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临夏市农田地膜残膜调查分析及对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临夏市农田地膜残膜调查分析及对策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临夏市农田地膜残膜调查分析及对策

摘要:临夏市地处黄河上游,位于甘肃省西南部,是临夏回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全州政治、经济、文化和商旅中心,距省会兰州117公里,区域总面积88.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4平方公里,市域东与东乡县接壤,南西北与临夏县毗邻,东西长20公里,南北宽4.4公里,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呈狭长性地形,是典型的河谷地带,平均海拔1800米,全市辖4个镇、7个街道,35个行政村、43个社区,总人口48万人,境内有汉、回、东乡、保安、撒拉等18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3%,自1984年至今地膜覆盖玉米推广以来,地膜覆盖已有40年余年,随着农业逐步发展,地膜覆盖玉米、蔬菜等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地膜用量的加大,首次推广厚度0.006cm地膜,每亩平均用膜量4.1kg,为了提高回收量,使用厚度0.008cm,0.01cm,0.015cm依次加厚地膜,亩使用量也依次增加,特别秋季、春季废旧地膜回收不彻底,造成土壤中废旧地膜大量残留并且逐年增加问题,本文对临夏市耕地内玉米种植主产区四个镇5个典型样点取样调查分析,得出农田地膜残留量多少来分析土壤“白色污染”程度及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耕作层土壤;地膜残留量;调查分析;防控措施;零增长;加厚地膜;白色污染。

0引言

化肥是农业生产的第一革命,地膜是农业生产第二革命[1],耕地是最宝贵的农业资源和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也是农村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根基命脉。《‘十四五’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中要求“建立健全农田地膜残留监测点,开展常规化,制度化监测评估”《“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中提出到2025年,全国地膜残留量实现零增长,防控农田地膜残留是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领域,为织好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一张网”,贯彻落实地膜科学使用回收有关要求,完善农田残留地膜污染残留监测网络,进一步提升监测能力和回收水平,准确把握耕地土壤中废旧残膜留量,自2022年针对临夏市耕地内地膜残留量进行监测以来,将连续两年地膜残留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1调查方法
1.1监测点布局。根据业务部门安排和我市耕地面积及地膜覆盖情况,设计农田地膜残留监测点5个,分别是:折桥镇2个点(金家大庄村、陈马村)、枹罕镇2个点(后杨村、马彦庄村)、南龙镇1个点(罗家湾村)[3]。

1.2基础情况调查。调查监测点气象条件,包括年均温、年降雨量、年日照时数和无霜期;调查地膜使用情况;废旧地膜回收情况等。

2测采样点布设

2.1人工捡拾)等因素。(一)、布设原则。采样点要覆盖临夏市主要覆膜作物,每种主要覆膜作物保证至少2个采样点。采样点应选在具有覆膜代表性、长期种植农田里,以便长期监管监测;避开村庄、公路,开发用地等,离村路、公路至少500m以上;应综合考虑覆膜年限(分为<10年,10-20年,30年以上)、回收方式人工回收,机械回收,回收季节。

2.2布设方法。每个采样点应用蛇形布点法每次取5个样方,进行地膜残留量检测,对角线四等分,取等分点,包括中心点。

2.3采样时间。每年秋季把地膜捡拾处理过后、每年采样检测一次。

3基本情况记录

3.1采样点基本情况:包括地址、农户姓名、地块面积,距村庄情况、地块经纬度、土壤质地、灌溉条件、覆膜作物,覆膜年限。

3.2地膜使用情况:包括该地块最早覆膜年份、覆膜比例、地膜生产厂、厂家电话、地膜厚度、地膜宽度,覆膜方式、年覆膜次数,地膜亩铺设量和捡膜量、回收方式、残膜去向等。

4取样方法

4.1确定的采样点,用GPS定位并作记录。

4.2用一个1mx1m的正方形框架,框四个角长30cm,把框四个角压下与地面水平,从上依次取出框内土壤,把内部土壤内的废旧残膜全部捡出,初步形成一个的1.mx1.m大小的采样样坑,样坑深度30cm,土壤量方约0.3方[4]。

4.3将框架内土壤样品放在塑料布上,分别用筛床(过筛网目大小建议为30目)筛去土壤,将露出残留地膜仔细择捡出,放入标上标贴专用袋。

4.4将择出残留地膜全部放入标上标贴专用袋之后,封住专用袋口,以免漏出,造成数据不准现象,然后将土壤按照挖出顺序以此填回到坑内,恢复农田原貌。

4.5根据经纬度进行标记,避免年度间重复取样。

5样品处理

5.1去除沾在残膜样品上的泥土,仔细轻轻拉开每个倦曲的残膜,防止每张残膜破损,将残膜样品放入清水中浸泡3小时左右后进行清洗,清除残膜上的土垢、植物根须及其它杂物,使用清洗剂时应选择对残膜不产生腐蚀作用或者与残膜不产生变质的洗涤剂进行清洗。

5.2多次清洗后,再此用清水浸泡1小时,轻轻搓洗每片残膜上的杂质,记住每个点上的残膜片数,计入设计好表格。

5.3用吸水巾吸干残留地膜样品上的水分,放在通风干燥处琼3个小时,全部晾干后,不出现水分之后,放入一次性干燥纸杯,用万分天平称量每个点上残膜样品的重量,称量时除去纸杯重量,称量时直到万分天平上数据稳定后,数据不再变化时,记下小数点后四位数据时,把显示数据填入表格。

6采样时间

根据临夏市气候及种植情况,监测时间一般在每年10月中下旬,2023年10月31日至11月9日进行了田间采样、样品的清洗晾晒工作,11月14日至11月19日完成样品封装、称重及数据填报工作。

7监测结果及分析

7.1根据2022年地膜残留监测结果和2023年地膜残留监测结果显示,2022年我市农田地膜残留最高2.7491km/亩,最低0.3706km/亩,平均残留量为2.350154kg/亩,2023年,我市农田地膜残留量最高2.8559㎏/亩,最低0.3953㎏/亩,平均亩残留量为2.3576068㎏/亩,数据显示,2023年比2022年平均亩增加残留量0.0074528kg/亩[5]。
7.2初步分析:主要元原因农户对残膜回收意识不强,残膜对农作物种植危害认识不足,回收积极性不高,回收后残膜多堆在田间地头,堆的时间久了,不及时运到回收处理厂,造成二次污染,原回到耕地内现象比较突出,焚烧地膜,淹没地膜现象有时发生,耕地承包合作社为了减少人工费,在耕地内挖一个深坑淹没现象有时发生。
7.3临夏市废旧地膜回收再利用企业加工设备落后,规模不大,加工设备不先进,加工间断性的,不长期加工,企业回收时间短。
7.4财政补助资金少,企业加工再利用积极性不高,显著特点是:临夏市耕地少,平均人均耕地0.36亩,农户主要收入到外面打工,对种植方面收入不够重视,靠回收地膜主要雇用工人到各村地头回收,雇用劳务费高,政府对回收地膜方面重视不够,废旧地膜回收产生直接性影响,导致耕地内残膜量显著增加。

7.5临夏市自80年代地膜覆盖种植作物推广以来,地膜用量逐年增加,地膜污染防治只是十八以后才提出治理,以前近20几年地膜污染都存留在耕地内,所以要打好“净土保卫战”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挽回以前20几年污染隐患,首先把地膜对耕地污染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组织专业机构,严查严防,加大调查力度,寻找根本原因,按照临夏市实际情况出发扼制“白色污染”,打好“净土保卫战”“蓝天保卫战”造福于临夏人民。

2022年监测点地膜残留情况


2023年监测点地膜残留情况


8对策

12.1大力宣传使用加厚地膜,禁止小于0.01毫米地膜进入田间地头,提倡使用0.015毫米加厚地膜,提高净拾率,加强宣传《甘肃省废旧农膜回收条例》[2],提高农户环保意识。加大对废旧农膜回收企业资金补助及优惠政策,改进废旧农膜加工再利用企业设备,常年加工,常年回收,逐步提高回收再利用率。

12.2建议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按照“谁生产、谁收回、谁处理”的原则,在地膜每年产生高峰期(3月15日至4月30日),安排工作人员到村到社及田间地头监管查巡督促回收,在田间地头发现焚烧、淹没废旧地膜农户按回收条例进行处罚,并追究刑事责任。

12.3开发研制先进废旧地膜回收机械,督促农业机械部门在产生废旧农膜高峰期及时出台废旧农膜回收捡膜机回收,提高回收率和再利用率,争取到2025年临夏市耕地内地膜残留零增长,打好“净土保卫战”而不懈努力。

12.4临夏市废旧地膜回收利用工作实行农农业农村局主管,市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站具体实施的运行机制。成立由农环等方面的技术人员组成的项目实施小组,具体负责项目实施和技术指导工作。建立健全了分管领导全力抓,项目单位精心组织实施,职能部门协调服务,成员单位通力合作,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按期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12.5省上在废旧地膜回收资金方面予以倾斜扶持,尤其是在政府发动群众回收废旧地膜捡拾补贴资金上给予重点支持,以弥补我市废旧地膜回收资金不足的困难,加大回收量,使废旧地膜回收率达到89%以上,有效解决废旧地膜污染问题。

12.6进一步加强农用薄膜管理责任的落实。切实加强农膜源头防控工作,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全面排查市域内农资经营企业(户),查处销售超薄、劣质地膜的经营户,进行下架、返厂处理,市农业农村局对随意弃置、掩埋或者焚烧废旧农膜问题进行常态化管理,加大废旧农膜违法回收行为监管力度,根据临夏市环境建设管理督查通报,逐一完成整改,及时按要求上报。进一步完善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体系。对我市现有废旧农膜回收网点进行摸底排查,对处于"停运”状态的回收网点进行撤销,对地处偏僻、覆膜面积较小的回收盲区,重新确定回收网点。积极争取中央及省级和市级财政支持,加大对我市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扶持力度。进一步规范废旧农膜回收利用补助资金管理。强化废旧农膜回收台账等资料的检查核查机制,落实委托企业和合作社管理职责,建立健全监管体系,确保回收利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使用安全。

参考文献:

[1]唐继荣.甘肃省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甘肃农民杂志社主办

[2]甘肃省废旧农膜回收条例(2013年1月29日甘肃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2021年3月31日甘肃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

[3]甘肃省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技术推广站关于印发【2023年度农田地膜残留监测方案】甘农生态【2022】9号

[4]甘肃省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技术推广站关于印发【2023年度农田地膜残留监测方案】甘农生态【2023】3号

[5]临夏市农业农村局【临夏市2023年农田地膜残留监测实施方案】

作者:乔国云石光农 单位:临夏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甘肃.临夏73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