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安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1前言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矿山、重化工业等行业将更具复杂性和危险性,新的安全问题会不断涌出,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专业技术精湛、实际操作技能高强的应用型安全技术人才。在此背景下,国内高校的安全工程专业也加大了学科发展力度。同时,作为一个交叉学科,安全科学所研究的是包含工程、管理、技术等全方位相融合的领域,要想在四年的学习中尽可能多的掌握专业知识,并尽快地融入实际工作中,本科阶段的实践环节是非常重要的。山东科技大学安全工程专业始建于1984年,是山东省首批设置该专业的高校。专业于2007年获批国家特色专业,2013年入选教育部卓越计划。多年来,专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结合专业特色、优势,认真分析毕业生近年来在实践能力方面明显减弱的问题,提出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模式的新思路,并在实践中应用,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对于提升安全工程专业毕业生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当前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实践教学是国内工科高校的重要教学环节,尤其是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安全工程专业旨在培养具有从事安全设计、管理、研究等方面技能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专门人才,其专业知识结构的特点在于分析及应用,因此实践能力尤为重要。但目前毕业生实践能力普遍薄弱,究其原因主要是当前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明显的不足。
2.1重课堂理论教学,轻实验、实践环节
部分任课教师对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认知不足,认为实践教学只是验证性和操作技能的训练,重视说教或仅仅进行简单的演示,而忽略了对学生应用能力的训练;实验教学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各类实验大多从属于理论课,且与实际应用存在较大差距,使得实践教学内容不够系统;另外实践教学经费投入相对不足,也造成了大部分实验课流于形式。
2.2实践教学环节与现场脱节,实验室硬件条件欠缺
人才培养需求已经逐步由“学历”往“实用”倾斜,无论是行业还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实践实验均是一个基本环节。而目前高校在学生实践方面如实验、实习等投入不足,相应的教学仪器、设备陈旧且更新缓慢,实践过程中的讲授与企业生产使用的新技术、新设备差异较大;也有些高校具有部分新型仪器设备,但数量及场所不足,使得本应是设计型或综合型的实验变成了老师的演示性实验,大大弱化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2.3“双师型”教师队伍匮乏,教师引进时重学历,轻实践能力
高校安全工程专业教师大多具有博士学位,但部分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理论基础扎实,但缺乏生产一线的经历或经验,自身工程应用能力就比较欠缺,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实践教学;同时,有些教师是其他专业转过来从事安全工程教学工作,面临研究方向的转轨问题,实践经验也比较欠缺。
2.4缺乏深度、互赢的校企合作,实践基地不够稳定
大部分高校对校外实践基地的开辟和后续维护不够重视,而且许多单位从自身安全及效益出发,为了不影响正常生产或出于各种技术的保密,不愿让学生来实习,导致学生实践教学临时性、随意性较大,系统化的实习内容也在执行中受到影响,实践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3安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模式的设计与构建
基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本文构建了以提升学生动手能力为主线的实践教学新模式。这条主线主要由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及各类设计和实习、企业工程训练等多个环节组成,贯穿大学一到四年级的整个教学过程中,从基础课到专业课,从校内到校外各个场所。同时,该模式依托学校现有的各类支撑平台来进行,如学科建设平台、重点实验室及省部级工程技术中心等科研平台等。
4安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模式的实施
4.1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实践环节
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模式中各个阶段的课程内容,我们在一、二年级的基础课程中,实验设计更注重基础训练和工程意识,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基本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二、三年级增设综合设计型实验,重点培养学生的知识进一步拓展、应用的能力;三、四年级则以工程应用结合老师科研课题的形式建立综合型实验项目,更侧重于学生团队协作以及自主研发、创新能力的培养。
4.2充分利用学科平台及科研优势,实现资源共享
在目前高校现有资金及硬件有限的条件下,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类学科平台,将科研平台与教学相结合,通过资源共享实现科研教学的同步提升。一些研究型实验可以依托教师科研项目,利用现有实验仪器设备资源,让学生从一、二年级开始,逐步体会和了解实验、培养其基本的观察、思考能力,让三、四年级学生以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方式去现场实习,这样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够培养其团队协作精神、科研能力以及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利用学校的重点实验室学科平台,每年设置一些开放课题让学生参与实验研究,使其真正参与设计、创新实验;在毕业设计中,选取一定的比例根据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来实现“真题真做”,学生在课题中可以切实锻炼。
4.3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要稳定师资队伍,建立培训、考核制度,鼓励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走出去”,主要包括定期培训、去企业现场挂职锻炼等,积累实际经验;其次要“请进来”,即积极聘请校外具有实际生产经验的老师以多种形式开展实践教学,如专题辅导、新技术讲座等方式,主要参与到二年级以后的实际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中。我校安全工程专业与山东能源集团及下属煤矿等单位签署了应用型人才培养合作协议,聘任了一批兼职教授,参与到实践教学中,效果反应良好。同时,每年都有1-2名青年教师去煤矿等现场挂职,将科研教学紧密结合,科研反哺教学,极大地提高了老师们的实践经验,同时也保证了实践知识的及时更新。
4.4深度校企合作,强化课堂教学、实验、实践教学的融合
只有建立良好的校企关系,保障校企的互赢,才能从根本上做到深度合作。所谓校企互赢就是要充分体现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主体地位,将资深工程师纳入实践教师队伍,同时尽量将人才选择的优先权给予企业,这样才能让企业把关人才的培养标准,同时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我校安全专业分别与山能下属煤矿签订了“产学研”实践教学基地,并定期让学生去矿井实习,同时将优秀学生优先推荐给该单位,保障了实践基地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5结语
实施应用型人才实践模式的改革,让企业参与实验、实践过程的人才培养,是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随着经济产业结构改革,安全技术人才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大,对其实践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升。因此,结合专业自身优势,积极探索实践教学新模式,能够为安全工程专业的后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以期更好地培养出与社会、行业、企业要求一致的高水平人才。
作者:黄冬梅 刘伟韬 常西坤 杨坤 单位:山东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