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城镇建设调研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基本现状
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镇今年小城镇建设效果显著。主要表现为:一是集镇卫生环境显著改善,“脏、乱、差”现象初步得到遏制。调查中,无论是路上的行人、商贩还是集镇街道两边的居民,都一致的认为的街道较先前干净、整洁。今年以来,街道居民积极响应镇政府号召,配合政府及时拆除违章建筑、厂篷,镇容镇貌焕然一新。二是城镇管理进一步规范。先后建立和健全了《门前三包制度》、《环境卫生检查评比制度》、《镇“户外广告”管理办法》等一整套制度,对车辆乱停、摊点乱摆等突出问题进行长效管理。每条街道增设了垃圾池,成立城管中队,定时清扫收集清运垃圾,保持镇区内大街小巷全天候清洁卫生。三是居民环境卫生意识不断增强。通过书写宣传标语、出动宣传车、发放致居民一封信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广泛宣传城乡卫生同治的重要意义和具体做法,全镇掀起了城乡卫生同治的。
二、存在的问题
从调查中看,我镇在小城镇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但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两点:
(一)规划滞后,跟不上发展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村人口的逐步流入,房屋建设出现了任其自由发展,一派无序、杂乱、不协调、缺乏科学性之相。再加上原有规划水平较低,缺乏城镇体系规划和详细规划,跟不上建设发展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突出表现就是建筑房屋参差不齐,各自为阵,缺乏统一、协调。
(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配套性差
1目前集镇市场规模过小
这是在调查中居民反映最强烈的一个问题。由于目前的集镇市场规模偏小,许多小商贩便占道经营、随地摆摊、随意搭建厂篷,由此成为集镇环境卫生“脏、乱、差”的根源。街道两边的居民出于出行方便等自己的利益需要,不满意一些商贩在门前占道经营,许多商贩也饱受“脏、乱、差”之苦,迫切需要政府来来统一划线。
2道路设施配套性差
(1)道路高低不平,等级低,路况差。
从镇政府至集镇十字路口地段,很多地方坑洼不平。
(2)绿化覆盖率低,绿化树不足,分布零乱。
在我镇城管中队制定的《镇区“绿化”管理办法》中规定镇区居民户新建房屋实行自主绿化,绿化的树种必须一致,但绿化的树种并未做统一规定,而且执行效果不明显。
(3)电线杆新旧并立,参差不齐;装备电线、电话线、有线电视线路分布无序。
基础设施建设速度缓慢,使小城镇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吸纳社会资本、人才的能力较弱,直接影响了我镇城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三、对策和建议
(一)高度重视前期规划
规划是小城镇建设的龙头。规划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小城镇建设的层次和水平,一定要高度重视和尊重。与其它乡镇相比,我镇在规划设计上稍显落后。当前,全国正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市委、县委也非常重视小城镇建设,应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依据本地条件制定出合理、科学的小城镇战略发展规划,把规划设计与城乡同治结合起来,坚持以规划引领发展,开拓小城镇建设新局面。
(二)大力完善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是小城镇工业生产、商品流通以及居民生活的基本物质条件。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小城镇功能作用发挥的前提,也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的根本保证。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小城镇基础设施重点主要应做好以下建设工程: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集镇农贸市场;硬化镇区内的主街道;改造电线杆和装备电线、电话线、有线电视线路;完善排水、供水工程;依托新建中的文化楼,配套建设宣传专栏、阅报栏,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把文化楼建设成为一个服务民众,扩大宣传的舆论阵地。
[关键词] 宅基地换房 示范小城镇建设 天津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623(2016)06-0037-03
[作者简介] 刘洪银(1968 ― ),山东昌邑人,天津农学院人文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经济学、农村城镇化。
一、以宅基地换房推进示范小城镇建设成效
宅基地换房就是农民以宅基地使用权换取住房,实现农民集中居住,在此基础上实现小城镇化。宅基地换房是利用宅基地变性后的级差地租补偿住房建设成本,实现居民社区建设的资金平衡。宅基地换房促进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转变,为小城镇化奠定了基础。
1. 示范小城镇建设提高了农村城镇化水平。“宅基地换房”政策促使天津的城镇化率从2007年的76.31%迅速提高到2012年的 81.55%,平均每年有50万农民成为拥有城镇户籍的城镇居民。不但农民实现市民化,转户农民的生活条件也得到改善。
2. 实现了人口集中和土地集聚集约利用。宅基地换房后,大多数示范小城镇总人口数都不低于1万人,中心村的人口也都超过1000人。人口集中后,社区管理也相应跟进。新建小城镇内部以3000户为单位设立社区居委会,以邻近的300户为单位设立邻里,以邻近的30户为单位设立居民小组。人口集中居住后,集约节约出大量宅基地。
3. 示范小城镇建设在近郊地区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天津近郊区县示范小城镇建设与农民就业质量较好,主要源于近郊地区区位优势明显,农村土地的级差地租较高,土地变性后的增值收益较高,能够实现宅基地换房项目资金平衡。近郊地区具有较好的农村工业化基础,农民再就业方式趋于多元化。
二、以宅基地换房推进
示范小城镇建设的约束问题
1. 宅基地换房小城镇化模式在偏远地区难以推行
第一,偏远农村宅基地换房不能实现资金平衡。示范小城镇试点项目由土地中心委托建设平台企业实施融资、补偿和还迁房建设,建设平台企业根据预期收支平衡与土地中心约定出让用地面积。与城郊地区相比,偏远农村交通不够顺畅、区位优势不够突出,土地变性的增值空间有限,项目建设平台企业要求的出让用地面积较大。近年来,预期的土地出让收益出现下降,部分试点项目不能实现资金平衡,平台企业融资出现困难,项目建设推进缓慢。第二,偏远地区产业层次和农民转移就业水平不高。远郊地区村镇不具备区位优势,街镇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工业企业吸纳力不高。入住工业园区的企业规模较小,产业层次不高。街镇工业园区传统制造业的低水平发展抑制农民转移就业的增收空间,农民转移就业的收入水平不高。根据2013年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对151个产业发展特征村农民收入状况的调查结果,远郊街镇工业园区企业工资标准不如环城四区高,农民就地转移就业的工资水平较低。
2. 宅基地换房侵害了农民土地权益
第一,宅基地与住房分属两种不同性质的物权,以宅基地换房本质上是两种不同物权之间的交换。宅基地权利是农民的永久保障性物权,用于保障农民基本居住权利。宅基地物权价值与日俱增,一定面积的宅基地能换多少面积的住房,即使考虑房屋的价值增值因素,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答案。以宅基地换房实际上是用永久产权的地产换取固定产权期限的房产。第二,宅基地换房后节约出来的土地名义上仍归村集体所有,实际上由镇政府统一委托经营。农民丧失了部分土地的实际控制权。不但如此,部分村镇农民承包经营的土地也一并收归镇政府统一规划经营,农民失去了农地承包经营权。第三,宅基地换房后节约出土地的复垦质量较低。按照挂钩项目区占补平衡要求,节约出的宅基地应复垦复耕为耕地,但项目实施中节约出的宅基地被直接用来发展设施化科技农业,设施农业对土地品质依赖性差。名义上实现了土地复垦,实际上仍是建设用地的土地品质,不能用于大田生产。
3. 政府推动模式的可复制和可推广性受到质疑
天津市以宅基地换房推进示范小城镇建设采取的是政府推动模式,属于自上而下的城镇化。这种模式推进快、效率高。政府先期进行城乡协调发展规划并主导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以此带动传统农村改变落后面貌。但这种模式依赖政府投入和政策偏向。如果村镇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政府推动进入城镇化轨道,亦未尝不可。但城镇化条件不成熟的村镇自身经济基础薄弱,小城镇建设需要激发村镇自身活力,培植壮大产业和扩大农民转移就业,发展村镇经济。如果政府不分区别地加以行政推动,将欲速则不达。
三、“十三五”时期以协同与共享
推进小城镇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1. 因地制宜选择差异化城镇化模式,协同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同步推进生态村与示范镇建设。靠近城区、依靠土地征转能够实现资金平衡的街镇可以同步推进示范小城镇建设和三改一化工程;离城区和交通干道较远的街镇,如果镇村集体经济发展较好,可以依靠土地变性和村集体出资共同分担城镇化建设成本。村集体经济发展较差、试点项目推进困难的街镇可退出示范小城镇建设,转而建设生态文明村。镇村经济不发达的远郊街镇可以先行开展生态村和美丽乡村建设,暂缓推进城镇化。
2. 偏远地区城镇化应产业先行,促进产城融合发展。远郊镇村推进城镇化前应先行发展壮大镇村产业,尤其镇村工业。苏南模式依靠乡镇经济发展推进城镇化建设。远郊地区城乡一体化也要产业先行,以工业化发展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和增收。基层政府应加快街镇工业园区建设,吸纳外部企业进园区发展。当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农民实现就地就近转移就业,镇村集体经济具有一定积累,城镇化建设才水到渠成。
3.探索以宅基地建房的农民自建模式,推进远郊地区小城镇建设。在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基础上,中央政府开始推行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十三五”后期,“三块地”改革将推向全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将与国有土地同地、同权、同价。村集体经济发展较好的远郊地区可以探索实行以宅基地建房的农民自建模式推进小城镇建设,实现宅基地换房和宅基地建房两种模式的并行。第一,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居民楼建设必须经过全体村民的同意并经所在街镇政府审核批准,农民自建模式的小城镇建设必须符合小城镇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第二,筹资模式采用村集体经济组织出资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收入为主,政府财政补助为辅的方式,辅助以土地抵押贷款和社会融资。第三,运营方式可以采用村办开发公司承建或政府委托项目建设平台公司,承建公司对项目实行独立核算。
4. 构建城乡一体化投资分担机制,分类建设美丽家园。城乡一体化建设可以采用村集体出资、社会融资和财政扶持的多元融资模式。村集体经济发展好的远郊街镇优先开展示范小城镇建设,村集体承担部分建设成本;区位优势明显的村落有序推广示范小城镇建设,政府根据投融资能力、信誉、经营产业类型等遴选确定项目建设平台单位资质,平台企业以自有资金和土地融资等方式筹集建设资金;财政扶持示范小城镇规划设计、节能环保、公益事业、公共基础设施和建设平台企业贷款贴息。具体而言,针对远郊人口密集村庄,如果具备一定产业发展基础,可以由村集体出资在集体建设用地原址改建为楼房,增配各类公共配套和基础设施,整治、美化环境,形成新型农村社区。远郊人口较少的村庄,如果产业基础较好,经济实力较强,可以村集体出资,政府补助方式在集体建设用地原址建设高标准、低密度、生态型住宅,增配公共配套和基础设施,整治、美化环境。远郊人口较多、以工厂化种养殖业为主的村庄,应建设美丽乡村,补充公共配套设施和平房翻建,开展清理整治。距城区较近,人口较少的村庄,如果纳入撤村并城规划,暂时以村容村貌整治、配套设施补充为主,由环保市容主管部门牵头,重点进行路面硬化、垃圾治理、污水治理、村庄绿化、环境清整等工作。
5. 加强小城镇自然和人文景观营造,打造宜业、宜居、宜人城市环境。成功的城镇化都是努力做好人的文章。产城融合不但需要植入工业和工业集群,还需要集聚人气,围绕人的需求培育服务产业。围绕就业、居住和生活打造宜业、宜居和宜人的城市环境是城市建设管理的根本。其中,营造城市自然和人文景观,打造绿色生态城市是培育宜人环境的关键,也是农村城市化的短板。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建设中应依托自然地理环境,以山水田园为要素进行绿色规划,建设绿色城市;依托人文历史进行城市文明塑造规划,保护和传承城市文明,建设文化城市;依托智慧型人才进行绿色创意,以绿色创意产业打造绿色生活。
6. 引导农村劳动力进一步分流分化,协同推进农民市民化和职业农民培育。“十三五”时期农村城镇化需要协同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农民培育和农民市民化。第一,职业农民要基于农民意愿,采取农闲时节参加培训学校或进入农业职业院校进修方式,学习掌握现代农业专业技术知识和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知识。第二,创新农民市民化政策。建立实施各级财政转移支付与农民市民化挂钩政策。在国家政策框架内,各级财政转移支付要与农民市民化数量挂钩,市、区县和镇政府按比例分担农民市民化成本。
[参考文献]
[1] 马林靖等. 快速城镇化中政府行为对失地农民就业的影响[J].西部论坛,2015(1).
[2] 黄跃. 天津市以宅基地换房建设示范小城镇的调研报告[R]. 城乡研究动态,2011年1月.
[3] 张有会. 一样的土地,不一样的生活――天津市东丽区华明示范镇建设实践.求是,2010(18):58.
全国农村有劳动力4.9亿之多,其中有1.2亿进城务工。今后除继续挖掘大中城市的就业潜力外,如何进一步发展县域经济,就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值得各地认真研究。国家发展改革委农经司调研组日前到江苏、吉林两省就此开展专题调研,提出了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相关建议。
发展县域经济对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具有重要作用
(一)当前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特征
总体上看,有3个明显特征:一是第三产业是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二是外出务工是近年来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增长因素;三是县域经济已日益成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体。
(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程度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很强的关联性
从重点调研的几个县市的情况看,可以得出以下两条基本结论:
第一,县域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由于其第二、三产业能够创造出较多的就业岗位,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地转移比较容易。江苏省太仓市和吉林省通化县就属于这一类型。如太仓市乡镇企业众多,县域经济发达,市场就业空间广阔,不仅当地现有农村劳动力已基本实现就地转移,还吸纳大量外来农村劳动力就业。同样,吉林省县域经济比较发达的通化县,紧紧围绕制药做文章,不断加强药材基地建设,延长药材生产产业链,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吸纳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
第二,县域经济不发达地区,由于二、三产业发展难以满足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劳动力外出务工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形式。江苏省阜宁县和吉林省东辽县就属于这一类型。阜宁县是江苏省重要粮食产区,人口106万,其中农村人口76.9万,农村劳动力41.4万。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当地二、三产业难以吸纳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成为当地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几年来,这个县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努力拓宽劳务协作渠道,强化农民工权益保护等各项措施,已经逐步形成了政府推动、市场运作、流动有序、管理规范、服务完善的城乡一体化的劳务输出格局,目前有万人到外地就业。东辽县也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全县人口4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2万人。为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近年来,当地政府紧紧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契机,实施项目兴县战略,努力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同时,该县不断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力度,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
(三)发展县域经济对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具有重要作用
1.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低成本、高效率地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与大中城市相比,县域经济是城乡结合的经济,县域内有连接城乡的县城,有星罗棋布的小城镇,还有很多乡镇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对技术含量的要求相对较低,从而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所需就业费用和城市基础设施费用也低。农民就近就业,亦工亦农,农时务农,闲时务工,进退自如。据有关专家测算,在城市中安置1个劳动力需要4万?5万元,而乡镇企业吸收1个劳动力仅需4000元。
2.发展县域经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可以更多地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一是中小企业大部分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具有较强的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二是中小企业吸纳就业的要求相对较低,适应我国农村现阶段劳动力的素质水平;三是中小企业投资规模小,容易创办,适应民间资金的规模特点;四是中小企业的产生和发展动员了民间资金的生产投入,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从而推动了城镇化建设和农村第三产业的兴起,进一步扩大了就业领域,有效地转移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近年来,有一大批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奋斗有成,积累了创业的资本,通过优惠措施,引导这部分人回农村发展,可以带动更多的人就业。
3.发展县域经济,有利于发展农村第三产业,提高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一是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分散居住的农村人口不断向小城镇聚集,增加对电力、交通、供水、餐饮、娱乐、商业及社区服务等需求,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二是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小城镇连接大中城市和广大农村的桥梁作用日益加强,从而促进农产品交易市场、农村资金市场及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的发育。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工作重点
(一)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挖掘农业就业潜力。要从资源条件出发,全面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施种植业、养殖业等优势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推进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和产业带的建设,形成专业化优质高效农业生产体系,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粮食加工业,提高粮食综合效益,使粮食产业成为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畜牧业和农牧林产品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支持以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为重点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发展,重点引导扶持农民、企业发展自律性的农产品行业协会和以农产品生产或营销专业户为主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逐步形成专业农户、专业加工企业和流通企业、农产品行业协会构成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二)加快乡镇企业和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拓展本地就业空间。当前,乡镇企业和农村二、三产业仍然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和蓄水池。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鼓励、支持、引导乡镇企业发展。要进一步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和二次创业,提高乡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建立新型乡镇企业。要按照现阶段我国乡镇企业梯度发展的规律性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做好乡镇企业的空间布局和产业接续转移,促进乡镇企业的产业升级和产品升级换代。要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手工业、特色旅游业发展,支持建立农村专业商品交易市场,完善生产要素市场。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各类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发展经纪人队伍。
(三)加强小城镇建设,发展小城镇经济。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加强对县域小城镇建设和村庄集镇建设的规划指导,逐步形成以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有机联系一般集镇和中心村的城镇体系。县城建设要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增强集聚和辐射能力,发挥地域性经济、文化、商贸中心的作用。继续开展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项目建设,引导小城镇发展特色经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小城镇功能。坚持保护资源和环境,严格土地利用整体规划管制,依法用地,加强城镇建设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水资源综合规划的协调,严格按功能区规划建设。
(四)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农民工培训工作,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一是要加强农村中小学基础教育。应尽快扭转全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局面,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投入,减轻农民教育负担。全力推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大力推动农民职业教育。二是要整合农村教育资源,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力度。不断扩大农民工免费培训规模,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农民工培训。进一步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建设。
(五)尽快消除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障碍,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一是要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二是要完善土地制度,推进农民承包土地合理流转,保护农民在土地流转中的合法权益。三是要健全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养老和失业保险制度。四是积极推进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加强县级公共财政建设。五是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加快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六是改进完善县域金融服务体系,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此外,还要进一步加强农民合法权益的保护,加大对农民工维权的支持力度。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相关建议
(一)坚持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切入点来加以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既为大中城市提供了各种生产生活资料,又为大中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巨大市场需求。要充分发挥县域经济产业聚集的平台作用,把“三农”问题的解决提升到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层次,转换工作思路,真正跳出就“三农”抓“三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农村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才能加快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
(二)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扩大县域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建议进一步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县市配置资源的权利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要研究合理划分县级事权,加强和完善县级政府的社会管理权、公共服务权、市场监督权等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使县级政府有更大的发展自和决策权,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要强化产业政策的指导作用,按照投资体制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要求,减少行政审批项目,下放投资项目审批权限,将投资项目的决策权下放给各类投资主体。
(三)进一步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一是要加强规划指导。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县域特别是广大农村交通、通讯、供水、供电、教育、卫生、广播影视、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的统一规划和建设。提高县城连接干线公路网络的公路等级,加快县乡公路、乡村道路建设。加强城镇生活及工业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加强城乡防洪、排涝设施建设。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搞好生态环境建设。三是要加强对县域产业发展的协调和支持。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加强协调指导,支持各类优势企业进入县域发展特色产业,加强不同地区之间、中心城市与县域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鼓励沿海发达地区向内地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县域经济支柱产业、特色产业项目给予专项支持。加强对中小企业发展的产业指导和技术服务。四是进一步完善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县级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中央对省级的转移支付资金重点补助到县(市),省级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以县(市)为单位进行测算核定,确保按时足额到位。不断拓宽筹资渠道,加大对农村社会公共事业的投入。要进一步降低对欠发达县公共投入和基础设施专项资金的县级配套比例。
(四)要把壮大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要采取“抓大促小带中间”办法,促进民营经济的整体提升和群体拓展。“抓大”就是要引导规模企业,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强强联合,以龙头优势辐射带动民营经济整体水平的迅速提升。“促小”就是通过采取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结对联谊、政策扶持等措施,鼓励支持更多的农户介入务工经商,壮大民营经济群体规模,扩大富裕面。“带中间”就是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小业户群体的发展,促进中小企业在现有基础上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在某一产品、某一环节上做优做强,提高市场竞争能力。要进一步消除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障碍,凡是法律规定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农村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都可以进入。同时,国家要在税收、投融资、资源使用、人才政策等方面,对农村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给予支持。
(五)进一步加快推进县域特色经济发展。县域经济发展的生命力在于特色。目前,我国东部“长三角”和“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集群和“一镇一品”的特色经济发展格局,中部地区部分县市的“一县一特”型县域经济也已出具规模。要适应国际制造业中心向我国转移的有利时机,加快实施区域化布局、[本文转载自[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下一步,各地要进一步结合本地优势资源、综合考虑交通区位、产业结构、市场定位、科技水平等综合因素,在全国、全球经济发展新格局中,打造自己的特色,扩张自己的优势,建立自己经济发展的“坐标系”,大力培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市场“亮点”,开辟适合自己发展的新路子。
为认真贯彻省委、市委关于进一步解放思想的要求,根据肥城市委组织部的安排部署,结合××当前的工作实际,抽调乡组织室、纪委就广大党员干部思想解放问题开展了专题调研:
一、充分认识到进一步解放思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党的十七大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必须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践无止境,解放思想也无止境。当前,着眼于实现新的更大发展,新一轮解放思想热潮已经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
进一步解放思想,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总书记在广西考察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举措,是推进我们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当务之急。进一步解放思想,必须紧密联系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增强解放思想的针对性,切实解决不想解放思想、不敢解放思想、不会解放思想的问题,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在探索促进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新举措过程中为自身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广大党员干部当前要围绕推动仪阳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要求,紧密联系自身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带头深入开展继续解放思想活动,着力在破除影响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和谐发展的陈旧观念、传统习惯、体制机制、工作作风等突出问题上下功夫,真正把解放思想的成果转化为改革创新的动力,力求在思想观念上有新转变,改革创新上有新举措,科学发展上有新成效,为民服务上有新行动,班子建设上有新面貌,以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作风大转变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解放思想,关键是领导干部。这是因为,各级领导干部是改革发展的决策者,是各项建设事业的组织者,思想解放与否、思想解放程度大小,都会对改革发展进程产生重要影响。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拿出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来审视自我、反思自我,并把解放思想最终落实到解决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上来。
二、当前广大党员干部解放思想的现状
××共有×个行政村,×万人。党委下设×个党总支,×个基层党支部,×名党员,其中农村党员×人。以×书记为领导的党委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解放思想,按照“工业经济实力乡、城乡一体活力乡、林果旅游魅力乡”的发展定位,突出招商引资、林果生产、城镇建设、财源建设、对上争取、农村面貌改善六个重点,全面加强乡村干部队伍建设,继续改善民生条件,推进社会和谐进步,努力实现建设富美和谐新××的奋斗目标。
(一)在发展经济上有新路子。
1、全力以赴抓好招商引资。坚持不懈地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计划引进投资过亿元项目1个,过5000万项目2个,投资500万元的项目10个,新增规模工业企业6家。在项目建设的具体措施上,一方面督促现有企业扩能。积极引导现有企业内引外联,持续投入,做大做强;另一方面,是盘活填充现有资产;同时发动村级招商。引导各村特别是城区范围以及其它重要交通沿线的村借助良好的区位、交通和载体优势,着力引进培植二三产业,争取村村都有招商引资项目。在招商引资推进措施上,在加强党政主要负责人、专业队伍招商力度的基础上,加大网上招商、敲门招商力度,推动仪阳招商引资再上新台阶。
2、科学构建农村产业支撑。一是突出重点大力发展林果。以绿色有机为发展方向,以传统佛桃为培优重点,突出肥桃特色;东部山区重点发展以核桃为主的干果经济林,在巩固好××××等村新发展的核桃园的基础上,发动群众栽植和引进大户承包并举,迅速扩大核桃种植面积。二是统筹兼顾抓好种养调整。依托绿源等龙头企业引导××××等有条件的村发展有机菜种植、瓜菜和桑园;以引进大户为手段,以落实防疫措施为保障,督促在建的×××千头养牛场和××××两个千头养猪场等项目竣工投产,促进全乡畜牧业规模饲养上一个新的台阶。三是发挥优势推进生态旅游。搞好以××桃源世界风景区为基础的“十里长山”规划,以××历史文化、××核桃生态园为基础的东部山区旅游规划,以石坞洞、山寨旧址为基础的××山旅游规划等。
3、积极推进城镇开发建设。加快小城镇特别是乡驻地开发改造,尽快实现与城区融为一体的目标。一是搞好建设规划。争取上级支持,将“开发十里长山、突破城区南部”列入下一步城建规划的盘子,同时及时修订完善××路以南乡驻地的详细规划以及××××××等村的改造规划。二是精心组织建设。一级路北加大以×××为主的开发力度,一级路南尽快打通府前路至仪过路南北大道,实施好府前路的绿化工程,运用市场的手段运作好老市场街两侧的改造。三是搞活城镇经营。强化经营城镇的理念,最大限度的发挥土地、房地产、基础设施等有形资产的产出效益,实现城镇建设与城镇经营的良性互动。特别是研究实施好乡政府原有土地等资产的盘活变现。四是加强城镇管理。规范和理顺小城镇建设中开发方案审批、土地收益、配套费收取等政策,按照城区的标准搞好城镇面貌
综合整治,促进乡驻地面貌明显改观。(二)在强化干部队伍上有新突破。
认真落实市委“抓班子、带队伍”的要求,切实抓住观念更新和制度建设两个关键,努力抓好机关干部、村两委干部、企业家队伍建设。
1、对机关干部队伍,立足激发内在活力,以开展落实年活动为抓手,进一步完善目标责任制考核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切实开展好“机关干部论坛”、“四个一活动”、“工作动态”、“民情日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进一步形成凝智聚力、共谋发展的新局面。
2、对村“两委”干部队伍,以“范”为抓手,深入开展“村级班子建设强化年”活动,深化“递进培养工程”,使村级班子尽快达到“党性观念强、政策观念强、致富能力强、带富能力强”的“四强”班。实行对村目标化管理,加大奖惩力度。严格落实“”、民主评议等党内工作制度,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外出参观等多种方式,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的经常性教育培训。积极推进村级民主政治建设,健全“一事一议”、民主理财、和各项公开制度,提升村级规范化管理水平,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创造力、战斗力、凝聚力。
3、对企业家队伍,定期不定期召开企业家座谈会等形式,加强企业家队伍的经常性教育管理,通过设置“投入发展先进单位、税收贡献先进单位、劳动保障先进单位、明星企业、桃乡功勋”等奖项,加强对企业的考核。
三、当前广大党员干部解放思想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解放思想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实践过程,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还有许多存在问题需要分析和破解。
一是对工作的实效不注重“求真”。目前有部分的部门和党员干部对所做的工作不注重“求真”,存在调查研究不足,按主观臆想做事的情况;为了表现工作的热情和干劲,不知群众能否接受是否欢迎轻率决策。这样做的结果是缺乏真实的可靠性和现实的针对性,经不起实践和时间的检验。
二是在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上不注重“求深”,长期用“老一套”办法指导工作,单纯效仿行政手段指导群众工作。如靠流于形式的会议和听内容重
-
复的汇报指导工作;对不同情况、不同条件的基层工作不去进行分类指导,简单地用一把尺子衡量。
三是在思想观念上不注重“求新”。貌似经常学习思考,实际上没有任何独立见解,从陈旧的观念出发进行“单向”思维,不会调整思维走向;从既定的原则出发进行“平面”思维,对在实践中遇到新问题束手无策。
四是在工作态度上有畏难、自满情绪。有少数人自满于已有的成绩,认为自己的思想已经够解放了,工作成绩也不错,工作能力也能应付,一般工作按部就班,自成体系,要创新既没有必要也很困难;而有的党员干部则怕犯错误、怕创新损害个别人的利益而显得缩手缩脚,由于“怕”而不敢闯,那么就有可能错失发展机遇。
总的来说,制约和影响我乡广大党员干部解放思想的原因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有主观方面的原因。
客观方面:一经济因素,物质条件最终决定了人们的思维方式,我们离沿海发达城市还有一段距离,许多小农经济、计划经济时代的思想观念还在影响着我们。二文化因素,诸如“枪打出头鸟”、“酒香不怕巷子深”等许多传统思想在我们心里有一定影响,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这是我们仪阳广大党员干部思想解放所需要破解的一些难题。
主观方面:思想上懒惰,不愿意解放,不善于学习,不勤于思考,许多机遇抓不住,许多该办成的事办不成;心态上顾及得失,不敢解放,怕挨批评,怕担责任,缺少主动性;工作方法上,不懂得解放,按着老套路、老方法,不与时俱进,工作效率不高。
四、进一步推动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思想解放的对策建议。
要消除这些制约和影响我们解放思想的主要因素,推动我乡广大党员干部思想解放进程,当前,应该从观念更新、制度创新等方面着手,营造我乡解放思想的良好环境。
(一)树立重视科学、重视人才的理念。这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解放思想的重要内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更好更快发展,要求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需要更加重视科学知识,重视人的素质提高。解放思想必须解决这一问题。
(二)建立健全有利于思想解放的相对超前的干部选拔制度和用人机制。对于那些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思想解放、双带双创能力强的党员群众干部要加以重用,而对于那些平庸无能、不思进取、思想保守的干部则应该采取“铁腕”手段,坚持“不换脑子就换人”,以便在全乡范围内形成支持探索创新的制度氛围,为“敢为人先者”提供舆论支持和制度保护。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和鼓励干部群众在国家没有明令禁止的范围内大胆的试、大胆的闯,用制度引导干部群众转变观念。
(三)强化学习风气,提高实践能力。只有学习跟上时代的节奏,才能把握趋势,增长见识,思想里面也才有可以解放的东西。建议创新各级中心学习组学习的形式和学习培训的方法,理论与当地实际相结合,多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走出去看看,认清差距,增强自身发展的紧迫性。
一、我县实施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目的
我县实施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几年来,对盘活城市存量土地,加快国有企业改制进程,强化政府土地集中统一管理,推进土地的市场配置等,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也对我县城市建设发展步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纵观我县的城镇建设,不仅与发达地区的城镇建设无法相比,而且与周边市县相比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究其原因,从表面上看,加快我县城镇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我县经济发展水平还不是很高,依靠财政支付十分困难,导致城镇建设、项目建设与资金缺乏的矛盾日益突出。但从深层次看,是我县没有把县域土地资源进一步引入到市场机制,没有把县域土地资源变成资本运作,实现资本的良性经营,以此来促进城镇建设的持续,健康和快速发展。而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正是基于这种经营城市创新理念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土地利用管理制度。因此,我县应该进一步加大土地收购储备力度,改变以往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与旧的土地管理模式下多头管地与多头供地的格局,收紧地根,变多头管地和多头供地为“一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政府统一管地和统一供地的新模式。
二、我县土地收购储备机制现状
我县土地收购储备工作起步于20**年7月,成立之初,是在县政府的组织牵头下,由相关部门的领导参与组成**县土地储备管理委员会,下设**县土地储备中心,挂靠县国土局办公,中心主任由县国土局副局长兼任。其工作职责是:受县政府委托在县土地储备管理委员会的指导和监管下,代表政府实施土地收购、储备和出让的前期准备工作。土地收购储备的任务是将需盘活的土地收回、收购、征用及置换后予以储存,并通过土地一级开发利用和招标、拍卖,挂牌等出让形式,盘活存量土地资产,有效地配置土地资源。并根据《张家口市土地储备实施办法》的规定,设定了可以实施收购储备的土地范围,即1、城镇规划控制区范围内的无主地;2、县政府统征的土地;3、土地使用期限已满,依法收回的土地;4、依法收回的荒芜、闲置的国有土地;5、依法没收的土地;6、因单位搬迁、解散、撤销、破产、产业结构调整或其它原因调整出的原划拨的国有土地;7、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后无力继续开发而又不具备转让条件的土地;8、因实施城镇规划和土地整理,县政府指令收购、收回的土地;9、土地使用权人申请县土地储备中心收购的土地;10、其它需要储备的国有土地。储备中心资金运作受县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具体到实施土地收购储备的资本全由银行贷款解决。
基于这种机制的实施,我县土地储备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以及相关部门的配合下,从我县经济建设大局出发,以为小城镇建设提供足够的建设用地和保证国有土地资产保值、增值为目地,努力实现“以地生财”,充分彰显土地资产效益。运作几年来,共收购收回土地5宗,面积40.06亩,总计土地出让金258.39万元,实现政府纯收益67.37万元。尤其是在20**年8月27日,首次敲响了**县国有土地拍卖第一槌,单亩成交价达16.50万元,是当时同等区位地价的两倍有余。但纵观我县土地收购储备工作的总体态势而言,在其运作过程中,取得一定发展和成绩的同时,又面临着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我县土地收购储备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1、在土地收购储备的资金运营上,融资渠道单一,资金短缺
20**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通称15号文件)明确提出,为增强政府对土地市场的调控能力,有条件的地方政府要对建设用地试行收购储备制度。市、县人民政府可划拨部分土地收益用于收购土地,金融机构要依法提供信贷支持。这是中央以文件形式第一次对建立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明确收购储备资金的主要来源提出明确要求,是土地收购储备机构拓展融资渠道的重要政策依据。但我县在土地收购储备资金运营上,虽然有15号文件规定可由县财政拨款或向银行贷款解决,但在实际运作上却是步履艰难。县财政部门无力拨款,资金只能全部来源于银行贷款,这样不仅加大了土地储备成本,增加了储备风险,尤其是对一些具有升值潜力,但运作周期长的地块不敢储备,也无力储备。基于以上情况,在进行土地收购的时候,土地储备中心就只能采取其唯一的一种收购方式----协议收购来运作。但这种收购方式在运作过程中,由于采用的是“先协议收购,后出让补偿”的方式,所以在对土地进行收购的时候,无形之中就存在两方面的不利:一是不利于土地收购储备机构成功收购。由于这种收购方式实际上是一种“赊帐式”收购,所以在收购有些土地特别是所谓的“黄金”、“抢手”地块时,由于用地意向者较多,原有土地使用(所有)权属单位人出于一种急功近利的思想,就往往置国家法律法规于不顾,将本应该纳入土地储备库或应该经过收购储备推向市场的土地,擅自转让或买卖于他人,从而导致收购储备工作陷于一种尴尬被动的局面;二是不利于政府获取更多的收益。因为协议收购或多或少地会存在土地使用(所有)权属单位人向土地收购储备机构讨价还价的可能,从“利息”和“付款周期”等角度考虑,“赊帐式”的收购往往是“让利式”的结果。
2、存量储备土地较少,土地储备库空虚
在土地收购储备的实际操作中,规避土地收购储备的行为时有发生,致使一些本应纳入收购储备的土地被纷纷转手,政府收益大量流失。主要表现在一些工矿企事业单位等,因单位搬迁、解散、撤销、破产、产业结构调整或其它原因调整出的原划拨的国有土地,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后,无力继续开发,而又不具备转让条件的土地,以及应依法收回的荒芜、闲置的国有土地,根据相关规定,本应纳入土地收购储备,但土地使用权人却拒绝收购,私自买卖或者以房屋租赁、联营联建等名义擅自转让土地或改变土地用途等方式进行着私下里的交易,导致国有土地资产大量流失。由于上述情况的存在,致使我县存量储备土地较少,土地储备库空虚。
3、集体土地的大量非法入市,严重影响土地的收购储备及储备土地的处置工作
收购储备土地的最终目的是要经营土地,而经营土地的目的是要通过建立良好的土地市场环境,盘活存量土地资产,实现城市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城市经济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保证,在这个前提下,使土地资源实现最大化的资产价值。但我县的集体土地特别城乡结合部、交通沿线及周边基础设施较好的集体土地大量非法入市,严重影响我县土地的收购储备及储备土地处置工作的正常开展。集体土地以“非法批地入市、非法占地入市、非法出租入市、非法转让入市”等形式进入土地市场,实际上是一种自由和无序的用地行为,土地价格的随意性比较大,因此在缺乏有效监管的情况下,在与国有土地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从而对国有土地市场形成巨大的冲击,严重影响我县土地的收购储备及储备土地的处置工作,也严重影响我县经营土地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四、解决存在问题的建议与思路
1、以新思路解决存在的问题
我县土地储备中心储备资金缺少,财政拔付仍有困难,只能依靠协议储备,但协议收购又不被土地使用者所认可,推行起来困难重重,步履维艰。要解决这个问题,我县必须要有新思路。
2、把县上谷粮油有限责任公司的国有存量建设用地纳入土地储备库
根据我县企业改制情况,县上谷粮油有限责任公司(国有独资)已完成改制任务,有大量的国有存量建设用地,目前尚保留划拔用地性质,可由政府协调将其拥有的各乡镇中的部分粮库用地纳入土地储备库,使土地储备中心真正做到库中有地。这样,一可向银行融资,二可通过土地一级开发,改变土地用途、增大容积率及公开出让等措施,提高地价,做到储备土地的保值增值,为政府创造更大的收益,也为土地储备积累起宝贵的资金,使土地储备这个“雪球”越滚越大。
土地储备资金得到保障后,中心将对区域位置优势明显地段的集体建设用地进行合理储备,通过征收环节,使其成为国有建设用地,并进行土地的一级开发,使其具备供地条件,适时推向市场进行变现,使土地储备真正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这样,“雪球”滚大了,就有能力和精力优先储备政府支持的项目用地,充分满足政府为发展地方经济引进项目对土地的需求,真正发挥出土地储备对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财政是国家的经济基础,财力是基层政府赖以正常运转的支撑。但从全国来看,乡镇债务矛盾非常突出,已严重影响到基层政权的正常运转和社会稳定。如何充分发挥财政的职能,增收节支,有效化解乡村债务矛盾,是我们基层干部必须面临的课题。遵照县委保先活动的统一安排,春节期间,我们走访了部分乡镇领导干部、乡村干部,并上网查询,对基层政府债务问题进行了调查和思考,提出一些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乡镇债务形成的原因
1、税收秩序乱,税收成本高
一是挖税、买税。乡镇税源一般较少,征收难度大,为了保证任务的全面完成,不得不依托税务部门到外乡外县去挖税。而一般情况下挖税成本较高。首先税务部门要给外地纳税户一定的好处,其次乡镇政府要给税务部门一定的分成,到最后,乡镇政府得到实际税款最多剩六成,而在财政总收入中都必须按税票面额核算体现为十成收入,无疑有40%左右的泡沫。买税也类似于此,国税、地税部门稽查收入既可入库到甲乡也可入库到乙乡。这对于财政收入完成难度较大的乡镇诱惑力是极大的,税务部门当然要以“分成”定投向了。挖税、买税扰乱了税收秩序,提高了税收成本,增加了财政收入“泡沫”,这不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
二是寅吃卯粮。为了确保当年收入目标任务的完成,有的财税部门违反规定收“过头税”,想方设法预收一部分单位的税款。当年财政收入是完成了,但是,对下年度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形成了很大的压力,虚增了当年的财政收入。
三是贷款入库。过去几年贷款入库在有些乡镇比较突出,其危害性很大,因为贷款入库不仅不增加可用财力,而且为支付贷款利息会造成财力减少。
四是财政“空转”。有些乡镇由于经济发展上不去,税源少,很难完成财政收入任务,为了硬性完成任务,受奖不受罚,便出现了财政“空转”现象。
2、财政包揽过多
乡镇财政支出严重“越位”,包揽过广,重点建设的支出是乡镇负债的重要原因。“普九”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办公条件的改善等等,超前建设、超前消费,极大地增加了乡镇财政的困难。
3、预算外资金没有真正纳入财政统筹
目前乡镇财政十分困难,但有很多应纳入预算内收入的预算外资金游离于预算外。近年来加强了预算外资金的清理整顿和统筹管理的力度,但效果不是很明显,也没有真正增强地方财政的实力。
4、财政支出管理缺乏严格监督
加强财政监督,是有效使用财政资金的重要途径。乡镇没有按照预算法和财经纪律制度办事,开支随意性大,一是招待费、会议费、电话费、交通费等弹性较大的经费开支规模过大,存在铺张浪费现象;二是预算外资金管理不严,没有做好财政专户管理工作,部分预算外资金游离于财政监督管理之外。
二、化解乡镇债务的对策
1、转变观念,培育主体财源,夯实财政实力
发展经济、培植财源是解决财力紧张的根本举措。乡镇财政在发展经济、培植财源方面必须抓好以下三点:一是要夯实农业,壮大工业,培育主体财源。要突出地方特色,立足实际,以市场为导向,把有特色、有优势的产品发展起来,形成规模,壮大支柱产业,形成主体财源。二是搞活三产。大力发展小城镇建设,繁荣市场,增强农村经济的活力。三是在培植财源方面要找准方向,财政资金退出竞争性领域,扩大服务领域,从改善经济环境、为经济发展服务方面做好财源培植工作;要把财源培植工作的最终点放在增加可用财力上,通过资金扶持、政策引导等方面出发,积极培植财源,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2、依法理财,依法治税,强化收入征管
一是加强税收执法力度,理顺税收秩序,坚决杜绝财税工作中的挖税、买税、财政“空转”等违法违纪行为和不规范的现象。二是优化税收环境。在税收管理中坚决打击各种偷税、漏税、骗税和暴力抗税行为,强化税收征管工作。
3、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增强乡镇财政综合财力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及其配套管理办法,促进预算外资金管理的规范化,加强票据源头控制,以票据的“发、审、验、核、查、销”为管理手段,以票管费,加强财政监管,堵塞漏洞。进一步完善“罚缴分离”、“票款分离”、“银行代收”的管理体制,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严格取消各单位过渡性银行帐户;加强财政统筹力度,增强财政综合财力。
4、加强监督,维护财经纪律秩序
一是要强化财政监督职能,建立健全财政监督与管理相结合的机制。二是建立健全内部互相约束、互为协调配合的约束机制,强化内部监督。三是建立健全财税社会监督体系,财政部门要与人大、纪检、审计相配合,建立内外监督相结合,行政监督和社会监督相结合,事前、事后监督相结合,日常监督和重点检查相结合,形成强有力的财政监督体系。
一、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引入PPP模式的重要意义
创新融资渠道,满足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资金需求,是一项紧迫的新课题。PPP模式作为政府和社会资本之间为了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或者是为了提供某种公共产品或服务而建立起来的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被视为缓解新型城镇化资金需求困局的新的有力手段,已经得到国家财政部发文推广运用。可见,通过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来拓宽融资平台,正是解决福建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融资难问题的创新举措。同时,推广运用PPP模式还有利于提高公共产品供给效率,化解公共设施供给风险。具体说,有以下重要意义:首先,引入PPP模式能够弥补新型城镇化资金需求缺口。资金缺口是我国各地加快发展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的普遍难题,而相对的是,传统的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融资模式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一方面,地方政府长期依赖的“土地财政”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导致了土地收入的不可持续性,而且,当前楼市下行压力也使得地方税收出现困难状况;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比如城司等存在着融资主体不规范、融资状况不透明、负债率高等问题,债务危机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以致国务院首次发文《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全面规范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因此,有必要创新新型城镇化融资模式,通过PPP模式引入基数大且有活力的民间资本,从而缓解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资金缺口难题。
其次,引入PPP模式能够提高公共事业项目供给效率。公共事业项目的供给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如果只是依赖政府为单一的供给者,那么由于投资结构的不协调,资金调配的不合理、监督机制的不健全,也由于缺失全面性、长期性的统筹规划,政府在供给和管理模式中会存在局限性,这也势必导致公共产品供给的低效率。而引入PPP模式,能够减少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对微观事务的过度参与,能将政府的发展规划、市场监管、公共服务职能与社会资本的管理效率、技术创新动力有机结合,实现科学分工、优势互补,从而提高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公共服务的效率与质量。再者,引入PPP模式能够有效化解公共设施供给风险。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由于公共设施建设的规模大、资金投入巨大、建设期和回收期长等因素,政府在公共设施供给中承担着诸如经营风险、利润风险、汇率风险、价格规制风险、技术风险及政治风险等等,这些风险如果全部由政府来承担,这势必加大政府的负担和压力,也不符合政府职能转变的应有之义,更不是现代国家治理理念的体现。因此,引入PPP模式,由政府和社会资本来公共分担风险,通过科学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使风险分配给更有能力承担该风险的一方,从而减少了政府作为单一投资主体所承担的全部风险。
二、福建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型城镇化是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抓手。近年来,福建省高度重视城镇化建设,相继出台《海峡西岸城市群发展规划》《福建省城镇体系规划》《关于积极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十二条措施》等系列举措,通过“三化”并举、“三群”联动,积极推进大都市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有力实施“大城关”战略,有效引导产业、人口等要素向县城和中心镇集聚,城镇化建设已经取得显著成效。其中,作为福建县域经济的“排头兵”,晋江在产业和城镇融合、市民和农民融合、历史和文化融合等方面积累了经验,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县域样本。[2]数据显示,福建省常住人口由2000年的3410万人增加到了2013年的3774万人,增加了364万人,增长了10.67%,城镇人口由2000年的1432万人增加到2013年的2293万人,增加了861万人,增幅为60.2%,由此可见,新型城镇化人口的增加速度远远超过总人口增加的速度;而且,新型城镇化水平由2000年的41.99%增加到2013年的60.77%,明显高于同期全国新型城镇化水平53.73%。[3]此外,根据福建省政协教科文卫调研组关于积极稳妥推进福建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当前福建省已经基本完成城镇道路、住宅、燃气、供排水、通信等基础设施及垃圾污水处理、公园绿地等生态环境设施,有力增强了城镇服务功能。
而且,城镇历史文化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流动人群待遇及其保障等方面的工作也在积极稳妥开展。但是,应当正视的是,尽管福建省城镇化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2013年的全国城镇化水平比较中仅列第八位置,与广东、浙江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仍然存在许多挑战。首先,省内各地区的发展并不均衡,存在着明显差距,东南部城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显著高于西北部城市的。根据福建省统计局数据显示,在2013年,厦门、福州、泉州的新型城镇化率分别以88.7%、65.9%、61.6%位居全省前三,革命老区龙岩则排在末位,仅为50.9%,与厦门相差了37.8个百分点[3]。由此可见,尽管福建省的新型城镇化水平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仍有待解决。其次,福建省的城市规模偏小,集聚力偏弱。当前,福建省城市人口在400万以上的城市只有福州、泉州两座,占全国超大城市总数的比例仅为5.12%,其他地市的人口在100万~400万之间[3]。可见,福建省规模大的城市数目偏少,而这必然会影响城市间集聚效应的发挥。再者,包括城镇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持续投入不足。数据显示,福建省2013年在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的投资额为1356.12万元,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5526.87万元的比例仅仅为8.73%,这与联合国推荐的10%~12%的水平差距较大[3]。显然,福建省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面临的诸如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城镇规模偏小、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投入不足等问题,是规划、产业、用地、配套等因素在制约的,而这些瓶颈恰是资金供给的不足、融资渠道的不畅使然。因此,资金缺口问题若得不到有效解决,势必影响到未来福建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持续进程。
三、福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PPP模式实施对策
2014年6月,《福建省新型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正式出台,吹响了加快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号角;2014年9月,福建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指出“注重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以服务于进一步加快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这一中心工作。与此同时,财政部发文在全国推广政府PPP模式,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融资渠道。显然,PPP模式的推广运用对于福建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可谓是“及时雨”。笔者认为,大力引入PPP模式来加快福建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科学划分政企关系PPP模式作为一种创新性的融资渠道,关于其在公共事业项目领域的推广运用,政府必须明确自身与私营企业的关系,在保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在这种合作伙伴关系中,政府应该通过PPP这种模式,将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推向市场,科学合理地制定风险共担机制,从而降低融资风险,提高项目运营效率。对于合作方(私营企业)来说,应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在项目开展的前期,对项目进行可行性的科学研究,主动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对项目存在的风险及项目预算进行科学评估,从而规避项目建设中的各类风险。同时,在项目的运营过程中,对项目进行科学管控,在财务方面做好成本控制,做到节约成本、提高利润,进而建立稳定的项目收益回收机制。
2.加快完善监管机制为了防范盲目引进PPP模式带来的风险,应当完善相关监管机制。一方面,应该完善PPP项目审批机制,在简化项目审批手续、提高市场准入监察流程效率的同时,科学制定项目审批标准,即参照借鉴国际社会中采用的物有所值的方法来定性、定量地判断项目是否适合引入PPP模式。另一方面,建立专职的PPP监管机构。目前福建省还没有专门的PPP监管机构,财政、交通、建设等相关部门之间缺乏统一的协调管理机构来统筹协调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公共服务供给的合作。因此,要借鉴发达国家经验,设立专职的PPP监管机构,如英国实行以财政部为中心、分级管理的模式进行监管,在财政部内设立PPP专职小组,并且出台PPP相关的运营标准等相关其他相关政策指南,而下设的PPP专职机构则通过对全国PPP合作项目进行项目监管。福建省也要根据省情,设立相应的专职PPP管理协调机构,而这些机构要致力于PPP项目的监管,提高PPP项目的建设的透明度,并且积极向公众公开宣传,避免项目交易中的权钱交易行为。
3.建立健全评价体系当前,福建省并没有建立完善的PPP项目评价体系,而评价体系的缺失会直接导致项目建设效益受损,公共利益受到侵害。[5]因此,要着力构建PPP项目的绩效评价体系,由财政部门、专业中介机构和审计部门三个主体共同构成绩效评价体系。财政部门由于其资金拨付的职能,应该作为政府绩效评估的主体,在项目的事前评价中处于核心地位,同时也要参与事中、事后的全程审计监督。而评价中介机构,应该聘请第三方中介机构对项目的经营管理过程进行绩效评价,并且协同项目合作双方确定相应评价指标和标准。审计部门作为项目评估的事后监督主体,则应该在项目评价过程中坚持客观、公平和公正原则,保证项目监督的全面性、完整性。同时,还应进一步强化PPP项目绩效评价管理。绩效评价管理工作主要体现在项目管理、完成质量和完成时间三个指标中,而其考核的核心在于项目的建设质量及管理效率。此外,也可尝试将引入社会资本的数量当作地方政绩考察的主要考核指标,以进一步促进地方政府引进PPP模式。
关键词:农村人力资源;现状问题;对策建议
一、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本质及意义
人力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地点、范围内,人口总体上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综合。从人口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人力资源作为最重要的经济资源,对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提高人的素质、挖掘人的内在潜能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就是人力资本投资与积累的过程。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虽然丰富,但整体素质较低,所以有必要对农村人力资源进行开发和管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就是对人力资源进行利用、塑造、改造与发展的活动,实质是投入资金作用于农村人力资源,以改善原有资源禀赋,促进农村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形成具有更大潜力的人力资本,以期得到更高回报,进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因此,我们认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重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研究具有十分突出的现实意义。
二、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及问题
(一)农村人力资源基数巨大,富余劳动力多
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大,潜在人力资源丰富。2008年末,中国总人口13.28亿人,其中农村人口7.22亿人,占总人口的54%。农村劳动力资源量5.31亿人,其中农业从业人员3.49亿人。随着农业现代化的逐步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将越来越多。据农业部测算,中国农业仅需劳动力1.7亿人,那么近2亿人是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每年新增农村富余劳动力约1 000万人,随着农业现代化的逐步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将越来越多。
(二)农村人力资源质量不高
农村人力资源质量不高,主要体现为"四低",即身体素质低、心理素质低、文化科技素质低和经营管理素质低。文化科技素质是农村人力资源的核心问题。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受教育和培训程度明显偏低。据统计,当前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以小学和初中为主,占82.2%;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比例很低,仅占11%;尚有6.8%的文盲。2006年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显示,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职业教育的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教育或培训的只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仅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4%。
(三)农村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
1、地区分布不合理
由于中国各地区经济、教育发展不均衡,致使农村人力资源地区文化程度呈现"东高西低"的格局。据统计,2006年东部地区文盲及小学文化程度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西部地区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到51.7%。从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所占比例看,东部地区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西部地区则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劳动力所占比例仅为8.6%。
2、产业行业分布不合理
农村人力资源过度集中于第一产业,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相对较少,且第一产业内部的人力资源配置也不合理,种植业比重偏大。统计显示,2006年全国农村从业人员4.79亿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占70.8%;从事第二产业的占15.6%;从事第三产业的占13.6%。
3、供给结构失衡
根据受教育年限和文化程度,可将人力资源分为普通型、技能型和经营型三种类型。为便于研究,本文将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劳动力划为普通人力资源;高中学历的划为技能型人力资源;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划为经营型人力资源。当前农村人力资源供给结构明显失衡,表现为普通人力资源比重过大,占到88%;技能型人力资源短缺,仅占9.8%,经营型人力资源非常稀缺,只有1.2%。
三、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对策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营造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良好氛围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农民思想观念状决定着农村人力资源作用的发挥。转变农民思想观,关键要教育引导农民提高自身意识,积极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和技术水平,扩大自身择业的范围和机会。农民需树立和加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意识,转变给自足、不求创新的生产观念,主动投资于科技和教育提高自身的科技文化素养,逐步树立与发展相适应的代文明意识。同时要不断优化农村经济发展环境,各方联动,在农村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吸留住优秀人才,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二)科学制定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战略规划,积极稳步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实现农村人力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对推动农村城镇化、土地集约化经营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农村小康建设目标,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带动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更大规模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利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加速新型工业化步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同时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证,不断增强城镇化吸纳能力。应培育农村劳动力市场,加强管理,创新机制,优化服务,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体制和机制保障。
(三)加大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投资力度
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中指出:"改造传统农业是投资问题,其中主要是人力资本投资"。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力度,尤其要向农业职业技能开发倾斜,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建立就业资金投入机制,积极调整各级财政支出结构,强化中央政府的支持力度,使得经济发展缓慢地区的农村职业教育优先发展;完善教育投资体系,大幅度增加教育投资,尤其是坚决实行教育投入向农村倾斜的政策,保障义务教育的实施,可以为农业人才力量的积累奠定基础;积极鼓励农民、动员社会一切力量联合办学,解决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尤其要鼓励和引导私人资本进行农村人力资本开发。
(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与管理创新,推进制度创新与机制改革
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整合,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形式。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与管理创新,实现农村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政策支持和市场化运作,完善人力资源流动制度,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农村劳动力统一市场,尤其是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准入、民利保障和有序转移等方面制定法律规范。加速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切实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社会保障水平。国家必须加强宏观调控,科学规划,在调节收入再分配等方面积极向农村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倾斜,建立健全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社会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1]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高士友,杜玉媛.新形势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技和产业,2009,(11).
根据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通知要求,我们就全市城乡、区域统筹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听取相关部门情况介绍,走访有关乡镇,发放情况调查表,与近100位基层干部和群众进行座谈交流,实地察看基础设施建设等情况,同时到诸暨、丹阳、句容等地进行了考察学习。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成绩与问题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统筹的理念指导决策,以统筹的方法分配资源,以统筹的思路推进工作,狠抓重点,突破难点,城乡和区域统筹工作取得了良好进展。但由于长期存在的“二元结构”惯性作用依然强大,统筹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
——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但统筹发展的经济基础仍薄弱。“十一五”期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递增14.6%。财政总收入、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分别是2005年的3.5倍、2.7倍,年递增28.2%和21.9%。201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20026元和9338元,是2005年的2倍和1.8倍,年递增14.3%和12.7%。虽然我市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但支撑统筹发展的经济基础仍较薄弱。财政刚性支出逐年增加,可用于统筹发展的财力明显不足。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4603元,到2010年,这一差距扩大到两倍多,达10688元。2005年,沿江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比老区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只高出1130元,但2010年,这一差距拉大到近3000元。同时,村级集体经济薄弱,脱贫压力较大。至2010年底,全市349个村中,村集体经济无纯收入的村39个(黄桥老区32个),低于3万元的99个(黄桥老区84个),村级债务总额2亿元,村均58.1万元。
城乡、区域部分指标对比表
指 标 名 称
单位
2005年
2010年
沿江地区GDP
亿元
57.41
155.14
老区GDP
亿元
72.42
154.2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9728
20026
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
5125
9338
沿江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
5950
11489
老区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
4820
8575
注:黄桥老区乡镇12个(黄桥镇、古溪镇、珊瑚镇、分界镇、姚王镇、河失镇、张桥镇、广陵镇、新街镇、宣堡镇、元竹镇、根思乡),面积825.6平方公里,占全市70.6%,人口73.38万人,占全市61.2%。
——极化效应不断放大,但增长极整体辐射能力仍不强。近年来,我市大力优化空间布局和资源配置,培植经济增长极,重点园区和乡镇发展势头良好。整合园区资源,改革优化园区管理体制机制,明确“一区四园”为市直管园区,重点加以扶持。2010年,“一区四园”国税开票销售达到全市的70.5%。加快实施“三城四片五重点”规划,稳妥实施部分乡镇、行政村区划调整,改革城关镇管理体制,设立济川街道办事处,促进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黄桥副中心镇域面积不断扩大,常住人口不断增加,黄桥小城市和黄桥工业园区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为黄桥老区跨越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从严格意义上讲,部分重点乡镇、园区财力增长仍处于起步、积累阶段,辐射能力有限。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尚未完全确立,乡镇、园区之间缺乏相应的联系制度,没有形成专业化分工协作关系。欠发达地区自身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特色经济、经济带和增长极亟待培育。
——民生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但二元结构矛盾仍突出。“十一五”时期,围绕改善民生,加快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加快各项改善民生举措向所有人群覆盖。基本完成区域供水工程,全市百万群众喝上了干净卫生的长江水。按计划组织实施饮水安全工程,受益人口增至90万人。调整、优化交通发展布局,完善农村公路网络,建成农村公路1653公里,通行政村公路全部实现硬质化,全市“1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农民出行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制度全面落实。积极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9%以上,筹资标准由35元提高到150元,补偿封顶线提高到8万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做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标准由每人每年1000元提高到2520元。但长期以来城乡分割的政策和制度未能得到根本修正。附着在户籍上的就业、上学、住房等政策还没有完全剥离,农村户籍进入城镇的“门槛”依然存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历史欠账还很多,水利、交通、环保等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资源配置不合理。
目标与思路
城乡、区域统筹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和必然选择,也是“十二五”时期我市实现“共创更高水平新小康、共创文明和谐新**、共创领先苏中新辉煌”目标的前提和保障。我们理解,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应突破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的束缚,摆脱传统的就“三农”抓“三农”的固有思维,将农村建设置于城乡大系统中来谋划,将农业发展置于产业大系统中来推进,将农民问题置于社会大系统中来思考;应致力于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为农村发展增添动力,为城市发展增添后劲,努力使城乡发展的“加法效应”(甚至是“减法效应”)变成“乘法效应”;在统筹发展过程中,并不是全部乡村变成城市,也不是城市乡村化,更不是城乡一样化、一律化,而是对城乡二元结构的改善,最大限度地缩小城乡差别,城乡共享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我市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应围绕“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基本方针,充分发挥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对“三农”发展的促进和带动作用,逐步建立城乡、区域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早日形成“规划统筹、资源共享、利益共得”的城乡、区域一体化新格局,为“三个共创”、“六个争先”提供重要支撑。建议按照“一年有新进展(2012年),三年有新突破(2015年),五年上新台阶(2017年)”的基本思路设定目标任务。到2012年,统筹发展的制度基本形成。统筹发展的组织领导体系初步建立,各项体制机制、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初步进展;到2015年,统筹发展的体系基本完善。统筹城乡的城镇体系、产业体系、基础设施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取得实质性突破;到2017年,统筹发展的效果基本显现。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城乡经济社会实现充分融合,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拥有同质化的生活条件、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以及平等参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的权利。
从**实际出发,统筹城乡、区域发展要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发展先行。发展是第一要务,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要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高效农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推进城乡和区域统筹发展。
二是以人为本。以民主促民生,尊重群众意愿,遵循市场规律,严格依法依规依政策办事,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着力提高农村居民生活品质,让全市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是创新发展。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尊重基层和群众首创精神,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大力鼓励支持有利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创新和实践,加快形成有利于城乡、区域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
四是系统思维。既看到局部、眼前,也充分考虑全局、长远;既看到面临的有利条件、拥有的优势和决策带来的效益,也看到面临的不利条件、劣势和决策后带来的负面效应;既考虑所要做的事情本身,也考虑它所涉及的相关因素。
五是注重实效。坚持“既积极、又稳妥”的原则,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区分功能、分步实施、逐步到位,走有序推进、统筹推进,特色发展、错位发展之路。
对策与建议
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为今后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完全有基础、有条件在统筹发展上迈出更大步伐,加快形成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具体工作中,我们建议:
1.
坚持统筹规划“一张图”。规划是统筹发展的龙头和基础。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必须从规划入手,充分考虑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发展需要,整合全市的资源配置,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形成新的生产力布局,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牢固树立“全域**”的理念,将市域1172平方公里作为一个整体,最大限度地集聚、整合和统筹城乡资源,突破行政区划限制,把农村作为与城区、小城市、重点镇进行统筹规划、统一建设,把农业与工业、服务业作为进行统筹开发、提升水平,把农民与市民进行统一保障、搞好服务。本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城乡一体、整体推进的原则,从城乡、区域之间的内在联系来考虑生产力布局、要素布局和人口布局,合理修编城镇建设总规、控制性详规及覆盖城乡的统一的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社会事业发展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等规划,形成城乡统筹、相互衔接、全面覆盖的“全域**”规划体系,克服单项规划、局部规划、零散规划的不利因素,从规划层面为打破二元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依据。促进规划与规划之间相互衔接、相互协调、相互统一,严格做到小规划服从大规划,近期规划服从长远规划,局部规划服从整体规划。当前,重点要明确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和主要发展方向,实施“3+4+5+X”战略。“3”即主城区和黄桥、虹桥两个小城市。其中,主城区为优化开发区域,要按照重心向北转移、中部加快改造、东部快速提升、南部适度拓展、西部有序开发的思路,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发展高附加值的特色农业、设施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大力发展技术型、资本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黄桥、虹桥两个小城市为重点开发区域,要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吸引产业和人口集聚。“4”即四大片区,西片为优化开发区域,加快发展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东片为重点开发区域,提升发展传统制造业和传统种养业。北片为适度开发区域,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观光农业和现代高效农业。南片为适度开发区域,着力发展特色富民强镇产业。四大片区努力实现区域差别化、特色化发展,区域内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促进东西部地区、沿江和黄桥老区的协调互动。“5”即古溪、广陵、河失、宣堡、新街等5个重点镇。在四大片区区域内,5个重点镇与其他一般乡镇组团发展。
“X”为农村新社区建设。按照“政府主导、农民自愿、科学定位、服务基层”的原则,坚持高起点、高品位、高标准和适度超前的原则,以市为单位,统一编制农村社区规划,把农村社区规划与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等工作结合起来,充分考虑村庄搬迁、合村并点、旧村改造、空心村治理、自然村合并等因素,以实施“万顷良田工程”和“双置换一转化”为抓手,采取镇村主导、园区推动、村企共建和项目带动等方式,力争建成一批布局合理、要素集约、功能配套、生态美好的农村新社区,引导农民向城镇和新社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业向生产规模化和产业多元化转变,实现农民生活居住和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
2.
坚持产业发展“一盘棋”。一是大力推进园区建设。举全市之力发展“一区四园”,是我市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基础。当前,在进一步明晰各个园区的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继续推进集群化、生态化发展的同时,要积极实施园区联动发展战略,尽量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重复投入,推动园区间的良性竞争、有序发展。结合单位面积产出、龙头企业规模、税收贡献、能耗指标等参数,尽快建立园区产业合理化布局发展的评价标准,指导园区产业实现合理化布局。不断拓展园区内企业的横向集聚和产业链条的纵向延伸态势,全面提升园区汇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进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功能。不断强化现代物流、商务服务、研发、信息咨询和中间服务等生产业,建立完善的产业支撑服务体系,涵盖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促进现代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互动发展。把工业化和城镇化结合起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配套完善研发、通关、国际投资、工业设计、科技咨询、金融、物流、人力资源支持、公共服务平台等,努力打造便捷优越的商务环境和适度超前的载体环境。促进经济开发区与主城区联动发展,加快推进虹桥新城和黄桥副中心建设,提高各园区对中心镇的辐射能力。进一步优化配置,活化思路,建立全市统一的宏观调控机制,形成由各园区孤立发展向市域内综合开发转变的局面,充分体现集中、集聚、集约发展。二是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重点发展设施农业、规模畜牧业、特色水产业、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和休闲观光旅游业,推进农业开发与生态保障及休闲旅游相结合,走产业化、特色化、标准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推动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综合效益的提高。加强引导和扶持,尽快形成一镇(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和完备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积极探索发展城乡互助型农业,把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联系起来,降低农业生产风险,提高农业生产收益。同时,加快服务业向农村延伸,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逐步形成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开创城乡发展优势互补、互为支撑、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新局面。三是大力实施富民工程。把富民放在优先位置,推进农业、就业、创业、物业“四业”富民,努力形成农民收入长效增长机制。围绕发展高效农业,培养一批具有较高技能、较强企业能力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合理分配土地增值收益,创新完善农业生产经营机制,继续开展“四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创建活动,用利益把农民和市场更紧密、更直接地联系起来,让更多农民成为发展的参与者、受益者。建立稳健的强农惠农政策机制,整合涉农政策资源,调整优化财政资金投向,把各种政策性资金统筹捆绑使用,提高资金利用率。积极探索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配套使用的新模式,研究奖励和补助办法,调动金融机构和社会投入的积极性。凡是能够进行市场化运营、产业化发展、社会化投资的,都应鼓励社会资金进入,使农村经济发展由政府投入为主逐步转向社会投入为主。坚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不断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异地发展型经济,重点扶持标准化厂房建设。从2012年开始,可每年扶持一定数量的经济薄弱村在乡镇工业集聚区或“一区四园”内兴建不低于1000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确保有稳定的年租金收益。大力发展资产经营型经济,全面开展村集体“三资”清理,摸清底数,登记造册,建立“三资”台账,实行市乡联网管理。村集体资金资源一律由乡镇资源管理中心统一管理,统一发包,提高资源发包收入。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房屋等确权登记工作,为广大农民拥有的“三大产权”(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资产所有权)进行流转或交易创造基础条件,搭建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探索农村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股份化的路子。鼓励村集体规划内的非农建设用地或开发价值高的其他集体土地,依法以使用权入股、租赁等形式参与企业经营,获得稳定的土地收益。继续加大村企共建和机关帮扶经济薄弱村力度,实施“造血”帮扶,培育可持续的收入来源。
3.坚持基础设施“一张网”。针对城乡、区域之间基础设施建设差异大,互通性和共享性差等问题,加大公共财政向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倾斜力度,逐步实现基础设施共建联网、共享互通。一是构建“大建设”格局。按照生态、人文、大气、宜居的定位,加大城市建设改造力度。积极规划实施如泰运河、羌溪河城区段断航改线工程,加快沿河景观风光带建设,努力形成彰显城市形象、品位、内涵的新亮点。重点规划建设好小南海、东部新区和东北老龙河等地块,全面启动城市北部地区整体改造,积极打造文化底蕴深厚、现代气息浓郁、配套功能完善的新片区,打造提高居民生活品质的新家园。进一步加快老小区、城中村和后街背巷改造建设步伐,建立多层次、多功能、开放式的城市绿化结构体系,推进星级酒店、精品商场、高档休闲场所建设,完善城市各类综合配套设施。经过五年左右的努力,把**城建成一座绿水相依、宁静隽美的生态宜居城市,一座功能完善、富有品位的现代开放城市,一座人文深厚、大气包容的文明幸福城市。二是构建“大交通”格局。积极实施334省道改线工程,加快推进南部沿靖干线规划建设、北部古高公路升级改造、**城区连接泰州和宣堡银杏森林公园的快速通道建设,打造“四纵四横”的市域交通骨干网络,构筑网络化综合交通体系。加速打通“断头路”、“瓶颈路”,加快实施“连心桥”工程,努力实现路况等级明显提升、路网结构明显优化、通达深度明显提高的目标。大力推进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实行集团化管理、集约化经营,建立以主城区为中心、乡镇为节点、农村为终端的城乡客运一体化网络,统一车型、统一线路、统一站点、统一排班、统一发车、统一票价,提高车辆覆盖面和通达率,实现村村通公交,让农民出门就坐车,一票能到达。结合学生上学、市民购物、职工上下班等,开通公交专线,完善交通体系。三是构建“大环保”格局。结合“四城同创”,对每条河流进行“控源、截污、活水”,落实专人负责,实施清沟亮底、疏浚污泥,贯通内河水系,取缔排污口,消灭盲肠河、龙须沟。进一步推进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对确定的污水处理工程,要加大督查推进力度,确保按时完工。同时,按照“宜建则建、宜输则输、城乡统筹、分区处理”的原则,在城区、乡镇(街道)、村(居)聚集融合点全面规划建设污水处理工程,实现市、镇、村(居)三级覆盖。四是构建“大城管”格局。加快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全面提升立体化、动态化、信息化水平,展示城市良好的形象。积极探索城市管理向乡镇、农村延伸的机制,通过城市管理工作的提前介入,将镇区、农村社区环境卫生管理纳入城管部门业务统一指导的范畴,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环境的共同提高。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在乡镇、村(居)成立环卫保洁服务中心,将镇区、村级道路保洁、垃圾运送推向市场,降低成本,提高养护水平。认真研究生活垃圾处理费与自来水费捆绑收取工作,采取“水消费系数法”收取垃圾处置费,确保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到位。五是构建“大供水”格局。采取有力措施,迅速改变区域分割、多元化的供水格局,进一步理顺管理体系,建立同网、同质、同水的一体化供水格局,实现统一调配、统一供给、统一核算、统一核价、统筹盈亏。加大乡镇、村管网更新改造力度,降低产销差率。合理核定城乡水价,探索阶段性定价机制,将自来水使用分为生存需要和消费需要,对生存必需量以内的水实行低价格,提高超出部分的水价,市财政适当对乡镇水价进行一定差额补贴,确保全市用水安全、正常。
4.坚持公共服务“一本账”。基本公共服务应突破以身份和地域来确定公共服务的传统模式,构建与经济发展水平、财政保障能力、人民群众基本需求相适应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推动社会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使广大农民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享受更高的教育资源、更好的卫生保健、更健康的精神生活和更和谐的社会氛围。针对我市实际,推进城乡、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以按照“保基本、补短板、可持续”的原则,全面推进,重点突破,优先确定在生存服务和基本发展服务两个方面,具体包括:就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文化等领域。在这些领域内,优先考虑制度覆盖全体居民,满足基本需求,从解决老百姓急需解决的问题入手,一个阶段集中力量解决一两个突出问题,为老百姓提供急需的公共服务,再随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提高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提高均等化程度。凡涉及公共服务“硬件”投入的,要遵循“三城四片五重点”等全市空间布局规划,避免重复投资、浪费资源。当前,要创新思路,加快农村和黄桥地区就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努力缩小城乡、区域差距。一是创新公共服务内容。坚持就业优先,突出农村劳动力等重点人群,加快建立服务、培训、维权三位一体的就业工作机制。加强政策扶持,创新服务方式,通过减免相关税费、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创业培训等一系列配套措施,努力增加就业渠道。营造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社会环境,不断提高创业意识,使更多劳动者乐于创业、敢于创业。制定教育均等化发展指标体系,将短期内均等化工作重点放在“投入”类指标上,按照适度集中、资源聚集、规模发展的思路,确保公共资源的投入和利用效率,缩小城乡教育在硬件上的差距,然后逐步向“产出”和“效益”转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断拓展职业教育功能,“把需要工作的人变成工作需要的人”。完善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在全市范围内建立起“横到边、纵到底”的公共卫生机构,构建起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社区卫生服务,重点加强农村卫生机构建设,形成覆盖城乡的医疗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医疗救助建设,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构建起覆盖城乡的医疗保障体系。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实行基本药物公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规范基本药物使用,构建起覆盖城乡的药品供应体系。优化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在政策和经费上对基层医疗保健机构给予优惠,使卫生资源从医疗领域向预防保健领域流动,从大型医疗机构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流动,从城镇向农村流动。加大乡村医务人员的资质培训特别是全科医生的培训培养力度,不断改善农村卫生人员待遇,吸引更多医疗卫生人才到乡村,提升农村医疗卫生整体水平。把强化社会保障作为普惠民生的重要举措,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在逐步完善以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救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政府主导、社会辅助、部门协作、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大力建设“农家书屋”,解决农民“读书难”;实施阅报栏廊建设,解决农民“读报难”;抓好文艺演出队、电影放映队、科普宣传队等六支队伍,解决农民“看戏难”和“看电影难”;添置体育设施,解决农民“文化活动难”和“健身难”。二是创新公共服务载体。以服务农村群众为目的的社区服务中心,是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载体,有利于将群众日常生产生活中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集中办理,实现公共服务基层化、便利化,让群众充分享受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成果。要坚持从居民需求出发,建立完善“公共服务、市场服务、中介服务、互助服务”全覆盖的立体化服务体系,为强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创造条件。在每个社区设立服务中心,把市和乡镇的服务职能向社区延伸,将与群众密切相关的卫生医疗、养老保险、劳动就业等纳入社区服务中心,实行“一门式”受理、“一站式”办结。面积大的社区可在中心村建一个服务中心,下设多个服务场所,形成“一中心多场所”格局,让居民就近、方便享用一些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引导金融、邮政、电信等机构在社区设立网点,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兴办农资超市、便民超市,为社区居民提供完善的市场化服务。大力发展产业协会、合作社等经济中介组织,积极支持发展就业服务、信息咨询、房屋租赁等各类社会中介组织,为社区群众提供信息、技术、市场等方面的服务。鼓励和支持驻社区单位、社区居民开展邻里互助等群众性自我服务活动,深入开展以群团组织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志愿者服务进社区活动。三是创新公共服务机制。认真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公平和效率的关系,转变单纯依靠政府投入的做法,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调动社会、民间等多方面参与公共服务的积极性,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协调合作、高效灵活的多元化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充分发挥公益类事业单位提供公共服务主力军的作用。放宽准入限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努力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逐步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政府行政承诺制度、听证制度、信息查询咨询制度,强化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