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思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思考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思考

【摘要】本文对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情况、存在的问题作了介绍,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以供其他类似工程参考。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问题;建议;光泽县

1基本情况

1.1资金渠道和建设期

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经历了四个五年规划(即“十五规划至十三五规划”),上级补助资金来源主要是水利和发改两个渠道。发改支持的对象是集镇水厂,按建设规模确定补助资金,县部分乡镇所在地水厂为该建设项目。“十五规划”前期,老区、移民等部门也支持了部分老区村和移民村的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水利部门是主渠道,从解决行政村到自然村,从整村到整乡推进,共开展5批次项目建设。第一批为2002年之前的人畜饮水解困工程,每村补助2万元,共投入16万元,解决8个少数民族村1890人的人畜饮水问题。第二批为2002—2008年,主要解决行政村所在地饮水不安全问题,省补助3万~5万元每村,市、县每村各配套1万元,共投入519万元,完成77个村2.98万人的饮水安全工程。第三批为2008—2011年,主要是整村推进饮水安全工程,补助标准按人口计算,分别是60元/人、161元/人、260元/人、487.5元/人,共投入2059万元,建成118个项目点,解决4.94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第四批为2011—2015年,以整乡推进的方式,完成投资4173万元,解决8.56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第五批为2016—2020年,以拾遗补缺、巩固提升为主,至2018年共下达资金479.2万元,解决1.38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截至2018年,全县共投入7246万元,建成368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基本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覆盖。

1.2水源和规模

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水资源丰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取水来源多样化,规模偏小,点多面广。据统计,全县共有368处取水工程,其中河水提水1处,取水库6处,深水井80处,山涧引水281处。日供水20m3以下的125处,20~200m3的236处,200m3以上的7处。

1.3管护和保证率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管护由各行政村牵头组织,管护资金多数靠上级补助和集体自筹。据统计,有落实管护机制、有专人管理的286处,占77.7%,无人管理的82处,占22.3%。可正常供水的274处,供水保证率不够的29处,不能供水的65处。

2主要做法

2.1政府主导,精心组织

县政府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作为为民办实事的工作来抓,成立了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水利、发改、财政、卫生和各乡镇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解读政策,统筹协调,分析和解决问题。各职能部门和乡镇各行其责,通力合作,认真组织做好调查摸底、规划勘测、资金筹措,确保项目顺利开展。

2.2严格程序,保证质量

各乡镇政府按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要求,全过程以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财务管理制进行管理。建立了多层次、多部门的质量监督体系,确保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制度化、规范化。2015年8月,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也依托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挂牌成立了县农村饮水安全水质监测中心,共完成投资102万元,配备了移动采水车、气相色谱仪等水质检测设备,将不定期对全县范围内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进行抽检。

2.3完善机制,推动管护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竣工验收后立即移交村级集体组织管理,由乡镇组织成立饮水工程建后管护督导组,加强对日常管护的督查,落实管理责任。目前全县成立了32个农村用水者协会,对全村用水情况进行协调管理,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护有制度、有分工、有责任人。多数村级组织有落实管理机制,承担了管理责任,有的村还积累了许多很好的经验。2015年对各乡镇、村供水管护人员分3批进行集中轮训,累计参训人员达110人。培训内容主要是对水厂运行的日常管护、加药消毒等基本知识进行现场讲解、操作示范,提高管护人员的专业水平。

2.4加大投入,强化保障

2015年9月,经县政府常务会研究,设立了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农田水利设施建后管护基金,并出台了《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农田水利设施建后管护基金使用管理办法》和《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规定(试行)》,明确管护主体及管理责任。县水利局向省里争取到每年170万元的农田水利设施维修养护资金,专门用于农村水利设施管护补助。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护予以政策倾斜。有的乡镇还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纳入村级创业竞赛。通过强化各种保障来推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3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3.1地域和人口分布的特殊性,导致建设资金

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地广人稀,是典型的丘陵地形,农村群体以散居为主,可供水源地离村庄较远。现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补助资金是按人口或统一标准计算下达的,自筹资金又不能到位,供水点的实际建设资金远远不够,导致建设标准降低。另外,已建成的供水点规模偏小,绝大多数日供水能力在20~200m3左右。同时,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人口变动随之加快,又导致了供水的结构性矛盾。根据初步调查,有80%的供水点实际供水量只有设计的40%,20%的供水点不能满足实际用水需求。

3.2主体意识和责任不落实,导致建后管护不到位

村集体组织和农村用水户是管护的主体。许多村和农户都存在等靠要思想,总认为国家出钱建设就必须由国家来出钱管理,主要表现在:村级组织不组织,不收水费没钱管,不落实机制没人管。导致建好的工程渐渐失去供水能力,直至瘫痪。据统计,全县65处不能供水点基本上属于这类情况。

3.3水质监测和水源地保护不到位,导致水质合格率下降

全县农村集体林分户在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在后,这样就存在水源地林权个人属性与饮水工程公益性的矛盾,水源地的保护措施很难落到实处,进而影响水质和供水量。另外,全县多数村民对饮用水加药消毒认识不足,存在抵触情绪,造成微生物指标不合格。据监测,近年来全县农村饮水水质合格率在20%~50%之间,主要是微生物(大肠杆菌)超标。

3.4经费投入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程的建设与管理

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为苏区县,财政收入不高,从近几年建设情况来看,县、乡、村财政基本上没有安排专项资金用于饮水工程前期的规划勘测和后续的维修管护,就导致项目资金投入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质量,后期管护也跟不上。

4思路与建议

4.1摸清底子,分类实施

组织各乡镇、村对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现状,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再排查梳理。主要是要摸清各供水点的运行现状、供水能力和管护情况,对排查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针对不同的情况拿出有效措施,为下一步项目提升完善做好准备。

4.2完善机制,落实管护

加大宣传力度,改变广大群众等靠要思想,鼓励乡、村、组积极探索项目建后管理方式,乡镇、村之间加强交流,对好的做法、好的经验及时总结。汲取其他市县好的管护理念,在全县推广。

4.3落实乡镇、村主体责任

要求乡镇、村落实好主体责任,各乡镇要定期对辖内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各受益村要安排专人对供水设施进行日常维护,要做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障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

5结语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人民群众最关心、迫切需要的民生工程,农村饮水安全是全面奔小康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在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指导下,应从水质改善、水量保障和生态恢复等关键问题入手,综合施策、系统治理,明显改善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饮水安全问题,为创建国家生态食品城打下良好基础。

作者:郑政枞 单位: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水利电力技术队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