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安全工程的初步建设与发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安全工程的初步建设与发展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安全工程的初步建设与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给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随之而来的,社会对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逐步增多。安全工程专业的高等教育是培养安全类人才的主要途径,是安全科学发展的基础,也是搞好安全工作的主要保障。我校安全工程专业通过近几年的专业建设与探索,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以及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形成了较完整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安全工程;专业建设;课程建设

安全学科自20世纪50年代末设立第一个安全工程本科专业以来,到2016年,在教育部备案开设安全工程专业的高校达170多所,涉及专科、本科、研究生等多层次教学。2011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正式将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单列为一级学科,标志着学科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1]。我校的安全工程专业于201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

一、安全工程专业设置与建设现状

我校安全工程专业的建设与全国其他高校安全工程专业相比,尚属于起步阶段。安全工程专业的特色是建筑、工程安全,是依托我校的建筑学科,结合建筑施工工程行业的发展状况而设立的,这为安全工程专业的后续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对学生将来的就业也有一定的保障。由于安全工程专业是我校新专业,所有的专业建设内容都是从零做起。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中心,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工程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掌握安全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安全工程师的基本能力,能在建筑、工矿企业、设计研究院、安全评价、公安消防部门及相关的科研、生产、教学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安全技术或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进行安全工程专业建设。安全工程专业目前还没有毕业学生,在校学生2014级40名本科生,2016级42名本科生,2017级44人。目前大四学生完成了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程的学习,并且大部分同学已经开始签约工作单位,工作单位均为央企及国企,如中建八局、中交二公局、中交二航局、中铁十七局等单位。大一、大二学生还没有接触到专业方面的具体学习。在专业实践环节建设中,与企业签约2个实习实训基地,建成2个安全工程专业实验室。

二、安全工程专业建设发展情况

安全工程专业具体在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建设:(一)师资队伍建设目前安全工程专业有专职教师5人,其中副教授1人,讲师3人,助教1人,均具有硕士及硕士以上学历,其中2名教师具有国家二级安全评价师执业资格证书,2人为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外聘专业教师1名,补充了专业师资力量。为了提高教学水平,专业教师参加了“教学名师从教经验谈:课堂教学的艺术”、“高校教师必备教学技能与案例研讨”、“全国高等院校‘对分课堂’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等相关培训。现有的安全专业教师虽然拥有高学历和丰富的理论知识,但在有效指导学生开展教学和实践中存在一定困难,仍需要进行有效的实践锻炼,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目前已经有两位教师到企业进行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安全评价等方面为期半年的实践锻炼,效果较好。(二)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由于安全工程是新专业,实验室建设还不完善。目前已经建成的安全检测与监控实验室、安全人机实验室,可以满足部分课程的实验教学要求。安全人机工程实验室,通过安全人机系统相关实验设备来完成安全心理学实验、人体生物力学实验、职业能力测试、人机环境模拟等实验。安全检测与监控实验室,通过安全检测与监控相关实验设备来完成气体与粉尘的检测、工业噪声的检测、无损检测等测试项目,可以为职业卫生学、工业通风与除尘、压力容器安全、建筑安全、安全检测与监控等多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提供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该实验室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安全工程专业的理论和设备的能力,提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环境,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为学生提高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另外关于实习基地建设,目前已经与长春市职业危害检测检验中心、吉林省长发海昂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两个企业,签订产学研合作暨校外实习基地协议,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的机会。(三)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及实施安全工程专业2014年开始招生,执行2014版人才培养方案。2014版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经过到相关高校调研,与企业(建筑施工单位、水利施工单位等)专家的访谈,由相关人员参加,最后确定人才培养方案的终稿。目前正在进行新一轮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专业负责人带领专业教师,到吉林建筑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河南理工大学等高校进行了实地调研考察,对其实验室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深入了解。通过网络对北京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东北大学、吉林化工学院等高校进行了安全工程人才培养方案的调研工作。到河南科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郑州市东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河南理工大学安全技术工程研究院、新发建设集团、吉林建工集团、中建八局(长春)、黑龙江省鑫祥安全评价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了安全工程人才需求情况调研,并根据专业认证相关要求,正在着手2018版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四)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吉林省政府共建安全工程专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与吉林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设长春工程学院。特别推动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安全学科建设工作。借助该平台能够在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上,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

三、安全工程专业课程建设发展情况

(一)合理配置教学资源1.教师配置由于专任教师的数量较少,完成安全工程的所有教学任务有一定的难度,在这样的情况下,采取了与其他相关学科教师联合授课的方式,而安全工程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均由安全工程专业的骨干教师进行讲授,每门课程都由2人进行共同讲授。比如《安全人机工程》、《职业卫生学》、《事故案例分析与法规》等课程均由2位安全工程专业教师共同上课。对于专业基础课《建筑概论》、《建筑施工》专业性质较强,聘请了土木学院及建设学院的教师进行了专业基础讲授,《电气安全工程》聘请了电信学院的教师讲授,效果较好。另外《安全检测与监控》课程聘请了企业专业人员进行授课,这样使学生有机会直接接触现场的工作人员,对专业知识有了除课堂理论学习之外的深入了解。这样的授课方式,可以满足基本教学任务完成,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也使学生得到更好的专业基础知识教育。课程讲授的过程中,在传统讲授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对分教学方法进行。2.课程之间有机结合根据专业需要及课程特点,合理安排各个课程的开设顺序,先开设的课程,为后开课程作必要的铺垫[2]。如《安全系统工程》、《安全管理学》、《安全人机工程》作为后续课程《安全评价》的基础,《防火防爆工程》、《建筑概论》作为后续课程《建筑消防技术》的基础,《职业卫生学》作为后续课程《工业通风与除尘》的基础等等。这样避免了后续课程出现不必要的重复情况。(二)加强新教材建设积极选用十二五、十三五高等教育规划教材,所有教材均为教学水平较高的相关院校编写的教材和规划教材。专业教师积极参与了安全工程专业教材《安全系统工程》、《工业通风与除尘》、《职业卫生概论》等的编制工作。

四、教研教改情况

2015年申请并获批校级教研项目:《安全工程以强化实践为主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研究》、《安全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及《基于转型视野下的我校安全工程专业培养模式研究》,1项已结题,2项正在进行中。2017年申请并获批的校级教改项目“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安全评价》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正在进行中。

五、结束语

我校的安全工程专业的整体建设,尚属于起步阶段,未来的安全工程专业整体专业建设水平将有所提升,培养出的学生将具有“两个并重型”,即具有建筑工程行业特点的安全管理与安全技术并重型和通用安全管理与安全技术并重型。为社会培养和输送的学生应该是“懂技术、会管理、能创新”的安全工程专业人员。

参考文献

[1]张景岗,张桂英.安全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技术,2011(2):151-155.

[2]李楠,宋晓燕,漆旺生.安全工程专业建设创新措施及成果分析[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8(2):108-111.

[3]石一民.安全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与人才培养探索[J].广州化工,2012(16):208-210.

作者:刘新 李丽 关忠慧 单位:长春工程学院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