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应用型本科审计学在线课程案例教学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在线课程逐渐开始广泛应用,在线课程的授课方式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对于应用型本科审计学课程,将在线课程和案例教学法相结合,提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对在线课程的案例教学法作出教学设计,提出在线课程实现的保障机制,最后对教学实践情况作出总结。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审计学;在线课程;案例教学法
一、引言
审计学涵盖财务管理、审计与会计等核心课程,有着极强的实践性和技术性。授课分为理论课及实践课两部分,因此在授课中有必要采用案例引导贯穿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通过理论课的授课,夯实专业基础知识;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够真正意义上培养出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所需的应用型人才[1]。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在线课程应运而生,同时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也为在线课程提供了稳定的操作环境,在线课程也成为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就现阶段下的在线课程而言,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不再受到空间的束缚,学生能够利用互联网终端设备实现随时随地的自主学习;二是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其能够根据自身需求进行自主课程选择,学习的形式与内容更加多样化。案例教学作为一项基本教学方法,其主要以案例为依托,通过案例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与反思,从而达到为学生提供真实学习情境的目的,确保学生能够对于所学知识更为彻底地吸收[2]。迄今为止,案例教学法已获得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与认同,其在教学中的作用也愈发凸显。通常情况下,案例教学多以课堂教学形式为主,其在网络教学方面相对欠缺,为此如何通过在线形式来实现案例教学成为一项新的研究课题。
二、应用型本科在线课程中案例教学的意义
(一)增强学习的灵活性基于课堂有课时和其他环境条件的制约,通常情况下,在课堂中进行案例教学并未能够有效使得学生快速进入讨论状态,影响对案例的多角度剖析与探究。线上教学则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空间与时间的束缚,其自主性更为明显,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展开教学与探讨,从而夯实所学知识。
(二)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增值性通过网络能够实现知识的重组以及教育资源的共享,从而将诸多学习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确保学习资源得以有效扩充。进行线上案例教学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并使其快速进入讨论状态。一般而言,课堂案例教学人数应以30∼40人为宜,过多或者过少均不能实现教学效果与教学氛围的提升。与之不同,基于线上教学不受空间与时间的限制,开展线上案例教学能够将师生人数扩展至100人,同时能够确保教学质量的可靠性与有效性。教学资源的价值亦会随着学习资源探讨的不断深入而愈发增加。
(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以互联网资源为依托的线上案例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参与度有着明显的作用,同时能够促进学生进行讨论并将结果及时进行反馈,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探讨方向及内容加以正确引导能够最大限度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审计学在线课程的案例教学模型设计
通过分析将在线案例教学的形式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案例引入、课中引例、案例观摩、案例讨论、案例评析和案例研习。如何将案例教学形式更好地融入到在线课程中,本课题建立了案例教学模型设计并对此进行监督和实践总结,从而真正意义上将教学主体回归学生,夯实学生的根基建设[3]。
(一)案例教学相关资料通常而言,案例教学不仅要有人物,更不能缺少情节,其应像故事一般,案例可以转化为情境、案例、实例和事实。就案例类型进行划分可将之分为分析性与描述性两种不同类型。描述性案例是将决策的全过程,包括方案和结果,从头到尾写出来,只能用于分析。分析案例是提供一定的行业背景、企业背景或人物背景,并向用户提出一定的疑难问题,使用户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能力。一般而言,案例教学要有三个方面的要素:真实性、明确的教学目的、包含的问题。教师主要从以下几个渠道进行案例的获取:一是从实践中获取:教师应通过自身探查或者发动学生探查与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来进行教学案例的搜集;二是结合实际获取:教师应基于教学内容与相关资源来进行教学案例的设计,确保案例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三是数据收集获取:教师可通过进行数据搜集并籍此作出有效整合;四是学校联盟获取:建立校际合作,交流教学案例;五是校企合作获取:学校与企业合作,企业提供教学案例。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在进行案例搜集工作中不仅应将教学内容通过案例进行呈现,更应该具备以案例为依托来进行内容分析的能力,从而确保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够通过案例来进行有效拓展。
(二)学生为主总结案例案例教学应以学生作为主体,同时学生也是参与者。与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主体有所区别,线上教学将教学主体回归于学生自身。一方面,学生在课前认真阅读老师布置的案例材料,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自己的决定和选择,得出切实有用的结论,从而发挥主体作用;另一方面,通过课堂交流,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自己的决定和选择,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结论,与他人进行辩论。籍此能够确保学生将所学知识有效吸收,最大限度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实践能力。不仅如此,对于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亦有着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真正意义上实现教学源于实践并回归于实践。学生通过对相关案例与资料进行阅读并进行讨论与分析,通过自身对案例的认知程度来进行案例分析问题的解答。案例教学中,可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进行探究与分享交流,从而最大限度确保学生对于案例及其背后问题的认知并最终形成案例分析报告。
(三)案例分析报告案例分析报告是基于学生对于案例的研读并由此将案例关键点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结合从而实现教学知识的快速吸收。首先,学生要认真准备案例的背景材料和相关内容,善于从复杂的案例中发现问题和线索,能够预见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好记录,起草演讲提纲;其次,学生要积极参与;最后,总结收获,只有善于总结,才能不断进步。通过案例探讨能够将学生所学所知及相关问题进行合理总结并形成书面报告。通常而言,在案例分析报告的总结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地提出问题并就此问题加以深入探究及有效解决。学生在案例教学中能够对于所学知识有着更为深入的了解,其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将会显著地提升。
(四)总结与评价教师应在案例教学结束后有针对性地总结并就案例分析报告做出有效点评,针对案例教学的总结应涵盖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与问题所引发的思考。案例教学评价应将教学的特点予以突出,同时对于整体学习效果诸如学习成绩、作业完成情况、案例分析等予以打分。成绩比例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更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夯实学生的根基建设。
(五)使用平台在线课程需要选择实用的网络平台来开展教学,使用平台是指教师帮助学生学习的认识帮助工具和协作工具,如QQ、慕课、腾讯会议、腾讯课堂、学习通等。需要保证网络平台的稳定,以及共享文件的展示方式等。
四、在线课程案例教学设计的保障机制
线上课程模式的实现应就以下三个方面做出综合考量,以确保线上教学效果能够契合实际教学需求。
(一)系统设计在线课程系统采用在线教学结构,就功能方面,应将包含教学笔记、生成分析报告、案例分析列表、讨论交流、角色权限设置等在内的诸多功能予以实现。
(二)角色权限在线课程内容浏览应包含四个方面角色,即管理员角色、教师角色、学生角色以及访问者角色。权限的打开是不同的。
(三)监测机制在线案例教学的成功离不开健全与完善的监控机制建设。为此,在进行监控设计时应就系统监控、实时监控以及事后监控等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确保监控的有效性与合理性。同时为确保学生案例教学的参与热情,应尽可能在监控设计中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做出合理监控并针对学生学习成绩做出相应的加减分。在线课程的检测机制除常规监控功能外,还应实现教学阶段的实时监控。
五、应用型本科审计学在线课程的案例教学实践
长春财经学院会计学院审计系17级学生,在2020—2021年第二学期,因肺炎疫情影响组织开展审计学线上案例教学。开展教学实践过程包括:教学准备、教学进行和效果反思三个阶段。
(一)教学准备阶段按学生自愿的原则,每个班级分为10个小组,每个小组4∼5人,在线教师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时间比例为1:1。基于教学目标要求的差异化可通过成立网络小组形式将案例教学的相关案例进行小组发放,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案例资料的搜集整理以及探究分析。教师在进行线上教学时应将相关案例融入理论教学中,做到理论与案例相结合,以学生为主,开展案例准备工作。
(二)教学进行阶段在教学进行阶段,经由学生进行案例讨论后以小组形式进行案例探讨,籍此形成的案例分析报告提交至班级的案例分析报告模块。与此同时各小组成员均能够针对分析报告进行探究与修改,确保最终案例分析报告的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案例探究。
(三)教学评价阶段在教学评价阶段,教师在结束案例讨论后针对学生的案例分析过程与分析结果进行汇总,同时就其实际教学中所存缺陷与弊端进行有针对性的整改。研究发现,这种在线案例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提升有着显著效果,学生的参与热情高。
六、总结
针对新形势下审计学授课模式的特点,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线上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分析能力,通过案例熟悉了解相关经济管理知识,注意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真正意义上做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夯实学生的根基建设,有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徐向真,陈振凤,吴兰飞.我国大学审计学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改革措施[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3,(1):80-82.
[2]张新平,冯晓敏.重思案例教学的知识观、师生观与教学观[J].高等教育研究,2015,36(11):64-68.
[3]刘斌.基于在线课程的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11):81-84.
作者:韩杨 马妍馨 单位:长春财经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