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订价:¥460.00/年
同学科期刊级别分类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部级期刊 省级期刊
维普收录(中)、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上海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万方收录(中)、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创刊于1981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福建社会科学院主办的教育性综合类期刊。本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立足福建、面向全国,注重福建特色,刊登及时反映改革开放中出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学术论文。两个刊物在全国乃至东南亚、港澳地区的学术界均有较大影响。刊物始终坚定地站在基础教育改革前沿,倡导生命化教育写作,关注教师生存与发展现状,关注儿童文化,以平民立场办刊,以成全教师的发展为宗旨。曾用名:《素质教育博览·教师版》,现用名:《学术评论》。
倡导生命化教育写作,关注教师生存与发展现状,关注儿童文化,以平民立场办刊,以成全教师的发展为宗旨。
名家立场、课堂新探索与预习、探索与感悟和博客互动、名校与名校长风采、新生代教师档案、校园叙事、人间世与家教、教学纵横
地址:福州市柳河路18号,邮编:350001。
1.本刊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希求并重视观点新,方法新,寓富于创造性和学术性,理论性和实用性较强的稿件。
2.来稿可以手写稿、打印稿、软盘或电子邮件形式交纳,在文末注上具体的通讯地址(含邮编)、电话号码或电子邮件,以便联系。
3.来稿文责自负(包括政治、学术、保密等),并要求稿件论点鲜明、论据可靠、数字准确、文字精炼,全文一般不超过6000字,题目不超过20字。非经约稿,专题综述类稿件一般不予刊登。凡以国家和省(部)级科学基金资助的研究课题为内容的论文,应在首页注脚标明,并注明课题代码编号。
4.来稿应有题名、摘要、关键词,并有相应的英文对照。摘要应写成报道性文摘(需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要素),以200~300字为宜,摘要中不宜用图表、化学机构式和非公知公认的符号或术语,也不应引用图、表、公式和参考文献的序号。作者来稿应尽可能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取3~8个关键词,所选词应该是该文题名、摘要或正文中出现的能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者还应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中查取中图分类号1~3个。
5.文稿要求字迹端正,字体规范,标点清楚,并要求有作者中英文署名(最多署名3人),次序按贡献大小排列,用中英文标明工作单位全称及单位所在城市和邮政编码,并请附作者简历(姓名、出生年月、籍贯、学历、职称、主要研究方向)。作者的署名排序在投稿时确定,之后不得另行更动。
6.文稿中得外文字母、数码、符号要求工整、清晰,对容易混淆得字母、数码和符号,应标明文种、大小写、正斜体,属上下角得字母、数码和符号其位置高低区别要明显。量和单位须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量得符号一律用斜体(pH及特殊符号例外),量的单位一律采用正体。
7.文稿插图请用墨线绘制,要求图面整洁,线条均匀,有相应的图名并具有自明性,凡照片要用清晰的黑白照片,并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照片中需标注的符号应另纸剪贴,不要直接写在照片上。图和照片的常规尺寸以宽7cm或14cm为宜。
8.文稿中的表格尽量采用三(横)线表,必要时可加辅助(横)线,不留竖线和斜线。表格应有相应的表名并具有自明性,表的内容切忌与图及文字表述重复,表内同一指标数字的有效位数应一致。
9.来稿所用引文及资料,请核实准确,注明出处。参考文献的引用必须是作者亲自阅读过的近年的文献,应是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列入,并由作者对照原文核实无误。文献标引序号请按文中引用顺序依次排列,并注意引用处上对应的序号;凡涉及中国人和外国人的姓名,一律采用姓前名后著录法。
参考文献注录格式:
(1)专著的著录格式:序号作者.书名.版次(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页码。
(2)期刊的著录格式:序号作者.题名.刊名(外文刊名可缩写),出版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3)学位论文的著录格式:序号作者.题名:【学位论文】.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4)专利的料录格式:序号专利申请号.题名.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10.本刊逢每季度末月出版,用稿周期一般在3个月左右。对录用的稿件,本刊充分尊重作者的观点,但有修改或删节,不同意删改者请在投稿时注明。限于人力,本刊一般不办理退稿事宜(事先申明者除外),请作者自留底稿。作者投稿时请勿一稿两投,自投稿日起,凡3个月未接到录用通知书,再自行另作处理。为免延误,来稿请直接寄或送至本刊编辑部。
马克思、恩格斯人学思想新探——基于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再解读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女权思想——基于“性别政治”视角的解读
“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马克思早期的正义观探析
诗歌中的马克思:马克思大学时代自由思想初探
从现代社会的道德危机看道德教育的双重路向
18世纪中国以工代赈救荒的局限性及其弊端
近代中国科学主义思潮的泛化及原因探析
陈衡哲的“女学”之路与中国近代女子教育
为革命胜利与共和国奠基——读马可·赛尔登《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一书
当代中国公民意识的价值涵摄
罗尔斯正义原则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地方政府创新与地方治理:一个分析框架
中国贫富两极分化的根源:中国式市场型政府
涉诉信访增加的制度基础
从官僚制到网络组织:融合而非替代
全球化时代国际政治传播的软权力优势
女性主义对国际关系研究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