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安全工程专业课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安全工程专业课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安全工程专业课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

安全工程是一门综合运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管理科学等方面的有关知识,识别、分析和预测生产、生活活动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防止事故和职业病发生的综合性交叉学科。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政府和企业对于企业生产安全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安全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从最初的矿山行业逐渐扩展到石油、化工、建筑、机械、交通、航空航天等各个领域。因此,各高校在制定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不得不兼顾各个行业对毕业生知识结构的不同需求,以培养具有宽广知识面的、能满足不同行业需要的通用型安全人才为目标来设置专业课程。这往往使得学生要学习的理论知识太多,却又缺乏足够的实践环节作为支撑,从而严重影响课程的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在安全工程专业课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教学法,让学生参与到项目实践中,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程度,提升理论内容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初步接触工业实际,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学生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

1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由于安全工程专业面向行业多、就业面广,很多高校将安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具有坚实基础和宽广知识面的、能满足不同行业需要的通用安全人才。综观各高校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大体可将安全工程专业的专业课划分为工程技术基础课、通用安全课、行业安全课三大类。为实现培养通用安全人才的目标,高校在安全工程专业课程设置过程中,大多以电工电子技术、流体力学、工程力学等工科专业通用的基础课为平台,将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人机工程、安全管理学等通用型安全类课程的作为专业课程体系的主体。为保证以上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一些具有行业特色的专业课程的学时、学分被不断压缩甚至取消。这就导致安全工程专业毕业生虽然具有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宽广的专业知识面,却往往因为缺乏具体的行业安全知识而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为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各高校不断强化自己的专业特色,根据自身特点,结合地方工业实际,建立以行业为依托的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另一方面更需要在安全工程专业课教学过程中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加强工程技术基础课和通用安全课两类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工业实际的结合,在保证理论知识教学效果的同时,使学生更多的接触工业实际,以弥补学生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

2项目教学法在安全工程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

2.1项目教学法及其特点

项目教学法(projectteaching)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其核心思想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实施或完成一个项目,并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相应的理论教学内容。项目教学法的特点在于[6]:

(1)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项目教学法要求学生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项目的实施过程,通过独立或分工合作的形式完成项目,从而使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发掘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还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交流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而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

(2)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际项目紧密结合,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将生产或生活实际中的项目作为理论教学内容的载体,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学生既可以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又能接触实际问题,从而避免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达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的目的。基于以上特点,将项目式教学法应用于安全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可以有效缓解由于行业安全课比例偏少,实践环节薄弱导致的学生对工业实际了解不足的问题[7]。同时,“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式教学还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2.2安全工程专业课项目式教学设计

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人机工程、安全管理学、安全学原理四门课程通常合称安全工程专业四大主干课,在各高校安全工程专业普遍开设。其中,安全系统工程课程开设尤为广泛。据统计,在我国开设有安全工程本科专业的院校中,86.2%的院校将安全系统工程设置为专业必修课;而在安全工程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中,超过70%的院校将安全系统工程设置为初试专业课;同时,安全系统工程的知识体系在注册安全工程师和安全评价师执业资格考试中也占有重要比例。因此,本文以安全系统工程为例,探讨项目式教学法在安全工程专业课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实施方案。安全系统工程课程的核心内容是各种安全分析、安全评价方法,要求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掌握使用适当的方法对工程、系统进行安全分析和安全评价的能力。该课程的项目式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方案。通过以上教学环节的实施,学生可以充分参与到每一步的教学活动中,从而达到让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此外,从资料的搜集、分析,到评价过程的实施和评价报告的撰写,学生的研究对象均为真实的工业生产过程。因此,在目前学生进入企业生产一线实习越来越困难的情况下,通过项目的实施来学习工业实例并模拟真实的安全评价过程,可以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方面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真实生产过程的理解,另一方面更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3实施项目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虽然通过教学环节的合理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项目式教学的实施效果,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受教师的知识和能力、学生的素质和学习态度等各种因素影响,可能导致项目的完成质量低于预期。为避免这一问题,在实施项目式教学过程中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项目设计合理。实施项目式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是让学生接触和了解工业实际,因此,首先应保证项目必须来源于企业的生产实际。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受学时和学生知识水平限制,如果直接将某个完整的工艺过程作为项目进行分析,则很难保证分析的质量。因此教师应在真实工业生产过程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简化,使项目的规模和难易程度更适合学生进行分析。

(2)确保每个学生都充分参与到项目实施过程。由于采用分组实践的形式,容易使小组中的个别同学出现依赖思想,参与积极性不高,甚至完全不参与。为避免这一现象,首先应明确分组的人数限制,如对于安全评价项目而言,小组人数最多不能超过4人,并要求每个小组成员承担不同的角色(如组长,安全专家、操作人员、技术人员等),每个角色应完成相应的分析任务,从而防止所有工作由组长一人或其中几人承担的情况发生。此外,教师应对项目的实施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和监督,并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指导,以确保学生的参与程度和项目的完成质量。

(3)建立相适应的课程考核体系。为引起学生的充分重视,应建立与项目式教学相适应的课程考核体系。主要应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除将出勤、作业、课堂表现等常规内容外,更应将项目的参与程度、项目的完成质量等项目式教学相关的内容作为作为考核平时成绩的重要依据。从而使学生充分意识到参与和完成项目的重要性,提高项目式教学的实施效果。

4结论

受专业特点影响,大部分高校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理论课内容偏多,实习实践环节不足的问题。同时,很多企业不再接受在校本科生进入生产一线进行短期实习,部分高校的实习环节流于形式,也使得学生接触生产实践的机会越来越少。在安全工程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实施项目教学法,对提高专业课教学质量,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均具有较好的效果。本文中所提出的项目式教学设计方案对其他工科类专业的教学也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作者:许兰娟 单位:滨州学院资源环境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