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冬奥经济下市区域经济发展探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冬奥经济下市区域经济发展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冬奥经济下市区域经济发展探究

【内容摘要】奥运会后,举办地的经济是盛是衰,一直是世界各国关注的重点,如何利用奥运会带来的国际关注,如何借此国际性事件带动经济发展也是举办国在申奥成功后考虑和规划的重点问题。本文在了解世界各国举办奥运会的历史经验基础之上,立足张家口市发展现状,对张家口地区的区域发展提出赛后建设、产业组织结构规划建议,希望能够针对性地解决张家口市后奥运风险问题。

【关键词】后奥运经济;区域经济发展;体育产业经济

一、历届奥运会对举办地的影响综述:奥运经济与后奥运经济的博弈

(一)产业经济影响:存在经济增长与“蒙特利尔陷阱”双重压力。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必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历史数据显示,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实现旅游收入35亿美元,2008年北京奥运会使得北京市体育产业增加154亿元,2014年伦敦奥运会实现了99亿英镑的对外贸易与投资的增长。但是,并不是每一届奥运会都将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形成10多亿美元的开支,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支出90多亿美元,各国政府都陷在了赔钱的陷阱之中,其中尤其以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的亏空最为严重,超过10亿美元,并承受了长达20年的负债,这也被称为“蒙特利尔陷阱”。除了奥运会对当地经济增长产生的不确定性外,后奥运经济问题也同样突出。奥运会举办前后一段时间内,地区经济迅速增长,但暂时繁荣过后,却出现严重的“经济低谷现象”,巨大经济波动给当地造成资源利用不合理,产能过剩等相关性问题,进而引发社会问题。

(二)基础设施建设影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矛盾。为举办一场亮丽的奥运会,各国和当地政府都将加大对当地的投资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奥运场馆与场地建设、奥运村建设、交通设施建设等最为突出,提高了当地生活质量和环境指数,达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但这是否能够合理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却成为一大问题。如2000年悉尼奥运会为解决奥运会举办过程中严重的交通压力,建设了众多列车和交通线,增加了额外支出,但奥运会结束后这些交通设施并没有得到良好的利用与开发,形成了资源浪费;而且,场馆建设中政府部门过于重视“面子工程”,豪华奢侈,一旦奥运会结束就面临闲置或者拆除的危险,经济效益严重下跌,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成为奥运经济的重大矛盾。

(三)生态与卫生环境影响:奥运前后的环境质量对决。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举办奥运会的一项特殊任务。政府部门往往在举办前大力治理污染,提高环境质量,确保“短期蓝天”的出现,但奥运会结束后环境质量的治理任务依然严峻。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例,奥运会举办前大力整治京津冀污染严重企业,实行关停、整顿,加大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力度,但奥运会结束后雾霾再度来袭,北京及京津冀地区的污染问题依然严峻。同时,卫生治理也呈现困局。大量游客的涌入使得生活垃圾迅速增长,处理不当或者不及时极易引起传染病、水污染、空气污染、噪音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当地民众的健康生活。

(四)其他影响:一把社会治理“双刃剑”。奥运会是世界了解举办国的一个窗口,这将增强该地区在世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带动该地区良好的体育氛围,促进体育产业发展,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但大量游客涌入与长时间逗留对医疗、教育和交通等造成压力,在强大的需求之下,资源配置严重不足,进而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社会治安紊乱、犯罪率上升、交通拥挤、交通事故增多、旅游景点的文物古迹遭到破坏等,严重增加了社会负担和政府支出。

二、张家口市发展潜力张家口地区

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使得该地区在过去很长时间内都处于经济落后状态。自从张家口被确定为2022年冬季奥运会的主办城市之一,至今已经在交通设施、新能源和旅游环境等方面有了巨大进步。面对冬奥会这一契机,张家口迎来了极佳的发展机会。

(一)充分开发丰富的自然资源。张家口市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任何地区无法取代的最具特色的得天优势,一是丰富的地热资源,地下热水异常区18处之多,其中赤城温泉、怀来地热国内闻名;二是风能,尤其以张北县等西北部最为突出。张家口市应该借此发展清洁能源工程,如地热发电和风能发电等,既能带动当地产业转型升级,又能确保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使用好冬奥会与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机遇。奥运经济无疑是一次借势经济,要凭借广告宣传提高张家口市在全国乃至国际范围的知名度,加大基础设施和旅游资源建设,打造冬奥会品牌,形成核心竞争力。同时,现在正值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开展的中前期,要充分利用政策优势,承接首都相关功能转移,完善交通运输体系,建成生态旅游模式,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三)多元化旅游项目具有广阔的市场价值。张家口市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有40多个景点,包括涿鹿皇帝城、鸡鸣驿古城和董存瑞烈士纪念馆等具有历史与革命特色旅游景点,张北草原等蒙古风情区域,崇礼滑雪场等冰雪旅游项目等,要制定旅游发展战略,整合各地区旅游资源,形成以奥运冰雪游为主,多种生态旅游项目相结合的发展线路,拓宽市场空间。

三、奥运经济对张家口区域经济发展的启示

(一)“前车之鉴”———后奥运经济的短期效应。奥运经济所带来的机遇与风险是相互依存的,经济增长的同时,后奥运经济风险依然严重。张家口若要借冬奥会摘掉“贫困”的帽子,就要以史为鉴,避免后奥运风险的产生,提前做好赛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场馆建设实用简洁,合理利用比赛场地开发赛后经济效益。完善当地其他旅游资源,形成以奥运村为中心,其他景点环形分布、由点到面的游览体系;完善交通网络、优化沿途景观、突出地标建筑,在提供便捷交通的同时树立城市印象;增强文化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建设,创建文明城市的同时宣传城市文化,达到以冬奥会为踏板“走出去”,将全世界游客“引进来”的效果。

(二)“未雨绸缪”———制定区域发展战略规划。在奥运经济的巨大影响之下,当地政府应及时制定和完善区域发展规划,预见潜在机遇和风险。一是合理规划奥运场馆占地和规模,在当地经济和技术的承载范围内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避免因场馆维护费用过高给当地造成经济负担。二是在扩大植被范围的同时均衡第一产业结构,保证当地农副产品能够自己自足,在不破坏当地农产品多样性结构的前提下完成京津冀绿化指标,不急于求成,达到农、林、牧、副可持续均衡发展的效果。三是充实张家口人才储备,把握北京高校外迁的机遇,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减少人才外流,通过人才战略带动当地高新技术产业,给工业发展、农林规划、城市建设、环境治理等方面提供高素质人才。

(三)“术业专攻”———以旅游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生态和旅游是张家口市的独特自然资源,要以此为发展动力,实现旅游经济专业化。在区域经济学中,通常用区位商来判断一个产业是否构成地区专业化部门,即qij,用xij来判断地区部门专业化水平,计算公式如下,其中eijei代表i地区j部门的产值与i地区工业总产值之比;EjE代表全国j部门的总产值与全国工业总产值之比,本文针对张家口市旅游业相关数据,进行计算。qij=eijeiEjE=354.26651.86469000384221=4.45xij=1-1qij=1-14.45=0.775结果表明,2016年张家口市旅游产业的区位商是4.45,专业化系数为0.775,专业化水平高,可见张家口市发展旅游业具有非常好的区位条件,也逐步成为区域主导产业。张家口地区冬奥相关建设及规划,需借鉴前人经验,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求以及张家口地区特点,权衡当前收益与可持续发展收益,合理规划、适时调整,借冬奥之势发展张家口区域经济,将张家口推向国际舞台,以点带面,拉动河北、助力京津。

作者:张圣莹 刘锐 王浩宇 阎薇 单位:河北经贸大学商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