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是由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处(部)主办,经湖北省新闻出版局批准发行的学术期刊。本刊于1981年创刊,是当时全国高校最早创办的两家研究生学术刊物之一,国家教育部前部长何东昌先生亲自为本刊题写了刊名。创刊以来,在本刊上发表的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或复印,在社会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多种原因,《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于1991年停刊。为适应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和需要,本刊于2004年复刊,并与《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以及全国两百多所高校、研究机构的图书馆建立了定期交流关系。作为我校研究生的重要学术阵地,《研究生学报》已被学校批准为毕业资格论文和奖学金评选的认定刊物,发表在《研究生学报》上的优秀论文将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结集正式出版。新学期伊始,《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现常年面向校内外广大教师以及博士、硕士研究生征集各类学术论文,字数不限,欢迎广大同学踊跃投稿。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瑜路152号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院309室,
(一)基本要求来稿要求题材新颖、内容真实、论点明确、层次清楚、数据可靠、文句通顺。文章一般不超过5000字。投稿请寄1份打印稿,同时推荐大家通过电子邮件形式投稿。
(二)文题文题要准确简明地反映文章内容,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作者姓名排在文题下。
(三)作者与单位文稿作者署名人数一般不超过5人,作者单位不超过3个。第一作者须附简介,包括工作单位、地址、邮编、年龄、性别、民族、学历、职称、职务;其它作者附作者单位、地址和邮编。
(四)摘要和关键词所有论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关键词,摘要用第三人称撰写,分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四部分,完整准确概括文章的实质性内容,以15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一般3~6个。
(五)标题层次一级标题用“一、二、……”来标识,二级标题用“(一)、(二)、……”来标识,三级标题用“1.2.”来标识,四级标题用“(1)、(2)”来标识。一般不宜超过4层。标题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级标题末尾均不加标点。
(六)计量单位、数字、符号文稿必须使用法定的计量单位符号。
(七)参考文献
限为作者亲自阅读、公开发表过的文献,只选主要的列入,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按其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列于文末,并依次将各编号外加方括号置于文中引用处的右上角。书写格式为:作者.文题.刊名年份;年(期):起始页.网上参考材料序号.作者.文题网址(至子--栏目).上传年月。
为保证本刊的权威性,杜绝任何形式的抄袭稿。稿件文责由作者自负,编辑部有权作必要的修改。文稿在3个月内未收到退修或录用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另投他刊。未被录用的稿件一般不退稿,请自留底稿。
对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反思与建议——基于安徽R村的实证研究
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公共文化现状及变迁——以湖南湘西溪州村实证调研为例
二战后日本教育与政治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加缪的《鼠疫》与其“反抗”哲学的悖论
《孔子家语》引诗与《孔子诗论》
女性话语权威的曲折建构——从女性主义叙事学的角度解读《叔叔的故事》
试论四库总目唐集提要的写法及其创获
论土耳其凯末尔革命对土耳其共和国政治现代化的影响
《大公报》(1902—1912)与女权——以劝戒缠足为例
“上”、“下”带宾语的对称性和非对称性之考察
略论崇狗风俗传说的文化意蕴
浅析抗战时期艾青散文的艺术特点
李商隐创作个性成因初探
不同参照系中的编辑学与出版学关系研究
文学研究会的“为人生”的主张与中国古代传统的关系
“不”和“HE”比较与阐释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数字文化及其翻译的策略取向
对英语角会话的语用研究
资助课题 | 涉及文献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ZD018) | 10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C630267) | 4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ZD120) | 3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7JZD0024) | 3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08JJD810159) | 3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ASH010) | 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772040) | 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40068) | 2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10JJD770025) | 2 |
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11YJA740048) | 1 |
资助项目 | 涉及文献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53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 1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15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 13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 | 10 |
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 | 5 |
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 | 3 |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 3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 3 |
武汉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