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班级管理积极德育探索实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班级管理积极德育探索实践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班级管理积极德育探索实践

【摘要】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生长在象牙塔里的中职生受多元化的思想与理念冲击,需要班主任积极正确的引导,因此开展积极德育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班级管理角度探索对中职生进行积极德育的方法与实践。

【关键词】中职教育;积极德育;班级管理

一、中职学生德育现状

从年龄角度来看,中职生基本处于14~17岁,正值青春叛逆期,有其自身的特点,部分中职生表现为心思敏感,情绪起伏波动大,容易和家长、教师以及同学发生顶撞冲突。甚至有反叛的同学会不计较行为后果,发生激烈对抗和做出某些极端事情。从行为修养看,处在人生十字路口的中职生,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相对较弱,对学校规章制度视而不见,迟到、上课睡觉、旷课时有发生,甚至吸烟、喝酒、打架。德育过程既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又是个体品德外化为社会道德行为的过程,存在着受教育者对现实环境及教育要求所作出的反映,与其原来的思想和心理状态之间的这一基本矛盾。因此,在中职生的德育现状中,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形成需要一个长期性和反复性过程。尽管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积极德育方面付出了大量的辛苦和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看到,部分学生的行为不良、道德失范,部分学生身上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二、积极德育在班级管理中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一)积极德育在班级管理中的必要性。一是中职生的身心发展有其自身的特征,应开展积极德育顺应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二是作为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后备军,开展积极德育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党的精神的重要体现。曾强调“要高度重视对青年一代的思想政治工作,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和形式,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是《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指出职业学校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教育。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1]。

(二)积极德育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中职学校是中国基础领域专业化、新型化人才的培养基地,在班级管理中,不仅要发挥积极德育教育对中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人生职业的规划指导,更要肩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伟大使命,承担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等诸多重大使命。

三、在班级管理中践行积极德育

(一)重常态,夯实学生德育基础。国无德不兴,人无德则不立。“德者,本也。”,由此可见,德不管是对于个人,还是对于整个社会,都有基础性意义。立德是一个人做人的基础,做人做事第一位的就是崇德修身。在班级管理中,结合艺术类学校特色,认真落实“修德治艺,崇文笃行;学艺树德,勤奋求实”的校训校风。在入学伊始,带领学生学习《中职生学生行为准则》,使每一名同学明晰什么可以做什么绝不能做,规范日常行为,立规矩,成方圆,注重德育常态化,夯实学生思想品德基础。另外,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提供心理支撑。引导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学生心理健康保护和谨防负面心理影响的能力。在班级中传递正能量,塑铸学生具有当代社会特征的时代新人。

(二)开展丰富的主题教育活动。结合时事热点,充分有效的利用好班会课,明确主题,如“日行一善”“和谐校园你我他”“我和我的祖国”“国旗下成长”等。以学生为中心,朗诵、小品、故事演讲、全班合唱等多元化相结合的形式,将主题渗入其中,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和国情教育,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定期组织以学生心理发展为主题的特色主题班会,如“做情绪的小主人”“我爱我家”“感恩”等;为学生开设适龄的心理健康课程与活动;每学期组织有意义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微笑征集”“我爱我家感恩父母”等。通过这些教育活动,使学生心理得到更加健康的发展,让他们在校园生活中爱自己、爱学习、爱生活、爱集体,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帮助学生养成自尊、自信、自强、乐群的心理品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职业心理素质。

(三)多姿多彩的实践活动和公益志愿服务是班级践行积极德育的重要方式。教育绝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不仅仅是教科书知识的传授,学习的空间绝不仅在教室内,带着问题去进行学习、探索的项目,实质上就是给予了孩子们一片自由学习、自主探究、个行成长的肥沃“土地”[2]。德育工作的开展更离不开这样的“土地”。植树节的时候,带领学生拿起铲子,在校园的小河边栽下树苗,挂上班牌,为校园增添一抹绿意,小树的茁壮成长也寓意着班级的成长;3•15学雷锋日,班级同学们戴上志愿小红帽,挥起旗帜,协助交警指挥交通,帮助行人过马路;在端午节来临之际,组织全体同学与教师们共包粽子,并送给全校教师和自己的父母,在提高动手能力的同时,也增进了师生情感的交流,培养学生懂得感恩父母;重阳节,班级同学走进颐养院,照顾老人,给老人们端去自己包的爱心馄饨和送上自己作的画,同时也为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做一件暖心事,向亲人表达自己的关爱。一次次活动的实践,不仅使得班集体更加凝心聚力,更是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积极德育贯穿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

(四)热情参与各类文体活动赛事,体现出班级开展积极德育的生机与活力。教育的行动是教育者和孩子之间的体验,通过这样的体验,一种特殊的影响力从成人注入孩子身上[3]。在第五届江苏省科普公益大赛中,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认真领会公益精神和主旨,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传播科学,普及大众,还获得三等奖和优秀奖的好成绩;班主任积极鼓励同学们参加由无锡市资助中心举办的“国家资助,助我飞翔”书法活动,班中同学荣获二等奖,通过此次活动,他们更加珍惜在良好环境下的学习机会,激发了他们勤学的干劲。在学校组织的“我手绘我心,共抒爱国情”手绘报中,同学奇巧构思,将自己的爱国之情融于笔,化作画,班级作品获最佳人气奖。

(五)树立榜样,发挥带头作用。中职学校的部分学生缺乏良好的习惯,缺乏主动学习和进取的精神。如班长兼团支书,新生入学军训时表现突出,被评为军训优秀标兵,积极向上,竞选成为学生会干部。身兼数职的他与人为善,以诚相待,勤奋能干,从不懈怠,凭借着优异的成绩和良好的综合素质荣获无锡市三好学生,并多次获校三好生、学生会优秀干部,以实际行动,在班级的积极德育实施上起着四两拨千斤的带头作用。此外,邀请优秀毕业生回校,与在校学弟学妹们分享交流学习心得。例如,2013届毕业生李青琰考入上海音乐学院,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共青团员、上海市优秀毕业生,出演歌剧《爱之甘醇》并饰演男主角;中国舞专业毕业生王醒,后进入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深造,曾任无锡市歌舞剧院副院长,参与编导大型民族舞剧《阿炳》《绣娘》,获和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德国雅思贝尔斯曾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榜样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一次演讲,一次分享会,或许就能在学生心中种下希望向上的种子。

四、班级管理中积极德育新思路

德育活动要讲实效,重过程,力求每次活动都能让学生乐于参加、积极参加、获得体验、受到教育。

(一)组织德育小组,制定德育制度。组织班级团员成立积极德育小组,因材施教地制定德育制度,每位同学形成一份德育养成手册,贯穿入学至毕业,从而强化学生个体、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成立志愿服务队。班级成立“向日葵”志愿者服务队,将自己所学的摄影、后期制作等专业知识,服务于学校、社会,例如为新生拍摄证件照,拍摄记录会议活动照片等。通过志愿服务队这一新的德育载体和桥梁,将艺校学生的青春梦想与中国梦有机融合在一起,将艺校的教育与社会大教育融合在一起。文明与爱心的理念得以在学生心中镌刻,培养同学们的吃苦耐劳和乐于奉献的精神,以及作为从艺人员的公益心和服务精神;增强大家的社会责任意识并进而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锻炼同学们的社会活动能力。

(三)加强学生身心健康安全。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也衍生出杂草,譬如谈虎色变的校园套路贷、校园欺凌、霸凌事件等屡见不鲜。在开展班级积极德育工作时,更需要把学生的安全牢牢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聆听视频讲座、邀请专家现场辅导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和安全理念,增强学生心理健康保护和谨防负面心理影响的能力。与家长保持紧密联系沟通,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四)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班级。泱泱华夏民族沉淀着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而当今的全球化、网络化在带给便利的同时也使得文化进入了快节奏消费模式,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日趋增强,但也更容易喜新厌旧,缺乏研究和探索。对中职生深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不仅可以开拓视野,陶冶情操,塑铸个人优秀素质,也可升华学生的爱国情怀。

五、结语

中职教育肩负着学生从校园到社会的转承使命。班级管理中的积极德育教育工作任重道远,从建班开始,必须从一而终坚持不懈地落实积极德育。在学校的支持下,班主任的带领下,经过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家长的配合,多维并力,班级的积极德育工作初见成效,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积极德育的工作永不止步,继续做好班级常态化管理工作,夯实中职生的德育素质,谨记“修德治艺,崇文笃行”的校训,坚定“学艺树德,勤奋求实”的学风,探索积极德育新思路,扎根落地地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和行动,努力培养中职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新一代。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的通知(教职成[2014]14号)[Z].20015-01-07

[2]沈茂德.我的教育乌托邦:一位校长的文化思考[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34

[3]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69

[4]严玮.浅析新时期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开展的挑战与对策[J].黄河.黄土.黄种人,2020,5

[5]赵英杰.培育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0,5

[6]高文天.高职学生分层分类思想引领的实施载体及路径的实践研究[J].青年与社会,2020,6

[7]张晶,占子晗.网络意识形态视阈下高校“微思政”教育路径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2

[8]黄孜隽.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初探[J].海外英语,2020,10

[9]和伟.“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路径研究[J].中州大学学报,2019,6

[10]何檑,耿悦曦,朱翰墨.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高校青马工程人才培养指标体系探索[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20,5

作者:朱佳冰 单位:无锡文化艺术学校教师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