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儿童科技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我们历来重视科学教育,并对科学教育有明确的目标定位:依托原有良好的科技教育基础,借助独特的社区和专家资源,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融科学教育于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中,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奠基。科学为基,人文为本,科学教育是我校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体现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并在活动、思考和创造的过程中引领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张扬。
一、科学教育工作的组织机构和职能
我校以“三中心”为主要管理机构,负责人明确分工,尽心尽责,切实保证学校科技教育工作的有效落实。其中,课程与教学中心,负责推进国家科学课程,开发校本课程,指导科学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学生成长服务中心,负责协调组织三个校区学生科技活动方案的制订与实施;资源管理中心,主管科学资源设施的保障、管理和实施。
优秀的教师队伍是进行科技教育的中坚力量。我校有专职科学教师18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3人,占总人数的5%,小学高级教师12人,北京市骨干教师两人,海淀区学科带头人1人,海淀区骨干教师3人,还有不少兼职教师。正是这些业务精湛、思维开阔、认真负责的专、兼职教师,带领学生圆了一个又一个的五彩缤纷的科学梦。
二、科学课程的开发流程和实施方案
1.科学课程的开发流程
为了确保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质量,我校开发了“中关村第一小学课程开发流程”(见图1),对拟开设的课程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和我校学生培养目标,反复论证其意义、价值和可操作性。这不是为追求课程丰富而丰富课程,而是以真实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首先,课程开发要满足三个“基于”,即基于学生需求、基于社区资源、基于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的提高,这是学校课程开发的基础。其次,严格执行选题、审批、试行和实施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均有详细、合理的环节给予保障。
作为W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选择课程成为学生彰显个性、发展特长的重要途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选修课的具体实施情况,我校编制了课程手册,供学生选课时参考。同时,建立网上选课平台,学生可以了解备选课程的基本情况,根据自己的意愿给备选课程进行排序,选择不同的课程学习。选课平台进一步规范了选修课的操作流程,提高了学校可选择课程的组织管理效率。
2.科学课程的实施方案
我们依据儿童的认知特点、生活空间和学科间的内在联系,将现有学科课程进行归类整理,形成学校自主发展课程的六大课程领域。其中,数学与科学领域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科学素养、创新意识、研究意识和实践能力,并在融合课程、可选择课程和毕业课程中实施科学教育。
(1)融合课程
一年级融合课程的主题为“基础”“融合”“衔接”,每个班级会安排两位教师共同任教。通过学科、教师、教学方式、资源、跨龄和家校的全方位、立体式的融合,形成一个非线性合作系统,促进学生全面、自主、健康、快乐地发展,实现幼小完美衔接,培养有综合能力的人。自编教材《金葵花乐园》贯穿全人教育理念,把知识线索和成长线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习具有知识性、趣味性、生活性。
自主发展课程体系中的低年级融合课程,打破原有教师分科教学的樊篱,两名教师包班负责全部教学。它从课程开发和设计上打破学科壁垒,以儿童为视角,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准,以多样主题为线索,以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为目标,进行大刀阔斧的课程整合与内容重组。
融合课程的构建与实施,带动一年级教育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方式、教材、教具及教师教研方式等的整体变革,改变了原有小学在幼小衔接方面局限于入学前的简短培训、入学一周(或一个月)的熟悉环境、了解规范等局面,真正实现学生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在学生热爱学习和培养良好习惯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
(2)可选择课程
可选择课程是实现学生自主发展的重要途径。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着眼于国家课程标准中学科能力的发展和素养的形成,选取贴近学生的学习素材,活用学校、社区等资源,细化学生学习目标,使他们在可选择、多元化、源于生活、适应成长的可选择课程中实现多元差异发展。
数学与科学领域课程是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自主开发的提升数学与科学素养、重点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可选择性课程。该课程以探究性学习为载体,整合学科教师、教育专家、科学家等资源,以学校、实验室、社会为学堂,着力引导学生用科学严谨的态度经历解决现实问题的全过程,把培养学生质疑与思辨、合作与创新意识、思维与实践能力作为核心目标,学习中以情促知、以知怡情,激发学生对生活、自然和社会的探索热情。
科学可选择课程,包括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通过这一领域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实现合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可选择课程。
(3)毕业课程
六年级毕业课程的关键词是:发现探究成长。“走向未来的我们”的六年级毕业课程,一共分为:曾经的我们、明天的我们、未来的我们,主题分别是成长的足迹、探秘中学和社会初探。六年级毕业课程体现了从过去到未来的时间动态变化,从校园走向社会的空间扩大延展,学生能力螺旋式上升的从总结归纳到探究规划,让他们在活动、体验、合作和探究中自我发现、自我规划、自我成长。
我校针对小学六年级学生的特点与发展需求设计的毕业课程,以学生的自我发现、自我规划、自主成长为目标,以活动、体验、合作、探究为基本形式,以多元主题和不拘泥于校园、贴近社会、面向未来的复杂任务为载体,让学生在总结与回顾中感悟成长与收获,感恩指导与陪伴,在调查研究与交流展示中学会规划学业、规划人生,培养积极的情感和正确的学习观、职业观与人生观,提高综合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通过合作与探究方式完成复杂任务,培养敢负责、能担当的优良品质。通过毕业课程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感恩他人、规划未来,将“做最好的我”的理念内植于心、外践于行,引领他们成长。
三、成长平台,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个性化成长
从广义的课程意义出发,我校各项具有教育意义和价值的工作都是学校课程的组成部分,是学生自主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满足学生成长的个体需求,我们努力为每个学生提供及时、多元的选择、展示、实践和体验等机会,逐渐形成学校自主发展课程六大支持性平台。
六大支持性平台打破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壁垒,使六大领域的课程延伸到校园的每个角落、每次活动,延伸到社区、社会,拓宽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的学习与实践、尝试、体验、探索等紧密结合在一起,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发展点。
以微社团为例,我校的任何一名学生都能领取一张微社团申请表格,填写姓名、班级、微社团名称、口号、具体活动内容等,并交给学生联盟专门负责微社团投票的部门。如果微社团申请通过,学生将着手制作宣传海报,招募社团成员,制订计划,开展活动,至今已有100多个微社团活跃于中关村一小的校园。
四、教学研结合,深化科学教育
1.科研带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在教学中发现真实、有意义的研究课题,通过深入、系统的研究,带动教学的改进与完善,让教学研形成良性循环,推动科技教育的长足发展。我校积极申报、参与相关科研立项,通过规范、扎实的科学研究,对小学阶段科学教育创新人才的培养途径和方法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为科学教育的正确、有效实施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2.师资培训,多渠道提高教师素养
优秀的教师有多种,但他们都具湟桓龉餐特点:对美好事物,有永不停歇的追求。我校科学教师就是这样一群追梦者。学校认真分析科学教师特长,将教师特长与学生科学教育活动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帮助教师确定其在科学教育领域中的发展方向。通过专家引领、结对互助、总结反思、教师合作等“教、学、研、协”等形式,开展教师培训,为不断提高教师素质提供后盾和支持。在此过程中,科学教师也收获了实实在在的成长。
五、整合专家资源,介入课程构建与实施过程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等研究机构和高校的专家团队的长期、常态指导,为我校自主发展课程的构建、实施、反思和改进,提供了智力支持和行动引领。
课程资源是一门课程得以有效实施的基础和保障,是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不可或缺的条件。本着“让学生随时可以获得所需资源”的原则,我们强调以“主题教室”“主题走廊”的方式,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持和帮助。我们不仅将各学科主题专业教室资源得到进一步丰富,还把学生教室纳入“主题教室”的改造中来,如“蜂巢教室”“科技长廊”“流动科技馆”“空中小农庄”等。此外,我校在网站上建立“葵园云课堂”,只要有网络,学生可以随时登录进行学习。每一间教室,每一个楼道、楼梯拐角、楼顶空间,都成为学生获取知识、丰富体验的宝藏。
优越的地理位置带来丰富的社区资源,我校附近共有17家科研院所,如何能对这些优质科技资源视而不见?吸引各个科研院所与学校一道开展科学教育,通过建立科普资源群、结成资源合作单位等具有创造性的形式给予开发利用,积极举办放眼社会的课外、校外活动,用科学教育的渠道引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走入社会。只有这样,学生的视野才会更加开阔,思维才会更加活跃。
关键词:中职;信息技术;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的开设有助于提高学生教育教学能力,增强学生专业素质。在了解中职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笔者用详实的教学案例,从制作“图文并茂”的课件、展示生活实例、提供教育示范资源、创设交互情境等四个方面,讨论了信息技术与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教学结合,提高学前教育学生教学能力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中职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教学现状
(一)从生源质量看。
职业学校为了满足职业教育发展和某些学生入学的要求,有时不得不放开招生,致使生源普遍较差,录取的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上有困难,缺乏自信、厌学、学习习惯与自我约束能力差。
(二)从学习兴趣看。
由于对现行竞争机制理解不够,不少学生错误地认为在学校只要学好与就业有关的专业技能课就行。他们特别重视五项专业技能训练,即唱歌、跳舞、弹琴、画画、讲故事。至于理论课的学习兴趣普遍不高,对语言教育课程学好学坏漠不关心。
(三)从家长要求看。
由于不少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有些家长认为孩子上了中职,只要能安安稳稳上学,拿张文凭,今后找个幼儿园工作就行了,在学习上没有给他们提出过高要求。
(四)从教学方法和手段看。
在日常教学中,教学步骤仍是机械地重复:教师讲述、板书、偶尔提问等,形成教师“满堂灌”现象。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法导致课堂缺少活力,没有突出提高教学技能的特点,大大抑制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
二、信息技术在中职学前儿童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一)制作“图文并茂”的课件,化解枯燥理论。
在实际教学中,采用向学生面对面地传授知识的灌输性讲授形式通常只能是听其形而不能观其形,一些很简单的事物描述得很复杂也不能使学生明白。将音频、视频设备引入到教学中,用显示文字、图形、动画、录像等手段向学生传授知识,让教学内容更直观、更形象、更具有吸引力,有助于学生对抽象事物及其概念的理解和把握。例如,教学“词义泛化”、“视听文化”等概念,可以利用课件、动画及声音解说等多种手段以清晰显示,使学生获得在课堂上难以得到的直观经验体会,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和改善学生的理解能力,增强理解效果。
(二)展示生活实例,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儿童学习生活联系特别密切。要让学生理解儿童语言发展的概念和原理,就必须联系学前教育实践,把大量的学前儿童教育实践中的生活实例,引入课堂。利用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将学生无法直接感知的生活中的事实与现象,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让他们在脑中建立与教材中语言文字符号相对应的表象,就可以更好地理解文本语义。
(三)提供教育示范资源,丰富学生观摩学习内容。
教师向学生讲解语言教育教学法的同时,要培养学生的教育设计能力、讲授实施能力。笔者利用教育技术中心信息搜集平台,搜集全国各地幼儿园优质课、示范课教学录像,并结合教法理论,指导学生观摩。
(四)创设交互情境,促进课堂互动。
互动是充分调动师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一种方式,是师生在同一教学目标下,同时发生作用。互动总是在一定情境下进行的,因此可利用信息技术展示出优美的图像、动听的音乐、有趣的动画、教学视频,为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教学创设一个互动的情境。在多媒体构建的交互情境中,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学生在愉快而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容易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且能激发内在的学习要求,思维也被激活,达到对教材内容具体而深刻的理解。
三、 结束语
虽然多媒体是一种高科技、高效率的辅助教学手段,可以优化教学效果, 也要认识到网络不是万能的,电脑也不能完全代替教师。我们不可以完全否定其他所有的传统教学工具,比如黑板和粉笔。只有将多媒体和黑板适当结合,扬长避短,相得益彰,才能最大限度地达到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王铁建. 怎样进行课堂互动[J].学苑教育,2011,(5).
【关键词】光影读写;微电影;微写作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01-0024-03
【作者简介】姚国艳,江苏省海安县实验小学(江苏海安,226600),一级教师,南通市骨干教师,海安县德育学科带头人。
不管你愿不愿意,我们已经事实地身处于光影的世界之中。丰富的影音世界区别于文字的单调,在儿童生活中大受欢迎,理当成为语文教育的重要资源。纵观儿童当下的阅读,早已从单一的文字阅读扩展到图画、影像等多维的阅读方式和阅读内容了。我以五年级的学生为教学对象,开始了以“微电影、微写作”为案例的光影阅读与写作教学探索。
一、一节“微电影、微写作”的实践课
(一)基于儿童学情的“光影读写”尝试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灵魂,也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方向和归宿,制定明确而恰当的教学目标是我执教本节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1.寻找“光影阅读”与课堂教学的链接点。
“光影阅读”的范围很广,阅读的内容也很多,但在课堂四十分钟的有限时间内,两者之间的链接点在何处?联系上学期进行的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课,我想到了电影海报,电影海报不就是生活中的非连续性文本吗?电影海报中的内容简介恰好可以作为学生读写结合的落脚点。同时,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时”放映的微电影,解决了课堂时间限制的问题。微电影(儿童喜欢的)、电影海报(适合儿童的)、内容简介的写作(儿童需要的),完美链接起光影阅读、文本阅读、光影写作,使这节“微电影、微写作”课堂教学有了独特的生长点。
2.关注“光影阅读”与儿童学情的契合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高年级学生在阅读叙事性作品时,能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这样的阅读要求同样适用于“光影阅读”,阅读文字描述的电影简介和阅读多维变化的光影世界,创作电影海报的内容简介等,既呼应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与五年级学生的学情紧密契合。
3.激发“光影阅读”与儿童写作的兴奋点。
微电影因其短小精炼,富有哲理的特点深受儿童的喜爱。在课堂上让学生观看微电影,使课堂多了满满的诱惑力。学生以电影宣传策划人的身份创作微电影海报中的内容简介,则又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角色体验,易激发起学生的写作兴趣。
基于这样的学情分析及教学构想,本节课我制定了三个教学目标:
认识电影海报,了解电影内容简介;
学习电影内容简介的构成,了解内容简介的写法;
观看微电影,学写电影内容简介。
以期达到:课堂之内,学生有多元的阅读写作体验,有充分的思辨过程,有丰富的阅读写作收获;课堂之外,学生的阅读写作视线不再局限于书面文本,而能有意识地关注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语文素材。
(二)基于儿童需要的教学内容
明确的教学目标为课堂指明了方向,选择基于儿童需要的教学内容才能使目标接地气,让课堂富有生命力,让儿童获得生长。“微电影、微写作”案例的递进式读写材料实现了有指向、有梯度、有深度的儿童读写课堂。本节课采用板块式教学,从认识电影海报,了解电影内容简介,到观影后请学生口述电影主要内容,再到书面创作,小口径入课,小台阶上行。主要的教学板块如下:
1.认识微电影及电影海报。
在第一个板块的教学中,出示电影海报,创设“光影阅读”的情境和氛围。旨在直入主题,引导学生认识电影海报,了解微电影及电影内容简介。
师:阅读了电影的内容简介,你还想知道什么?
生:我还想知道大鸟盯上小蚯蚓后发生了什么?
生:我还想知道小蚯蚓们最后怎么样了?
师:这里为什么不告诉我们呢?
生:告诉了大家,就不需要去电影院看它了。
师:电影简介和我们平时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有什么不一样?
生:在关键处留下悬念,才能激发观众的期待。
在交流中,学生了解到电影内容简介的构成,明确电影简介和概括故事梗概的区别:留下悬念,激发观众的观影期待。
2.观看微电影并创作电影内容简介。
《月神》是由美国埃里康・卡萨罗萨导演的一部7分钟的微电影,讲述的是祖孙三人去月亮上扫星星的故事,画面唯美梦幻,情节奇妙极富想象。带给学生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光影力量:原来,想象是如此美妙、神奇!
生:我喜欢它奇妙的想象,太令我惊讶了。
生:我喜欢它出人意料的那些情节,人竟然可以顺着天梯到月亮上去,月亮的圆缺,竟然是祖孙三人扫出来的。
生:我喜欢它唯美梦幻的画面,令人向往。
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此环节观照了儿童对于“光影阅读”的个性体验和阅读表达,使阅读呈现开放的、个体的、真实的过程。
师:根据板书,想一想,哪些内容是可以写的,哪些内容可以不写?
生:大星星被小锤子一敲之后变成了小星星是不能写的,写了就没有神秘感了。
生:扫星星的情节是可以写的,观众会好奇,星星怎么扫?
生:圆圆的月亮变成了月牙,这个情节不能写,留下悬念让观众自己去看。
在此板块中,实现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层递上升,从而实现本节课的第三个教学目标。
3.拓展微电影及主题阅读。
学习不能止于课堂,所以在第三板块教学中,我选择拓展阅读美国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制作的短片《昼与夜》,并为其创作电影简介,同时配以主题阅读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的《月亮不见了》和台湾绘本作家几米的《月亮的距离》。
(三)创设利于儿童生长的教学场境
教育即生长,保持课堂的温度和深度,开展有学习内容的活动,才能创设利于儿童生长的教学场境。
1.有温度的课堂。
课堂场境对于儿童的成长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元素,我努力在本节课中,保持着适合儿童生长的温度。
导入:平时你喜欢看电影吗?最喜欢哪部电影?喜欢这部电影的什么?
课中环节1:想看电影吗?你们今天学习得如此认真,那我们就任性一下,看一部微电影吧!
课中环节2:猜一猜,敲下以后,大星星会变成什么呢?
课后:推荐大家继续观看第83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提名影片《昼与夜》,并为它写一个电影简介。
课始聊喜欢的电影,课中看精彩的电影,课后作业依旧是看电影,这样的学习内容,话题聚焦,使儿童的课堂生活始终保持在愉悦的场境中。
2.有深度的课堂。
不只是保持温度,还需要挖掘课堂的深度,才能形成儿童的生长力。
问题1:阅读电影海报,从电影的基本信息中你发现了什么?
问题2:再次阅读电影内容简介,关于这部电影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简介中为什么不告诉你呢?
问题3:你能给微电影《月神》完成电影内容简介吗?
问题4:读一读这篇内容简介,你觉得哪儿写得好?对照自己的内容进行修改。
以层层推进的问题,引导儿童在课堂中始终保持奔跑的探究姿态,课堂就变成了扎根的过程,刨坑的过程,甚至是攀岩的过程,那么,课堂带给儿童的就是生长和发展。
3.有学习的活动。
看电影,不止于看电影;读海报,不止于读海报;写简介,不止于写简介……所有的师生活动都指向于有目标、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学生在观看影片的愉悦状态下,学习“光影阅读”的方法,言语表达的方法,文字修改的方法……课堂形成了一个丰富的活动学习场境。
二、“光影读写”微课程:建立主题、建设序列、建构体系
回眸这一节“微电影、微写作”实践课的探索过程,我认为,关注儿童语文生活的兴趣点,研究儿童语文学习的生长点,就能勾连起儿童的语文生活与语文课堂!那么,就以此为实践范例,让“光影读写”形成序列,构建儿童需要的课程。
除了内容简介,光影世界里与语文学习可以勾连的还有很多,以此课为范例,我和团队的同事们,进行了以项目主题为抓手的“光影读写”,项目学习是指围绕一个主题,开展的多元学习方式。
1.以“观后感”为项目学习主题。
选择自己喜欢的场境、音乐背景、电影人物、主要情节等进行交流,表达自己个性的阅读感受,再辅以评论、诗歌等文体方式的指导,形成不同角度、不同体裁的表达内容。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进行充分的对话,在对话中提升言语能力,在言语训练中积淀素养。
2.以“电影人物”为项目学习主题。
研究同一部或不同部电影中的人物对话、行为、心理,进行情景再现、心理描述、语言揣摩,在实践的过程中,形成对电影人物口头或书面的介绍、展示,形成学生的言语内化。
3.以“剧本创作”为项目学习主题。
还是以微电影为操作抓手,鼓励高年级学生进行电影剧本的创作,围绕某些关键词进行角色、情境、情节等综合创作,实现言语表达的主体性及创造性。
这样的项目学习方式和内容,观照到了学生的“言意共生”。“言”到“意”的生成,是基于学生的兴趣点,勾连学生的言语提升点,契合学生的生活环境,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形成了多元的语文学习体验。
关键词: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生成性教学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指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自然界(包括人造自然)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及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这一概念反应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儿童“亲身经历真实的研究过程”。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教师要掌握生成性教学的理念,运用恰当的策略,要让儿童在真正地“做科学”中建构和生成科学的意义。
一、生成性教学及其基本理念
(一)生成性教学的提出及内涵
生成性教学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维特罗克最早提出的。维特罗克提出,学习的实质就是大脑主动地建构外界信息与头脑中已有的相关信息的联系,以使输入的信息获得具体意义,即学习是学习主体的原有认知结构与从环境中接受的感觉信息相互作用,积极地选择、注意、知觉、组织、储存和激活信息,并主动建构起信息的意义的过程。在生成性教学中,儿童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发现者、研究者和主动构建者。
继维特罗克提出生成性教学的理念以后,众多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进行了大量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进一步充实和丰富了这一理论的内涵。意大利的马拉古兹在学前儿童教育中进行了生成性教学的实践。经过实践研究,马拉古兹认为学前儿童教学既不是教师预先设计好的,在教学过程中不可改变的僵死的执行计划,也不是儿童无目的、随意、自发的活动,而是一个动态的师生共同学习、共同建构的生成过程。美国的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多尔对后现代课程的描述是:“它是生成的,而非预先界定的”。他强调,构造主义的课程是通过参与者的行为和交互作用而生成的,而不是预先设定的课程。教学过程是互动与对话的过程。在这种互动过程中,各因素都处于积极状态。
综上所述,生成性教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真诚的态度与学生就相关课题进行平等对话,并根据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感受、兴趣与需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与思路做出及时调整,使教学对话能够深入持久地进行下去的教学过程。其核心是旨在通过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儿童生动活泼的个性获得长足发展。
(二)生成性教学的基本理念
1.生成性教学更加倾向表现性目标的价值取向
所谓表现性目标是指“每一个学生在与具体教育情境的种种‘际遇’中产生的个性化表现。”它是由美国课程学家艾斯纳提出的一种教学目标取向。艾斯纳指出在课程计划中存在两种不同的教学目标:一种是在教学计划中预先规定好的,即预先规定了通过教学儿童应该获得的知识和行为,称之为教学型目标;另一种是预先不明确规定儿童在教学完成后应获得的知识和行为结果,而只指明学生将要遭遇的情境、将要处理的问题和将要从事的活动,强调学生在学习中个性化的表现和个人意义的获得,称之为表现性目标。表现性目标强调学生与情景的互动,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教学仅仅为儿童创设一个情境――需要解决的问题或任务,但并未预设他们要达到统一的结果与行为。它能够激发儿童主动参与问题解决并且进行个性化的构建和知识的生成。当然,生成性教学关注表现性目标并不意味着完全排斥教学性目标,恰是在承认教学性目标的基础上使表现性目标更加凸显。
2.生成性教学更加关注教学的具体过程
传统教学关注的是教学结果,也就是教学目标的达成状况或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而对教学目标的达成过程,则略去不管。而生成性教学关注的是儿童的发展,儿童的发展又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实现的。“教育一词首先被认为是一种过程”,教学当然也是一种过程,教学与过程不可分离。如果教学过程是单一的,学生只能获得片面的发展;如果教学过程是丰富而生动的,学生能够获得全面的、个性化的发展。生成性教学认为教学活动的实质是培养人的过程,其核心不是目标的达成而是儿童的发展。生成性教学认为教学设计仅仅是对整个教学过程所做的宏观规划,而对教学中学生的具体行为表现不做预设。因此,生成性教学是更加关注教学的具体过程,而不是结果。
3.生成性教学更加重视偶发教学事件的教育资源性
所谓偶发的教学事件,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偶然发生,事前没有预料到的事件。从某种意义上说,偶发事件不是教学过程中的意外,而是教学过程的必然和常态,是一种出现规律不易被把握、又没有统一的固定的处理方式的事件。生成性教学更加重视对偶发教学事件的利用,甚至将其看作是教学过程中生成的一种有益的教学资源。在生成性教学中,重视偶发事件的教育性,就是要求教师不断留意学生的变化与反应,捕捉偶发的教育契机与智慧火花,并对其作出积极的回应。在生成性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比他预料的要多,学生对教师的触动方式也是无法预料的,这会促使教师采取进一步的教育性行动而不是去完成事先规定的行动。
4.生成性教学更加强调平等互动性的教学方法
生成性教学的现代教育观念认为,在教学中教师与儿童、儿童与儿童之间是平等的关系。关系的内涵就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互动过程。“我”影响“你”,也就是“你”影响了“我”。生成性教学把教学过程看作是教师与儿童、儿童与儿童、教师与文本、儿童与文本等多种教学因素相互促进的互动过程,而不是单一的“教――受”的灌输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只有互动,才会生成新的资源和信息,而对话是互动性教学方法的基础,是师生以平等的关系、开放的心态、谦虚的态度来交换彼此的思想,探讨对文本的理解。所以在运用互动性的教学方法时,要时刻注意以对话的方式来统领。
二、生成性教学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作用
学前儿童的学习特点不同于其他年龄阶段,更多的是运用直觉思维而非逻辑思维,抽象符号的呈现对于幼儿来说难以理解,其对世界的认知是建立在直接经验的基础上的。儿童学习科学,不只是学习现成的科学结论,而是对科学探究过程的理解与体验,是儿童主动构建具有个人意义的科学知识与技能,习得科学探究思维的过程。由此可知,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过程就是生成性教学的过程,生成性教学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生成性教学可以培养儿童的科学思维能力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并不仅仅是对知识的记忆,更重要的是让儿童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其领悟科学、运用科学的能力,即将所学的科学知识、概念和技能运用于解决具体问题中。科学思维能力是儿童在不断地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和得以体现的。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生成性教学中,教师会有意识地为儿童提供进行科学探究的环境,让儿童历经探究的全过程,在此过程中,带领学生运用观察、交流、猜测等一系列的科学方法来获取信息、组织信息以及检验结论,引导他们将所学的科学知识运用到新的问题情境中,以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二)生成性教学可以引导儿童通过探究建构科学概念
儿童天生就具有认识和了解世界的强烈愿望,他们会自发地组织来自外部的各种信息,形成对世界的初步认识。这些初步的认识依赖于直接的情景和感知,是建立在直接经验基础上的,是儿童认识这个世界的开端,也是他们建构对这个世界新认识的起点。在生成性教学中,教师会认真观察并了解每一位儿童的想法,从儿童的实际发展水平出发,积极地给儿童创造亲自探究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自己去建构新的科学概念,促使他们在现有水平上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
(三)生成性教学可以发展儿童的多元智能
科学学习作为一种儿童通过积极主动地探索和实践来认识世界的活动,受到其认知发展水平的影响。不同思维水平的儿童在科学教育中的表现特点不同。那些处于具体行动思维水平的儿童在直接的探究活动中获益更多,而认知水平更高的儿童即使在传统的讲述方式下也能够获得发展。因此,在生成性教学中,教师引导儿童开展各种不同方式的探究活动,可以发挥儿童不同的优势智能,使儿童更加自信,更有兴趣投入活动,并在活动中使智能获得多元的、全方位的发展。
三、生成性教学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运用策略
生成性教学强调教学的过程性,突出教学的个性化建构,追求学生的生命成长,是一种开放的、互动的、动态的、多元的教学形式。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科学有效地实施生成性教学,需运用以下策略:
(一)了解儿童,预设学情,是生成性教学的前提
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儿童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因为每个儿童都是一个活生生的、独特的人,儿童之间的独特含了更大的生成性。教师把儿童当作重要的生成性课程资源,就必须要了解儿童的个体差异、心理认知水平和学习兴趣需求,并以此为据开展科学教育。科学教育从儿童的现实情况出发,从儿童的已知起航,生成才会更有效。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奥苏泊尔曾指出:“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
(二)精心策划弹性的教学设计,为生成创设自由的空间
生成性教学重视教学的情境性和偶发性,但这并不是对教学预设的排斥,相反,而是更强调精心策划具有弹性的教学设计。为了更好地生成,教学设计要从活动目标、内容、过程、方法、材料及场地等方面体现出多样性、选择性、灵活性和开放性,为儿童科学知识的生成和个性的发展预留更大的空间。如在设计活动目标时,一方面要从知识掌握、能力方法和情感态度三个维度进行预设,另一方面还要根据儿童实际水平和个性差异,做分层要求;在设计活动方法时,可以采用观察、操作、比较、分类、阅读、交流等多种方式方法,并且使各种方法有机结合、相互渗透,观察中有操作,操作中进行观察,在操作、观察中进行比较和交流更有收获。再如,预设活动形式,可以运用个别学习、小组探究、大组讨论、小明星上课、情境表演等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活动中如何选择和组合运用这些形式,则根据活动的需要和可能而定,无固定框架,多形式的活动组织更能激发儿童的兴趣和积极性,更有利于探究和生成。
(三)培养问题意识,鼓励儿童质疑,促进动态生成
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曾指出:“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质疑问难具有极大的价值意义。在生成性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也是生成性教学的关键。教师要努力创设一种民主和谐自由宽松的活动情境,鼓励儿童遇事有主见,敢于提出问题,引导他们留心观察生活,学会多角度深入体验,认真思考,对所见、所闻大胆地提出问题,努力找根据,分析说明。
(四)创设宽松自由的心理环境,鼓励儿童积极探索
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是生成性教学的前提。新《刚要》指出:“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只有为儿童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感到安全、可信任的能够进行自主探究和创造的环境,才能使儿童感到无任何压力,消除顾虑,大胆去尝试,积极地进行科学探索活动。实践证明,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是儿童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儿童在宽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下,更倾向于探究和生成。
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创设宽松自由的心理环境,教师必须尊重和接纳每个儿童的兴趣和需求,寻求儿童真实的认知水平;要给每个儿童激励性评价,挖掘每一个儿童探索活动的独特价值,使每个儿童在每一次探究活动中都有所发现,有成功的体验。另外,教师要给儿童出错的权利,避免伤害儿童。教师应该接纳儿童的错误认识,并让儿童在“试错”探究过程中逐渐认识事物,使儿童形成尊重事实、通过探究能解决问题的意识。
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生成性教学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重视儿童积极探究,关注儿童主动建构和生成知识的意义,这些理念和特点对于儿童科学素质的培养和个性化的全面发展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谭敬德,陈清,张艳丽.维特罗克生成性学习理论认识论特征分析及其对教学设计的指导意义[J].电化教育研究,2009(8).
[2][5]罗祖兵.生成性教学及其基本理念[J].课程教材教法,2006(10).
[3][6]罗祖兵.生成性教学基本理念及其基本诉求[J].高等教育研究,2006(8).
[4]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78.
[7]陈琴.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儿童科学教育的启示[J].当代教育科学,2004(23).
[8]李.生成性教学研究述评[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4) .
【关键词】交通安全;灰色马尔可夫;安全预测;模型
1灰色马尔可夫系统理论
灰色系统是部分信息不充分、不完全的系统,灰色系统理论即在部分已知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开发、分析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以完成对系统行为的控制以及优化。马尔可夫预测理论则相对适用于数据序列随机波动性较大的问题,考虑道路交通事故预测其呈现非平稳随机变化过程,因而可以利用马尔可夫理论进行事故的预测,且可以将灰色系统理论以及马尔可夫理论相结合来进一步提升模型的预测可靠性:灰色系统理论可对道路交通安全时序变化趋势进行预测,而马尔可夫理论则可用于转移概率的确定。马尔可夫理论对于随机的动态系统的评估依据是系统状态间的转移矩阵,通过转移概率反映的状态间的转换规律来对系统发展进行评估预测。
马尔可夫随机过程理论将系统将来所处的状态归根于系统现在所处状态:假设对于随机过程M(t),过程中t0时刻状态已知,则系统后续过程的状态均只与t0时刻状态有关,因此马尔可夫理论具有较强的无后效性。
马尔可夫理论中,状态转移概率指的是系统的发展过程中,从某一状态至另一状态转变的可能性。若在系统发展过程中可出现n个可能状态,记作M1、M2、M3、…、Mn,则系统状态转移概率即指系统从任一状态Mi出发转移至下一状态Mj的概率,记作Pij,若经k步转移至Mj,则其转移概率可记作Pij(k),此时与初始时刻无关,对于状态转移概率矩阵的计算通常采用频率近似概率的思想进行。
灰色马尔可夫预测模型结合了灰色理论以及马尔可夫理论的各自优势,做到优势互补,能够提升对于过程分析的预测精度。其模型预测流程图如下图1所示,模型的基本思想:首先基于GM(1, 1)模型算得原始序列M合值及残差(相对值),然后对于得到的残差序列进行状态划分,计算状态转移概率,得到残差相对值序列中分别对应的状态,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灰色马尔可夫预测模型进行预测。
图1 灰色马尔可夫预测模型流程图
2道路交通事故灰色马尔可夫预测模型
2.1建立道路交通事故GM(1, 1)模型
考虑到交通事故发生的随机性以及不确定性,因此交通事故各项数据也具有极强的随机性,可采用累加或累减的统计方法进行初始数据的处理,寻找其数据内部规律。假设t序列的交通数据原始序列为x(0),则{x(0)(k)}=
{x(0)(1)、x(0)(2)、…x(0)(n)},对于原始数据序列进行累加统计处理,可得到如下数据序列:
然后在处理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建模计算:首先建立灰色预测模型的微分方程
微分方程中系数a、b依据最小二乘法确定。对于上述微分方程进行求解,可获得相应系数,对其还原处理,得到:
文章对于近10年间我国道路交通事故10万人口死亡率作为分析研究对象,在获取原始数据序列的基础上,通过最小二乘算法计算道路交通事故GM(1, 1)模型中的a及b,算得a=-0.04,b=3.89,将数据分别代入上式,计算得:
2.2状态划分
状态划分需依据实际系统进行数据序列的合理划分,传统分析方法如均值―均方差分级法等对于数据序列的数据量要求较大,目前应用的方法包括样本均方差法以及聚类分析法,这两种方法较符合统计建模特性。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对于分析数据较少的情况可采用离差平方和法,对其类间评价分析可利用欧式平方距离的方式,相较于传统分析方法更为可靠、高效。
根据本实例所选取的研究对象:近10年间我国道路交通事故10万人口死亡率,采用层次聚类法进行状态划分,划分依据为实际量与拟合量的相对百分比值,得到的划分结果如下表(见表1)所示:
表1 道路交通事故10万人口死亡率状态划分表
状态编号 M1 M2 M3
实际量与拟合量的相对百分比值 0.89―0.97 0.97―1.06 1.06―1.15
2.3状态转移概率计算
在状态划分的基础上,计算状态转移概率矩阵:
2.4道路交通事故灰色马尔可夫预测
依据所得状态转移矩阵,即可进行道路交通事故的预测,同样以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例,对于道路交通事故的灰色马尔可夫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检测。依据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所致死亡人数的逐年统计表,对于未来几年的道路交通事故所造成的死亡人数进行预测,首先需依据状态划分确定待预测的时间处于何种状态,并依据状态转移概率的确定方法,对于状态转移概率矩阵进行分析研究,在确定好转移时长的基础上,可预测特定时间内的道路交通事故导致的死亡人数。通过对比发现,灰色马尔可夫模型对于道路交通事故预测的精度以及可靠性均优于GM模型。
3结论与展望
灰色模型以及马尔可夫模型均有其各自的特点,实际应用过程中均有其局限性。本文在对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预测过程中,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使得优化后的分析数学模型更符合客观实际,并且实际预测应用中也发现,灰色马尔可夫模型的应用可体现预测对象的实际波动特性;
道路交通事故为白色信息与黑色信息的统一体,考虑其系统的复杂性以及不确定性,可应用灰色理论进行分析研究,但此类分析方式仅适用于简单、短期系统预测,而对于长期的事故预测需考虑事故的波动因素,因此,作为一种有效的建模分析方式,灰色马尔可夫模型对于事故的预测以及安全管理工作开展具有现实意义。
一、依据童话特征,尊重学生观点
童话是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较多的一种儿童文学体裁。童话故事中体现出来的幻想性和美好性都是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心理的,夸张的表情、亲切的语言以及鲜明的人物特征都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而且童话故事的叙事发展都是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心理的。要加强童话的学习,就需要教师在讲解的时候,能够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通过情境的设置、多元的评价,让学生在童话学习中来释放自己的天性。比如在学习《乌鸦和狐狸》这课内容的时候,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之前先给学生放映一段这个故事的动画,而动画片都是学生比较喜欢的内容,学生很容易就被动画中生动的形象吸引过来。然后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你们是喜欢狐狸还是乌鸦呢?如果你们是乌鸦的话,你们会怎样做呢?这些问题都是一些发散性的答案,学生此时也有表现的欲望,有的学生说比较喜欢狐狸,因为狐狸很聪明;而有的学生说比较讨厌狐狸,因为狐狸很狡猾。此时教师不需要用统一的答案来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束缚,只要是言之有理的,都可以被当作是正确答案,但是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向着一种真善美的思维方向发展:“狐狸的确是很聪明,但是狐狸却是做了损害别人的事情,如果同学们自己是乌鸦的话,又会怎样想呢?”教师这样的引导过程,让学生站在换位思考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这样学生对于主题的理解就比较深刻,从而使得学生在学习以后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学生的优良品行的养成。
二、加强课堂对话,激活创作思维
儿童文学所体现出来最大的一点就是具有较强的幻想性,因此在学习的时候,就需要充分利用这样的幻想性,让学生能够从现实生活逐渐走向童话世界中,让学生在无尽的幻想中来感受童话世界的美好。要对学生的想象力进行培养,就是让学生在学习完课堂内容以后,能够对文章的接下来的情节进行想象拓展,让学生能够将自己的思维从局限的课堂书本里面放飞出去从而促进学生的想象力的发挥。比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蜗牛的奖杯》这课内容的时候,教师为了加强学生的理解,就让学生对蜗牛和奖杯成为一体以后的故事进行想象,或者让学生去想象如果自己是蜗牛的话,那么在取得了飞行比赛的胜利以后会怎样做呢?教师提出这些问题的时候,学生内心那种喜欢新奇、喜欢创造的想法就被激发了出来。有的学生在想象到自己如果是蜗牛的话,就会把获得的奖杯卖掉,然后拿着钱去世界上到处旅行。有的学生想象到,如果自己是蜗牛的话,自己就会和别的朋友一起去分享奖杯,在奖杯里面种上许多花朵。学生在想象的时候,就会儿童文学的内容进行了回顾,并且将自己的对于世界的理解融入自己的想象中。这样一种促进学生和儿童文化对话的方式,就留给了学生展现自己想象力的机会,让学生喜欢这样一种想象的方式,这样就有利于学生喜欢上语文的学习。
三、加强游戏教学,提升学生热情
▶教学目标
1.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拓展知识面。
2.积累文学作品中富有哲理的句子,从中学会阅读文学作品要善于积累的读书方法。
3.回顾本单元课文,学习抓重点词句、含义深刻的情节或人物交流感受;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进一步激发学生读外国文学作品的兴趣。
4.了解中国古代年岁的别称,并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抓重点词句、含义深刻的情节或人物交流感受,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指导学生读书方法,推荐一些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引导学生读好书。
▶教学策略
1.交流平台
在“交流平台”这一环节,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通过自主交流,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敢说、会说。
2.词句段运用
通过朗读例句体会加点词语的共同特点;让学生在诵读、品味、讨论等多种形式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引导学生广泛积累词语,用所给词语发挥想象,仿照例句的写作方法编写句子;体会这种写作方法的好处。
3.日积月累
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背诵,把中国古代年龄的称谓区分识记,这是在古文阅读的过程中所必须了解的知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拓展知识面。
2.积累文学作品中富有哲理的句子,从中学会阅读文学作品要善于积累的读书方法。
3.回顾本单元课文,学习抓重点词句、含义深刻的情节或人物交流感受;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进一步激发学生读外国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
学习“交流平台”
1.
自由读“交流平台”,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课件出示:
读名著时,我会对书里的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如,在我眼里,汤姆·索亚是一个热爱自由、喜欢冒险的孩子,同时他又很有趣,还有点儿虚荣心。从小说中的很多地方都能看出他的这些特点。
我会特别留意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从中往往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之前学习《穷人》,读到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我想,她是多么温柔善良而又勇敢啊!
每个人都是立体的、多面的,评价人物时角度不能太单一。如,很多人觉得尼尔斯太淘气、太顽皮,但是当我读到他心里想:“父母回来时,发现雄鹅不见了,他们会伤心的”,我觉得尼尔斯其实也是一个好孩子。
2.学生自由读,画出相关语句,在旁边作批注,学习评价作品人物的方法。
3.回忆人物:这段时间我们接触了不少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回忆一下,他们都有谁?(板书:鲁滨逊、尼尔斯、汤姆·索亚……)
4.教师指名反馈。〖HTK〗(课件出示:鲁滨逊、尼尔斯、汤姆·索亚)〖HT〗
5.哪个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6.同桌讨论交流,全班展示:把你阅读的成果与大家分享,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7.学生交流后,教师归纳。
总结:读名著时,我们会对书里的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可以从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分析人物性格,但是每个人都是立体的、多面的,评价时角度不能太单一,需要多方面综合考虑。
【设计意图】以读为本,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既加强了读书的指导,又走进了文本。让学生通过“读——找——圈——议——悟”,使学生深入文本,同时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
二、
学习“词句段运用”
1.学习例句。
课件出示:
读下面的例句,说说加点的部分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再从后面的词语中选择一两个,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村里的人排着队来到萨契尔法官家里,大家搂着那两个得救的孩子,和他们亲吻……到处都像下雨一般掉了满地的眼泪。
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春节眨眼就要到了啊。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2.教师提示学习内容,学生阅读“词句段运用”第1句话。
(1)同学们,本单元的一种重要的阅读方法就是学习抓重点词句、含义深刻的情节或人物交流感受。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把这种方法复习一下。请大家读课本第1句话,反复多读几遍。
(2)同桌间互相交流,找出这段话中的关键句。
(3)学生汇报交流结果。
预设:这句话中“像下雨一般掉了满地的眼泪”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村里的人们看到两个得救的孩子喜极而泣的情景,写出了人们激动的心情。
3.教师提示学习内容,学生阅读“词句段运用”第2句话。
(1)同桌间互相交流,找出这句话中的关键词。
(2)学生汇报交流结果。
预设:“眨眼就要到了”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节即将到来人们激动的心情,用“眨眼”写出了时间过得飞快,春节瞬间就要到来。
4.教师提示学习内容,学生阅读“词句段运用”第3句话。
(1)同桌间互相交流,找出这句话中的关键词。
(2)学生汇报交流结果。
预设:用“发疯”一词夸张地表达了八儿内心十分喜悦的心情。
5.仿写练习。(课件出示:盼望、饿、安静、喜欢、厚)
(1)从课件出示的词语中选择一两个词语,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2)全班展示交流。
6.下面是不同译者笔下《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你更喜欢哪一个。
(1)自由读一读,同桌之间交流你更喜欢哪一个。
(2)学生汇报交流结果。
预设:第一句中“伟大场面”“从来没有见到过的”比“前所未有的最辉煌的”“最激动人心的”更能让读者体会当时镇上人们的心理活动,这是第一次,足以见得那天晚上的不一般。
7.结合更多实例,学习寻找关键词,通过关键词体会深刻含义,学习表达方法。
(1)明确关键词的含义和类别。
抓关键词是一种很重要的理解文章主要人物形象、情感的学习方法。
(2)结合课内语段,让学生尝试抓住关键词体会概括。
(3)结合本单元课文,体会寻找关键词的好方法——结合课题。
【设计意图】读写结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传授方法,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水到渠成。既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又加深了其对句子内容的理解,学习了写作方法。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了解中国古代年岁的别称,并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1.熟读“日积月累”,小组之间合作交流,分享课前预习资料。
课件出示:
13岁:豆蔻年华
15岁:及笄之年
20岁:弱冠之年
30岁:而立之年
40岁:不惑之年
50岁:知天命之年
60岁:花甲之年
70岁:古稀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100岁:期颐之年
2.读正确,正音:耄耋(mào
dié)、笄(jī)。
3.读明白:读一读,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1)学生交流。
(2)你们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3)学生质疑,教师解疑。
豆蔻年华:特指女子十三四岁。豆蔻,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
及笄之年:到了15岁,古时的少男少女要将头上的两个“总角”解散,男孩扎成一束髻,表示成童。女孩则到了可以婚嫁的年龄,要用笄子盘起头发,开始学习各种生活技艺。
弱冠之年:行冠礼,是古代最隆重的仪式之一,年满20岁的男子在宗庙里加冠,以示成年。
而立之年:孔子说“三十而立”。
不惑之年:不惑,是“不迷惑、不糊涂”之意。人到中年,对世间百态和周遭是非能洞悉明察,融会贯通,一切恰到好处。
知天命之年:50岁,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努力作为但不苛求结果,简而言之,就是对得失的淡然。
花甲之年:60岁,是一个平静的年龄,所以看什么都习惯了,听什么都可以一笑而过,想做什么也不大在乎别人的眼光了。
古稀之年:古人一般到70岁时辞官家居,后来人们就用“古稀”或“稀年”作为70岁的代称。
耄耋之年:80~90岁老年人的泛称。
期颐之年:100岁称“期颐”。语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
4.练习巩固。
(1)同桌之间你考我答。
(2)师生互相考一考。
5.熟读成诵:(1)男女生读。(2)小组对读。(3)练习背一背。
6.总结:古人的年龄称谓来源不一,大多根据不同年龄的生理特征而命名,这是在古文阅读的过程中所必须了解的知识。希望同学们课后可以查阅资料,收集整理更多有关古人年龄称谓的词语。
【设计意图】古人的年龄称谓来源不一,大多根据不同年龄的生理特征而命名,这是在古文阅读的过程中所必须了解的知识。通过讲解、举例、抢答等形式让学生理解词语的含义,以便于课后的背诵记忆。
▶教学反思
1.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中始终注重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通过“自学提示”提出自学的要求,重在学生自主阅读,自主表达。做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锻炼他们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2.重视“语用”的训练。
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本节课注重“语用”的训练,关注语言表达形式,努力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关键词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儿童视角;核心价值;实现策略
【中图分类号】G04-03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4)07/08-0044-04
所谓儿童视角,是指从儿童成长与发展的立场出发,用儿童内心的善美标准来衡量和观察世界。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从产生到发展,一直被技术发展所推动,也一直被社会化的教育价值观所左右。当“计算机程序”开始介入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学习程序设计便成为“计算机从娃娃抓起”的一种必然;当Windows操作系统以图形化的界面为大多数人铺设了电脑世界的捷径,学习Office系列软件的操作技能更成为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内容;当网络兴起,作为对未来生活的预备,学生们又开始学习收发电子邮件、登录网络论坛,等等。凡此种种,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实践一直停留在“学电脑”的思维层次,而未能成为一种具有独特价值的教育。渗透于其中的功利追求,更是让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脱离了“儿童的世界”,成为“软件教程”或者“技术培训”,让儿童对信息技术课处于“学之无味,弃之不舍”的状态之中。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价值是什么?这种价值标准的确定应该建立在怎样的教育观念之上?这是我们应该去认真思考与实践的问题。笔者认为,作为面向儿童的课程,作为信息化时代送给孩子们的“教育礼物”,我们或许应该从儿童的成长需求、精神倾向和心灵特点来探析其中的价值意义。
信息技术课程要构建儿童的技术生活
毋庸置疑,信息技术课程的工具性是十分突出的,这种工具性必然要求技术技能的掌握。但在课程的具体实施中,存在着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是技术的弱化,认为信息技术的发展,让技术的运用越来越“傻瓜化”和“零门槛”。因此,信息技术的操作应渐渐淡出,更多地是将信息素养的培养来作为课程实施的价值目标。另一种倾向是技术的专业性追求,认为虽然随着信息化设备的普及和生活化运用,表面上的技术运用是不断简化的,但深层的技术原理依然是有其复杂性和专业性的,而这就是信息技术课程的立身之本。信息技术教育就应该加强这种技术深层原理的渗透和教学。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放弃技术而仅仅注重所谓信息素养,是把房屋建筑在沙滩上,缺乏技术因素支持的素养目标往往流于空泛;而一味地强化信息技术的专业性,则忽视了小学信息技术学习的学段特点,脱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接受能力则让课程实施曲高和寡,走入不可持续的境地。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应如何摆脱这种摇摆不定的价值追求,取得技术与素养的平衡,达成价值目标的真实和谐?我们的回答是: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要创造儿童的技术生活。何谓儿童的技术生活?就是儿童在他的生活之中,运用技术来服务和创造他自己的生活。其内涵包括以下几个要义。
(1)“儿童的技术生活”是儿童生活的特殊组成部分。课程要以儿童的生活作为技术教学的背景,把儿童的生活问题或者兴趣方向作为技术训练和运用的范围。在儿童的生活中渗透和嵌入信息技术的因素,增强这种结合的有机性和自然感,让儿童能在生活中无障碍地学习和运用。
(2)“儿童的技术生活”是体验快乐与进步的过程。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在技术层面要注重“动手做”,这是最突出的外部特征。而伴随“动手做”的则是“动脑思”,面向儿童生活中的兴趣与问题展开创造与解决行动。快乐体验和思维进步是“儿童技术生活”的追求。
(3)“儿童的技术生活”是信息技术运用的初步启蒙。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要有技术但不求深,有运用但不求专,其学习目标能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内。在形式上,要有适合儿童学习心理的载体,并给儿童对技术的运用指明路径和方法。也就是说,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儿童属性”要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
可以说,创造“儿童的技术生活”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工具性价值寻找了一个恰当的定位,“儿童生活”就是这种工具性价值的定位之锚。
为了在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活动中“创造儿童的技术生活”,我们应该重新审视课程所确定的技术范畴,认真分析和观察儿童生活与兴趣倾向,从中找到两者的结合点,为儿童寻找适合的信息技术,为技术寻找恰当的学习背景。
实现策略
我们看到,“创造儿童的技术生活”在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开始成为一种新的潮流和趋势。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加以推进和实践。
1.改造陈旧的教学内容,使之更贴近儿童生活实际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说是一日千里,但信息技术教育内容却往往跟不上技术的发展,呈现出陈旧的面貌,与儿童的生活发生了脱节,无法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为此我们要改造既有的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紧紧跟上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内容,将之引入到儿童的技术学习范畴之中,比如“云计算”、“3D打印”技术,就应该向儿童做出介绍,以丰富他们对信息技术的感性理解。
2.增强技术性知识内容的教学,让“动手做”成为儿童信息技术学习的特征
虽然“动手做”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比较普遍地进行着,但这些“动手”往往停留于动作和知识的表象之上,没有深入到技术的本质,儿童无法通过“动手做”在“指尖上”获得智慧。我们要在目前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加大机器人以及Scratch创作的推广力度,前者是基于程序和传感的组合,完全需要通过动手实践来感知程序逻辑和传感元器件的组合的功能,实现启迪智慧的价值目标;后者以创意设计为主,同伴间的“头脑风暴”是实践的最佳形式,能充分体现“儿童的技术生活”从技术思维到技术操作的一个流程。
以上策略的运用,会使信息技术的学习背景更多地出现生活化的内容,引导学生对技术的运用也逐渐地关注到了生活情境的创设,构建“儿童的技术生活”正在得到推动和发展。
信息技术课程要发展儿童的思维能力
很久以来,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工具性掩盖了信息技术所蕴涵的智能价值,信息技术“动手做”的学习特征掩盖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推动效应。在一般的观念中,“工具”只具备使用的价值,“动手做”是一种外在的行为模式,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效用不大。但实际上,信息技术作为人类智慧发展的结晶,不管是其学习还是运用,都会对儿童的思维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力。小学阶段,是儿童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程。因此,信息技术课程的设计要遵循这样的成长过程,在提升思维品质,尤其是在丰富和发展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
1.为“思维”而教:信息技术课程的生长点
在儿童的学习活动中,我们会发现,只有思维的乐趣才能真正持久地吸引他们。信息技术课程应该不仅仅是“技术”的课程,更应该是“思维”的课程。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提出了“兴趣意识”、“知识技能”、“信息素养”、“技术伦理”等课程目标,但对信息技术与思维能力之间的内在联系缺少阐述,更未提出对应的课程目标。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信息技术课程的内涵深度和教育价值,导致在实践层面把课程窄化为对“知识技能”的刻板训练和“信息素养”的泛化理解。信息技术课程缺少对学习者思维能力发展的实践与研究,随着课程中“技术”因素弱化的趋势,就不可避免地走向“空心化”,这很不利于课程的可持续发展。而事实上,信息技术课程在“知识与技能”的背后,充满了思维张力和智慧游戏。例如,在程序设计中,所谓“算法结构”就是地地道道的“数学模型”,这对思维能力的训练是不言而喻的。再如,“超链接”的信息组织方式体现着非线性思维的特点;电子表格之中对数据的处理涉及函数、表达式、排序等数学思维等。即使是在简单的“Windows画图”之中,空间与图形的概念也能给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丰富的载体。北京市的武健老师更是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提出了“生活算法”的概念,进一步明晰了课程在学生思维发展中的独特价值。可以说,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之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就像一条若隐若现的线索,贯穿着知识、技能、素养。挖掘这一条隐含的“思维链”,为“思维而教”,使之成为联接信息技术课程各教学模块的主线,就能在当前模糊的课程发展背景之下呈现新的目标图景。以“思维”来组织、筛选课程内容,将使信息技术课程动态鲜活,具有无限生长的空间。甚至“思维导图”等思维工具的学习和使用,更是直接利用信息工具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2.为“创意”而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着力点
当我们的学生初次接触信息技术课程,他们的内心充满着期待。虽然电脑已经如此普及,但孩子们总是期待着“课程”的“大不同”。然而,我们的课程从实践内容到达成目标都没有超脱出“技能培训”的窠臼,虽然提出了“信息素养”的概念,但缺少具体的指标加以显性表达,也使得课程价值显得模糊不清。结合儿童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天然期待以及教育者的思考,我们认为要把“创意”列为课程的价值目标之一。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应该以“信息化创新课程”的面目出现,让学生们为“创意”而学,这才是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最有魅力之处。
随着学生对“技术”的学习难度大大降低,文档编辑、PPT制作、邮箱使用等等都会成为一种日常的技能。在课程实践中,教师要从亦步亦趋的技术操作转向关注儿童头脑中丰富的想象和精彩的创意上来。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中,硬件和软件始终是一种动态变化的因素,但思维和创新是永恒的。把“技术”作为底层基础,把思想能力置于“技术”之上来加以发展和引导,这是信息技术课程得以可持续生长的策略。近来,Scratch在信息技术教育领域风靡一时,这种既有程序设计思维,又有数字化创作空间,同时保持了“所见即所得”的直观生动界面的程序设计语言获得了大家的认可,激发了广大教师探究的热情。其优越之处就在于它能以“程序设计技术”为基础,为学生的创意活动提供直观生动、便利简易的平台。当然,即使是类似“Windows画图”这样普通的软件,我们也能从中开启学生的创意空间,更遑论数以千计的适合儿童使用的计算机软件了。
实现策略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处于十分重要的核心地位,我们应该加以深入的探究和思考。
1.凸显信息技术之中的思维含量,把信息加工的思维过程显性化
长期以来,我们受“会用”这一个功利化的信息技术教学思维的影响,在教学中往往只注重操作流程的教学而忽视了操作过程中思维发展和训练的功能价值,导致信息技术教学流于形式,价值干瘪。要扭转这种局面,就需要研究和推敲信息技术中包含的思维含量,重新审视已经习以为常的操作过程,把它看做是思维的过程而不是动作的组合,从而使之获得新的教育价值和内涵。同时在教学中,我们也要让信息加工中所包含的思维过程显露出来,并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究,让信息技术的学习始终贯穿着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超脱信息技术学习服务于日常事务的思维,转向想象力实践领域
学习信息技术的目的是什么?很多人说是为了会使用电脑,这个回答包含了一个惯性的思维,似乎电脑仅仅是一个处理日常事务的工具,而不是一个创造的想象力工具。应该说,很多人已经意识到了这个思维误区,并开始了转向。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教师开始以“单元设计”或者说是“项目活动”的方式来检验和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在评价方向上,也开始从作品中技术运用的水平、技巧转移到创意、创新的能力方面。
信息技术课程要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
儿童的世界是一个以成长为特征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一切都是和精神联系在一起的,精神的发展变化决定着物质的呈现形式。成长的世界,精神思想不断在运动变化着,儿童眼中的世界也在千变万化着。因此,一门课程如果不和儿童的精神世界相连接,那是没有生命力的,一门课程的内容如何不能动态发展,并与儿童的世界同步起来,那么这个课程就无法再为儿童的成长提供精神的动力,从而也就失去了儿童教育中的价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应该为丰富和发展儿童的精神世界提供管道和途径。当课程立足于这样的一种价值之上,它才会充满生机,蓬勃发展,它才会为儿童所喜爱,才能真正助益于儿童的生活。把知识学习与思维发展联系起来,把技术掌握和精神丰富沟通起来,课程才真正地“活”起来。课程的这种“活性”,有赖于我们对信息技术教育做深刻的理解,有赖于我们对信息技术教学的大力变革。
1.信息技术是描画现实世界的工具,它有助于儿童更清晰地认识世界
信息技术科学用简单的0和1来模拟宇宙世界的基本规律,并通过规律的发展变化描画现实世界。这种描画既简洁又深刻,既抽象又直观。它的简洁性符合儿童思维的单纯和直觉的敏锐的特点;它的直观性更符合儿童直接观察世界的便利性和形象性。信息技术所呈现的信息充沛的网络世界,信息技术所创造的想象力世界,都深深地吸引着儿童探究的目光,把一个生动的、形象的、丰富的世界带到了儿童的面前,使他们比以往更清晰地开始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之旅。
2.信息技术是通往虚拟世界的路径,它有助于儿童想象力的发挥
信息技术的出现让人们能够创造一个个信息化形象,甚至构造一个个虚拟的世界。这种对虚拟世界的构造实际上根源于人类童年的想象力,也就是和儿童的想象力发展具有契合性。因此,信息技术教育中,只要运用恰当,就完全能够使我们的课堂成为想象力培养的土壤。
实现策略
对儿童来说,对现实世界的认知和对想象世界的思索,构成了他们精神世界的全部元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辟途径。
1.挖掘信息技术课程的文化蕴涵
挖掘信息技术课程的文化蕴涵,可以从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中,寻找一个个教育的节点,那些动人的故事,那些思想的过程,那些伟大的创造都可以引入到课程之中,用儿童能理解的方式,以涵盖技术思想的方式表达出来,让儿童了解到“世界不是每天都被重新创造”,而是一代代人的智慧在推动时代车轮的前进。信息技术课程的文化内涵还可以通过其他学科内容的引入来加以凸显。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具有综合优势的工具,完全可以将其他学科领域作为课程的素材,如把故事作为技术运用的载体,或者把音乐、美术学科的因素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的材料等等。总之,对于儿童的成长而言,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不仅限于它的工具性,更体现在它的人文性。把信息技术课程做成“有温度的、有同情心的课程”,这才是正确的一种价值定位。因为技术的背后往往闪耀着理念的光辉,理念的背后激荡着人性的旋律。增强信息技术课程的文化性,就能让儿童在其中获得理性和感性的经验,得到完整的发展。
2.增加信息技术课程的儿童趣味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要改变冷冰冰的面貌,体现其儿童性。我们要把理性的课程目标以儿童化的方式呈现出来,把理性的技术运用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包裹起来,构建“儿童的”信息技术课程。为此,我们在选择课程的模块内容时候,就要考虑儿童的知识背景和认知经验,在编写教材的时候也应该采用适应儿童趣味和审美的方式,更重要的是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在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中,儿童应该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主动探究才是课程最佳的学习方式。如何给儿童搭建主动学习的环境,提供适应儿童学习经验的支架,这是最值得广大一线教师思考的问题,“儿童的趣味”应该引领我们的思考与实践。信息技术的儿童化运用是一片广阔的天地,这为课程的拓展创新提供了空间。
3.注重信息技术课程的生活背景
儿童的精神世界和生活世界是紧密相连的,丰富的生活才能创造丰富的精神。因此,我们必须要把更多的生活场景带进课程之中,让儿童感觉到“技术”的亲切具体,更能领会到“技术”对生活的作用与价值。“技术的课程”与“生活的课程”相得益彰,“技术的学习”与“生活的体验”同步进展,这对孩子们的精神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信息的获取与加工、信息的交流与传播、信息的筛选与评价,都需要在生活的需求和场景中来寻求真实的任务。我们的信息技术课程应该以“技术”和“生活”两条线索贯穿起来,结合学习与应用两个层面,从而获得平衡的发展。此外,“技术”与“生活”的同步,也能使孩子们意识到“技术”运用中的潜在风险,从而合理地评估,辩证地看待信息技术的各个方面,这无疑是一种面向未来的真实教育,是对孩子们精神世界健康成长的呵护与促进。
关键词:交通流预测小波变换灰色模型加权马尔可夫预测模型
Keywords:traffic flow prediction;wavelet transform;GM(1,1);Markov’s chain Model with weight
中图分类号:P28文献标识码:A
1 概述
交通流预测是交通诱导系统和交通控制系统的重要前提与关键。交通流量预测是交通分析的主要功能之一,它能为实时自适应信号控制系统和动态交通分配系统提供流量预测信息。
道路交通系统的不确定性给交通流量预测尤其是短时交通流量预测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国内外关于交通流动态预测理论的研究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本文在总结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组合模型预测的方法:基于小波变换的灰色马尔可夫组合模型,这种模型是在Matlab环境下完成的。
2 小波变换
小波变换具有多分辩分析(Multi-Resolution)的特点,能够通过伸缩和平移,实现对信号的多尺度细化分析(MultiscaleAnalysis);它可以由粗及精的逐步观察信号,而且在时域频域都具有表征信号局部特征的能力,所以被誉为分析信号的“显微镜”。小波分解与重构算法【1】
(1)
上式的第一部分是的低频分量,即近似部分;第二部分是高频分量,即细节部分。设在尺度j(或)下的低频分量即近似部分为,高频分量即细节部分为 ,则根据(1)可得:
(2)
单支重构是对近似部分和细节部分分别进行重构,即在对某一分支进行重构时将其它分支置零。重构即为分解的逆运算,重构公式为:
(3)
小波变换主要是利用Matlab环境下所提供的小波工具箱来实现。尺度选择:直接观察利用Matlab小波工具箱进行小波分解与重构后的数据波形曲线,近似信号部分和细节部分的图形相对平稳,则此时可以结束分解,其分解次数就是分解尺度【2】【3】,本文尺度选择为5。本文选用db5小波,利用Mallat算法进行尺度N为5层的金字塔式分解,分解前后曲线如图1所示。与利用db2、db9小波进行分解与重构得到的图像(如图2及3所示)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发现,利用db5小波分解得到的第五层细节部分要比利用db2、db9得到的细节部分的曲线更光滑,故本文选db5小波作为母小波。
图1利用db5 进行小波分解 图2利用db2 进行小波分解
图3利用db9小波分解 图 4 原始数据序列与单支重
构后第一层近似部分 比较
利用mallab算法对分解后的的曲线进行单支重构,重构后第一层近似信号,与原始交通流数据曲线相比(如图4),可以发现重构后曲线比原始数据曲线平滑。
3 灰色-马尔可夫预测模型
应用灰色一马尔可夫链方法进行预测的基本思路是:对经过小波分解与单支重构后得到的交通流数据序列A1先建立灰色GM(1,1)模型,求出其预测曲线Y(k),再以平滑的预测曲线Y(k)为基准,划分若干动态的状态区间,根据落入各状态区间的点,计算出马尔可夫转移概率矩阵预测未来状态,从而得出预测值区间,取区间中点,最终得到精度较高的预测值。
3.1 GM(1,1) 预测模型
GM(1,1)模型预测主要是对原始数据序列利用AGO生成进行趋势化,然后建立微分方程,具体步骤如下【4】【5】:
(1)进行AGO生成新数据序列进行趋势化
原始数据序列为=
进行累加生成得新数列:
(2)GM(1,1)建立白化微分方程―――对建立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4)
其中为待辨识参数。
(3)最小二乘原理求解辨识参数
构造函数(5),
对利用最小二乘原理,即,可以得到a,u
(4)求GM(1,1)模型的解建立时间响应模型
获得辨识参数以后,结合一阶线性微分方程,可求得模型的解
(6)
结合灰色――马尔可夫预测模型的基本思路,并根据GM(1,1)基本理论,编写M文件gm.m,只需输入需要处理的原始交通流数据,就可以得出拟合值及预测值。运行M文件可以得到
,
交通流预测模型为
表1 编号D21-D30 信号周期的交通流实测值与GM预测值
实际值与预测值折线比较如图5,由表1及图4可以看出,截止到目前的预测过程是合格的,预测精度较高。
图5编号D21-D30 信号周期的交通流实测值与GM预测值曲线
3.2马尔可夫链预测
在总结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本文采用加权马氏链进行预测。加权马尔可夫预测基本思想:既然满足马氏性的相依时间序列,其各阶相关系数是不相同的,那么在进行预测时就要考虑到各阶的相关系数对预测的影响。马氏链预测主要过程如下【6】:
(1)计算时间序列的,求得指标分级标准;
(2)根据指标分级标准划分时间序列的状态空间,设状态空间数为;
(3)验证该时间序列的马氏性
(4)计算各阶自相关系数 ,其中 ,为时间序列的长度, 表示时间序列中第个指标的值,为时间序列状态数。
(7)
(5)根据步骤(2)中划分状态数,求得马尔可夫链各步长的状态转移矩阵。它决定了指标值状态转移过程的概率法则。
(6)以前面若干时段的指标值所对应的状态为初始状态,结合其相应的状态概率矩阵即可预测出该时段指标值的状态概率,,m为步长,。
(7)将同一状态的各预测概率加权和作为指标值处于该状态的预测概率,即
(8)
所对应的即为该指标值的预测状态,待该时段指标值确定以后将其纳入到原始序列之中,更新原始数列,然后利用上述步骤再作预测。
本实例用采用-7%、-3%、3%、7%为界限,将一次拟合相对误差序列划分为五个区间,划分情况见表2
表2状态划分
根据状态划分进而确定各拟合值误差的状态,状态转移情况如表3
表3 D21-D30信号周期状态转移情况
根据状态转移情况,可以得到一步状态转移概率,在对数据序列进行马氏性验证后,计算出各阶自相关系数,具体结果如下表4
表4各阶自相关系数和各种步长的马尔可夫链权重表
根据,可求得各阶步长的转移概率矩阵,进而计算下一信号周期的加权转移概率。
表5 相对误差预测
取=0.4372,即D31的预测误差状态为Ⅱ,而实际上D31的预测误差状态也为Ⅱ。状态Ⅱ的中值为-5%,所以,灰色马尔可夫预测值为39。可见,利用灰色马尔可夫模型进行预测的精度高于利用灰色单一模型进行预测的精度。
结论
基于小波变换的灰色马尔可夫模型具有较强的数据逼近能力,能有效的进行短时交通流预测。小波变换过程可以过滤掉一些细节信息,获得的近似信号更加接近于实际交通流量。在灰色模型预测的基础上利用加权马尔可夫模型,可以有效弥补灰色模型的不足,提高了预测的精度。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最佳选择小波函数、支集选择及分解尺度,以提高预测精度和预测速度。
参考文献
[1]李存军,扬儒贵,张家树.基于小波分析的交通流量预测方法[J],计算机应用,2003年,(12): 7-8.
[2]胡国信,任震,陈一天.小波方法在因特网数据流量预测建模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1,23:35-36.
[3]蒋庆华.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及自回归模型的网络流量预测算法[D],吉林:吉林大学,2006.
[4]丁肃然.城市交通流混合预测方法的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4.
[5]邓聚龙.灰预测与灰决策[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6]马志芳.基于灰色模型预测的模糊控制的研究[D],山西:太原理工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