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基础课案例教学环节设计思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基础课案例教学环节设计思考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校基础课案例教学环节设计思考

[摘要]文章以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平台,以案例教学环节的创新为核心,探讨了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案例教学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有效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意义及案例教学在该课中的实施步骤和重要环节。其中主要包括课前准备、课堂进行阶段和课后总结三个基本教学环节设计,对深入和丰富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课程形式建设及教学方法改革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高校“基础”课;案例教学;教学环节

中国高等教育进入新时代以来,高校的办学历史使命、高等教育价值和大学生自身的状况等诸多方面均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在此情形下,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课,下同)也在与时俱进,不断产生变化。在高校“基础”课教育改革的要求下,我们必须掌握“基础”课教学效果不理想现状,亟待提高“基础”课的教学创新方法。选择何种方式实现对案例教学的创新性运用,成为高校“基础”课教师们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文章经过大量教学实践考察和文献研究发现,目前案例教学在多数高校教学中还处于探索实施阶段,尚无一套完备做法,案例教学本身也无固定模式。案例教学创新模式所涉及的内容极其广泛,需要经过选择、建构和整合的过程,从而形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的结构系统,所以在“基础”课中如何运用才能更好发挥优势、实现教学效果,需要更多教师一起探讨研究。文章通过对创新“基础”课案例教学环节设计的探讨,结合我校的教学实际,厘清基本教学环节构建以学生为中心、师生双向交流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希望能够帮助“基础”课教师有效地展开教学活动。[1]

一、高校“基础”课案例教学的意义

(一)案例教学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马克思认为“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的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2]案例教学法对现实案例的分析和解读、阐明和发挥就是对传统以讲授为主的教学环节的改革。传统理论教学缺乏具体针对性,而案例教学能够提升具体针对性,让学生亲身融入所设置情景,代入感极强,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产生自己的学习经验,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使课堂场景充满活力。案例教学法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优势,教师可通过案例教学,适度干预并及时引导,便于学生通过案例深化对理论的认识,进一步将认识上升为具体的方法论、观点以及立场。[3]

(二)案例教学有效提高教学实效性案例教学是提高“基础”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的“对症之药”,是改善目前“基础”课教学窘境的一种有效手段,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案例教学营造了新的情景模式,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在案例教学的讨论中,一方面对学生来说,在讨论案例的过程中可以吸收借鉴他人分析问题的方法,拓宽思路,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拓展,也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形成合作精神、培养沟通能力的途径之一;另一方面对教师来说,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其理论剖析能力,与学生教学相长,与时俱进。

二、高校“基础”课案例教学文献综述

(一)关于案例教学是什么的问题很多学者认为“案例教学”就是一种教学方式,如学者周莉认为“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教学内容事先设计一个真实的、具体的案例,然后引导学生进入案例设定的情境中,促使学生利用所学过的理论知识,在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探究的过程中,把所学的基本理论转化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培育和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4]

(二)关于案例教学应遵循的原则问题李向玉、徐前权、胡艳华在《<基础>课案例教学在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实践与思考》中认为,案例教学法应该遵循主体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导向性原则。冯彩莲在《案例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的运用》一文中认为,案例教学具体应遵循典型性原则、针对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时代性原则。罗爱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中教师的工作任务》一文中认为“案例是案例教学法的基础,案例编撰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在案例选择阶段,选择案例,编写材料应遵循针对性、真实性、时效性原则。”[5]

(三)关于案例教学的不足之处和注意方面的问题案例教学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案例来源归纳、社会热点问题剖析、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等方面,其中对于教学案例的选择问题,有学者提出,目前的教材中所呈现的既有案例存在选择失当、缺乏针对性、时代性的问题,不能体现新时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因而在使用教学案例时出现教学互动不充分的尴尬局面。案例教学在运用中应避免将案例教学处理成在课堂上举例说明、可适当选用视听型案例开展多媒体教学,增强教学效果、教师要不断完善和提高自我。[6]

(四)关于如何科学设计案例教学环节的问题哈尔滨师范大学尹占军、胡菊华在《“基础”课案例教学环节设计的思考》中认为,一个成功的案例教学需要做好教学主题的论证、案例的选编、研讨问题的设计、课堂教学的组织实施、理论总结提升及教学反思等工作。案例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大致有阅读感知、分析讨论、拓展升华三个环节。各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直至教学任务的完成。[7]

(五)关于如何完善案例教学的对策的问题有学者认为,要统筹校内外教学资源,利用现代网络和科技手段,构建专门的案例资源共享数据库,从而打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案例网络平台,也有学者致力于倡导构建优秀师资队伍,实现授课师资队伍跨院系流动,也有的学者认为,教师要从根本上梳理“基础”课的问题意识,不断提炼教学案例的针对性、时代性和现实性。

三、高校“基础”课案例教学环节的思考

劳伦斯•斯腾豪斯是英国著名的课程研究领域的专家,他认为“课程不断的革新和发展,实际上是对教师能力的综合考验,假如教师在这一进程中没有改变,就无法带领课程实现重大变革。”[8]教师在教学领域有所成就和突破就离不开在教学方式上的突破与创新。换言之,教师对于案例教学的突破,是新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作为多年从事“基础”课程教学的一线教师,不断在实践基础上认真总结,认为案例教学在“基础”课中的实施步骤和重要环节主要包括课前准备、课堂组织和课后总结三个基本教学环节。课前选取具有典型性、前沿性的案例是案例教学效果得以实现的关键;课堂中认真组织教学,合理掌控师生的角色承担,实现教与学的有效互动;课后重视学生对案例教学的分析和思考,督促案例教学效果更好地实现。必须有机结合三个基本教学环节,才能精准应对教学中所面临的挑战与难题,最终达到课堂教学目的。

(一)案例教学的准备阶段选择案例是教师“走心”的过程,需要教师提前了解现阶段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也就是了解当前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现状及规律,能够很好地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此外,“基础”课一般为大班教学,是由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教师需要了解不同专业学生的基本特点和知识范畴,能够很好地因材施教,积极引导。在案例教学的准备阶段,需要教师完成的相关工作分为四个步骤。1.选择案例。教学环节中使用的案例从性质上来讲,可以分为前沿性案例、经典性案例与思想实验性案例三大类型。“基础”课对这三种案例类型的使用,要立足于案例中的事件却又不停留于事件本身,而是更注重对案例事件背后所隐藏的理念、价值、意义的揭示。选择案例需要遵循真实性原则,在真实性基础上,努力争取生动性、形象性和教育性;典型性原则,讲求典型性基础上的感染力、吸引力和说服力;针对性原则,追求针对性来增强具体感知性、再现情景性和行为规范性;新颖性原则,要充分体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等内容。2.分析案例。在分析案例环节需要时刻以教材教学目标和要求为准绳,实现所选案例与教材知识点的契合,有利于教材理论内容的讲授。3.设计问题。问题是启发思考的关键,问题的设计出符合大学生心理特征和专业特点的相关问题,好的问题设计能够有助于学生逐渐培养将课堂知识转化为自觉地思维方式及价值标准并指导实践行为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的进行阶段课堂中认真组织案例教学,合理引入、展示案例,注重掌控师生的角色承担,实现教与学的有效互动。案例教学的进行阶段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对案例的引入与展开、讨论与规范、技巧形式、教师与学生的配合度等方面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1.案例的引入与展开需要自然过渡,符合逻辑。如果引入案例的方式方法欠妥、展开案例不符合实际,势必会影响到学生对案例的融入与讨论,进而影响到案例结论的得出,这就需要教师在案例的引入与展开方面要精心投入,预测可能发生的情况并及时修正方案。2.案例的讨论与规范需要适时掌控,有效推进。案例的讨论与规范是对教师掌控课堂局面能力的考验,包括对讨论案例的顺序安排、时间控制、进度控制,在学生讨论偏离预计思想轨道则需要及时发挥教师的引导、调控和推进作用。3.案例呈现与展示需要实现多元,激发兴趣。案例展示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如静态的PPT课件展示、动态的视频音频展示、真实的人物专访与引进、现场的情景模拟或其他新兴科技手段的借助等,形式多样,但需要教师不断开发新的形式,为“基础”课的案例教学注入生机,但需要注意这些呈现方式是手段而非目的,避免与教学目标的本末倒置。教师与学生的配合度是案例有序、顺利展开的关键因素。这就需要掌控师生之间的角色承担,从理论上讲,学生应该是案例展开的主体,体现为“基础”课案例教学的目标是是通过学生对案例的分析与学习,形成自觉的思维方式和指导实践的能力;教师的作用应该发挥在对学生思想动态及言辞行为的纠偏、指导、辅助而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往往会出现以教师为主体的情况,表现为重教轻学的“填鸭式”课堂教学方式。因此,倡导以学生为本的案例教学环节,就应该时刻合理掌控师生的角色承担,更好促进教与学相结合,使师生的配合度成为案例教学成功的内在驱动。

(三)案例教学的总结阶段在案例教学的总结阶段,需要做到对案例教学的全过程的认真梳理,也需要对这一过程形成的思路做出科学概括,特别是对这一过程中的教学经验做出积累总结,“对于我们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案例教学的总结阶段,需要教师完成的相关工作分为两个步骤。1.对案例本身的总结。重视学生对案例教学的分析和思考,尽力提高所学知识技能水平,督促案例教学效果更好地实现。面对一个定型性案例,学生们的分析和思考并不完全一致,面对学生们提出的问题,教师需要对该问题进行超越性分析和引导,归纳案例所蕴含的理论知识内容,想学生之所想,也要超越学生之所想,拓宽学生看待问题的角度,提高学生的理论高度。2.对案例教学全过程的总结。以案例教学的全过程为考察对象,全面审视各环节凸显的问题、漏洞、不足,未下一次案例教学积累经验,逐步提升案例教学效果的高质量完善。一是对于案例教学准备阶段的总结,需要更加注重衡量案例选取的恰当性、真实性、典型性,对案例所涉及的难点和重点分析是否解决妥当、案例的问题设计是否符合教学的目标和内容等。二是对于案例教学的引入和展开阶段的总结,需要更加注重检验案例引入的方式方法是否合理、学生对案例的讨论是否符合预期目的、学生对案例讨论的参与程度、讨论案例的时间和形式是否存在不足、教师本人对学生产生的分歧以及突出的问题是否给予加强的纠偏和指引、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承担是否发生改变等问题。三是对于案例本身的总结阶段的总结,需要关照的问题包括:学生从案例的讨论和学习是否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内容,是否形成自觉地思维方式和价值标准,也就是说,学生究竟获得了什么?教师对案例的总结结论的得出是否逻辑合理、过渡自然,在言辞表达方面是否能让学生感同身受、产生共鸣,也就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所展现出的成功和欠缺的地方是什么。在高校“基础”课教育改革要求下,高校及教师应需更加重视以学生为主体,参考利用最新的科技发展成果,注重提升案例教学效果的质量和学生获得感,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现状。一方面不断提高案例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使学生更好地融入案例教学全过程;另一方面有效提升教师“基础”课教学能力建设,建立健全优质资源共享机制。总而言之,通过“基础”课案例教学环节的研究,力争方向正确,方法得当,勤奋得法,事半功倍;力戒南辕北辙,方法错位,用功倒错,事倍功半。

[参考文献]

[1]骆郁廷.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161.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33.

[3]杨慧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法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

[4]周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8(21):126-129.

[5]罗爱武.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中教师的工作任务[J].传承,2010,(8):56-59.

[6]冯彩莲.案例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的运用[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4):108-112.

[7]尹占军,胡菊华.“基础”课案例教学环节设计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7):104-108.

[8]文星.斯腾豪斯“研究模式”与艾斯纳“鉴赏评价模式”比较研究[J].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12,(1):59-62.

作者:唐根杰 单位:内蒙古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