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我国高校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我国高校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我国高校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摘要:高校班级是实施高等教育育人目标的重要载体。为适应社会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模式、教育环境等都发生着巨大的改变,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个性明显,加大了高校班级管理的难度,通过分析我国高校班级管理的现状,有助于提高和改善高校班级管理的能力。

关键词:高校;班级管理;高等教育

0引言

高校班级是由个人特性基本形成的地域不同、家庭环境不同、个性独立的学生群体组成的集体,班级中的每个学生都是这个集体的一员,在情感上相互依靠,在思想上相互影响。高校班级管理是指班主任或者辅导员通过适合该班级的方法以组织、协调、实施计划来完成对班级成员的管理,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进而达到教育目标和育人目标。

1高校班级管理现状

我国教育从小学开始就实施班级管理制度,以班级管理为单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高校班级成员来源广泛、住宿分散、上课教室和时间不固定等原因,使得高校班级管理难度加大。高校中班级观念淡化,使得高校班级管理功能退化,措施弱化。加之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媒体的影响,大学生对网络有着极大的依赖,使得大学生在对网上信息资源获取的同时,思想冲击加大,导致部分大学生消极、悲观、爱国主义淡化、集体荣誉感丧失,还有部分大学生沉迷网络,没有生活目标,学习动力减弱。总得来讲,我国高校班级管理存在以下问题。班级学风有待加强。在经历高考之后,大多数大学生都将大学看作是乌托邦,大多数大学生首次离开父母,离开成长的环境,开始对新的人生阶段跃跃欲试。大学生在这时视野开阔,思想开放,自控能力弱,易被其他事情吸引,而大学的学习需要靠学生的主动完成,使得大学生学习兴趣淡化,学习主动性减弱,失去学习目标,更有部分大学生迷恋于社交活动或网上的虚拟世界。大学生班级缺乏良性竞争,班级内部缺乏有效自我管理。高校的促学机制和竞争主要集中在奖学金的评选。我国对高等教育的自主逐年提升,奖学金种类也逐渐增多,为高校班级的评奖评优带来更多挑战和机会,班级内的学习好的学生经常被经济贫困的学生挤掉评优名额,这样恶性循环使得学生不关注学习,而将目光放在如何获得奖励上,这样的不良思想和竞争为班级工作带来不好的影响。班干部作为班级管理的直接实施着和班级氛围形成的带头者,由于评奖评优的问题和本身工作经验不够,方法不当的原因,导致工作只着眼于完成当下任务,缺少人性化,使之失去威信,班级管理失去效用。

2高校管理问题产生因素

高校班级管理制度不健全,班主任、辅导员对班级管理投入不够。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班级缺少科学的考核办法,主要以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来完成班级考核,未能建立符合班级实际的规章制度,而学校的规章制度落实也不彻底[1]。班主任、辅导员由于科研任务繁重,工作千头万绪,忙于应付各种日常性事务,缺少对班级管理的投入和研究,使得班主任和辅导员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到学生的思想政治中,导致学生思想觉悟不高,为班级管理和学生自治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大学生集体荣誉感缺乏。根据心理学的说法,大学生所在的年龄段正是亲年的初步定型期[2],是人的自我意识从少年走向成年的典型过渡期。当代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大学生接触到的文化多元,容易对这时期的人的思想意识产生冲击,导致当代大学生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对自我人格独立、自我性格张扬有强烈的愿望,行动和思想上产生独立行为和意识,集体荣誉感减弱。家庭教育对高校班级管理的作用产生了限制。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大多与家长生活在一起,家长对其的影响巨大,我国父母的普遍特征是全力帮助学生学习,考出好成绩,受这种观念引导,学生也同家长一样忽视了除了学习考试之外的事情,认为学习成绩就可以,忽略了自身素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得大学生缺少自我培养意识的形成,缺乏与人相处的经验,对于集体生活经验更是少之又少。缺乏对自我人生的规划。我国大学生都是从高考大军而来,在大学之前,学生的目标是考个好大学,而进入大学之后,很多学生不知道人生目标是什么,大多数大学生的高考志愿都交由家长代为填写,对所学的专业认识不清,对自己的未来毫无规划,缺少前进动力,生活随意挥霍。进入大学后,学校老师为大学生的人生规划做了整体的指导,但未受到学生重视,同时,对大学生的人生规划的个别指导建设不足。班级活动缺乏创新。高校班级组织形式单一,经费有限,基本依靠班干部、学生党员的带动促成活动,经费也由班级成员的缴纳,而学校的各种社团举办活动精彩丰富,经费充足,使得班级学生将活动的兴趣转向学校各类社团,而对班级活动缺少积极性。此外,除了班级和社团活动之外,班级同学小团体现象严重,很多学生乐于在小团体中开展娱乐、学习、体育互动,将时间全部投入这些小团体的繁多且杂乱的活动中,占用了个人的时间、精力,对班集体活动毫无兴趣。以上原因导致了,班级活动参与度不高,活动的组织者没有兴趣组织,班级活动简单无味,活动的形式大于实际意义,这样的恶性循环使得班级活动越来越少,班级成员之前缺少交流。我国高校班级仍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无法面对新形式的班级管理挑战,无法适应信息时代下的高校班级管理需求,高校班级管理需要转变思想,改变模式,从学生思想入手,树立期人生目标,培养大局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从管理制度入手,制定合理实用的班级管理规定,完善评奖评优制度,奖惩结合,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参考文献:

[1]李莎,王静,等.新时期高校班级管理机制创新型研究[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5):27.

[2]赵长明.交往行动理念下的学校管理问题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20):12.

作者:王潇爽 单位:陕西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