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周边环境下的大学生安全教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周边环境下的大学生安全教育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周边环境下的大学生安全教育

一、当前高校周边环境现状与问题

(一)高校与周边的矛盾纠纷问题

一些高校办学用地的不断扩大以及新校区的规划,使高校与周边单位及居民的矛盾纠纷时有发生,不少高校在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经常受到周边单位及居民的阻扰。部分高校还会因清洁卫生、环境污染、生产经营、建筑施工等问题,与周边单位及居民存在环境、安全、经济等方面的纠纷。

(二)交通安全问题

随着高校的扩大建设、合并升级,大学生跨校区上课、活动成为常事,而且大多数高校的新校区多建在城市远郊,远离城区,公共交通相当不便,再加上现在很多无牌无照的机动车辆无视交通法规超载、超速、违规载客,使大学生在出行途中发生交通安全事故的可能性相对增多。地处城市远郊的高校,周边交通标志、标线等安全设施匮乏,而地处城市街道、公路要道、主干道附近的高校,则因道路拥堵、人车混杂等管理缺失,极易发生交通事故,交通安全存在较为严重的隐患。

(三)食品卫生安全问题

许多高校周边普遍存在乱摆乱卖、无证经营、违法经营等情况。这些条件简陋、卫生状况相对较差的路边餐饮店、流动摊点,经营的大多是“三无”产品。有些饮食摊点甚至未取得卫生许可,也未经过任何检验,食品质量全无保证,存在发生集体性食物中毒和群体性传染性疾病的隐患。高校周边的饮食店绝大部分由私人承包,这些私人承包店对从业人员缺乏严格管理,卫生要求执行不严,有不少店家为节约成本,设施、设备陈旧,缺乏必要的清洁消毒设施,剩余食品及待加工食品处理不当,食后常会引起呕吐、腹泻、急性肠胃炎等现象。此外,还可能诱发肝炎等各种传染病,对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危害极大。

(四)校外租房安全问题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步伐的加快,大学生在外租房甚至同居的现象较为普遍。高校周边的出租房大多数都是城中村村民的自建房,设计上存在安全隐患,不仅屋内面积窄小,通风较差,极易发生火灾、煤气中毒等安全事故,而且又无安全通道,一旦发生安全事故难以逃生。由于现在的大学生们大多是“90”后的独生子女,从小生活环境优越,缺乏必要的社会经验,自我防范意识较差,一些不法分子就专门针对在外租房的大学生进行诈骗勒索、盗窃抢劫等犯罪活动,骚扰滋事等不法侵害也时有发生,使校外租房的大学生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危害。

(五)文化、娱乐场所安全问题

部分高校周边的一些书店、音像店中仍有不健康的书籍、音像资料出售、出租等,使一些充斥色情、暴力的书籍、画刊、影碟在大学生中广泛流传,影响恶劣,严重腐蚀着大学生的灵魂。很多高校周边200米内基本无营业性网吧和游戏机室,但有些通宵营业的网吧、低级娱乐的游戏机室、带赌博色彩的棋牌室仍有违规开设的情况,大学生沉迷网络或染上毒瘾,危害极大,不仅荒废学业,甚至还贻误终生。

(六)人防、物防、技防“三防”建设问题

近年来,根据城市建设的统一要求或是某些商业利益的驱使,有些高校把临街围墙改为开放的临街铺面,这给学校安全保卫带来了一定难度。尽管加强了治安巡逻、守卫等,但由于大多数高校没有安装视频监控系统、门禁管理系统、巡更报警系统等电子技防管理设施,科技含量低,管理方法原始、守旧,安全防范不到位,非法侵害、偷盗现象仍时有发生。

二、加强广西高校的大学生安全教育

(一)大学生安全管理机制

1.设立大学生安全教育机构

要做好大学生安全教育,首先要从统筹工作抓起。因此,高校要设立由分管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校级领导主管,学校的辅导员、保卫干事、医护人员、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等相关人员参与的大学生安全教育机构。该机构要与相关部门、系部签订安全防范责任状,落实责任制,实现各部门分工合作、责任到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教育长效机制,统筹规划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

2.建立健全大学生安全教育机制

高校要建立健全大学生安全教育机制,并将大学生安全教育纳入正常的教育计划。要开设《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并制定完善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组织各部门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精心编写高质量的安全教育教材;进行重点课程建设,并安排专业教师进行授课;规范考试和成绩管理,计入学分,以增强学生对安全知识的重视程度;定期举办相关的安全知识讲座或报告会,保证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系统性和连续性,确保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顺利开展和全面实施。

3.严格规范大学生安全管理机制学工部门与后勤服务部门要严格规范大学生安全管理机制,尽量杜绝学生在外租房、通宵上网、沉迷游戏等不良现象的发生。高校要坚持全校安全情况通报制度,以宣传栏、简报、简讯等形式,定期向全校师生通报安全情况,增强学生的防范意识,以及提高应对各种复杂情况和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丰富安全教育内容

1.开展交通安全教育

现在大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普遍不强,主要体现在交通安全知识缺乏和交通安全意识淡薄两个方面。各高校可以以新生入学教育、张贴宣传标语、发放宣传手册、开展主题班会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对大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让大学生了解交通安全法规和常识,增强大学生交通安全观念,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养成良好的交通安全习惯,不乱闯红灯、不乘坐黑车,避免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

2.开展食品安全教育

高校医护人员及辅导员可以以举办健康讲座、发放宣传手册等形式定期对大学生进行食品安全教育,让大学生了解流行病与传染病的发病原因及危害,尽量不到校外无证摊点、餐饮店就餐,以免身体健康受到危害。

3.开展人身安全教育

大学生是高校的主体,承载着家庭和社会的希望,所以人身安全教育尤为重要。在进行人身安全教育时,要强化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尽可能不让自己的人身安全受到侵害。首先,要向大学生普及生活中的安全常识,特别是在外租房学生的用电、用火、用气安全,以及面对灾害如何自救。其次,在遇到不法威胁时,应及时向学校保卫部门或公安机关报警,以求得他们的帮助;在遇到抢劫、强奸、行凶、杀人等恶性侵害时,应尽量与犯罪分子“智斗”,记住犯罪分子的体貌特征,为公安机关破案提供重要线索。

4.开展财产安全教育

要引导大学生妥善保管贵重物品,特别是在外租房的大学生,离开宿舍时关门关窗,不给小偷留下可乘之机。不在宿舍存放大额现金,不擅自留宿外客,不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以免发生火灾,对陌生人要保持警惕,拒绝非法传销,谨防受骗上当等。

5.开展心理安全教育

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是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包括对大学生人格的塑造、意志力的磨炼、情绪的疏导、人际交往的应对等方面。教师应坚持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积极开展心理健康咨询与服务,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健康状况,指导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心理调适方法,从容应对各种挫折,排解负面情绪,优化心理素质,预防心理疾病;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消除挫折感与自卑感,增强自我调节能力,妥善地处理在学习、生活、情感、择业等方面的各种问题,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杜绝或避免因心理原因而引发的违法违纪行为和安全事故。

(三)拓展安全教育途径

1.做好新生入学安全教育

高校新生刚跨入大学校门时,由于对校园及周边环境情况不熟悉,且安全意识不强、防范能力较差,最容易发生各类安全事故。因此,切实加强新生入学安全教育,增强新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这对于他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乃至今后的人生道路都有重要意义。

2.做到课堂讲授与考核考试相结合

高校开设《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并结合本校实际编写含防火防盗、交通安全、食品安全、心理健康、电信和网络诈骗、性教育等内容全面的大学生安全教育教材,以课堂讲授、举办讲座、报告会、看图片展等多种形式向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并以考试记学分的方式促使学生重视安全知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3.积极发挥各种宣传媒体的作用

高校广播、电视、简报、宣传栏、板报等传统媒介和网络、QQ、微博、飞信等新型媒介都可作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载体。要发挥各种宣传媒体的作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编写、自己宣传安全知识,发挥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营造出良好的舆论环境。

4.充分发挥高校内各种社团组织的作用

目前,许多高校设有各式各样的社团组织,其覆盖面广影响力大,对繁荣校园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校要成立“校园安全小组”、“校园普法小组”等社团组织,充分发挥社团组织和社团成员在安全知识宣讲、安全检查、安全联防等方面的作用。还可以通过实战演习、征文活动、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小品相声等生动活泼的社团活动,把安全知识贯穿实践,把安全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帮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安全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提高安全意识,增强安全技能,营造出良好的校园安全氛围。

三、结语

针对高校周边环境的不良因素和不断变化,高校要不断探索,丰富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形式,减少和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帮助学生增强自我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积极健康的方式学习、生活、消费、娱乐、社交,共同构建一个稳定、和谐、健康、发展的大学校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人才。

作者:李娜 黄典伟 单位: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精选范文推荐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