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地保护措施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结合青海省大通县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现状,并根据该县农村水源地保护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的实际情况,提出建立多部门联动管理机制、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建立水源地保护长效机制、提高民众保护水源环境意识、建立水源地信息制度等具体措施,可对大通县农村水源地保护起到积极作用,从而进一步保障居民的生活饮用水安全.
关键词:农村饮用水源;饮水安全;水源地保护;大通县
1大通县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现状
1.1基本情况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部河湟谷地,祁连山南麓,湟水河上游北川河流域,县城桥头镇距西宁市35km,地理坐标为东经100°51'~101°56',北纬36°43'~37°23',全县总面积3093km2.大通县是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海拔2280~4622m,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大通县水资源相对充足,县境河流属湟水支流北川水系,主要河流有北川河及其支流宝库河、黑林河、东峡河等,四条流域涵盖了大通县的20个乡镇.全县水资源总量为67135万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65650万m3.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为16133万m3(44.20万m3/d).[4]根据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成果,大通县20个乡镇建有171处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其中地表水水源地7处,地下水水源地164处,设计供水规模1464.25万m3/a,设计供水人口38.43万人,年实际供水量为1462.68万m3,主要分布在北川河流域、黑林河流域和东峡河流域.[5]
1.2水源地水质情况
大通县农村饮用水水源处于水源的源头,水质情况良好,根据大通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环境质量监测站检测结果,各水源地水质各项指标正常,均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GB5749—2006),均达到Ⅲ类及以上,水源地水质安全.大通县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数量众多、分布分散,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内没有企业污染源排放,不存在点源污染,但有农田分布和居民居住等,会产生一定的面源污染.生活污染源主要是农村居民生活中使用的各种洗涤剂和污水、垃圾粪便等,多为无毒的无机盐类.[6]
1.3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情况
大通县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工作比较滞后,171处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中,已经划分了水源地保护区的仅有5个,从2011年相继开始实施水源地保护项目后,也只有15%的农村水源地设置了保护标志、警示牌及网围栏隔离保护.大通县农村饮用水水源地通过项目的实施加大了宣传力度,遏制了人为污染,为有效保护水资源、提高蓄供水能力、保障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由于长期缺乏资金投入,管理职责交叉等问题,农村饮用水水源地还存在防护体系和安全保障措施薄弱、水源地的隔离防护、水源涵养和日常监控等工程建设滞后现象特别严重.
2大通县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建设保护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相关政策法规有待完善,执法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我国水资源保护的法律制度主要散见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而现有的法律法规对污染饮用水水源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较劲,没有形成良好的法律威慑作用.[7]从地方来看青海省制定了《青海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西宁市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办法》、《青海省湟水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等相关政策法规,大通县也相继出台了《大通县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管理办法》《大通县饮用水水源地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大通县农村供水生产安全应急预案》等政策措施,但水源地保护涉及多个职能部门和乡镇,实际工作中存在部门职能交叉、重叠或者缺位问题,跨部门联合执法的工作机制不够健全,责任主体不明确,致使一些问题不能及时有效解决.
2.2水源地周边环境有待改观,基础设施有待完善
2017年中央环保督查后,大通县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上游及周边地区的一些农家乐、规模化养殖都已得到整治,消除了污染隐患.通过工程措施农村饮用水水源地虽然进行了围栏防护和警示牌的设立,减少了水源周边的人为活动,但大部分水源地周边紧挨耕地,生产使用的化肥、农药、残留物等面源污染仍然是重要污染源.近年来,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小城镇建设迅速发展,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排放量也在逐年增加.目前,大通县各乡镇农村基本都设立了垃圾集中收集设施,但清运处理不够及时,农村没有污水收集处理系统,许多水源附近就是村庄,污水、垃圾通过雨水下渗到地下后汇流到水源地,对地表水源和地下水源造成影响.
2.3水源保护区、保护范围划分有待加快,供水工程水质检测覆盖率有待提升
由于大通县水源地点多面广,水源保护区划分需要环保、国土等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等原因,造成水源保护区的划分工作滞后,所以要进一步加大水源地保护区划分并完善水源地保护与管理长效机制.水质检测是保障水质安全的重要途径,从源头上保证水质安全,将大大提高饮用水质量标准.目前,由于资金、技术等短板因素,大通县农村水源地取水口只有大通县三乡二镇43村饮水安全工程、景阳中岭等八村人饮15个水源地有简易水质监测系统,定期检测由县疾控中心和县环境质量监测站负责,因此大通县农村供水工程水质检测覆盖率较低.
3大通县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措施
3.1建立多部门联动管理机制,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水源地保护涉及多个部门,结合大通县实际情况,组织环保、水务、住建、发改、财政、林业、农牧、国土、公安、卫生、广电、乡镇等相关部门,建立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制定和完善农村饮用水源环境保护规划,尽快完成大通县剩余未划定保护区的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工作,并按照各自的职责,严格项目审批、加强污染治理、隔离防护、监督检查、保护宣传等,将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3.2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保障供水安全
做到科学规划,将大通县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采用物理隔离措施,保护区网围栏设施、监控设施、标识与警告设施建设,限制人畜活动.加强大通县各乡镇农村垃圾清运处理系统建设,采用“户分类、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的处置模式统筹处理生活垃圾.同时加强农村污水收集处理系统规划建设,统一收集处理污水,避免下渗汇流.控制农田农药、化肥的使用,并推荐使用低毒、无残留农药、化肥.由相关职能部门实施联合执法开展农村水源地监督检查,成立大通县农村水源地保护领导监督机构,建立大通县农村水源地监测预警和应急反应机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大通县农村供水安全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3增加资金投入,建立水源地保护长效机制
大通县农村饮水工程水源地建设在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投入的同时,鼓励和引导各种形式的投资和融资,加快建立以国家投入为主体,社会各界踊跃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多层次筹集资金,增加基础设施投入的机遇,争取项目,争取资金,加大对大通县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项目和水质监测体系建设的投入,尽快对剩余未保护的农村水源地实施网围栏隔离保护、警示牌标志、水源涵养等项目,实施水质监测体系建设项目,并加强环境监测人员的培训,引进人才.将水资源管理理念转变成面向居民幸福的水资源管理模式,[8]抓好队伍建设,把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职能落到实处,[9]建立大通县农村水源地保护长效机制,公布水源监督电话、举报热线,发动群众采用各种方式参与水源环保宣传教育工作.
3.4保护水源环境,加强宣传力度
加大对农村饮用水水源地、输水设施、终端供水设备保护的宣传,做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使保护农村饮水安全成为每个农村居民的自觉行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的宣传作用,以正面宣传为主,大力推广科学种田、合理施用农药和化肥,报道开展水源保护工作取得的成绩,增强农民饮用水水源保护意识,建立水源地信息制度,定期向社会公众水源信息,提高公众参与率.
参考文献:
[1]刘昆鹏.我国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水源地保护存在问题及建议[J].深度分析,2013(10):19-32.
[2]水利部办公厅、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Z].水利部办公厅,环境保护部办公厅,2015.
[3]大通润利水电设计所.大通县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十三五”规划[Z].大通润利水电设计所,2016.
[4]大通水利电力管理站.大通县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Z].大通水利电力管理站,2017.
[5]大通润利水电设计所.大通县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规划[Z].大通润利水电设计所,2015.
[6]任伯帜,邓仁建.农村饮用水安全及其对策措施[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18(5):1811-1817.
[7]李铁光,宋实,潘丽雯.我国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现状、问题与对策探讨[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2(12):82-83.
[8]陈惠雄,杨坤,张海娜.水资源管理理念演化与管理模式比较[J].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7(2):46-52.
[9]许江南,孙正东,赵磊,等.小型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队伍建设若干问题的探讨[J].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7(5):79-81.63
作者:祁金秀 单位: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水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