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校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生源不断增加,当今大学生意识形态和个性特征变化较快为高校的管理带来新的挑战,班级作为高校管理的基本单元,在高校管理起着重要的基础支撑。抓好高校班级管理是维护教学秩序稳定和保障日常管理高效的主要环节。

关键词:高等教育;高校管理;班级管理

1引言

高校的班级管理指的是对组成班级群体的接受高等教育的在校大学生,依照即成的规章制度,通过计划、组织、实施、调整等环节实现管理,达到实现教育目的和教学目标的过程。高校的班级不仅是学校实施学生管理和教学的基层组织,还是大学生自主学习和生活的基本形式。高校班级管理是高等教育的育人环节的重要部分,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全面发展培养促进中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

2高校班级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高校班级管理手段改进与学生群体个性变化相比较为滞后,班级管理模式单一,大学生对我国政策把握不清,对高校的规章制度和相关文件精神认识不全面,理解不透彻,集体荣誉感缺乏,自我约束能力较差,总结起来,存在以下问题。大学生学习目标模糊,班级内部存在不良竞争。大学生普遍不能有效利用高校学习资源,未能培养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大学生从入学起就没有了解所学专业,更没有树立学习目标,并建立长远的打算。受到学校中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完全沉迷在社交、体育、娱乐等活动中。随着高校奖学金力度的加大,而评奖评优的政策落实不彻底且主观性又存在很大因素,家庭条件较差的学生占用了奖学金名额,学习好的学生有时会由于名额有限而被挤掉。长此以往,形成了恶性循环,出现班级中的不良竞争。大学生缺少集体荣誉感,班风不良。当代大学生都是90后,他们大多为独生子女,正值少年向成年过渡时期,渴求独立,在接受国外的很多意识观念后,变得强调个体意识,群体意识较差,加之高等教育中班级学生的接触时间少,使得班级成员缺少集体荣誉感,导致班级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个别学生不遵守教学秩序和学校规定,班级风气不佳。班干部缺少管理经验,班主任、辅导员作用发挥不够。高校班级班干部与初中、高中班干部不同,高校班干部是班级管理工作的核心角色,是班级学生与老师共同的桥梁,但部分班干部没有管理经验,着眼于完成任务,使得其失去了威信,造成班级工作效率不高的局面。班主任、辅导员是班级管理的直接执行人,是实现班级工作目标的负责人,但他们往往双肩挑或者承担多个工作任务,学生工作有千头万绪,使得班主任、辅导员没有时间和精力完全投入到班级管理中去。班级没有形成科学的管理制度,管理手段缺乏创新。高校班级管理大多只遵循于学校的规章制度,没有契合班级实际情况的科学引导或管理机制,导致班级发展缺乏目标,班级管理受到限制。班级管理方式缺乏创新,目前的高校班级管理者关注违反规定或者学业得到警告的学生,忽略了个性指导和文化建设、学业服务等工作。

3影响高校班级管理的因素

大学生受到互联网的影响较大。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与2014年1月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13年中国网民达到6.18亿,学生所占网民的职业结构比例为25.5%,远大于其他职业群体。高校中上网人数几乎达到了高校学生总数的100%[1]。网络因其便捷性和多样化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知识,成为了大学生人际交往、信息共享的重要途径。在此基础上,大学生容易将个人成才与成长和班级的建设分割开,只关注个人的目标实现,忽视甚至蔑视了班级中集体目标的实现,从而造成大学生集体主义的缺失和班级凝聚力的降低[2]。家庭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容忽视。当代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基本上是第一次离开父母独立生活,在这之前学生的人格养成和思维形成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较大。我国父母的普遍思想是关注学生的学习问题,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在集体主义和大局意识上培养较少,使得大学生缺乏自我习惯养成的控制力,缺少与人交往的经验,缺少用大局意识看待事物的能力。

4高校班级管理的几点思考

在高校班级管理中出现的上述问题是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高校班级管理转变思路,改变手段。总结起来,高校班级管理应从思想建设、制度建设、文化建设、学风建设四个方面开展。思想建设是班级建设的基础和核心,将班级学生的思想建设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培养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由小到大、有点及面的开展班级思想建设,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制度建设是班级建设的保障,制度建设中包含了班级成员的行为规范、班级整体目标、班干部工作机制、班级活动的开展和班级奖惩制度等,通过一系列符合班级学生特点和专业特色的制度,充分利用新媒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文化建设是班级建设的支撑力量,是班级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的体现,通过诚信档案、感恩回馈等活动,带动班级的文化建设,培养班级成员科学高尚的精神和价值取向。学风建设是班级管理的前提,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培养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大学生是高校育人的目标之一。通过责任划分和学习活动开展,实现对学生的专业辅导、心里疏导、生活指导,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自身优势,引导学生积极的构建知识体系结构,培养专业兴趣,增强专业技能,确立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梁钦.易班在高校班级管理中的运用研究[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4(5):50-51.

[2]赵长明.交往行动理念下的学校管理问题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20):12

作者:王潇爽 单位:陕西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