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师综合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尽管以西方文明替代东方文明并未能实现,但是,西方文明迄今为止的优势地位仍是明显的。当然,这种优势已经不完全属于基督教,而是属于连基督教也要背离的所谓“现代文明”。我在这里所说的“现代文明”,特指不仅背离传统,甚至背离人性,以假为真、以恶为善、以丑为美。这种“文明”以现代媒体为依托,正挟持着无数年轻人,无论是西方的还是东方的,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扑向21世纪。这才是真正值得忧虑的。
20世纪是“除魅”(解咒)的时代。知识分子以人类的启蒙导师自居,把既往的神圣打翻在地。他们希望籍此而唤醒人类,让人权胜过神权,从而建立一个更合理的更公正的更平等的社会。于是,一个缺乏神圣感的时代终于降临了。佛教认为“人人皆有佛性”、“草木皆可成佛”,儒教认为“人皆可为舜尧”、“满衔都是圣人”,然而,“神道设教”被斥为愚民政策,成佛成神成圣,受到奚落嘲讽鄙视。在以佛神圣为一端,以痞子无赖为另一端的精神架构中,处于中间地带的平民百姓青年后生,无可挽回地向后者的另一端滑下去。人心不古,道德沦丧,成为一种不绝于耳的哀叹。
应该说,任何一种正当的信仰,都是人类精神家园的土壤植被。邪门歪道,只是植被中有限的毒草而已。刈除毒草,不能把植被都刈掉,而失去正当的信仰,更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假、丑、恶席卷大地,恰恰因为正当信仰的植被遭到了破坏。
21世纪初,应该是知识分子对20世纪深刻反省的时期。人类社会出现颠倒荒谬,人们往往怪罪政治家。其实,始作俑者,不是政治家,而是思想家、教育家。20世纪人类精神家园的荒芜,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批思想家、教育家的理论有密切关联。“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他们的理论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新模式,也带来了后遗症。最新的不一定是最好的。
我们不能回顾到二千多年前的人类文明元创时代。在东方,佛陀、孔子、老子,他们为人类的真心、良知和至善举起了智慧的火炬,照亮了东方社会几千年的历程。打倒他们,就是打倒真心、良知和至善,人心何以不乱,世道何以不浊!对于他们,不是“除魅”,而应是“复魅”。因此,重新修葺人类的精神家园,就一定要找回儒释道的文化精神。在不仅对中、韩、日三国是极其重要,对全人类也同样重要。
在中、韩、日三国,儒释道三教曾经是共同的精神财富。直到现在,无论韩国还是日本,儒佛两家依然根基深厚。同心相戚,同声相和,中、韩、日之所以能维系数以千年的交流,就在于有共同的精神支柱和话语材料。
从全世界历史的总体范围来看,不同的宗教在同一国度、同一地区中能够长期和睦相处,相互吸收融合,只有在汉文化圈中才有可能。这恐怕涉及到东西方对“宗教”功能的认识就有差异。“宗教”,是现代语汇概念源于日语shukyo,是对英语religion的意译。Religion,强调信仰,以自身信仰为主体,排斥任何客体,信仰对象不变化时,信仰者就只能追随不变。因此,religion必然具有强烈的排他性。但是,在古汉语中,宗、教,并不合用。儒释道三教的“教”,是“神道设教”的“教”,是“教化”的“教”。换言之,在中国古代,开宗立教,是为了辅助王道,教化百姓,启发智慧,解除烦恼,安祥人心,稳定社会,总之,不是以“教”为主体,而是以社会为主体,为社会服务。因此,“以天地立心,为往圣立命,为万事开太平”成为儒教的神圣使命,“以儒治国,以佛治心,以道治身”,成为最高统治者对三教功能的基本认识。“三教合一”之所以能够提出、能够实现,就在于这个“一”是超载于“教”之上的。也正因为如此,三教同戚,经过一个时期的论争磨合,终于达到“不同而和”的境界。
东方宗教文化对未来世界文明的贡献,从本质上讲,仍然应该是提供以教化为已任从而承担社会责任的模式。对于突出自身主体性因而产生排他性的宗教来说,东方宗教文化将成为借鉴的典范。
当然,由于东西方文明仍处于交错撞击的历史时期,目前,东北亚三国的传统宗教文化都有面对新世纪的新问题:一、如何在物欲横流的现代条件下,重新建立年轻一代对正当信仰的追求,以及对佛神圣的正确理解和正常仰慕。
对青少年的引导,不是一件立竿见影的事,教育者道德要受到教育。知识界对宗教文化的再认识和新阐释,要形成一种思潮、两个导向。一种思潮,即对传统文化包括宗教文化的复魅、复归、复兴,加以不懈的鼓吹,树立社会的正气和荣尚。两个导向,即引导政界接受新思潮,直至最终以国力推动;即引导教育界接受新思潮,直至最终使每个孩子从小就受到熏陶,从感性到理性都发生转变。
如何使儒佛禅在现代社会中的积极的教化作用,重新成为三国加深交往、共同发展的牢固纽带。
东亚的儒佛禅思想虽源于中国,但是在20世纪的80年代之前,始终处于为中国的落后挨打做替罪羊的地位,上下几代中国人,大多数人的心目中对儒佛禅只有浅薄混乱的认识。相比之下,韩国之儒佛、日本之佛禅,都不仅继承了传统,而且在相当程度上已经适应了现代社会的需要,没有失去社会精神支柱的作用。从历史上看,韩国、日本以汉文化即儒佛禅宗教文化反哺中国的情况屡见不鲜,现在,中国虚下心来再学一次仍是必要的。儒佛禅的根毕竟在中国,且中国人口众多,一旦复兴,其精神力量不可估量。“道不孤,德有邻”,中、韩、日三国在文化交流中会推动经济合作,而经济合作会使文化的纽带更牢固。
如何弘扬儒释道文化传统的精华,与西方文明对接,取长补短,共创人类新文明。
关键词:魅力;课堂掌控;能力
新形势下,我们不断对学生有新的要求,同时我们也该对教师自身有一个新的认识。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在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如何发挥个人的能力和才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来接受我们所讲授的内容,也是对我们提出的一个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内省和思考是必要和迫切的。
今天,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坚定地意识到我们目前的教育改变,是迥异于今日的教育之貌的。在这样一个过渡阶段,我们尝试着从各个方面颠覆旧有的教学模式,索性也扯出一角来反应我们教师本身。在课堂上,我们又该怎样使出浑身解数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呢?
一、教师个人魅力的表现
教师的魅力当然不会因为他们职业的相同就会达为一类,恰恰相反,他们的魅力都带有个人色彩,幽默的、风趣地、委婉的、有哲思的、有逻辑性的,如果你不是一位教师,你不必在意你要吸引哪一部分人,而作为一名教师,你可要明白,不管你的魅力有什么样的特色,都必须要具有普遍接受性,因为你要面对的全部是在教室听你课的学生。
1.师德魅力
师德,即教师职业道德,严格地说,应该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师德,就笔者个人看来,就是作为一名教师,对待工作,对待课堂上几十名学生的一个态度。教师的工作态度,甚至每一天的工作情绪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坐在你面前的都是十七八岁的高中生了,他们已然具备了相对稳定的世界观和正确的是非判断的能力,你的态度是积极的,他们就是亢奋的;你的态度是消极的,他们就是茫然的,又何谈对你所讲的内容有什么强烈的兴趣呢?尊重是双方面的,你要尊重学生,但更要让学生尊重你。正如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的“教师就应该是道德卓越的优秀人物”,那么你的态度是向上的,你的情绪是高亢的,你是正直的,你是他们眼中美的正确的判断,那么你的魅力就是闪耀的。
2.语言表达的魅力
如果说笔者上面所说的师德魅力是对所有教师而言的话,那么,笔者现在说的就是具体我们英语这一科目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来说,有它必然的弊端,没有语言环境,听,说,读,写的能力差,提高速度缓慢。面对这样一种情况,英语教师在课堂上用英语表达的时候,笔者总结了五个字,应该“短、慢、易、畅、准”。句子拣短的说,缓慢的表达,甚至多变重复,要拣容易让学生理解的句子来讲解或举例,那最后无论如何要流畅,准确自是不必说了。为什么要这样呢?笔者听过有些教师自顾自地表达,痛快淋漓,台下的学生却不知所云,有的甚至昏昏欲睡了。讲台不是演讲台,更不是你表现你口语有多流畅的地方,台下不是评委,而是你的学生,他们的水平你要清楚和明白,当然这个过程也要随着你对学生能力的把握来调整它的速度和内容。
3.肢体语言的表达
如果说中国英语教师前两项做的会很不错,我们都不否认,可是这一项就和国外的教师有很大的距离了。这是受各种条件所限制的,一是受先天条件决定。中国人较含蓄,对这种比较夸张的表现形式本就不擅长。二是中国英语教师可以用本土语言快速解释,不必使用肢体语言,费力也未必能表达清楚。可是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忽视了肢体语言,你不仅限制了你自己的表达方式,也忽视了这种方法的趣味性。
笔者听过一位外国教师的课,他讲到蚊子一词时,几乎所有的学生一时都没反应过来,于是他一边嘴里模仿着蚊子的“哼哼”声,手指还在空中比划着蚊子上下乱舞的情形,接着啪一声假装着把它拍死在墙上,学生当然一看就明白了,而且觉得外教表达的非常细腻准确,都报以热烈的掌声。外语课要区别与其他课程的讲解方式和特点,笔者认为肢体语言就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二、教师课堂控制能力的体现
教师课堂控制能力就是指教师在一节课的讲授过程当中,能够做到注意把握课堂上学生的心理变化,对课堂氛围收放自如,能够平衡优中差学生的学习需求。
1.把握学生的心理变化,自如收放课堂氛围
每个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也许都有碰到过这种情况,你如果喋喋不休、语调没有抑扬的说上十分钟,就会有很多学生伏倒而睡了。所以说,知识内容如何传达给学生们还需要教师精心的安排和即时的控制和调整。譬如,要讲BritainIsles,你可以让学习画地图;要讲FreedomFighters,你可以让学生讨论;要讲GreatWomen,你可以让男女生辩论;讲Poem,可以让他们竞赛写出一些也未必是诗的句子等等。
2.平衡优中差学生的学习需求
一名合格的教师的眼里,不该存在对学生优中差的分类,然而这种区分必然是存在的。这就要求教师在优中差学生的知识需求方面要有一定的区别和过度,英语方面的这种区分,是容易进行的。比如我们在讲分词做状语的时候,可以先讲一个一般的状语从句,Whenthebuildingisseenfromthemountain,thebuildingisbeautiful.接着讲分词做状语Seenfromthemountain,thebuildingisbeautiful.最后讲分词加关系词做状语Whenseenfromthemountain,thebuildingisbeautiful.这样讲的话,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一个过渡的认识,都会感到自己有所收获的,尽量避免了差生觉的难,程度好的学生觉的太容易的局面。
三、教师教学能力的展现
教师魅力的最终所在,应该是在和谐宽松的氛围中,来完成每一节课大纲中所明确的目标和任务,当然,现代教育在课程的讲授中必然离不开现代技术多媒体教学的辅助。
1.教学目标的明确和教学任务的完成
不管你使用三十六计中的哪一计,最终让学生评价的还是你这节课讲授了多少内容,让学生们掌握了多少内容。不能说高高兴兴的一节课过去了,什么也没有学到,所以井然有序是要做到心中有数的。如笔者讲《Bodylanguage》时,利用图片演示,问题导入及师生互动,引入正文,接着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然后学生讨论复述所阅读的内容,最后完成课后练习,加强巩固。这样不仅课堂气氛活跃,而且有步骤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也真正做到了自主学习。当然不是所有的课文内容都像《Bodylanguage》这篇文章一样生动有趣,但也可以通过辩论、对学、群学的方式等等,来达到学习的目标。
2.多媒体教学的辅助运用
一问题提出
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域名被誉为"企业的网上商标"。原通用顶级域名的唯一授权注册机构NSI在其1995年的第一份《域名争议政策声明》中要求域名申请人出于善意而使用域名,在商标、商号、服务标识或其他知识产权范围内,不与任何第三方的权利相抵触或发生侵害,并且为自己设定了相应的免责条款,注册人必须保障NSI、NSF、IANA、IAB、ISOC各机构及其官员、董事、雇员、人免于承担与申请人使用和注册一个域名有关的责任。
ICANN在接替NSI成为全球域名体制的总管理者后,也于1999年末推出《统一域名争端解决规则》(UDRP)。经过近一年时间的运作,UDRP现已成为解决域名争议的主要手段和打击域名抢注行为的重要武器。
本文试图以一种综合视角来探讨域名权的问题。
二域名权的概念和特征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域名的作用越来越大,它代表着一个企业,对一般公众而言,域名具有很强的识别性。因此,法律必须赋予域名注册人以域名权。
关于域名(DomainName)的概念,立法上并未有统一的规定,学理界对此也有不同的理解,诸如,"域名是指与因特网上数码地址相应的字母数字混合语符列";"域名,又称网址,是一个通过计算机登上因特网的人在因特网上的地址";"域名是联接到国际互联网上的计算机的地址,它们是为了便于人们发电子邮件或访问某个网站而设计的";"域名,其实是因特网协议(IP)地址的一种容易记忆的字符串,它对应的是纯数字的地址";"域名就是指Internet用户用以确定其在网上的位置,并与其IP地址相对应的名称"等。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解释,"从技术上讲,域名只是因特网中用于解决地址对应问题的一种方法。从商界看,域名已被誉为企业的网上商标"。
笔者认为,从经济贸易来讲,所谓域名权,是指国际、国家及地区的机构、组织、部门以及个人对自己在国际互联网上依法注册登记的域名所享有的专用权,它具有版权和工业产权的双重权利属性;从法律角度来讲,域名是指域名所有人拥有的用于计算机定位和身份识别的网络地址,是地域空间上的知识产权在网络空间的自然延伸,是一种新类型的知识产权。
具体来说,域名权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技术性。域名识别是电脑识别,仅需细微的差异就可以加以区分,体现出其特有的技术性特征。而传统标识性权利的识别则是依靠主观判断的非技术化过程,因此有更高的显著性要求。而且与传统标识性权利的独占主要仰仗法律的保护机制不同,域名的独占也首先依靠技术上的保密措施,没有注册机构的合作,很难实现对域名的直接盗用。
第二,无形性。域名的载体是有形的(构成网络外部条件的计算机终端和缆线),但它本身是无形的,通过数字和文字来标识其互联网上的地址,以方便人们的记忆。可以说,没有域名和域名系统,就没有互联网。网络空间是独立的信息传播、交汇、衍生的空间,由于域名可为所有人创造无限的商机,从而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或竞争优势,域名已形成一种无形财产权。
第三,无地域性。域名权的这项权利突破了传统知识产权法有关地域性的限制。这是因为,域名权的运行载体即国际互联网不受地域限制。国际互联网具有国际性,其权利的产生也就不受地域性限制。域名权虽无地域性,但它要受国际关系影响,国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导致域名权能否得以延续或者灭失。第四,专用性或称排他性,唯一性。一方面,域名权的权利人对域名享有独占的所有权,有权排斥与域名相同的商标或商号的不同持有人使用,也可以排斥第三人使用。而且,在任一个注册机构注册的域名均具有全球的通用效力,同时,"先申请先注册"的域名注册原则保证了一个域名只能被成功注册一次,这些使得域名必然产生全球范围内的排他性。
另一方面,域名权的专用性是绝对的,唯一的。域名的唯一性是绝对的、全球性的,这是由网络覆盖的全球性和网络IP地址分配的技术性特征所决定的,同一域名在国际互联网上有且只有一种,不论法律主体所从事的业务属何种类,也不管其是否分别处于不同的国家,均不能获得相同的域名注册。对比商标、商号等传统标识,它们可因行业、商品等的不同而存在不同主体拥有相同标识的情形,可以说商标权的专用性是相对的。
三域名与商标权利冲突及产生原因
网络域名本身与商标无关。但是网络的发展,尤其是网络商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商家要在虚拟世界里也占有一席之地,就需要有自己的网站,就需要有自己的域名。由于域名具有标识性的功能,各企业和商家都希望通过域名与其属性相联系的特点,用自己的商标、商号作为域名,以吸引原有的消费者,扩大网上市场的知名度,减少宣传费用;而一些人也希望借别人商标、商号的知名度,来达到宣传自己的商品、服务的目的。
冲突的产生原因在于网络时代域名的商业性、商标性,使其商业价值不断高涨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和广泛商业化,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相继出现,并呈现蓬勃、持续发展的势头,现实社会的各类商业活动陆续在网络中出现,网络日益暴露出无限商机,隐藏着无限潜力。一家企业要在互联网中从事商业活动,首先必须确定自己的网络位置。域名作为企业在互联网上的唯一标识,因而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青睐,一些具有开创性的企业和商家开始有意识地利用域名、宣传自己的网站来创造新交易环境下的利润,域名也成了"企业的网上商标",其商业价值也变得不可估量。
笔者还认为,首先,这种冲突绝对不是因为域名的出现才产生的,矛盾在互联网出现之前的标识性权利之间就已经存在,而且在我国的制度中从来就没有被有效解决,一种标识性权利是否能够取得延伸到其他权利体系中去的权能是不清楚的,就是说,我们没有在法律中确定注册为商标的标识是否能够获得以之作为商号的专用权。究其实质,冲突的产生实际上来源于标识性权利固有的指向。
其次,域名注册规则不够完善,与知识产权制度之间缺乏沟通目前世界各国的域名注册管理机构多为民间组织,对域名的注册没有行政管理权,而且它们一般不负责商标检索,对域名注册大多采取不审查政策,普遍采取"先申请先注册"原则,这不能有效防止域名注册申请人使用他人的在先商标权,导致域名与商标权利出现冲突。
再有,域名的注册结构层次多,复杂。数以百计的机构在同时负责具有全球各级效力的域名i的注册工作,并且这些机构分属不同的政治实体,分散于享有独立管辖权的不同法域,互不隶属,数量上也不一。
还有,从域名注册人方面来看,由于其全球通用性,使这种冲突在某种意义上呈现出跨法域特征,多个国家的法院都有可能根据本国法律主张对这类案件的管辖权。域名注册的简便廉价与恶意注册可能造成的损失也形成了鲜明对比,传统标识性权利人如果通过司法手段寻求救济,在某些国家可能会非常缓慢和昂贵。这些都使得矛盾变得普遍且复杂。
四问题解决
笔者认为,但是对商标保护的强调可以缓解了网络空间域名抢注的混乱局面,一些明显违背常情的域名抢注能受到有效的遏制。因此实践中,我们应一方面在技术上加强身份验证的管理,一方面完善域名争议解决机制,使域名注册机构具有权管辖法院的单一性,避免出现多个矛盾判决而无法执行,有利于其后司法裁判的执行。
提高装备试验指挥综合演练课程的教学效果,需要针对上述问题从以下几点进行改革:
(一)立足培养目标,优化演练总体设计以综合演练对学员的总体要求为目标,以优化学员的课程内容体系为基础,实现学员知识技能体系的总体衔接。综合演练对学员综合素质需求是多方面的。从基本理论和技能要求来看,装备试验指挥综合演练既涉及试验筹划、试验设计、试验指挥、试验保障等理论方法,也涉及很多工程技术问题。这就要求在构建以综合演练为末端的课程体系时,应考虑先期课程对演练实施的理论支撑,使前后内容衔接有度、理论到实践过度自然。在前期课程中,应涵盖综合演练所需知识体系,确保教学效果的落实。
(二)明确演练目的,突出试验指挥特点装备试验是一项综合性、工程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军事活动。试验指挥的特点是行政与技术相融合,不仅需要组织管理能力,同时对试验指挥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在演练时,不能缺少作业要素,只演程序、走过场。需要完善相关数据,使得学员能够通过平时的工作积累研究这些数据,开展更加具体的指挥作业,切实提高业务水平。为了提高装备试验指挥的能力,最佳的方法是将综合演练定位于新型武器装备作战试验指挥,这是由于新型武器装备的时间紧、任务重,对试验指挥人员的锻炼效果更加突出,同时与目前总部“做好打仗准备”“部队训练向实战靠拢,院校教育向部队靠拢”的要求相一致。研究近实战环境条件下的装备试验指挥问题是未来装备试验指挥综合演练的着眼点。
(三)改善演练环境,科学编组参演学员从顶层设计开始做好装备试验体系仿真中心的建设工作,配备完善的软硬件环境。设计针对装备试验指挥模拟训练系统,通过收集底层数据,既要模拟试验的自然环境,又要模拟试验的技术环境;既要模拟试验指挥的技术形态,又要模拟试验指挥的技术手段,建立各演练要素的概念模型与数学模型,将被试对象、试验装备和指挥活动模型化,用仿真的手段建立装备试验指挥综合演练模拟系统,为学员提供逼真的演练环境,提高学员的参与度。系统应具有自动记录和自动回放的功能,能够详细地记录学员的每一个动作与指令,为演练成绩的评定提供依据,方便教员根据考核标准进行评分,由此不仅增加了演练的公平性,还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编写用户使用指南,便于学员熟悉和掌握软件的使用。合理布置演练场地,在硬件方面,若为室内演练,则要保证各参演学员个人的办公设备正常工作,各演练场所的网络、音频、视频互联互通,这就要求LED显示系统、视频矩阵切换控制系统、摄像监视控制系统、声频系统、局域网系统等高效运转。同时为保证演练的安全进行,须建立安保系统、手机屏蔽子系统和计算机泄露防护器等。若需要与现地演练人员沟通,可采用多种通信方法,如传真、电报等。将装备试验指挥三个专业班次的学员统一编组,开展联合演练。依托装备试验体系仿真中心作为任务指挥部,模拟试验的指挥层次。设计基地级、团站级和岗位级三个层次,包括负责行政指挥、技术指挥、后勤指挥等行动的多个席位,如司令部、组织计划、测控通信、信息对抗、无人机、试验安全、试验勤务、总体技术、政治部、组织宣传、安全保卫、群众工作、后勤部、战勤财务、生活保障、卫勤保障、装备部、团站指挥所、现场指挥等,各个小组中设置组长(参谋长、主任、部长)和组员(参谋、干事、助理)。基地级和团站级的指挥员或部门领导由装备团级指挥学员(装备试验专业)担任,各组组员可视情由三个专业班次的学员分别担任,根据学员的现任职和拟任职情况安排演练岗位。同一层次不同岗位可横向协调,提高组织能力;不同层次之间可纵向联系,锻炼指挥能力,同时形成作业效果的回路,由此可检验作业情况。每份文书可能会涉及上下级的任务,上级文书的质量影响下级的工作质量,下级的请示报告又增加了上级的工作,可以尝试让学员参与到演练的评估过程中。
(四)改进演练内容,提高教学综合效益一是加强理论研究。演练的内容应有助于学员深入思考问题,研究平时和战时装备试验,现行靶场试验与装备作战试验、装备体系试验的区别,如试验目的、试验方法、平时数据是否可以服务战时、战场使用过程中需如何改进等。二是明确演练内容。精心选择演练课题,设计能够突出装备试验指挥特色的演练内容。着眼提高学员的装备试验指挥能力,根据当前装备试验的重难点现实问题以及学院教学工作指示和计划,正确选择和确定演练课题,确保综合演练教学的针对性、时效性和有效性。三是提高文书作业研究性和文书质量。根据演练课题,认真编写和修订各类演练文书,为演练的组织与实施奠定基础。针对目前文书的格式和内容不够合理的问题,专门组织对教员的培训。逐步完善企图立案、实施方案、基本想定、补充想定、导调文书、导调提纲、导调实施计划、文书发放计划、导播计划等演练文书。作业内容要符合岗位身份,注意任务的均衡性,避免出现任务量分配不均的情况。要收集必要的底层数据,如被试产品信息、气象条件等,为作业提供数据支撑,充实演练内容,使学员能够分析设计具体试验,增加作业任务量,从练程序变为练技能。运用灵活的导调文书为参演人员提供复杂多变的情况,尤其对装备试验指挥的关节点进行导调,使他们通过对这些情况的分析判断和处理,创造性地运用作战理论、装备试验指挥理论,提高装备试验的组织指挥能力。
(五)丰富演练形式,增强演练可操作性演练形式包括网上演练、图上作业、沙盘作业、室外现地作业、召开会议、撰写文书等,可将其结合起来,多种形式并用,满足演练的多种要求,使演练方式更加丰富,演练的可操作性更强,演练的效果更好。组织多种形式的综合演练时,需把握如下问题:一是选好演练场所。尤其是现地实兵演练,要在多种地形上演练多种试验指挥活动,所以,既要考虑场所的空间,又要考虑便于设置情况和方便推演。二是把握好演练转换。演练方式转换时,不仅存在内容与内容的转换,可能还存在场所与场所间的转换。因此,要求参演人员具有从形式到内容的转换能力,自如地顺应转换,保证演练的连贯推演。三是通过方式的转换,检验演练效果。例如,在拟制试验资源部署使用方案时,需要学员图上作业,可以先在室内进行计算机标绘或手工标绘试验要图,而后转入实地勘察,验证试验资源部署是否合理,可根据现地作业适当修正室内作业结果。
(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员理论水平对装备试验指挥综合演练进行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首先提高教员的相关理论基础,由此不断完善综合演练教学内容。一是充分调研论证。总结目前综合演练中的薄弱环节,了解学员重点关注的问题,深入到总部机关和试验基地等单位进行调研,认真学习、切实掌握装备试验指挥的相关理论,提高演练文书质量,使综合演练的内容更充实、更深入。二是坚持集体攻关。组织综合演练教学骨干成立专门的课题组,集中研究综合演练教学内容的设置。集思广益,规范演练程序和演练内容,编写综合演练教材,为参演人员提供指南。三是组织联合审定。积极创建院校与试验基地联合审定、动态更新教学内容的工作机制,结合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标准修订工作,邀请其他院校和试验基地的专家对综合演练内容进行指导把关,使教学内容及时体现部队建设、试验训练和试验发展的最新成果。
二、结语
关键词:钢琴教学 措施 问题
在实际的钢琴教学中,成人钢琴教学分为成人职业钢琴教学和成人非职业成人钢琴教学两种不同的教学体系。成人职业钢琴教学的教学目的重点在于培养职业钢琴工作者,钢琴教师,钢琴伴奏或中小学音乐教师,都是以培养成人钢琴学生的职业技能为教学目的。非职业成人钢琴教学是以学习钢琴为满足个人兴趣爱好,以促进个人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和自我人格完善为教学目的。前者是为了培养受教育者的实际工作能力,使其进一步社会化,后者是在尊重学习者的个性自由基础上帮助其提高全面修养和综合素质。钢琴教学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并以培养学生掌握演奏技能,掌握对音乐感受、表现、创造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教育活动。综合职业能力是指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有过硬的职业技能,能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并具备一定的创业意识。
一、钢琴教学中常见的错误
1.僵硬
手腕僵硬,肩臂僵硬,弹奏时腕、臂发酸。这是许多程度较高的学生也会出现的问题,这同紧张与急于求成有关,不予克服就会构成限度,使学生水平难以进一步提高。解决的办法是:第一吊臂、落指练习。这对于初学者来说尤为重要。由肩起动,自然地抬臂,腕部放松,使手部自然下垂,随后自然落特,同时要有意念,把手的重量聚集到指尖的感觉,同时保持好手形。要注意的是:(1)做落臂练习时,可以在一个八度或二个八度之间进行,落臂位置的不同可以使肩、大臂放松。落臂下来以后,保持好手形,手腕由内向外作4拍的旋转,此时体会腕肩的放松。(2)作跳音练习也是很好的方法。作跳音练习时,要求要用上大臂的控制、手指的主动灵敏的触键。
2.急躁
很多学生在弹奏钢琴时,只注重练习技巧,在触键方法和技巧上不够重视,对自己弹奏出来的音色理解不够,对不同时代、不同作曲家的作品风格把握不好。所以应该先建立学生内心的听觉:键盘演奏是声音的艺术,耳朵的敏感和准确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依靠倾听才能找到弹出所需要的声音技巧,训练学生在钢琴上体会多层次的声音。指导学生广泛大量地倾听好的演奏,不单是听钢琴演奏,还要多听交响乐、声乐,建立内心的层次感,同时启发学生关注周围自然界的声音,总之善于倾听与辨别声音是学好音乐的起点;其次是形成学生自己的音乐理解:对演奏曲目的风格研究。这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研究,声音触键在不同时代、不同时期有不同特点,不同演奏家对同一曲目的不同处理都要在听觉上有广泛的了解,才能形成选手自己的音色理解。
二、钢琴教学的综合性措施
1.教材的选用
成人钢琴教学教材要选用具有实用性的教材。成年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不可能像儿童那样按部就班地十多年的训练。要以培养音乐的表现力和实际应用为主,在基础练习方面有针对性地选择适量的有代表性的音乐文献,如《哈农钢琴练指法》《车尔尼599、849》等,同时还可以选用《成年人应用钢琴教程》(李菊红编)、《钢琴基础教程》(黄佩莹编)为辅助教材。有目的地选择或教师自己编著一套《钢琴即兴伴奏》教程。选择适当的教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成年学生对音乐作品通常已经具有一定的审美力、鉴赏力,在选择乐曲时应优先的选择中外名曲。中外名曲旋律优美具有较高的欣赏性,不仅能使学生产生心理上的共鸣,而且会使他们在练习过程中提高兴趣,速见成效,从而获得成就感,以利增强学习的自信心。难易程度要适中,不能让学生感到难以驾驭。个别基础较好程度较高的学生的教材选用上适度向专业要求倾斜。
2.鼓励学生学会倾听
培养学生用心、用耳倾听弹奏效果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容易忽略这个环节。教师积极要鼓励学生聆听自己和他人所演奏的作品,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问题,并以此找出正确的弹奏效果,不断积累对音乐风格的把握。如教师布置一个作业,学生通过课后练习,首先听自己弹奏的录音效果,查找听到的和心里实际想要的之间的差距,从而自觉发现自己弹奏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然后再通过师生相互演奏、分析、评论等方式找到差距,从而有针对性纠正、练习。这样,学生既能从教师和其他同学的弹奏中学到技能技巧和对作品的理解,又能通过分析、评论获得丰富的理论知识,进而有助于演奏水平的提高,并适应今后的实践工作。
3.授课的模式
分组教学是根据学生的钢琴程度和接受能力分成小组上课的方式:它更适用于成人钢琴教学,其优势在于分组教学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在小组课上,由于小组内的学生水平相近,有着共同的练习目标和相同的曲目,时常会出现共同的问题,教师可以就这一问题重点详细地进行讲解分析,这样有利于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更快地解决问题。另一方面,经过评述个别学生出现的个别问题,也可引起其他学生的注意,有利于学生间的相互交流,防止发生类似错误。集体课的优势在于:有利于将键盘和声、伴奏以共同弹奏的作品分析等内容集中讲解,通过将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在个别课中难以详细讲解的共性问题,集中在大课中传授,能减少分散教学中对这些知识的重复,提高工作效率。传统的教学一对一能够因人而异,教师能够细致而深入地观察并解决学生钢琴弹奏中所存在的不同问题,做到因材施教,有较强的针对性。进而又为教学内容的扩展提供了可能,同时也为教师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三、总结
总而言之,我们应时刻告诫我们的学生,情感的表达才是我们要追求的境界,情感的传达是一项艺术,比起技巧的练习,它需要花费更多的演练,才能达成。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不断提醒学生不要机械式练习,不然的话会使学生的艺术之路无法进行,并会使他们陷入错误的泥潭,浪费生命,会与真的大众共识的音乐相背离。
参考文献:
[1]苏日娜.论钢琴教学之八忌[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
[2]周薇.钢琴教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一)[J].钢琴艺术,2005.
【关键词】初中 语文 教学 实践 开发
一、对语文实践活动教学资源的认识
语文实践活动教学资源是活动的因素来源和实施条件,其中,教师决定了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程度和利用水平,是最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教学资源。
由于不同的教育情境,语文实践活动资源的分布,特别是在需要较大经济投入的条件性资源方面有着地区的差异而不平衡。我国的一般情况是中西部地区资源状况比经济发达的东南部地区落后,农村比城市落后。造成落后的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缺乏识别、开发和利用语文实践活动资源的的意识与能力,从而造成了许多资源的闲置与浪费。
二、初中语文实践活动教学资源的开发
从目前我国课程改革的趋势来看,凡是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与和谐发展的资源都应该加以开发和利用。语文教师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广阔天地中,蕴藏着丰富的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实践活动资源,语文教师应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地开发。
(一)自然性资源开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宇宙万象是语文实践活动取之不尽的源泉。自然性资源主要指:(1)自然世界中的自然形态,如日月星辰,风霜雨雪,名山大川,等等,(2)人工形态,如农田水利,园林花卉,城市景观,等等。
各地的自然景观多种多样,适合开发的自然资源也多种多样,这就需要教师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开发具有自己地域特点的自然性资源。例如笔者的家乡南康市就有南山森林公园、文峰塔、莲花山、苏子步行街、旭山烈士陵园、陈赞贤烈士墓等自然人文景观。
(二)社会性资源开发。每个人都离不开社会,社会性资源指的是生活中的生产劳动和人际关系,如果学生仅仅被关在家里校内,两耳不闻窗外事,什么“荣辱兴亡、科技兴国、国际风云”等等一概与他无关,那么他们又从何而来“爱憎观”、“是非观”、“荣辱观”,又从何而来民主、合作、竞争、进取等现代意识?语文学科以认识社会为主线,沿着“家庭――社会――祖国――世界”的思路,语文实践活动正可以以此作为资源,让学生去工厂、农村、部队、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不同的地方,接触不同的人,体验不同的生活。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人文性资源开发。所谓人文,指的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性资源,指文化世界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都可以成为语文实践活动中的人文性资源。
三、初中语文实践活动教学资源的利用
语文教育实践性的特点,是对传统语文教育的一个重大突破。教师是语文实践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充分考虑初中学生形象思维活动活跃、表现欲旺盛、好胜心强等特点,遵循学生亲历亲为、自主发展、探索发现、交流合作等原则,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实践活动资源,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有目的的、循序渐进地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增加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学校资源的利用。学校语文实践活动资源包括语文教师、课代表、文学社、图书馆(藏书、画册、音像资料、报刊杂志、网络资源)、校园文化环境,等等。
这些资源的利用可以多种形式,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堂外,只要能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就行――动口、动手、动脑,在实践中全面发展听说读写能力。讲故事、演讲,辩证、答辩等,可以训练学生说话的生动性、鼓动性和敏捷性;口头评讲作文、课文试讲等,可以训练学生说话的组织能力和分析能力;写字比赛,可以在书写与比较中得到写字的秘诀,了解写错别字的原因;查字典,能掌握各种检字法,懂得字典凡例,探索出一些文字编排的规律;词语接力赛,可以训练学生的联想力;警句收集、报刊剪摘注评等,可以训练学生概括能力及辩证思维能力;手抄报、演课本剧,可以发挥学生个人专长,发展个性……在这些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图书馆、阅览室、电脑房、网络空间等都成为学生学习的场所。
(二)自然、社会资源的利用。自然、社会语文实践活动资源包括:语文教育人才资源、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社会文化等等。其中社会文化可以有文化艺术场馆(如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文化艺术设施(如布告栏、黑板报、读报窗、宣传廊等),文化艺术环境(如建筑雕塑、园林花卉、标牌广告、书画走廊等)。
1.联系生活学语文。教师有意识地把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充分利用自然、社会资源,增加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机会。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一切未知的、可望不可及的领域都是他们兴趣的触觉所在,他们渴望自己独立,渴望体会预想中的人生,自然科学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有他们无限的遐想。这时不妨鼓励学生观察自然、观察社会,养成写观察日记的习惯;引导学生多看,多听,多想,一分为二地评价人物和事件,发现问题学写建议书;指导学生进行调查访问,学会整理调查报告,进行调查汇报、答记者问,开新闻会等。这样的活动,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这位老师的带领下,他们主动学习、自主探究。在活动中他们还学会团结合作、勇于挑战,学会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及其他学科知识解决问题,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2.服务社会用语文。学的目的是为了用,学而不用等于没学,教师要帮助学生运用语文为社会服务。比如“调查用字的混乱现象”,一改以往局限于教室“黑板上纠正错别字”的单调、沉寂,把学生整个推入“社会用字”的实践活动中,去翻阅书报杂志,考辨大街小巷的用字,区分正误,各自根据已学知识编订《勘误表》,汇总,分类,交有关部门。学生们在实践活动中增长了知识与能力。
(三)家庭资源的利用。家庭语文实践活动资源包括:家长和亲友、家庭藏书、报刊杂志、音像资料、电脑材料,及家庭文化环境等等。
一、拟选论文题目:
二、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要求:
1.引用外文文献不少于10篇,写出文献综述与选题书面报告,字数在3000字以上。
2.书面报告内容应包括:选题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基本框架,主要参考文献,预期成果和可能的创新点等;
3.填好“论文选题报告及论文工作计划”表,连同书面报告一起交研究生院备案;
4.书面报告的格式见附件。
三、导师对选题报告的评语(就研究生对该研究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的了解情况、研究方法和手段、预期成果予以评价):
四、评审小组对选题的意见(是否同意选定该课题、是否同意选题报告通过、以及对下一阶段研究工作的建议;其他建议,如限期重作选题报告、终止培养建议等):
五、论文工作计划
六、附件(以下为附件内容)
拟论文题目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三、论文主要研究和基本框架
四、预期成果和可能的创新点
英语文学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中文题目
分析《看不见的人》中主人公的成长三部曲
英文题目
AnAnalysisoftheTrilogyofProtagonist’sGrowthinInvisibleMan
开题报告内容
1.选题背景(含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及评价)与意义。
对于成长和成长类型的小说,国外学者的理论研究层出不穷,如《麦田里的守望者》,《棕色的姑娘,棕色的砖房》等这些成长小说都有专门对它们的成长研究的相关文章。相比之下,我国以前的文学研究则有意无意忽视了成长小说,但近年来评论界对成长小说的重视有所加强。如我国就有芮渝萍的《美国成长小说研究》,专门对美国的成长小说做了系统全面的研究;还有周海燕的《论〈看不见的人〉的布鲁斯象征》对小说中布鲁斯的象征做了研究。
国外学者对《看不见的人》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成长的研究还未专门涉及,国内学者对《看不见的人》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他的民族身份以及主人公的个性觉醒方面,例如唐晓钟的《文化冲突中寻求真正的存在-拉尔夫·埃里森〈看不见的人〉创作简论》也对《看不见的人》的找寻自我及存在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但是关于这部小说的主人公的成长的研究却很少专门涉及。
论文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学术性、现实性、前沿性、针对性,学术界越来越重视研究成长类型小说的成长过程,也希望能对《看不见的人》中主人公的成长过程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丰富对这一小说的研究。论文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在研究小说主人公的成长过程方面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有利于人们更好地体会生活,体验社会。
2.选题研究的方法与主要内容。
1、在收集资料,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与指导教师讨论,共同确定选题,列出论文提纲,并拟采用比较法,分析法,推导论述法等方法进行论文撰写。
2、该论文主要从三个部分来研究《看不见的人》中主人公从迷惑,成长到顿悟的过程,通过分析综合总结的研究方法,试图从分析主人公认识到他自己以及所有黑人在白人社会中的不可见性以及黑人青年在白人社会中成长的艰辛方面,就揭示主人公从无知到成熟的成长过程的论题进行深入的探讨,皆在实现提出自己对《看不见的人》中主人公的成长过程的见解和观点,丰富国内外对成长类型小说研究的目的。
3.研究条件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通过专业学习,具备基本英语语言技能和专业知识,拥有所选课题需要的部分资料和相关理论书籍,校图书馆和网络有丰富的资料可查询。同时,有导师的指导和帮助,能够顺利完成论文写作。
对于论文,可能存在的问题有相关文献和著作收集不足;理论理解、分析不够深刻、透彻;理论研究较为肤浅;理论联系实际不够;缺乏充分、全面的实践证明等问题。但论文尽量减少类似问题发生,尽量完善各方面。
参考文献:
Ellison,Ralph.InvisibleMan.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0.
Philips,Elizabeth.RalphEllison’sInvisibleMan.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1997.
Pizer,Donald.TheCambridgecompaniontoAmericanRealismandNaturalis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1997.
芮渝萍.美国成长小说研究.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
拉尔夫·艾里森.看不见的人.任邵曾译,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
唐晓钟.文化冲突中寻求真正的存在-拉尔夫·埃里森《看不见的人》创作简论.南京师范大学报,1990,1:107-111.
周海燕.论《看不见的人》的布鲁斯象征.浙江万里学报,2006,4:13-16.
4.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预期效果。
论文主要试图研究《看不见的人》中主人公的成长过程,通过比较分析,归纳分析,推导论述的方法,从主人公迷惑、成长到顿悟过程的三个方面,分析黑人青年在白人社会中的不可见和黑人青年成长的艰辛的过程,从而探究在当时社会黑人处境的艰难和内心的蜕化,最终按照学士学位毕业论文的要求,完成3000到5000词左右的论文,并顺利通过答辩。
计划起止时间完成主要任务
2010年10月13日——2010年10月20日论文准备工作
2010年10月30日——2010年11月30日论文选题和收集资料
2010年12月1日——2010年12月20日开题报告、任务书和论文提纲填写
2011年1月1日——2011年3月15日完成论文初稿
2011年3月20日——2011年4月26日修改论文并定稿
2011年5月下旬——2011年6月论文答辩及其他工作
指导教师审核意见
论文主要研究《看不见的人》中主人公的成长过程,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应认真查阅相关资料,运用综合分析等方式深入探讨主人公成长过程三部曲,并提出黑人在白人社会中的不可见性以及黑人青年在白人社会中成长的艰辛。该论文写作应严格按照进度计划进行,论文格式应该完全符合论文写作规范,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论文、顺利通过答辩。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中文题目
分析《看不见的人》中主人公的成长三部曲
英文题目
AnAnalysisoftheTrilogyofProtagonist’sGrowthinInvisibleMan
题目来源
教师科研项目教师指定√学生自拟其他
基本任务
与要求
论文主题是分析《看不见的人》中主人公的成长三部曲,研究方向是英美文学方向。通过比较分析,归纳分析,推导论述的方法,从主人公迷惑、成长到顿悟过程的三个方面,结合社会背景,分析黑人青年在白人社会中的不可见和黑人青年成长的艰辛的过程,从而探究在当时社会黑人处境的艰难和内心的蜕化。严格规范论文格式,严禁抄袭。
拟解决主要问题及预期成果
论文从主人公的成长着手,研究主人公从迷惑、成长到顿悟的三个成长过程,分析主人公认识到他自己以及所有黑人在白人社会中的不可见性以及黑人青年在白人社会中成长的艰辛,揭示当时社会黑人处境的艰难和内心的蜕化。
写论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参考资料不足,理论研究较为肤浅,论文容易出现分析不够的现象。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字数在3000到5000字以内的关于分析《看不见的人》中主人公的成长三部曲的论文。
阶段性主要工作的起止时间
1.准备工作2010.10.13起6.论文撰写2011.1月起
2.选题2010.10.30-11.157.完成初稿2011.3.15
3.资料收集2010.11.16-11.308.修改、定稿2011.4.26
4.开题报告2010.12.1-12.159.答辩2011.5月下旬
5.论文大纲2010.12.16-12.2010.其他工作2011.6月
学生完成论文最终时间:2011年4月26日
学生接受任务时间:2010年11月16日学生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论文是整 个学习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教学环节,是运 用所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去研究和探讨 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也是综合考察运用所学 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实际操作能力的 一个重要手段。毕业论文的成绩与能否毕业及 获得学士学位直接关联,撰写毕业论文还有利 于培养学生综合地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解 决较为复杂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受到科学研 究工作或设计工作的初步训练。加强毕业论文 这个教学环节的管理,对顺利完成毕业论文写 作、提高论文成绩、提升各项能力是十分必要 的。电大本科工商管理专业自2000年开办至 今,针对专业特点和电大成人在职教育的要求, 重视实践教学,在毕业论文教学中取得了不少 的经验和成绩,但还是存在一些管理问题。因此,本文从当前福建电大工商管理专业的实际 出发,分析毕业论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四全管理角度提出几点建议。
―、存在问题
(一)毕业论文成绩欠佳 毕业论文的成绩是考核学生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标志,是本教学环节质量的 最终体现。电大毕业论文成绩是综合考虑以下 几方面完成情况而定的:课题要求、选题、实 用性、科学性、专业性、可行性、分析研究方 法、观点、材料、论证、结构、格式及答辩等。 论文成绩实行三级审核制,即分校、省校、中 央电大或联办高校三级审核。近几年福建电大 本科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情况如下表,
据表中数据可见,大多数送审论文达到本 科毕业论文要求,说明各级教学部门能按规范 化要求和程序进行工作;但还有一些不合格论 文出现,且优良论文不多,这反映出论文指导 与审核中存在着漏洞,要求加强教学管理和提 高论文指导水平。
(二) 毕业论文教学过程管理欠严格
电大本科工商管理专业开办有十几年,在 毕业论文教学方面己积累了不少经验,形成了 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机制,如制订系列的 实施方案与实施细则、组成各级领导和专业骨 干教师构成的毕业论文指导委员会和指导小组、 逐步完善的福建电大实践教学网络管理平台等 等,每轮的毕业论文教学能有序地进行。但还 是存在一些具体问题,一是有人认为电大毕业 论文管理与社会上某些学校相比太过严格,从 态度上不重视过程管理,工作上应付了事,放 松对学生的指导与督察,指导过程记录简单, 甚至对抄袭现象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二是根 据综合实践环节教学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与工 作流程的要求,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申报时间 为开学第二周,但有的教学点未及时申报或未 经审查草率申报,造成选题不当或过于陈旧, 导致写作后再返工,甚至送审时被定为不合格 论文。三是学校于2006年制定《福建广播电视 大学毕业论文(设计)写作行款格式要求》,但不 少送审论文格式仍不规范,写作态度不认真。 四是在成绩的评定中送人情分,审查也不够严 格。教学过程管理的不严格,不利于毕业论文 教学的正常进行,也最终会导致论文质量下降、 甚至学生不能顺利完成学业。
(三) 相关部门与人员对毕业论文的重视度 与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在福建电大,省校、分校、工作站成立专
门机构,负责毕业论文工作的领导、组织、落实和监管,组织了一批有经验、有责任心的指 导教师队伍。指导教师是论文教学中的一线人 员,必须具有相应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且有 中级(含)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财经类专职教师 或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专业工作者,外聘指导 教师应具有高级职称。省校经管系现有13位专 职教师、4位双肩挑教师、1位外聘教师(其中 高级职称16人);各分校一方面依托当地高校, 聘请符合论文指导资格的教师,另一方面组建 自己的师资队伍。但是,由于各环节对毕业论 文的重视度与教学工作水平不一、指导报酬较 低、有的外聘教师持客串的心态等主客观原因, 造成论文教学中教师责任心不强、系统协调弱 化、对学生的指导与交流偏少、组织与监管松 懈等问题。作为论文教学环节中的主角,有的 学生受社会及其他一些成人学校的不良现象的 影响,认为交钱拿学分、花钱买论文,没有认 真地进行论文写作;有的学生或受自身能力所 限,或在专业课学习时就不用心,以至论文写 作时虽然也付出努力,但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
(四)毕业论文现代远程教学管理方法运用 不够理想
目前,福建电大运用现代远程的教学教务 网络,建立了实践教学网络管理平台,己形成 人-机-网络的多级管理系统,使毕业论文教学 管理更加有效有序。但在具体运作中仍存在着 一些不够理想的地方,一是指导教师申报、选 题审核不够及时、完整;二是虽然针对指导教 师在不同教学点多处指导导致论文指导超篇的 问题,毕业论文管理平台对指导教师指导总篇 数进行控制,指导超篇系统自动封闭对该教师 指导资格的申报,但个别教师冒用他人申报则 无法识别;三是虽然每个学期都进行毕业论文 终审情况的质量分析并全省公布,但对毕业论 文的事后分析还做得不够细致、深入,反馈工作也不够到位;四是虽然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过 程有做记录,各过程稿存档,经统计,全省已 组织工商管理专业综合实践环节的11个教学 点,均己建档,但对这些资料的分析应用不足。 现代远程教学管理方法在毕业论文环节中的应 用有待进一步创新与完善。
二、运用四全管理提高毕业论文教学水平 与质量
所谓四全管理,即全面质量、全过程、全 员参加、全面综合运用各种有效的现代管理方 法。在工商管理毕业论文教学过程中进行四全 管理,就是从这四个方面着手,加强管理,提 高教学水平与质量,具体如下:
(一) 全面质量管理
在质量管理中,质量包括产品质量与工作 质量,就是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工作质量 是产品质量的基础与保证,产品质量是工作质 量的体现。在毕业论文教学中,产品质量体现 在学生完成的毕业论文以及在写作过程中所收 获的经验与能力,以论文成绩作为衡量质量高 低的指标;工作质量就是涉及毕业论文环节的 各项教与学的工作有效性,是否按规范化程序 和要求进行,毕业论文的合格率可以作为评价 工作质量高低的指标。因此,在毕业论文教学 环节中,树立全面质量的观念,要提高论文成 绩及优良率,更要做好论文组织与交流、指导 与写作、监管与审查等工作,把好工作中的各 道关口,提高工作质量也就是提高产品质量。 而且只有首先提高工作质量才能保证产品质量 的提高,即只有以提高教学管理工作质量为基 础,才能提高论文成绩即产品质量。
(二) 全过程管理
从毕业论文教学的计划、组织开始,到实 施、监管、审核及反馈,每个步骤都要按照规 范要求操作,树立“后道步骤是前道步骤的用户”的观念,不做好前道步骤就不能进行下一 步,步步把关,而不是最后把关,这样,才能 保证毕业论文教学过程的每一个步骤顺利进行, 不出现返工、“废品再造”的情况,最终取得 合格、理想的成绩,学生学业得以如期完成。 从论文写作过程来看,一般包括选题、收集资 料、拟写提纲、撰写论文、定稿、答辩等步骤, 学生、指导教师与相关部门要重视选题关、材 料关、时间关、格式关、答辩关的掌控。选题 时,忌空忌大忌陈旧,应结合当前工商管理的 实际、本人实际,考虑务实的、有创新的、有 一定深度和广度的选题,并及时申报审核,经 审核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写作。收集资料应针对 选题、写作的需要,通过多种渠道参考近期、 有学术价值的书籍、论文、原始资料等,且数 量不宜太少,量的积累才能有质的变化。论文 写作非一蹴而就,前后历经多道步骤,“偷工 减料”难成正果,而且学习任务是有时间限制 的,因此,做好写作计划、按时完成写作任务 是十分重要的。格式是规范化管理的重要内容 之一,论文以规范格式呈现,也反映出写作的 态度和科研的基本素养,因此,学生、指导教 师和相关教师人员应该了解格式要求并按此调 整论文、审核论文。答辩作为学生论文写作的 最后考核,应该严格按照程序进行,事前准备 不能忽视,学生要做好答辩准备,答辩教师也 应在了解毕业论文的前提下提出相应的符合本 科专业水准的问题,答辩过程中既严肃认真又 要善于倾听、启发互动,让学生充分发挥,真 正考察学生的学业情况和毕业论文的真实性。
(三)全员管理
毕业论文教学环节不仅仅是学生、指导教 师和教学部门参与,必须是系统协作运作,充 分调动各方配合才能做好这项工作。提高毕业论文教学质量和水平,要树立全员管理的思想,领导重视,教学教务技术等相关部门配合,专 业管理教师、指导教师、学生共同参与。从学 校和相关部门来说,应该承担相应的职责(在综 合实践环节实施方案等文件中有明确规定),为 教学提供优质服务。专业管理员通常是学生入 学后的“第一”导师,与学生的交流和关系密 切,协调教学与其他部门、学校、学生、教师, 提供教学支持服务等工作,在毕业论文教学过 程中是组织者、计划者、监督者,在学生与指 导教师之间承担着中介联络的作用,因此,专 业管理员的责任心、专业素质、工作能力、协 调能力等等,对毕业论文教学环节是否能顺利 开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指导教师是学生论文写 作过程中的导师,直接影响到毕业论文质量的 高低,为保证毕业论文教学的正常实施,应该 由省校与分校及教学点共同建设一支相对稳定、 素质较高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定期开展培训与 交流活动。学生作为毕业论文的实践者,首先 应该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明确进行毕业论文 教学环节的目的和意义,然后,在学校和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完成毕业论文中的各项学习过程。
(四)全面综合运用各种有效的现代管理方法 电大的教育形式和特点、学生的多样性决 定了电大毕业论文教学管理的复杂性,因此, 探讨运用各种有效的管理方法来加强毕业论文 教学活动是必要的,在己有的教学管理系统中 运用多层次、多级、多样的管理方法是符合现 实需要的。人-机-网络构成的管理系统还应进 一步完善和运用,如事前管理,提供选题等更 多的帮助;事中管理,増加写作过程的记录和 提示学习计划完成进程的功能;事后管理,对 毕业论文完成情况的分析、反馈,优良论文的 展示及不合格论文的剖析等等。
【作者】 蔡而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