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长下坡路段交通安全改善问题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长下坡路段交通安全改善问题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长下坡路段交通安全改善问题

摘要:以山西省某山区一级公路连续长大下坡路段为例,根据该道路现有交通安全设施、避险车道、降温池设置情况,提出综合处治方案,改善路段行车安全条件,有效降低路段交通事故发生率和事故严重程度。

关键词:长下坡路段;交通安全;改善

1工程概况

山西省境内某普通国道是山西省干线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国道重型货车比例高,是重要的晋煤外运通道。该国道K10+000~K32+000段下行方向为连续长下坡路段,全长22km,平均纵坡3.88%。该路段技术标准采用设计速度60km/h,路基宽度23m,行车道宽2×(2×3.50)m的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属于典型的山区性一级公路,技术指标多采用《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设计标准最小值,部分技术指标现已不满足《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规定,交通运行存在较大安全隐患。2010年建成通车以来,该路段事故发生率较高,发生死亡事故40其,死亡人数59人。大型车辆超速行驶、制动距离长导致大型车辆制动系统过热而失效,追尾、侧翻、撞击等重大伤亡事故频发。近年来,按照公路交通相关设计规范对该长下坡路段进行过多次整治,但效果并不显著。

2事故特征分析

交通事故是评估道路安全性的重要指标。在把握连续长下坡路段交通量、交通组成、运行车速等交通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公路长下坡路段2010~2019年事故数据,本工程路段交通事故大多发生于连续下坡转弯路段的后半段接近坡底处,就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来看,车辆制动失效、机动车违章、超速是主要原因,分别占事故原因的30%、33%和12%。此外,事故数据还表明,长下坡路段每次交通事故的引发原因并不是单一的,但机动车制动失效都是主要原因之一。为此,必须加强长下坡路段制动失效的有效应对,降低交通事故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就该长下坡路段事故车型分析可以看出,重型货车、中型货车和小轿车分别占38%、29%和21%,占比较大,为此应成为道路交通安全改善重点考虑的车型和安全管理的重要对象。

3交通安全问题突出

3.1标志、标线设置不科学、不完善

该路段标志标线采用已作废国家标准GB5768-199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进行设计,设计标准与现行标准、规范相差较大,与该路段如今交通构成和交通量已不适用。具体体现如:标志版面、字高偏小,反光膜反光性能不足,对沿线设施预告、告知信息标志不足或缺失,缺少对连续长下坡路段的坡顶预告、坡长提示及坡底告知标志,小半径弯道处未设置视线诱导标志。该路段弯道处的分道线使用虚线形式,并未按《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设置为白实线,而且现有分道线磨损严重,线形不清晰。沿线减速标线设置不规范,部分需要减速的弯道、村庄路口等减速标线缺失。笔者对长下坡路段交通事故车辆归属统计结果表明,事故车辆大多为外地车辆,对路况不熟,难以通过现有标志标线获取有价值的路况信息。

3.2限速设施混乱

该22km的长下坡路段部分路段使用了横向减速标线,并在超限超载检测站和主线收费广场设置铸钢减速带,虽然起到了一定程度的减速作用,但是减速带的设置严重影响车辆行车的平稳性和安全性。此外,该路段限速标准不统一,全线未分车道、分车型进行限速,部分村庄路口和视线不良的弯道处缺少限速设施。

3.3沿线设施管理不善

该长下坡路段分别于K12+550处、K19+900处和K25+100处共设置3处避险车道,3处避险车道由于维护不合理,造成功能不足;K14+950处和K22+500处各设置1处单车道降温池,其中K22+500处降温池由于缺乏维护造成降温池漏水且缺少降温池指引标志,对异地大型货车起不到相应功能。

4交通安全改善措施

4.1完善道路标志标线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必须根据国家标准和道路交通安全的相关要求进行交通标志标线设置,确保设置清晰、醒目、准确、完好。该长下坡路段应根据现行标准、规范并结合道路交通状况对沿线标志、标线进行重新设置,去除不合理标志、标线,合理选取标志版面尺寸、字体高度及反光等级;统一路段沿线设施标志设计标准,并按规范设置预告、告知标志,做到信息准确、连贯;并在坡顶前、坡顶、坡中、坡底适当位置设置连续长下坡预告标志、告知标志,标志中应体现坡度、剩余坡长等信息;在小半径曲线路段增设视线诱导标志,并在平曲线半径600m以内路段加密设置。

4.2改善路面安全设置

近年来,具有防滑、增强减速效果、提升视觉安全性等性能的彩色路面铺装材料在路面工程中应用日益广泛,可以将该铺装材料应用与长下坡路段,有效抑制交通事故,同时尽快拆除减速效果不佳、造成行车剧烈颠簸、严重影响安全行车的减速带,并用车速监控装置、强制控速设施等其他措施替代。在路肩处设置系列凹槽状的路肩隆声带,当车辆驶至路肩并驶过隆声带,通过隆声带所产生的噪声及振动向行车发出警示,提醒驾驶员修正操作,有效避免行车因疲劳驾驶、判断错误、偏离道路而引发交通事故的可能。

4.3改善速度管理设施

在连续长下坡路段坡顶起始点前和坡底终点后适当位置安装区间测速装置,并在坡中村庄、弯道、桥梁、避险车道、超限检测站等位置前定点设置分车道、分车型限速标志和测速抓拍设备。

4.4加强沿线设施建设、管理和养护

可采用工程手段在连续长下坡路段坡顶前适当位置设置货车检查站,并在站内加强安全风险宣传,并设置长下坡路段信息公示牌,标明沿线紧急避险车道、降温池、停车区等沿线设施数量和位置信息。加强管理养护队伍专业技能培训,使紧急避险车道、降温池等设施始终处于良好使用状态。条件允许等情况下,可在坡中适当位置增设货停车区和紧急避险车道,可有效防止交通事故发生。长下坡路段紧急避险车道应采用直线线形,入口设置应能确保车辆高速安全驶入,紧急避险车道全段选用砂石等粒径路面材料,并用袋装砂或废旧轮胎堆放于路侧缘和车道末端,完善排水设施以确保路面材料干燥,确保消能效果。

5结论

本文通过对长下坡路段交通事故数据基本特征的分析,针对所存在的突出安全问题,从完善道路标志标线、改善路面安全设置、改善速度管理设施及加强沿线设施建设、管理和养护等方面提出系列措施,上述措施在国内外典型长下坡路段安全改造方面已经成功应用,且在防止交通事故方面成效显著,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措施也存在负面作用,在采用过程中必须结合路段实际,采取多种有效措施配合应用,以发挥多种措施的协同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JTGD82-2009[S].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提升公路连续长陡下坡路段安全通行能力专项行动技术指南,2019.

[3]杨欣欣,赵艳.高速公路长下坡路段交通事故特征及安全保障措施[J].交通科技,2019(02):104-106+110.

作者:孟丽鹏 单位:山西诚达公路勘察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