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班级管理创新的相关问题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当前新形势下,高校班级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传统班级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的需求。目前高校班级管理当中存在诸多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需要高度重视高校班级管理工作。本文主要针对当前高校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班级管理;模式;创新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高校学生面临的成长环境、生活背景都在发生重大变化,对高校班级管理工作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新形势下如何根据高校学生的现状提出科学合理的班级管理模式成为当前高校面临的主要难题,因此需要高度重视高校班级管理工作的创新。
一、高校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缺乏班级荣誉感
目前高校学生大多是95后出生,这部分学生无论是思想观念还是性格特征都与70后、80后有着较大不同,他们更加追求自身的发展和个性化培养,因此性格方面比较自我。再加上高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生活环境和家庭背景存在较大差异,个性化特征更加明显。上述种种原因都造成了高校缺乏班级荣誉感,即便生活学习在同一个班级同学之间也缺乏交流和沟通,对班级严重缺乏归属感。甚至在不少班级内出现小团体的现象,经常以寝室、同乡为单位,从内心深处对班级这个大团体没有认同感。
2.缺少学习风气
在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压之下,多数学生在高中阶段都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那种高压式的学习生活压抑了学生的性格,导致学生刚进入大学校园后会产生一种迷茫感。大学生活中有着丰富多彩的团学活动、充裕的自由时间和外界的多种诱惑,高校学生在众多活动中无暇分身,不能理性安排自己的娱乐时间和学习时间,致使许多学生大学期间都未去过图书馆学习。这种浮躁的学习风气会影响到更多的高校学生,不能在高校中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此外,许多学生在报考志愿时并未考虑自己以后就业方向、兴趣点,缺乏人生定位,丧失人生的方向和目标,因此没有学习的动力。
3.抑制学生自由发展
第一,当前高校辅导员仍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方法,对所有学生采用同样的管理方式,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第二,辅导员更多关注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而常常忽略了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个人发展。尤其是对于高校这种人数较多的班级,如果将班级管理重心过多的放在班干部和成绩优异者身上,会严重削弱其他学生的积极性。由于辅导员采用这种班级管理方式,导致许多学生高校生活结束后也未参加过活动,不能锻炼自身,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严重抑制了学生的自由发展。
4.单项化班级管理模式
传统高校班级管理模式一般以单项化为主,过分强调服从指令和安排,要求班级学生要严格服从班级管理制度,没有参考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此外,由于辅导员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工作任务繁重,没有过多的时间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不能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班级管理效率低下,不利于学生的全方面发展。
二、高校班级管理创新路径
1.巧选班委
班委作为学生与辅导员之间的桥梁,是构建和谐班级的基础和关键,为了有效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就应当创建一支充满活力、创新的班干队伍,而如何创建也是高校辅导员面临的主要难题。为了在班级内选出具有领导才能的学生,辅导员要搭建一个学生展示的平台。例如在大一刚开学时,每位学生与老师都比较陌生,辅导员不能掌握每位学生的潜能和能力,可以通过策划素质拓展活动的方式加深对学生的了解。辅导员在选择素质拓展活动时需要注意,尽量选择一些参与人数多、需要团队协作的活动,这样才能在活动中看到每位学生的特点和潜能。多次活动后辅导员会对每位学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可以根据每位学生的特长和表现来确定班委,采用这种巧选班委的方式来确定班级的管理人员,让班委辅助辅导员对班级进行管理,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也是创新班级管理的重要方式。
2.建立班级管理长效机制
当前高校存在一人身兼数职的现象,高校辅导员不仅要承担辅导员工作,还具有任课老师的身份。这部分老师不仅要承担繁重的授课任务,还要承担管理学生的责任,由于精力有限很难兼顾,这时就需要借助学生干部的力量来加以辅助。而传统学生干部管理模式的弊端也日益显现出来,很多事情都无人管,为此需要建立班级管理长效机制,实现“事事有人管”。例如除了日常设置的班长、学习委员、团支书外,舍长管理也是班级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以寝室为单位进行管理,辅助班长完成班级日常管理工作。为了拉近学生与辅导员之间的距离,也更方便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可以在班级内部设置两位班级信息员,班级信息员要及时将班级内的情况反馈给辅导员,便于辅导员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完善班级管理长效机制。
3.注重细节管理和交流
高校班级管理是一个系统且复杂的工程,需要辅导员高度重视,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不仅要采取强硬的管理方式,更要将管理落实到细节上,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例如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可以进行团队心理辅导,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波动。此外,高校学生面临着就业、升学的压力,为了缓解压力,可以开展考研交流、就业训练等活动,让学生掌握最新的就业方向,对今后的职业规划有个大致的了解,激励学生好好学习。另外,高校班级内部都会有一些性格较孤僻的学生,为了攻破这部分学生的心理障碍,提升这部分学生的个人魅力,辅导员可以起带头作用组织集体活动,专门为这部分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让这部分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同学之间的关心,学会沟通,增强整个班级的凝聚力。
4.班级管理制度与班分制度相结合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想真正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就应当制定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为了提高班级管理制度的民主性和科学性,班内每位学生都可以是参与者和立法者,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每位学生都提出班级管理办法,制定上课考勤制度、班委例会制度等。此外,为了量化奖惩指标,可以将班分制度与班级管理制度相结合,班内学生奖惩时会得到相应的加分和减分,将班分与评优、评奖学金进行挂钩。通过上述做法完善班级的管理工作,将班级管理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5.建立班导制度
建立班导制度主要针对大一新生,由于新生刚刚步入大学校园,大学的一切都是陌生的,为了能使大一新生在最短时间内熟悉班级内的同学,使班级管理进入正轨,就应当建立班导制度。辅导员要根据大一新生情况在高年级中挑出几位优秀学生干部组成班导队伍,深入大一新生中,帮助学生了解学校,使大一新生能在较短时间内适应大学生活,跟上同学的步伐。另一方面,建立班导制度对高年级学生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学生干部可以借助这个机会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管理能力,促进今后的发展。实践证明高校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需要辅导员倾注更多的精力和心血,不仅要吸取传统班级管理方式的教训,更要打破思维定势进行创新,不断提高管理能力,保证高校班级管理的顺利进行。需积极引导高校辅导员加强工作研究、深化实践成效、提升理论素养,促进辅导员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加强对研究全过程的指导和管理,及时帮助解决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作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聂邦军.高校班级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普教版),2014,(10):64-65.
[2]刘峰.高校班级管理创新模式探析[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3,23(2):37-39.
[3]王燕.人本管理视域下高校班级管理创新初探[J].科教导刊,2013,(36):166-167.
作者:王蔓 单位: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