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大学生班级管理中的团队建设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大学生班级管理中的团队建设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大学生班级管理中的团队建设

摘要:当今,网络时代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团队精神的培养已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网络背景下如何加强大学生班级管理中的团队建设,本文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网络大学生班队管理团队建设

一、概述

随着信息大爆炸和知识大爆炸的发展,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网络已经走进千家万户并且改变着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计算机网络等各种ICTS的日益普及打破了传统媒介的种种局限,促使人们的沟通范围更宽广[1]。ICTS颠覆了传统的沟通与交流方式,使人们跨越时空进行实时沟通。网络媒介不同于传统媒介有着实时性、方便性、互动性与多媒体效果等特性;同时,具有资料储存的功能,可以让使用者自由发出信息或阅读接受的信息,增强使用者的弹性[2]。网络技术与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催生了现代教育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流程与班级管理。随着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教育教学领域,为了适应新形势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要求,在大学生班级管理中要加强团队建设,促进团队合作精神、团队竞争意识和团队创新精神的培养。一般说来,团队内的成员在共同目标和共同愿景的指引下,在领导者的带领下,分工协作,积极沟通,密切配合,互帮互助,共生共荣,提升个人在完成某项具体任务时的表现,进而提高团队作为整体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如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球化和国际化进程日以加速,跨国经济、跨国科技及学术研究领域里的跨学科成为锐不可当的必然趋势。无论在工作还是在学习中,都要根据实际情形和实际需要,组建各种形式的团队,强调团队合作精神,不能各自为政,闭门造车。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环境的改变,单枪匹马,个人奋斗的观念已经时过境迁,被团队合作所取代。良好的团队运作可以达到“1+1>2”的效果,帮助人们实现工作目标和学习目标。

二、加强大学生班级管理中的团队建设

在大学生班级管理中,为了适应新形势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营造平等、自由、开放、民主、创新、宽松的班级氛围,班主任要采取多种措施和手段,力求创建有竞争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班级团队。在优秀的班级团队中,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互相信任,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共生共荣,每一位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学习方面的潜能和其他特长,为班级建设做贡献。1.共同的愿景班级作为一个整体,作为一个团队,每一位团队成员都要有共同的愿景。管理学家加里•胡佛曾对“愿景”一词做过这样的描述,人的一种意愿的表达,这种意愿的表达需要有良好的知识准备并且具有前瞻性。愿景:企业成功的真正原因[3]。在一个班级中,所有同学在追求自身学习上的目标的同时,都要为实现班级共同的愿景贡献自己的力量。班级共同的愿景可以具体化和细化,比如学习方面要实现的目标,在校运动会和其他各种形式的竞赛及各种辩论赛中要取得什么样的成绩等,这些都属于班级共同的愿景。共同愿景的实现依赖于每一位教师和同学的共同努力。他们的长远发展方向,组织中的所有团队和成员都必须认同这个愿景。唯有如此组织中的团队和个人才能知道,他们要完成什么工作,相互之间该如何合作和支持,以实现共同的目标[4]。一个有吸引力的、为班级同学认可的愿景可以感召每一位同学,使得他们自觉地融入班级建设和管理,给班级这个团队巨大的激励和方向感,使得大家齐心协力,积极向上,如沐春风,生机勃勃。只有团队和组织共享共同的愿景,团队成员才能明白和理解团队的使命目标和发展方向。如果团队成员对于共同的愿景不够明确,或者不完全认同,团队成员对于自己应付的责、权、利是否存在意义就会产生怀疑,团队分工就会陷入一片混乱之中,甚至会人心惶惶,一盘散沙,这样的团队会失去凝聚力、战斗力,难以获得预期的1+1>2的效果,反而会导致相反的1+1<2的结果。班级共同的愿景会使学生主观上愿意和老师及其他同学一起努力获得成功,赋予班级这个团队高于班级成员个人总和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为如何解决学生个人利益和班级团队利益的碰撞提供了有意义的标准,使得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威胁性的冲突有可能顺利地转化为建设性冲突,化干戈为玉帛。2.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作为班级团队中的一个成员,每个学生首先必须了解自我,找准自己在团队中的定位,充分肯定并发扬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找出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融入班级团队中,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从心理学角度自我管理结构应该包括认知管理、情绪管理和行为管理。设定大学生自我管理包括自我认知、自我情绪管理、自我计划管理、学校活动管理和日常生活管理五个方面[5]。在认识自我、了解自我的基础上,学生要学会管理并控制自己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情绪,愉快地生活,积极面对困难和挫折,积极规划在校的学习生活,并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动态、市场动向和毕业就业等情况,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做长远的前瞻性的规划。目前在校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享受父母和长辈们的过度宠爱,因此,在班级团体这个大环境中要加强与其他学生的磨合,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乐于奉献,乐于助人。学校和班主任要使用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自尊、自信、积极进取方面的教育,使离开父母呵护、开始独立生活的大学生从计划、学习、生活、社会实践等方面全面了解自我、评价自我,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控制,管理好自我后融入班级这个团队中。团队合作行为随着知识大爆炸和信息大爆炸越来越受到普遍的重视,现在,一些大公司在招聘新员工时,往往把团队合作精神方面的考察作为重要内容。随着知识经济的崛起,现代组织越来越强调团队的灵活性和创新,而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及不确定性使得团队不得不面临日益复杂的任务,团队合作这种积极的互动行为越来越重要。合作(collaboration)是经由许多的协调,沟通关系,信任和结构等程序所形成[6]。在班级团队中,团队合作行为会使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关系更为密切。通过与其他学生建立联结关系,彼此之间会更加亲密,更加友善,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坦诚相待,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在学习上,生生之间可以积极分享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一起观看视频、微课、慕课、音频、图像资料、PPT等,通过网络平台共同创建优秀的网络学习生态环境,在网络平台上积极沟通和交流,多使用QQ、MSN、电子邮件、电子留言板、BBS等工具,增加与班级其他同学的交流与互动。知识共享是个体间相互交换他们的(显性和隐性)知识并联合创造新知识的过程。而团队成员间的知识共享是指团队成员间或团队之间通过各种渠道,进行知识交换和讨论,以发挥扩大现有知识的利用价值并产生新知识的效应。班级团队成员之间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要通过与其他成员之间的共享促进知识的积累,获取更多的新知识。3.提倡团队创新精神要培养团队创新精神首先必须强调团队信任。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是团队合作精神与团队创新精神的基础。班级团队的各个成员只有信任对方,才有可能与对方合作,分享知识与信息。团队之间的信任是实现真正的、创造性的合作的前提和基础。有了团队信任,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就会水到渠成、事半功倍。团队信任除了催生顺利的团队的合作行为之外,还会使团队成员产生责任意识、竞争力、利他行为和分享行为。相反地,如果班级团队中各成员缺乏相互信任,就会猜疑、冷漠、封闭、自私,久而久之班级会变得一盘散沙,各自为政,丧失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由于相互之间不信任,班级成员之间会变得谨小慎微,生怕得罪人或者被别人笑话,不愿意与别的成员分享知识和学习经验,这样的班级团队会死气沉沉,缺乏活力和团队创新精神。为了培养班级团队的创新精神,班级成员要相互信任,宽容大度,互相接受,对于某些思想观念或者思维方式上的差异,不要排斥,甚至觉得这是一种威胁,而应该积极接受,热烈欢迎,因为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差异有可能会孵化为具有创新精神的伟大想法。俗话说:“思路一变天地宽。”一个人是否具有创新精神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是优秀者和平庸者的本质区别。一个善于创新的人对于客观事物中存在的明显失常、矛盾和不平衡现象容易产生强烈的兴趣,对事物细节,进而成就自己[7]。团队创新精神是一个团队最难能可贵的部分。在班级团队中,教师要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深度的沟通发现创新的“火花”。有些时候,班级团队成员之间的深度沟通过程可能会触发矛盾的冲突,要正确地处理这些冲突,因为有些冲突是建设性的,积极面对,有利于团队成员个人的成长和班级团队整体上的提升。团队成员正是通过建设性的冲突产生创新的理念,对此理念加以突破,完善,进而形成期待的创新方案。因此,团队创新的关键点就是鼓励群策群力,百花齐放,使新想法、新观念在深度沟通和建设性突破中不断得到提升,进而促进团队创新[8]。鉴于目前大学生作为独生子女的成长环境和知识大爆炸、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背景对创新精神的要求,在大学生班级团队建设中,创新精神的培养应该被摆到极其重要的地位。4.增强班级团队的凝聚力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团队是否优秀的一个重要指标,大学生班级团队的凝聚力意味着每一个班级成员在共同愿景的感召下,为实现班级各种目标共同努力,齐心协力,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共生共荣,风雨同舟。为增强班级凝聚力,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多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在活动中提升大学生对班级团队的认同感,增强对班级团队的责任心,调动班级团队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奋力拼搏,为班级团队赢得荣誉,增强集体荣誉感。此外,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性格脾气和各方面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学生担任班级管理岗位,建立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班级管理机制。并且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细致地观察学生能否胜任其所扮演的角色,一学年一轮换,给更多的学生提供班级管理工作服务的机会。

三、结语

如今,全球化进程迅猛发展,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基于大数据的网络环境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新的时代背景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生班级的管理工作要与时俱进,紧跟时展的步伐。团队与团队精神的研究起源于管理学,在新时期大学生班级管理工作要引进团队的理论,加强班级团队建设,树立班级共同的愿景,培养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提倡团队创新精神,增强班级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参考文献:

[1][4][6][8]宋源.团队信任、团队互动行为与团队创新———传统面对面团队与虚拟团队的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0.8:2-3,42,52,203.

[2]王端之.平面媒体入侵[J/OL].网络通讯,1997.3.

[3][美]加里•胡佛(GaryHoover),著.薛源,夏扬,译.愿景:企业成功的真正原因[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223.

[5]张贞,陈益民,刘林.大学生自我管理水平差异调查分析[J].高校教育管理,2015(1):11-114.

[7]孙少雄,编著.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24.

作者:王友华 单位:苏州市职业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