教研活动与专题教研活动和创造发挥型教研活动有机结合,在活动中实现教师间的相互交流和共同提高,创设一种青年教师成长、中年教师进步、老年教师提高的良好氛围,努力提高“双师型”教师业务水平,建设成为一支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五、结束语
我院自2005年开设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以来,目前已有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就业前景十分广阔。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毕业生的思想品德优秀、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以及适应性好,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学生的满意率达到95%以上。今后,我们将继续秉承培养“上手快、善沟通、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的办学方针,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不断调整和完善,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应用技术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王能河,邹卫东,梅贤臣.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J].咸宁学院学报,2009,29(2):104-106.
[2] 陈超敏,贺志强,周凌宏.复合应用型生物医学工程人才培养的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2004,(9):123-124.
1课程考核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目前考核现状目前我校临床医学概要考试主要以理论考核为主,采用闭卷方式,侧重诊断与内外妇儿的基础知识,注重与影像、康复、口腔、检验、药剂学等专业的相关性应用。题型主要以客观题和选择题为主,所占比例为60%,评分量化。考察内容涉及各学科,知识面广,可综合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其中多项选择题,考核要求较高,答题必须准确全面,为历年失分较高的题型。名词解释、简答题与论述题/病例分析题,所占比例分别为8%,16%,16%。名词解释、简答题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基础知识的把握,要求较高,需要准确记忆,所占比例有所下降。病例分析题主要考察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实际应用能力,各问题之间有序贯性,要求较高,失分亦较多。
1.2考核存在问题(1)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总体难度较低,单项选择题中病例型题所占比例较低,历年考题重题率较高,变化较少。各重点章节所占试卷比例缺乏统一量化。(2)本课程基础知识相对简单,未开设实训课程,缺乏实训考核。(3)平时成绩计算缺乏量化标准,客观性不强,出勤率、练习、问答所占成绩具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所占成绩尚未完全纳入总成绩。(4)执业助理医师考核成绩尚未纳入现有考核体系。
2课程考核改革方案
2.1课程设置该课程为研究临床内外妇儿等常见病、多发病诊断与防治的概要纲领,偏重于疾病的最基本知识,涉及疾病种类繁多,应将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原则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注重广度,弱化深度,力求精简,加深其他专业的比例,增加学生对临床知识的了解。缺乏临床技能方面的相关项目及要求规定,须通过调研,进行补充完善。
2.2考核内容和方式考核内容分布上应以诊断基础、内外妇儿的常见病、多发病为主,适当增加其分值比例,达到85%左右,少见病、疑难病尽量少涉及。考核难度中简单题和中等难度题控制在90%。在最后的病例分析题中,应选择典型病例,适当变换新题。在考核形式上单选题中可增加病例式题型,侧重实际应用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减少多项选择题,可尝试病例组、病例串型题,适当引入一定比例的执业助理医师真题。具体措施有:(1)建立高质量的临床医学概要题库,选好题,选精题,把握准重点,尽量实现题型多样化。平时为学生提供章节针对性练习题,对所学知识进行指导与巩固。无实训考核,缺乏临床技能方面的相关项目及要求规定,须通过调研,进行补充完善。(2)对考核结果进行严格复核,充分注重考试后的成绩分析环节,并及时反馈,真正体现考试的价值,达到有效指导与合理调整后续的教学与考核过程的目的。(3)过程考核中出勤率、练习及课堂问答较随机,应规定出准确的成绩所占百分比,要求授课教师严格遵照执行,并进行有效监督。(4)对毕业学生的执业助理医师考试成绩进行汇总分析,纳入考核体系,真正实现考核形式的多样化。
3课程考核预期效果
通过对临床医学概要课程进行考核改革,使理论考核试卷真正达到题型多样,覆盖面全、侧重重点,兼顾难点,难易适中,能最大程度的反映出学生基础知识实际掌握水平的目的,真正提高考试质量,实现考试价值。尝试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训技能考核模式,实现考核的多样化。切实完善过程考核,实现全程化并有效实施,真正实现考试过程的规范化和科学化,逐步与现代化考核方式相接轨。并最终在贯彻落实的过程中,真正达到以考促学,以学促考,用考核引导学生学习,用考核检验学生学习的考学相结合的目的,实现考学的良性循环,最大程度的提升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提高执业助理医师考试/!/通过率及适应将来职业岗位对临床专业知识的需求。
肝癌被称为“癌中之王”,病死率极高。早期大多无典型临床表现,一旦出现肝区疼痛等症状,已是中晚期了。
肝癌的治疗首选方法是手术切除。如能早期及时手术,可提高存活率和患者生活质量。不幸的是,很多肝癌患者发现时,已是中晚期,因肿瘤巨大、伴肝硬化、肝功能差、肝内转移或多中心肿瘤存在等,而不能行手术治疗。这时,有一种新方法――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属于介入治疗范畴),它能给肝癌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饿死、杀死癌细胞
作为正常肝脏的血供,70%~80%来自门静脉,20%~30%来自肝动脉。肝脏氧的供应,肝动脉和门静脉各提供50%。有人认为,肝脏的氧供主要由门静脉供应,肝动脉只有在门静脉对氧的提供不足时作为后备之用。可见,肝脏的氧供减少50%,仍可维持正常功能。
而肝癌组织的血供90%以上或绝大部分来自肝动脉,门静脉仅在肿瘤周边部位及包膜等处参与少量供血。
因此,通过股动脉穿刺,引入直径2毫米的细导管,在x光透视引导下,插入肝动脉的肝癌供血血管,经此导管注人栓塞剂,将癌组织内的小血管全部栓塞,切断其血液供应,使癌细胞“饿死”,而正常肝组织能够耐受;在阻断癌组织血液供应的同时,注入抗癌药,可以将癌细胞“杀死”。这种用药方法,用药剂量可以大于全身化疗数倍,而全身的副反应则很低。
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主要有:
各期原发性肝癌,以早治疗效果最好。随影象医学的发展、导管技术和导引穿刺技术的进步,小肝癌已成为介入治疗的重要对象,其效果可与手术媲美。
转移性肝癌;
肝癌术后复发不宜再手术者;
肝癌主灶切除,肝内仍有转移灶者;
肝癌破裂出血的治疗,既可起到止血作用,又可对肿瘤进行治疗。
因疗效差、并发症发生率高或预后极差等多种因素,下列情况不宜采用介入治疗:
严重肝细胞性黄疸;
大量腹水,尤其是伴少尿的患者;
肝硬化明显,肝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
肿瘤病变已超过整个肝脏的4/5以上;
全身广泛转移,终末期患者;
严重心血管、肺部疾患及严重肾功能不全者;
明显凝血机制障碍有出血倾向者;对碘过敏者。
临床疗效
20多年临床应用证明,介入治疗方法可以使肝癌得到明显控制。
最近,日本学者对20年来肝癌介入治疗效果总结显示: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早期肝癌的生存期,与外科手术治疗的相仿;而外科不能手术的中晚期肝癌患者,经介入治疗后,绝大部分患者症状得到缓解,生命得到延长。
另国内报道312例,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1、2、3、5、7年生存率分别为61.5%、41.9 %、30.9%、20.2%、14.7%。
专家简介
医学生社会实践心得一:医学生社会实践心得
杜甫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然而,在今天,这句话似乎成了天方夜谭。从小学到高中,我们都是啃着书本,在题海里“游”过来的,素质教育似乎离我们很远。到了大学这个微型社会,我们才发现,原来,实践能力是这么的重要,“实践岀真知”,相信这是我们每个人都不敢否认的。
为了培养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抛弃象牙塔的光环,虚心向社会学习,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为了增强探索创新的精神,增强为人民服务的能力,保持真诚奉献社会的情怀,在实践中增长才干;为了甩脱书呆子气,确保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对自身的锻炼,磨砺塌实肯干、艰苦奋斗的品质,我校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作为一名临床专业的医学生,这是我的第一次暑期社会实践。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我决定去医院里面提前感受见习的氛围,真正到医学领域去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为以后的学习增添动力!于是我选择了乌苏市中医院,在征得院方的同意后,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见习实践工作。由于仅仅是大一学生,没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我主要是在一旁观看学习,但短短十四天对我来说,仍然受益匪浅。
首先,我先介绍一下我所实习的单位。乌苏市中医院是家乡仅有的两所公立医院之一,始建于1981年。在这个边疆小镇上,乌苏市中医院的各期医护人员紧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全市市民的生命健康默默奉献着。在这所医院里,虽然屋舍老旧,设备简陋,但每一个成员却从不抱怨,也几乎没有医疗纠纷发生。在我成为这所医院的一份子之后,我所做的工作,就是观察医护人员的日常工作,以及同医生一起查房。这些看似简单的工作,却处处都蕴藏着学问。
在两周的见习过程中,我明白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见到了很多病的临床表现,症状体征,了解了患者的心理状态,认识到深入的手法必须靠在临床上的实践才能不断进步,熟悉了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人员的分工及工作职责。实践的时间虽然短暂,却着实令我开阔了眼界。
下面我将从制度、技术、思想和个人方面阐述我的心得体会。
制度严格。医院所有的医护人员都要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按时交接班,并在10点正式上班前提前15分钟上岗。交班完毕,各负责人员即随主任或上级医师查房,了解病人情况,聆听病人主诉,对病人进行必要检查。在言语方面,必须亲和友善,不能命令不能冷淡,要与病人及其家属如亲人一般耐心询问。查房完毕,各个医师根据自己病人的当天情况写病历和医治方案。在这期间,我发现医护人员真的很辛苦,每天都要微笑面对每一个病人及家属,给予他们温暖和信心。至于红包送礼的问题,也由于制度严格,从来没有见到过。这种严谨,这种一切为了病人的心,真的让人感动。我所追求的,不正是如此么?
技术方面。在几天的观察中,对于医护方面的常识我了解了不少。掌握了测量血压的要领;输液换液的基本要领;抽血的要领;病历的写法等。下面简述血压测量方法:患者坐位或者卧位,血压计零点、肱动脉与心脏同一水平。气囊绑在患者上臂中部,松紧以塞进一指为宜,听诊器应放在肱动脉处,缓慢充气。放气后出现第一音时为收缩压(高压),继续放气至声音消失(或变调)时为舒张压(低压)。
医德方面。医务工作者承担着的“救死扶伤、解除病痛、防病治病、康复保健”的使命。唐代“医圣”孙思邈在所著《千金方》论大医精诚有这样的论述:“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寒灵之苦。”因此,医生必然要掌握先进医疗技术,同时更要具有爱岗敬业、廉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品格。从这几天的实践观察中,每位医护人员的真诚笑容,对病人和家属的亲切问候,都深深地打动着我。医生治病救人的初衷一直都存在。要做一个好的医生,首先要有好的品德。我一定会牢记于心的。
个人方面。虽然我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见习生,但是我有着真心求学的态度。在七天与医院的亲密接触中,我明白了,知识是永远学不完的,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作为见习或实习生,要做到:1、待人真诚,学会微笑;2、对工作对学习有热情有信心;3、善于沟通,对病人要细致耐心,对老师要勤学好问;4、主动出击,不要等问题出现才想解决方案;5、踏踏实实,不要骄傲自负,真正在实践中锻炼能力。这次的经历也为我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石。
一个人初次出身社会,我们要主动适应环境,熟悉周围的人和物,而不是环境来适应我们。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在社会这样复杂的环境里,不比我们在家里,在学校,没有什么烦恼挫折,有时年少轻狂,有时肆意妄为,一切都是那么顺利,脱离了学校和家,在社会就不是那么好了,我们应该放下学校里的那种轻狂,家里的那种娇宠,不要期望太高,要一步一步地去完成,我们要有一颗平常心,乐观地去面对社会里遇到的不如意和挫折,正确的估计自己,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
以上就是我两周的医院实地学习实践的体会。实践,是一种磨练,是对自己感受医院环境,了解医院事务的一种巩固理论知识的社会实践活动,更是对自己医疗梦想的期前准备。虽然在医院见习很辛苦,但历历在目的忙碌日子,让我过的很充实。通过实践,我更加坚定了学医的信念,同时认识到医生是一个很平凡的职业,他的责任就是救死扶伤,挽救病人的生命。而且,医生也同样应该具备一定的思想素质、专业素质和科学素质,要有一定的责任心,把病人的生命看作是自己的生命。除此之外,医生要有创新和探索的能力,积极为医学的未来作出贡献。
这次社会实践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大学生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现实和理想是有很大差距的,要改变生活,就要努力学习,不断地学习,从书本中,也从实践中。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时刻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医学生社会实践心得二:医学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时间如白驹过隙,眨眼间,为期2个月的社会实践生活就要结束了,回想在人们解放军359医院的点点滴滴,真是让人无比怀念,我们身上没有正式医生的责任重担,但是正式医生的工作我们都和医生们共同经历。这样的机会实在是很少。
在这2个月实习时间里,我们的收获很多很多,总结报告只能用书面的形式汇报出我们在医院实习的具体方面,但是却很难表达出我们在医院实习那又激动又紧张又兴奋的心情。至少不能很准确和清晰的表达我们受益匪浅。实习期间的收获将为我们今后工作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总之感谢医院培养我们点点滴滴,也感谢江苏大学给我们这次实习的宝贵机会。
回想刚来实习的时候,解放军军官老师给我们分配科室的时候,我和俞良,王琳娜,王佳音同学被分到了内科门诊,于是开始了我们为期两个月的实习生活,带我们的老师是周家合老师,一位安徽医科大毕业的医生,他跟我们的年龄差不多大。所以比较谈的来。我们在内科门诊接触了好多病人。房颤,肠炎,普通感冒,结合我们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使我们对这个病更深一层的了解。在工作之余,周老师跟我们畅谈世界杯,又为实习相对枯燥的工作增添了几分趣味。
在实习期间我遵纪守法,遵守医院及医院各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尽力提高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独立工作的能力,努力培养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经过一个月的实践我熟练掌握了病程记录、会诊记录、出院记录等医疗文件的书写。
在内科病房的实习经历也是很有意义的。刚进入病房,总有一种茫然的感觉,对于护理的工作处于比较陌生的状态,也对于自己在这样的新环境中能够做的事还是没有一种成型的概念。庆幸的是,我们有老师为我们介绍病房结构,介绍工作,带教老师们的丰富经验,让我们可以较快地适应医院的护理工作。能够尽快地适应医院环境,为在医院实践和工作打定了良好的基础,这应该算的上是实习阶段的第一个收获:学会适应,学会在新的环境中成长和生存。在病房我们接触了护士们的工作环境。
护士的工作是非常繁重与杂乱的,尽管在以前前也有所感悟,但是真正进入病房后,感触又更深了。的确,护士的活很零碎,很杂乱,还可以说是很低微,可是透过多数人的不理解,我们发现,护士有着其独特的魅力。医院不可能没有护士,这就说明了护士的重要性。医生离不开护士,病人离不开护士,整个环境都离不开护士。这琐碎的工作,有着完整的体系,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也正因如此,才能发挥其独到的作用,产生不可或缺的作用。因为有了临床的实践,我们才更全面而深刻的了解护理工作,更具体而详尽的了解这个行业。进入临床的第二个收获:正确认识护理,树立了正确的职业道德
在病房实践的第一天早上,我早早的来到医院,那时8点交接班还没开始,我跟着护士帮病人换被单,帮他们量体温等等。到了8点钟,医生和护士门准时交接班,值夜的医生和护士将昨夜病人的情况进行报告,然后各个管床医生分别开始查房,我也跟着他们,认真的听他们如何检查病人和如何询问他们。看着他们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我的心里不禁充满着崇敬之情。首先,医生们对病人进行询问,问他们的病症,比如:有无发热,有无疼痛,饮食如何,排泄是否正常,有无多尿少尿等等。然后,医生仔细观察病人的体征,有时还做下叩诊,最后开出医嘱。这时,护士们开始了紧张的比对医嘱,并且按照医嘱进行取药和进行治疗,护士每隔4小时查一次体温,并且绘成温度曲线,供医生参考,另外,每隔半小时进行一次巡房,检查是否有异常情况出现。
医学生社会实践心得三:医学生社会实践心得
社会实践是每一个大学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下是我的假期社会实践报告。
时光飞逝,走进医学殿堂已有两载,在这两年的学习中,我对医生这个职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然而理论终究局限于课本,真正走入社会,走进医院,更多的去了解医生的工作环境,更多的来到患者身边,践行一个医生的使命。作为一名临床专业的医学生,这是我的第一次社会实践。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我决定去医院里面提前感受见习的氛围,真正到医学领域去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为以后的学习增添动力!于是我来到了汉中市人民医院,在征得院方的同意后,在该院泌尿外科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见习实践工作。由于还未涉及临床课程,没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我的主要任务是在一旁观看学习,尽管时间不长,但对我来说,仍受益匪浅。
从医教科老师那里接过白大褂的那一刻,我就正式成为了这所医院的一员。走入外科大楼,那种熟悉的味道扑面而来,而此刻的心情却与往常截然不同,身份的转换,让我格外兴奋。很期待,又有少许紧张。稍作调整,便来到了泌尿外科医生办公室。科室的各位老师,对我的到来都格外欢迎。老师们的热情让刚才那种紧张的情绪荡然无存。科室赵主任为我指定了李医生作为带教。我的实习生活也就此正式开始了。
每天的工作,都是从早上的例会开始的,八点整,医护人员交班,首先由值班护士汇报当晚病区病人情况,接着是由当晚值班医生汇报晚上急诊情况,交接班结束是病案讨论,医生们将你难病人的病情、诊断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想法,提交全科成员共同讨论,提出解决方案,上级医生也会给出指导性的建议。在这个环节中,科室里低年资的医生们能学到很多东西,从各位老师们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角度,更加全面的了解这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从而积累经验。
紧接着,医生们开始进行每天的查房工作,以了解病人情况,聆听病人的病情叙述,对病人进行必要检查,在言语方面,须亲和友善,不能命令不能冷淡,要与病人及其家属如亲人一般耐心询问。查房完毕,各个医师根据自己病人当天的情况书写病历和签署医嘱。在这期间,我发现医护人员真的很辛苦,每天都要微笑面对每一个病人及家属,给予他们温暖和信心。这种严谨,这种一切为了病人的心,真的让人感动。每周二的主任大查房要求全科成员参加,由主管医生汇报情况,主任耐心的询问,还会时不时的针对当前病例提出问题,而这中的一些问题是书本上没有的,需要通过多年的临床经验分析判断,这对低年资的大夫来说绝对是学习的好机会。因为是在校学生,主任并没有专门向我提出问题。年轻大夫们在这么多人面前,回答不上来,反而会促进他们下来刻苦钻研业务,更加努力的工作。查房结束后就是每天正常的工作了。
在医院的这些天中,带教李老师详细的向我介绍了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科室设置情况。从李老师那我学会了病历的基本写法,熟练掌握了心肺复苏的操作要领以及急诊病人的处理等医疗活动。并且有幸走进手术室全程观摩了一台《前列腺气化电切》。虽然专业知识不足导致我并不能完全看懂手术,但看到医生们注意力高度集中地手术,旁边的护士也十分专业地为医生递上他们需要的工具,真是让我有紧张又惊喜。在手术中,团队合作精神也是十分重要的,主刀,一助,二助,器械护士,麻醉师缺一不可。纵使医术再高,也需要和同伴默契的配合。一小时过去了,手术顺利结束,没有动手的我,已经站的脚跟发麻,腰有点酸,可以想到手术的医生们此时更是疲惫吧,而这只是一天工作的一部分,并没有结束,不禁感到医生的辛苦,而这样的辛苦可以换来病人身体的健康,我想对于每一个医生来说,在他们的价值观里,也是值得的。
李老师常说,与病人谈话,看似简单实则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在医患关系复杂化的今天,医托,医闹,病人不再信任医生,而医生上班缺乏安全感,让本就互相猜疑的医患之间形成了巨大的鸿沟,而及时和患者及家属的交流和沟通是解决这些的唯一办法。耐心细致的谈话,全面的分析病情的发生发展,耐心的解释各项检查的目的,以及术中、术后可能出现风险情况及预防措施等,让病人享有知情权选择权。从而建立融洽和谐的医患关系,才能更好的进行各项医疗活动。
在这些天的学习中,学到了许多课本中所没有的东西。医院所有的医护人员都要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按时交接班并在8点正式上班前提前15分钟上岗。没有人迟到。医生这个职业需要这种严谨负责的态度。想想自己平时从宿舍到教室就3分钟的路程还常常迟到,和这些医生相比真是无地自容。
在此期间,我曾多次感到发现自己已经融入这种紧张辛苦,却淡定从容的工作中,而醒悟之后才发现自己仍是一个专业知识不足,还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才能像我身边的医生们一样,为病人服务,让病人恢复健康。
实践,是一种磨练,是对自己感受医院环境,了解医院事务、巩固理论知识的社会实践活动,更是对自己医疗梦想的前期准备。一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除了深切体会到医生们紧张繁重的工作,更多的是一份收获和不舍。但我坚信,在未来的努力下,终有一天我会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一名优秀的临床医生。
医学生社会实践心得四:医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维持了五天左右的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结束了,辛苦而充实,沉重却又充满欣慰。几天的奔走,受益匪浅。我们团队八人给湘西廖家桥镇那群淳朴的孩子及村民带去了些微薄的礼品和浅显的知识,去带回了多少钱也买不到的一种深刻,一种态度,一种责任,一种认识。在我们团队对当地村名进行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及调研过程中,才真正对艾滋病,对艾滋病知识在中国农村的极其匮乏,才真正体会到样一种潜在的巨大危险。艾滋病听起来可怕,但对艾滋病的无知才更耸人听闻。
由于指导老师唐教授对队员的全面培训和指导,我们的宣传及调研活动至始至终到进行了十分顺利。在对“校外青年艾滋病知识同伴教育”一项活动中,我们从去湘西凤凰的火车上和湘西火车站便展开了工作,对象基本上是湘西地区大部分是中学毕业便离开学校走上社会的同龄青年,在做调查问卷和同伴教育中他们都十分支持和配合,但是调查的结果却令人十分忧心,之前我们预料初高中毕业有一定的知识水平,中学学校也对学生进行过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应该大致有一定的了解,但出乎预料“同伴们”对艾滋病大都停留在知道有这么个疾病的了解上,在我们的宣传教育中还向我们询问了喜多令我们忍不住想笑的问题,比如“艾滋病回传染吗?”、“握手会不会传染?”。
在对xx县廖家桥镇木根井村的村民及儿童的宣传与调查中,我们才更加深刻的感受到艾滋病威胁在农村远远大于城市,才更加坚定此次三下乡的重要意义所在。随着近年来xx县凤凰古城旅游业的兴起和发展,周边的个乡镇也相继得益,廖家桥镇木根井村便是这样一个依托县城旅游的发展而经济水平有所提高的村镇之一。原来的土石房屋茅草屋渐渐被一座座干净的砖瓦放取代,村民生活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改善,村长在跟我我们谈起木根井村喜人的发展的同时也淡淡透露出他的担忧:那就是教育水平并未随着生活水平那样像原来村民的房屋一样升级更新。在村长的大力支持下,实践团在村会议室,召集了每户村民的家庭代表,对他们进行艾滋病知识的宣传及调研。正如村长所担忧的,绝大多数村民知识水平依然滞后,更不用说对艾滋病知识的认识和了解。实践团我村民们播放了艾滋病的宣传影片之后,还安排同学对他们进行艾滋病知识讲座,讲座过程中绝大多数村民认真的学校和了解对艾滋病这一新鲜事物,但也有不少村民一头雾水,茫然不知我们所云,没多久便干起了其他事。这不是村民不支持,相反反应的正是知识文化水平匮乏所在,很多村民根本不知道艾滋病是到底怎末回事。后来在实践团全体成员的出动下,耐心的为每一位听不懂的村民用最通俗的方法讲解以后,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这样一个现状让每一位队员都感到无比沉重。
下午,实践团又对木根井村所有在家的儿童及青少年进行了艾滋病知识的普及教育,孩子们年龄层次差异很大,有上学前班的,小学的,初中的。一双双好奇的眼神以及对知识的渴求激发了我们每个人的激情,孩子们虽然了解的不多却都很愿意听愿意学,在队员们的认真讲解下孩子们对艾滋病有了初步的了解,念中学的几个孩子很快就把我们讲的比较深入的艾滋病发展,感染,预防等知识牢记在心,并表示要回去给父母亲戚们讲解。在教育水平相对落后的湘西小镇,孩子们的求知欲深深的感染着实践团的所有成员们,在艾滋病知识宣传之余,我们额外跟孩子们进行了生命教育,并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效果,孩子们跟我们谈理想,谈学校学习,谈自己的朋友。稚嫩的语言中有着很多成年人身上没有的希望。
艾滋病的治愈还未能实现,但艾滋病的预防我们可以做到,预防在于宣传教育,但是真正普及艾滋病知识,还得有知识教育水平的支持。农村这块处于相对弱势的土地,艾滋病的威胁是潜在的是巨大的,我想,要控制艾滋病向农村蔓延。是迫在眉睫的,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还得从农村的教育着手,教育是提高村民素质的基础,更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教育支持的经济发展会像地基不牢固的楼房一样注定不能建设的高耸。湘西的村民们是淳朴的,湘西的孩子们是可爱的。但那群可爱的孩子在那片贫瘠的土地上还需要更多关怀教育的滋润,更多引导他们健康成长的帮助,而这些滋润和帮助应该来源于每一个大学生每一个社会公民。
在回去的路途中,队员们多了一份安静,带着一份从那些村民和孩子们身上流露出来的希望将会奔向更高更远的前方。
医学生社会实践心得五:医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个人心得
短短半月的医院实践学习生活就要结束了,回顾这段时间的点点滴滴,虽然说不上激情澎湃,但是毕竟自己为此付出了诸多的心血,心里难免有着激动。第一次作为实习医生的经历会让我们铭记一生。实习,意味着我不再是学校里的那个摇篮中的宝宝,而是即将步入社会的那个学步的幼儿。虽然我们没有毕业,还要在学校中继续学习,但是这短暂的实践学习生活使我对以后的医学影像专业学习树立了信心,更激发我今后的学习热情与主动性!
怀着激动又憧憬的心情,我回到了家乡,见到了很久未见的父母。和父母讲了我将要准备到医学去锻炼自己,父母积极为我寻找实习单位,最后我在……进行为期半月的实践学习生活。
在实践学习过程中正好有……大学的医学生在这里实习,我便与他们开始了实践学习生活。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是医务处的助理老师按照我们的需要和上岗要求安排院领导及科室主任对我们进行培训,其间科室的代教老师还穿插地组织我们到各病房看病历、观看关于医疗纠纷的专家讲座及急救处理方面的录像,让我们对实际的临床工作有了初步了解,为正式工作打下了基础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医学生社会实践心得(精选5篇)心得体会,学习心得
经过几天的培训,我对医院的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学到了好多新的知识。首先,医务处的于助理给我们讲了医院的发展历史及规模,让我了解到我们医院是有着悠久历史和光荣背景,以及发展潜力。同时,各科室代教老师在教学管理方面对我们也作了严格的管理规定,让我们一开始就树立严谨的作风和认真的工作态度,形成我们固定的思维方式,为将来参加工作打好基础。医德医风教育让我切实感觉到了作为一名医生的神圣和务实性,我们必须树立好自己的形象,做事坚持原则,才能更好地维护“白衣天使”的神圣职权,才能得到病人及同事的尊重。其次,关于临床上具体工作,如书写医疗文书,医疗知识和临床操作的讲座,让原本只具备理论知识的我们认识到了临床工作要干好是多么的不易,只靠掌握理论知识是不行的。同时,对正确的处理医患关系的问题上我们有了感性的认识。
即来之,则安之。在……医院这个团结向上的大家庭中我一定好好实习,充实自己的知识,为自己将来的工作打好基础,也为医院奉献出我的一切。
在骨科,我跟带教老师学习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各种手术的操作外,有时带教老师会让我给病人的创口换药。其中给我以震撼的一次是:有一天,我帮一个断指再植的病人换药过后,病人的家属指着病人腰麻后腰椎部位粘的无菌纱布问我,什么时候可以拿掉它。我揭开纱布看了看,没有在出血的迹象。我便对他说,可以拿掉了,随后我感觉不妥当,有让病人家属去医生办公室问下医生。我回办公室后,病人家属便去了。他们问了我的带教老师,我的带教老师看了后也说是可以拿掉了。但病人并没有当即拿掉,而是转过身又问了我一遍:“医生,是不是可以拿掉了。”我当时有点哭笑不得。只能对他们说:“那位比我权威多了。”我的带教老师听了急了起来。我不禁想起了刚来医院时医务科的那位助理对我说的那句话:“每科中的患者更多的是把你当一名医生来看待。你的一言一行,不仅仅要对自己负责任,还要对病人负责。”这件事情让我深切地感到自己肩上的重担,也对我在骨科继续的日子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在骨科的日子里,我见到了大量手外伤和足外伤疾病。并且能基本了解它们的诊断与治疗。可谓是不枉此行。
肿瘤科是研究内科系统病的一门学科。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内科系统疾病。它包括食管、胃、肠、肝、胆、胰等脏器的疾病,其中需要借助大量的医学影像设备。不仅包括的器官最多,而且是临床疾病发生率较高的系统。对于我们来说,是实践学习医学影像设备功能的重点科室之一。在该科,我认真了解了这个科的基本医学影像设备情况,肿瘤科的放射治疗的基本操作,以及肿瘤科中的医学影像常见故障的诊断及维修。在这个科室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跟科主任的一次会诊。当时的老师在给一位患者作诊断时,看着电脑上的影像图象,老师脸上有一丝忧郁,当时老师说:“图片质量不对,可能是射线管有问题啊!”我当时很诧异,老师怎么会这么说阿,射线管有问题怎么会出射线,就不可能会有图像在电脑上。当我们停下为机器进行检查使发现线管内确实有问题,这让我很倾佩老师。作为一名老专家能这样认真地对待机器设备,了解机器的本身特性,并不断在实际中对机器进行维修。我在肝胆外科实习的日子里,我们的主任不仅在临床理论和实践上是我的良师,他在如何做人上更是我的好老师。
在肿瘤科的日子里,我基本了解了胃镜,血脉瘤,食道癌,肝癌等一些疾病的常识和它们的初步治疗影像设备的诊断方法随后的十几天,我一直留在设备科与MIR、CT、X线、肿瘤放射科等一些科室进行实践学习。并且熟练地掌握了这些科中的一些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
随着我对医学知识的认识逐步深入。我的实习生涯也即将结束。在我的实习生涯中,我深切地感到了做一名医生的不容易,想做一名好医生更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在第一次临床实践中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领悟到良好医患关系的重要性。没有实践的考验,再多的理论也只是纸上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