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探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探析

摘要:玉米病虫害是困扰玉米产业良性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加强对玉米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工作具有较大的实践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围绕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展开研究讨论。

关键词:玉米种植;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病虫害是一直以来困扰我国玉米种植的主要问题之一,并且随着自然环境的不断变化,多种病虫害发生了一定的变异和进化,这就导致我国的玉米病虫害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经过我国农业专家的不断研究和探索,总结出了一系列的药物和防治措施,对有效缓解玉米生产压力具有很大帮助。

1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总体策略

一方面,要加强人为防治措施的干预,即以农业防治措施为主,辅助以其他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定期对玉米进行翻耕,同时还要避免连作耕种的出现。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于玉米田地的清洁工作,这样能够有效降低病原体的基数,减少病原体对玉米的入侵。另外,根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部分农户在种植玉米时,会使用牲畜粪便作为有机肥料。牲畜粪便在施用前应进行腐熟处理,否则会存在大量的病原体或者寄生虫,不仅不会给土壤增加肥力,还会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因此应科学使用有机肥料。除此以外,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投入力度的增加,越来越多的良种被研制出来,农民可选择抗逆性更强的优质品种进行种植。

2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有效措施

2.1玉米黏虫

威胁玉米生产的最主要害虫之一就是玉米黏虫。玉米粘虫属于鳞翅目,一年生三代,其中二代和三代的幼虫会对玉米造成较大的危害。玉米黏虫喜好潮湿的气候,当湿度处于75%以上,并且温度保持在23~30℃时,有利于黏虫成虫产卵以及幼虫的生活。黏虫并不存在治愈的现象,黏虫的成虫是昼伏夜出型动物,喜欢在黄昏时候觅食、交配和产卵,若是农业气候条件相对比较适宜,甚至会连续繁殖并且生长发育。防治玉米黏虫,首先可以对虫卵进行诱杀,也就是利用成虫产卵的习性,在虫卵孵化之前就将其消灭。从虫开始产卵一直到传染期结束,需要在每亩玉米种植地插10个谷草把,每隔5天更换一次,将携带黏虫虫卵的谷草把收集起来进行集中焚烧。对于成虫来说,当成虫的数量逐渐上升时,可以利用成虫的趋化性以及成虫产卵前需要补充营养这一特性将其进行诱杀,主要方法是利用一定比例的糖醋混合溶液,和1%的敌百虫配制成诱杀剂,用盆盛放放置于田地边,每5~7天对诱杀剂进行更换,一共要持续20天左右。

2.2红蜘蛛

玉米田中的红蜘蛛又被称作是火龙,在玉米生长的过程中,若是长时间处于干旱状态,就有可能会造成较大的红蜘蛛虫害。红蜘蛛属于一种吸附性的昆虫,若是玉米受到红蜘蛛的影响,首先会出现脱水的症状,并且绿色素降低,逐渐变得干枯倒伏,严重的地区甚至会出现绝收。红蜘蛛出现的原因主要有3个,一是因为气候长期干旱高温,二是因为红蜘蛛寄主较多,三是因为红蜘蛛繁殖速度较快。红蜘蛛的防治方法,一是可以采用农业防治,即在玉米收割后及时进行翻耕,并消灭杂草,田间地头或者沟渠上的杂草也要清除干净,在受灾比较严重的地区,需要尽可能避免玉米或者大豆同时种植。二是采用个性化防治。这种方法主要是针对种植密度较大的玉米田地。将玉米适当的进行清除,降低玉米种植密度,再进行农药喷洒和人工处理,最后实现全面的覆盖防治。

2.3玉米大斑病

玉米大斑病又被称作是枯叶病或叶斑病,是影响我国玉米种植和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主要特点是分布范围较广,并且危害比较严重,常常发生于我国东北和华北地区。玉米一旦患上大斑病,严重的地区会减产一半以上。大斑病的发生与传播与玉米品种有一定的关系,同时也可能会受到气候条件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大斑病的扩散条件为气温保持在20~25℃,并且湿度为90%以上。若是气温连续低于15℃或者高于25℃并且湿度低于60%,那么病害将会受到极大的抑制。在春季进行玉米种植,刚处于拔节到抽穗期之间时,气候相对比较适宜,但是一旦出现阴雨天气,那么病虫害就会迅速蔓延,使玉米大面积受到危害。防治大斑病可以采取农业防治法和化学防治法。农业防治法就是选择抗病高产的优质玉米品种,并根据不同地区病菌的发生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优势品种。除此以外,还要落实早播种的原则,必须要保证充足的基肥,适当增加氮、磷、钾肥的比例,对田间和周围的杂草进行清除,降低玉米种植的田间湿度。化学防治法主要应用于商业价值较高的高产田地。在玉米抽穗期间,选择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浓度为50%的500倍稀释液,对玉米田地进行喷洒。每隔10天需要喷洒一次,2~3次以后能够有效抑制大斑病的发生。

3结束语

玉米的病虫害综合防治工作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随着自然环境的不断变化,玉米病虫害防治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就要求玉米种植户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使用科学技术和科学、高效的种植措施,推动玉米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稳步进行。

作者:刘兆习 单位:山东省博兴县种子服务站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