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与对策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我国高校实验室管理,理应以和谐观为目的、以安全观为前提。新形势下,我国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具有涉及面广且内容繁杂、种类较多且危险性大、教学与科研均存隐患等基本特点,存在个体人为、设备环境、保障机制等主要问题,亟待进一步优化组织机构体系、完善监督管理体系、健全运行保障体系,进而促使我国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与建设发展。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对策措施
高校作为一个社会单元和组织,同样适用于“安全发展”这种理念,应该结合学校的特点研究安全工作新情况、新问题,针对实验室的复杂情况推行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及其运行机制[1]。
一、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基本特点
(一)涉及面广且内容繁杂
我国高校的学科、专业面很宽,加之理工类学科的教学科研实验、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高职高专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等新时代教育需求,很大部分高校及其专业都需要创设相应的教学、科研等实验环境与条件。实验室是进行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的必备场所,实验场所及其仪器设备的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涉及面非常广泛、内容也非常繁杂,既包括实验室硬件条件的安全管理(房屋、水电、环境等),也包括实验室软件方面的隐患排查(仪器设备、特种设备、危化品等)。除此之外,各类实验室因专业性差异,其危险性质、程度及其防护重点有所不同。比如,化学实验室更关注化学试剂、“三废”的安全处理,电工实验室更关注电路线路、设备设施的安全防护。因此,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要做到面面俱到、全方位无死角,确保实验室教学与科研的安全稳定。
(二)种类较多且危险性大
高校的教学、科研等实验类型多样,这就使得危险类型较多,加之个人行为、机器系统、管理环境等因素限制,高校实验室的存在安全隐患且危险性较大。据不完全统计,高校实验室的实验安全主要包括机械伤害、电气电工、压力容器、危险化纤、军工科研等类型,且这些实验安全类型存在着大小不一的安全隐患。一是机械伤害类型,主要包括机械加工、焊接、数控、钳工等专业实验,存在扎伤、擦伤、撞伤、刺伤、卷入、飞物、触电、高温、噪音等安全隐患。二是电气电工类型,主要包括电工、电子、机电等专业实验,存在触电、漏电、接地、短路、静电、带电、雷电、放电、磁场、火灾、爆炸、烧伤、烫伤等安全隐患。三是压力容器类型,主要包括电气、机械、物理等专业实验,存在反应容器、换热容器、分离容器、储运容器的泄露、爆炸等安全隐患。四是危险化纤类型,主要包括材料、化学、环境等专业实验,存在燃烧、爆炸、毒害、放射、腐蚀等安全隐患。五是军工科研类型,主要包括军工类院校、军工类项目等专业实验,存在爆炸、辐射等安全隐患。
(三)教学与科研均存隐患
新形势下,科学研究已然成为高校的重要职能,大有与教学“并驾齐驱”之势,且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的高校一直以来很重视科学研究,这就使得高校教学实验与科研实验及其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显得更为突出。调研表明,高校实验室的教学与科研之用,均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统筹解决教研安全管理隐患问题。高校实验室的教学管理方面,学生虽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科学实验,但因学生不遵守实验操作规程、师生存在安全隐患麻痹心理、缺乏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学生晚睡早起体力不支、存在积水等恶劣实验环境、实验室“管理真空”等,容易导致教学实验的安全问题。高校实验室的科研管理方面,因为科研实验的前瞻性、探索性、实践性、创新性,使其更具有危险性、不确定性和安全隐患性。尤其是在研究过程缺乏深入有效的科学论证之际,急躁、盲目进行的科研实验,往往伴随着更大的人身伤害、设备损毁、环境破坏等潜在危险性。
二、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主要问题
(一)个体人为问题
在安全领域,普遍认为最大的漏洞就是人[2]。对于高校实验室而言,人为行为存在着重大的安全隐患及其危险。一是人的心理因素。师生进行科学实验时,若低沉、兴奋、紧张、急躁、抵触、恍惚,就容易忽视安全警告、略过操作规程、私自随意操作,这种麻痹大意、不听指挥、胡乱摆弄的行为为事故埋下了隐患。二是人的生理因素。师生的近视、耳聋、色盲等先天缺陷,以及疲劳、醉酒、服药、晕眩、头痛等身体不适或疾病在身,加之噪音、拥挤、高温、低温等恶劣环境影响,都容易导致实验室安全管理事故的产生。三是人的技术因素。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技术因素,既包括师生掌握的技术规程、技术操作、技术探索、技术创新等要素,也包括仪器设备、工艺流程等技术的成熟度与稳定性。由此可见,人的心理、生理、技术等要素,都是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应当重视且着力缓解的安全隐患。
(二)设备环境问题
宏观而言,实验室的实验设备既包括硬件环境也包括仪器设备,主要有建筑物、设备、材料、能量、环境等。建筑物安全管理方面,基于造价成本等考量,高校实验室用房往往未能按照专业性的特殊要求进行建设,建筑设计也不符合安全规范,且容易疏忽实验室的隔爆等级、相邻间距、内部结构等专业要求。仪器设备安全管理方面,大型装置、精细仪器、化学试剂、气瓶气罐若没有及时进行维护、保养,就容易造成实验条件不达标和生命财产安全隐患。实验材料安全管理方面,忽视了实验原料、工具、成品、半成品的固有属性,加之配比不对、存放不当等人文要素,更是加剧了实验材料的不安全、不稳定状态。能量安全管理方面,对电能、热能、生物能、化学能、机械能、辐射能等能量转换与传递过程处理不当,使得出现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安全事故。同时,实验室的杂乱无章、油污湿滑、通风不良、光线不佳、粉尘积聚、温度过高等恶劣实验环境,不仅影响实验数据及其结论的准确性、可靠性,更是容易导致安全问题及其隐患。在设备维护管理的基础上,还要兼顾防火防盗、网络信息等软件设备的安全保障[3]。
(三)保障机制问题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保障机制问题,主要包括安全管理的体制机制不顺、规章制度虚空、责权利不一致、教育培训滞后、基础条件欠缺等。一是体制机制不顺。治安消防、信息安全、食品卫生,往往分属保卫处、保密处、后勤处管理,加之缺乏统一组织协调的职能部门,以及校院两级管理结构模糊不清、权责盲点误区,使得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多头领导、少人管理、监督真空等风险。二是规章制度虚空。国家、省市、学校对高校实验室管理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但师生往往在实验过程中我行我素,对实验的安全性评审、危险性作业、宣传教育、安全管理制度置之不顾,对这些规章制度不执行、打折扣,这种规章制度虚空下的管理真空存在极大安全隐患。三是责权利不一致。实验室主任、实验室管理人员、课题组负责人、教学人员、实验人员的岗位不同,但对他们的责权利要求较凌乱分散,且之间安全管理、各种矛盾协调不到位或不及时,都有可能出现安全责任事故。四是教育培训滞后。高校师生往往只注重实验规程及其结果,对安全的教育培训置身事外,他们局限于当专业理论上的行家而未必是安全实践中的能手。五是基础条件欠缺。物质保障、人员保障、措施保障等基础条件的缺失,不利于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长效化发展。
三、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对策措施
(一)优化组织机构体系
根据现代组织理论,要协调集中领导、明晰职能目标、法权有效统一、确保精干高效,强化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以此为导向,应当建设一个领导有力、协调到位、分工明确、权责统一的实验室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体系。因此,高校要站在安全稳定、改革发展的战略高度,把实验室安全管理与其它工作一同部署,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管理”的基本原则,成立实验设备处统一领导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并由院系落实具体责任人,做到层层负责、传导责任。同时,实验设备处协调各院系之间的实验室资源共建共享、分工协作、相互配合等事项,达到资源优化配置、最佳使用等目标。除此之外,实验设备处还需加强对外交流与联系,为实验室建设、校企合作共建平台争取资源与牵线合作。当然,学校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及其发展形势,成立校领导负责、各相关职能部门及其院系共同参与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委员会,统筹协调实验室安全管理乃至建设发展事宜。
(二)完善监督管理体系
高校要在优化组织机构体系的基础上,完善实验室安全的监督管理体系。一是有效发挥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委员会的集中领导、统筹协调作用,加强校内外的资源整合、联系沟通,规避机构臃肿、职能交叉、推诿扯皮、互相阻碍等现象,及时、有效处置各类安全隐患及其责任事故。二是明确院系领导的职责分工,促使院系领导能够从安全教研、人才培养、教师成长的高度,严抓实验室安全管理及其建设,切实承担起实验室安全管理、宣传教育、文化营造等第一责任人的重任。三是严格专兼职安全员的监督考核,通过日常考核与定期考核、平时考核与期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结合物质激励、精神激励、事业激励、环境激励等举措,充分发挥专兼职安全员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应有之力。四是实行实验室主任、课题负责人负责制,将实验室安全稳定工作与其职称评聘、职务晋升、项目申报、评奖评优紧密结合起来,这种责权利相统一的做法能够有效防范出现“管理真空”等现象。五是建立全员参与安全监督机制,把实验室安全管理与院系、相关职能部门的绩效、评优、评奖相挂钩,形成全员共促实验室安全管理的良好格局。
(三)健全运行保障体系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运行保障体系,主要包括硬件建设、目标激励、安全文化、长效机制等。一是加强硬件建设。通过加强实验室建筑用房的基础条件建设、整合校内外资源优化建筑设计、配备消防应急安全防护设施等方式,进一步加快实验室硬件设施建设,有效提高实验室建筑、设备及其环境的安全度。二是强化目标激励。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基于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安全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立足学校及其师生实际,确立切实可行的目标任务与行动计划,综合运用各种激励手段激发师生做好实验室安全管理,实现实验室安全管理及其改革建设的利益最大化。三是营造安全文化。从学校层面出发,依托“安全教育周”“教学质量月”等系列活动,通过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介、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传播和营造,为实验室安全管理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文化氛围。四是建立长效机制。要进一步加快实验室安全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环境条件等标准化建设,开展常态化安全教育与培训,强化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考核监督,及时进行实验室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并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尽可能通过建立健全这种长效机制,促使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隐患及其危害降低最低甚至消除隐患。
参考文献:
[1]陈晶晶.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评价体系的研究[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1.
[2]傅明建,叶福玲.高校计算机学科实验室安全管理研究初探[J].福建电脑,2017(8):56-57.
[3]余光夏,吴林根.浅析高校实验室安全与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9):296-300.
作者:林龙生 单位:阳光学院艺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