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央视公益广告对安全教育工作的作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央视公益广告对安全教育工作的作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央视公益广告对安全教育工作的作用

摘要:公益广告作为服务公众的非营利性广告,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社会教育、行为引导等功能。在“央视网全国优秀广播电视公益广告作品库”中,筛选安全教育相关的电视类公益广告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表达内容、表现形式和传播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央视公益广告主要在“提升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应灾应急能力”两个维度推进我国安全教育工作。

关键词:央视公益广告;安全教育;安全防范意识;应灾应急能力

一、公益广告的含义及社会功能

(一)公益广告的含义

公益广告是面向社会广大公众,针对现实时弊和不良风尚,通过短小轻便的广告形式及其特殊的表现手法,激起公众的欣赏兴趣,进行善意的规劝和引导,匡正过失,树立新风,影响舆论,疏导社会心理,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以维护社会道德和正常秩序,促进社会健康、和谐、有序运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永续发展为目的的广告宣传。

(二)公益广告的社会功能

公益广告旨在传播社会正能量、引领社会文明新风,主要具有以下三个特殊功能:公益广告具有传播功能。公益广告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传播精神文明的使命。公益广告不仅可以传达科学理论、思想道德、民主法制等信息,而且能够传递行为规范、安全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公益广告具有教育功能。教育功能是公益广告与生俱来的一项社会功能,反映了公益广告的传播效果。随着公益广告的研究热点逐渐从传播内容转向传播效果,广告主加强了对教育功能的重视。公益广告具有行为引导功能。公益广告关注安全,关注社会,通过多样的广告形式,引导正确的道德观念,提倡和谐的社会风尚,使公众不自觉得接受公益广告传达的思想,推动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

二、公益广告有助于提升公民安全防范意识

安全防范意识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行为。要实现对社会公民的安全教育,就要通过公益广告提升公民的安全防范意识。

(一)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安全观得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目前,总体国家安全观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4月15日是我国“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CCTV了3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片,呼吁公民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共同守护国家安全和人民生活。《我们一起守护国家安全》概括了国家安全所覆盖的11个领域,包括: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维护国家安全人人有责》强调了国家安全和个人安全的关系:“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个人安全。”国家和个人是最紧密的结合体,每一位中国公民都要树立并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誓死捍卫国家的安全和利益。

(二)遵守交通法律法规

公益广告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通过故事或教育的方式展开,提醒公众遵守交通法律法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是提高人们守法意识、加强交通安全自我防护意识、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有效途径之一。关于驾车安全,公安部连续5条公益广告,讲述了违法驾驶的严重危害。《疲劳驾驶篇》中,一位爸爸开车带妻子和女儿回家,但由于疲劳驾驶,车子直接翻出高速护栏,妻子和女儿都不幸遇难。《酒驾篇》中,一群青春活力的年轻人,在生日会结束后,醉酒驾车,结果两车相撞,青年当场死亡。在一系列交通安全主题的公益广告中,画面主题包含了鲜血、泪水和忏悔元素,无一不在警示公众要遵守法律法规,营造安全、秩序的交通环境。

(三)营造绿色网络环境

在信息时代,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依赖计算机网络。基于此,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计算机网络的开放性和方便性,窃取用户信息,通过拨打电话、发送短信等方式进行诈骗。第一、网络信息通信诈骗。《网络信息通信诈骗》描述了三类骗局,分别是:电话诈骗、短信诈骗以及扫码诈骗,提醒公众要谨防此类诈骗,守护财产安全。第二、个人隐私泄露。个人隐私泄露是网络时代的最大弊端之一,发表定位的朋友圈、连接免费Wifi、点开陌生链接等都会暴露个人的位置信息、身份信息等。与传统媒体时代相比,自媒体时代是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只要拥有必要的设备和最基本的能力,就可以在自媒体时代进行发言,因此我国网络环境呈现混沌状况。网络时代是社会的必然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社会环境的影响和作用,必须要打造一个绿色的、正能量的网络环境。

三、公益广告有利于提高公民应灾应急能力

提高应灾应急能力是安全教育的目的,公益广告依托丰富案例,分析了地震、火灾、洪水等事故的应急行为。

(一)积极培养遇灾自救能力

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威胁到人民的生命安全,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为此,国家制定中长期减灾规划,同时加强教育和宣传工作,以提高社会公众防灾减灾意识以及参与度并普及各类救援技能。此类公益广告集中于防震、防火、防洪,采用了科普动画短片的表现形式。《地震安全》告诉大家:地震时,要会根据所处环境,做出保障安全的选择。《消防安全》提醒公众:火灾时,若无法救火,应用湿衣服蒙住口鼻,设法逃离火场;立马拨打火警电话119等。《防灾知识:防洪篇》告诉公众:在汛期常关注天气预报及相关预警;暴雨洪涝来袭时,选择地势高处作为避难场所等。公益广告通过广泛的传播,告知公众当灾难来临时,首先要保持冷静,其次要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分析,积极自救。

(二)全面提高应急救护能力

近年来,意外伤害事件发生率逐年上升,但是由于人们的安全意识不足,不具备良好的应灾应急能力,导致了严重的后果,全面提高公民应急救护能力必须排上日程。如今,应急救护的新理念是发挥现场“第一目击者”的作用,通过“第一目击者”对伤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急救,争取黄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伤残率。可现实情况是,我国社会公众接受应急培训率低下,应急救护知识普及率不超过1%,因此培养社会公民应急救护能力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客车救生篇》警示车辆发生意外时,可用救生锤、尖锐物敲击玻璃;无法开车门时,可通过侧窗、天窗进行逃生等。《应急救护科普短片》详细指导应急救护措施,例如当意外割伤擦伤导致出血时如何依据伤口大小,做出不同处理。同时,公益广告就触电、骨折、溺水等紧急情况也做出行为指导。生活中,紧急灾难无处不在,必须要提高应灾应急能力,在危险时刻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和生命安全。

四、结语

本文从央视网全国优秀广播电视公益广告作品库中筛选出有关安全教育的广告作品,探索了其表现内容、表现形式和传播效果等。研究发现,公益广告主要围绕“提升安全防护意识”和“提高应灾应急能力”两个维度推进我国安全教育工作。公益广告在营造社会风气,引领行为规范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启示高校也要注重培养具有创意、设计、传播、审美能力的新型“传媒人”。安全教育对个人、社会、国家都有着重要意义,每一位社会公民都要不断加强安全意识,提高应急自救互救能力。

参考文献:

[1]潘泽宏.公益广告导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2]赵刚.中国公益广告发展史[M].北京: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1996.

[3]台雪纯,李娜.基于CiteSpace的我国公益广告研究热点及演进趋势研究——以CNKI数据库为例[J].东南传播,2019(02):132-135.

[4]马宝成.全面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J].行政管理改革,2019(04):17-22.

[5]庆启航,单巧斌.公益广告在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中的应用探索[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25(02):57-65.

作者:台雪纯 单位: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精选范文推荐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