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班级管理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一、班级管理还需注意的问题
良好的班级管理,思想道德建设是关键。思想道德在班级管理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一年的班级建设实践,学生的各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但是在思想品德、学习意识和行为习惯上还有待加强。1.学生的思想品德问题。学生的品德问题是管理上的一项重要任务。在班级中,品德的力量是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抓好学生的思想品德,让他们学会认知,学会做人,对他们今后受益匪浅,也能很大程度地促进班级的良性循环。但是就现在的情况来说,有些学生的品德问题出现了下滑的趋势,他们对同学不是那么友好,对老师的教育充耳不闻,根本不把老师放在眼里,不尊重师长等。他们的身上还存在一些落后的品德认识观念,还需要转变和强化教育。2.学生的学习意识问题。在少数民族地区,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是很重视。大部分家长由于文化水平的关系,在对子女的教育上观念落后,束缚和影响着孩子,并把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带给他们。要建设特色的班级,首先就要引起家长对学习的重视。其次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不强,没有很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愿望,学习成绩比较差。而班级管理最优化的效果是做到和谐地发展,学生的评价指标中重要的一项就是———成绩。当然,这里的成绩不单是狭隘的分数,而是包括分数在内的评价体系。在我所教的班级中,有关学生的分数及对分数的评价体系不是很理想,这与学生的学习意识有很大的关系。学生的意识不强烈,凸显在自信心不够,不能很好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上。
二、班级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法
1.求同存异,创设平等民主的班级管理氛围
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要想在班上管理好他们,首先是要从文化上去包容他们,对他们特有的民族意识、生活习惯要理解包容。学会尊重他们固有的文化形态和习惯养成。在保亭,每逢黎苗族节日,很多学生都会感到激动和兴奋。有些村寨会举行相应的文化活动,或者祭祀活动,这时候就有学生想请假回去。每每此时,我会告诉他们要以学习为主,如果迫不得已就批准了他们的请求。除此之外,有些学生在行为交际方面有一定的狭隘性,只和自己同一乡镇(村)的玩耍,甚至组织成小团体,互相对抗。针对这些问题,我采用“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策略,把来自不同乡镇的学生进行择优管理,互相组合,互相牵制,达到管理上的平衡。不管怎么,对待班上的学生我都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这种民主性的管理,解决了同学间不友好的局面,对于维系班级的稳定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加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向心力。
2.树立典型,解决好学生的思想品德问题
在班级中,要重视品德的力量和榜样的示范作用。学生是发展的人,在前进的路上难免会走“错路”,甚至走歪路。这不奇怪,“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何况他们还是一个个懵懂的孩子,况且我们成年人都有犯错的时候。教师只要真诚地向学生倾注一片爱心,就能真正地走进学生的心灵。所以,面对孩子犯错,如果我们大发雷霆,失去理智,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就是不“健康的人了,而此时的言行就可能对学生造成终身伤害。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我们用宽容的心来解决问题,让班级和谐发展。威廉•詹姆斯曾说:“智慧的艺术就是懂得该宽容什么的艺术。”可见,拥有这样的宽容之心,无论对学生还是对自己都是一剂良药。每个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点,我们只有善于捕捉这些闪光点,去欣赏他们、赞美他们,他们才会变得可爱,才会更充满自信。教师的宽容反映出教师品德的力量,有宽容心的教师,用自己的爱化解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矛盾。巴特尔说:“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这就是让教师有爱,有宽容之心。结合近一年的班主任工作,我设计了两条“线”来辅助班级管理。
第一,通过课内课程和课外活动的方式来塑造品德的影响力。比如,在上思想品德课时,我会根据课文的知识来拓展有关的故事情节;在讲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时候,重点介绍全国战斗英雄陈理文(保亭人),让学生感受到保亭的革命前辈的光辉事迹,激发他们去好好学习,争取努力成才,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等。通过这种方式,把书本知识引入学生实际进行教育。此外,开展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的教育。在活动中,师生关系相对随和。这时就能抓住学生的行动和思想品德展开教育,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做人的道理。
第二,重视正面榜样人物的塑造。榜样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班集体建设中,成绩好的学生大部分在思想和行为上对全班起着引领和带头的作用,他们在班级中充当了积极的角色,是班级中健康、向上的代表,他们的言行举止体现出来的效果就是榜样的正效应。在班级建设中要充分发挥这些学生的榜样作用。
第三,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学校班级规章制度。每个班集体都有一定的规章制度,班级的规章制度从属于学校的制度与规则,也具有强制性的原则,只是管理目标和行为导向更为细化、更为具体。比如,学生上课说话、不扫地、打架等事件该如何来具体地处罚。当然,现在老师对处罚学生颇显为难,怎样处理才客观有效,这是个问题。我个人认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违反了校规或班规,需要对他们采取相应的行为措施。但在这里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第一,注意学生的情绪反应和行为变化。在惩罚之后做好思想工作,稳定学生的情绪,恩威并用。
第二,惩罚要具有及时性和时效性。“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把握好时间和分寸。第三,要让学生认识到为什么会受到惩罚。让他从心理上和行为上认识到错误,从而心甘情愿地接受惩罚。但是,我们在教育中要正确掌握惩罚的尺度,注意方法,使之产生最小的负面效应,换取最大的教育效果。惩罚学生不单是让他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关键还是让他在惩罚中认识自身,约束自己,尽快向班级所预设的正确轨道前进,达到把学生教育好,把班级管理好的目的。
3.营造舆论,解决学习意识不强的问题
正确积极的舆论氛围,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班级舆论的创设,要体现一定的班级特色,要体现民族性、愉悦性的育人特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尝试解决:
第一,培养积极向上的心理趋向。因其是少数民族班级,学生又来自乡下,基础较差,首先就要给予大胆的鼓励,尽量引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激发其主动学习和探究欲望。
第二,尊重学生,尽量不做否定性评价。在课堂上,许多老师不尊重学生,特别是对差生。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一个孩子是毫无才能的平庸之辈。”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他们的自尊,客观评价他们。良好的班集体,离不开互相尊重,互相欣赏。在班级管理中,最重要的是民主与专制两者并行,恩威并用。第三,正确看待学生的分数。分数是衡量一个学生是否进步的最好指标,多数老师以分数论“英雄”,但是要注意对分数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要考虑试卷的难易程度和学生当时考试的心理状态,客观分析学生是否进步。要尽量灵活地对待学生的分数,多给予激励评价。“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班级管理文化,每个学生都有与其他学生不相同的地方。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性,要求老师制定相应的策略:
第一,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学生,因其身体、心理和其他方面的原因,教师从实际出发,进行差异化教学,以便来平衡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差距。
第二,创造和谐的竞争激励机制。可通过暗示的方法,让同一级别的学生进行竞争,继而有所进步。当然,还要和自己开展竞争。拿破仑说过:“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如果学生能够克服心理惰性,意识到学习对自身的重要性,也就会充满信心,加倍努力。
第三,多给学生参与表现的机会。学生都想在别人的面前展示自己的独特的一面,教师应明白班级是学生的,学生才是班级的主人,他们有权利参与管理,并且多参与。老师应该学会放手,给孩子们平等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让他们做一回真正的主人,让他们拥有成就感。第四,综合评价,善于用人。在评价学生时,要看到他们的长处与短处,根据其特点分配不同的任务,发挥他们在班级管理中的积极效应。同时对他们的情况进行客观的评价,避开个人方面形而上学的狭隘和片面的观点。少数民族地区的班级管理,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同时,班级管理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艰难的问题。其最大原因是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很难把握好。但是,我们可以找出其规律,管理好班级。本文主要从“少数民族地区”这个基点出发,考虑到了要保持民族的特色文化和针对该文化落实为角度阐述相应的班级管理策略,这既要符合常态化的班级管理,又要体现民族地区的特色性,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为管理营造好的舆论基础,且不断相互促进,提升管理的精神内涵。同时结合本班级的特点,在思想品德和学习意识这两个大的方面来抓好少数民族学生的班级管理。在班级管理中,营造平等、和谐的管理氛围,先抓好学生的思想,再抓学习意识。学生的学习意识与班级管理有很大的关系:学生的意识提高了,觉悟提高了,班级的管理也会显得轻松容易,这是一个渐进式螺旋上升的过程。当然,在班级管理中,要树立孩子的自信心,也要关注孩子的个性心理特点,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尊重他们的民族心理和文化特点,关注每一个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我认为,这样管理下的班级才是健康的,和谐的,有少数民族特色的班级。
作者:陈虎 单位:海南省保亭思源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