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提升班级管理成效的策略探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研究班级建设对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建设有文化特色的班级、培养具有人文素养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文章从转变班级管理观念、建立班级管理机制、创新班级活动形式三个方面,具体说明班主任在提升班级管理成效过程中的应有作为。
关键词:班级管理; 策略; 班主
班级是学生学习成长最重要的影响环境之一。要唤醒和焕发学生个体的生命活力,改进班级管理、加强班级建设必不可少。作为一名从事多年班主任工作的教师,我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与体会,从转变班级管理观念、改进管理机制、创新班级活动形式三个维度,探求班级管理传统模式转向管理新型模式的策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一、转变班级管理观念
要创新班级管理,班主任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创新精神为价值取向的人才观、教育观和质量观,把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班级工作的突出位置。
1.班级管理思想科学化
转变班级管理观念,要求班级管理思想首先必须科学化。这要求班级管理者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具备马克思主义管理思想和现代教育管理科学思想,即能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现代教育管理科学所揭示的班级管理客观规律的理论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并用它来指导班级管理实践。二是具有不断改革、不断创新的管理思想,即根据时代的需要,正确认识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班级管理规律,有不断改革和创新班级管理模式的意识。三是在班级教育管理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树立正确的全面育人观、教书育人观、管理育人观、学生主体观、系统分层管理观等。
2.班级管理方式自主化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生自治是学生结起团体来,大家学习自己管理自己的手续。”转变班级管理观念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因为教育过程是学生对科学知识、政治思想、道德意识、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的个体认识,是品德、行为习惯内化的过程。在这个认识、内化的过程中,学生必须对来自教师方面的各种信息进行自我筛选、消化和吸收,在实践活动进行检验。因此,教师应本着参与的原则,对学生活动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方案。在方法和途径上,则让学生自己做主,讨论办事,计划决策。
二、创新班级管理机制
正确的管理思想需要后续实践来检验。要确保这些管理实践活动能够落实到位,达到预期的班级管理成效,就需要相应的管理机制作为行动保障。
1.建立班干部竞争上岗机制
要想组织一个好的班级,就必须要有一个得力的班委会。因此,班干部的任命也就成为班级班风、学风好坏的关键。(1)班长总统竞选制。对于任命谁为班干部,决定权应授予学生。因为只有学生才真正了解学生。我参照美国总统选举制,制定出班长选举制度:一是推举候选人制度。把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小组,每小组推荐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作为候选人。二是竞选演说制。每一位候选人必须进行竞选演说。三是任期制度。每任定期两个月,任职期内成绩突出的学生可以连任。四是增设班长监督机构。这样选出的班长,学生信服也愿意服从其督促与管理。(2)班委竞争上岗制。现在社会提倡竞争上岗,优胜劣汰,强调个人能力。因此,我班班干部任命也实行竞选制。竞争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我展示中发挥潜能。这种做法既能锻炼学生的口才,发挥他们各自的专长,又有利于建立民主和谐的现代班级。采用竞争上岗制,可让更多同学的各方面能力得到锻炼,真正实现人尽其才。(3)“全民皆官”制。“全民皆官”制也就是全民动员,人人皆官,人人均参与班级管理,人人均可管别人,同时人人又可能被别人管。这是针对那些“老大难”或棘手的管理问题而设置的。进入小学后,学生的班集体荣誉感增强了,自主意识也提高了,希望在班级工作中体现自己的意志。因此,让所有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职位,就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全民皆官”制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让每个同学都有主人翁精神,依靠集体的力量使班级里许多棘手的问题迎刃而解,而且能够满足少年儿童自我表现的心理需求,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2.实施班级民主管理制度
班级管理制度能否贯彻执行,关键在于制度是否合理,是否得到全班同学的认可。为此,教师首先提出立法项目,如学习类规章制度、行为养成类规章制度等。然后以学生为主体“定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提出草案,班委会和班主任综合讨论形成初稿,全班民主表决通过。接着以班干部为主体进行“司法”,班干部分工负责各项班规的执行,而班主任则要做好顾问角色,不能任意干预。在管理中,我让学生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制定的《学校管理手册》为准则,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制定班规、班训及班级管理量化制度等,再让班委会组织全班同学表决。学生在自己制定的制度下学习、生活,就会主动进行自我约束,从自主走向自律。
3.建立班级评价制度
建立有利于创新能力形成的班级评价制度,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优化班级管理。在班级管理实践中,我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成绩袋”的形式对孩子进行评价。班级内的各小组成员在学习、活动、生活、劳动等各方面的点滴成绩都可以放进袋子里。每学期举行一次“成果大展示”。各组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演、演讲、图表等)展示本组一学期来的成绩。然后由学生自己投票,评出“优胜小组”“特色小组”“进步小组”。这样的评价制度促进了学生合作、求异、创新等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三、创新班级活动形式
活动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载体。班级创新性主题活动要有“四性”:主体性——活动应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学生思想形成规律,充分发挥作为活动主体的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才能。实效性——活动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整个活动都应围绕这个目的而展开。时代性——活动应体现时代特点和要求,符合学生喜欢求新、求知的心理特点,内容具有时代性。创新性——活动要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创新意志品质。创新活动形式,融各项活动于现代网络信息之中。一是传统活动现代化,即采用各种创新手段、方法来开展传统活动。如,主题班会是一种传统的教育活动形式,现在可以采用多媒体形式组织主题班会。再如,本校开展的文明礼仪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多媒体手段,把传统文明礼仪与现代文明礼仪相结合,让学生领悟做人的道理。二是现代活动网络化,即在班级活动中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实践。如,在网络条件下对学生进行人口、资源、环境教育。学生在电脑上轻点鼠标,网络高速公路顷刻展现在面前。根据教育内容,学生自主查找资料,下载有关内容,记下有关数据,然后相互讨论,交流信息,发表见解,增强意识。三是实践活动创新化,即让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自由组织一些实践活动。创新班级活动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提高道德素质,形成集体主义荣誉感,获得学习的信心,从而树立远大理想。班级是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环境。在现代教育观念和各项教育教学改革的影响下,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始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树立正确的班级管理观念,不断改进班级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班级管理活动形式,从而推进班级的内涵建设和持续发
参考文献
[1]黄可国.班主任管理班干部的学问[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8.
[2]刘言.学习的革命[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
作者:张雁枫 单位: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金洲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