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案例教学过程中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案例教学过程中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案例教学过程中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应用

摘要: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只利用书本已经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整合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学习资源或平台,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信息化教学平台的使用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息化平台在满足教学的同时,完全可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对此,文章重点阐述信息化平台在水准测量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具体使用,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的贯穿运用,让传统教学课堂中“教师讲”的单一模式转换为学生通过信息化平台自主学习、独立学习、教师辅助讲解、信息化平台评价等多模式结合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信息化平台;案例教学;教学过程

教师可以通过学习平台推送的工程实例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通过信息化平台—云班课和雨课堂的运用,结合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小组讨论,使其通过观看视频和动画,巩固水准仪的使用方法和熟悉水准路线的布设。

1教学实施过程

1.1课前自主学习

(1)任务推送。教师在云班课平台中上传学习任务,学习视频,设置实际教学实施案例:学校有一处正在施工的教学楼,需要进行基坑底部高程测设,但施工区域内没有已知水准点,在学校操场主席台处有一个已知水准点,现在需要将该已知水准点引测到施工区域,方案应包括水准路线设置、仪器设站站数、仪器操作注意事项、数据记录和成果检查。(2)探究学习。学生登录云班课平台,自主学习该单元水准测量的相关知识点,观测仪器操作、水准路线设置、外业数据记录和数据计算等微课视频。学生根据给定学习任务方案,现场实地踏勘选点,观察各任务已知水准点和待观测点位置,拍照留存。(3)复习环节。通过播放动画视频,回顾上节课所学知识,以便进行新知识的学习。

1.2课中任务实施

(1)任务分析,方案评比。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可行性方案探讨,学生分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查漏补缺,加深学生对每次课程教学重难点知识的认知。(2)任务准备,确定方案。各小组在平台上自主学习,观看微课视频,制订测量方案。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对学生选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进行选线注意事项的知识点总结,确定合理的水准路线施测方案。(3)任务实施,仪器操作。该环节分为课堂多媒体教学和实训现场操作两个部分。教师在课堂进行读数训练、仪器演练,培养学生利用联想记忆法和口诀法记住仪器的操作流程。(4)巡回指导,规范操作。学生在实训现场进行实操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学生登录云班课平台,由在线助手随时解惑,按照各小组设计的观测路线以及《国家水准测量规范》进行外业观测,采集的数据录入平台内嵌软件,平台检核每站观测数据并记录学生行为轨迹,自动评分。(5)问题解决,现场答疑。学生在观测过程中出现数据问题,平台软件立即给出数据错误提示;观测出现困惑时,学生及时查看平台预先上传的各类常见问题解决办法,自主完成疑问的解答。对常见问题中未涉及的疑问,利用软件的“举手”功能,向教师端发出求教信号,由现场指导教师对学生疑问进行解答。通过各种举措,巧妙化解教学难点,让学生在现场积累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

1.3课后总结评价

(1)任务讨论总结。学生按组讨论,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自我分析,总结经验,对出现的错误和问题分析原因并改正。(2)教学目标考核。教师依托多元化、全过程的评价体系,借助平台统计功能和现场巡视,对班级成员学习情况进行可视化分析,分析教学目标达成度。(3)重点问题解决。根据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针对性地推送练习作业,安排在线讨论和答疑,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4)教学任务拓展。在学生熟练掌握该节知识的基础上,利用平台推送变形监测、高程放样、基坑监测等水准测量相关工程案例,对教学任务进行延伸。

2教学实施效果

2.1实施效果

(1)借助平台实现教学目标。教学采用云班课、雨课堂教学平台,确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路,开发和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通过理论学习和实操练习,突破重难点,完成平台任务要求,实现预定教学目标。(2)分层次教学,提高整体学习效果。该节实训课程尝试分不同层次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在分组过程中,关注学习困难学生,指定组长帮带1~2名后进生,通过组内同学相互帮带作用,使其能够跟上教学节奏,实现学习目标。(3)对接证书考核,提高考证通过率。落实“1+X”培养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侧重测量员考核内容的讲解和训练,如利用水准仪进行高差测量,提高考证通过率,培养“学历+证书”专业技能型人才。

2.2教学亮点

(1)弹幕显示,实时反馈点评。课中多次运用平台功能,如“弹幕”等方式,实现课中教学重难点学习情况的实时反馈和实时评价。(2)联想记忆,口诀法快速掌握仪器。作为职业院校的学生,技能水平是培养重点,熟练操作仪器是衡量技能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将仪器的操作流程以口诀方式进行联系记忆,让仪器操作简单方便,获得学生认可。(3)建立平台评价机制,促进教学相长。教师借助平台统计功能和现场巡视,对班级成员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对学生的学习和室外操作都要给予量化评价,建立学习激励和反馈机制;同时也要让学生在教学平台对教学的策略给予评价和建议,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共同促进。(4)以国家规范为标准,培养良好职业素养。在测量教学和实操中,所有操作行为和数据记录都要以国家标准和规范为最高标准,如《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8—2009)、《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等,数据出现的误差要符合规范要求,否则要重新测量,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3教学反思与改进

3.1存在的问题

(1)部分学生理科基础薄弱,对水准原理知识点理解困难。(2)实操时组内协调和配合程度不高,有些学生怕晒、怕累,练习积极性不高,各个小组之间学习能力不均衡,在完成规定教学任务方面存在较大差距。(3)课堂中学生主体性发挥不足,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3.2解决方法

(1)控制理论讲解节奏。对于理论方面要详细讲解,如果必要,可以增加一些基本数学知识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授课内容。合理设置教学进度,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效果设置教学节奏,速缓结合,先易后难,利用视频、动画等教学资源,形象、直观地展示教学难点,帮助基础薄弱的学生理解掌握。(2)合理分组。在分组时要考虑学生能力水平差异,根据学生学习能力水平均衡组队,选定学习基础好的学生为组长,同时帮带1~2名后进生,培养相互帮带、共同进步的协作意识。在实操前要进行动员工作,介绍技能练习对于学习和今后工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勤学苦练、技能立身的职业理念,同时也要完善奖惩机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善于设置问题和讨论主题,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善于利用平台和课堂情境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参与课堂活动。尽量为学生提供相互讨论、协作的小组活动,如水准测量方案探讨、水准尺读数学习、仪器操作流程等,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的团队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4结束语

教师在信息化平台上可以课前预习任务、课堂测验、课后作业及考试等,进行实时的数据统计,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给教学的调整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多样的教学资料更新了传统的教学资源,动画、视频、微课等信息化教学资料化解了教学中的抽象知识,能够吸引学生,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借助信息化的教学资料将原本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更加生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够帮助学生有效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及知识的构建,化解知识难点,使书本知识更易被学生接受和掌握。

参考文献:

[1]黄春念.测量技术[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01.

[2]陈秀忠,常玉奎,金荣耀.工程测量[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3]南亲江,吴玉金.建筑工程测量[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

作者:刘振华 单位: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