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病理学案例教学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1案例教学的实践
1.1案例教学的准备
教师依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根据教学内容的深浅和学生实际水平,按照各章节顺序和实际情况精心编写或挑选合适的病例。因为病理学前半部分是总论内容,主要是一些病理学基本概念和病理变化,其中的知识点较零散,这部分内容难以用一两个病例涵盖所有的教学内容,因此主要采用传统讲授法,结合比较、归纳及图片展示等方法进行教学,也可辅之以小的案例教学来加深学生对病理学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主要是让学生对病理学有整体的了解。后半部分内容是病理学的各论内容,针对不同系统分别讲述各系统的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这部分内容比较贴近生活和临床,因此便于从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病理变化及治疗和预后等方面加以描述,也更有利于编写比较完整的病理学案例。例如我们以心血管系统疾病中的风湿性心脏病为例,结合总论中的适应与损伤、修复以及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等章节的基本概念和病变,以教学大纲为依据,综合我们现有的尸体解剖、大体标本和切片等教学资源编写案例,做到总论与各论相结合、病理知识与其他医学知识相结合、形态学变化与临床表现相结合。我们的教学对象主要是大二的学生,对临床知识的了解相对薄弱,因此教师选用病例时要难易适度,有所侧重和突出,不要一开始就过多地偏重于临床知识。一般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深入浅出、循序渐进来引导学生,使其能够在轻松的感觉中学习,改变传统教学的死板和枯燥的状态。但随着学生所掌握的疾病和病理知识逐渐增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增强,可以适当加大病例的复杂性,或选用少量综合性病例,让学生意识到真实的疾病往往是错综复杂,逐步提高学生处理疑难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走向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在开始时选择一些简单的小案例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学生掌握知识的增多,案例逐渐复杂,最后用综合性案例把所学的知识贯穿起来,也可以与其他学科联合开展案例教学,让学生在一次案例课中学习不同学科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上述要求,教师要提前准备好教学案例,案例的描述要反复推敲,力求通俗易懂,使学生看完案例后能够明白,进而分析疾病的发展过程。另外案例要经过集体讨论和反复修改,再用于教学过程中。课前要将准备好的幻灯片或者打印好的纸质案例材料分发给学生,留给学生足够的准备时间查阅资料、研究病例。同时在班级中选取一个主持人和一个书记员,让他们在课堂上掌控案例讨论整体流程,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记录学生案例中的疑难问题和发言次数,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的。
1.2案例教学的实施
几年来我们在病理学教学中选取同年级同专业的部分学生应用以案例为主的教学模式,其他同专业学生依然应用传统的理论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作为比较,在教学中反复实践和摸索,取得了一些教学经验。大班理论课堂上,以教学大纲为依托,每位教师可以根据相应的教学内容,设计和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如课前病例导入设疑法、课中病例直观展示法、课后病例比较归纳法等。小班实验课采用病例分组讨论法,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抓住案例中病理改变这条主线,以动态的观点思考和分析疾病的发展过程,辅之以大体标本和切片观察等方式,在案例中将知识加以展开和延伸。课上充分让学生各抒己见、互相交流,课后要求学生书写案例课总结报告及其体会。老师在课堂上主要是辅助学生掌握案例讨论的方向和时间,倾听学生的表达,在学生冷场或偏离案例的教学要求时,能够适当引导学生和启发思维使之重新回到病例中。同时时间安排要适当,以免讨论时间不充分而匆匆了事,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在最终的期末试卷中增加病例分析题,用某个病例引出若干问题,让学生结合已学过的病理知识,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出其中的因果关系。这种方法改变了以往考试题型较单一的模式,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独立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还可以用于以案例为主的教学效果评价。
1.3案例教学的评价
教师每次课都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形成性评价,包括出席、发言、讨论、资料搜集与整理以及团队协作等,最后对整个班级进行整体性评价,指出在案例课中学生的优缺点,以求在后面的案例中能够得到发扬和改进。同时学生要对案例课程、教师、自己及整组表现、案例难易程度等进行评价。通过学生的反馈,大部分学生认为案例教学的课堂内容更具吸引力,让学生增强了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可以更加自由和轻松地学习。因为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学生主要是被动接受,他们习惯了按部就班的记忆,缺乏对知识的探索和思考,这样虽然可以很好地掌握基础知识,但不会将知识加以运用和融合,而案例教学恰好弥补了这些缺陷。因此大多数学生建议在平时学习中应逐渐增加案例教学的比重。期末考试综合成绩显示开展案例教学的学生和传统授课学生之间并无显著差别,但是开展案例教学组的学生在试卷中案例分析题部分的得分数明显要高于传统授课组的学生得分数,而且开展案例分析的学生的精神面貌、学习方法、与老师和其他同学的交流均明显好于传统授课组。虽然我们不能单纯的用考试分数去衡量案例教学的效果,但是考试分数能从一个方面反映出教学质量的提高。
2案例教学的不足和建议
案例教学虽然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改变了学习方法,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效率,但是有的学生感觉学习负担加重。因为案例教学课下搜集资料和分析案例的准备时间较多,而日常课程的安排较紧,这使有些同学对案例教学的学习兴趣降低,也违背了希望减轻学生负担的初衷。另外有些同学感觉在案例中学到的知识不够系统,体系不够清晰,甚至因为偏重于临床表现,而忽视了对病理基本知识点的掌握。在教学中教师发现,尽管学生对病例很感兴趣,但因为低年级学生所学的临床知识相对薄弱,所以对病案中所涉及的临床表述和检查结果不是特别理解。因此很多同学纠结于对临床用语和检查结果的研究,这耗费了很多案例讨论的时间。因此课前要告知学生对讨论的病例进行预习,而且病例讨论内容不宜过多涉及临床知识,以免学生花费过多的时间查阅临床资料以至于增加学习负担。为避免案例分析时学生停留在现阶段难以理解的临床问题上,可以对一些临床术语、检验结果在病史资料上作注解。目前学生所学的课程是为以学科为主,但是案例讨论却不可能仅局限于某个学科,而是很多学科的融合,所以学生在案例分析时会涉及很多学科的知识,例如解剖学、微生物学、诊断学、影像学等相关课程。这就对从事案例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师要基础扎实,广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同时教师还要参与临床外检和实践,结合一些临床病例或尸体解剖案例讲述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这样才会更加丰富案例教学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现行的考试制度仍然是以理论分数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这与案例教学不相适应。虽然我们可以在考试中应用案例分析类型的试题去考核学生,但那只是理论考试的一个方面,毕竟案例教学是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并非仅仅是获得知识本身,所以用考试成绩来评价案例教学效果并不客观和全面。但是目前我们尚无合理和完善的考核方式去评价案例教学的整体教学效果,这严重影响了案例教学的开展。所以广大教育工作者应积极研究符合案例教学宗旨的考核和评价形式,并加快课程整合步伐,减少重复的教学内容,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真正在学生能力培养上下功夫。
3结语
总之,实践证明病理学案例教学改变了传统以教师、课堂和课本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以讲授与自学、讨论与交流、指导与研究等密切结合的互动式教学。通过病理学病例的分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也使课堂氛围更为活跃,同时还丰富了学生的临床知识,为以后的临床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案例教学是符合当前形势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启发式教学方法,也越来越被大家接受和认可,其合理灵活的运用会极大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张琳 徐玉婷 王庆苓 巩玉森 包海军 单位:徐州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