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临夏市玉米联合体早熟区组区域试验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为鉴定育种单位新选育或引进的玉米早熟杂交种在临夏市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为玉来品种审定、推广和区域化种植提供依据,在临夏市种植玉米主产区开展了玉米联合体早熟区组区域试验,对早熟玉米区组区域种植的玉米施肥、播种、抗寒性、灌水、病虫害防治、收获、产量、及抗逆性等进行了观察记录及产量测定和对比分析,对临夏市适宜种植的早熟玉米品种得出结论,引导农户种植当地适宜的玉米新品种,为群众增收、丰产尽一份力量,为乡村振兴做出应有贡献。
[关健词]玉米;早熟区组;试验;总结
临夏市地处黄河上游,位于甘肃省西南部,是临夏回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全州政治、经济、文化和商旅中心。临夏市年平均气温8.3℃,海拔在1750~2200米,年平均气温在6.9℃,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567.8小时,全年≧0℃积温为3011.8℃,无霜期为152天,年降雨量501.7毫米。土壤有垆土和红土两大类,大部分土壤有机质含量1%以上,土壤条件好,区内光热资源“一季有余、两季不足”,昼夜温差较大。常年种植玉米面积1620公顷,玉米为临夏市的重要粮食作物,为了加快农业供给侧改革步伐,临夏市对德维亚2号等联合体早熟玉米品种进行区域试验,观察和筛选最适宜临夏市种植的早熟玉米品种。现将临夏市联合体早熟玉米区域试验总结如下。
一、试验材料
1.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地设在临夏市折桥镇慈王村,面积0.2公顷,在农户丁尚忠承包地进行,实验地块位于慈王村委会南侧200米处,海拔1823.03米,北纬35°37'31″分,东经103°13'21″。土壤为黑麻土,土壤肥力上等,灌水方便,道路通畅。
2.试验目的。鉴定玉米新杂交种在甘肃省不同生态区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为临夏市玉米联合体早熟玉米品种的审定、推广和良种区域化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3.参试品种。参试品种共14个,由临夏市农业技术推服务中心提供。
二、试验方法
1.试验设计。试验共设14个处理,三次重复,小区行长6.53米,宽2.19米,每个小区面积0.00143hm2,行距0.44米,株距0.28米,每个小区种植5行,四周设保护行。
2.试验种植与管理要求。试验地地势平坦,肥力均匀,地势走向为西高东低,灌水方便,种植时采用地膜覆盖栽培,种植密度为5500株/亩,人工点播,每穴2粒种子,播种于4月4日进行播种,2~3叶期进行间苗,4~5叶期进行定苗,每穴留一株壮苗,其他管理措施同大田种植玉米保持一致。
3.观察测定项目及方法。观察记载玉米的各处理生育期,测定株高、穗位高度、调查病虫害发病情况及发生突发天气灾害时的抗逆性等。收获各小区中间3行,自然风干后考察农艺经济性状、进行室内考种。按14%水分折算单位面积产量,并调查收获总株数、总穗数、双穗率和空秆率。
三、种植及田间管理措施
1.播前准备。试验田前茬作物为玉米,此次试验播种玉米品种为:亚盛11号、亚盛12号、GX3000、敦科026、敦科069、敦科055、敦科056、先玉2203、先玉1705、陇垦玉313、亚盛312、RF1801、德美亚2号、德美亚3号,其中主对照1:德美亚2号,对照2:德美亚3号。播种前于3月10日对地块进行旋耕曝晒,于3月25日灌春水,3月29日覆膜,覆膜前采用2,4—滴丁酯和乙草胺,混合喷施在地块表面然,亩施基肥为:①三环二胺,基肥量为50kg/亩;②尿素,基肥量10kg/亩;③玉米专用肥,基肥量80kg/亩以上肥料混合后条施在玉米垄上,覆土覆膜后准备于4月4日进行播种。
2.播种期。4月4日进行播种,播前对种子进行了暴晒并行了包衣处理,所有品种在一天内播种完毕。
3.田间管理期。4月16日间苗期,拔掉弱苗之后每穴留一株壮苗,对壮苗根部及时培土,保护壮苗生长。4月21日至5月12日为蹲苗期,在这个期间不灌水,培育壮苗,防治玉米徒长。5月15日施追肥,亩施尿素30千克,尿素施在距离玉米根部10厘米处(每株7克),避免烧根现象发生,在施用追肥的同时除去杂草,让玉米吸收到充足的养分。玉米整个生育期灌水3次,5月18日拔节期灌第1次水,6月18日出吐丝期灌第2次水,7月10灌浆期灌第三次水。
4.收获期。经观察记载,临夏玉米联合体早熟区组区域试验田收获期最早为8月4,最迟9日2日,收获期的判定以玉米棒颜色蜡黄,籽粒坚硬为标准。
四、试验结果与分析
1.生育期。据统计,各参试组合生育期在113~141天之间。其中先玉1705生育期最长,为141天,较对照德美亚2号晚28天;先玉2203与对照德美亚2号同期,属生育期最短,生育期为113天,较对照德美亚2号晚0d;亚盛11号生育期为114天,较对照德美亚2号晚1天,详见表1。
2.农艺性状、抗逆性。据统计,各品种抗逆性强,大班病,穂腐病未发生。黑粉病发生率低,只有德美亚2号发生1%病例,其他品种未发生。倒折发生品种8个,倒折率最高的为2%,分别为:亚盛11号、敦科069、陇垦玉313、德美亚2号;倒折未发生品种7个,分别为GX3000、敦科026、敦科055、先玉2203、先玉1705、亚盛312。
双穗发生品种9个,其中先玉2203发生双穗率最高,为12%、德美亚2号双穗率发生率为3%,RF1801双穗率发生为2%。未发生双穗品种为5个,分别为:敦科026、敦科055、先玉1705、陇垦玉313、亚盛312。
试验品种株高在208~265厘米,穗位在70~105厘米。植株最高的品种为:RF1801,植株最低的品种为:敦科026。
受试品种于4月20日受霜冻,抗冻性强,幼苗叶片受冻伤后都能恢复生长,敦科056、德美亚2号、亚盛11号、亚盛12号、陇垦玉313、RF1801抗冻性最强,长势恢复好;GX3000较差,长势恢复较弱;德美亚3号、敦科069、敦科055抗冻性次之,长势恢复较弱(详见表2)。
3.主要经济性状。参试组合穗长在15.6~9.4厘米之间,穗粗在13.7~15.6厘米之间,穗行数在14~16行之间,行粒数在32~43粒之间,百粒重在28.22~38.36克之间,出籽率在84.7%~88.55%之间(详见表3)。
4.产量分析。参试组合折合亩产量在793.34~1046.67千克之间,较对照1:德美亚2号增产的组合有6个,增产幅度在2%~21%之间。较对照1:德美亚2号产量持平的组合有2个,分别为:GX3000和亚盛312。较对照1:德美亚2号产量减产的组合有4个,分别为:亚盛11号、亚盛12号、敦科026、RF1801。较对照2:德美亚3号增产的组合有5个,增产幅度在6-18%之间。较对照2:德美亚3号产量持平的组合有1个,为:先玉1705。较对照2:德美亚3号产量减产的组合有7个,分别为:亚盛11号、亚盛12号、GX3000、敦科026、亚盛312、德美亚2号。亩产量最高的为陇垦玉313,折合亩产1046.67千克,较对照1:德美亚2号增产21%;较对照2:德美亚3号增产18%。折合亩产量最低的为亚盛12号,折合亩产786.17千克,较对照1:德美亚2号减产9%;较对照2:德美亚3号减产11%(详见表4)。
五、结论
通过对临夏市玉米联合体早熟区组区域试验种植的14个玉米品种的种植、灌水、施肥、及抗逆性等进行观察记录及产量测定和对比分析,得出如下试验结论:抗逆性、适应性及成熟期、产量等综合分析,临夏市玉米联合体早熟区组区域适合种植推广陇垦玉313号早熟玉米品种。
参考文献:
[1]彭守华,许铭铭,姜颖霖,等.威海市鲜食玉米新品种引种试验[J].特种经济动植物,2023,26(11):45-48.
[2]梁思维,黄德文,周富亮,等.17个鲜食甜玉米新品种展示试验[J].安徽农学通报,2023,29(19):1-5.
[3]周雷,赵记伍,张金艳.2022年远安县春播玉米新品种筛选试验[J].农业科技通讯,2023(08):42-45+50.
作者:乔国云 石光农 孟玉智 单位:临夏市农技中心,甘肃临夏,731100; 临夏市农村经营服务站,甘肃临夏,73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