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如何提高工人安全教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如何提高工人安全教育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如何提高工人安全教育

【摘要】如何杜绝施工现场各类隐患问题的重复出现,减少安全生产事故一直是困扰企业的难题,从安全系统原理分析,人为因素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占事故率98%。怎样提高建筑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达到自我管理阶段或者互助阶段,应该从本质安全教育入手。根据全美安全理事会(NSC)调查结论显示,组织在安全管理上每投入1美元,平均可减少8.5美元的事故成本,从这个角度进行思考,提高建筑工人的本质性培训虽然增加了费用支出,但实际上还是节约了成本、降低了事故率。

【关键词】本质安全教育劳务用工实名制管理建筑业“用工荒”

1.目前国内安全教育的形势和状态

我国建筑业从业人员已高达5000多万人,大多为外出务工的农民工。他们大多数文化素质偏低,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技能匮乏。目前,建筑工主要以企业培训为主,近些年随着安全法规日趋严格,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得到了重视和加强,因企业项目管理水平的差异,大多数企业对劳务用工和教育培训还停留在表面,现场三级安全教育基本达不到国家规定的50学时。加上项目抢工期等,临时抽调人员更得不到有效培训。根据对75份较大事故调查报告,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GB6442)对事故间接原因进行分析,其中教育培训不够、未经培训、缺乏或不懂安全技术知识占比76%。对事故直接原因分析,其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如: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占比77%。

2.劳务企业建筑工人的构成

建筑业从业门槛低,劳务班组的工人大多从农村临时招来,大部分工人只知道干活挣钱,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差。结果,既没经过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也没施工经验就直接上岗,一些“杂牌军”欠缺资质也能蒙混过关。这不仅给施工带来了风险,也给工程安全、质量埋下了隐患。随着国内交通的改善,建筑工人从省内流转开始转为全国流动。由于各省经济发展不同,监督力度也不尽相同,建筑工人的综合素质和约束力不高,造成安全事故在有的省市频发。

3.改进建议

根据全美安全理事会(NSC)调查结论显示,组织在安全管理上每投入1美元,平均可减少8.5美元的事故成本,从这个角度进行思考,提高建筑工人的本质性安全培训虽然增加了费用支出,但实际上还是节约了成本,降低了事故率。

3.1完善培训体系,实现建筑工人本质培训

建立培训管理制度和建筑市场培训准入制度,从全国范围内进行管控,不培训、考核不合格就不能从事建筑施工活动(出于目前国内建筑工人文化程度现状考虑,考核不仅限于笔答)。建立有权威性、长效、统一的培训体系,而不是目前走过场的培训方式。培训方式分为全日制、短期、业余,培训费主要来源于企业,不需要个人缴费,而且可以区别不同情况,给予适当的培训生活津贴,凡经过培训的人员统一记录到培训档案中,发放专业证件。未经登记、培训的,企业严禁使用。培养优秀、稳定的建筑队伍,才能改善建筑业整体就业环境。

3.2完善建筑工人保障体系,建立建筑工人诚信机制

随着国内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和建筑工程环境特点,从事建筑业的年轻工人日趋减少。2014年的大数据统计,16~24岁的建筑工人占9%,45~64岁的占43%。解决从业人员数量问题就需要从保险、工资、培训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建筑业现代化、工业化,让建筑工人成为有职业规划、有职业目标、有社会保障的职业。建立强制商业保险制度,从事建筑业的工人必须购商业保险,让保险公司也参与到培训过程监管中,从而提高培训机构的培训质量和建筑工人的劳动保障。投保费用可以由企业和工人共同承担,根据工人从事的工程项目出勤天数和个人风险指数计算,不管工人同时参与几个工程项目都是有保险保障的,从过去单项工程保险保障变成长期固定保障。利用大数据平台和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制度,建立工人诚信档案,通过诚信数据筛选优质工人,做到工人与企业互联互通,避免企业和工人双方面的风险。

3.3减化流程,提高服务品质

优化培训体系和流程,让工人愿意接受培训,快捷、方便地取得“建筑业准入卡”,提高服务质量。建立行业、企业、院校、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建筑工人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并开展技能鉴定。建立有效的建筑业三级培训准入制度,三级培训包括行业(委托的培训机构)、项目(企业)、班组(劳务企业)。通过培训机构的培训考核后,发放专业证件,自动建立数据档案。工人每参与一个工程项目的施工,都要接受企业的再培训,主要针对工程特点、项目风险分析、项目管理制度等。劳务班组的培训以每天班前交底为主,主要针对工作风险分析、操作规程、安全保护措施等。这样的培训方式既缩短了培训时间,又保证了工人的培训质量,把建筑工人流动作业风险降到最低。建立建筑工人继续教育管理制度,已录入建筑工人实名制信息管理平台的建筑工人,每1年进行一次短期的继续教育(专业机构),并记入档案。3年以上(含3年)无培训记录的,再次从事建筑作业时,应对其重新进行培训及信息录入,否则不得进入施工现场,相关不良及良好记录应予以保留。

3.4改变劳务企业用工方式,提高建筑队伍整体质量

当前建筑业用工秩序不尽规范、工人水平参差不齐,行业监管也不够有力。建筑市场施工安全的稳定不完全取决于施工企业,往往被劳务施工队长所牵制,工期紧的工程更会出现大批“临时抢工突击队”(人员临时组建、未进行良好的安全培训和项目风险源分析、工作时间一般按天计算)冲击建筑市场,不仅提高了劳务成本,也增加了现场安全、质量不稳定因素。依托大数据平台,改变以劳务队长为主体的现状,较变为以工人个体为基本单元,分析劳务企业综合实力,降低企业风险。劳务公司只有更多地吸纳有实力的个体,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才能发展壮大,从而改变整个建筑市场劳务就业环境。

3.5加强施工企业管理,落实管理责任

目前,建筑企业因成本问题,无法形成大规模的自有建造队伍。现以劳务分包为主,队伍虽然长期合作,但仍不能避免劳务用工的弊端。应逐步建立施工承包企业以自有建筑工人为骨干和主体的多元化用工方式。推动建筑业劳务用工方式的转型,逐步实现建筑工人的公司化、专业化管理。大型企业应率先在集团范围内执行劳务工人统一培训制度,对集团内现有劳务工人进行培训并建立数据档案,劳务企业所属工人必须100%参加,必须100%使用系统内培训的建筑工人。使企业内形成一个小规模的劳务市场,逐步形成以劳务企业为主→劳务队长为主→劳务班组为主→建筑工人为主的转移。通过大数据平台建立优质工人信息库,企业可根据需要选用建筑工人,既保证了工程安全和质量,又节约了工人闲置成本。为建筑业注入持久动力,从而让我国建筑业由大到强、行稳致远。

参考文献:

[1]建办市函(2018)603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启用全国建筑工人管理服务信息平台的通知[S].住建部2018-11-12.

[2]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S].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8.

[3]方东平,黄吉欣,麦鸿冀.香港特区建筑安全管理的探讨与借鉴[J].中国安全科学报,2003(5).

[4]罗云.现代安全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5]GB6442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S].

作者:杨磊 单位:北京城建亚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