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案例教学课程实践(8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一、《国际投资与跨国企业管理》课程要求
《国际投资与跨国企业管理》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和国际商务专业本科必修课程,也是是国际经济与贸易硕士和国际商务专业硕士核心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及发展、国际投资环境及评估方法、跨国企业的经营与管理战略、跨国企业的投资决策与资本运作、跨国企业的内部贸易与转移价格、跨国企业的营销、财务和人力资源管理、国际社会对跨国企业的管理等。本课程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系统掌握国际投资和跨国企业管理的主要内容与前沿研究成果,训练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投资项目选择、国际企业管理和实际业务操作的能力。本课程教学方法为,教师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理论知识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学生通过听课、课堂讨论、案例阅读、及分析世界500强企业的小组作业等方式,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案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强调案例教学,因此对教师的要求是:(1)提供课堂讨论案例;(2)提供章节教学案例;(3)关注跨国企业时事热点新闻事件等。本课程对学生的要求是:(1)通过世界500强企业官方网站,了解跨国企业经营与管理;(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世界500强企业经营与管理活动;(3)分小组完成一个世界500强企业分析作业。
二、《国际投资与跨国企业管理》课程教学环节设计
1.课堂讲授课程讲授重点内容:跨国公司;跨国公司的组织形式;跨国公司进入国际市场方式;跨国公司全球战略;跨国公司内部转移价格;跨国公司技术贸易;跨国公司的研发、生产、营销、财务、融资、税收、人事管理;跨国公司社会责任;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学生需要掌握的主要理论:跨国公司投资理论、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投资理论、跨国公司投资理论的新发展等。
2.案例教学课堂讨论案例是以世界500强跨国企业为主,主要有:案例1,美国迪士尼进入日本、法国、香港和上海等国际市场方式比较及分析;案例2,韩国三星集团技术研发跨国战略联盟战略分析;案例3,美国苹果公司技术创新战略与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分析;案例4,瑞士SWICH手表的国际转移价格避税案分析;案例5,世界500强企业撤出中国市场典型案例分析等。案例讨论和分析内容包括:(1)针对所学章节知识分析上述案例,如战略联盟、国际转移价格、技术战略、进入国际市场方式等;(2)通过案例分析和了解跨国公司战略决策导致企业成功或败的原因;(3)案例分析过程要求学生参与。
3.时事热点新闻在课程讲授的整个学期中,教师密切关注与世界500强企业相关的时事热点新闻事件,在课上结合讲授的相关章节知识,做到每周一个新闻事件,及时分析,使学生深切感受到:(1)书本知识与实际问题的相关性;(2)理论知识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作用;(3)学习和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重要性。同时要求学生关注时事热点新闻,特别是与本书章节相关的发生的与世界500强企业相关事件、跨国公司战略、跨国企业收购并购案例等。例如:2015年9月份,披露的“德国大众企业尾气排放数据造假事件”,由此,引发的德国大众总裁文德恩因造假事件辞职的报道。针对这一事件,对德国大众企业品牌、股价和跨国诚信等一系列问题的分析。
4.小组分析作业在学期开始时,布置小组分析作业,每4名-5名学生一个小组,要求每个小组分析一个世界500强企业。分析内容包括:企业概况(涉足的行业、现任CEO、500强排名);经营产品(系列品牌名称);企业标识;海外市场分布情况;组织结构图;技术领先领域(重要的技术发明);成功的经营与管理经验;企业国际化战略;在华投资情况等。其目的,学生参与教学活动,通过资料收集,全面了解世界500强某一企业,以PPT演讲方式与全班同学分享。小组分析作业的教学预期是:一个学期大约有10-12个小组,分析了10-12个世界500强企业,整个学期每位同学都能够较深入地了解10-12个世界500强企业。开拓了学生的眼界,通过收集世界500强企业资料,阅读企业年报,获得企业二手资料。
三、考核方式及教学效果
《国际投资与跨国企业管理》课程考核目的是了解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考核方式包括期末考试和学生平时课堂表现。考核包括三部分,具体分值占比为:学生课堂讨论发言占总成绩的20%;小组分析作业PPT演讲占总成绩的20%;期末闭卷考试占总成绩的60%。上述考核方式,较全面地考察了学生的能力,也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本课程教学效果得到学生肯定,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案例教学令学生满意。主要表现为:(1)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2)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关注时事热点问题;(3)提高学生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4)全面考察的学生学习情况。综上所述,《国际投资与跨国企业管理》课程采取案例教学,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达到了教学目的,效果也令学生满意。
作者:郭燕 单位:北京服装学院
第二篇:应用型大学市场营销案例教学研究
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类型,应用型大学具有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过程、培养方式和评价标准。其市场营销专业应该顺应时展的需求,以培养新型的管理类应用型人才作为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在市场营销专业的相关课程教学中推广案例教学。通过各课程基本理论知识的教授与“理论指导实践”的案例教学方法,来达到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和专业技能的案例教学目标,为此相关专业课教师必须了解以下几个与案例教学密切相关的方面。
1对案例和案例教学的认识
案例,在英文中对应的单词是:“case”,又有个例、实例、个案等几种提法。原本是指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当中所经历的典型的富有多种意义的事件阐述,它是人们所经历的事件当中的有意截取。案例教学中的案例则是指对某个组织的参与人所应对的具体商务环境和情节的描述,它经常阐述一个组织中的某个管理者或者是管理团队所遇到的机会、威胁等,在案例描述中,通常会包含了这个团队的相关背景资料、核心人员遭遇的问题,以及处理事务时已经涉及或可能涉及的各种各样的障碍与阻力等相关信息资料。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遵循“关心学生未来发展”的教育理念,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技能的探讨型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是一种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中的部分场景,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把自己融入案例场景,通过研究讨论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既可以通过分析、比较,研究各式各样的成功的和失败的管理案例,从中抽象出某些一般性的管理结论或管理原理,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头脑风暴、激励的辩论来拓宽自己的视野,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传统大学课堂上,一些教师习惯于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说明一个观点、一个原理或一个规则而举某个例证,但例证与理论知识点之间的对应关系往往是由教师来设定的,对学生而言,往往只是教师所想表达的观点通过举例得到了暂时的强化。本文所探讨的案例教学要求对一个具体的情景有一个相对完整的介绍,根据课堂教学的主题提出相关问题,给出必要的提示,并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思考时间,让他们有相对充分的讨论时间来分析案例。通过这样一种教学方式,有利于把学生的碎片式、散乱的思维模式变为发散、整体综合的思维模式,有利于提高他们理性决策、洞察市场等领导能力。市场营销专业案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感受企业经营管理风险,增强全局观,全面综合运用所学管理知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2案例教学的关键是案例的选择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最关键的问题是案例的选择。本着“学以致用,理论指导实践”的原则,结合专业课程的特点选择教学案例。一般要求做到以下几条。
2.1保证案例的质量
作为应用型大学的老师,由于目前教学条件有限,很少有机会通过实地调研、采访,获取第一手的数据和采访案例,因此主要是通过对公开发表在期刊、报纸等媒体上的二手资料进行分析、收集、筛选、编辑,从而编写成符合课程教学内容需要,能够真正起到学生对知识点学习兴趣,触发学生思考、培养其利用相应知识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案例。
2.2立足生活中大众较熟悉企业
有关调查表明,中国大学的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对案例题材企业感兴趣的是大众熟悉的知名企业和中小企业。这类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比较熟悉,相关资料也很容易获取,分析起来能够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
2.3教学案例的类型要广泛
根据不同课程教学的内容与教学时长的需要,可以是综合型教学案例或者专业型教学案例,也可以是描述型案例或者决策型案例,也可以是典型企业案例或者典型事件案例,也可以是知名企业案例或者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案例,也可以考虑选择成功的案例或者失败的案例。比如企业战略管理案例教学中可以选择包含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综合型案例,也可以选择只包含了企业营销战略专业型案例。当然也可以向哈佛商学院学习,哈佛商学院的案例大多数涉及商业发展中的各种经济事件,任何一个组织只要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哈佛商学院都会找到雷同事件,所以,对哈佛学生来说,走向社会,进入任何一个公司或企业,都会对各种现象得心应手,包括商业竞争手段与策略。那么作为应用型大学市场营销专业教学选择的案例也应该向哈佛商学院的案例看齐,让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探讨的案例也尽可能地涉及各种商业事件,通过案例教学的学习,毕业后进入企业能够迅速地胜任自己的岗位。
3案例教学的程式
案例教学没有固定的程式,比如教学案例到底是选用二手资料中现成的好,还是课程教学团队编写好;教学案例文字内容是多好还是少好;每个案例的问题是有标准答案、有结论的好,还是无标准答案、无结论的好;教学使用的案例在整个课程教学内容中所占比例到底以多少为合适等。所有这些内容不应该一概而论,统一模式化,案例教学的教师必须以教学课程、教学对象、教学课时来灵活确定。但针对应用型大学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特点,教学中还是应该注意其一般程式,在教学过程中确保每一程序的有效实施,这样才能保证案例教学的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3.1教学案例的准备工作
教学案例的准备不仅包括教师的课前准备,也包括学生课堂学习前的准备。对教师来说,在案例教学课堂开始之前,要根据教学环节的内容需求,去收集资料,并选编案例。教学中使用的案例应贴近现实生活,学生使用或者了解该企业所处行业的产品或服务,因此,市场营销专业任课教师应注意深入社会经济生活,进行调查研究,尽可能地获取第一手资料。教师也可以根据课程教学的需要,指导学生对行业进行市场业调查,并按照一定要求完成调查分析报告,然后教师在此基础上组织编写案例。但是在目前应用型高校体制的教学环境中,教学案例来源更多的应该是通过各种方式去查阅现有二手资料,然后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的需要对文献资料进行挑选与编制。不论是通过实地调查手机资料,还是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来编写教学案例,都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案例要选取自现实生活,真实可信。使用的教学案例是为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目标服务的,所以它应该具有代表性,且应该与学生所学或者即将学习的理论知识有直接的关联。但它一定是经得起推敲,符合管理常理的商务实际,即使有虚拟部分也不应违背管理常识。选择的教学案例一定要体现出真实的细节,让学生犹如进入真实的企业之中,确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样学生才能认真地关注案例中的人和事,深入地研究分析各种数据和错综复杂的案情,才会去主动搜寻知识、积极探索去培养自己的分析决策能力。②案例要生动客观。真实可信固然是教学案例的前提,但也不能是一堆枯燥的事例、数据的罗列。教师要脱离教材编写的模式,尽可能使用一些文辞修饰手法来描述案例细节,但是这些细节也不要暴露了案例编写者的意图,更不能由这些细节描述而产生导引结论的效果。整个案例注意篇幅长短适宜,结构符合逻辑,文字生动有一定的趣味性。③案例编写的范式要多样化。对于同一门课程的案例教学的案例编写,最好不要采用同一种模式。既要有成功的案例,也要有失败的案例。正式案例的多样化才能让学生从成功案例中获取成功的经验,从失败案例中吸取教训如何避免犯同样的错误,从困境案例中学习如何摆脱困境,从危机案例中了解危机出现的缘由和学习如何处理危机,虽然这些仍是一种“纸上谈兵”,但学生却可以通过案例的学习从中悟出几条组织管理之道,为以后自己处理类似企业实例时提供了参考模板。这既是案例教学的目的所在,也是案例教学具有持久生命力的魅力所在。
3.2教学案例所涉及的知识点提示
案例教学的出发点就是要提高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但它绝不能代替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因此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任由学生自由发挥,信马由缰的发表看法。对于案例所涉及的基本理论知识仍需教师进行系统的讲授;对于具体的教学案例仍需教师给出相应的知识点或思考方向的提示。
3.3教学中案例讨论的控制
当课堂案例讨论展开以后,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各种见解,及时捕捉时机,对学生进行“诱”和“导”。防止学生提出的问题之间缺乏关联、跨度过大、脱离他们认识问题的规律,不利于案例讨论的进行和问题的解决。教师也要灵活引导学生围绕主题进行讨论,层层递进、由浅入深,逐渐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更深、更高的层次,逼近核心问题,发现有价值的东西,避免出现偏题现象。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对讨论的全程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这么做是保证案例教学走向成功,充分发挥案例教学的优越性,确实提高案例教学质量的关键。
3.4案例教学的收尾
激烈地讨论后,任课教师必须对当堂的教学案例进行总结。通过总结肯定成绩,纠正错误,引发课后的进一步思考。由于案例讨论中的阐述乃至争论,学生们比较亢奋,情绪比较高昂,教师可以利用总结的形式,使同学们把学习的激情和理性的思考结合起来,进一步去探求新的管理知识。那么在做总结时,一方面要把同学们发言的基本观点归纳一下,让大家对讨论中的情况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整体了解,掌握讨论的全貌,把自己融于整体班集体中;另一方面讨论结果是多元化的,允许学生保留不同的意见,要重视分析的思维过程,对于讨论中同学们忽视的、遗漏的和挖掘不深的问题,进行补充分析,进一步培养学生多角度、全面地分析问题的能力。为适应转型发展、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来讲,案例教学应该说是一个持久的、具有挑战性的过程。这既需要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的督促引导,也需要教师自身思想认识和业务素质的提高。唯有这样,这一高效的教学方法才能在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促进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最终提高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作者:徐刚 柳彩莲 胡文静 王靖 单位:湖北商贸学院
第三篇:高职院校管理学案例教学课程研究
1案例教学法内涵
西方学者对案例教学法有多种界定,例如柯瓦斯基(Kowalski)所理解的案例教学法是依靠具体的案例,在课堂上经过学生们的研讨,从而传授理论与概念,重点训练学生的批判思维,推理能力以及寻找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技巧。[1]案例教学在我国被广泛使用后,对它的界定有了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的解释。从广义上讲,案例教学法就是一种包含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教学方法。[2]从狭义上讲,案例教学法就是借鉴使用哈佛商学院的案例教学。姚国荣先生定义案例教学法是“运用媒介(语言、书面、音响)手段,将所描述的客观真实的特定情景作为教学案例带入课堂,让学生通过对案例的阅读和分析,在群体中共同讨论,甚至作为某种角色进入特定的实践情景和行为过程,建立真实的感受和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3]从国内外对案例教学法的界定来看,主要突出了案例教学的三大特点:首先,案例是以书面形式呈现出来的在管理中的实际情景,它有鲜明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其次,在案例教学中是以小组分析研讨的形式展开的,老师是作为讨论的引领者,学生作为讨论的实际参与者。最后它的目的是通过讨论掌握理论,总结管理的一般规律,重在培养学生寻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案例教学法的本质特征
案例教学法有着什么样的本质特征才能让教学理念如此迥异的中西方教学在这一点上形成交汇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理清案例教学法与中国传统教学法的本质区别,为了一目了然我们用表格的形式比较二者间的差异:中国传统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在上面六个项目的比较中已经表现出二者之间的区别,同时在这种差异的划分中也凸显出了案例教学法的本质特征。它不是理论知识性的传授,也并非探究标准答案或者寻找解决具体问题的办法,它是一种需要学生积极参与思考分析,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多维度甚至逆向思维,进而提升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现实环境中诊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管理学是一门没有标准答案的学科,对于同一件事情往往见仁见智,正是因为这种学科特性,案例教学法更有助于增强学生实际运用能力。
3案例教学法主要培养学生什么能力
案例教学法所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训练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在现实社会中信息的呈现是零碎的,要在杂乱无章的信息源头归类、分析、处理并且找到其中的联系与逻辑关系,这一点至关重要,它是解决问题的基础。第二,训练培养学生多元思维,分析实际问题并做出决断的能力。多元思维能让人看清事实真象,它是分析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前提条件。第三,训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老师充当的是引领者,而不是知识的给予者。对于学生而言,如何从中获取智慧全凭自己积极主动的学习,这一点对于学生终身学习有极大的帮助。第四,训练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案例教学法主要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在此期间如何调动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如何整合思想观念差异,如何处理意见的分歧。这一切都是关乎“人性”的大问题,而管理的核心就是人,理顺了人际关系,促进了团队合作,距离实现管理目标也就不远了。
4高职教育中案例教学法的实施现状
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被引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堂时其效果却远远低于我们的期望值,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对待案例教学法的态度。中国传统教学法是以理论讲授为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是评判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这种观念可谓根深蒂固,所以当案例教学法被引入课堂后,它只是充当了增加课堂趣味性和生动性的调料。案例教学的本质是在特定的教学情景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和“归纳”,而并非仅仅是固有理论体系的补充和说明。遗憾的是案例教学法虽然已经进入中国高职教育课堂,但是它的精神和实际意义还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第二,案例教学的基础设施。在中国传统教学观念中教学设施一直不太受重视,特别是类似于管理学这样的理论学科。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间教室,学生整整齐齐地坐在座位上,老师严肃权威地站在讲台上,一切教学活动都在这样的模式环境下进行。然而案例教学主要是讨论式,不是单一的信息传递式,所以这样的教学设施环境满足不了案例教学法的基本要求。哈佛商学院的案例课堂有马蹄形教室,有阶梯形桌椅,有良好的音响设备,有6到8块可移动的黑板方便学生和老师讨论时随时记录与总结。[5]
第三,教师在案例教学实施中的作用。案例教学需要由经验非常丰富的老师进行引导。老师的作用是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进行指点,参与讨论,做一个倾听者和促进学生讨论的领导者。更重要的是规划案例讨论的步骤和持续的教学过程。但是在中国高职教育的课堂上,案例教学往往会出现三种形式的偏差,一是原本属于开放性的案例讨论会在老师的引领下一步一步地走入教师设定好的结论中,开放式变成了闭合式。二是开放过度,案例丢给学生后,完全由学生讨论,不作任何的归纳和总结,这样一来课堂讨论就会演变成学生之间的玩耍聊天。三是案例教学需要严格规范的教学手册,例如课前如何准备,课堂如何讨论,成果如何呈现,成绩如何考核等等。遗憾的是绝大多数案例教学都没有这样细化,以致于案例教学效果不佳。
第四,学生的参与状态。哈佛商学院的案例教学主要针对的是MBA,学员们大多数都有工作经历,而高职教育的学生却没有相应的社会实践,所以案例情境对于他们而言陌生感就很强。案例教学要求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很高。课前的预习,课堂的参与,课后的总结都考验着学生的自觉性,但是高职学生在此方面最为缺乏,因此在进入分析讨论时往往容易陷入困境。再加之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约束,学生们不善于当众表达思想和意见,更不愿意当面提出反驳意见与他人面面相争。所以原本应该各抒己见的热烈场面往往会在沉默寡言中草草收场,如此一来案例教学就无实际效果可言了。
第五,案例的编写与选取。哈佛商学院有着世界上最为优秀的案例库,这也是它能将案例教学推向高峰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激励人员编写案例,不仅投入大量的经费还将案例的编写纳入科研成果的范畴。1920年哈佛专门成立企业研究所,在企业的大力赞助下,在学院老师的积极参与下,开始收集撰写案例。所以哈佛案例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专任教师的编写,二是校友及其大型企业中高级管理层的编写。当案例教学被引进中国后,国内案例的使用主要依靠教师自己编写,另一个渠道就是直接借用哈佛案例。然而这样的方式远不能支持案例教学,在这种情况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纷纷成立案例研究中心,提供资金和专职人员编写案例,尽管如此也不能保证教学中案例使用的质量和数量。国内一流大学的案例来源尚且如此,更不用说高职教育了,与之相配套的、形成系统的案例书籍相当匮乏。对于高职教育而言,在案例本身较为匮乏的前提下,案例的选取就更加粗糙。例如,新闻报道、网络信息、报纸杂志的摘录都可能成为教学案例。这种缺少加工,没有一定深度,目的性、针对性、客观性、系统性、启发性都较弱的所谓案例是发挥不了案例教学的效果的。
作者:马经义 单位: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
第四篇:少数民族学生妇产科互动式案例教学研究
妇产科学与内外科学的以器官和系统为基础的授课不同之处在于,其是针对女性一生的生殖生理和病理变化的系统性学习,由于妇产科学涉及女性患者的隐私,课堂上,部分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排斥现象,尤其是男生,在少数民族学生班级的教学过程中这种现象更为突出。若教师依然选择平铺直叙、单纯的讲授方法,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都难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其中[1-3]。互动式案例教学方法也称之为个案教学或者实例教学,主要是表示把案例当成一种教材,让学生通过思考、阅读、分析、互相争辩和讨论的教学过程,从而引导学生能够在发掘潜能和兴趣的同时实现全面发展。为了进一步分析和探讨在少数民族学生的妇产科学教学中如何使用互动式案例教学方法以及产生的效果,现选择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厚薄学院临床医疗专业4个少数民族班级的268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择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厚薄学院临床医疗专业4个少数民族班级的268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有136例和132例。两组学生不存在明显的差异[4-6]。
1.2方法
通过随机对照实验研究的设计原则选择20种教材中的病例,选择随机数字表法将268例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选择互动式案例教学法,对照组选择传统教学方法。其中互动式案例教学方法需要对实验组病例进行编写[7-9],并对病例相关问题加以讨论,需要完善初步诊断、检查、鉴别诊断、诊断依据、治疗方法、预后方法以及并发症治疗等,并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之间、学生和老师之间进行互相讨论。并选择代表进行发言,总结得出讨论结果,并提出新发现、无法解决的问题,安排其他组代表进行提问,并进行问题补充,安排授课老师对不同组的讨论状况进行分析和总结[10-12]。
1.3统计学方法
本文相关资料和数据使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比较,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的方法来表示,并进行t检验和c2检验,当统计学相关数据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学生同意该种教学方法,赞成率高达98.5%。不赞成这种教学方法的有2名学生,不赞成率为1.5%。对照组中有107例学生同意常规教学法,赞成率为81.1%。不赞成常规教学方法有25名,不赞成率为19.9%。在对学生考试成绩进行分析之后,实验组学生得分要高于对照组,两组学生之间的差异较为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对两组学生进行课后随堂测试过程中发现,实验组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知识的理解程度都要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学生对于教师教学评价也要优于对照组,两组学生之间的差异较为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13-15]。
3讨论
逐渐呈现出综合化、整体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根据传统教学方法来分析,教学双方都需要承担较为重要的职责。但是,医学专业的学生难以有效的把理论课程中学到的各种知识和临床实践进行紧密结合,从而导致医学教育面临较多的困境和挑战,因此,要尽可能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并发现出更多全新的教学方法。在当前医学教育活动中,互动式案例教学方法逐渐成为临床教学常用的病例教学方法之一,也就是以临床典型病例作为发展路线,把理论教学内容更好地在病例中实现融合,从而形成较为完整的一个课程体系。我国现阶段医学模式发展需要临床医学教育中强化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互动式案例教学方法作为临床医学实践活动的再现,从根本上缩减了临床情境和教学之间存在的差异,让实践和理论教学实现更加紧密的联系。本文实验组少数民族学生通过互动式案例教学学习获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充分说明互动式案例教学方法具有显著的创造性、仿真性以及能动性,对于培养学生多项思维方式、临床思维能力、知识结构完善、提升自学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显著的作用。也是我国现阶段临床医学中提升学生素质和教学质量常用的教学方法,值得使用和推广。
作者:沈谷群1 王岩2 美丽帕3 单位:1.新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妇外三科 2.新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科研科 3.新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妇外三科
第五篇:小学语文案例教学研究
一、小学语文案例教学的基本性质
小学语文案例教学是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它帮助教师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认知能力,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一个成功的教学案例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精彩纷呈,让学生受益匪浅,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提升。
二、小学语文案例教学的重要意义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在课堂上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有些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往往急于求成,忽视了学生注意力的特性,在课堂教学中措施不得法,语言平淡,让学生机械地听讲,机械地背诵和记忆,造成了课堂上学生不感兴趣、教学效率不高的后果。而案例教学则遵循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强调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生为本,将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相关教学案例引入课堂,让学生针对相应的教学案例进行讨论和分析,这样不仅能使课堂教学的气氛活跃,还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享受课堂学习的快乐,老师也能在案例教学中充分体验到语文教学的乐趣,体验到教学成功的幸福感。
三、小学语文案例教学之我见
(一)建立兴趣教学模式,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几年来,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的实践证明,小学语文案例教学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内容,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容易理解的材料,结合相关的教学目标,寓教于乐,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教学《》这一课之前,让学生预习课文内容,自主地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收集有关古今我国的民族英雄人物事迹,并将自己所敬佩的英雄人物进行着重了解,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相互介绍英雄人物故事,并举行题为“我心目中的英雄”的演讲活动,这样,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拓展了课堂教学的知识容量,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方法和能力,提高了学生口头表述能力;此外,小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时期,注意力易于分散,这就要求语文老师要善于驾驭课堂教学的方法,适时调节课堂气氛,因此,在案例教学中我们要选择一些趣味性较强的案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开发课文内容,让学生产生共鸣。例如:我在进行成语教学时,让学生分别找到“喜”“怒”“哀”“乐”等人的相关情感表现的成语,并让同学们利用自己找到的成语造句,再模仿相关成语的动作表情,让学生相互进行点评,当小老师,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让学生对成语的意思进行了有效的理解和巩固,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二)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创建课堂情境教学模式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读透教学内容,挖掘教材,进而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来将案例引出,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畅所欲言,将自己心中所感、所想进行抒发。案例教学可以创设各种生活化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体验从实际环境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对学习中得到的问题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与理解。例如:我在教学《充气雨衣》这一课时,事先让学生对自己在下雨天的出行方式和自己所穿的雨衣的样式进行了描述,了解到同学们在穿雨衣过程中所遇到的烦恼,让同学们讨论,提出解决这些烦恼的方法,一下子就将孩子们的注意力集中在讨论中,之后,就很自然地引出对《充气雨衣》一文的学习。其次,语文教师还应该在语文教学中设置一些能够触摸到的形象,站在作者的角度来引导学生学习。例如:我在教学《认识生活》一课中,先将学生带到菜园参观,观看种菜师傅的劳动过程,介绍各种蔬菜的名称和特点,让学生对一些蔬菜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学生有了一个近距离的切身感受和“触摸”到真实的蔬菜,对接下来我的课堂教学目标就自然而然地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体验语文教材的魅力,科学开发案例资源
语文教材本身就存在着一些很好的能够有效阐释教学内容的案例,这些案例是语文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宝贵资源,也是小学语文案例教学的一个重要的媒介。因此,语文教师在开发利用教材时要对这些案例进行挖掘和研究,让它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发挥更大的作用。经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对语文教材中的教学案例进行开发时,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首先,老师本身要先对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等进行深入的品读、体会,对语文教材中的学习内容进行整合,让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学会上下联系,借鉴已学过的内容和经验,展开对新知的学习。老师则要对课文中的情节和故事场景进行合理的渲染,联系前后文的内容,把它们引入作为本课教学的案例,这样就能有机地让学生加深对本课教学内容的理解。例如:我在教学《槐乡的孩子》这篇课文时,先向学生介绍了自己的家乡,对自己的童年生活进行回忆、描述,并适时地问学生的家乡在哪里,进而过渡到《槐乡的孩子》这篇课文的学习,学生自然也会对别人的家乡充满着好奇,想知道“槐乡的孩子”的童年究竟是怎样的开心和无忧无虑;
其次,老师要将语文教材中的一些抽象的内容形象化。抽象的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学习难度的,这就要求老师要合理引入案例教学使之形象化。如“军国主义”这个词就是一个十分抽象的概念,以小学生的感知能力和他们的文化水平,很难理解这个词的具体含义,而对这个词语进行抽象化的解释又不能达到小学语文的教学目的。我在教学时针对班级学生的实际,选择一些“军国主义”色彩浓厚的电影通过多媒体设备在课堂上进行放映,让同学们观看影片之后,进行讨论,谈感受,再对“军国主义”的意思进行解释就显得非常清晰,加深了学生的理解,也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第三,语文老师要乐于俯下身来向学生学习,对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需求进行密切关注,多创设一些体验平台,让学生能够结合现实生活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让语文教学生活化,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还能够让学生学会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方法,进而在与他人的交流过程中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在相互交流中共同进步,健康、和谐发展。
四、结语
总之,运用小学语文案例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案例教学还应该与其他的教学方法相互配合,取长补短,才会更让学生喜欢和接受,进而促进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语文教师只有在大量的教学实践中去不断探索,开发利用教材,以生为本,收集案例资源,合理渗透到课堂教学实践之中,让案例教学发挥出它应有的价值,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会让我们的学生们受益终生。
作者:王平南 单位:福建省惠安县辋川中心小学
第六篇: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模式分析
案例教学起源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由美国哈佛学院进一步发展推广。案例式教学可以促进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不断转化,通过具体的情境,将隐性的知识外显,或将显性的知识内化。工程管理是应用性较强的学科,而工程管理的核心课程《工程项目管理》基本都涵盖进度、成本、质量、安全、组织、风险等章节,而这些章节如果教师进行陈述式讲解,或逐个知识点讲解(干条款讲解),学生会感到相当枯燥,特别是质量、成本章节,基本上都是条条款款,学生没有参与其中自然没有兴趣。那些枯燥的干条款学生自己完全能够看懂,所以很难有思考,加上其他的一些原因,学生很难集中精力,教学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针对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特点,应采用讨论启发式的课堂教学形式[1-5]。传统的理论教学注重系统性、逻辑性的传授基本理论知识,而案例教学更重视对个案的探讨和研究。案例教学具有典型性和针对性,在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和讨论的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感,增加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
一、案例中的角色定位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系统性很强。一个项目从最初构思—决策—设计—施工—竣工—后运营中所涉及的成本、进度、安全、质量、HSE等都可以采用案例的方式进行讲解。这里涉及以谁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即角色定位,因为从不同的参与方来理解成本、进度、质量等是不一样的,尽管这些目标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基本上《工程项目管理》课程都是从业主的角度来编写的。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分别以业主、承包商、设计人员、监理人员或政府人员等角度来理解上述问题,同时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目前就业也限于5方(以上提到)。在案例教学中可以设置不同的角色来讨论问题,从而引出章节中的知识点,如工程有风险,作为项目经理的你如何应对;作为监理的你如何应付;作为设计人员的你如何应对。可以让学生们理解不同的角色关注点不太一样,但却又有统一,然后进一步设问:是不是所有的风险都要考虑,你能想到的工程风险应对的办法。通过学生们的讨论,讲解风险的识别、风险的评价、风险的应对措施。大部分学生们基本都会想到风险的回避、风险转移,这时教师要注意引导,从而把工程风险的应对措施风险回避、风险转移、风险预防、风险自留等逐一讲解。(要求学生以当事人的身份,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进行对所扮演的角色进行分析)。
二、设问(案例中的层层设问)
目前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中各个章节涉及到的案例较多,但案例基本都只涵盖了某一章节的部分知识点。如果在已有的案例基础上加以改编,或者自编案例涵盖某一章节全部知识点,使知识的讲解更具系统性,案例中层层设问,使学生的兴趣始终保持,从而可以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这里以工程项目管理策划章节为例来设问,例如为什么要建一栋房子(桥梁或是隧道等)?你脑海中有几种构思,例如同是穿越河道,可以隧道,可以桥梁,如何选择,这就是构思的选择。期间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选择所要的项目,分析其优缺点。比如隧道对地面干扰少、隐蔽工程、不受自然气候的影响,但其缺点是地质勘察工作量大、时间长、投资多,受地质条件制约大,有一定的风险性;隧道造价大大高于桥梁工程,而桥梁是一种景观,可以很好的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结合,给人以美的感觉。同时桥梁工程地质勘察工作要求低于隧道;桥梁行车条件好,时速可达100公里,隧洞污染较严重,最高时速60公里。那么如何使自己的想法让别人知道,如何写项目建议书的问题就可以随之引出:你认为项目建议书应该有哪些内容会引起别人的注意,让别人信服,从而接受建议,接受了项目建议书。如果是比较重要的工程要进一步论证(可行性研究报告),那么进一步论证应该论证哪些内容?中间教师应给予适当的引导,经济上、技术上现在能否实现、是否破坏环境等,什么情况下代表着项目正式立项。通过一系列的设问,可以把策划章节的知识点全部引出,同时也引出了以后学生工作可能要接触的实际情况,写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这些问题的抛出,既可以引发讨论,同时又是学生们以后要从事的真实工作,这样的教学形式可以将理论与实践很好的结合。
三、讨论式案例教学模式
案例是针对一个真实、具体发生的事件的反思与探讨,是对已经发生的事实的再现与思考。正如案例教学专家理查特(Richent.A.E)所说:“教学案例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和描述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教学实践故事。目前案例教学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模式:
(一)讲解式案例教学
讲解式的案例教学和传统的教学模式区别不大,只是以案例来讲解,增加了讲课的生动性,学生并未参与其中,互动性不强。
(二)讨论式案例教学
讨论式案例教学,学生参与其中,师生有互动,更容易引发学生的思考,但是如果学生数量较多,场面难以控制,另外在讨论中,教师的引导非常重要。
(三)辩论式案例教学
辩论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反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为特征。由小组或全班成员围绕特定的论题辩驳问难,各抒己见,互相学习,在辩论中主动获取知识、提高素养的一种教学方式。讨论教学目的是通过学生的讨论使知识点趋同,更好的掌握知识点,因此辩论式案例教学不太适合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本研究中采用讨论式案例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可以就一个问题经过讨论而使知识点掌握的更全面,通过讨论使学生参与其中,知识点掌握更加牢固。但是,由于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较多,课时有限,不能够分组讨论。如果是小班教学,可以采用分组讨论,这样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四、结语
案例教学模式在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使学生参与其中,同时在案例中合理的层层设问,可以引发同学思考,并参与讨论,就工程项目管理各个章节写案例,可以使知识点更加系统性,环环相扣,使学生精神一直处于比较兴奋的状态,学生认真程度大大提高,知识点掌握更加牢靠。
作者:潘海泽 缪玮 贺建 单位:西南石油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第七篇:案例选择原则下纲要课案例教学研究
案例教学法,就是教师依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通过设置或展示某个或几个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分析、研究、讨论,进而得出结论的一种方法。案例教学法是20世纪初哈佛大学首创的一种教学方法,并在管理学和法学的教学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凸显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扩大了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度,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独立分析、讨论交流获得真知或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改传统讲授法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能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需尝试和施行案例教学法,以增强教学效果。顾名思义,案例教学法是以案例为基础的一种教学方法,所以选择合适的案例是案例教学的前提和基础,直接影响着案例教学的成败。本文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为例,系统分析案例教学的案例选择原则。“纲要”课教学内容涉及从1840年至今的历史,时间跨度大,这段历史进程波澜壮阔、跌宕起伏,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牵涉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多,史料浩繁,为“纲要”课案例教学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选择的余地大了,往往更难选择了,如何选用合适的案例进行教学,是教师第一位要解决的问题。根据“纲要”课的政治理论课性质,案例选择应遵循目的性、典型性、真实性等原则。
一、目的性或针对性原则
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都是为教学目的的实现服务的,所以案例教学不能为案例而案例,而应该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师教学设计的构思,有针对性地选择案例,充分体现教学目的,达到教学效果。比如在“纲要”课教学伊始,一是针对课程性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以史讲论,以论为主,需要进行历史史实的讲述,二是针对大一学生刚进入大学校园,还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目标尚未清晰确立的情况下,可以安排教学案例《人生探索的历程》。此文是1936年埃德加•斯诺在延安采访同志,汇集而成的,文中概述了同志青年时期的思想变化,及最后形成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过程。这个案例涉及戊戌变化、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历史背景,它的使用不但可以向学生呈现从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夕的历史,而且同志青年时期思想变化历程的分析,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人是社会人,人的思想变化和社会发展是分不开的,因此大学生成长成才不应双耳不闻窗外事,而应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养成关注时事、适应社会的习惯;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目标的确立要经历漫长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作为大一的学生,目标尚未确立,既不能急躁,又不能放弃,而需要不断探索,正像爬山一样,到达不同的高度看到的风景不同,当到达山顶,一览众山小时,目标才会逐渐显现并明确。选取这个案例放在“纲要”课“开篇的话”的教学中,与其说是在于历史知识的展现,不如说更是在于对大一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引导。
二、典型性原则
案例很多,但是要想说明问题,必须选择具有典型性或代表性的案例,这样才能在分析的过程中由个性推到共性,获得基本认识和理论知识。“纲要”课每一章节牵涉的人物和事件都很多,众多的案例,皆能从一定的角度说明问题,但是由于课时限制,不能一一展示,需要取舍。所以应从具体章节的教学目的出发,选取反映比较全面、具体,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案例进行教学。比如讲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时,可以选取《刘鸿生企业集团的社会主义改造》作为教学案例。刘鸿生是上海早年著名的民族资本家,曾有“火柴大王”、“煤炭大王”、“水泥大王”之称,所以比较有代表性。再者案例内容分别展现了国民党统治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刘鸿生公司的发展情况,特别是国民党时期刘鸿生公司被吃拿卡要与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对刘鸿生公司的帮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些内容更易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民族资本家愿意接受改造,为什么我们能通过和平的方式消灭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分析文化渗透时,使用学生熟知的外国电影、电视剧作为案例比较有说服力且效果好,因为学生在观看这些影片时,往往热衷其大手笔的制作,忽略里面的西方价值观、意识形态的宣传和传播,但经老师的分析和指点,学生能深切感受到这些问题的存在,并切身体会到文化渗透的无形及危害。
三、真实性原则
进行案例教学时,选择的案例必须是真实的,而不是杜撰的,案例里面的数据必须准确,观点必须正确,这样才能有的放矢,进行分析。因为采用的案例如果是杜撰的或者里面的数据有误等,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不但浪费时间而且也不易得出正确的结论,不能达到教学目的。而且现在教师已经不是绝对的权威,互联网的普及,使学生获得信息非常便捷,他们常常通过百度等搜索引擎考证教师的引用和举例,一旦他们发现案例内容有误,就会立马质疑老师的人品、知识和能力,从而导致对教师的失望,和对学习的怀疑。虚假案例的使用,不断会严重影响师生关系,而且也会影响到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因此,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应进行认真分析和查证,确保案例的真实性。
四、系统性原则
因为教学目的往往是综合性的要求,这就需要案例内容反映全面。如在进行“文化渗透”内容的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1840年后,列强为了奴役、麻痹中国人民,宣扬种族优劣论,借着传教的名义,在黑色教士袍掩盖下的侵略之实,而且要让学生们认识到,现在西方对中国的文化渗透依然存在。但是现有的具体案例都是从具体某个阶段、某个角度说明问题,单个案例很难达到教学目的,这就需要教师对案例进行剪辑和整合。如剪辑鸦片战争前后有关西方传教士侵略行径的内容,剪辑电影《2012》中有关贬低中国人形象和宣传美国人救世形象的内容,同时加上《十条戒令》和苏联解体后十年经济衰退的内容等,用蒙太奇手法把这些内容按照逻辑顺序整合在一起,并系统地展现给学生,既能让学生感受到文化渗透的危害,又能让学生提高警惕,自觉在头脑中构筑起钢铁长城抵御文化渗透。再如,为更好地让学生认识日本侵华史和为何直至今日日本右翼势力依然十分猖獗,可以剪辑电影《南京梦魇》中日本军国主义思想的产生和军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剪辑影片中日军野蛮、大肆屠杀中国人民的镜头,剪辑电影《东京审判》中日本青年被蒙蔽的内容和远东国际法庭艰辛审判日本战犯的镜头,加上李秀英在东京胜诉的内容等,一一展示给学生,这些内容的剪辑和整合,目的在于使案例内容系统完整地反映教学内容,从而实现教学目的。
五、时效性原则
在“纲要”课教学中,有些教学案例可以常用不衰,比如在“《南京条约》:一道耻辱的界碑”、“江河日下的天朝”等教学案例,这些案例的内容人们比较熟悉,案例中的人和事出现的时间比较早,可以说作为历史已被人们所接受,所以这些教学案例可以一直使用下去。但有些案例的选择必须体现时代性,与时俱进。否则,案例陈旧,要么不能说明问题,要么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列强对我国边疆蚕食的教学中,说明藏独、疆独、台独等分裂势力都是在列强侵华和外国势力插手中国内政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问题时,2008-2010年间以“拉萨314打砸抢烧事件”为教学案例,效果非常好,学生从媒体获得的信息和教学案例内容形成共鸣,加上教师的引导,学生无论在接受案例内容上,还是在结论的得出上都比较容易。2012年9月,日本内阁会议决定用20.5亿日元,从所谓“土地权所有者”手中将钓鱼岛“国有化”,中国政府和人民用不同的形式多次进行强烈抗议。钓鱼岛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所以2012-2013年间以“钓鱼岛问题”作为教学案例分析中日关系,不但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而且能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史实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理国。并且由于学生对钓鱼岛问题的持续关注,所以案例展示比较容易,教师只需要突出要点、陈述关键点,就能给予学生全面的认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教育性原则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高校培养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在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手抓理论知识教育,理论知识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缺了知识教育,思想教育就没了根基,一手抓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知识教育的凝练和升华。案例是工具,案例的使用是为教学服务的。所以,从育人目的出发,选择的案例必须具有教育性,除能充分体现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外,也要尽量能触动学生的心灵,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比如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研事业发展的教学中,选用“两弹一星”的教学案例,既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我国科研事业发展的艰辛历程,而且可以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以钱学森、邓稼先为首的科学家投身祖国建设的奉献精神和拳拳爱国心,让学生深受爱国主义教育。
七、生动性原则
在遵循上述几个原则外,选择的案例还需尽可能具有生动性、形象性。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枯燥的案例不仅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在案例内容选择上教师要善于选取中国近现代历史长河中有血有肉的片段,在案例形式上,教师既可以选用文字案例,也可以选用具有声像效果的视频案例,其目的都是以生动、形象的史实打动学生的心灵、产生情感体验,并在分析讨论的基础上得到理论的认知,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案例教学中,案例选择是第一步,是前提和基础,选择的案例合适与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纲要”课教师应在立足于课程性质和特点的基础上,坚持目的性、典型性、真实性等原则精选教学案例,并妥善处理案例展示、案例问题设置、组织学生讨论、教师点评总结等其他教学环节,方能充分展现案例教学的特点,发挥案例教学的作用,达到教学最优化。
作者:王亚娟 单位:黄河科技学院社科部
第八篇:经济法案例教学研究
《经济法》是职业院校经管类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运用经济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传统的经济法课堂教学中,单一理论的学习很难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因此,如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以提升课堂学习效果、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是目前职业学校经济法课程教学中需要解决和探讨的问题。笔者根据课程特点,在经济法教学中广泛采用案例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试图进一步探析案例教学法的运用。
1经济法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教师按照教学要求,根据教学内容,将具体的案例呈现在学生面前,师生通过讨论或研讨来进行学习。教学中既可以通过分析、比较,抽象出某些一般性的结论或原理,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者他人的思考来拓宽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经济法案例教学,是指在经济法授课过程中,通过展示、讨论、讲评案例等方式,完成课程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
1.1经济法的课程特点要求应用案例教学法
经济法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主要侧重实际工作中经济法律知识的操作和应用。与其他课程相比,经济法具有几个显著特点:一是经济法包括多门法学知识,涉及内容广泛而丰富,教学任务较为繁重;二是经济法更新速度快,因而教材的内容也在不断地补充和修改,教学过程中也要及时更新;三是经济法的理论性强、实际操作性强,因而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传统的单一理论教学过程停留在教师照本宣科的主导层面,不但无法将抽象、空洞的经济法理论阐述和分析得准确透彻,而且学生很难主动将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在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正好可以弥补理论教学的局限性。
1.2职业学校的学情要求应用案例教学法
职业学校学生知识基础薄弱,理论学习能力和学习主动性都较差,对于枯燥的经济法理论知识和法律条文的学习缺乏兴趣。因此,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在教学中深入浅出,通过生动具体的案例来学习,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经济法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案例选择存在局限性
经济法案例教学重视案例的应用,因此案例选择的好坏是决定案例教学成败的关键。然而,目前经济法课堂中选用的案例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大部分经济法教材都是以阐述理论为主,较少引用或完全不引用案例,而案例教学要求收集和整合大量的案例。其次,现有案例由于编写人员水平的局限或案例库建设的仓促,没有很好地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存在牵强附会的情况,这样一来,案例教学不仅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会让学生产生更多的疑问。另外,由于经济法律法规更新快,过于陈旧的案例不但不适合案例教学的需要,而且未及时更新的旧法规容易误导学生,极大地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2.2课堂时间和空间有限
经济法课堂教学以讲授基本概念、基本制度及法律法规为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会用大部分时间来讲授理论知识,很难充分对案例进行深刻的剖析,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更是受到课堂时间限制。另外,教学活动的地点仅局限在教室,很少有机会和条件外出进行经济法律业务的学习和实践,如社会调查、模拟法庭训练、法院庭审观摩等。其中法院庭审观摩涉及的案件就是最好的最真实的案例,因此,实践性教学的缺失极大地束缚了案例教学的施展。
2.3教学方法缺乏灵活性
现实的经济法课程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授课教师依然恪守传统的法条释义、理论讲解的填鸭式教学,即使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引入了大量的案例分析,其目的也在于以案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学习之初学生可能会觉得新鲜,但若整学期都采用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而不帮助学生真正理解经济法律条文的内容以解决现实问题,期盼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较为困难。
3经济法案例教学的具体运用
3.1精选典型案例
案例是经济法案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非所有的案例都适合于教学。首先,教师可以从电媒、纸媒以及网络上精心收集和选择真实典型的案例,如《焦点访谈》、《法律日报》、《中国律师报》、中国法律信息网等媒介,力图使所选择的案例具有实践性和运用价值。其次,案例的选择必须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在案例教学中,案例只是教学的一个载体,引用案例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更好地去理解经济法条,掌握相关的经济法律理论、基本原则和基本规范。所以,教学中使用的案例必须体现或包含所要阐述的经济法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等。如果缺乏这些基本内容,那么,案例就失去了作为教学载体所具有的作用,就不能成为教学案例。最后,案例必须要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接受能力相符合。若教师选择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的案例,就很难通过案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也达不到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效果。经济法案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提高课堂效果。因此,只有所选择的案例与学生水平相一致,经济法案例教学的运用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3.2教学形式“立体化”
在经济法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理念。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组织教学,把大量的时间让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真正让学生自主地研究学习、独立地思考分析,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开拓他们的视野,以充分体现案例教学的优势,提高学习效率。另外,也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条件,安排学生进行实践性学习,如组织模拟法庭、参加法院庭审观摩,使案例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从而达到教学形式的“立体化”。
3.3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在实施经济法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虽然有其不可比拟的优点,但单一的教学方法无法完全实现教学的系统性,若组织不当,往往很难达到好的教学效果。目前,在专业课教学中,还经常将案例教学结合情境教学、项目教学等教法学法,辅之以黑板、多媒体、网络等教学手段。教师应该充分掌握教学方法、灵活运用教学手段,更好地将其实施到经济法案例教学中。总之,案例教学在经济法教学中占到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使教生在课堂内就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满足经济法课程对教学的严格要求。实践性教学的运用也有利于案例教学冲破课堂的局限性,提高学习效果。当然,案例教学并非唯一的经济法教学方法,它还应当与其他教学法灵活地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作者:蒋丽敏 单位:江苏省宜兴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