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粱种植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本文基于山西省沁源县实际情况,探究高粱种植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期望能够为本省高粱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指导。
关键词:高粱;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
高粱,为五谷之一,是一种高品质谷物,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1]。山西省为我国高粱重要产区。沁源县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境内,地理条件优越,其温度、湿度、水分均非常适宜高粱种植。2019年统计数据显示,山西省沁源县高粱种植面积264.04hm2,是山西省重要的粮食基地,发展前景广阔[2]。积极探索高粱种植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有助于进一步提升高粱产量与质量,更好推动当地农业发展。
1高粱的形态特征及生长习性
高粱,又称为蜀黍、芦粟,隶属于禾本科、高粱属,属于经济作物。基于高粱用途,可将其分为食用、糖用、帚用等不同类型,食用高粱的谷粒可以直接作为食物,或用于酿酒;糖用高粱,主要应用秆部,用以制糖或生食;帚用高粱一般以穗制作笤帚、炊帚等物品;高粱嫩叶阴干后是良好的动物饲料;高粱颖果还可以用药,具有燥湿、化痰、安神等功效[3]。高粱,秆直立、粗壮,一般3m~5m高,横径约2cm~5cm,有一层白色蜡质,其基部节处分布有支撑根。叶鞘一般无毛,部分有白粉;叶舌呈现白色硬膜质,先端呈圆状,边缘可见纤毛;叶片呈现线性,基部稍圆,先端趋于尖状,约40cm~70cm长、3cm~8cm宽,表面为暗绿色,背面呈淡绿色(可能有白粉),边缘呈现骨质状,伴小刺毛,中间叶脉宽且明显,呈现白色。成熟过程中会逐渐变为淡红色、暗棕色。颖果两面较为平凸,成熟时3mm~4mm长,2mm~3mm宽,顶端微微外露。高粱性喜温暖,生命力强,抗旱、耐涝,在贫瘠、盐碱地区也能生长,最初产于热带,后逐渐拓展种植范围,在温带也可种植,目前种植范围极为广泛。高粱生长期间,对于温度要求比玉米高,而且耐高温,全生育期最佳温度在20℃~30℃,能够耐受40℃~50℃高温。一般认为,温度低于16℃或高于38℃会对高粱生长造成不良影响[4]。在光照方面,高粱为短日照作物,任何品种的高粱均能够在适当日照环境下均能够快速生长发育。在水分方面,高粱根系极为发达,根部细胞渗透压很高,能够高效从土壤中获取水分,而且其茎、叶的白色蜡质对于干旱极为敏感。一旦过度缺水,高粱会自动进入休眠状态,无法正常生长。
2山西省高粱种植优势
山西被公认为我国高粱主产区,其种植历史悠久。上世纪50年代相关研究资料记载了山西不同地区种植高粱的品种,其北部种植品种主要有白软、二鹅黄等,中部种植品种主要有娥儿黄、离石黄等;另外,忻定、平原地区广泛种植大牛心、二牛心等。至上世纪60年代,山西省大量出现杂交高粱,山西省北部、中部广泛种植晋杂号系列高粱(经山西农科院培育),其中晋杂5号种植范围最广,种植面积高达11.3万hm2。至上世纪70年代,山西省开展并完成多种农作物品种收集,编成《山西农作物品种资源目录》,包含1647份高粱品种,其中收录了多种优质高粱品种。以上许多品种至今也有种植,而且在山西省高粱种植中占有重要地位[5]。沁源县,为山西省长治市中的一个县,位于山西省中南部,全县南北长74km,东西宽45km,2549km2,县内有5个镇、9个乡、1个开发区。该地处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有温暖气候,空气湿润。近年来,沁源县高粱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该县2017年高粱种植面积为82.10hm2,2018年上升至136.00hm2,2019年持续上升至264.04hm2[6]。沁源县高粱种植产业的发展在山西全省乃至全国均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探索并优化当地高粱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是保证高粱种植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3高粱种植管理
科学种植,是保证高粱产量的基础。以下结合沁源县实际情况,总结高粱种植管理经验。
3.1合理选种及适时播种
结合山西省沁源县实际情况,当地种植高粱首选品种为红缨子、泸糯8号。应适当早播,结合当地地理条件,最佳种植时间为3月中上旬,为避免受伏旱影响,应在3月底之前完成播种。如果种植于高山地区,则应适当调整延缓种植,在3月中下旬播种。若种植地处于低纬度,可以提前,在3月上旬进行播种。
3.2应用新型育苗方式
育苗时,应选取土地肥沃、向阳、背风、没有土地污染出,最好为砂壤。预防方式多样,如漂浮育苗、撒播育苗、肥球育苗等。考虑到山西省沁源县实际条件,首选漂浮育苗,即在富含育苗液的标箱池中育苗,将选好的高粱种子直接播种于水面上,基于实际情况灵活调节温湿度、光照、肥料及氧气状况,为高粱幼苗生长提供良好条件,使其于漂盘孔穴中快速、健康的成长、发育。此种育苗方式是一种新型方式,易于掌握,简单便捷,出苗整齐,而且干净卫生,能够在一定程度预防大田病害的发生。
3.3针对性苗床管理
育苗播种后,需要积极进行苗床管理,于拱棚上盖膜,保证拱棚高度超过50cm,保证高粱幼苗有充足生长空间。另外,需进行保湿保温处理,以保证温湿度适宜,白天气温过高时,应接膜,以免高温灼伤幼苗;并于下午17∶00左右盖膜,以免影响幼苗生长;在此过程中,需要关注天气变化情况,如有阴冷潮湿天气,应适当压膜盖严,以免温度急剧下降冻伤幼苗。另外,种植者应合理控制匀苗时间,基于山西省沁源县气候条件,适当炼苗,使其与定值后可以快速适应陆地生长环境。于秧苗2.5叶后予以追肥,一般应用稀薄粪水。
3.4科学移栽
一般在高粱育苗30d、长至4叶时予以起苗,在起苗过程中应保证动作轻柔,避免损伤秧苗根部,并排除杂苗、弱小苗、大苗,选取中苗进行移栽。结合种植地实际情况决定移栽密度,坡地最佳移栽密度是15万株/hm2,平地最佳移栽密度是12万株/hm2顷。另外,种植人员需要充分考虑当地情况,科学控制移栽规格,基于套作、净作实际状况确定移栽间距。由于高粱低于光照有一定要求,因此在移栽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种植光照,保证具有良好透光性、通风性。净作、坡地种植时,最佳行间距24cm×(44±70)cm,双株移栽;净作、平地,最佳行间距28cm×(44±70)cm,双株移栽。
3.5不同生长期施肥管理
苗期施肥管理为高粱生长的重要基础。苗床期,应于苗床播种前,以全熟肥制成营养泥作为基肥;高粱出苗移栽时,应用沼液淋湿,促进高粱健康生长;大田期,在施加肥料时应选用固体有机肥,如:牛圈肥、秸秆、生物肥等,于移栽秧苗前予以施肥,并于此次施肥8d~10d后进行移栽;可以采用覆盖还田方式,于移栽土地施播秸秆肥;移栽过程中,于高粱根部应用定根水,并按照2.3万kg/hm2规格施加农家肥;在移栽苗成活14d~20d追加苗肥,一般1.5万kg/hm2,并根据缺苗情况予以补充。拔节期,为植株快速生长时期,对于营养的需求很高,对于肥量的需求量约占总生长期的3/5。从拔节至旗叶展开前,要结合底肥情况决定施肥状况,一般可以适当追施尿素,另外还可以结合生长情况、土壤状况喷施叶面肥。至拔节孕穗期,需要予以中耕除草,并施加农家肥或生物有机肥,如清粪水、沼渣、沼液等,优质农家肥施肥量为1.1万/hm2,生物有机肥施肥量为150kg/hm2~300kg/hm2。抽穗扬花期,高粱植株生长较快,对于肥力的需要也较多,但整体时间短,且植株基本已经长成,因此一般不需要追加肥料。灌浆成熟期,该时期高粱趋于成熟,一般也不需要施肥。此时间管理的关键为水分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3.6不同生长期水分管理
不同生长期内,高粱对于水分的需求各不相同,基于其需求状况,合理进行水分管理更能保证高粱种植质量及产量。出苗至拔节期,高粱植株较小,而且生长缓慢,该时期对于水分的需求约占总生长期的10%,约30mm降水量。若该阶段缺水,会直接影响高粱根系下扎情况,充足水分可以有效“蹲苗”。拔节期后期至孕穗期,为高粱大量需水时期,需水量占整个生长时期的50%,月200mL~300mL降水量。该时期为生长锥转穗分化阶段,植株茎秆叶片快速生长,小穗进入分化时期,发育旺盛,叶片的光合作用也显著增强,叶面对于水分的蒸发量变多。若这一时期干旱、缺水,会直接影响高粱穗分化情况,出现秃尖码稀现象,也就是日常所说的“胎里旱”。抽穗扬花期,高粱对于水分的需求占整个生长期的15%左右。若这一时期发生干旱,土壤中含水量低于70%,会导致“卡脖旱”,高粱迟迟不抽穗。开花至灌浆时期,需水量约占总生长期的20%,这一时期比较特殊,喜水又怕水太多,干旱会导致提前开花,致使花期短、花粉少;过涝又会影响授粉,导致高粱穗不结实。灌浆成熟期,高粱植株营养转移至穗部,对于水分的需求量减少,约占总生长期的5%。总之,在整个高粱生长时期,需要严格监测降水情况,分析高粱水分状况,若有旱情造成高粱缺水予以及时浇水。
3.7适时收割
收获时间与高粱品质密切相关,过早、过晚都不好。最佳高粱收割时机为:80%以上高粱穗下部籽粒变为红色(或黄色),而且挤压下部籽粒时没有乳状物,高粱籽粒内部容物凝结成蜡质,质硬且有光泽,籽粒含水量约20%。种植者应密切监测高粱成熟状况,至到达最佳收割时机时及时收割,并在收割后及时烘干。
4高粱病虫害防治技术
病虫害会直接影响高粱品质,了解高粱病虫害,科学采取防治技术,对于提升高粱品质极为重要。不同时期,高粱的病虫害种类存在差异。苗期主要虫害包括食叶害虫(灰飞虱、麦蚜等)、地下害虫(地老虎、金针虫等)。拔节期多发虫害,包括钻心虫(玉米螟、高粱条螟、桃蛀螟等)、食叶害虫(棉铃虫、粘虫)造成的虫害。高粱抽穗期及灌浆期,为多种病虫害的高发时期,主要包括炭疽病、叶斑病、黑穗病及玉米螟、粟穗螟、高粱条螟、高粱蚜等虫害[7]。目前,防治高粱病虫害的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4.1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是通过选用抗病虫害的品种、优化肥水管理等方式,预防病虫害发生的方法。结合山西省沁源县实际种植情况,选择的泸糯8号具有良好抗病虫害性能,抗叶斑病、耐黑穗病。在选种后,对其进行浸泡、日晒处理,以促进整齐发芽、健康成长;并在育苗、苗床管理过程中优化管理,适时练苗,提升秧苗适应能力;移栽时,考虑实际情况,合理空间布局,科学确定密度、行距,均有助于提升其抗病虫害能力。种植期间,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根据高粱不同时期对于肥水的需求情况,科学进行肥水管理,可以保证水稻健康、茁壮成长,提升其抗病、抗虫能力。此外,种植者还可以结合种植地空间状况,应用杂交技术,进行套种,也有助于防治病虫害。
4.2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也是防治病虫害的有效方法,如可以利用玉米螟、高粱条螟等害虫的趋光性,吸引害虫,将其聚集起来,减少高粱地中的害虫数量,预防或减轻相关虫害[8]。另外,也可以借助无力物质诱杀相关害虫,以有效控制高粱病虫害。
4.3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方法在高粱病虫害防治中极为常用,即借助化学药物预防、控制病虫害。在育苗前,可以选用优质包衣,予以药剂拌种,以预防病虫害;在高粱生长过程中,可以采用喷洒药物防治病虫害。比如,应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按照高粱种量的0.4%拌种,能够有效预防黑穗病。
4.4生物防治
防治高粱病虫害时,可以利用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抑制另一种生物,以达到防治目的。用于防治病虫害的生物有捕食性生物、病原微生物、寄生性生物等。如在防控高粱蚜时,可以利用其天敌瓢虫。
5结束语
高粱作为重要农作物在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高粱种植需要结合不同地区实际情况,针对性制定种植管理方案、病虫害防治方法。需要指出的是,随着农业技术发展,高粱种植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也将不断升级,以更好地促进农业发展。
作者:秦靖叶 单位:山西省国营沁源县农作物良种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