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工程建设标准化论文范文

工程建设标准化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程建设标准化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工程建设标准化论文

第1篇:工程建设标准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工程项目;标准化管理;过程控制

【前言】对通信工程项目建设,我们必须发扬“工匠精神”,打造精品工程,追求质量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优化工程项目管理,强化过程质量控制,提高工程建设收益等方面采取更多措施。因此,如何加强工程项目管理,确保施工质量,已成为工程项目建设中一种不可回避的问题,施工企业要想在同行业中获得竞争优势,就必须加强工程项目标准化管理,严把过程控制关。只有提高企业的标准化管理水平,才能打造出优质工程、精品工程,才能为企业树形象、增效益。

1.工程项目标准化管理的涵义

“标准”,一般来讲是用来为所从事的某项活动及结果制定规则、导则或特性定义的技术规范或其他精确准则,其目的是确保活动的过程和服务能够符合社会需要,使其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共识性和系统性;“标准化”,可理解为对反复性事物及概念,需要制订并将实施标准通过发文达到统一,来获得最好条理和大众效益。因此,标准化就是一个让标准能够准确实施,进而落地执行的闭环过程,是实现最佳秩序的科学方法。“标准化管理”是指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范围内实际或潜在的问题制定流程和规则,标准化管理的对象是有重复性的生产活动,其管理目标可以是时间、成本,也可以是效益、质量、安全等。实现标准化管理就是要以标准为基础,充分运用标准化的原理和方法,集成运用各种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手段,实现组织管理体系和各项工作的规范、高效运作,其核心的要求就是按照标准做事,做事结果达标[1-2]。

1.1项目启动阶段标准化

按工程项目进展的内在联系和过程,建设项目可分为若干阶段,主要阶段分为立项阶段、实施阶段和验收投产阶段。在通信工程项目的立项启动阶段,根据项目中长期规划和项目调研及用户调查情况,分析用户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项目数据分析的模型,编写项目申请建议书,并组织评审,以立项建设相应的管理系统。在立项启动阶段,要做好项目策划工作,注重社会效益,定好工程管理目标,明确工程控制重点。

1.2项目实施阶段标准化

衡量一个工程是否实现其立项预期以及满足投产运用要求,其核心控制点在于项目实施阶段,工程项目实施阶段主要可细分为施工设计、施工预算、进度计划、施工准备、技术交底、开工报告、组织实施等七个步骤,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要采用标准化流程对施工过程加以控制。实现在实施阶段七个步骤各环节间的制度互控,建立实施过程中各环节项目进度报告制度和量化考核机制,确保每个步骤环节实施都按流程和标准执行,从而实现过程可控、有据可循、奖惩清晰的有效过程管控,为工程项目实施的进度、质量、安全提供坚实的机制保障。

1.3项目验收阶段标准化

项目验收阶段,是对整体工程项目的评价,是对该工程从项目实施到竣工各个环节全过程全方位的验收检查,其更加突出工程的质量和工艺,隐蔽工程具有不可显性检查的特点,在验收阶段资料问题相对突出,故要特别注意隐蔽工程的验收,制定施工过程中对隐蔽工程的施工工艺、质量标准的管控机制;项目验收阶段的项目管理,应该作为项目标准化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和项目其它环节部分一样,纳入到项目执行计划中并监督实施。

2.通信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现状

2.1施工管理制度不完善,现场管理不规范

施工企业在工程招投标中,因中标价格低,利润空间小,无法配备足够的管理人员,施工现场监管制度死搬硬套,与工程特点和单位实际不符等问题,使得现场管理人员无从下手管理,无规矩可循,导致施工中造成现场管理不规范,最终造成项目完成后亏损,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2.2项目实施过程不规范

从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来看,存在实施的各环节之间不按流程和标准执行,存在图纸滞后问题,日检、周检、月检等缺乏针对性,标准贯彻实施不到位等,这些问题都可能会造成工程项目在施工中出现质量下降贻误工期等诸多问题。

2.3施工现场技术督导不到位

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在进行安全、技术、质量督导过程中,存在只注重关键点的技术交底,却不重视执行流程和标准的整体性督导检查,技术标准要求、施工工艺流程在部分施工过程中,为节省施工时间,忽视流程标准执行,存在简化工序等现象

2.4施工材料及设备源头卡控不严谨

工程施工的材料质量关系到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因材料管理忽视对材料入场的质量检验,未严格按照材料的参数执行,导致施工质量无法保证。

3.实施工程项目标准化管理及过程控制

3.1细化项目标准化制度

工程施工企业,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除了要满足行业的标准要求外,其研究制定的工程项目管理制度还需要适合自己企业的特点,既要求思路清晰、结构完整,职责分明、内容稳定,做到易实施、易操作、易控制、易考核的闭环管理制度,同时还必须有明确的管理目标,要提出工作要求,细化工作程序,落实人员责任,完善考核制度,为项目标准化管理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与指导[3]。

3.2完善组织架构,实现人员配备管理标准化、健全培训体系

为保证工程项目的有序推进,需要规范岗位设置,明确工作内容、职责权限、管理界面,形成现场责权明晰、协调运转顺畅、科学高效的岗位责任体系。同时对各类各级工程建设岗位人员的任职资格条件,既要懂专业,又要懂管理,充分理解施工图纸是指导施工的首要条件,人员选配、任职培训等要有统一的标准、规定和要求,要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优化岗位人员资源配置,以此强化工程建设管理人员的配置标准。定期组织对管理人员开展思想政治、法制意识、标准意识、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教育等活动,增强管理人员执行安全标准、技术标准、质量标准的自觉性和争创精品工程的责任感。

3.3优化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提升现场质量管理水平

工程项目的质量是企业做大、做强、做优的根本,企业要不断完善修订质量管理体系,树立质量意识,落实到人;其次,提高对施工现场的监督、巡视及检查力度,如严格落实现场监理人员的职责发挥,配备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通信工程监理人员,进行工程监理;第三,当项目进入到验收阶段,施工企业必须按照国家及行业相关的质量标准来执行验收,不允许以次充好。企业应重视现场的质量检查,落实三检制度,未经质检员和专职工程监理的签字,严禁进入下道工序。

3.3.1项目质量管理目标明确、做好施工准备工程项目的实施需要进行进度过程的把控,要尽可能让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的偏差变小,减小零差距。影响施工进度的因素很多,如人、技术、资金、环境等,都与质量管理目标密切相关,其中人的因素是主观因素,也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一个工程项目在准备阶段就需要建立明确的质量管理目标,保证质量管理目标有效落实。施工前做好准备工作,遵循施工工艺及其技术规律,为工程质量目标实现奠定基础。

3.3.2工序重点管理、材料工艺严格管控做好工序验收,严格遵守上道工序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的质量管理“红线”,做好工序质量的自我验收工作。从采购开始就要严格控制材料关,监理在材料进场前就要检测材料的各项指标,采购时还需要对材料参数进行模拟测试。运用公司采购平台,选取合格供应材料。

3.4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

从工程实践经验来看,质量、成本与工期这三个因素必须相互平衡,质量与成本之间必须是统一的,施工程序质量管理强化了,会有助于工程质量的提升,工程有序开展及按期竣工也能有保证。施工企业应该建立以项目经理为中心的成本控制体系,对工程建设项目形成全员、全面、全过程参与到成本控制管理中。项目部应根据责任目标成本,编制项目规划和施工预算,优化配置生产要素,严加控制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成本,顺利进入到“施工前有预算,施工中有核算,施工后有结算”的管理良性循环中。

3.5重视安全管理

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企业要认真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培训与宣传教育工作,不断进行现场管理人员和劳务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培训。同时将安全警示牌设置在施工场地,将安全教育模式层层传递到现场,让每个现场人员都能够看到安全警示,做到安全施工,将安全责任管理落实到每个人。安全生产是党和国家的一贯方针和基本国策,如果只有法律法规和安全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却缺乏有效执行的管理力度,那相关教育制度、监控办法和保证措施等,无异于形同虚设,将无法确保施工安全工作的万无一失。

4.结语

工程建设施工企业只有遵照国家和行业规定,严格执行工程项目标准化管理过程控制,才是有效保证项目顺利完工的前提,更是提高企业社会经济效益的可行办法,从而提升施工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因此,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建设施工中,只有做到“处处有标准、处处有流程、事事有责任人”,才能达到标准化管理的要求。标准化管理重在执行,难在落实,贵在坚持,根本方法是加强过程控制。工程建设施工企业在今后的工程项目管理中,还要积极探索研究进一步优化工程项目标准化管理过程控制的思路和具体措施,使企业的工程管理水平提升更上一个新台阶。

【通信工程硕士论文参考文献】

[1]卢春芳.铁路建设项目标准化管理[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3.

[2]张世伟.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精细化施工管理[J].建筑?建材?装饰,2015,32(11):99-100.

第2篇:工程建设标准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 通信管理 标准化 建设

一、标准化背景

通信管理系统主要由四大部分组成,是一种集各种管理为一体的综合管理系统。主要包括网络设施管理和承载业务管理以及资源管理和专业职能管理。另外,通信管理系统支撑公司电网的生产调度,是电力公司信息化业务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和科技迅猛发展,这对相关信息企业的通信管理系统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很多企业逐渐将注意力转移到信息管理的标准化建设上面。对于中小企业,最初起主要作用的有建设办公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等,但这些系统并没有取得很大的成效。对于大型企业建设,资源计划系统曾被广泛应用,但由于信息管理的标准不够完善,员工对通信管理系统的作用认识缺乏,导致该系统在国内企业取得成功的案例也寥寥无几。众所周知,信息企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信息系统的管理与完善,那么要保障信息系统充分发挥其作用,通信管理系统的标准化建设尤为重要。通过企业通信管理系统的标准化建设,将有利于提高信息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生产水平,从而大大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二、通信管理系统标准化建设

2.1 通信管理系统现状

目前,相关电力企业建立的通信管理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综合监控、资源管理以及运维管理。通过在通信运行和管理中广泛应用这三大类网管系统,电力企业的通信管理水平已大大提高。但是,通信网络的规模越来越大,电网的发展越来越快,对电力企业通信管理体系的改革与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通信运维和通信管理需要更加高效与规范的技术支持手段来减轻通信运行的压力。当前的电网通信管理系统距离高效规范的标准还有很大的差距,其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1)互联互通性不高。由于最初规划和建设通信综合网络管理系统时,没有从宏观上充分把握各单位之间的协调和组织,使得他们在系统的框架结构、使用功能、信息模型以及接口形式等方面的差别比较大,进而导致了系统、信息或应用孤岛的形成。各单位之间不能互相联通,也就无法支持通信系统的运行一体化。(2)规范化水平较低。具体表现在:没有规范的界定综合网管系统的功能和设备网管系统的功能;综合网管系统没有标准的总体结构、互联接口和安全防护;设备网管系统没有统一的系统部署、功能配置和北向接口。这些都严重影响了通信网络管理系统的建设水平,并大大制约了其运行维护管理水平的提高。(3)集约化程度不高。当前,大规模通信运行体系对通信管理系统纵向和横向的集约化程度都有很高的要求。但是,现有的通信管理系统基本都是由各个单位根据其自身管理的通信网络建成的,没有经过系统的层级划分和合理的部署。而且,这些通信综合管理系统不能与内部的监视和资源管理等系统之间有效的联系,也无法及时给外部有关系统提供数据支持,所以难以实现在大规模通信环境下运作。

近年来,相关国际组织已在通信网络管理领域开展了大量的标准化工作并颁布了TMF 814等管理标准。这也更加表明,随着通信网络剧烈的规模化和复杂化,未来的通信管理必定要趋于标准化,才能更好的降低网络管理的难度,有效推动通信运维管理的规范化。

2.2 通信管理系统标准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通信管理系统的标准化主要包括技术基础标准化、规划设计标准化、工程建设标准化、运行维护标准化以及安全环保标准化等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1)技术基础标准化。该分类中的基本文件由整个标准体系共用,这要求其含有统一的术语定义、统一的通信资源命名以及信息交互的通用协议等。(2)规划设计标准化。规划设计主要用来指导通信管理系统的设计,它根据《智能电网通信管理系统建设工作框架》来制定相关的技术规范。(3)工程建设标准化。工程建设标准通常分为四个方面,分别是工程建设、软件开发以及系统测试和工程验收,主要指导通信管理系统的工程建设与管理。(4)运行维护标准化。动力环境管理应用、骨干通信网管理应用和终端通信接入网管理应用是通信管理系统的三大类应用管理。运行维护标准化就是针对这三大应用管理的运行管理规程。(5)安全环保标准化。安全环保标准化规范与通信管理系统建设和运行中的安全环保问题密切相关,因此,此类规范主要对系统进行安全防护和节能环保等方面的指导。

2.3 通信管理系统标准化面临的关键问题及完善举措

由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内部颁布或着正在拟定中的与通信相关的标准规范有很多,但这些标准都是各级通信部门根据自身情况自行制定的,它们没有一个总体上的协调运作机制,建设标准也不同。这样的通信管理系统规范难免会影响信息共享,降低系统管理效率并造成人力资源与时间资源的浪费。

通信管理系统标准化建设面临的关键问题主要有:(1)标准规范存在重复。在与通信相关的90条标准规范里,几乎有一半属于运行管理规范,并且与通信设备和业务相关。此外,各级的通信部门也有重复制订标准规范的情况。(2)标准规范的覆盖面窄。目前电力系统内部已经制订的相关通信的标准还不全面,比如规划设计、运行维护、工程建设以及专业管理等领域与通信相关的业务都缺乏相关的指导标准。(3)标准规范的适用性差。由于大多数通信部门制定的标准规范都是量身订制,不具备通用性,所以其他通信部门若想直接参考或引用就比较困难。

通信管理系统的标准化建设工作还需要大力推进,这就要求国家电网公司牵头建立工作组来全面负责与监督通信管理系统标准化工作的实行情况。具体的标准化工作内容应该注重以下四个方面的完善:(1)对标准化的运行机制进行完善。组建标准化专家小组对工作计划进行细化,并严格按照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各项工作。(2)进一步制订通信相关的标准草案。通过组织有关电力企业部门和单位对国内外相关技术标准进行调研,着重完善与实际建设和运行维护有关的草案及编制说明的编写。(3)推广标准体系的应用。组织相关专家对通信相关的标准体系开展有步骤、有计划地宣贯工作,确保各级通信部门能在实际生产运行过程中很好的落实与执行相关的标准体系。(4)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申报和处理机制。这将有助于解决在标准制(修)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的知识产权问题,从而有效规避法律侵权的风险。

三、总结

通信管理系统如果能实现在技术层面、工作层面以及管理层面等相关层面的标准化建设,将有利于上级和下级单位之间的信息传递和共享,从而能够建立起信息纵向与横向的相互联接通道,进而使各层级通信管理系统之间存在的信息孤岛问题得到透明及时和快速的解决。提高通信管理系统的标准化程度不仅能够简化网络管理程序,更对推动通信运维管理的规范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李学京. 标准化总论[M].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2] 杨峰,傅俊. 高新技术企业标准化管理的关键要素分析[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7(29):72-74

第3篇:工程建设标准化论文范文

论文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较注意探索的问题的基础上,写论文主要是反映学生对问题的思考,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预算开题报告。

一、选题的目的、意义和研究现状(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工程项目造价的确定与控制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在工程建设项目的全过程(投资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阶段)中采取有效措施,把工程项目建设发生的全部费用控制在批准的限额内,并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以保证投资估算、设计概预算和竣工决算等管理目标的实现,达到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获得最大投资效益的目的。基于工程项目投资运动的特点和运动规律,工程项目投资的控制涉及到方方面面,其基本控制原理为:全过程、全方位的控制;不同投资主体的控制;合理设置控制目标;以主动控制为主、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控制。在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可以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择优确定最佳建设方案,建立科学决策体系,合理确定投资估算,客观、认真地作好项目评价从而有助于避免由于依据不足、方法不当、盲目决策造成的失误,以便把有限的资源真正用于经济效益好的建设项目、优选出最佳方案,达到控制造价的目的。 在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可以优化设计方案,在设计中加强技术经济分析推行限额设计,推广标准化设计,从而主动地影响工程投资,以达到有效地控制工程投资,实现设计产品技术先进、稳妥可靠、经济合理的目的。同时,对投资限额的控制与管理,也实现了对设计规范、设计标准、工程数量与概预算指标等各方面的控制。进而达到控制工程投资的目的。

在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可以把工程项目投资控制在承包合同价或投资估算内,并力求在规定的工期内生产出质量好、造价低的建设(或建筑)产品。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主要方法是:进行施工招投标、合理选择承建商,优化施工组织设计、优选施工方案,合理安排与使用建设资金,严格控制工程变更,处理好工程索赔等。

总之,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可以采用各种有效措施加强对工程成本的管理,对工程质量、安全方面的控制,对整个工程项目的管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我的综合应用能力也是一次检验,因此我选择了安阳区中心区六号地块嘉宝锦园A幢工程工程量清单及工程报价这个题目。(二)研究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程建设标准定额和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以逐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按照调放结合、配套改革、小步快走、逐步到位的指导思想, 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建设工程造价确定方法形成的历史及其现状是从20世纪50年代起的,我国借鉴前苏联经验,逐步建立起适应当时计划经济需要的概预算定额制度,人工、材料、机械等价格均由国家统一规定,传统的概预算定额作为建设工程造价定价依据,对我国加强计划管理,减少投资浪费,多、快、好、省地建设国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进入90年代,我国逐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经济结构也日益复杂,原有的计价方式已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此,我国对建设工程造价定价办法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调整工程价格的费用项目,修订有关的费用、利润、税金计算标准,取费改按工程类别计取等等。例如现在实行的工程量清单计价,它改变了以工程预算定额为计价依据的计价模式,适应了工程招标投标和由市场竞争形成工程造价的需要,推进了我国工程造价事业的发展。它计价简单、真实,由于是直接利用与工程量清单相配套的企业清单定额,减掉了采用传统定额的中间转化环节,有效降低了工程量清单计价的难度和社会成本,由于无论是在消耗量方面还是在人材机价格方面都和企业甚至是目标项目的具体状况高度一致,因此企业清单定额这种立体动态的特征能够真实反映企业的个别成本,这显然较利用反映社会平均成本的定额来计价更真实。当然其中也存在这一些问题,由于目前建筑市场不够完善,特别是投资体制的原因以及投资人行为的不规范,一些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投标的项目,中标价并不是一定是真正的市场竞争价。不过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完善,相信清单计价将成为建筑市场的主要计价方式。

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了预算开题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详情请点击进入经济学。

第4篇:工程建设标准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工程测绘 技术应用测绘发展发展趋势现状

中图分类号:TB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社会发展需要工程建设的大力支持,做好工程测绘是对工程建设质量和效果的保障。工程建设前期的测量与测绘工作,可以有效降低工程的施工难度,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微电子技术、激光技术、计算机技术、空间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直接推动着工程测绘技术的进步,各个学科的科学技术得到提升,这也要求传统的工程测绘技术发生变化。同时,近些年来,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脚步的加快,各种高规格、严要求的工程建设也越来越多,面对新的任务和要求,工程测绘技术的应用要求也越来越严,任务也越来越重。

二.工程测绘技术的现状。

1.新技术在工程测绘中起显著作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了光电测距仪、精密测距仪、电子经纬仪、电子水准仪和数字水准仪、激光扫平仪、激光准直仪等先进的地面测量仪器。传统的工程控制网布网、地形测量、道路测量和施工测量等作业方法得以改变,测绘技术开始走向现代化、自动化和数字化。

先进技术设备的出现,改变了以往的操作模式。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代替了三、四等水准测量。三边网,边角网和测距导线网取代了三角网。设备和技术的更新,弥补了传统测绘作业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在传统测绘中,难以攀登的山峰或无法到达的测量点,在测绘中很难直接进行测量,无需棱镜的测距仪的出现,彻底解决了这个难题。在传统的测量和绘图中,是通过人工在野外进行手动测量,通过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和计算、绘制图表,绘图用时较长,工序繁杂且对操作人员技术要求高,电子经纬仪等仪器的出现和GEOMAP系统的问世,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难题,将野外数据采集工作也计算机数据处理工作和绘图设备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善的多功能自动绘图系统。

GPS全球卫星定位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和RS遥感技术等其他科学被利用到测绘工程中,测绘技术和各学科相互交叉、渗透,测绘工程中产生新的综合性信息采集、处理、监控管理系统。

GPS定位是通过高空的24颗卫星,由地面控制系统和用户接收装置组成,具有精度高、速度快、全天候、距离远等特点。在工程测绘中,GPS定位技术的应用使的测量范围大大延伸。利用GPS技术和水准测量资料可精化大地水准面,在进行城市、矿山等控制网时不需要造标观测,在工程测绘中及灵活又方便,同时使用成本相对较低。

GIS地理信息系统是在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发展起来的,是利用计算机存贮、处理地理信息的工具和技术。将各种资源信息和环境的参数按空间分布地理坐标,输入规定的格式和分类编码,进行处理、存贮、输出,即可满足应用需要。通过对诸多要素的分析和对数据的处理,可方便的将数据转换成为图形、图像、数字等多种形式。

RS遥感技术是指从远距离、高空等平台上,利用可见光、微波、红外等探测仪器,采取摄像、扫描、信息感应,通过信息传输和数据处理,从而识别地面物质的性质和状态的现代化技术系统。通过遥感技术为城市和郊区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植被、水、土壤、岩石等提供了获取空间信息的可能。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对测绘产品形式和地图更新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信息技术保障工程测绘技术得以实施。在信息技术中,计算机技术是核心内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促使工程测绘技术朝向数字化和自动化、智能化方面发展。电子经纬仪、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地图自动设计和电子制版系统等都是计算机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GIS地理信息系统就是计算机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典型应用,通过计算机替代传统的人工分析和计算,既能保证数据结果的准确度,又能节省测绘时间,提高测绘效率。

有多平台和多仪器支持的工程测绘系统是传统测量结合计算机技术后的改变,是通过运用工程测绘技术,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系统,对建筑区域的地质、建筑物以及施工采用的机械设备、建筑材料等进行勘测设计和管理而构成的系统。工程测绘技术可对工程具体施工中的项目设计和测绘信息进行综合,为施工工程提供及时可用的信息。

2.现阶段工程测绘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

长期以来,国家对于测绘技术的投入不是很充足,对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的购置都较少。测绘的体制一直未有改善,加上基础信息资源不足,信心化标准进程缓慢,数据库建设重复,数据共享的机制也不健全。在工程测绘技术中,技术储备不足,在理论研究和技术进步中,重视力度不够。在遥感图像处理技术和软件上的投入不够,目前国内采用的遥感图像处理软件都是来自国外开发的,国产的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同国外软件差距太大。

三.工程测绘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目前,工程测绘技术是朝向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方面发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各专业的深入研究和拓展,未来的工程测绘技术将呈现高水平,大规模,拥有具有高度精密的新技术和新设备,测绘成果更准确、更精密的发展趋势。在测绘数据采集中,实现自动化和实时化,数据结果实现自动化和数字化;对测量数据的管理实现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数据传输实现网络化、安全化;测绘硬件实现人性化、智能化、经度化。

2011年12月27日,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兼容其他国家的卫星定位卫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始试运行。依靠国外硬件设备的时代即将结束,国内的定位技术和测绘技术将真正实现国产化。有了这一个硬件支持,提高了数据交换的效率,对工程测绘使用成本也起到降低的作用。同时,由于国产卫星的加入,在测绘终端上,设备的国产化程度将提高。届时将涌现一批适合我国实际使用情况和使用环境的更加人性化的设备,这对提升工程测绘效率和保证测绘结果的可靠性提供了保障。

工程测绘技术成熟后,将被逐渐导入其他领域,如人体科学测量、显微测量、显微图像处理等方面。测绘技术中数据处理的数学、物理模型建立、分析和辨别会成为工程测量专业教育与应用的重要内容。

在保持科学严谨的情况下,传统的测量和绘制技术要从一维、二维、三维变成四维,不仅仅在空间上发生改变,同时对地域和测绘手段上都将发生变化。现代工业自动化流程的加入,三维工程测绘技术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四.结束语

伴随着测绘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工程测绘也开始走向自动化、智能化,测绘设备技术含量高,测绘手段也得到了提升,测绘结果准确度也越来越高。新技术的加入,促进了测绘技术的快速发展,同时对测绘技术信息化程度要求也较高。数据的整合、信息的共享,都将促使测绘手段和测绘技术走向先进、准确、完善。

参考文献:

[1] 王希波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浅析[期刊论文]《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6)

[2] 章正武,邵光敏. 浅谈工程测绘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期刊论文] 《民营科技,2009,(07) 》

[3] 李木子. 浅析数字化测绘技术及其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期刊论文]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0年08期

[4] 赖振发. 现代测绘技术的作用及发展趋势[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9期

[5] 郝鹏,高素平,郭志芳,杨静 试论现代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期刊论文]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年29期

第5篇:工程建设标准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竣工验收;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领域发展势头迅猛,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但是,建筑工程质量问题也随之而来,部分建筑工程施工单位急功近利,忽视了对于质量的严格控制,而部分管理部门在建筑工程验收过程中,流程不够标准严谨,导致部分存在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的建筑设施投入使用,直接影响了建筑设施使用的安全性,甚至有可能造成严重的人员及财产安全事故,因此,必须重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管理,并规范建筑工程验收流程,确保投入使用的建筑设施安全可靠。

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由于设计方面较多,而且具有结构形式较为复杂,建设周期长,建设工序要求严格,建设周期相对较长以及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导致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难度较大。综合分析,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施工质量有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施工功法,施工工序以及现场控制等技术因素;管理方式、成本要求、进度要求以及造价要求等管理因素。这些均是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

(二)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整体质量波动水平大。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而言,难以像固定化、标准化的流水生产作业一样进行控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属于动态控制的范畴,受到各种偶然因素的影响较多,导致施工质量控制工作难度较大。

(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检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检验,虽然已经具有较为先进齐全的检测技术,而且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普及率也大大提升。但是,部分建筑工程内在质量问题,仍然难以及时的发现,部分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的责任也难以界定,导致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效果较差。

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研究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重点,也是保证建筑工程成本、进度以及安全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对于实现建筑工程建设单位以及施工单位的效益也具有重要的作用。针对建筑工程施工的特点,强化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应该重点在以下几方面开展:

(一)完善施工质量控制方法,强化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对于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必须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根据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明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多发环节,并有针对性的制定质量控制管理办法,确保质量控制工作能够有条不紊的开展。同时,严格控制施工阶段的质量,可以将施工阶段分为施工准备、项目实施,施工检查以及质量问题处理等几个阶段,完善各个阶段的具体质量管理控制措施,并强化对施工技术方法的控制,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满足设计以及规范要求。

(二)重视专业化标准化工程施工队伍的建设,提高施工作业技术水平。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就是由施工承包建设队伍来实施的,因此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必须强化对项目施工参与人员的培训教育使其明确施工过程中不同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要点,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规范开展施工作业,确保施工质量控制目标得以实现。此外,应该进一步完善施工技术,利用先进的施工作业机械设备或者是新的施工技术方法,提高施工作业的专业化与标准化水平,借助现代化的施工作业条件,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三)强化建筑工程施工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工作。根据相关调查研究表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问题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工程原材料不合格所造成的。因此,强化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必须保证建筑工程施工原材料满足设计以及施工规范中的技术要求。对于用于建筑工程施工的砂石、水泥、钢筋以及混凝土等建筑材料,必须在进入施工现场钱进行严格的试验检验,可以采取抽样检查的方式,按照相应技术标准要求进行检验。对于有可能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原材料,必须予以废弃,把好材料关,为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水平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四)完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制度,确保质量控制措施得到有效落实。针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各项质量控制措施能否在施工过程中有效实施,关键还要依靠管理制度进行约束。因此必须结合每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建立全面完善的管理组织体系,并根据合同文件以及设计、规范文件要求,组织专业的质量管理负责人,对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及时总结分析容易引发质量问题的工序,并制定可靠的预防措施,尽可能地避免质量问题的发生,通过落实各项质量管理措施,在整体上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水平。

四、建筑工程施工验收工作完善措施研究

建筑工程项目验收工作,主要是指在项目建设施工结束后,对项目建设情况是否满足设计以及质量要求而开展的考核工作。通过规范完善的验收工作,可以有效的约束施工单位按照设计文件以及工程合同规定,完成项目建设工作,从而确保项目质量满足要求。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项目验收工作仍不完善,存在较多问题,必须强化验收工作,进而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一)明确建筑工程验收的主要项目,按照相应文件要求开展建筑工程验收工作。对于房屋建筑工程而言,工程验收的项目主要包括地基以及基础工程、建筑物主体结构、建筑物装饰工程、屋面工程、给排水工程、暖通与空调工程、智能建筑以及其他工程。对于验收工作的依据则主要包括《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设计文件、施工图纸、设计说明书、施工合同、设计变更文件、质量验收标准等一系列内容。只有明确验收主要项目,并明确验收工作的依据,才能确保建筑工程验收工作顺利开展。

(二)严格按照建筑工程竣工验收程序开展验收工作。当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结束后,具备竣工验收条件时,应该按照相应的流程向建设主管单位提供必要的竣工资料以及竣工验收报告,申请对建筑工程开展竣工验收工作。建筑工程施工主管单位在接到竣工验收工作后,则应该在规定的时间要求内,组织必要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其他方面的专家人员进行工程质量验收,对于验收合格的,则由相关主管部门出具《工程质量认定书》,并将建筑物投入使用。对于验收不合格的,则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提出整改意见,处理完成后继续申请验收。

五、结语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促进了建筑工程行业的迅速发展,但同时也导致了一些急功近利的低质量建筑设施的出现。因此,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部门应该充分重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作用,分析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严格落实各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并进一步强化工程验收管理,以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水平,确保各项建筑设施安全可靠的投入使用。

参考文献:

[1]刘建如.赵旭明 浅析工程造价与工程质量的关系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2010(20).

[2]辛制高.赵旭.皮佳亮 基于云模型的建筑工程质量等级评价 [期刊论文] -科技与管理2011(1).

第6篇:工程建设标准化论文范文

【关键字】岩土工程,勘察,常见问题,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岩土工程的勘察在整个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总体而言,岩土工程勘察的最主要目的是根据建设工程的要求,查明、分析、评价建设场地的地质、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并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的地质勘察结果及各项岩土工程参数,岩土参数的合理提供直接关系到基础设计的经济性、安全性和可行性。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内容包含了很多方面,比如工程地质调查和测绘、勘探及采取土试样、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现场检验和检测等,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且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同时结合所勘测地区的经验,才能确保勘察结果的精准性。但在实际勘察工作中,总是由于各种原因,在勘察中出现一些错误,最终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或者安全事故。因此,加强岩土工程勘察的问题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的问题分析

岩土工程在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加强对岩土的勘察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在通常情况下,由于工程整体勘察任务较重,且时间较短,加之进行勘察前缺少详细周密的计划,当问题出现时,很多时候施工已经结束,从而为工程建设埋下安全隐患。笔者结合多年的岩土工程勘察经验,从下面几个方面分析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的问题。

1.勘探点深度不足。在一般的岩土工程中,勘探的实际深度,一方面取决于基础结构的形式,形式不同,则深度也不相同。然而,在实际工程勘探中,不按照规范进行勘探的情况屡见不鲜,特别是在勘察市场竞争较为激烈的地方,这一现象更为明显。

2.取样及原位测试不合理。按照有关规范中的规定,取样及原位测试的件数应不少6组,并且应充分考虑取样及测试的均匀性和代表性,这样所得结果的数值才能准确。但在实际操作中,不按规范要求进行取样及原位测试的现象较多,或是虽然满足了件数要求,却未曾考虑土层的均匀性及代表性这两个关键因素,致使取样及原位测试所得出的实际结果与实际不符。

3.地下水的测量不合理在岩土工程勘察的外业工作中,地下水的测量是一项较为重要的工作,地下水位将会直接影响工程的建设,一旦在勘察工作中忽视这一工作,必将为整个工程的建设埋下隐患,如在被勘察的地层中,既含有承压含水层,又含有潜水含水层时,若未进行分层量测,则会导致勘察报告中地下水的性质不明确。

4.试验和资料的整理不够规范试验不规范。如对于高烈度地区的粉土未做粘粒含量测试,从而导致将其错误的判定为可液化土。相关资料的整理不规范。如在统计分析中,未将异常值提出,致使标准差系数过大,最终造成所得结果出现严重偏差。报告书的内容编写不规范、参数不完整、错误较多、重结论轻建议等。

三.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的原因分析

1.勘察市场不规范。《建筑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办法》第五条、第六条对勘察收费和承揽业务有明确规定.但勘察单位没有严格执行国家收费标准,互相压价,互相竞争,中标的勘察费很低,致使勘察工作粗糙,勘察手段选择不合理和布孔不规范,岩土工程勘察在深度和广度上还没有真正达到规范的要求,所以难以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2.权责不明确。《建筑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办法》第十六条对观测员、试验员、记录员、机长等现场作业人员应当接受专业培训,方可上岗的规定.但目前勘察单位大量雇佣农民工,而这些人员又不懂勘察,又未经过专业培训和教育,就承担起开钻机、取样、测试、量测地下水位,甚至还做起了野外对土层鉴定与记录等重要工作。这样就难免会出现原位测试、地下水位量测等诸多野外作业的不规范,难以保证勘察质量。因此对从业人员的必须经专业培训和教育,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上岗操作。

3.缺乏岩土工程专业人才。专业的技术人才是对岩土工程正确分析评价的关键。未经专业培训和教育的人搞勘察,就会导致地基评价力度不足,基础设计参数偏于保守,造成工程的浪费。因此勘察工程项目的负责人,审核人,审定人,国家也应划定门槛,让真正懂行的人员担当,这样才能提高勘察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工程勘察质量,使我们的工程建设真溅建造在既经济,又安全的基础上,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的改进措施分析

1. 加强勘察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尽早推行岩土工程监理体制

第一加强对勘察合同、勘察纲要的审查和管理。防止越级勘察,加强勘察现场工作的监督防止打假孔及不规范的编录、取样及试验等现象发生最后,加强对勘察报告的审核,加强对勘察报告中的工作量、勘探质量、资料数据分析及结论建议逐一进行审查,特别是对基础选址论证场地稳定性评价及施工建议等内容进行统一审核管理,防止在此过程中只是进行理论的描述而缺乏深入分析的现象发生。由此可见勘察单位自身必须健全和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同时还必须加强政府和社会监督机构对勘察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即尽早推行岩土工程监理体制。以确保勘察市场健康发展。

2. 加强计算机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伴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岩土工程的勘察和管理业逐渐得到了完善,从总体而言,我国的岩土工程勘察和管理逐渐走向标准化和规范化,但是,随着各种工程建设的施工条件越发的复杂,使得岩土工程问题也逐渐的日趋复杂,简单而言,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很多传统的岩土工程勘察方法已经难以完全满足复杂的岩土勘察需要。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岩土工程的勘察走向了现代化。通过充分的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可以使得岩土工程在进行勘察过程中能够得到更为科学和系统的管理,同时,可以 很大程度的提高勘察工作的效率;同时,将计算机技术也可以很好的运用岩土工程勘察资料的整合处理上,比如,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制作岩土工程模型,可以进行计算机统计指标的分析,同时,在遇到一些相对而言比较复杂的岩土问题时候,可以充分的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形象的模拟一些很复杂,很抽象的地址地貌的状况,比如可以模拟岩土问题的产生演变过程,如此,可以更为直观的对岩土工程作出更为明确的认识,可以更好的找到处理方案,总而言之,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 通过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可以不不仅仅可以让勘察工作效率提高,也很大程度上让勘察的成本大为降低。

3.加大对勘察专业人才与勘察设备的投资力度

勘察人员与勘察设备都是影响勘察结果质量的重要因素。勘察公司要加强对勘察专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勘察人员的专业素质与专业技能。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实施注册土木工程师制度,以提高勘察资质门槛。要加大对勘察设备的投资力度,采购先进的勘察设备,减少因设备老化而出现影响勘察结果质量的现象。

4.规范岩土工程勘察市场行为

要提高岩土工程勘察结果的质量,单靠勘察公司的自觉行为是不够的,还要通过法制和政府力量来加强对勘察市场的监督、检查与引导,规范勘察市场行为。即加强对勘察市场中的原始资料、原始数据的监督检查,有效防止挂靠、造假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当然,检查监督行为不能仅以检查报告作为依据,还要将检查拓展到野外源头勘察中去。

5.强化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规范性

加强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规范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规范勘察准备工作。在正式开始勘察工作之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不仅要通过现场踏勘对勘察对象的详细资料进行收集,还要根据收集得来的材料编写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纲要,明确勘察工作的主要矛盾问题、技术问题与设计方案,使勘察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应选择适当的勘察手段与方法。不同的勘探方法有其不同的优点与缺点,而在勘察工作中要根据不同的地基选择适当的勘探方法与手段,并严格规范。如钻孔是最为常用的勘探方法,在软土地质条件下利用静探孔的手段进行勘探,则可以客观、正确地反映出地基土的强度及性质。又如,在土质较粗的山前冲积地层中,则不适宜使用静探孔的方法进行勘察。当然,对一些地质较为复杂的地基,可以综合使用多种勘探方法进行勘察工作,这样有利于提高勘察结果的准确性。

五.结束语

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岩土工程勘察是一切建筑工程开展的基础,只有打好这个基础,才能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运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种风格迥异的公共建筑物和现代超高层建筑物层出不穷,给勘察专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只要对勘察中存在的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并找到相应的处理措施,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就肯定能做好,从而为整个工程建设的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康朝勇 浅析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期刊论文]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年14期

[2] 宋双贝 浅谈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期刊论文]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年24期

[3] 蒋斌斌 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9期

[4] 赵景琳 对当前岩土工程勘察的综合探讨 [期刊论文]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2年3期

第7篇:工程建设标准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前言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对提升建筑质量、保障建设项目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其也是影响建筑安全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对一个项目施工时候,通过对施工各个阶段和整体项目质量相关的内外因素进行实施监控,从而依据项目在不同阶段的施工要点做出科学合理的指导,促进整体项目质量的提升。但是,由于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受到人员施工,材料设备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加上对质量的评判缺乏一定的严格明确指标,质量管理过程变得更加庞大而复杂,只有不断加强施工监督,实施对工程各个环节的技术控制,走出一条符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质量管理之路,才能让建筑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走得更远。

二.我国工程施工管理中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

建筑工程是一项专业性极强,施工复杂的过程,由于工序的繁多,施工人员的素质层次不齐,设计不合理等各个方面的因素,使得工程施工管理中很容易出现质量问题,一般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1.工程施工建造材料质量难以达到标准

在进行施工准备时候的材料物资质量管理问题。工程建设项目的材料物资将直接关系到整个项目质量管理的成败,目前,我国很多单位在采集物料时候,难以达到质量要求,或是不符合设计施工的标准,或者是材料的保管不当,发生挥发磨损等等一系列问题,都使我国的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存在着巨大的隐患。

2.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素质偏低

一是质量管理人员素质偏低,缺乏一定的专业素质和质量管理才能。其次。主要体现在我国的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受到专业培训的技术人员较少,缺乏高端技术施工人才,使得在进行机械设备操作时候不熟悉,或者是误操作造成质量影响。

3.施工的完整性差,施工质量管理虎头蛇尾

在建筑项目施工后期,存在着抽调技术力量的情况,造成整个工程质量的虎头蛇尾。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需要施工的项目也日渐增多,很多施工企业急功近利,在一项工程建设到了为期时候,由于本身企业的高端技术施工人员紧缺,或者设备不足,往往会在项目即将竣工时候,将这类型的人员或者设备抽调到下一个项目,使得整个项目工程建设后期的维护管理难以持续,从而影响到整个工程质量的控制。

三.我国工程施工管理影响质量控制的主要原因分析

1. 施工人员的因素

人是整个施工管理中质量控制的灵魂,直接贯穿到整个施工过程的始终,因此,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操作技能,对机械的操控程度等方面都会严重影响着整个施工的规范性和严格性,同时,施工人员之间的互相协作,互相配合的能力,也对整个施工的进度和质量有着关键性的影响,其次是施工过程中的管理人员素质,管理人员是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指导者,需要从全局出发,具有战略眼光,同时,兼顾各种施工的细节,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强有力的掌控。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将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质量管理和施工走向。

2.机械设备和建筑材料的因素

机械设备是整个工程建筑施工中的强大动力,设备的选用,设备的质量是否合格,是否能够发挥正常的功能推动整个施工进程,操作人员是否能够熟练操作设备等一系列因素,都会让整个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出现不同的结果,同时,建筑材料是整个施工管理中的基础,如何材料的质量难以达到相关的标准,无论如何加强监理,工程的质量都无法得到保障和控制,而在实际工程施工中,各种假冒伪劣建筑材料不断出现,不仅仅对整个工程质量造成了及其恶劣的影响,更严重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对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了威胁。

3,施工方法和各种规章制度的因素

无规矩不成方圆,工程建设施工更是一个及其需要各种标准和规范的地方,很多施工单位在施工之前没有能够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作出合理社工设计,难以确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对众多工序的分配不清晰,权责不明确,缺乏统一的施工标准,对整个施工管理造成很大的限制,使得工程的施工质量难以得到控制。

四.加强施工管理中质量控制的几点措施

1.科学制定施工进度计划,保持合理的施工进度

加强施工进度的管理是质量控制的基础。首先,在建筑工程正式开始施工之前,工程的管理人员要做好工程进度的安排,在详细理解工程图纸和建筑合同的基础上,编订科学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工程进度计划要在施工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共同参与下讨论编制,使得工程计划可以符合工程实际情况,并保证工程进度计划具有灵活性。其次,在正式施工过程中,工程管理人员必须要求机械设备,材料人员等各个方面配合施工进度计划,既不太快也不太慢,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遵循进度计划施工。最后,对整个工程施工实施阶段性管理,将每一个阶段都控制在施工进度以内,保证整个工程按照合理的进度进行,避免急功近利,虎头蛇尾等为求进度不顾质量的现象。

2.合理规划施工的成本和费用

规划好整个施工成本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工程经费是保障建筑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在建筑领域,工程经费控制不严格将会影响工程整体.若施工成本太高超,会让工程达不到预定的经济效益;若是成本太低。则可能导致偷工减料,影响工程质量。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应该对物质资源、人力资源、费用开支等进行适当地限制、调节和监督,将各项费用控制在项目成本计划范围之内。

3.严格执行各种施工标准

严格执行各种施工标准是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重要条件。首先,施工前要做好对各种原材料的质量检测,分析,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对假冒伪劣材料立刻实施清理,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其次,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监督,严格执行各种施工标准,确保每一个施工环节都按照相关的质量标准进行,规范施工,对各种违规操作,或者还是质量不达标的操作,要坚决采取措施,及时处理,实施全过程,全阶段的质量监控,促进整个施工的规范化,标准化,最后,在施工将要竣工阶段,要确立各种工程质量检查和验收标准,对工程施工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验,尤其是要抓紧施工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部位的质量检测,保证整个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4.加强施工安全控制,安全施工

加强对施工安全的控制,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度。一方面,企业法人代表是公司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项目经理则是项目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建筑旋工安全负有重要的责任。因此,无论是公司、项目经理部还是班组都要订立安全责任书;另一方面,安全设施投资要到位,企业法人代表和项目经理应该充分地予以重视,否则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将会给项目本身带来难以弥补的重大损失。

五.结束语

建筑行业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行业,对国家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有着重要影响,加强施工管理,实施质量控制,从施工的人员,设备材料等方面做出规划,控制好施工的进度,施工成本,加强工程的质量监督,促进整个建筑业的健康发展,推动经济的繁荣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孟晓忠.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监理的控制措施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12).

[2]林克 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质量控制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1年20期

[3]黎晓东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质量控制研究 [期刊论文] 《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 -2010年8期

[4]刘万里 赵守峰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质量控制 [期刊论文] 《科学与财富》 -2012年4期

[5]陈仕奕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 [期刊论文] 《中国房地产业》 -2011年10期

第8篇:工程建设标准化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体文以质量工程建设为出发点,深入分析了质量工程建设的概况,现状,分别阐述了质量工程在提高中医药高等教育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全社会质量息识方面的积作用。

    一、质量工程建设的概况

    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开始实施高校扩招,招生人数由1998年的108万人上升至2009年的629万人,目前,加上成人和中高级职业技术院校的在校生人数,全国高等教育总规模已突破3 000万人,规模居世界第一,我国高等教育已进人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教学资源极度紧缺,教学条件严重滞后,高等教学质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部于2007年年初接连下发了1号和2号文件,启动了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充分体现了国家以质量工程为抓手,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的决心。

    二、质量工程提高中医药高等教育教育教学质量

    “质量工程”建设实施以来,大力提升了高等中医药院校本科教育能力和教学水平,增强了质量意识,从根本上促进了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扩招以来,贯彻落实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最直接、最关键、最具有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的一项工程。

    1.强化了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的理念。“质量工程”强化了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教学是高校的中心工作这个理念。突出了本科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关键作用,有力的引导和促使高校以人才培养为中心、重视本科教育,切实把重点放在内涵建设上。

    2.推进本科教育内涵建设,建立健全了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各高等中医药院校坚持以学科专业建设为依托,以本科生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为主线,以课程(群)及专业为建设平台,积极开展教学团队建设;以素质教育为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等。

    3.开展专业认证和专业评估,形成办学优势与特色。“质量工程”坚持“分类指导、注重特色”的原则,启动了高等学校专业规范与专业认证项目,通过建立具有指导性的专业规范和认证办法,特别是加快工程、医学教育等领域的专业认证试点工作,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医学人才,使我国培养的工程师、医师得到国际认可的状况得到尽快改变。较好地引导和促使高校坚定信念,发挥各自优势,确立个性化发展目标,合理定位,形成各自的办学特色,从而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求。

    三、质量工程促进中医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1.促进教育思想观念的改变。质量工程项目的实施促进了教职员工教学观念的转变与更新,以教育教学研究基金为平台,推进研究型教学与学习型教学模式,开展教学经验交流活动,注重教学相长;设立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研究基金,由学生和导师共同拟定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的研究课题;加强新教材、特色教材、创新教材建设;推进和实施基于计算机和校园网为载体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等。

   2.以精品课程为先导,深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深化了课程改革,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的课程模式,逐步形成了以“名师、名课”为主导的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精品课程建设体系。扩大学生对课程资源的自主选择权利,拓宽自主学习空间。增开交叉学科、新兴学科课程,建成了有利于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课程体系。

    3.积极开展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推进研究性教学和研究性学习。注重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大力推行以多媒体为重点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建立现代教育技术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共享,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受益面。

    4.带动了各地的改革试点。“质量工程”全面启动实施以来,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各高等中医药院校高度重视。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各种形式,制定并出台了相关的配套政策。

    四、质量工程提升全社会高等教育质量意识

    1.质量工程建设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高等教育质量意识有效提升。教育行政部门强调质量、高等学校重视质量、社会各界关注质量,质量已经成为高等学校的永恒主题和“生命”,提高教学质量成为高等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质量工程”建设产生了多重效应,引起了各高校的强烈共鸣并推广应用。

第9篇:工程建设标准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

一、项目管理概述

当今项目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家和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之一便是项目管理。当今的世界是项目纷繁复杂的时代,项目管理是大型、复杂项目成功实施的有效方法,被政府和企业实施组织管理所采纳。随着市场竞争的白热化和建筑市场秩序的日益完善,项目管理成为现代企业、政府部门以及各类组织的最新、最科学的管理方法。在小公司和大集团的不同部门的管理过程中,项目管理的管理理念都已经得到应用。

二、项目管理的现状

我国项目管理虽然现在取得了不小的进展,但依然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其具体的表现如下:

(1)目前还有许多企业没能很好的融入建筑市场,自行管理的旧观念深深影响着业主,使得业主缺乏创新观念,对项目管理的理念不够重视,并且在企业内部各部门存在人力分散的问题,在相关部门之间没有很好的合作意识,这使得优势无法集中。另一方面,技术、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的制度等都不够完善。因而,对于一些大型工程,企业无法凭借自己的能力来完成建设。

(2)由综上所述的各种情况下,产生了分别对业主、监理、造价、招标等进行委托的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之下,企业会将以上服务委托给具备对应管理能力和资质的企业来承担。然而在具体的实施中,几家单位履行各自的职责,各专业及各个单位之间沟通是不顺畅的,信息也不是对称的,所以在现行管理模式中出现了“信息孤岛”问题。而在出现这些问题之后,各专业及各单位之间又相互推诿,这对工程建设的进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另外,企业本身还缺乏项目管理的专业人才,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使用不科学的操作手册及落后的管理手段,这些导致企业的决策缺乏专业性依据。

三、项目管理中穿插信息运用

近几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在不断的发展,自身信息化建设也在不断的完善。在如今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要想单纯依靠运用传统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就把一个大型工程建设、管理好是十分困难的。要想真正克服这个困难,就务必要把优化工程管理作为核心竞争力,利用当代的高新科技手段、管理技术,建设管理好每项工程。

建设单位的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就是借助网络手段、运用建设工程管理项目的软件,对本单位的管理流程进行信息化处理。其中,参与者包括建筑单位或者委托的工程项目管理单位、设计方、施工方、材料供应商等。他们通过建立共同的数据库,搭建起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的交流平台。另外,也可以通过了解每个项目以及工作的工艺流程和组织结构,利用网络计划的特色缩短完工工期的方式来实现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因此,这对相关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人员要制订出科学的办公计划,实施过程中需要工程技术人员密切配合。通过多方共同合作,促进建筑工程管理高效完成。

四、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意义

项目信息交流借助信息网络这一载体之后,信息交流速度得到很大提升,进而促进项目管理系统中的信息反馈速度和系统的反应速度得到提升,项目参与人员日常管理工作的负担被大大减轻,人们期望能够及时查询工程进展情况的诉求得到满足,借助信息网络人们可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从而做出相应的决策,使得工作效率大大提高。通过信息网络各项目的参与人员可以查阅准确、完整的历史信息,并且可以在计算机上将这些信息进行拷贝、粘贴。因而,信息网络对于高效实施部门不同但内容上大致相同的项目管理工作很有帮助,由此使得传统管理模式下的大量重复抄录工作大大减少了。

五、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1)缺乏统一的数据仓库。先进的软件开发过程需要技术水平比较高的标准方法,即便是不同的人对他进行开发,得到的效果也一样,不会因为人员的不同而有所改变,但是国内还是欠缺技术标准化,数据编码也没有统一的形式,这就使得数据、资料、信息标准会不一致,会出现脱节现象。因此,各阶段内的数据交换标准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2)建筑企业没有认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许多中小建筑企业因为要忙于奔走市场,难以将信息化建设列入议事日程,企业领导者多认为,信息化收效慢,投资大,对企业没有太大的用处,投资信息化建设是没有必要的。导致了建筑企业信息化人才的缺失以及资金的匮乏。同时在管理系统的深度和适用范围上也有很大的问题。许多建筑企业使用的管理系统不一致,因此使用的水平也相差甚远。

(3)企业内部管理体制的缺乏。企业内部管理体制的缺乏,指的主要是在内部管理方面部分企业做得不完善,达不到管理系统的相应的要求以及标准。因此也会导致在实施过程中,部分建设项目面临的业务流程很是烦琐,在执行任务和分配各个部门之间的业务方面也不能发挥的很好。

(4)相关项目管理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我国目前虽出台了一些相关法律、法规,但在项目管理行业内仍没有统一的指导性的实施准则。这使得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国际化、科学化的要求无法满足。

六、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发展对策

(1)发展方向要明确,重点完善创建各类数据库,实施统一的管理模式,最终完成数据的共享。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相关数据的数据库及数据库管理系统,由企业和国家共同计划和开发,以此来创建具体各个目标中的各类数据库,建设网络平台,最终形成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所有相关信息的数据仓库,使得电子商务能够很好的实施。

(2)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网络平台建议的创建。对于各种基于信息技术的管理系统,各级建筑企业或多或少地都有使用,因此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发展过程中,要明确现有系统的关系,还有要明确即将拥有系统的关系,建立基于Internet、Extranet、Intranet的信息共享平台。

(3)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业务流程优化,即对业务流程的动态过程进行优化,针对原来的管理业务流程再进行重新思考和重新设计。以完整连贯的整体性业务流程取代以前的被各种职能部门割裂的、难于管理的破碎性流程。包括识别流程,可以通过流程图来实现;确定关键流程;重新设计流程,在这个环节中,最重要的是识别关键要素,即对流程运作起决定性作用的要素;流程试运行。通过业务流程的优化,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将发生重大改变。

(4)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我国现有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大部分是不太规范的,各类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健全已势在必行。在立法方面,力保真正的做到互相配套,类别齐全。在行业内部,健全行业法规和规章应该按照国际的惯例和标准。确保建设项目从前期策划、勘察设计、承发包、施工到竣工等全过程都纳入法制轨道。 (作者单位:山东建筑大学)

参考文献:

[1] 李雁艳 郑洁.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分析[期刊论文]-科协论坛(下半月)2008(12)

[2] 王黎锋. 建设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研究[学位论文]2009

[3] 建国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