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实施差异性教学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幼儿园班级管理是幼儿学习的前提。教师作为班级常规的引导者、管理者,不仅要引导幼儿学习知识,也要让幼儿学会如何管理自己。在幼儿园生活中,教师是以班级为整体组织幼儿一同学习、一同生活、一同游戏。教师是教育的组织者、管理者,实施活动的最终过程都要落实于日常的班级组织管理中来。在不同的幼儿园教师所管理的不同班级都存在着不同的差异性,差异性管理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消灭差异,而是为了发展良性差异,缩小不良差异。
关键词:幼儿园;班级管理;差异性教学
如今,大多数教师认为班级管理就是把班级里的常规抓好就可以了,换句话说,也就是强调幼儿的纪律,安静就是好。其实不然,通常,不同班级有其自身的特点。如,有的班级孩子进餐习惯有很大差异,表现为挑食、不肯自己进食;有的班级孩子午睡习惯有很大差异,表现为没有午睡习惯或午睡习惯较差等;有的班级孩子的学习习惯有很大差异,表现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喜欢交头接耳等。结合生活经验以及学习看到的,我发现很少有教师能够结合自己班级孩子的不同特点、不同实际水平制定本班班级管理计划,并灵活组织和管理班级幼儿的一日生活和学习。大部分教师都是按部就班,在组织和管理的过程中惯性地执行统一常规,该做什么就是什么,不会根据班级孩子的不同差异而制定不一样的班级公约。结合自己工作的经验,我认为,在班级管理中也要实施差异性教学。
一、在班级管理中幼儿身心发展的差异性
幼儿园是幼儿学习、游戏最主要的场所,营造舒适、和谐的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小班幼儿初入园时,脱离熟悉的家庭环境进入陌生的幼儿园生活,难免会产生孤独、害怕等心理。此时,教师常常采用热情接待、与幼儿一起游戏、与幼儿交朋友的方式和幼儿沟通。这样,会让幼儿很快地融入幼儿园的生活,让他们快速喜欢上这样的集体生活。幼儿生活在不同的家庭环境成长,他们的性格、习惯也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例如,我班有一名新入学的幼儿妞妞,因为脱离了依赖的奶奶整天哭哭啼啼,嘴里絮絮叨叨的说想奶奶,不管是吃点心、游戏、学习,她都不乐意参与,整天都需要保育员阿姨的陪同。为了让妞妞尽快熟悉并适应幼儿园的环境、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我们对她采取了不一样的管理方式。早晨,奶奶送她上学时必须让奶奶尽快离开,并告之妞妞只要她在幼儿园和老师、小朋友一起,表现的棒棒的,奶奶放学时会第一个来接她。吃点心和午饭时,鼓励她像其他小朋友一样能自己把饭吃完。上课、游戏时,让她融入到小朋友中,让能力较强的幼儿带动她,让她全身心地投入到幼儿园生活中。放学时,当面向奶奶称赞她今天的表现,并期待她明天表现的更好。一段时间过后,妞妞果然对来上幼儿园不再反感,并逐渐与个别幼儿学会了交流,上课也能主动要求回答问题,也很少听到她说想奶奶之类的话语。由此可见,妞妞对奶奶的依赖感在幼儿园集体生活中已逐步分化,也慢慢适应了这样的集体生活。
二、在班级管理中幼儿学习能力的差异性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指出:“全部的课程包括全部的生活,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老师,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气球变大?”“为什么小蝌蚪长大了会变成小青蛙而不会变成别的小动物呢?”在课堂上,总有幼儿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幼儿自己可能找不到答案,他们的好奇心得不到满足,就会从老师那里寻求答案。此时,教师就要引导幼儿在现实生活中去发现、去探索,对于幼儿的一些想法可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去实施,让幼儿自己找到答案。在每节课的学习结束后,制作相应的区域材料也很重要。教师向幼儿示范材料的操作过程,在晨间活动时,可以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感兴趣的操作材料,对于一些简单的区域材料,可以请幼儿发挥想象,与教师共同制作。幼儿的思维是活跃的,他们的想象是无穷的,能想出无穷的点子,当他们熟悉了一种方法后,会想出别的操作方式。因此,教师不应该限制他们思维模式。在孩子们创作出自己的画时,我们不能一味地否定,而是根据孩子的画面大胆猜测,激发孩子想象的思维,让每一个孩子都觉得自己的画是最棒的,是有创意的。如,在大班的时候,随着年龄的增长,大班的孩子都有了一定的选择意识,每次晨间活动时,我事先都跟孩子们说好,大家今天早晨想做什么就选择什么材料,轩轩是我们班级最爱闹事的孩子,每次都选择同一种材料。其他小朋友就开始嚷嚷了:“老师,轩轩总是选择这个玩,我们都没有机会玩了。”于是,我利用课余时间向孩子们说:“每天都选择一样的材料,你们觉得好玩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不好玩。”对呀,我们要试着改变,每天玩一种材料玩多了就会玩腻的,每一种材料都有自己的玩法,试着换一种材料玩一玩,就像我们吃菜一样,每天换一换,口味会更好。于是,在之后的晨间活动时,再也听不到孩子们的嚷嚷了,孩子们之间也变得更加谦让了,懂的让所有的孩子都能有机会玩不同的材料,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快乐。
三、在班级管理中幼儿行为习惯的差异性
3~6岁是培养幼儿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对于一些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教师总是不断地去强调幼儿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几乎每天都会说几次,但还是经常会发现出错的幼儿。比如,我们班有一幼儿萌萌,每次午睡起床时,我总会提醒幼儿鞋子不要穿反,看清楚左右再穿,但是萌萌还是会把鞋穿错。为此,我也单独教过她许多次,但也未见成效。一天我突发奇想,上课时我故意把鞋子穿反,一幼儿发现就开始嚷嚷:“你看呀老师的鞋子穿错了!”接着很多小朋友都发现了,他们哈哈大笑,甚至我还听到个别小朋友谈论到:老师都这么大了还穿错鞋子,哈哈哈……,教室里一阵哄堂大笑,就像炸开了窝,于是我就装作惊讶:“啊呀,怎么把鞋子穿反了,赶紧脱下来。”我装做鞋子脱不下来的样子,孩子们见我好一会都脱不下来,有小朋友就嘀咕了:“老师的鞋子是不是坏了?”我就对他们说,鞋子宝宝肯定是生气了,但老师有办法,鞋子宝宝最喜欢听我念儿歌了。”于是我引出了儿歌“两只小鞋,一对朋友,穿错生气,噘嘴弯腰,穿对高兴,走走跳跳”。等孩子们学会了之后,我要求他们在穿鞋的时候也要给鞋子唱歌。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再也没有孩子把鞋子穿反了,而且,在每次穿鞋子时孩子们特别喜欢念儿歌。班级管理中差异性教学的实施应当着眼于幼儿的发展,不拔苗助长。让幼儿在学习中真正培养能力,让幼儿在学习中感受快乐,需要教师在班级管理、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上都进行改变,以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所以,客观上也就要求老师多关注幼儿的差异,让不同的幼儿在学习中获得满足,体会学习的乐趣,最终提高自身的能力。班级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项艰巨而漫长的工程。需要教师把各方面的教育力量集中在一起共同努力,需要更多的管理者在《纲要》的领悟和指引下,不断地去探索、去摸索、去实践幼儿园班级管理的新思路、新理念,提升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品质,从而不断优化幼儿园教育管理,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实现幼儿园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胡双喜.新课程背景下基于混合能力班级的差异性教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
作者:陈云霞 单位:江苏省昆山巴城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