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互联网下背景音乐对短视频人设建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互联网下背景音乐对短视频人设建构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互联网下背景音乐对短视频人设建构

摘要:在互联网快速发展和移动智能终端设备得到普及的今天,各种短视频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人们的生活里。在互联网环境下,了解短视频的产生原因才能更好地理解短视频产业的发展方向。在短视频的文化创作中,涉及了短视频的人设建构、背景音乐的功能分类、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实际创作中遇到的难处等方方面面内容,不仅是人们对娱乐文化层面上的精神追求,更是人类在艺术发展的道路上进行的又一次创新。

关键词:互联网;背景音乐;短视频人设建构

引言

随着近年来各种短视频平台的不断涌现,大众的生活里似乎再也无法抵挡各种短视频的侵袭。大家习惯了吃饭的时候刷短视频、等车的时候刷短视频、上班空隙时候刷短视频、逛街的时候刷短视频,甚至有不少人亲身上阵拍摄自己的生活琐事放上短视频平台,把自己的生活也过成了短视频模式。短视频作为一种新生媒介模式,已经改变了大众的生活方式,社会无疑已经进入了图像社会与视觉文化的新时代。

一、互联网环境下短视频的产生

一般来说,任何新兴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与周围的大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随着科技进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人类精神文明密不可分的一环。在互联网的发展背景下,短视频便是背靠此大环境中衍生出来的新兴媒介之一。近年来短视频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大环境的加持,其地位一直稳如泰山,无人能及。而大环境的加持无疑是通过技术、经济、社会不同方面的因素所造就的,以下从上述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技术层面

首先是网络技术和智能终端设备的进步和普及,使短视频有了孕育生长的土壤。近年来,国家在实现了4G网络的高度普及后,又开启了5G网络新时代,使全国各地乃至乡镇偏僻地区全部进入了网络覆盖范围,网络费用亦随之大幅度下调。同时智能手机、电脑等在技术发展和电子产品品牌市场竞争策略下成功地从“高奢品”变成了“日用品”,人们随时随地都可通过网络和智能终端登录平台观看短视频,甚至自己制作短视频与其他网友交流,无形之中造就了一个新行业的诞生。其次是智能终端设备的便携性,使人们的碎片时间得到了娱乐和休闲。短视频平台不同于电影院、健身房等其他娱乐休闲场所,它随时随地都可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设备上直接观看,甚至制作视频,不受场所时空限制。日常生活里,大众往往苦于奔波生计、劳碌工作,一天下来只有吃饭坐车等碎片时间能够属于自己,而短视频的不受限正迎合了大家对于碎片化娱乐休闲的需求。最后是短视频平台的硬件升级迎合了市场要求,短视频的操作功能十分简单。可以说,短视频平台能吸引众多客户的最大原因之一就是其“傻瓜式”操作的设计,上至七老八十的老人家,下至两三岁孩童都可以在没有任何帮助下自行学会观赏短视频。短视频制作者往往仅通过智能手机或者电脑便可直接拍摄视频和剪辑,简单操作便可直接上传至平台。实质上,这是绝对离不开短视频平台对视频解码等技术的后台支持的。

(二)经济层面

近年来我国经济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了有效保障。根据马斯洛提出的金字塔式人类需求理论,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当人们属于物质层面的生理和安全的需求得到了保障后,自然对精神层面的需求有了要求。同时随着短视频行业的大火,市场经济的不少资金也进入到行业后,整个行业产生了十分可观的利润,让行业内或者行业外的人都想来分一杯羹。

(三)社会层面

首先,短视频平台的发展是得益于移动网络的发展,其打破了以往网络环境存在的时空局限,吸引了大量新用户加入,为行业带来了人气。其次,短视频的形式优势相比起其他媒体更为突出,短视频具有画面和音乐两种表现形式,同时为用户带来了视觉和听觉的双重盛宴感受,让用户在瞬间便能直接感受到短视频的内容表达,是社会进入视觉文化时代的推动力之一。最后,随着世界的发展,人们关于精神层面需求已有所改变。人们不仅想随时随刻接收新的讯息,还想参与到讯息传播的过程中,成为讯息传播者的一员。而短视频平台的出现则是恰巧满足了人们的需求罢了。

二、短视频的人设建构

在短视频平台里,用户的社交依靠的是短视频内容。所谓短视频,指的是用户拍摄出一段时间限制为数分钟的原创内容进行快速剪辑后上传至短视频平台。而用户可以作为观赏者评论或留言短视频,也可以作为创作者上传自己原创视频到平台上接受其他用户的评价或打赏。可以说,这是一种新型社交模式,交流者通过视频的画面和音乐效果直观立体地向世界表达自己,而世界通过视频评价给予交流者反馈。在短视频里,内容的主旨和价值往往由创作者通过不同形式进行表达,而这个创作者被称为KOL,也就是关键意见领袖。一个成功的关键意见领袖,往往是在某个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能够带动其他用户传播自己视频内容的主旨和价值,得到大量用户的支持和认同。可以说,在关键意见领袖的领域里,他们是带有一定的号召力和影响力的。在网络环境里,短视频的关键意见领袖由于身处虚拟网络世界中,比在现实生活中更能打破人与人之间的界限和隔阂,凭着文字、图像和视频便能建立起有标签化形象的、有鲜明身份烙印的、有辨识度的标志性形象,也就是大家所称之为的“人设”。不同的人设会吸引不同的受众,由于失去了现实世界的对照,网络上的人设会显得比现实生活里的人物更有魅力更有艺术性,通过对受众痛点的捕捉和掌握,以文字、图片或视频等形式牢牢吸引受众的关注。

三、短视频背景音乐的功能分类

在短视频里,画面和声音对用户的刺激是缺一不可的。短视频的宗旨就是要通过视觉和听觉给予用户双重盛宴的享受。短视频的表达形式多样,可以是段子搞笑,可以是情景剧演绎,更可以是风景画面静动态展示,以上不论是哪类形式都离不开背景音乐。所谓背景音乐的定义,从广义上来说,在日常生活中非特定舞台表演的音乐播放都可以成为背景音乐。从狭义上来说,背景音乐指的是在影视剧、节目、动画、游戏等场景用于调节气氛、增强情感表达的音乐。而用于短视频中的背景音乐,明显是符合狭义定义说明的。对于短视频来说,不管其表达形式多么复杂,实际上运用功能大多都是一致的,现按照实际运用分为以下三类:

(一)结构化表达

结构化表达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省略功能,也就是用户通过听到的背景音乐进行分析识别,以背景音乐作为想象脉络,在大脑里臆想出视频不曾表达的画面,省略了短视频里因种种原因未能展现的画面;第二类是衔接功能,也就是通过背景音乐的统一性进行画面衔接或划分,比如说不同时间空间的场景运用不同的背景音乐表达,当人脑听觉听到更换的背景音乐后便可理解场景更换的表达;第三类是转场功能,不同画面的转场有时候不必在画面上进行设置,直接用音乐进行转场。不论是段子、情景剧还是风景相册都可以用音乐表达,实现自然过渡,让短视频整体脉络更为完整。

(二)剧作化表达

剧作化表达主要指的是短视频里的情景剧、小品、相声等有演绎空间展现的类别。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用于塑造人物性格和阐述内心世界,通过背景音乐表达人物最真实的情感形态,在人物没有台词没有剧情支撑的情况下,透过音乐塑造人物形象,让观众在音乐中相信人物情感的合理性,是一种非常感性的表达方式;第二类是用于描写剧场环境和氛围,渲染情绪,通过背景音乐带领人物和观众进入到故事架构里,有种娓娓道来的叙事意味,是一种较为客观的表达方式;第三类是用于强化剧情冲突,揭露作品主题,推动剧情进一步的发展。短视频的画面时间表达受限,故事的艺术性和高度必须在短时间内进行展示甚至拔高,那么背景音乐的变换恰好可以让短视频的故事内容在瞬间得到升华。一个好的视频作品,是离不开能与其主题契合的背景音乐表达的。

(三)风格化表达

所谓风格,是一种抽象的不能明示的艺术概念,是最能表达创作者意志和作品内容最核心的内在特性。每一个短视频实质上都是创作者的艺术结晶,其风格是可以用背景音乐来表达的,把音乐融入短视频内容里,让其成为内容的一部分,反而能产生局外之美,更能让观众回味无穷。背景音乐绝对是视频表达里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四、背景音乐与短视频人设建构的关系

(一)内外关系

背景音乐是短视频人设建构的灵魂,短视频人设建构是背景音乐的皮囊。一般来说,短视频的人设建构是通过文字、图像和视频建立起有标签化形象的、有鲜明身份烙印的、有辨识度的标志性形象。但人设形象不是具化的,它扎根在每一个受众的心里面,受众能说出其特点、思想和内容,但它依旧是抽象的。可以说,受众的想象就像是给短视频人设建构穿了一层皮肤,而里面灵魂核心则是由背景音乐表达出来的。很多风格鲜明的短视频创作者会给自己的视频安排同种类别的背景音乐,甚至是从创作初期到后期一直沿用同一首背景音乐,以至于受众听到类似音乐就能马上联想到该视频作者,称为该人物的专属BGM(BallisticGuidedMissile)。换句话来说,这首背景音乐代表的是这个短视频人设建构的灵魂。

(二)先后关系

短视频人设建构是背景音乐的前提,背景音乐是短视频人设建构的结果。短视频创作者关于人设的建构是需要花费时间的,从人设的思想内容、标志性话语、生活态度等从初次设立到磨合到改善,每一个环节里都有可能出现人设崩塌重建的可能。而代表短视频人设建构的灵魂的背景音乐往往要等人设最终稳定后,才能以最合适的状态出现,成为表达人设建构的结果。

(三)水乳交融关系

背景音乐和短视频人设建构是相互支持、无法分裂的关系。在短视频里,画面和声音缺一不可。没有画面的短视频变成了纯音乐播放,没有声音的短视频则变成了默剧,两者之中无论失去了哪一方都无法称之为视频,如同一个人无法选择失去灵魂还是皮囊一般。

五、互联网环境下短视频背景音乐的运用难处

首先是音乐版权问题复杂,侵权问题频频发生。在互联网环境下,获取音乐资源的方式多种多样,许多短视频创作者往往为了让自己的短视频达到听觉享受最大化,不惜寻求各种渠道找到一首匹配的背景音乐,而忽略了音乐本身的版权问题。音乐版权是国内音乐圈子里老生常谈的问题,要避免侵权问题频发,光靠广大创作者的自身约束是不足够的,还是需要有关音乐版权的法律漏洞得到完善,问题应从源头解决。其次是相同背景音乐的短视频同质化,限制了音乐创造力的发展。在某短视频平台里,一首爆火歌曲在其火爆期间,有可能一天之内便有数万只不同类别不同内容的短视频都用了该歌曲,原因是这首歌曲火爆。但是此情景长期以来,受众的音乐鉴赏力必定会受到影响,连音乐创造力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最后是背景音乐被滥用,审美能力逐渐低俗化。在短视频平台里,每天产生的短视频数量非常庞大,说明了其受众的数量之多、范围之大。由于短视频制作门槛低,创作者的创作素质不可控,不少所谓火出圈的短视频内容都十分低俗。很多背景音乐在此情况下滥用,已失去了音乐本身的魅力和灵魂。很多创作者往往喜欢给许多名气大的歌曲加上不合时宜的低音炮旋律,并篡改成低俗歌词以博眼球。长此以往,受众的审美能力只会逐渐低俗化。

六、结论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环境下背景音乐对短视频人设构建是存在积极作用的。互联网环境下短视频适应社会潮流产生,形成了火爆的新媒介。要创作出精彩的短视频,绝对离不开短视频人设建构和背景音乐的相互配合。两者具有内外关系、前后关系和水乳交融关系。但在互联网背景下,背景音乐的运用仍在存在不少难题,值得我们每一个短视频创作者去反思。

参考文献

[1]黄迪.短视频关键意见领袖的“人设”及语用身份建构[D].武汉大学,2020.

[2]李奕楠.抖音短视频中“斜杠青年”的自我呈现与情感表达[D].北京邮电大学,2021.

[3]李子涵.短视频平台流行音乐的视觉化传播研究——以抖音为例[D].山东大学,2022.

[4]王艳锋.综艺节目背景音乐及其功能分类和常用编配思路[J].音乐传播,2018(02):89-92.

[5]叶宝莲.影视剧音乐的功能及价值[J].艺海,2020(05):30-31.

[6]田震霆,徐嘉辉.短视频平台中数字音乐版权保护初步研究[J].生产力研究,2021(07):68-90.

[7]韩瑞兵.新兴短视频播放平台对传统在线音乐平台的影响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21(01).

作者:雷禄平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