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研究(8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本文结合义安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十三五规划建议,供参考。
关键词:义安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建议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活与生产的最基本保障。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是当前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自“十一五”以来,铜陵市义安区先后建设了几十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虽然解决了20多万农村人口饮水问题,但也暴露出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问题,提出十三五规划的几点建议,希望对该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有所帮助。
1基本情况
义安区地处安徽省南部、长江下游南岸,位于东经117°42′~118°10′,北纬30°45′~31°08′,属铜陵市辖区。全区辖8个乡镇,国土面积845km2,总人口28.91万人。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矿类多达30余种,素有“铜陵虽小、八宝俱全”之美誉。地势自南向北由低山区、丘陵区、洲圩区依次分布。气候属亚热带季风过渡区,四季分明,温暖湿润,多年平均降水量1376mm,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5.11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1.09亿立方米。由于该地区地势多样化,导致水资源分布极为不均,洲圩区拥有丰富的过境水资源,地表以塘坝沟渠蓄水为主;山丘区水资源相对贫乏,主要以泉水和地下水为主。随着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大型工矿企业的落户,致使部分水资源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加剧了当地水资源供需矛盾,尤其是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更为突出。
2项目建设
义安区总人口28.9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5.92万人。自2005年以来,国家加大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投入,义安区抢抓机遇,共争取省级农村饮水安全人口指标16.23万人、项目资金7878万元,其中,“十一五”指标8.88万人,项目资金4240万元;“十二五”指标7.35万人,项目资金3638万元。先后新建、改扩建农村饮水工程水厂17处,其中新建水厂8处,改扩建水厂8处,城市管网延伸工程1处,设计供水规模19342m3/d。通过这些项目的投入,工程实际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22.03万人。
3存在问题
义安区经过“十一五”、“十二五”农村饮水工程项目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解决了20多万人饮水难题,但同时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3.1工程建设上。一是尚有少量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未覆盖,如钟鸣镇等,农民迫切要求通自来水;二是早期水厂投入少,建设标准低,部分地区虽已通水,但存在水质不达标、水量保证率低现象,如顺安镇盛瑶村和胥坝乡;三是“十一五”水厂大量使用PVC管材,该管材使用年限短,已达到寿命期,现水厂爆管频繁,增加了维修成本和水损量,急需改造更换。
3.2管养范围上。水是生命的源泉,是社会经济发展命脉,是人类宝贵而又是无可替代的自然资源,理应由政府来控制管理。政府应抑制私人小水厂发展,逐步取缔小水厂,这样避免私营小水厂以“利”字当头,只服务人口集中区,边远、人口分散或成本高(需加压)地区不供水现象。
3.3项目运行上。由于义安区现有多座小水厂,大部分小水厂服务人口不足5000人,有的水厂少至百人,给运行和管理带来很大问题,普遍存在水质差、供水不足现象,农民怨声不断。同时,由于小水厂受益人口少,大多数小水厂收取的水费不足支付电费和维修费等支出,导致小水厂难以生存。
3.4管理模式上。私营小水厂与大水厂存在很大差距:一是小水厂配备人员小,工种少,很难及时解决突发事件,服务水平有待提高;二是小水厂存在偷工减料现象,这主要发生在一些生产制水的小水厂,在生产过程中减少药剂用量,特别是杀菌药剂,致使水厂水质不达标;三是小水厂很少开展水质日常检测工作。
3.5工程利用率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服务对象是农民,大多数农民的用水观念与城市居民有很大的区别,丰水地区农民习惯于用井水或泉水,未感到水质无保障,动员接自来水并交水费,他们很难接受,即使接通自来水,用水量很少,出现农户一年只用3吨水现象,工程利用率不高;其他缺水地区,农民接通自来水积极性较高,工程利用率也较高。
4“十三五”项目规划建议
4.1工程建设方面
4.1.1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实现城网供水全覆盖。2011年,铜陵市政府启动了钟鸣、顺安、天门三镇城网供水主管网项目(项目投资8000万元),即铺设主管道,将城市自来水引入钟鸣等三镇,实现全市(除江心洲外)自来水由铜陵首创水务公司一家制水,从源头上彻底解决水质问题。截止2015年底,主管网已建成,并实现了天门、五松、东联、西联四个乡镇城网供水,目前尚有钟鸣镇和顺安镇盛瑶村未通自来水,当地农民呼声较大,迫切要求接通城市自来水。鉴于国家投资政策调整:“十三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资金以地方政府为主负责落实,建议当地政府尽快筹集资金,继续在钟鸣镇和顺安镇盛瑶村实施城网供水支管网建设工程,确保“十二五”地方投资建设的钟鸣等三镇城网供水主管网项目全面发挥效益,实现钟鸣等三镇城网供水全覆盖,让该片农民都能喝到干净卫生的自来水。
4.1.2加大胥坝乡水厂整合力度,实施规模水厂工程。胥坝乡属于长江江心洲,四面环水,国土面积86km2,人口3.5万人。全乡共有安平等6座小水厂,在“十二五”项目建设中,仅实现了一水厂和群心两座小水厂整合,其余小水厂不变,仅对制水工艺进行改造。虽然各水厂水质有所改善和提高,但水厂经营状况未发生根本改变,部分水厂依然生存困难。建议当地政府尽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
4.2工程管理方面
4.2.1政府收购小水厂,改变经营形式。在历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改造中,义安区大部分只实施项目改造,不改变经营方式,虽然水厂水质提高了,水量有保障了,但水厂服务质量未提升,水价未下降,出现同网同质不同价现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为民生工程、基础产业,建议政府收购小水厂经营权,进行兼并、整合,重新规划。经营上可实行公开竞价承包或采取托管给实力强公司经营,建议在全区推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托管模式,实现全区饮水工程同网同质同价,将国家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4.2.2政府加大管护资金投入,确保项目良性运行。根据农村饮水工程有关文件要求,县级应设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养护基金,经费纳入当地政府财政预算,并要求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但在实际管理中,该项资金很难到位,导致农村饮水工程日常管护、设备更新、水质检测以及厂区绿化、激励措施等工作难以开展,水厂水质也就难以保证。建议政府按文件规定要求设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养护基金,并足额支付经费,确保每处工程运行正常,真正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长受益的目标。
作者:张志龙 单位:铜陵市义安区农村饮水管理中心
第二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服务体系现状调查分析
摘要:水是人类生存必要条件和一切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通过对仁和镇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服务体系现状开展的调查,就基层农村饮水服务体系实际状况分析,针对存在问题引发出思考,浅谈对服务机制完善的建议。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服务体系状况;机制完善建议
1调查区域基本概况
1)施甸县仁和镇位于施甸坝中部,镇政府驻地仁和集镇,地理坐标东经99°10′14″,北纬24°46′26″,南距县城6km,施七公路由南向北穿集镇而过。东与老麦乡、木老元乡接壤,南邻甸阳镇,西接何元乡和由旺镇,北与老麦乡为邻,总面积141.02km2,辖20个村委会,152个自然村,25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4614人,总户数17938户,人口自然增长率2.41‰,全镇2015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948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327元。2)仁和镇饮水困难的,首先是边远贫困山区,村寨比较分散,雨季交通不通,经济文化相对落后。海拔最高达2895.4m,最低为1446m,山坝结合,立体气候比较明显。
2引水水源点及水质状况调查
西山片区的金鸭塘、银滚坡2个村委会水资源比较匮乏,涉及人口2809人。位置高一点的山泉眼就两处,水流小得可怜,无法存储架设自来水。每年雨季之后3个多月,基本涉及半数人口的人畜饮用水,靠水窖收集的降水度过,或者到500m以外的低洼处取水。其余时间就采用抽水泵提水方式,来解决人畜饮水困难。保场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是根据国债专项投资项目实施的,建成大龙井、小花龙2个供水厂,2003年8月20日全部竣工投入使用,供水管道网络覆盖保场、张家、土官、苏家、査邑、五楼、菠萝、勒平8个社区村委会,其供水主管道、分支管道总线长达66km,直接受益人口26757人(仅为社区村委会人口,不包括学校、企业)。在整个保山市属于最有规模的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热水塘供水工程,历经几次水利饮水项目工程改造。从取水点到调节池5.6km,全部采用DN120、DN100、DN80镀锌钢管引水,工程整体覆盖热水塘村委会、瓦房社区村委会部分和仁和集镇部分,直接受益人口8000余人。复兴供水工程,是水利饮水专项资金实施的,引水管道2.76km至200m3调节池,设计供水规模208m3/d,供水人口2600人。基本覆盖80%以上复兴社区村委会辖区,直接受益人口2674人。杨家山供水工程,是根据国债专项投资项目实施的,从7.76km以外的水源点引水至调节池,调节池与水源点高差超700m,设计供水规模166m3/d,供水人口2080人。基本覆盖85%杨家山村委会辖区,直接受益人口2391人。不在以上规模供水范围内的其他零星村委会、自然村、村民小组,根据具体实际情况,都已经分片得到解决。由于农村普遍有随意倒污水陋习,近20年来农村卫生厕所、卫生猪圈的普及,任意排放或者排水管道被腐蚀、淤塞、不少管道溢水,污水排放成为“老大难”,乱丢垃圾和废弃物,异味刺鼻臭气冲天。浅层地下水补给水源较近,导致村寨原有可以饮水的水井,慢慢水质产生变化,浑浊度和细菌含量相应增高,老百姓也不敢作为饮用水。水资源与周围环境有密切关系,多年来土地使用农药化肥、塑料薄膜等生产物资,没有规范收集处理,地质易受地面污染物残留污染,造成的过量施放以及大气的污染,水质硬度较高。特别在山区,根据水资源检验数据,地层有关的某些化学元素超标,说明局部地方已经是影响地下水质,地下水轻污染区(污染指数在1.0~3.3),少数已经是中污染区(污染指数在3.4~5.0),不同程度受到污染。目前仁和镇农村饮水测检工程,特别对于缺水地区,没有选择就无法兼固,指标数据就仅靠每年县疾控中心的例行抽检。
3仁和镇农村饮水安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两个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以保场供水工程为例:两个水厂其中的大龙井水厂,引水点存在历史遗留争议没有妥善有效解决,形成农户在供水主管道上私拉乱接现象突出,自来水流失严重,导致片区供水管道网位置稍高一点的用水户用水相当困难。2)两个村委会供水工程,以杨家山供水工程为例:典型的边远贫困地区,村寨分散广。引水点海拔与调节池海拔高差值在700m左右,并且引水管道线交通不通施工难度大,日常的管理不方便。3)仁和镇农村人畜饮水工程,目前存在的主要因素,首先,政府职能部门事务繁杂鞭长莫及,对单项工程难以切实按要求贯彻落实督促到位;其次属地村委会或者自然村管理的小规模供水,在具体管理中,各自实际存在诸多因素,在没有规范管理要求的前提下,制定的管理措施也就各异。
4生物之灵生态之魂
赖以生存的饮用水资源,由于环境逐步受到污染、破坏,地下水补给量之间相互转化的重复量大幅度减少,关乎人的基本生存条件、身体健康和幸福指数。保证水利工程长期稳定的为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发展服务,如何促进农村人畜饮水工程能“喝上干净水”。每一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将其列为重要内容,年年讲天天抓,以致费力不小,往往是老的困难解决,随着客观规率变化,新的矛盾又产生。能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真正把农村人畜饮水工作做到改善水质、保证水量、提高供水保证率,把理念化成行业的实际行动,得用坚持不懈扎实细致的工作精神,才能以更高标准、更大规模,行之有效服务于、惠及于广大仁和镇农村农民用水户。
5完善管理建议
根据2005年8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5]45号)文件规定,水利部2015年8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护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法规,仁和镇辖区服务农村人口比较多、辐射区域面广,在当地供水规模、人员能力、设施配备及经济基础均有较大差异的客观事实面前,把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思想为指导,探索科学、可持续管理机制,逐步转变消除懒政思想。严格遵守国家的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在党委的领导下并接受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领导、监督管理和业务指导下,让覆盖区范围内群众自愿成立具有法人资格、自负盈亏的群众性社会团体,非营利性的互助合作用水组织,加强辖区内农村人畜饮水水资源的统一规划、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工作,切实改善群众生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做好新时期饮用水安全的有效保障工作,把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问题,真正要落到实处。为了保证水是生命之源,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指标。在具体管理工作中,应增设置公益性岗位,聘用专业人员,按标准规定,负责全镇农村人畜饮水工程水样的定期采集、保存、监测、检验。在相关法规允许的前提下,将全镇农村人饮工作,纳入到结合实情、有法可依、合理有序的程序上运行。
6结论
农村人饮管理的思路是按政府监督、企业化运作为出发点。由农民自愿组织起来实行自我服务,建立健全民主管理机制,民主推行岗位责任制、管道维修、供用水等规章制度,自主经营、独立核算。就可以随着社会发展的多变性,改变暴露出来的一些不适应和谐社会建设的问题,原来规定不适应,就会得到及时有效更新。仁和镇辖区整体上属于缺水,水资源利用效率又较低,如何推动饮用水的保障安全,关系民生已经引起关注,建立防治并重,合理统筹良性循环体系,尽快消除存在的不安全隐患势在必行。总之,饮水工程管理的总体要求是:农民群众的饮水要安全、有保障,能提供优质供水服务,仁和镇农村人畜饮水工程,才能可持续发挥长期效益,真正造福于广大用水户。
作者:蒋昆原 单位:施甸县仁和水利工作站
第三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问题分析
摘要:笔者将针对现阶段农村饮水工程的现状进行探讨,对建立农村饮水安全的机制提出建议,实现饮水工程的科学管理,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问题探讨
1.现阶段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情况描述
1.1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
进行农村的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目的是为了能及时、方便的为农村居民提供足量、洁净,群众能用得起的生活饮用水。饮水安全工程会受到水源条件、用水需求、地形地貌、居民居住分部情况等客观因素的影响。现阶段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采用集中式供水个分散式供水。而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也区分为城市水厂管网农村延伸工程,乡镇或是村组的集中供水工程,以及以中心村落向四周居民居住点分散辐射的供水工程。
1.2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管理方式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管理上划分为专管、群管、专管群管结合以及自管这四种管理方式。专管的管理方式是指从水源地出发到用户水龙头终止,全程都由专门的供水部门进行专业管理的集中供水方式。这样的管理方式适用于乡镇的自来水企业统一管理。而群管则是适用在那些单独村或是联村的小型集中供水工程,由工程所在的村集体通过建立用水协会、管理小组或是直接聘请专业的管理组织或个人来来进行管理。专管群管相结合的管理方式指的是供水工程的主管道以及入村的总表等工程是由专业机构进行管理,而总表以下各户的管道是由村供水协会、供水管理小组负责管理。自管的方式是指采用分散的供水方式,再由村民自己进行修建和管理,国家相关部门只是进行适当的资金补贴以及技术上的指导。
2.现阶段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存在的问题
2.1多样化管理方式降低了管理的质量
现阶段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类型可划分为:引泉水、高位水池、定时供水、变频恒压供水、联村集中供水这五种。工程类型的多样也使得管理上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管理。饮水工程的管理方式分为:粗放型管理,承包型管理、村集体型管理、集中管理。对于引泉水工程和高位水池类型的工程,由于大多处在山区和丘陵地区,大多是以粗放型、承包型以及村集体型的管理方式来进行管理;而定时供水和变频恒压这两类工程,因为分布于山前平原、居民居住较为分散,则是以承包和村集体的方式进行管理;联村集中供水工程因为分布在平原地区、且居民居住较为密集,则是以集中管理的方式为主。经过了实践的总结得出,除了集中型的管理方式在运行上效果较好外,其他的几种管理方式存在着管理不够严谨、工程难以保持良性的运转等问题,而且这些问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降低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
2.2水源的水量和水质的情况都存在问题
现阶段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水源多是以地下水为主,这就降低了饮水工程的水源保证率。随着工业规模的扩大,使得处于地表面的水源以及浅层的地下水都受到了污染,而地下水的使用过度,降低了地下水的水位,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当水量丰富、找水容易的地方的水质受到污染,无法饮用后,人们就开始往更高的贫水的地区进行找水,或是往更深层的地方去探寻地下水,这都会增大寻水的难度,也增加的饮水的成本。
2.3水费的征收也限制管理的规模以及效益
居住于农村的群众存在教育程度低的情况,再加上地方传统风俗等因素的影响,在饮水安全工程之后的使用,容易发生各式各样的问题,例如:拒交水费、偷水,或是以水费为借口引起邻里纠纷,而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到水费的征收,也容易限制工程的管理规模。此外,农村居民居住较为分散,使得饮水管道的长度增加,相应的管理、维护的工程量也增大,管理维护的成本也相应增多。成本的增多必然会降低承包人的积极性。而如果采用村集体管理的方式,就需要考虑到村集体的经济情况,经济上出现问题的话就会影响到饮水工程的服务质量。
3.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措施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对现有的饮水工程要充分利用,发挥出现有工程的作用,供水的方式要向集中化、规模化发展,实现城乡一体的供水模式,工程建设的筹资方案、相关的运行管理机制以及之后的水价设定方案、水源地保护、水质检测都要统筹化的考虑。对存在饮水问题的乡镇村户要进行详细登记,按照“建卡规范,按卡实施,项目公示,验收销号”的原则进行建设。对工程的施工队伍、建设的材料设备都要进行严格的筛选,保证工程的各处都达到质量上的优良。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资金筹集上,要考虑到相关投融资体制的改革情况,让更多的社会资金能融入到这些农村福利工程里面来,建立起以政府部门为主导,群众加社会共同合作的多元投资体制,实现对工程建设的保障,这样既能缓解工程建设资金上的供需矛盾,也解决了饮水安全工程的产权。经营权等相关问题,让工程处于良性的运行模式下。建设资金的管理要强调资金的报账,大单的设备材料要统一采购。让群众组成的用水协会更多的参与到相关的管理工作中来,维护好群众的切身利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运行管理,不但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还要对以往解决饮水困难的工作进行经验上的总结,针对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采用科学的办法进行管理。
(1)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管理、运行机制的权责要明确灵活对于农村饮用水工程的管理来说,可以有政府引导成立致力于利农供水的公司。再由公司与乡镇的分集中供水厂合作,以供水公司为管理核心,各个供水厂则是管理相关片区的业务。这样就使得整个供水网络的规章制度得到了明确,除了确保安全生产和正常进行供水的基础上,还能对管理的水平以及服务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提高。供水网络还需要建立起定期的报告制度,同时接受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管理,对用户提出的问题进行正面而明确的解答,及时处理相关的问题。工程的管网建设上要采用PVC、PE类的管材,确保管道的耐用性,杜绝水污染的问题出现。对于供水计量的管理,供水公司要采用统一的水表,既方便水费的计量,也能实现用水上的节约。
(2)根据成本的需要合理确定用水价格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水价确定要从保障工程良性运营的角度出发,遵从“保本微利、公平负担”的定价原则,考虑用户的实际承受能力,由物价局遵照相关规章制度进行科学统一的核定。收取到的水费,则由供水公司以专项资金帐号进行统一管理,再按照一定比例作为“农村饮水工程”的维修基金,应用到工程的维护中。
(3)水源的保护以及水质的检测都要严格管理饮水安全工程水源的保护情况,水质的检测情况都直接影响着群众的用水健康。因而,水源的管理保护需要遵从国家卫生部、爱卫会颁布的相关准则要求,建立标准而全面的保护设施,以建立围栏的方式明确水源地的保护范围,保证农村群众的饮水安全。在每年的丰水期以及枯水期,供水公司都要对水源水、以及末梢水进行检验,还要将检测结构公布到社会上,使群众能吃上放心水,也能确保饮水工程处在良性的运营轨道内,公司效益与群众生活都处于双赢的局面。
(4)建立起长效的建管运行机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供水公司除了在管理方式要更科学,基层各乡镇的集中供水厂也要引进科学的管理系统,让更加自动的信息控制系统简化传统的工作。搭建总监控室,实现对各分水厂实时的监控,保障各个水厂能够全天候的供水,也使得供水网络的管理更加的规范化、现代化。而各个水厂也要设立由村干部、管水员、群众代表组成的供水协会,由管水员负责向村里的用户收取水费并承担村内供水管网的管理,而水厂单位则需要承担水厂以及主管网的建设管理工作,这样就实现了厂村的分级管理。此外,将管水员的工资挂钩到收取的水费中来,这样就能激励起管水员的积极性。供水协会还要定期召开集体会议,对供水情况的进行及时的监督,明确各级人员的责任,保障用水群众的切实利益,也确保整个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长效运行。
(5)加强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认知在每年的水周、水日都要进行用水的材料宣传,印发材料或是采用板报的宣传方式将安全用水、环境卫生以及健康教育对群众进行宣传,让群众了解到安全饮水的意义。尽可能的提高群众对饮用水安全以及保护水源地的认识,要让群众充分的了解到,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源地的安全、无污染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
参考文献:
[1]姚学斌.农民用水户协会模式管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研究.云南省水利学会2015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2015(12).
[2]何志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问题探讨.低碳世界,2016(02).
作者:徐飞 单位:随州市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处
第四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及管理
摘要:在现代工农业的快速发展中,各种污水、废水的排放量也在逐渐增多,其中农村饮水的安全状况与人们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有着直接的联系,需要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加强重视,对其建设及管理进行不断的完善,对安全工程建设及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解决,提高农村饮水的安全性,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负责。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
随着农村的发展及农村环境的变化对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与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城市及农村的资源、环境出现的污染问题也随之加重,使其饮水安全问题不断产生,增加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的难度。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饮用水,水是生命之源,为了对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提供保障,就需要重视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对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的现状
1.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投入资金不足。在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下,农村饮水问题逐渐从供水不足上升到了用水安全的层面,因为农村水污染及农村供水安全的分散性等特点增加了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成本与难度。尤其是农村山区,交通条件差,地势起伏大,输配水管线长,工程建设成本通常比丘陵、平原地区高得多。国家对项目建设实行定额补助。由于地方财政压力大,部分区县无法配套到位县级补助资金,相应地就提高了群众自筹资金比例,人均筹资一般要达到300元以上。但是很多农村人民经济状况并不富裕,群众筹资较难筹集到位,使得工程投资不足。
2.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重建设、轻管理。现阶段我国东部沿海的大部分省市都形成较为完善的饮水安全服务设施,但其后期的运营效果却并不理想,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对于西部等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工程运行管理问题更为突出。一方面,农村供水管理技术人员缺乏,不少集中供水工程没有有效落实到位管护人员,无人管理。另一方面,工程运行管理制度不健全,运行管护不到位。比如:不按水处理工艺制水,水价标准、水费征收使用不合理,管网维护管理差,水质监测、水源防护不到位。这些问题,最终导致水质不达标,不能长效运行。
3.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其他问题。农村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的需求标准也在持续提高,使得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出现了很多问题。一方面,资源开发、化工冶炼、农副业生产、农村垃圾排放不当等对水资源污染逐渐加重,使原来进行简单处理就可以安全使用的水资源的处理过程变得越来越复杂。另一方面,设备陈旧、水处理设施及输配水管网不配套也是当前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面临的新状况,急需要更新改造和巩固提升。再者,近年来自受然气候、地质条件等影响,工程水源逐年干涸,导致现有工程实际供水能力减弱。另外,很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因常年实际供水人口少,供水效益低,不利于运行维护管理。
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及管理的完善对策
1.加强宣传规划。加强对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重要性、运行管理、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等方面的宣传,使得社会各界及农村居民都能够对饮水安全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有效缓解农民自主筹资缺乏积极性、缴费使用不及时等问题,吸引社会力量投资建设、管理饮水安全工程。要切实做好规划设计工作。首先要选好水源。二是要定好规模,尽可能实现集中供水。三是规范设计,由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承担项目实施方案(或初步设计)的设计工作。四是注重急缓和实效。五是做好民主公决。规划的项目建设方案,要按照村级事务“一事一议”办法进行民主公决,落实好资金筹措、建设管理、运行管护方案,并做好项目公示。
2.加大资金投入。“十三五”期,国家将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行巩固提升,对已成集中供水工程进行提质增效,完善水源供给、净化消毒、输配水管网等相关设施,有效提高供水保证率、水质达标率、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对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扶贫开发建设等出现的饮水问题,要因地制宜地新建规模适度的饮水安全工程,实现饮水安全工程全覆盖。为搞好工程建设,要加大资金投入。首先要用好、用活国家饮水安全巩固提升专项资金,发挥好项目示范牵引作用。二是足额配套地方补助资金,有效解决资金差口。三是有效整合扶贫开发、乡村旅游、移民后扶等资金,打捆实施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四是因势利导地吸引社会资金、民营资本投入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拓宽融资渠道。五是结合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状况,做好群众筹资投劳工作。
3.健全管理体制。要健全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体制,加强考核管理,确保工程长期发挥供水效益。首先,要明确管理主体。工程要有效落实到位管护人员。每个村(社区)可配备一名专(兼)职水管员,实行专人管护、定人定责、考核奖惩。加强对乡镇(街道)水务服务站等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相关设施设备,增添技术人员,加强业务培训。第二,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工程要按照设施管护要求制定相关制度,实行制度上墙。县级要制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运行维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逐级做好供水应急预案。第三,强化考核管理。地方要建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护组织领导机构,制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年度考核管理办法,定期开展现场督查、督导,严格考核、奖惩。
4.完善补助政策。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后期的管理可以通过预留款项及政府补贴等方式去开展,这些方法的使用需要根据其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地方要加强对工程运行管护的补助。区县要有效建立县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维护专项资金;建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补贴资金,专项用于饮水工程用电补贴、制水药剂补贴,解决农村饮水水价过高和工程严重亏损的问题。另外,要落实好国家的相关优惠扶持政策,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用电要执行居民生活用电或农业排灌用电价格标准,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运营的契税、印花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给予相应优惠,对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用地审批给予优惠。
三、结语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对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工程的建设与管理中需要提高责任意识,对农村居民的生命健康负责,通过借助先进技术去完善工程建设细节,增强工程建设的科学性,解决饮水安全工程管道铺设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还应积极的提升农村居民的参与意识,促进人力与科技建设的统一,实现饮水安全工程的顺利建设与管理。
参考文献:
[1]周青.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运行管理模式研究[D].湖南大学,2013.
[2]李明孝,孙松林,汪思蓓.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问题探讨[J].节水灌溉,2009,01:50-51+53.
[3]刘成祥,刘新清.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问题研究[J].湖南水利水电,2012,01:64-66.
作者:朱国顺 单位:开县水利工程管理站
第五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问题分析
〔摘要〕文章阐述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现状,分析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对策
1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概述
我国仍有10.3%的人群难以获取安全饮水用,其中,以西部地区最为严重,主要是由于区域经济的差异。使用管道安全用水的比重还不到50%,这从侧面反映了全国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还需进加大建设力度。就目前来说,我国大多农村还没有普及自来水,农村饮水安全程度较低,即使部分街镇实行了集中供水,但也难以保证供水保证率。部分地区也采取分时供水的方式,或直接饮用未经处理的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一方面增加了农民用水的困难,另一方面也造成了饮水安全隐患的增多,由此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还需进一步改善。
2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工程产权不清,管理主体不明确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与其他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一样,是利用财政补助资金参照基本建设程序建设形成的资产,按照现行的管理体制,财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并未将其纳入国有资产管理。另外,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有跨乡、跨村工程,也有属单村和分散工程,涉及的主体有县级水利、财政部门和乡镇政府、村集体及广大农民受益户,并且工程附着的土地产权更为复杂,造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产权归属比较模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产权不清晰往往导致建管脱节、资产监管失控。产权不清也带来受益农民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工程是国家建设的,运行、维护经费应由国家负担,即使是明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为村集体的财产,有的地方村民、村领导也没有自主管理意识,由此造成工程管理责任不明确,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粗放、管理水平低,工程不能长期运行等一系列问题。
2.2制水成本高,难以良性运行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模小,供水量少,制水成本相对较高,且农民经济承受能力低、水商品意识不高,按全成本收费困难。制水成本较高的原因主要分3个方面:一是工程本身规模小,缺乏规模效益;二是由于农村人口出外打工、农民用水习惯等原因,工程实际供水量远远小于设计供水能力;三是电费在运行费中占相当的比例,目前大部分地区电费执行工业用电价格,价格偏高。此外,目前大多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建设阶段各种税费、用地等方面没有相关优惠或扶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制水成本。据调查,北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人均日生活用水不到30L,如果无企业用水,制水成本更高,甚至超过3.0元。南方适度规模的联片集中供水情况好一些,有的制水成本低于1.0元。
2.3农村居民饮水安全意识较差,用水户参与不够
农村居民由于卫生知识缺少、健康意识较差和生活习惯落后,对水质的关注程度不够,喝健康水、卫生达标水的观念没有完全建立,同时由于运行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不高、监督不力和受资金制约,一些水厂建设时未安装必要的净化、消毒设施或有设施不运行,客观上淡化了农民的饮水安全意识,主观上也影响了农民的全过程参与。据水利部2013年组织的调查,在被调查的205处工程中,一些地方农民参与程度比较低,主要表现在参与面不够广,参与内容不够全面,在调查的1836户农户中,38.7%的农户表示没有参与工程管理,40%的农户对水费、水价和工程管理方式不清楚。
3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问题的思路及对策
3.1统筹规划,突出重点,规模化发展
饮水安全工程的规划要依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进行建设。同时为了解决农村季节性缺水、供水基础设施不足等问题,还应优先发展大规模连片集中供水工程,实现“村村通自来水”、“城乡通自来水”的区域管网延伸工程。工程规模的确定,应突破以往的区域行政界线,以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利用为目标,建设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经营有效的集中连片供水,实现规模效益,并在技术成熟后,努力向跨行政区域供水方向发展。
3.2因地制宜,合理确定工程方案
一是引水工程建设既要考虑现实可行性,又要着眼于农村今后的发展需要,立足于当地的自然、经济状况,来选择工程规模及施工技术。二是饮水工程在满足当地生活及生产所需的同时,在有条件的地方可建立“村村通自来水工程”,也即是工程建设要立足本地区,兼顾其他村。这样不仅能够避免重复投资,也有利于整合现有资源,实现城乡一体化。三是以水源为依托,工程建设要结合经济性、可持续性原则进行统一规划。如平原地区应以平原水库为基础,探索跨县供水模式;山丘地区应以某水源为基础,向区域敷设,形成区域水源联网,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3.3高度重视供水水质,确保饮水安全
农村安全饮水不仅体现在用水能够满足日常生活所需,更体现在要有良好的水质,因此水源的选择是整个饮水安全工程的关键。这就要求在水源选择时要避开含氟、含砷及污染物超标的水源,同时还要保护好饮用水源,禁止过度使用深层地下水,禁止大规模用于生产用水,水源地周边也要严禁有害物品和垃圾堆放,以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此外,在对饮水工程建设时,需要对工程周围的地质进行科学论证,不能乱打井或超采地下水。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为了保障水质不被污染,可建立水质监测服务体系,如,设置必要的净水设施、定期或不定期的对水质进行常规检测,为农村群众提供水质检测服务,这样可以确保农民饮用水质达标的水源。
3.4改良供水设施,保障安全饮水
随着国家对民生问题的日益重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建设的标准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如消毒设施的增加,净化设施的应用等,对于提高工程质量,改善饮水水质都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对于已建成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既要做好设备的更新和维护,加大水质的卫生监测,又要不断探索和积极引进国外先进供水技术、供水设备,不断完善供水设施,以保障农民饮水安全。此外从国家层面来说,应综合运用公共管理手段进行行业管制,提供社会化服务体系;从管理者层面来说,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加强对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再学习,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这样才能保证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发挥功效,真正让百姓用上放心水。
4结语
(1)工程管理过程中,要注意将实施建设和工程建设后的运行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以提高饮水工程高效良性运行。
(2)强化落实政府管制的执行力,规范农村供水行业发展,落实饮水安全水价,使农民能够得到真正的实惠。
(3)加强农村供水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并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积极引导公众全程参与。
作者:穆丽丽 单位:孝义市水务局
第六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问题及对策
摘要:临夏州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中积累了一些经验。本文通过总结临夏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中的经验,分析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化的对策,从而有效提升农村饮水工程效益的进一步发挥。
关键词:农村饮水工程;经验;问题;对策
水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条件,能用上安全的饮用水是居民生活的基本需求。饮水安全工程作为农村重要的基础设施,在解决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基本情况
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中部西南边缘,总面积8169km2,占全省总面积的1.79%。总体地势呈西南部高、东北部低的倾斜盆地状。最低点在黄河与湟水交汇处,海拔高程1563~3073m之间,大部分海拔高程2000m左右。全州自产水资源总量12.15亿m3,人均水资源量620m3,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极不平衡,补给主要依靠降水。由于干旱缺水,长期以来,喝上水、喝上安全的自来水是当地群众特别是山区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最现实的问题,也成了历届州委、州政府的头等大事。
2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的主要做法
自2005年国家实施农村饮水安全项目以来,全州上下团结一心,苦干实干,掀起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高潮。全州各级水利部门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发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按照“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突出重点、统筹规划、一次批复、分步实施”的原则,锐意进取,不懈努力,实施了和政县北部、广河县中南部、临夏县西北片、北塬、东乡县中西部等61项农村集中供水工程,解决了143.16万农村人口和29.16万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不安全问题,2015年底全州自来水入户率达到89.6%。
2.1领导高度重视,实行年度考核
州委、州政府每年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列入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纳入年度考核内容,制定考核办法,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落实具体任务,年终进行全面考核,形成责任明确、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州、县、乡、村上下联动、齐抓共管、运转协调,形成“一盘棋”工作机制。
2.2严格建设程序,确保规范建设
在工程建设中严把工程建设程序,工程设计没有批复的不得列入建设计划,对纳入实施方案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严格按照方案批复的内容进行建设,不得随意变更建设规模和范围,因实际情况确需变更的,要按程序审批后方可变更。
2.3规范项目管理,认真落实“四制”
在工程实施中,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合同制、监理制”。严把施工队伍关、材料选购关、质量监督关和竣工验收关。施工企业、工程材料、主要设备等均实行公开招标,施工企业必须具备水利工程建设三级以上资质,工程材料和主要设备进行公开招投,保证了工程质量。
2.4严格资金管理,规范资金使用
资金使用严格按照《甘肃省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管理办法》执行。为保证资金的及时到位和专款专用,保证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州(县)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办公室设立专户,专账核算、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截留、挪用,保证了项目资金的安全。
3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饮水安全项目实施以来,全州解决了规划内143.16万农村人口和29.16万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不安全问题,但由于临夏州山大沟深、地形地貌复杂、群众居住分散,工程人均投资高,国家补助标准低,加上州县财政困难,导致项目区群众的饮水问题解决的不彻底,仍有部分农村群众没有吃上安全的自来水。二是原评估安全的30.34万人的饮水主要是通过2005年前实施的人饮解困、抗旱应急、卫生改水等工程解决,由于工程建设时间早、规模小、投资标准低,且以村庄周围浅层地表水、山泉水或渠道灌溉水为水源,无水处理设施容易受到污染,供水管网管径偏小、管道老化严重、加上近年来气候变化加剧、生态环境恶化,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泉水枯竭,水源得不到安全保证,饮水达不到安全标准。三是临夏州康乐县、广河县、和政县、临夏县、积石山县、临夏市6县市的农村饮水工程水源主要为太子山系沟道截引的山泉水,受降水时空分布、季节等因素的影响较大。每年冬、春季节降水偏少,如遇连旱或特大干旱,沟道来水量不足,沟道没有调蓄水库,部分饮水工程无法保证正常供水水,给工程范围内的群众造成不便。四是由于临夏州境内地形复杂、农村居民居住分散、工程管道翻山越岭、高差大,工程运行管理难度大。有的县“重建设、轻管理”,体制不顺、人员缺乏、管理水平低下,造成工程运行管理不规范,工程效益发挥不够。
4解决对策
一是紧紧抓住国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机遇和“十三五”农村饮水巩固提升的有利时机,各县市精心组织,对已建工程的水源、水厂设施、输配水管网、入户设施、工程运行管理、水费收缴等情况进行全面调查了解,做到数据全面、准确。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方案,编制规划。通过采取新建、扩建、配套、改造、联网等方式,对农村饮水工程进行改造提升,解决饮水不安全、供水不稳定的问题,提高农村饮水工程的自来水普及率、水质达标率,建立“从源头到龙头”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运行管护体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二是保障饮水安全是新时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也是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一项与公众健康密切相关的民生工程。为切实提高临夏州农村饮水工程的水源保障能力,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项目前期论证,积极与上级部门衔接,加大水源保障工程建设,提高饮水工程的供水保障水平。目前,积石山引水工程、引黄济临工程已全面开工建设,和政县小峡、康乐县石板沟、临夏县卧龙沟水库、永靖县韩家山提水工程等水源保障工程要争取尽早立项建设。三是切实落实县级人民政府农村饮用水安全责任主体,各县人民政府应将农村饮水供水事业纳入本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对农村饮用水供水工程建设和管理的资金投入,全面推进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建立健全县级农村供水管理服务机构、农村供水专业化服务体系、合理的水价及收费机制、工程运行管护经费保障机制和水质检测监测体系、水厂信息化管理,依法划定水源保护区或保护范围,加大对水厂运行管理关键岗位人员的业务能力培训,确保工程长效运行。
5结束语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一项民生工程、德政工程,为了切实解决农村饮水问题,就必须总结工程建设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为今后的工程建设提供有效途径。
作者:李光耀 单位: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水务水电局
第七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问题思考
摘要:文章从河南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现状着手,通过对其中存在问题的探索及分析,明确了建立农村饮水安全运行管理长效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提出了宏观上的解决对策。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改善农民生活,提高农民健康水平,解决农民生活生产用水,加快农村稳步脱贫和经济发展的社会公益性基础配套设施工程。
关键词:饮水安全;现状分析;运行管理
0引言
为全面提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管理水平,实现管理专业化、供水商品化、服务社会化,达到持续利用、良性发展的目标,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安排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小城镇建设和文明生态农村建设紧密结合,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工程建成后,如何保障工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可持续运营,发挥预期效益,更好地长期服务于广大农民群众是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1河南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现状
2004年底河南省基本解决了农村严重缺乏饮用水的历史,省委、省政府根据我省农村饮水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提出了农村饮水工作重点从饮水解困向保障饮水安全转变,2005年起,河南省正式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截至2015年底,全省农村饮水工程覆盖范围涉及164个县(市区),2150个乡镇,47189个行政村和18671所中小学校。2015年底全省人口10292万人,其中农村供水人口8098万人,占总人口的72%。由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具有面广量大、多数水厂供水保证率低且分散、用水户经济承受能力弱等特点,部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运行管理中还存在较多问题。
2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水源污染形势依然严重
在采用打井为主要工程类型的地区,浅表水和地下水源的水质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农村较为粗放的生活习惯,生活污水肆意排放、生活垃圾随处堆放倾倒,以及化肥农药过量使用,导致河流的富营养化和表层污染,同时垃圾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和重金属通过雨水渗到地下,污染了地下水,直接影响农村的日常饮用水安全。目前农村地表水和地下水均呈污染加重的趋势,苦咸水范围日益扩大,氟砷含量严重超标,农村水源污染形势相当严峻。
2.2分散式供水管理依然困难
根据各县市的自然地理地形和建设规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分为集中供水和分散式供水两种模式。集中供水工程的生活水价持平或略超制水成本,产权主体基本可以自负盈亏,满足长效运行需要。除此之外,绝大多数地处偏远山区及边缘地带,以及经济欠发达地区采用的是分散式供水模式。该模式供水规模小,建设标准低,水处理设施不完善、制水工艺落后,大部分农民还没有把自身健康放到最重要的位置,不重视卫生防护和生活用水消毒。再加上农民用水意识淡薄,用水量少,收费困难,手压泵井用水的传统习惯一时很难改变,花钱用水难以接受。且水价大都低于制水成本,水费收入难以维持正常运行,造成工程设施无钱养护,技术人才流失。无法满足安全长效运行需要。截至目前,分散式饮水工程占河南省饮水工程总处数的97.43%,后续管理难度很大。
2.3重建轻管的意识依然存在
目前部分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存在“有人建、无人管”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其一由于责任主体不明确或思想上不重视,对工程后续运行没有具体的操作思路,对管理中的问题有畏难情绪;其二因为运行初期资金不足,技术和管理人员缺乏,工程管理制度不健全,疏于管理,粗放经营,同时宣传工作不到位,服务意识不强,服务质量不高,水质安全管理和监测工作尚未规范,水费收缴困难重重,千辛万苦建起来的安全饮水工程难以发挥应有的效益。
3建立农村饮水安全运行管理长效机制
3.1完善供水措施保证饮水安全
一要加强水源地保护。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保护和监管工作。针对集中供水和分散式供水工程的不同特点,对取水口、泵站、水厂、调蓄水池、输配水管网等分别划定保护范围,设置保护标志,明确保护措施,加强污染防治,稳步改善水源水质状况。同时加强宣传教育,积极引导群众认识到保护水源安全和自身利益的相关性,鼓励群众自觉参与到维护水源保护行动中来。二要完善水质量监测体系。加大投入力度,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监测中心,建立农村水源和水质监控监测体系,通过定期不定期地对源水、出厂水、末梢水实施严格检测,保证生活饮水达到《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的要求;着力改造管网和水质净化消毒设施,重点加强简便、高效、低廉的水处理和水质检测方面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研发和推广,促进农村供水领域的技术进步;制定水污染事故应急预案,落实各项预防措施,坚持不懈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3.2拓宽收费渠道提高服务质量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费用,主要包括电费、人员经费和管网设备维修费等。水价的科学制定是保证农村饮水工程、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保障水费收缴是维持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要通过依法合理定价、计量收费、群众参与,形成以水养水、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一是提高农民认识。逐步转变农民观念,改变农民将水视为“福利水,大锅水”的惯性思维模式,要利用广播,电视,门户网站和微信平台等多种形式,对供水管理条例和法规进行学习宣传,唤醒水商品意识,树立重水,节水,依法依规有偿用水的新观念。二是合理确定水价。水价的确定一方面要考虑供水形式、成本回收和政府补贴等,另一方面要兼顾农民的经济收入和支付能力。结合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积极推动农村饮水安全项目水价改革,因地制宜制定适合当地用水效率和农民支付水平的水价形成机制。三是提高服务质量。合理制定收费奖惩办法,调动基层抄表员的工作热情;公布监督电话,建立24h服务制度,及时处理和回复用户提出的热点难点问题,确保水务服务网络的高效运转;为方便农民缴费,可联合农村信用社,推行银行预存代扣,网上交费等多种方式,拓宽缴费渠道。
3.3健全管理制度,加强运行维护
为保证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可持续健康发展,运行单位务必要解放思想,创新运行管理机制,迈上精细化管理、规范化运作的良性发展轨道。一是实现运营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以建章立制为手段,以增强服务功能为目标,建立健全操作规程、维修规程、安全规程和定期养护等各项规章制度。保留生产全过程的计量系统、原始记录和统计分析数据,确保安全透明高效运转。二是加强技术人员培训。在确保安全生产和正常供水的基础上,组织管理人员开展专业知识、实际应用、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培训工作,提高业务素质,逐步建立起一支维护管理水务服务网络的专业化队伍,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三是努力提高经济效益。进一步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包括财政部对工程建设运营给予的税收优惠和发改委对工程电价给予的优惠政策,同时重抓节电,大力节约不必要开支,降低运行成本;进一步创新发展,积极推广和使用自动化监控系统、信息化管理系统和节水节能技术设备,开源节流,确保工程的良性运行和群众长期受益。
作者:李承骏 单位:河南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监测监督站
第八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现状思考
摘要:介绍沧州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现状,分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对策,以促进沧州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保证市民用上放心水。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现状;对策;河北沧州
沧州地处河北省的东南部,北与廊坊、天津市为邻,西、西南与保定、衡水接壤,南界山东省,东临渤海,总面积14056km2,地理坐标为北纬37°28′~38°57′、东经115°42′~117°50′[1-5]。沧州为滨海和近滨海地区,基于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特殊性,水质复杂多样,高盐、高氟、苦咸水并存。浅层地下水苦咸,深层地下水含氟量高,且全部处于严重超采状态。沧州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人均水资源、单位面积水资源分别为12.6亿m3、192m3、1620m3/hm2,占全省平均值、全国人均、单位面积水资源的比例分别为50%、9%、8%,属极度缺水地区,人均水资源量比世界水资源最紧缺的以色列还少1/2。水资源匮乏和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制约着沧州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6-11]。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农村供水工程是提高农民健康水平、改善农民生活、保障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现对沧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1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现状
“十五”期间实施农村饮水解困工程,采取打深浅机井、苦咸水淡化、改水降氟等措施解决了沧州市100多万群众的饮水困难。由于沧州市特殊的地理位置,高氟水、苦咸水、污染水问题严重,加之一批旧井的老化报废,饮水安全形势依然严峻。无论是苦咸水淡化还是改水降氟,大都是“一村、一井、一套净水设备”,时间长了,设备老化;另外,长期超采深层地下水,机井出水困难问题接踵而来,农民群众饮水再度“返困”。“十一五”期间开始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采取了多种供水方式及水处理方法,按照“水资源统筹、因地制宜、城乡一体、户户通水”的原则[1-7],以发展集中供水、水厂扩户等联村集中供水工程为主要措施,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十二五”期间,基于农村居民生活用水供水水源主要是深层地下水的现状,结合沧州市水源配置方案和沧州东部地区12县市《利用地上水解决农村饮水安全总体规划》,确立了改原单一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为统筹城乡一体化供水、改原地下水源为地表水源、改原单村供水为联村集中供水的思路,以引黄和引江工程为骨干[1-5],依托杨埕、大浪淀等调蓄工程,建设覆盖城乡的供水网络。2015年底,全市549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已得到解决,其中有180万城乡居民喝上了黄河水,东部地区基本形成了以地上水为主、地下水为补充的集中供水工程网络[1-4]。
2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存在的问题
“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通过各级政府部门的努力,解决了沧州市549万人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长期存在的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受水源条件、工程状况、居住分布、人口变化和标准提升等因素的影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水质保障、水量和长效运行等方面还存在问题。
2.1水源保障方面
“十二五”期间,由于沧州市南水北调和引黄调水工程还不完善,供水水源不稳定,还有相当一部分县市的农村人口一直饮用地下水。沧州浅层地下水苦咸,深层地下水含氟量高,水质比较差。
2.2工程方面
“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建设的水厂和村级管网建设时间早,建设标准相对较低,工程效益难以发挥;水质检验设施不全,供水安全存在隐患。
2.3工程运行管理方面
目前多数水厂水价形成机制尚未建立,执行水价低于供水成本,收缴的水费不能满足运行成本,工程难以维持长效良性运行。
3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对策
3.1总体思路
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十三五”期间,立足已有成果,抓住机遇,向城乡供水一体化的高标准迈进,进一步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总体思路及目标:按照“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设、专业化管理、准市场运营”的要求,坚持统筹规划、整体推进、水源置换、巩固提升,以南水北调和引黄工程置换水源,以规模化供水工程为重点,通过对水厂及供水管网进行相关处理(例如新建扩建、配套改造、联网并网、加强管理等),建立“从源头到龙头”的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和管护体系[1,4-8],基本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
3.2科学编制
“十三五”总体规划“十三五”期间,遵循巩固成果、稳步提升的原则,结合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工作,坚持城乡统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建管并重,科学确定水质、水量、方便程度和保障程度等规划指标,合理确定“十三五”期间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目标任务;以健全机制、强化管理为保障,充分发挥已建工程效益,综合采取多种方式(例如新建、改造、配套、升级、联网等),进一步提高农村饮水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供水保证率和水质达标率。“十三五”沧州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涉及16个县市,计划利用南水北调和引黄水源置换高氟水、苦咸水,并通过新建供水工程,现有水厂管网延伸工程,改造供水工程、水处理设施、消毒设备及供水泵站,新建水质化验室、信息化建设等[1-3]方式进一步保障水质安全。
3.3工程措施
一是实施水源切换工程。全面启动利用地表水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以南水北调和引黄工程为水源[1-4],置换深层地下水源,通过管网连接,实现地表水厂与供水站互联互通,从根本上解决饮用高氟水、苦咸水问题。二是实施规模化集中供水工程和管网升级改造工程。坚持先建机制、后建工程,通过改造、配套、升级、联网等措施,统筹解决因工程标准低、规模小、老化失修及水污染、水源变化等原因导致的农村饮水安全不达标、易反复等问题。继续建设一批千吨以上规模的集中供水工程,提升供水质量和效益。同时对现有设施老化或水处理工艺落后的供水工程,通过改造供水设施、改进水处理工艺,提高供水水质达标率。三是实施水源保护和水质保障。进一步落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水源保护、水质监测“三同时”制度。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水质净化处理,提升水质化验、检测能力,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3.4建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长效机制
按照“分级建设、分级管理”的原则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工程管理上,要实行“县级供水总站+农民用水户协会”的管理模式。农民用水户协会具体负责村级供水管理工作。各县市要成立供水总站,全面负责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管理工作,确保村村有水。农村集中供水工程要建立水价机制[1-6],实行有偿供水、一户一表、计量收费,合理确定供水水价,确保农民有水喝。加强农村饮水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确保供水水质安全[2]。提倡节约用水,实行定额用水,超用加价制度,确保供水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3.5积极推行市场化运作方式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投资大,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1]。各级政府和部门应该坚持以改革的思路,用市场化的手段,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弥补建设资金的不足,并且积极地采取多种措施,保证工程在政府部门的主导下进行建设[1-6]。
4参考文献
[1]沈秀云.搞好饮水工程建设保障群众用水安全[J].河北水利,2012(1):32.
[2]张俊杰.沧州市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及对策[J].地下水,2012(4):91-92.
[3]沈秀云,李雪琴.加强民生水利建设构筑安全饮水保障———河北沧州市农村饮水工作实践[J].中国防汛抗旱,2012(5):54-55.
[4]张俊杰,吴海岚,董毅,等.浅议沧州地下水压采的途径和对策[J].地下水,2014(6):84-85.
[5]李方红,燕良东.河北省黑龙港区农村饮水安全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科技视界,2015(10):57.
[6]王慧.沧州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研究[D].天津:河北工业大学,2014.
[7]张俊杰.实施南水北调改善农村不安全饮水状况[J].地下水,2010(2):83-84.
[8]张俊杰.浅议沧州发展喷灌的途径与对策[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20-22.
[9]王喜权.农村饮水安全现状分析及解决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4):45.
[10]陈淑华,衡滨,马立炜,等.根河市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对策研究[J].内蒙古水利,2009(3):76-77.
[11]张丽珠.天水市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调查及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作者:张俊杰 曲策 单位:河北省沧州市水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